三皇时期的远古帝王--天皇 2

三皇时期的远古帝王——天皇

天皇,姓望名获,字文生,别号防五、天灵,又称天皇氏,传说中的上古三皇之一。在中国远古神话时代,‘皇’的原始意义是神祇,‘氏’的原始意义也是神祇,只是其神性稍略于盘古和玉皇大帝,我们可将之称为第二级神祇。盘古后裔中,三皇是最早的三位神祇,而天皇则出生于天灵山(传说中的仙山)。皇甫谧的《帝王世纪》中记载:天地开辟,有天皇氏、地皇氏、人皇氏。盖‘三皇’仅是一种传说,大约是远古时期的人,为了纪念部落之中做过特大贡献的人或首领而取的称谓。这三皇在位有多长时间已无法考证,因他们都是盘古后裔中,漫长时光里的神话人物,于是中国神话学家们选择了‘天、地、人’这种三才立世说,只是说明其岁月的漫长。

天皇氏距今大约三百万年至一百七十万年,其以木德王天下,治所在良渚(今浙江杭州余杭区)古城中的莫角山台址上。史书上还记载:天皇兄弟有十三人,号称‘天灵’,其中有一人先发明了数字,继而又发明了天干、地支。当时之人认定他是位了不起的圣人,便推举为领袖,号称天皇,其余十二人则带领着自己的部族各居一方,立国称皇,各传国一万八千年。此处应指出的是,史书上所说发明数字和天干、地支之事,只是古人的一种猜想,事实上这些发明在一百万年以前是不太可能出现的。至于说‘天皇兄弟十三人’,则是一条很重要的远古人类社会信息,说明当时的人类已经意识到,在这个地球上除了中国之外还有其他国家。因此,古人把天下分成十三个部分,中国仅是其中一部分,而中国当时最高的领导者就是天皇。

天皇时期的人类‘淡泊无为,而俗自化’。其意思是说:那时的人类头脑都很简单,思想也很单纯,他们的生活方式和其它哺乳类动物没多大差别,一切顺其自然而己。汉代的史学家孔安国认为:天皇、地皇、人皇之说,过于荒谬,于是把伏羲、神农、黄帝称为三皇。然而,他却犯了一个极端无知的错误。三皇时期是处于上古早期的原始初民时代,而伏羲、神农、黄帝则处于上古中期的氏族联盟时代,怎么可以替代?诚如孔子《家语》中所言:自伏羲以下皆称曰帝。由此可见,上古时代‘皇’与‘帝’有着本质的区别。‘皇’是一个时代的象征,并非是指具体的某个人;而‘帝’则是某个政权的最高统治者,是实有其人。

考古发现:天皇时期的地质年代属于新生代第三纪的更新世早期,也为旧石器时代早期,社会组织形式为血缘家族公社,婚姻形式为血缘群婚。据考古认证,这时的人类已开始使用天然火。根据动物群的性质、堆积物特点和其他环境变化因素,学者们把更新世划分为早、中、晚三期。一些学者将更新世的起讫,定在距今三百万年至一百万年间,相当于旧石器时代早期的最早阶段;中更新世则定在距今一百万年至十万年间,这相当于旧石器时代早期的中、后阶段;晚更新世定在距今十万年至一万年,包括了旧石器时代的中期和晚期。在中国又以距今四万年作为晚期的起点。在距今二万年到一万年间的某段时期,欧亚大陆北部、大洋洲、美洲马达加斯加的数十种大型动物走向灭绝,百分之七十的大型哺乳动物在距今大约一万一千年前突然消失。这些大型动物的消失,一直是科学家争论的话题。

天皇时期的初始阶段,也正是我国中华人种的‘东方人’向‘元谋人’过渡阶段。此时地球正处于16银系年的冬至阶段,由于地球环境变冷,许多原本温暖的地区变成了冰川,一些热带生存的动植物无法适应寒冷的气候,逐渐灭绝,幸存下来的动物,有的改变自身内环境,以适应寒冷的气候和恶劣的外环境,有的被迫向温暖地带迁徙,寻找适宜生存的外环境。当时,我国北方的大部分地区都被冰雪覆盖,到处都是冰川,生存的动物已经很少。而我国云南省的中部,正处于北回归线附近,气候温暖,四季如春,所以便有大批的远古生物云集到这里。就这样,元谋盆地成了古生物的天府之国。1987年4月,云南联合考古队曾在元谋县的小河村和竹栅村等地发掘出动物标本300多件,碎骨牙40多公斤,便是这一时期历史的最佳物证。然而,在距今一百八十万年时,全球气候开始转暖,雪原融化,冰川消逝,原来生命稀少的寒冷地带又恢复了生机。气候转暖给处于危机中的‘东方人’开辟了新的生路,他们化整为零,分裂成十几个部落,由其各自的族长率领分别往东西南北各方开发新领地。这是冰川消融时期中华人种的第一次大分裂,这次分裂使中华人种向更广阔的地域推进,从而奠定了中华人种在世界史上的主流地位。

1961年于山西芮城县西侯度村发现的西侯度文化,距今约一百八十万年。据分析,西侯度人很可能就是云南东方人种的分支。由于当时全球气候转暖,冰川融化,居住在元谋盆地的东方人因人口繁殖过剩,食物短缺而出现了生存危机。于是,东方人逐渐分裂成十几个支脉,陆续迁往新的地区开辟家园,其中的一支就迁到了今山西南部靠近黄河的芮城一带定居下来。另外,早在公元1891年,荷兰军医杜布亚在爪哇特里尼尔附近地表下15米处发现距今一百八十万年的头盖骨一个、牙齿三颗、完整的腿骨化石一根;1931年,荷兰人孔尼华又陆续发现三个头骨、多个下鄂骨和牙齿,被命名为爪哇猿人。以上考古说明,在东方人种存在的同时,西方人种也已经存在,这是东、西方完全不同的两个人类族源。

在位起讫:距今约300万——170万年前。

生卒年:略。

出生地:天灵山(传说中的仙山)。

立都:天都(传说中的天帝都城)。

年号:天皇氏。

古史记载:盘古之后是天皇。

天皇又称天皇氏,传说中的上古三皇之一。

史书上说:“天地初立之时始有三皇。”说天皇兄弟十三人,号称“天灵”,其中有一人先发明了数字,继而又发明了“天干”、“地支”,人们认为他是位了不起的圣人,便推举他为领袖,号称天皇。其余十二人都带领自己的部族各居一方,立国称皇,各传国一万八千年。

应该指出的是,史书上所说发明数字和“天干”“地支”之事,只是古人的一种猜想。事实上这些发明在一百万年以前是不太可能出现。至于说“天皇兄弟十三人”,则是一条很重要的远古人类社会的信息,说明当时的人类已经意识到,在这个地球上除了中国之外也还有其它国家。因此,古人把天下分成十三个部分,而中国仅是其中之一。中国当时最高的领导人是天皇,别国领导人叫什么古人不知道。但是古人认为各国之人都应该同出一源,所以便把他们说成是兄弟。

史书上说,天皇时期的人类“淡泊无为,而俗自化”,意思是那时的人类头脑很简单,思想也很单纯,他们的生活方式和其它哺乳类动物没有太大差别,一切顺其自然。而这种状况正与我们今天的科学考证相吻合。可见古人写史是有一定根据的,并非空穴来风。

汉代的史学家孔安国认为“天皇、地皇、人皇”之说过于荒谬,便乱改史书,把伏羲、神农、黄帝称为“三皇”,他犯了一个极端无知的错误。三皇时期是处于上古早期的原始初民时代,而伏羲、神农、黄帝则处于上古中期的氏族联盟时代,怎么可以代替呢?诚如孔子《家语》所言“自伏羲以下皆称曰帝”,并不称“皇”。上古时代“皇”与“帝”有着本质的区别,“皇”是一个时代的象征,并非是指具体的某个人;“帝”则是某个政权的最高统治者,是实有其人。

天皇时期的地质年代属于新生代第三纪的更新世早期,考古年代为旧石器时代早期,社会组织形式为血缘家族公社,婚姻形式为血缘群婚(本族团内的群婚)。这时候的人类已经开始使用天然火。

天皇时期的世界考古发现,除中国云南的元谋人牙化石外,还有1961年发现于山西芮城县西侯度村的西侯度文化,距今约180万年。西侯度文化共获得了打制石器数十件,制作简单而粗糙,有砍砸器、刮削器和一件三棱大尖状器,遗址中发现有烧骨炭灰,证明此时的西侯度人已会用火。

据分析,西侯度人很可能是云南东方人种的分支,由于当时全球气候转暖,冰川融化,寒冷的中国北方又恢服了生机,居住在元谋盆地的东方人因人口繁殖过剩,食物短缺,出现了生存危机。于是,东方人逐渐分裂成十几个支脉,陆续迁往新的地区开辟家园,其中的一支就迁到了今山西南部靠近黄河的芮城一带定居下来。

另外还有,早在公元1891—1892年,荷兰军医杜布亚在爪哇特里尼尔附近地表下15米处发现的距今180万年前的一个头盖骨、3颗牙齿和一根完整的腿骨化石。1931—1941年,荷兰人孔尼华又陆续发现了三个头骨,多个下鄂骨和许多牙齿,被命名为爪哇猿人。以上考古说明,在东方人种存在的同时西方人种也已经存在了。这是东西方完全不同的两个人类族源。

古史天皇时期的初始阶段,正是我国中华人种的“东方人”向“元谋人”过渡阶段。此时地球处于16银系年的冬至阶段,由于地球环境变冷,许多原本温暖的地区变成了冰川,一些热带生存的动植物无法适应寒冷的气候,逐渐灭绝,幸存的动物有的改变自身的内环境,以适应寒冷的气候和恶劣的外环境,有的被迫向温暖地带迁徙,寻找适宜生存的外环境。

当时我国北方的大部分地区都被冰雪覆盖,到处都是冰川,生存的动物已经很少。而我国云南省的中部,正处于北回归线附近,气候温暖,四季如春,所以便有大批的远古生物云集在这里。元谋盆地成了古生物的天府之国。

1987年4月,云南联合考古队曾在元谋县的小河村和竹栅村等地发掘出动物标本300多件,碎骨牙40多公斤,便是这一时期历史的最佳物证。

“东方人”经过漫长的一百多万年的发展,族群猛增,食物短缺,出现了严重的生存危机。在距今180万年时,全球气候转暖,雪原融化,冰川消逝,原来生命稀少的寒冷地带又恢复了生机。气候转暖也给处于危机中的“东方人”开辟了新的生路,他们化整为零,分裂成十几个部落,各部落由族长率领分别往东西南北各方开发新的领地。

这是冰川消融时期中华人种的第一次大分裂,这次分裂使中华人种向更广阔的地域推进,从而奠定了中华人种在世界史上的主流地位。

三皇时期的远古帝王——天皇

天皇,姓望名获,字文生,别号防五、天灵,又称天皇氏,传说中的上古三皇之一。在中国远古神话时代,‘皇’的原始意义是神祇,‘氏’的原始意义也是神祇,只是其神性稍略于盘古和玉皇大帝,我们可将之称为第二级神祇。盘古后裔中,三皇是最早的三位神祇,而天皇则出生于天灵山(传说中的仙山)。皇甫谧的《帝王世纪》中记载:天地开辟,有天皇氏、地皇氏、人皇氏。盖‘三皇’仅是一种传说,大约是远古时期的人,为了纪念部落之中做过特大贡献的人或首领而取的称谓。这三皇在位有多长时间已无法考证,因他们都是盘古后裔中,漫长时光里的神话人物,于是中国神话学家们选择了‘天、地、人’这种三才立世说,只是说明其岁月的漫长。

天皇氏距今大约三百万年至一百七十万年,其以木德王天下,治所在良渚(今浙江杭州余杭区)古城中的莫角山台址上。史书上还记载:天皇兄弟有十三人,号称‘天灵’,其中有一人先发明了数字,继而又发明了天干、地支。当时之人认定他是位了不起的圣人,便推举为领袖,号称天皇,其余十二人则带领着自己的部族各居一方,立国称皇,各传国一万八千年。此处应指出的是,史书上所说发明数字和天干、地支之事,只是古人的一种猜想,事实上这些发明在一百万年以前是不太可能出现的。至于说‘天皇兄弟十三人’,则是一条很重要的远古人类社会信息,说明当时的人类已经意识到,在这个地球上除了中国之外还有其他国家。因此,古人把天下分成十三个部分,中国仅是其中一部分,而中国当时最高的领导者就是天皇。

天皇时期的人类‘淡泊无为,而俗自化’。其意思是说:那时的人类头脑都很简单,思想也很单纯,他们的生活方式和其它哺乳类动物没多大差别,一切顺其自然而己。汉代的史学家孔安国认为:天皇、地皇、人皇之说,过于荒谬,于是把伏羲、神农、黄帝称为三皇。然而,他却犯了一个极端无知的错误。三皇时期是处于上古早期的原始初民时代,而伏羲、神农、黄帝则处于上古中期的氏族联盟时代,怎么可以替代?诚如孔子《家语》中所言:自伏羲以下皆称曰帝。由此可见,上古时代‘皇’与‘帝’有着本质的区别。‘皇’是一个时代的象征,并非是指具体的某个人;而‘帝’则是某个政权的最高统治者,是实有其人。

考古发现:天皇时期的地质年代属于新生代第三纪的更新世早期,也为旧石器时代早期,社会组织形式为血缘家族公社,婚姻形式为血缘群婚。据考古认证,这时的人类已开始使用天然火。根据动物群的性质、堆积物特点和其他环境变化因素,学者们把更新世划分为早、中、晚三期。一些学者将更新世的起讫,定在距今三百万年至一百万年间,相当于旧石器时代早期的最早阶段;中更新世则定在距今一百万年至十万年间,这相当于旧石器时代早期的中、后阶段;晚更新世定在距今十万年至一万年,包括了旧石器时代的中期和晚期。在中国又以距今四万年作为晚期的起点。在距今二万年到一万年间的某段时期,欧亚大陆北部、大洋洲、美洲马达加斯加的数十种大型动物走向灭绝,百分之七十的大型哺乳动物在距今大约一万一千年前突然消失。这些大型动物的消失,一直是科学家争论的话题。

天皇时期的初始阶段,也正是我国中华人种的‘东方人’向‘元谋人’过渡阶段。此时地球正处于16银系年的冬至阶段,由于地球环境变冷,许多原本温暖的地区变成了冰川,一些热带生存的动植物无法适应寒冷的气候,逐渐灭绝,幸存下来的动物,有的改变自身内环境,以适应寒冷的气候和恶劣的外环境,有的被迫向温暖地带迁徙,寻找适宜生存的外环境。当时,我国北方的大部分地区都被冰雪覆盖,到处都是冰川,生存的动物已经很少。而我国云南省的中部,正处于北回归线附近,气候温暖,四季如春,所以便有大批的远古生物云集到这里。就这样,元谋盆地成了古生物的天府之国。1987年4月,云南联合考古队曾在元谋县的小河村和竹栅村等地发掘出动物标本300多件,碎骨牙40多公斤,便是这一时期历史的最佳物证。然而,在距今一百八十万年时,全球气候开始转暖,雪原融化,冰川消逝,原来生命稀少的寒冷地带又恢复了生机。气候转暖给处于危机中的‘东方人’开辟了新的生路,他们化整为零,分裂成十几个部落,由其各自的族长率领分别往东西南北各方开发新领地。这是冰川消融时期中华人种的第一次大分裂,这次分裂使中华人种向更广阔的地域推进,从而奠定了中华人种在世界史上的主流地位。

1961年于山西芮城县西侯度村发现的西侯度文化,距今约一百八十万年。据分析,西侯度人很可能就是云南东方人种的分支。由于当时全球气候转暖,冰川融化,居住在元谋盆地的东方人因人口繁殖过剩,食物短缺而出现了生存危机。于是,东方人逐渐分裂成十几个支脉,陆续迁往新的地区开辟家园,其中的一支就迁到了今山西南部靠近黄河的芮城一带定居下来。另外,早在公元1891年,荷兰军医杜布亚在爪哇特里尼尔附近地表下15米处发现距今一百八十万年的头盖骨一个、牙齿三颗、完整的腿骨化石一根;1931年,荷兰人孔尼华又陆续发现三个头骨、多个下鄂骨和牙齿,被命名为爪哇猿人。以上考古说明,在东方人种存在的同时,西方人种也已经存在,这是东、西方完全不同的两个人类族源。

在位起讫:距今约300万——170万年前。

生卒年:略。

出生地:天灵山(传说中的仙山)。

立都:天都(传说中的天帝都城)。

年号:天皇氏。

古史记载:盘古之后是天皇。

天皇又称天皇氏,传说中的上古三皇之一。

史书上说:“天地初立之时始有三皇。”说天皇兄弟十三人,号称“天灵”,其中有一人先发明了数字,继而又发明了“天干”、“地支”,人们认为他是位了不起的圣人,便推举他为领袖,号称天皇。其余十二人都带领自己的部族各居一方,立国称皇,各传国一万八千年。

应该指出的是,史书上所说发明数字和“天干”“地支”之事,只是古人的一种猜想。事实上这些发明在一百万年以前是不太可能出现。至于说“天皇兄弟十三人”,则是一条很重要的远古人类社会的信息,说明当时的人类已经意识到,在这个地球上除了中国之外也还有其它国家。因此,古人把天下分成十三个部分,而中国仅是其中之一。中国当时最高的领导人是天皇,别国领导人叫什么古人不知道。但是古人认为各国之人都应该同出一源,所以便把他们说成是兄弟。

史书上说,天皇时期的人类“淡泊无为,而俗自化”,意思是那时的人类头脑很简单,思想也很单纯,他们的生活方式和其它哺乳类动物没有太大差别,一切顺其自然。而这种状况正与我们今天的科学考证相吻合。可见古人写史是有一定根据的,并非空穴来风。

汉代的史学家孔安国认为“天皇、地皇、人皇”之说过于荒谬,便乱改史书,把伏羲、神农、黄帝称为“三皇”,他犯了一个极端无知的错误。三皇时期是处于上古早期的原始初民时代,而伏羲、神农、黄帝则处于上古中期的氏族联盟时代,怎么可以代替呢?诚如孔子《家语》所言“自伏羲以下皆称曰帝”,并不称“皇”。上古时代“皇”与“帝”有着本质的区别,“皇”是一个时代的象征,并非是指具体的某个人;“帝”则是某个政权的最高统治者,是实有其人。

天皇时期的地质年代属于新生代第三纪的更新世早期,考古年代为旧石器时代早期,社会组织形式为血缘家族公社,婚姻形式为血缘群婚(本族团内的群婚)。这时候的人类已经开始使用天然火。

天皇时期的世界考古发现,除中国云南的元谋人牙化石外,还有1961年发现于山西芮城县西侯度村的西侯度文化,距今约180万年。西侯度文化共获得了打制石器数十件,制作简单而粗糙,有砍砸器、刮削器和一件三棱大尖状器,遗址中发现有烧骨炭灰,证明此时的西侯度人已会用火。

据分析,西侯度人很可能是云南东方人种的分支,由于当时全球气候转暖,冰川融化,寒冷的中国北方又恢服了生机,居住在元谋盆地的东方人因人口繁殖过剩,食物短缺,出现了生存危机。于是,东方人逐渐分裂成十几个支脉,陆续迁往新的地区开辟家园,其中的一支就迁到了今山西南部靠近黄河的芮城一带定居下来。

另外还有,早在公元1891—1892年,荷兰军医杜布亚在爪哇特里尼尔附近地表下15米处发现的距今180万年前的一个头盖骨、3颗牙齿和一根完整的腿骨化石。1931—1941年,荷兰人孔尼华又陆续发现了三个头骨,多个下鄂骨和许多牙齿,被命名为爪哇猿人。以上考古说明,在东方人种存在的同时西方人种也已经存在了。这是东西方完全不同的两个人类族源。

古史天皇时期的初始阶段,正是我国中华人种的“东方人”向“元谋人”过渡阶段。此时地球处于16银系年的冬至阶段,由于地球环境变冷,许多原本温暖的地区变成了冰川,一些热带生存的动植物无法适应寒冷的气候,逐渐灭绝,幸存的动物有的改变自身的内环境,以适应寒冷的气候和恶劣的外环境,有的被迫向温暖地带迁徙,寻找适宜生存的外环境。

当时我国北方的大部分地区都被冰雪覆盖,到处都是冰川,生存的动物已经很少。而我国云南省的中部,正处于北回归线附近,气候温暖,四季如春,所以便有大批的远古生物云集在这里。元谋盆地成了古生物的天府之国。

1987年4月,云南联合考古队曾在元谋县的小河村和竹栅村等地发掘出动物标本300多件,碎骨牙40多公斤,便是这一时期历史的最佳物证。

“东方人”经过漫长的一百多万年的发展,族群猛增,食物短缺,出现了严重的生存危机。在距今180万年时,全球气候转暖,雪原融化,冰川消逝,原来生命稀少的寒冷地带又恢复了生机。气候转暖也给处于危机中的“东方人”开辟了新的生路,他们化整为零,分裂成十几个部落,各部落由族长率领分别往东西南北各方开发新的领地。

这是冰川消融时期中华人种的第一次大分裂,这次分裂使中华人种向更广阔的地域推进,从而奠定了中华人种在世界史上的主流地位。


相关文章

  • 历史手抄报:三皇五帝象征意义
  • 象征意义 三皇五帝的说法,应该是后人对远古时期帝王,三皇五帝朝代的概括,而非全指,是华夏文明对祖先的尊崇与缅怀.由于秦始皇焚书坑儒,上古文献大多失传,三皇五帝属于通常所说的神话传说范畴,但从传说的广泛性上和<史记>等描叙,三皇五 ...查看


  • 神话传说在探究: "三皇五帝"中的"三皇"分别是谁?
  • 中国历史上一直有"三皇五帝"之传说,但这些人为谁却一直无定论,有各种各样的说法,但有两点是肯定的,一是"三皇五帝"都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人物,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创始性人物,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查看


  • 历史手抄报:三皇五帝典籍记载
  • 传说盘古开天辟地以后,人类最初出现三皇及后来的五帝,人类迎来了新的时代,三皇五帝率领民众开创了上古中华文明,现代考古发现这一时期大量的文化遗址,后人把他们奉为神灵,以各种美丽的神话传说来宣扬他们的英雄业绩.所以人们把原始社会中后期出现的为人 ...查看


  • 三皇五帝,一个属于神话的时代
  • 三皇五帝是中国在夏朝以前出现在传说中的"帝王".从三皇时代到五帝时代,历年无确数,最少数千年.三皇五帝是中华上古杰出首领的代表.三皇五帝存在多种说法.基本上,无论是按照史书的记载,还是神话传说,都认为三皇所处的年代早于五 ...查看


  • 我国古史的传说时代
  • 我国古史的传说时代(即夏朝以前)有"三皇五帝"之说."三皇"."五帝"各有多种说法,但都有一个共通的特点即伏羲大体上都排在"三皇五帝"之首,按太皞与伏羲合并.炎 ...查看


  • 第一章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演进
  • 第一章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演进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绵延不绝. ⏹从总体上看,表现出明显的连贯性, ⏹随着朝代的更替.历史的演变,中国传统文化本身也在不断发展变化,因而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征. ⏹我们大致将中国传统文化分为四个时期,即先秦 ...查看


  • 中国古今并称人物-春秋战国
  • 春秋战国 三皇 传说中的远古帝王.有七种说法:①天皇.帝皇.泰皇:②天皇.地皇.人皇:③伏羲.女娲.神农:④伏羲.神农.祝融:⑤伏羲.神农.共工:⑥伏羲.神农.黄帝:⑦燧人.伏羲.神农. 五帝 传说中的上古帝王.有五种说法:①黄帝.颛顼.帝 ...查看


  • 司马迁[五帝本纪]研究
  • 首都师范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司马迁<五帝本纪>研究 姓名:赵文娜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中国古代文学 指导教师:赵敏俐 20070525 论文摘要 自'五帝本纪>诞生以来,学术界对它的关注可谓历史研究有余,文学研究不足 ...查看


  • 崂山风景区
  • 崂山风景区 亲爱的游客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海上名山第一"崂山,游览观光,我是你们的导游员小王.我们的游览路线从太清宫门坊出发,经三官殿参观龙头榆,然后前往神水泉,最后我们前去参观潮音瀑.崂山古称"劳山.牢山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