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修辞浅析

而这部作品的成功,无疑与它的语言有着不可或缺的关系。这一著作的语言优美,生动传神,给了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而语言的应用的成功,又无疑与修辞的应用有着不可或缺的关系。本论文就将对《红楼梦》中的部分修辞做一个简要的分析。

1、双关 双关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词的多义和同音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的修辞方式。在《红楼梦》中谐音双关有很多,特别是人名暗示了人物的命运,比如“甄英莲”意为“真应怜”,“王仁”意为“忘仁”,“娇杏”意为“侥幸”,“霍启”意为“祸起”,再如贾府的四位小姐分别名为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如果将每个名字的前一个字相连,那么音同“原应叹惜”,暗示了她们的悲剧命运。另外,小说中人物说话也常常是一语双关,比如黛玉曾说雪雁:“也亏你倒听他的话,我平日和你说的,全当耳旁风;怎么他说了你就依他,比圣旨还遵些! ”这些话表面上是在责备雪雁,实际上则是借机奚落宝玉,一语双关。这些双关修辞的运用使表达机智含蓄,避免了直白,让人在回味中得到美的享受。戚蓼生在《石头记》序言中说:“一声也而两歌,一手也而二牍。此万万所不能有之事。不可得之奇。而竟得之于《石头记》一书。”可以说,曹雪芹中的双关正是表现了这种“一声两歌,一手二牍”的艺术。《红楼梦》中通过大量的双关手法,借题发挥,指桑骂槐,把家庭的兴衰荣辱、人物的悲欢离合、世态的炎凉变幻等等编织在一起,从而曲折的表达了作品的思想感情。

2、比喻 比喻就是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似点,把某一事物比作另一事物,从而把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把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的修辞方式。如《红楼梦》四十回探春房内的对联:“烟霞闲骨骼,泉石野生涯。”对联中用“骨骼”比喻人的志趣、风格。《红楼梦》中的人物描写中运用的比喻也有很多,比如“彩绣辉煌,恍若神仙妃子”写出了凤姐的俏丽姿容和华丽装扮。此外,《红楼梦》中人物对话中的比喻也非常富有创造性,比如第十九回中:“袭人道:凡读书上进的人,你就起个名字叫‘禄蠢’。”蠢,是蛀虫,禄蠢,就是追名逐利的蛀虫,这里借虫喻人,对热衷功名、追逐利欲的贾雨村之流进行了辛辣的讽刺。《红楼梦》中的行动描写中运用的比喻有第二十二回写贾府上下猜灯谜,贾政走后,宝玉“如同开了锁的猴子一般”,形象地写出了宝玉先前的拘谨和现在的开心自在。小说中的比喻多不可数,这些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使读

者对书中人物有了鲜明而深刻的印象。

3、借代 借代是不直接说出本体事物,而是借用有关事物来代替的修辞方法。如“金紫万千谁治国,裙钗一二可齐家”,其中的“裙钗”指代女子。又如第三回中的荣禧堂对联:“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黼黻”指古代官服上所绣的花纹,指堂上之人官居高位,权势显赫。还有第十八回正殿联:“天

地启宏慈,赤子苍头同感戴;古今垂旷典,九州万国被恩荣。”“赤子”是指小孩,“苍头”指老人,“赤子苍头”泛指百姓,这是代人。《红楼梦》中第二回写道:“一落胎胞,嘴里便衔出一块五彩晶莹的玉来,上面还有许多字迹,就取名宝玉。”宝玉本是人身上佩戴的饰物,作者抓住宝玉的特征,运用了借代的手法,使笔下的人物以此来代称贾宝玉。可以说借代的手法使《红楼梦》中的描写对象更加形象生动,引人联想,给人深刻的印象。

4、对比 对比是把两个相对或相反的事物,或者是把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进行比较的一种修辞方式。比如宝玉说“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见了女子,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这里通过对比,体现了贾宝玉对女子的喜爱。又如兴儿向尤二姐介绍凤姐“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头一脸笑,脚下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通过对比,突出了凤姐心口不一、两面三刀的特点。再有“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通过对比,写出了人心的不足。“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写出了人生的变幻莫测,增加了凄凉之感。《红楼梦》中多出运用对比,使好的显得更好、坏的显得更坏。

5、夸张 夸张是为达到某种表达效果的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刻意扩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夸张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直接扩大事物本身的特征;二是用其他事物进行衬托。《红楼梦》中采用夸张手法的对联有两条。如第十八回的大观园正殿联:“天地启宏慈,赤子苍头同感戴;古今垂旷典,九州万国被恩荣。”用“天地”、“古今”这些大气的词语来表明荣誉之大,又用“赤子苍头”“九州万国”形容荣誉之盛。这幅对联夸张手法的运用不仅表明了贾氏家族的无上尊荣,也展现了一种恢弘的气势。再如护官符“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句句夸张,强调突出了四大家族的富有和奢侈。

6、对偶 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方式。对偶的修辞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句式整齐匀称,排列工整,有整齐美,二足平仄协调,声韵和谐,有音乐美。对偶是汉语特有的修辞方式,用对偶作标题的如“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葫芦僧乱判葫芦案”、“投鼠忌器宝玉瞒赃,判冤决狱平儿行权”,这些标题形式工整,琅琅上口。在写人叙事中也常用对偶,如写凤姐“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写黛玉“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准确地写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除此之外,还有诗文中的对联,如:“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时有还无”、“春恨秋悲皆自惹,花容月貌为谁妍”,这些对偶句也极为出彩。《红楼梦》中有多种形式的对偶,并且运用得炉火纯青,

充分发挥了句式匀称的整齐美和声韵和谐的音乐美。

7、引用

引用是指引用现成的语言材料,如名言、格言、民谣、谚语等来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的修辞方式。《红楼梦》中的人物大多有所见识,所以说话时常引用俗语,来增强语言的说服力。如秦可卿向凤姐交待后事时说:“常言‘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又道是‘登高必跌重’”,这里引用俗语写出了贾府必将衰败的悲惨结局。又如冷子兴在评说贾府时就引用了一句“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写出了贾府虽然表面显赫,实则衰败的现实。

8、排比 排比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的修辞方式。如宝玉写《芙蓉女儿诔》赞美晴雯“其为质则金玉不足喻其贵,其为性则冰雪不足喻其洁,其为神则星不足喻其精,其为貌则花月不足喻其色”,运用了排比,从各个角度赞美了晴雯的人品,语意连贯,语势强烈,把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又如写宝钗服用的冷香丸的制作,“要春天开的白牡丹花蕊十二两,夏天开的白荷花蕊十二两,秋天的白芙蓉蕊十两,冬天的白梅花蕊十二两”,运用了排比,不

仅把事情叙述得井然有序,也显示了冷香丸制作的艰难复杂。

9、用典 用典就是举用古代或者是众人皆知的典故,寓言故事等,来帮助作者阐述自己想要表达的主题或思想。如“我就是那个‘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貌’”,“请君入瓮”、“假周勃以安刘”、“宋太祖灭南唐”、“得陇望蜀”等。《红楼梦》还引用了许多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如“牛郎织女会七夕”、“中山狼” 、“雪窗萤火” 、“临潼斗宝”、“蛇影杯弓”、“刻舟求剑”、“寻得桃园好避秦”等。还有的用典来源于民间风俗,如“这鬼抱住钟馗褪”、“许结朱陈”等。《红楼梦》中多处用典,或暗喻,或佐证观点,或塑造人物,或暗示人物关系,或对比反衬,都起到了非平常语言所能起到的

修辞效果。 《红楼梦》很好地运用了双关、比喻、借代等多种修辞手法,几乎所有的修辞都能从书中找到,本论文就不一一列举了。这些修辞手法与内容的表达完美地结合起来,达到了出神入化的程度,给人以美的享受,可以说达到了我国

古代白话小说语言艺术的顶峰。 参考文献: 武建.(2007).《红楼梦》中常见辞格实例分析[J].科教文汇. 陈开梅.(2010).《红楼梦》语言艺术浅探[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陈瑞玲.(2009).论《红楼梦》用典的来源及修辞效果[J].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李智芳.(2007).巧用双关浅谈《红楼梦》的修辞艺术[J]. 时代文学. 李铁范.(2009).《红楼梦》对联的修辞分析[J].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 胡 卫.(2009). 浅析《红楼梦》中的对偶修辞法[J].学问.

评分标准: 语言风格(小论文)(A 卷)

2010 ~ 2011 学年 第一学期 考试日期 2010 年 12 月 31 日

英语 专业 本科 09 年级 混合 班

评阅符号说明:

(以下符号仅供参考。如教师用其他符号,须在评分标准中按以下样例注明。) F —format

Sp —spelling

W —wordy

S —source

Con —content Gd —good L —logic ? —puzzle Gr —grammar Co —coherence …

而这部作品的成功,无疑与它的语言有着不可或缺的关系。这一著作的语言优美,生动传神,给了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而语言的应用的成功,又无疑与修辞的应用有着不可或缺的关系。本论文就将对《红楼梦》中的部分修辞做一个简要的分析。

1、双关 双关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词的多义和同音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的修辞方式。在《红楼梦》中谐音双关有很多,特别是人名暗示了人物的命运,比如“甄英莲”意为“真应怜”,“王仁”意为“忘仁”,“娇杏”意为“侥幸”,“霍启”意为“祸起”,再如贾府的四位小姐分别名为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如果将每个名字的前一个字相连,那么音同“原应叹惜”,暗示了她们的悲剧命运。另外,小说中人物说话也常常是一语双关,比如黛玉曾说雪雁:“也亏你倒听他的话,我平日和你说的,全当耳旁风;怎么他说了你就依他,比圣旨还遵些! ”这些话表面上是在责备雪雁,实际上则是借机奚落宝玉,一语双关。这些双关修辞的运用使表达机智含蓄,避免了直白,让人在回味中得到美的享受。戚蓼生在《石头记》序言中说:“一声也而两歌,一手也而二牍。此万万所不能有之事。不可得之奇。而竟得之于《石头记》一书。”可以说,曹雪芹中的双关正是表现了这种“一声两歌,一手二牍”的艺术。《红楼梦》中通过大量的双关手法,借题发挥,指桑骂槐,把家庭的兴衰荣辱、人物的悲欢离合、世态的炎凉变幻等等编织在一起,从而曲折的表达了作品的思想感情。

2、比喻 比喻就是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似点,把某一事物比作另一事物,从而把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把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的修辞方式。如《红楼梦》四十回探春房内的对联:“烟霞闲骨骼,泉石野生涯。”对联中用“骨骼”比喻人的志趣、风格。《红楼梦》中的人物描写中运用的比喻也有很多,比如“彩绣辉煌,恍若神仙妃子”写出了凤姐的俏丽姿容和华丽装扮。此外,《红楼梦》中人物对话中的比喻也非常富有创造性,比如第十九回中:“袭人道:凡读书上进的人,你就起个名字叫‘禄蠢’。”蠢,是蛀虫,禄蠢,就是追名逐利的蛀虫,这里借虫喻人,对热衷功名、追逐利欲的贾雨村之流进行了辛辣的讽刺。《红楼梦》中的行动描写中运用的比喻有第二十二回写贾府上下猜灯谜,贾政走后,宝玉“如同开了锁的猴子一般”,形象地写出了宝玉先前的拘谨和现在的开心自在。小说中的比喻多不可数,这些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使读

者对书中人物有了鲜明而深刻的印象。

3、借代 借代是不直接说出本体事物,而是借用有关事物来代替的修辞方法。如“金紫万千谁治国,裙钗一二可齐家”,其中的“裙钗”指代女子。又如第三回中的荣禧堂对联:“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黼黻”指古代官服上所绣的花纹,指堂上之人官居高位,权势显赫。还有第十八回正殿联:“天

地启宏慈,赤子苍头同感戴;古今垂旷典,九州万国被恩荣。”“赤子”是指小孩,“苍头”指老人,“赤子苍头”泛指百姓,这是代人。《红楼梦》中第二回写道:“一落胎胞,嘴里便衔出一块五彩晶莹的玉来,上面还有许多字迹,就取名宝玉。”宝玉本是人身上佩戴的饰物,作者抓住宝玉的特征,运用了借代的手法,使笔下的人物以此来代称贾宝玉。可以说借代的手法使《红楼梦》中的描写对象更加形象生动,引人联想,给人深刻的印象。

4、对比 对比是把两个相对或相反的事物,或者是把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进行比较的一种修辞方式。比如宝玉说“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见了女子,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这里通过对比,体现了贾宝玉对女子的喜爱。又如兴儿向尤二姐介绍凤姐“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头一脸笑,脚下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通过对比,突出了凤姐心口不一、两面三刀的特点。再有“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通过对比,写出了人心的不足。“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写出了人生的变幻莫测,增加了凄凉之感。《红楼梦》中多出运用对比,使好的显得更好、坏的显得更坏。

5、夸张 夸张是为达到某种表达效果的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刻意扩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夸张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直接扩大事物本身的特征;二是用其他事物进行衬托。《红楼梦》中采用夸张手法的对联有两条。如第十八回的大观园正殿联:“天地启宏慈,赤子苍头同感戴;古今垂旷典,九州万国被恩荣。”用“天地”、“古今”这些大气的词语来表明荣誉之大,又用“赤子苍头”“九州万国”形容荣誉之盛。这幅对联夸张手法的运用不仅表明了贾氏家族的无上尊荣,也展现了一种恢弘的气势。再如护官符“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句句夸张,强调突出了四大家族的富有和奢侈。

6、对偶 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方式。对偶的修辞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句式整齐匀称,排列工整,有整齐美,二足平仄协调,声韵和谐,有音乐美。对偶是汉语特有的修辞方式,用对偶作标题的如“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葫芦僧乱判葫芦案”、“投鼠忌器宝玉瞒赃,判冤决狱平儿行权”,这些标题形式工整,琅琅上口。在写人叙事中也常用对偶,如写凤姐“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写黛玉“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准确地写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除此之外,还有诗文中的对联,如:“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时有还无”、“春恨秋悲皆自惹,花容月貌为谁妍”,这些对偶句也极为出彩。《红楼梦》中有多种形式的对偶,并且运用得炉火纯青,

充分发挥了句式匀称的整齐美和声韵和谐的音乐美。

7、引用

引用是指引用现成的语言材料,如名言、格言、民谣、谚语等来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的修辞方式。《红楼梦》中的人物大多有所见识,所以说话时常引用俗语,来增强语言的说服力。如秦可卿向凤姐交待后事时说:“常言‘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又道是‘登高必跌重’”,这里引用俗语写出了贾府必将衰败的悲惨结局。又如冷子兴在评说贾府时就引用了一句“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写出了贾府虽然表面显赫,实则衰败的现实。

8、排比 排比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的修辞方式。如宝玉写《芙蓉女儿诔》赞美晴雯“其为质则金玉不足喻其贵,其为性则冰雪不足喻其洁,其为神则星不足喻其精,其为貌则花月不足喻其色”,运用了排比,从各个角度赞美了晴雯的人品,语意连贯,语势强烈,把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又如写宝钗服用的冷香丸的制作,“要春天开的白牡丹花蕊十二两,夏天开的白荷花蕊十二两,秋天的白芙蓉蕊十两,冬天的白梅花蕊十二两”,运用了排比,不

仅把事情叙述得井然有序,也显示了冷香丸制作的艰难复杂。

9、用典 用典就是举用古代或者是众人皆知的典故,寓言故事等,来帮助作者阐述自己想要表达的主题或思想。如“我就是那个‘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貌’”,“请君入瓮”、“假周勃以安刘”、“宋太祖灭南唐”、“得陇望蜀”等。《红楼梦》还引用了许多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如“牛郎织女会七夕”、“中山狼” 、“雪窗萤火” 、“临潼斗宝”、“蛇影杯弓”、“刻舟求剑”、“寻得桃园好避秦”等。还有的用典来源于民间风俗,如“这鬼抱住钟馗褪”、“许结朱陈”等。《红楼梦》中多处用典,或暗喻,或佐证观点,或塑造人物,或暗示人物关系,或对比反衬,都起到了非平常语言所能起到的

修辞效果。 《红楼梦》很好地运用了双关、比喻、借代等多种修辞手法,几乎所有的修辞都能从书中找到,本论文就不一一列举了。这些修辞手法与内容的表达完美地结合起来,达到了出神入化的程度,给人以美的享受,可以说达到了我国

古代白话小说语言艺术的顶峰。 参考文献: 武建.(2007).《红楼梦》中常见辞格实例分析[J].科教文汇. 陈开梅.(2010).《红楼梦》语言艺术浅探[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陈瑞玲.(2009).论《红楼梦》用典的来源及修辞效果[J].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李智芳.(2007).巧用双关浅谈《红楼梦》的修辞艺术[J]. 时代文学. 李铁范.(2009).《红楼梦》对联的修辞分析[J].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 胡 卫.(2009). 浅析《红楼梦》中的对偶修辞法[J].学问.

评分标准: 语言风格(小论文)(A 卷)

2010 ~ 2011 学年 第一学期 考试日期 2010 年 12 月 31 日

英语 专业 本科 09 年级 混合 班

评阅符号说明:

(以下符号仅供参考。如教师用其他符号,须在评分标准中按以下样例注明。) F —format

Sp —spelling

W —wordy

S —source

Con —content Gd —good L —logic ? —puzzle Gr —grammar Co —coherence …


相关文章

  •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中国古代文学 先秦部分 从原始歌谣探讨原始艺术的基本特征 <楚词>的神话学价值研究 创世神话初论 中国和古希腊洪水神话的一些母题比较 试论神话中的幻想 <诗经>中的爱情诗综论 &l ...查看


  • 夏洛蒂勃朗特[简爱]的解构分析
  •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荆棘鸟>中的三位女性形象--追寻荆棘的女人 2 从电影<弱点>看美国的家庭教育 3 试析跨文化交流中文化休克现象及对策 4 Application of Foregr ...查看


  • 广告中英语歧义的研究
  •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目的论视角下公益广告的翻译 2 An Analysis of the Religious Elements in Robinson Crusoe 3 浅谈商务活动中的语言 4 英语动物习语的研 ...查看


  • 浅谈当代大学生炫耀性消费文化
  •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查看


  • 英语广告语的语言特征和表达
  •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礼貌原则视角下萧伯纳<卖花女>人物性格探析 2 从理解文化角度翻译英语习语 3 英语商务信函中的语用分析 4 <钗头凤>英译本的对比研究 5 <老人与海>中 ...查看


  • 英语会话中间接拒绝语的语用研究
  •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查看


  • 中美广告语言文化异同研究
  •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广告英语的语言特征 2 论商标翻译的原则及策略 3 从语用学角度看广告英语中的模糊表达 4 从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的角度分析外贸函电中否定信息的传递 5 论英汉翻译中的文化因素 6 7 从精神分 ...查看


  • 浅析[还乡]中爱格敦荒原的象征意义
  •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Analysis of Love Tragedy in The Apple Tree in Light of Realism 2 从功能对等理论的角度看英语新闻标题中修辞的翻译 3 浅析美剧台 ...查看


  • [哈利波特]中斯内普的人物分析
  •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