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微生物的生境主要包括 土壤生境 、 水体生境 、 空气生境 和 食品 生境。
2生物的生存环境包括生物环境和非生物环境,其中生物环境包括 种内关系 和 种间的关系,非生物环境包括 阳光 、 水分 、 土壤 、 温度 、 湿度 、空气 等。
3耐药菌的 耐药质粒的传递 、 基因突变 以及 抗菌药物的筛选作用 的发生,使微生物的耐药效应得到扩散与放大,是的耐药菌株在医院内易感病人之间传播。P46
4 细菌 是院内感染的主要病原微生物,以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阴性杆菌、无芽孢厌氧菌等为多见。 5在公共场所中检测空气微生物通常以空气中 细菌总数和溶血性链球菌 来表示清洁程度和潜在的致病性。
6细菌生长繁殖所需的条件有 充足的营养 、 适宜的温度 、 合适的酸碱度 、 必要的气体环境 。 7控制 加热过程中微生物残留 和 外界微生物侵入 是保证罐头食品质量极其重要的措施。 8根据pH 不同,食品可分为 低酸性 和 酸性 。
9根据中毒机制,通常将细菌性食物中毒分为 感染型 和 毒素型 两种中毒类型。 10判定食品被粪便污染程度的标志指标是 大肠菌群数 。
11我国规定化妆品中不得检出的特定菌为粪大肠菌群、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12化妆品中微生物的污染,按其来源分为 一次污染和 二次污染。
13化妆品一次污染包括 原料污染 和 生产过程污染 。
14化妆品的二次污染是指产品在 运输、贮藏、销售以及消费者使用过程 中被微生物污染,主要是 化妆品使用时不注意卫生 使用不当造成的,但 包装设计 的不科学, 防腐剂使用不当 使用不当也给化妆品的二次污染造成了机会。
15污染化妆品的微生物种类很多,主要有 细菌、霉菌和 酵母菌。
16微生物通过 水 、 土壤 、 空气 、 人体 、 动植物 等几个途径污染药品。
17根据药品的用药途径和使用要求不同,药品可分为 规定灭菌药品 和 非规定灭菌药品 两大类。 18药品无菌检查的内容有 需氧菌 、 厌氧菌 和 真菌 。
19药品微生物危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 对药品质量的影响 、二是 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 20高度危险性物品即 关键性物品 ,指被微生物污染后可造成严重危害的诊疗器材和用品。这类物品是穿过 皮肤 或 黏膜 而进入无菌的组织或器官,或与 破坏的皮肤、黏膜密切接触或接触 新生儿 和免疫功能低下者 的器材和用品。
21低度危险性物品即 非关键性物品 ,是指虽有微生物污染,但在一般情况下 无害 ,只有当受到一定量的 病原微生物 污染时才造成危害的物品。这类物品不直接接触患者 或只接触 患者正常无损的 皮肤,包括生活卫生用品和病人、医护人员生活和工作环境中的物品。
22凡进入人体 组织 、 器官 或接触破损皮肤 黏膜 的医疗用品必须无菌。252
23 接触皮肤和黏膜的医疗用品 和 使用中消毒剂 产品均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260
名解
1. 生境:是指微生物能够在其中生存并执行特定功能的微小环境,又称之为微环境或微笑生境。
2.龛:包含比生境更为广泛的含义,它不但包含了生物生存的空间概念,还蕴涵着功能作用以及在不同温度、湿度等环境变化中的位置,也称为生态位。
3. 种群:具有相似特性和生活在一定空间内的同种个体群称之为种群。
4. 群落:一定区域内或一定生境中各种微生物种群相互松散结合的一种结构和功能单位称之为群落。
5. 变异性:是指同种生物世代之间或同代生物不同个体之间在形态特征、生理特征等方面所变现的差异。
6.互生:是指两种可以单独生活的生物在一起时,通过各自代谢活动而有利于对方或偏利于一方的生活方式。
7. 寄生:是指一种生物侵入到另一种生物体,从宿主体内获得自己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并生长繁殖,使后者蒙受损害甚至被杀死的一种相互关系。
8. 拮抗:也称偏害共栖,指两个种群共同生长,由某种生物所产生的特定代谢产物可干扰他种生物的代谢活动,抑制其生长和繁殖甚至杀死它们的一种相互关系。
9. 捕食:又称猎食,指一种大型的生物直接捕捉、吞食另一种小型生物以满足其营养需要的相互关系。
10. 生态平衡:又称自然平衡,是指生态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内部或相互之间,在长期的发展演化过程中,通过相互制约、转化、补偿、交换及适应而建立起来的一种相互协调的动态平衡关系。
11. 非细胞型微生物:是由蛋白质外壳包裹一种核酸形成的颗粒,不具细胞结构。
12. 噬菌体:是感染细菌、真菌、放线菌或螺旋体等微生物的病毒。
13. 指示微生物:是在常规卫生监测中,用以指示样品卫生状况及安全性的(非致病)微生物(或细菌)。
14. 耐热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指能在44~45℃发酵乳糖的大肠菌群。
15. 疫源地消毒:是指对存在或曾经存在过传染源的场所进行的消毒,其目的是杀灭或清除传染源排出的病原体。
16. 商业灭菌:指罐头食品经过适度的热杀菌后,不含有致病微生物,也不含有在通常温度下能在其中繁殖的非致病性微生物。
17. 生物安全柜:是处理具有感染性的实验材料时,用来保护操作者本人、实验室环境以及实验材料,使其避免操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感染性气溶胶和溅出物的箱形空气净化负压安全装置。
18. 生物战剂:是指能在人员或动植物机体内繁殖并引起大规模疾病的微生物制剂。
19. 生物恐怖:是一个组织或集团利用生物的烈性传播和产生强烈毒性的特征,做成生物战剂来胁迫另一群人或普通公众乃至国家,以达到其政治和军事目的所采取的卑劣行为。
20. 高度危险性物品:即关键性物品,指被微生物污染后可造成严重危害的诊疗器材和用品。 问答:
1. 引起菌群失调的诱发因素主要有哪些?
答:引起种群失调的诱发因素主要有:①射线照射:人或动物在接受一定量放射物质与放射线照射后,吞噬细胞的功能与数量均下降,淋巴细胞功能减弱,非特异杀菌作用减退或消失,免疫应答能力明显遭到破坏,此时已发生微生态失调。微生物对照射的抵抗力明显大于宿主,而且微生物在照射后对抗生素耐药性提高,毒性亦增强。②使用抗生素:在抗生素的选择作用下,能增加正常微生物群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在肠道正常菌群中,耐药性传递是相当频繁的,如耐药性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等正常菌群常导致医院内感染。③外科手术:包括手术、整形、插管以及一切影响宿主生理解剖结构的方法与措施,都可能造成正常菌群的易位转移。因此在微生态失调的诱发因素中,外科治疗措施占有重要位置。④其他因素:包括医源性因素、使用免疫抑制剂、细胞毒性物质和激素等,使得机体免疫功能下降。例如,肠道正常菌群中的脆弱类杆菌和消化球菌等厌氧菌常可成为机会致病菌而引起内源性感染。
2. 按细胞结构可将微生物分为哪几类?答:按细胞结构可将微生物分为细胞型微生物和非细胞型微生物两大类,其中细胞型微生物可分为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和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3. 根据实际应用情况,指示微生物可分为哪四种类型?
答:①菌落总数,包括细菌菌落总数、霉菌菌落总数和酵母菌菌落总数,用以评价被检样品的一般卫生质量、污染程度和安全性;②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大肠埃希菌、粪链球菌、产气荚膜梭菌等用
以评价检品受人、畜粪便的污染状况,间接反映肠道病原微生物存在的可能性,对样品的卫生安全性进行评价;③其他指示菌,包括某些特定环境不能检出的菌类(如特定菌、某些致病菌或其他指示性微生物)④病毒(包括噬菌体),间接反映肠道病毒存在的可能性。
4. 用检测指示微生物反映样品卫生安全性的原因?答:①致病微生物种类繁多,检测方法多种多样,对样品的卫生安全性作出评价时,不可能分别检测各种微生物;②分离、鉴定致病微生物需要时长,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③分离、鉴定致病微生物费用高,而且对人员的技术要求也相对较高;④即使不考虑上述因素,由于致病微生物的数量少,而且检测方法的灵敏度不高;或者受到检测量的限制可能导致假阴性结果。因此,通常以检测指示微生物间接反映样品的安全性。
5. 生物战剂所致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是什么?P112
答:(1)流行过程异常:①传染源难于追查②传播途径反常③人群免疫水平低(2)流行特征异常:①地区分布异常②流行季节异常③职业分布异常④流行形式异常。
6. 水中微生物的特点P122答:①水中细菌个体较小,多有鞭毛,能运动,有的含有气泡,有利于细菌浮游于水中,在适宜的场所栖息。螺旋体虽无鞭毛,但可依靠其轴丝在水中灵活运动。②多数水中细菌具有纤毛,使其常聚合在一起形成星状、片状、带状及球状聚合物。③许多水中细菌具有黏附在固体表面或碎屑上的特性。④水中细菌能耐受低浓度的营养物质,并利用其进行生长繁殖。⑤水体垂直方向的细菌种类的分布差别很大,主要与溶解氧含量、水温、光照、营养物质分布等因素有关。⑥外来微生物往往受土著微生物的攻击而很难存在。
7. 海洋微生物的垂直分布特征是什么?P125答:海水中细菌分布是不均匀的,在5~50m 深度细菌数量最多。在10m 以内的海水中,细菌数与水深无关。10~50m 的海水中微生物的数量随深度增加而加大,50m 以下的海水中,细菌数量常与深度呈反比,随着深度的增加,细菌数逐渐减少。海底污泥表层菌数较多,距海泥表面越深的地方及海洋中心部分的底泥中细菌数较少。微生物分布的种类则与它们对温度、静水压、渗透压等因素的适应能力有关。
8. 简述污水微生物三级处理过程中各级处理的目的是什么?P139
答:一级处理:又称预处理,其目的在于去除污水中的固体物质、油脂等颗粒状物质,并对污水进行中和调节,以除去污水中的悬浮固体物和部分生化需氧量,减少后续处理的固体负荷和容积,使排入二级处理系统的污水更适合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加快处理速度和增强处理效果。二级处理:主要是利用微生物代谢活动除去污水中的可溶性的有机物,一级处理过的污水排入生物反应池中,其中的污
染物经过微生物的氧化产生CO2、H2O 和生物量。三级处理:目的在于除去微生物无法降解的污染物和无机物,如含氮、含磷的无机盐等。
9. 根据各种食品的自身特点、微生物来源及污染途径,预防污染的措施有哪些?
答:(1)减少食品中微生物的来源①食品中微生物污染的预防:作为预防措施,首先是对某些食品原料所带有的泥土和污物进行清洗,以减少或去除大部分所带的微生物。干燥、降温,使环境不适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也是一项有效的措施。在加工、运输、贮藏过程中的环境、设备、辅料和工作人员,都应注意防止微生物对食品的污染。无菌密封包装是食品加工后防止微生物再次污染的有效方法。②减少和去除食品中已有的微生物③控制食品中残留微生物的生长繁殖(2)加强食品卫生监督和管理
(3)采用合适方法保存食物①冷藏②加热加工后保藏③干燥贮藏④辐射后贮藏⑤加入化学防腐剂保藏⑥利用发酵或腌渍贮藏(4)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10. 简述鲜奶在常温下的变质过程?
①抑制期:抗菌物质减少,微生物开始繁殖②乳链球菌期:乳液酸度不断升高,有产气的现象,乳凝块出现③乳酸杆菌期:酸度继续下降,出现大量乳凝块,并有大量乳清析出④真菌期:乳液PH 不断上升并接近中性。⑤胨化期:分解蛋白质和脂肪的细菌开始繁殖,乳凝块被消化、乳液PH 不断升高,逐渐向碱性方向转化,并有腐败臭味产生,乳液变澄清而有毒性的液体。
11. 常见的生物性食源性疾病包括哪些?
①细菌性肠道传染病②人兽共患传染病③病毒性疾病④寄生虫病⑤食物中毒
12.药品微生物检测的特殊性有哪些?①药品生境的特殊性和复杂性②微生物数量少、分布不均③多数为亚致死状态的损伤菌④微生物消长的多变性
13. 水生境有何特征?能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①温度②静水压③光照④溶解氧⑤氢离子浓度⑥化学物质⑦营养物质
14. 土壤生境的哪些特点会影响土壤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①土壤的固相成分②土壤的水分③土壤的空气④土壤的酸碱度⑤土壤的温度⑥土壤的其他因素:营养成分 阳光等。
15. 医院环境的主要生境特征是什么?
①医院是患者高度聚集的场所②医院患者对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普遍降低③侵入性诊疗手段在医院中应用普遍④抗菌药物和消毒灭菌措施应用普遍⑤抗菌药物和消毒灭菌措施应用普遍。
1微生物的生境主要包括 土壤生境 、 水体生境 、 空气生境 和 食品 生境。
2生物的生存环境包括生物环境和非生物环境,其中生物环境包括 种内关系 和 种间的关系,非生物环境包括 阳光 、 水分 、 土壤 、 温度 、 湿度 、空气 等。
3耐药菌的 耐药质粒的传递 、 基因突变 以及 抗菌药物的筛选作用 的发生,使微生物的耐药效应得到扩散与放大,是的耐药菌株在医院内易感病人之间传播。P46
4 细菌 是院内感染的主要病原微生物,以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阴性杆菌、无芽孢厌氧菌等为多见。 5在公共场所中检测空气微生物通常以空气中 细菌总数和溶血性链球菌 来表示清洁程度和潜在的致病性。
6细菌生长繁殖所需的条件有 充足的营养 、 适宜的温度 、 合适的酸碱度 、 必要的气体环境 。 7控制 加热过程中微生物残留 和 外界微生物侵入 是保证罐头食品质量极其重要的措施。 8根据pH 不同,食品可分为 低酸性 和 酸性 。
9根据中毒机制,通常将细菌性食物中毒分为 感染型 和 毒素型 两种中毒类型。 10判定食品被粪便污染程度的标志指标是 大肠菌群数 。
11我国规定化妆品中不得检出的特定菌为粪大肠菌群、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12化妆品中微生物的污染,按其来源分为 一次污染和 二次污染。
13化妆品一次污染包括 原料污染 和 生产过程污染 。
14化妆品的二次污染是指产品在 运输、贮藏、销售以及消费者使用过程 中被微生物污染,主要是 化妆品使用时不注意卫生 使用不当造成的,但 包装设计 的不科学, 防腐剂使用不当 使用不当也给化妆品的二次污染造成了机会。
15污染化妆品的微生物种类很多,主要有 细菌、霉菌和 酵母菌。
16微生物通过 水 、 土壤 、 空气 、 人体 、 动植物 等几个途径污染药品。
17根据药品的用药途径和使用要求不同,药品可分为 规定灭菌药品 和 非规定灭菌药品 两大类。 18药品无菌检查的内容有 需氧菌 、 厌氧菌 和 真菌 。
19药品微生物危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 对药品质量的影响 、二是 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 20高度危险性物品即 关键性物品 ,指被微生物污染后可造成严重危害的诊疗器材和用品。这类物品是穿过 皮肤 或 黏膜 而进入无菌的组织或器官,或与 破坏的皮肤、黏膜密切接触或接触 新生儿 和免疫功能低下者 的器材和用品。
21低度危险性物品即 非关键性物品 ,是指虽有微生物污染,但在一般情况下 无害 ,只有当受到一定量的 病原微生物 污染时才造成危害的物品。这类物品不直接接触患者 或只接触 患者正常无损的 皮肤,包括生活卫生用品和病人、医护人员生活和工作环境中的物品。
22凡进入人体 组织 、 器官 或接触破损皮肤 黏膜 的医疗用品必须无菌。252
23 接触皮肤和黏膜的医疗用品 和 使用中消毒剂 产品均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260
名解
1. 生境:是指微生物能够在其中生存并执行特定功能的微小环境,又称之为微环境或微笑生境。
2.龛:包含比生境更为广泛的含义,它不但包含了生物生存的空间概念,还蕴涵着功能作用以及在不同温度、湿度等环境变化中的位置,也称为生态位。
3. 种群:具有相似特性和生活在一定空间内的同种个体群称之为种群。
4. 群落:一定区域内或一定生境中各种微生物种群相互松散结合的一种结构和功能单位称之为群落。
5. 变异性:是指同种生物世代之间或同代生物不同个体之间在形态特征、生理特征等方面所变现的差异。
6.互生:是指两种可以单独生活的生物在一起时,通过各自代谢活动而有利于对方或偏利于一方的生活方式。
7. 寄生:是指一种生物侵入到另一种生物体,从宿主体内获得自己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并生长繁殖,使后者蒙受损害甚至被杀死的一种相互关系。
8. 拮抗:也称偏害共栖,指两个种群共同生长,由某种生物所产生的特定代谢产物可干扰他种生物的代谢活动,抑制其生长和繁殖甚至杀死它们的一种相互关系。
9. 捕食:又称猎食,指一种大型的生物直接捕捉、吞食另一种小型生物以满足其营养需要的相互关系。
10. 生态平衡:又称自然平衡,是指生态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内部或相互之间,在长期的发展演化过程中,通过相互制约、转化、补偿、交换及适应而建立起来的一种相互协调的动态平衡关系。
11. 非细胞型微生物:是由蛋白质外壳包裹一种核酸形成的颗粒,不具细胞结构。
12. 噬菌体:是感染细菌、真菌、放线菌或螺旋体等微生物的病毒。
13. 指示微生物:是在常规卫生监测中,用以指示样品卫生状况及安全性的(非致病)微生物(或细菌)。
14. 耐热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指能在44~45℃发酵乳糖的大肠菌群。
15. 疫源地消毒:是指对存在或曾经存在过传染源的场所进行的消毒,其目的是杀灭或清除传染源排出的病原体。
16. 商业灭菌:指罐头食品经过适度的热杀菌后,不含有致病微生物,也不含有在通常温度下能在其中繁殖的非致病性微生物。
17. 生物安全柜:是处理具有感染性的实验材料时,用来保护操作者本人、实验室环境以及实验材料,使其避免操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感染性气溶胶和溅出物的箱形空气净化负压安全装置。
18. 生物战剂:是指能在人员或动植物机体内繁殖并引起大规模疾病的微生物制剂。
19. 生物恐怖:是一个组织或集团利用生物的烈性传播和产生强烈毒性的特征,做成生物战剂来胁迫另一群人或普通公众乃至国家,以达到其政治和军事目的所采取的卑劣行为。
20. 高度危险性物品:即关键性物品,指被微生物污染后可造成严重危害的诊疗器材和用品。 问答:
1. 引起菌群失调的诱发因素主要有哪些?
答:引起种群失调的诱发因素主要有:①射线照射:人或动物在接受一定量放射物质与放射线照射后,吞噬细胞的功能与数量均下降,淋巴细胞功能减弱,非特异杀菌作用减退或消失,免疫应答能力明显遭到破坏,此时已发生微生态失调。微生物对照射的抵抗力明显大于宿主,而且微生物在照射后对抗生素耐药性提高,毒性亦增强。②使用抗生素:在抗生素的选择作用下,能增加正常微生物群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在肠道正常菌群中,耐药性传递是相当频繁的,如耐药性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等正常菌群常导致医院内感染。③外科手术:包括手术、整形、插管以及一切影响宿主生理解剖结构的方法与措施,都可能造成正常菌群的易位转移。因此在微生态失调的诱发因素中,外科治疗措施占有重要位置。④其他因素:包括医源性因素、使用免疫抑制剂、细胞毒性物质和激素等,使得机体免疫功能下降。例如,肠道正常菌群中的脆弱类杆菌和消化球菌等厌氧菌常可成为机会致病菌而引起内源性感染。
2. 按细胞结构可将微生物分为哪几类?答:按细胞结构可将微生物分为细胞型微生物和非细胞型微生物两大类,其中细胞型微生物可分为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和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3. 根据实际应用情况,指示微生物可分为哪四种类型?
答:①菌落总数,包括细菌菌落总数、霉菌菌落总数和酵母菌菌落总数,用以评价被检样品的一般卫生质量、污染程度和安全性;②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大肠埃希菌、粪链球菌、产气荚膜梭菌等用
以评价检品受人、畜粪便的污染状况,间接反映肠道病原微生物存在的可能性,对样品的卫生安全性进行评价;③其他指示菌,包括某些特定环境不能检出的菌类(如特定菌、某些致病菌或其他指示性微生物)④病毒(包括噬菌体),间接反映肠道病毒存在的可能性。
4. 用检测指示微生物反映样品卫生安全性的原因?答:①致病微生物种类繁多,检测方法多种多样,对样品的卫生安全性作出评价时,不可能分别检测各种微生物;②分离、鉴定致病微生物需要时长,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③分离、鉴定致病微生物费用高,而且对人员的技术要求也相对较高;④即使不考虑上述因素,由于致病微生物的数量少,而且检测方法的灵敏度不高;或者受到检测量的限制可能导致假阴性结果。因此,通常以检测指示微生物间接反映样品的安全性。
5. 生物战剂所致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是什么?P112
答:(1)流行过程异常:①传染源难于追查②传播途径反常③人群免疫水平低(2)流行特征异常:①地区分布异常②流行季节异常③职业分布异常④流行形式异常。
6. 水中微生物的特点P122答:①水中细菌个体较小,多有鞭毛,能运动,有的含有气泡,有利于细菌浮游于水中,在适宜的场所栖息。螺旋体虽无鞭毛,但可依靠其轴丝在水中灵活运动。②多数水中细菌具有纤毛,使其常聚合在一起形成星状、片状、带状及球状聚合物。③许多水中细菌具有黏附在固体表面或碎屑上的特性。④水中细菌能耐受低浓度的营养物质,并利用其进行生长繁殖。⑤水体垂直方向的细菌种类的分布差别很大,主要与溶解氧含量、水温、光照、营养物质分布等因素有关。⑥外来微生物往往受土著微生物的攻击而很难存在。
7. 海洋微生物的垂直分布特征是什么?P125答:海水中细菌分布是不均匀的,在5~50m 深度细菌数量最多。在10m 以内的海水中,细菌数与水深无关。10~50m 的海水中微生物的数量随深度增加而加大,50m 以下的海水中,细菌数量常与深度呈反比,随着深度的增加,细菌数逐渐减少。海底污泥表层菌数较多,距海泥表面越深的地方及海洋中心部分的底泥中细菌数较少。微生物分布的种类则与它们对温度、静水压、渗透压等因素的适应能力有关。
8. 简述污水微生物三级处理过程中各级处理的目的是什么?P139
答:一级处理:又称预处理,其目的在于去除污水中的固体物质、油脂等颗粒状物质,并对污水进行中和调节,以除去污水中的悬浮固体物和部分生化需氧量,减少后续处理的固体负荷和容积,使排入二级处理系统的污水更适合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加快处理速度和增强处理效果。二级处理:主要是利用微生物代谢活动除去污水中的可溶性的有机物,一级处理过的污水排入生物反应池中,其中的污
染物经过微生物的氧化产生CO2、H2O 和生物量。三级处理:目的在于除去微生物无法降解的污染物和无机物,如含氮、含磷的无机盐等。
9. 根据各种食品的自身特点、微生物来源及污染途径,预防污染的措施有哪些?
答:(1)减少食品中微生物的来源①食品中微生物污染的预防:作为预防措施,首先是对某些食品原料所带有的泥土和污物进行清洗,以减少或去除大部分所带的微生物。干燥、降温,使环境不适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也是一项有效的措施。在加工、运输、贮藏过程中的环境、设备、辅料和工作人员,都应注意防止微生物对食品的污染。无菌密封包装是食品加工后防止微生物再次污染的有效方法。②减少和去除食品中已有的微生物③控制食品中残留微生物的生长繁殖(2)加强食品卫生监督和管理
(3)采用合适方法保存食物①冷藏②加热加工后保藏③干燥贮藏④辐射后贮藏⑤加入化学防腐剂保藏⑥利用发酵或腌渍贮藏(4)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10. 简述鲜奶在常温下的变质过程?
①抑制期:抗菌物质减少,微生物开始繁殖②乳链球菌期:乳液酸度不断升高,有产气的现象,乳凝块出现③乳酸杆菌期:酸度继续下降,出现大量乳凝块,并有大量乳清析出④真菌期:乳液PH 不断上升并接近中性。⑤胨化期:分解蛋白质和脂肪的细菌开始繁殖,乳凝块被消化、乳液PH 不断升高,逐渐向碱性方向转化,并有腐败臭味产生,乳液变澄清而有毒性的液体。
11. 常见的生物性食源性疾病包括哪些?
①细菌性肠道传染病②人兽共患传染病③病毒性疾病④寄生虫病⑤食物中毒
12.药品微生物检测的特殊性有哪些?①药品生境的特殊性和复杂性②微生物数量少、分布不均③多数为亚致死状态的损伤菌④微生物消长的多变性
13. 水生境有何特征?能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①温度②静水压③光照④溶解氧⑤氢离子浓度⑥化学物质⑦营养物质
14. 土壤生境的哪些特点会影响土壤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①土壤的固相成分②土壤的水分③土壤的空气④土壤的酸碱度⑤土壤的温度⑥土壤的其他因素:营养成分 阳光等。
15. 医院环境的主要生境特征是什么?
①医院是患者高度聚集的场所②医院患者对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普遍降低③侵入性诊疗手段在医院中应用普遍④抗菌药物和消毒灭菌措施应用普遍⑤抗菌药物和消毒灭菌措施应用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