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应县杨树病虫测报工作总结
宝应县国家级森林病虫害中心测报点
宝应县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
杨树是我县最主要的造林绿化树种之一,栽植杨树已成为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支柱产业。杨树为培育我县森林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发展林业生产和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起了巨大作用。然而,由于大面积的栽植,且单一无性系的配置愈来愈严重,这无疑给杨树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近年来,杨树主要病虫害频繁发生,时有大面积爆发成灾的危险存在,就我县而言,因杨树有害生物危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每年都达300万元以上。为此,在省市林业主管部门和领导的高度重视下,批准成立了“宝应县国家级森林病虫害中心测报点”,具体承担扬州市区域范围内杨树有害生物的预测预报工作,现就今年的测报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建立测报网络,成立专业队伍。
切实加强领导,强化网络队伍建设是开展杨树有害生物测报工作的基础,更是提高测报工作成效的关键。首先,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农林局副局长任组长,县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站长任副组长,全面负责该项工作,相关镇林牧渔业站站长,负责协调区域内该项工作,县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专业技术人员和相关镇监测点专业技术人员为组员,分别具体负责和承担杨树有害生物测报工作。其次,建立测报网络。确定范水、鲁垛、安宜、射阳湖和泾河等5个镇林牧渔业站(林业站)为一级监测点,分别根据杨树林地林分不同设立2-3个观测点,全县共设置了20
多处监测样点,由专业人员对其进行不间断监测;二级监测点,对发生重大灾情的杨树林地进行重点监测。其三,成立专业队伍。明确由县森林病虫防治检疫站两名专业技术人员和相关镇监测点专业技术人员组成测报专业队伍,统一杨树有害生物测报工作对巩固造林绿化成果,指导全县杨树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增强他们的责任心和使命感。通过网络队伍的建立,以确保测报工作有序地开展,为达到预期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强化培训学习,提高测报质量
作为国家一级森林病虫害中心测报点,我站不但以强化测报网络队伍建设为抓手,而且更以提高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水平突破口,谋求测报工作高质量、高成效。一是强化培训学习。一方面县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派专人参加国家、省和市举办的专业理论学习班,强化测报业务技能;另一方面县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采取以会代训和实地指导以及自学林木病虫害测报专业书籍等多种形式来提高基层监测点专业技术人员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监测水平。二是狠抓测报工作质量。首先确定测报对象。根据本县杨树病虫害往年发生的特点,确定杨树草履蚧、舟蛾类、刺蛾类和螨类等虫害,杨树溃疡病、缩顶病和锈病等病害为主要测报对象。其次,制定测报方法。全县“六纵六横”公路,主要圩路杨树成片林,共设置了20多处监测样点。300多株样树,派专人负责观测,认真逐项填写县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统一制作的《杨树害虫调查记载表》和《杨树病害调查记载表》,并于每周五上报县森林病虫害中心测报点,县汇总后,对发生重大疫情的林地进行认真核实,与全县杨树有害生物普查工作结合起来,准确掌握杨树主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不断提高测报工作质量。
三、发布病虫情报,指导防治工作
全年4月份以来,我县共发布《杨树病虫情报》8期,其中以县政府内部传真电报宝政传发(2004)43号《关于切实加强对新造林管护工作的紧急通知》一期,以宝应县农林局宝农林(2004)65号《关于组织开展杨褐舟蛾防治工作的紧急通知》一期,以县中心测报点发布的《杨树食叶害防治信息》五期。针对杨树病虫害主要测报对象,有病虫害发生危害症状、有发生情况预测、有防治适期、有防治方法,并将每期《杨树病虫情报》用电子邮件上报省市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邮发给周边县市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和镇林牧渔业站,同时利用广播、电视等宣传媒体和黑板报宣传阵地进行宣传,农民对杨树防病治虫知识得到提高,防治方法恰当,防治及时有效。使得我县今年杨树主要病虫危害得到有效控制。
以上是我站在今年杨树测报工作中取得的主要成绩,这是与上级林业主管部门和领导关心支持分不开的,也是全县测报网络队伍专业技术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成绩固然可喜,但我们更应该看到工作中的不足之处,主要有:一是从事杨树病虫测报工作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水平需进一步提高。二是观测仪器设备等硬件需配置到位。三是测报工作经费投入偏少。为了便于更好地开展杨树病虫害测报工作,希望上级林业主管部门给予适当支持。明年我站将继续按照省市林业主管部门的要求,制定详细的测报工作的计划,发扬成绩,克服不足,兢兢业业地搞好杨树有害生物测报工作。
二00四年十一月十九日
宝应县杨树病虫测报工作总结
宝应县国家级森林病虫害中心测报点
宝应县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
杨树是我县最主要的造林绿化树种之一,栽植杨树已成为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支柱产业。杨树为培育我县森林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发展林业生产和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起了巨大作用。然而,由于大面积的栽植,且单一无性系的配置愈来愈严重,这无疑给杨树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近年来,杨树主要病虫害频繁发生,时有大面积爆发成灾的危险存在,就我县而言,因杨树有害生物危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每年都达300万元以上。为此,在省市林业主管部门和领导的高度重视下,批准成立了“宝应县国家级森林病虫害中心测报点”,具体承担扬州市区域范围内杨树有害生物的预测预报工作,现就今年的测报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建立测报网络,成立专业队伍。
切实加强领导,强化网络队伍建设是开展杨树有害生物测报工作的基础,更是提高测报工作成效的关键。首先,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农林局副局长任组长,县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站长任副组长,全面负责该项工作,相关镇林牧渔业站站长,负责协调区域内该项工作,县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专业技术人员和相关镇监测点专业技术人员为组员,分别具体负责和承担杨树有害生物测报工作。其次,建立测报网络。确定范水、鲁垛、安宜、射阳湖和泾河等5个镇林牧渔业站(林业站)为一级监测点,分别根据杨树林地林分不同设立2-3个观测点,全县共设置了20
多处监测样点,由专业人员对其进行不间断监测;二级监测点,对发生重大灾情的杨树林地进行重点监测。其三,成立专业队伍。明确由县森林病虫防治检疫站两名专业技术人员和相关镇监测点专业技术人员组成测报专业队伍,统一杨树有害生物测报工作对巩固造林绿化成果,指导全县杨树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增强他们的责任心和使命感。通过网络队伍的建立,以确保测报工作有序地开展,为达到预期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强化培训学习,提高测报质量
作为国家一级森林病虫害中心测报点,我站不但以强化测报网络队伍建设为抓手,而且更以提高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水平突破口,谋求测报工作高质量、高成效。一是强化培训学习。一方面县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派专人参加国家、省和市举办的专业理论学习班,强化测报业务技能;另一方面县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采取以会代训和实地指导以及自学林木病虫害测报专业书籍等多种形式来提高基层监测点专业技术人员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监测水平。二是狠抓测报工作质量。首先确定测报对象。根据本县杨树病虫害往年发生的特点,确定杨树草履蚧、舟蛾类、刺蛾类和螨类等虫害,杨树溃疡病、缩顶病和锈病等病害为主要测报对象。其次,制定测报方法。全县“六纵六横”公路,主要圩路杨树成片林,共设置了20多处监测样点。300多株样树,派专人负责观测,认真逐项填写县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统一制作的《杨树害虫调查记载表》和《杨树病害调查记载表》,并于每周五上报县森林病虫害中心测报点,县汇总后,对发生重大疫情的林地进行认真核实,与全县杨树有害生物普查工作结合起来,准确掌握杨树主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不断提高测报工作质量。
三、发布病虫情报,指导防治工作
全年4月份以来,我县共发布《杨树病虫情报》8期,其中以县政府内部传真电报宝政传发(2004)43号《关于切实加强对新造林管护工作的紧急通知》一期,以宝应县农林局宝农林(2004)65号《关于组织开展杨褐舟蛾防治工作的紧急通知》一期,以县中心测报点发布的《杨树食叶害防治信息》五期。针对杨树病虫害主要测报对象,有病虫害发生危害症状、有发生情况预测、有防治适期、有防治方法,并将每期《杨树病虫情报》用电子邮件上报省市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邮发给周边县市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和镇林牧渔业站,同时利用广播、电视等宣传媒体和黑板报宣传阵地进行宣传,农民对杨树防病治虫知识得到提高,防治方法恰当,防治及时有效。使得我县今年杨树主要病虫危害得到有效控制。
以上是我站在今年杨树测报工作中取得的主要成绩,这是与上级林业主管部门和领导关心支持分不开的,也是全县测报网络队伍专业技术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成绩固然可喜,但我们更应该看到工作中的不足之处,主要有:一是从事杨树病虫测报工作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水平需进一步提高。二是观测仪器设备等硬件需配置到位。三是测报工作经费投入偏少。为了便于更好地开展杨树病虫害测报工作,希望上级林业主管部门给予适当支持。明年我站将继续按照省市林业主管部门的要求,制定详细的测报工作的计划,发扬成绩,克服不足,兢兢业业地搞好杨树有害生物测报工作。
二00四年十一月十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