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素质军事人才的培养
摘要:面对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挑战,培养造就高素质军事人才,已经成为我军建设最重要、最关键、最紧迫的战略任务。人才是建军治军之本,是军事资源中最宝贵的资源。培养造就大批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是履行我军历史使命的紧迫要求,是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部队建设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证。所谓素质,是包括知识、经验、智慧、情感、能力、意志、品德和其他生理、心理特征综合形成的素养和品质,它反映一个人的基本质量、水平、特点和倾向。为适应高技术战争的需要,世界各国均十分重视及时调整军队的编制。技术含量高的军兵种所占比重越来越大,数字化部队正在组建。面对这一严峻现实,我们不能不产生严重的危机感和紧迫感,不能不加紧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培养。培养造就出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军事专业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是新形势下全军必须认真面对的一个紧迫的战略性课题。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是实现我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也是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根本保证,必须采取有力措施,作为战略任务抓紧抓好。
关键词:高素质、人才培养、指挥人才、军队、战略地位、危机感、新思路、局部战争、军事领域、创新型军事人才、思想政治素质、心理素质、机制、评价体系
1 前言
江泽民同志早在1997年底就指出了“跨越式发展”的我军战略思想,党的十六大和全
国人大十届一次会议再次强调和阐述了我军这一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课题,而现代化建军治军人才,尤其是指挥和打赢高技术战争的领导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的匮乏,则是制约我军现代化跨越式发展的瓶颈。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具有高度政治觉悟、掌握现代军事技术、懂得现代战争指挥艺术的优秀人才,是实现我军现代化、赢得未来战争胜利的根本大计,也是加强我军质量建设的非常重要的内涵。因此,人才战略的实施是我军建设的当务之急。面对人才瓶颈历史课题,认真办好军队院校的学历教育责无旁贷,依托国民教育必须持之以恒,那么军队院校的继续教育工作又要做哪些思考呢?
更新观念,发挥军队院校继续教育优势江泽民同志在国防和军队建设的许多论述中多次谈到,“加大军队院校继续教育工作的力度,使院校教育建设逐步从以学历教育为主转变为继续教育为主”。“继续教育是提高干部素质的重要手段,无论是专业技术干部还是领导干部,都要接受继续教育”。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新时期军队院校继续教育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
江泽民同志指出,“培养高素质的军事人才,必须把院校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充分发挥军队院校在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中的主渠道和基地作用,包括规范、经常的继续教育工作。军队院校继续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学习江主席国防与军队建设的重要思想,尤其是人才战略思想,创造性地开展军队院校继续教育工作,我军才能赢得人才资源优势,才能确保我军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培养,确保我军跻身世界强师劲旅之林。
2 高素质军事人才的培养的意义
2.1 增强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的紧迫感
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是迎接世界新军事革命挑战的关键。打现代化战争,首先要有现代高科技知识武装起来的人。因为先进的军事理论要靠人去研究,先进的武器装备要靠人去掌握,人和武器装备的结合要靠人去实现。没有大批掌握现代军事技术和科学知识的高素质军事人才,军队建设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军现代化建设就是一句空话。因此,我军要迎接世界新军事革命的挑战,真正成为科技密集型的、具有现代高科技知识和技能的武装集团,就必须培养大批高素质的军事人才。 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是提高军队建设质量的突破口。现代高技术条件下的战争,要求军事人才不仅要有良好的军事素质,还要有较高的智力水平和文化程度。随着军队建设科技含量、特别是高科技含量的不断增加,对高科技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如果不尽快改变官兵科学文化素质偏低的状况,我军的质量建设必将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 2.2高素质军事人才的培养的新思路
人才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军事人才也是如此,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每当军事变革的重要关头,无不孕育一场军事人才问题上的革命。我们必须要有既符合时代特征,又具有一定超前性的培养军事人才的新思路。
(1)一是要有新内涵。未来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是诸多作战力量、手段和战法的综合运用,战场上的智能较量、系统对抗将成为作战的主旋律,群体优势将是赢得战争胜利的希望。现代战争既需要柏耀平式的个体复合型指挥人才,更需要技术、参谋、理论、教学
等多层次、多专业综合过硬的高素质人才群体,形成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和军事高科技知识基础之上的纵横交错的网络式人才体系。我们必须根据未来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对人才的总体需求,科学设计我军的人才结构体系,合理制定各类人才培养规划,在实现由管理型向指挥型转变,经验型向知识型转变的基础上,早日实现人才的最佳搭配。 (2)二是要有新标准。我们认为,按照江主席提出的“打得赢”、“不变质”要求,高素质军事人才的标准应包括:在政治上,应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和良好的道德修养,有很强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能够在思想上行动上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知识上,应具有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结构合理、各具特色,军事指挥人才知识要“博”,专业技术人才知识要“精”,其它人才知识要“深”。在能力上,应具有较高的专业化程度,思路开阔,思维敏捷,善于从纷繁复杂的事物中发现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提出新观点,具有驾驭全局的才能和高超的指挥艺术。
2.3高素质军事人才的培养的意义
2.3.1伊拉克战争对军事人才培养的启示
(1)突飞猛进的科学技术及其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深刻地改变着21世纪战争的面貌,并推动着战争理论的发展,我们要进一步研究未来战争对专业的需求,做到选拔培养好人才和推荐好人才的统一。
(2)现代化战争对参战人员的科学文化素养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我们要把加强国防生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放在首位,激发国防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做到专业知识和军事知识的统一。
(3现代化战争更加注重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我们要进一步引导国防生把知识向思辩能力转化,做到思考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统一。
(4) 现代高技术条件下战争中的心理影响力日益加剧,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国防生的心理素质训练,做到研究心理战和培养良好心理素质的统一。
2.3.2要从战略高度认识培养创新型军事人才的重要意义 (1)培养创新型军事人才是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的重要保证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国防和军队建设也进入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新的形势和任务,对军队人才培养特别是新型高级军事人才培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同时,我们也要看到,这一时期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安全提出了新的挑战。在这种背景下,迫切需要通过调整提高军事人才队伍的结构、能力、素质等来增强信息化条件下的作战能力,切实“为党巩固执政地位提供重要的力量保证,为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提供坚强的安全保证,为维护国家利益提供有力的战略支撑,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2)培养创新型军事人才,是加速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和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的迫切需要当今世界,创新型军事人才在推进军事变革和打赢信息化战争中所具有的关键性作用越来越明显,谁拥有创新型人才,谁就拥有了制胜的先机。
3高素质军事人才应该具有的基本素质
3.1过硬的军事技术素质——知识素质的新要求
随着高新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作为高素质的新型军事人才必须具备五种能力:一是深邃的洞察能力。这是指军事人才所具有的一种高超的认识能力,也是军事人才实施及时、正确指挥必备的素质要求。二是准确的预测能力。战争情况的发展变化很快,军事人才必须具备准确的预测能力,才能对战争的发展趋势有所把握。三是果断的决策能力。战场上情况瞬息万变,战机稍纵即逝,如果军事人才没有较高的军事决策能力,就不可能对战争实施正确的指挥。四是及时的应变能力。战争的这种多变性,要求军事人才必须具备及时的应变能力,以变制变,从而真正驾驭战争。五是大胆的创造能力。军事实践活动的多变性,从本质上体现了军事也是一个不断创新的领域。
3.2 广阔的战略思维素质——思维素质的新要求
高素质的新型军事人才应该具有广阔的战略思维素质。胡主席十分重视对各级领导人才特别是中青年领导人才的战略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研究带全局性的战略问题,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
3.3 先进的政治素质——政治素质的新要求
“三个代表”强调了我们党的先进性和衡量党的先进性的惟一客观标准,也内在地规定了高素质的新型军事人才首先所必须具有的先进的政治素质。把先进的政治素质作为衡量高素质的新型军事人才的首要的素质要求,因为这是直接关系到枪杆子能不能掌握在可靠的人手中,关系到能不能始终保证我们的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关系到我军性质和保持军队现代化建设正确方向的根本问题,是一个关系到我们党和我们军队前途命运的大问题。
3.4 纯洁的道德素质——道德素质的新要求
道德素质体现一个人的精神风貌,高素质的新型军事人才应该是一个道德高尚、具有“五种”道德精神的人:一是爱国主义精神。军事人才应该有一种热爱自己祖国的高尚的道德情感,军事人才的这种道德感情一旦形成信念,就会产生巨大的热情,去为祖国的安宁、人民的幸福而战斗;二是为人民服务精神。热爱祖国与热爱人民是统一的,因为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热爱祖国就要热爱人民,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三是集体主义精神。军事人才的任何成长和成就都离不开军队这个集体。集体主义反映了军事人才的一种新型的道德关系,支配着军事人才各个方面的行为选择;四是勇敢精神。军事人才处于人类实践活动的特殊领域——军事实践活动之中,勇敢精神是军事人才必备的道德素质之一 ;五是奉献精神。军事人才不同于一般的人才,他更应该具有奉献精神。这种奉献精神表现在战场上,就是要不畏艰险,英勇顽强,舍生忘死,不怕牺牲;表现在平时,就是要不计个人得失,安心本职,努力工作,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多为人民奉献。
4 如何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
4.1 打牢思想基础,培养政治合格的军事人才
院校思想政治建设的根本任务是:立足“打得赢,不变质”,确保建设高水平军事院校的正确方向,确保实现高素质军事人才的培养目标。我们一定要坚决贯彻落实军队院校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不懈地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胡主席一系列重要论述,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办学治校。
(1)、要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要始终把思想政治素质作为人才素质的核心,加强正面灌输,帮助学员坚定革命的理想信念,确立忠于祖国的献身精神,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育优良的军人品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认真克服目前在各类人员中不同程度存在的重才轻德倾向,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注重德育为先。
(2)、要坚持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革命英雄主义作为素质教育的灵魂。要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高格调,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多渠道、多方位地激发学员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培养学员为民族利益勇于牺牲的优秀品质,引导学员树立革命的战争观,养成良好的军人职业道德,艰苦奋斗、服从命令、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个个爱国,人人姓“军”。
(3)、要形成合力育人的浓厚氛围。从思想上深刻认识,加强院校的思想政治建设,是政工干部、管理干部和广大教员的共同职责。政工干部要发扬我党我军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加强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有效性的探索,并身体力行,模范带头。管理干部要加强政治理论武装,坚持讲政治,既会管理,又会做思想工作。广大教员身处第一线,既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者,又应当成为引导学员健康成长的灵魂工程师,要以德育为己任,将教书与育人相统一,言教与身教相统一。要研究制定教师教书育人的有关规定,使之制度化、具体化,有可操作性。
(4)、要加强心理素质教育。从未来高技术战争的残酷性和学员中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缺乏艰苦磨练的实际出发,除组织学员加强各种锻炼外,开设战争心理学课程或讲座,使学员做好必要的心理准备,以适应未来高技术战争的超常性特点。
4.2建立健全人才培养的良好机制 (1)健全人才引进机制。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地方的科技优势,积极地从地方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等引进有用之才,除要加快通用性专业人才的引进进程外,尤其要加大对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用特殊政策和优惠条件大胆地广收博纳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另一方面,可根据目前大学生的实际状况和我国兵役制度,加大从地方大学毕业生中征兵的力度,增大大学生在士兵队伍中的比例,以提高士兵队伍的整体科学文化知识水平。对部分优秀士兵大学生,可选送到军事院校经必要的培训充实到基层军官队伍,以提高基层干部的科学文化起点。这样,知识水平较低的军官将逐步被有较高学历的专业化和知识化的人才所取代,部队的科技素质就会有个明显的提高。
(2)健全人才竞争机制。人才是培养出来的,也是竞争出来的。没有竞争,干好干坏一个样,水平高低一个样,就会抹杀人们的进取意识和工作积极性。健全人才竞争机制,就是要改变这种状况,建立公开、公正、科学的人才考核评价体系,破除论资排辈、迁就照顾和平均主义观念,积极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要坚持定期对各级各类干部进行公开、
公正的考核,确实把那些德才兼备有突出贡献的人选拔到重要岗位上来。在干部队伍中要坚定不移地推行末位淘汰制,对考核综合素质名次靠后的干部,要区别不同情况,分别作退休、免职、调任下职或作其它安排,确实走开干部能上能下的路子,从而促进干部素质的提高。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自然界的生存法则。人类社会数千年的历史也表明,竞争能有效促进社会的整体进步,最终实现优胜劣汰。我们要增强人才的竞争意识,鼓励竞争,并为人才竞争创造多种多样的形式,在竞争中发现人才。以素质论优劣,以成绩定奖赏,以能力定取舍, 这是形成人才竞争环境的重要前提。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管理机制是营造人才竞争环境的关键。
(3)实行人才训练档案管理机制。在正常的人事档案之外,干部(士兵) 管理部门和训练管理部门均应建立专门的人才档案,详细记载其院校学习、轮训演习、年度训练、维和参战等情况,为研究探索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成长规律提供参考。 (4)建立健全人才保留机制。培养人才很难,保留人才也不易。保留人才,除了靠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外,必要的物质条件是不可或缺的前提。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就是,“人们所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利益的核心是物质利益。落实到军营中,就是军人的待遇。这个问题事关重大,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因此,在加大思想教育力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同时,还要逐步提高干部的工资和福利待遇,建立较好的住房、医疗保险和军官职业化制度,积极解决家属就业、子女上学等困难,千方百计地创造出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增强军队的吸引力。
4.3完善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
要加强对信息化人才建设的领导,必须建立一套规范科学、衔接紧密、便于操作的有效机制。
(1)、建立不拘一格的选人用人机制。加强信息化人才建设,党委要树立与时俱进的选人用人观,重用科技型、智能型、谋略型的新型军事人才,使英雄有用武之地; 要用科学的、辩证的观点评价人才,既重视资历学历,又重视能力潜力; 要遵循人才成长的周期性、后显性规律,既注意充分释放能量,又不能要求立竿见影; 要坚持人尽其才,用当其位,对各职级优秀人才不管文凭高低、资历深浅,看准了就大胆使用,用正确的用人导向凝聚人才。
(2)、建立全面科学的素质认证机制。科学准确地考核评价人才,是用好人才的重要前提,也是激励人才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各级大力开展指挥军官素质认证活动和选拔副团职领导干部“双考”活动,效果很好。
(3)、建立素质考核认证机制,既要长期坚持,又要着眼新的形势,积极吸纳先进的人才评价理念,引入现代人才素质测评技术,建立各职各类干部能力、业绩评定体系。特别是要注重到军事斗争准备实践的第一线考察识别干部,切实把干部看真看准。
4.4、遵循规律性、前瞻性要求,推动军事人才建设跨越式发展
(1)、树立与时俱进的人才建设新理念。我军建设战略目标的变化、作战对手的变化、编制装备的变化,需要人才观念的彻底变革,树立与我军发展战略相适应的人才理念主要是确立起“放眼世界、敢超一流”的前沿理念,既要立足现实,又要看到自身优势所在,敢于
把追踪世界前沿作为我们的基本目标;确立起“时间差就是素质差”的超前理念,用人才建设的超前性实现人才素质的先进性;确立起“人才不再培养就贬值”的开发理念,不断推动人才素质结构更新;确立起“终生教育、持续发展”的育人理念,促进“学习型军营”的形成;确立起“知识为本、科技先行”的时代理念,始终把科技素质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只有用这些全新的理念指导实践,才能给人才建设带来崭新的局面。
(2)、要透视军事人才建设未来发展的新走势,搞好军事人才发展的预测和规划,是对军事人才进行科学管理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对军事人才进行超前培养的主要依据。准确预测人才发展趋势,必须坚持“四个着眼”、突出“三个层面”:着眼于我军战略目标,着眼于战略对手,着眼于新军事革命进程,着眼于军事斗争准备任务;人才队伍需求总量的层面,人才队伍结构需求的层面,人才个体素质需求的层面。这样才能使人才建设有的放矢,更富有计划性和前瞻性的是提升军事人才素质基础的新层次。军事人才素质无论如何发展变化,都源于基础知识和创新能力。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提高科学文化水平,特别是自然科学知识、外语知识,这是跟踪前沿的源头活水。另一方面是培养创新精神、创新能力,这是推动人才素质发展的先决条件。为此,我们要把基础知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人才发展的基础工程,以基础素质的高标准、新起点应对人才建设的新发展。
总之,为了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跨世纪发展的战略目标,我们一定要深刻认识高素质人才培养工作在军队建设中的基础性、全局性和先导性作用,深刻认识肩负的神圣使命,进一步激发强烈的民族自尊心,把面对军事高技术迅猛发展所产生的严重危机感变成紧迫感,加紧新型高素质军事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蔡国强. 伊拉克战争对新型军事人才培养的启示. 中国人民解放军驻吉林大学选培办主办. 刊号:XNK-017
[2] 高素质军事人才培养途径与方法 郭梅初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2000
[3] 薛继东. 关于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的几点思考. 读写算 2011年第33期 [4] 薛继东. 增强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的紧迫感. 读写算 2011年33期]
[5] 李洪军. 培养创新型军事人才的战略意义及其途径探析. 《社科纵横》2007年第12期
[6] 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培养与军队院校继续教育工作论文
[7] 高科技与军队建设 叶信产 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3
[8] 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培养初探 刘必猛, 廖红旗 成功(教育版),2007 [9] 方立成. 论高素质军事人才的威慑功能. 《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04年第06期 [10] 黄健、孙永军. 注重培养信息化条件下军事人才的信息素养. 《职业时空》2010年第09期
[11] 皇甫传杰; 刘兰富. 依托国民教育培育军事人才的质量监控机制研究. 《考试周刊》2010年第29期
[12]高素质军事人才论 赵立国 济南:黄河出版社,1999
论高素质军事人才的培养
摘要:面对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挑战,培养造就高素质军事人才,已经成为我军建设最重要、最关键、最紧迫的战略任务。人才是建军治军之本,是军事资源中最宝贵的资源。培养造就大批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是履行我军历史使命的紧迫要求,是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部队建设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证。所谓素质,是包括知识、经验、智慧、情感、能力、意志、品德和其他生理、心理特征综合形成的素养和品质,它反映一个人的基本质量、水平、特点和倾向。为适应高技术战争的需要,世界各国均十分重视及时调整军队的编制。技术含量高的军兵种所占比重越来越大,数字化部队正在组建。面对这一严峻现实,我们不能不产生严重的危机感和紧迫感,不能不加紧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培养。培养造就出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军事专业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是新形势下全军必须认真面对的一个紧迫的战略性课题。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是实现我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也是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根本保证,必须采取有力措施,作为战略任务抓紧抓好。
关键词:高素质、人才培养、指挥人才、军队、战略地位、危机感、新思路、局部战争、军事领域、创新型军事人才、思想政治素质、心理素质、机制、评价体系
1 前言
江泽民同志早在1997年底就指出了“跨越式发展”的我军战略思想,党的十六大和全
国人大十届一次会议再次强调和阐述了我军这一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课题,而现代化建军治军人才,尤其是指挥和打赢高技术战争的领导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的匮乏,则是制约我军现代化跨越式发展的瓶颈。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具有高度政治觉悟、掌握现代军事技术、懂得现代战争指挥艺术的优秀人才,是实现我军现代化、赢得未来战争胜利的根本大计,也是加强我军质量建设的非常重要的内涵。因此,人才战略的实施是我军建设的当务之急。面对人才瓶颈历史课题,认真办好军队院校的学历教育责无旁贷,依托国民教育必须持之以恒,那么军队院校的继续教育工作又要做哪些思考呢?
更新观念,发挥军队院校继续教育优势江泽民同志在国防和军队建设的许多论述中多次谈到,“加大军队院校继续教育工作的力度,使院校教育建设逐步从以学历教育为主转变为继续教育为主”。“继续教育是提高干部素质的重要手段,无论是专业技术干部还是领导干部,都要接受继续教育”。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新时期军队院校继续教育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
江泽民同志指出,“培养高素质的军事人才,必须把院校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充分发挥军队院校在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中的主渠道和基地作用,包括规范、经常的继续教育工作。军队院校继续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学习江主席国防与军队建设的重要思想,尤其是人才战略思想,创造性地开展军队院校继续教育工作,我军才能赢得人才资源优势,才能确保我军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培养,确保我军跻身世界强师劲旅之林。
2 高素质军事人才的培养的意义
2.1 增强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的紧迫感
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是迎接世界新军事革命挑战的关键。打现代化战争,首先要有现代高科技知识武装起来的人。因为先进的军事理论要靠人去研究,先进的武器装备要靠人去掌握,人和武器装备的结合要靠人去实现。没有大批掌握现代军事技术和科学知识的高素质军事人才,军队建设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军现代化建设就是一句空话。因此,我军要迎接世界新军事革命的挑战,真正成为科技密集型的、具有现代高科技知识和技能的武装集团,就必须培养大批高素质的军事人才。 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是提高军队建设质量的突破口。现代高技术条件下的战争,要求军事人才不仅要有良好的军事素质,还要有较高的智力水平和文化程度。随着军队建设科技含量、特别是高科技含量的不断增加,对高科技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如果不尽快改变官兵科学文化素质偏低的状况,我军的质量建设必将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 2.2高素质军事人才的培养的新思路
人才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军事人才也是如此,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每当军事变革的重要关头,无不孕育一场军事人才问题上的革命。我们必须要有既符合时代特征,又具有一定超前性的培养军事人才的新思路。
(1)一是要有新内涵。未来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是诸多作战力量、手段和战法的综合运用,战场上的智能较量、系统对抗将成为作战的主旋律,群体优势将是赢得战争胜利的希望。现代战争既需要柏耀平式的个体复合型指挥人才,更需要技术、参谋、理论、教学
等多层次、多专业综合过硬的高素质人才群体,形成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和军事高科技知识基础之上的纵横交错的网络式人才体系。我们必须根据未来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对人才的总体需求,科学设计我军的人才结构体系,合理制定各类人才培养规划,在实现由管理型向指挥型转变,经验型向知识型转变的基础上,早日实现人才的最佳搭配。 (2)二是要有新标准。我们认为,按照江主席提出的“打得赢”、“不变质”要求,高素质军事人才的标准应包括:在政治上,应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和良好的道德修养,有很强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能够在思想上行动上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知识上,应具有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结构合理、各具特色,军事指挥人才知识要“博”,专业技术人才知识要“精”,其它人才知识要“深”。在能力上,应具有较高的专业化程度,思路开阔,思维敏捷,善于从纷繁复杂的事物中发现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提出新观点,具有驾驭全局的才能和高超的指挥艺术。
2.3高素质军事人才的培养的意义
2.3.1伊拉克战争对军事人才培养的启示
(1)突飞猛进的科学技术及其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深刻地改变着21世纪战争的面貌,并推动着战争理论的发展,我们要进一步研究未来战争对专业的需求,做到选拔培养好人才和推荐好人才的统一。
(2)现代化战争对参战人员的科学文化素养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我们要把加强国防生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放在首位,激发国防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做到专业知识和军事知识的统一。
(3现代化战争更加注重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我们要进一步引导国防生把知识向思辩能力转化,做到思考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统一。
(4) 现代高技术条件下战争中的心理影响力日益加剧,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国防生的心理素质训练,做到研究心理战和培养良好心理素质的统一。
2.3.2要从战略高度认识培养创新型军事人才的重要意义 (1)培养创新型军事人才是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的重要保证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国防和军队建设也进入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新的形势和任务,对军队人才培养特别是新型高级军事人才培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同时,我们也要看到,这一时期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安全提出了新的挑战。在这种背景下,迫切需要通过调整提高军事人才队伍的结构、能力、素质等来增强信息化条件下的作战能力,切实“为党巩固执政地位提供重要的力量保证,为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提供坚强的安全保证,为维护国家利益提供有力的战略支撑,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2)培养创新型军事人才,是加速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和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的迫切需要当今世界,创新型军事人才在推进军事变革和打赢信息化战争中所具有的关键性作用越来越明显,谁拥有创新型人才,谁就拥有了制胜的先机。
3高素质军事人才应该具有的基本素质
3.1过硬的军事技术素质——知识素质的新要求
随着高新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作为高素质的新型军事人才必须具备五种能力:一是深邃的洞察能力。这是指军事人才所具有的一种高超的认识能力,也是军事人才实施及时、正确指挥必备的素质要求。二是准确的预测能力。战争情况的发展变化很快,军事人才必须具备准确的预测能力,才能对战争的发展趋势有所把握。三是果断的决策能力。战场上情况瞬息万变,战机稍纵即逝,如果军事人才没有较高的军事决策能力,就不可能对战争实施正确的指挥。四是及时的应变能力。战争的这种多变性,要求军事人才必须具备及时的应变能力,以变制变,从而真正驾驭战争。五是大胆的创造能力。军事实践活动的多变性,从本质上体现了军事也是一个不断创新的领域。
3.2 广阔的战略思维素质——思维素质的新要求
高素质的新型军事人才应该具有广阔的战略思维素质。胡主席十分重视对各级领导人才特别是中青年领导人才的战略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研究带全局性的战略问题,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
3.3 先进的政治素质——政治素质的新要求
“三个代表”强调了我们党的先进性和衡量党的先进性的惟一客观标准,也内在地规定了高素质的新型军事人才首先所必须具有的先进的政治素质。把先进的政治素质作为衡量高素质的新型军事人才的首要的素质要求,因为这是直接关系到枪杆子能不能掌握在可靠的人手中,关系到能不能始终保证我们的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关系到我军性质和保持军队现代化建设正确方向的根本问题,是一个关系到我们党和我们军队前途命运的大问题。
3.4 纯洁的道德素质——道德素质的新要求
道德素质体现一个人的精神风貌,高素质的新型军事人才应该是一个道德高尚、具有“五种”道德精神的人:一是爱国主义精神。军事人才应该有一种热爱自己祖国的高尚的道德情感,军事人才的这种道德感情一旦形成信念,就会产生巨大的热情,去为祖国的安宁、人民的幸福而战斗;二是为人民服务精神。热爱祖国与热爱人民是统一的,因为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热爱祖国就要热爱人民,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三是集体主义精神。军事人才的任何成长和成就都离不开军队这个集体。集体主义反映了军事人才的一种新型的道德关系,支配着军事人才各个方面的行为选择;四是勇敢精神。军事人才处于人类实践活动的特殊领域——军事实践活动之中,勇敢精神是军事人才必备的道德素质之一 ;五是奉献精神。军事人才不同于一般的人才,他更应该具有奉献精神。这种奉献精神表现在战场上,就是要不畏艰险,英勇顽强,舍生忘死,不怕牺牲;表现在平时,就是要不计个人得失,安心本职,努力工作,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多为人民奉献。
4 如何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
4.1 打牢思想基础,培养政治合格的军事人才
院校思想政治建设的根本任务是:立足“打得赢,不变质”,确保建设高水平军事院校的正确方向,确保实现高素质军事人才的培养目标。我们一定要坚决贯彻落实军队院校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不懈地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胡主席一系列重要论述,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办学治校。
(1)、要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要始终把思想政治素质作为人才素质的核心,加强正面灌输,帮助学员坚定革命的理想信念,确立忠于祖国的献身精神,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育优良的军人品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认真克服目前在各类人员中不同程度存在的重才轻德倾向,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注重德育为先。
(2)、要坚持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革命英雄主义作为素质教育的灵魂。要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高格调,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多渠道、多方位地激发学员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培养学员为民族利益勇于牺牲的优秀品质,引导学员树立革命的战争观,养成良好的军人职业道德,艰苦奋斗、服从命令、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个个爱国,人人姓“军”。
(3)、要形成合力育人的浓厚氛围。从思想上深刻认识,加强院校的思想政治建设,是政工干部、管理干部和广大教员的共同职责。政工干部要发扬我党我军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加强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有效性的探索,并身体力行,模范带头。管理干部要加强政治理论武装,坚持讲政治,既会管理,又会做思想工作。广大教员身处第一线,既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者,又应当成为引导学员健康成长的灵魂工程师,要以德育为己任,将教书与育人相统一,言教与身教相统一。要研究制定教师教书育人的有关规定,使之制度化、具体化,有可操作性。
(4)、要加强心理素质教育。从未来高技术战争的残酷性和学员中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缺乏艰苦磨练的实际出发,除组织学员加强各种锻炼外,开设战争心理学课程或讲座,使学员做好必要的心理准备,以适应未来高技术战争的超常性特点。
4.2建立健全人才培养的良好机制 (1)健全人才引进机制。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地方的科技优势,积极地从地方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等引进有用之才,除要加快通用性专业人才的引进进程外,尤其要加大对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用特殊政策和优惠条件大胆地广收博纳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另一方面,可根据目前大学生的实际状况和我国兵役制度,加大从地方大学毕业生中征兵的力度,增大大学生在士兵队伍中的比例,以提高士兵队伍的整体科学文化知识水平。对部分优秀士兵大学生,可选送到军事院校经必要的培训充实到基层军官队伍,以提高基层干部的科学文化起点。这样,知识水平较低的军官将逐步被有较高学历的专业化和知识化的人才所取代,部队的科技素质就会有个明显的提高。
(2)健全人才竞争机制。人才是培养出来的,也是竞争出来的。没有竞争,干好干坏一个样,水平高低一个样,就会抹杀人们的进取意识和工作积极性。健全人才竞争机制,就是要改变这种状况,建立公开、公正、科学的人才考核评价体系,破除论资排辈、迁就照顾和平均主义观念,积极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要坚持定期对各级各类干部进行公开、
公正的考核,确实把那些德才兼备有突出贡献的人选拔到重要岗位上来。在干部队伍中要坚定不移地推行末位淘汰制,对考核综合素质名次靠后的干部,要区别不同情况,分别作退休、免职、调任下职或作其它安排,确实走开干部能上能下的路子,从而促进干部素质的提高。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自然界的生存法则。人类社会数千年的历史也表明,竞争能有效促进社会的整体进步,最终实现优胜劣汰。我们要增强人才的竞争意识,鼓励竞争,并为人才竞争创造多种多样的形式,在竞争中发现人才。以素质论优劣,以成绩定奖赏,以能力定取舍, 这是形成人才竞争环境的重要前提。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管理机制是营造人才竞争环境的关键。
(3)实行人才训练档案管理机制。在正常的人事档案之外,干部(士兵) 管理部门和训练管理部门均应建立专门的人才档案,详细记载其院校学习、轮训演习、年度训练、维和参战等情况,为研究探索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成长规律提供参考。 (4)建立健全人才保留机制。培养人才很难,保留人才也不易。保留人才,除了靠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外,必要的物质条件是不可或缺的前提。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就是,“人们所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利益的核心是物质利益。落实到军营中,就是军人的待遇。这个问题事关重大,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因此,在加大思想教育力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同时,还要逐步提高干部的工资和福利待遇,建立较好的住房、医疗保险和军官职业化制度,积极解决家属就业、子女上学等困难,千方百计地创造出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增强军队的吸引力。
4.3完善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
要加强对信息化人才建设的领导,必须建立一套规范科学、衔接紧密、便于操作的有效机制。
(1)、建立不拘一格的选人用人机制。加强信息化人才建设,党委要树立与时俱进的选人用人观,重用科技型、智能型、谋略型的新型军事人才,使英雄有用武之地; 要用科学的、辩证的观点评价人才,既重视资历学历,又重视能力潜力; 要遵循人才成长的周期性、后显性规律,既注意充分释放能量,又不能要求立竿见影; 要坚持人尽其才,用当其位,对各职级优秀人才不管文凭高低、资历深浅,看准了就大胆使用,用正确的用人导向凝聚人才。
(2)、建立全面科学的素质认证机制。科学准确地考核评价人才,是用好人才的重要前提,也是激励人才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各级大力开展指挥军官素质认证活动和选拔副团职领导干部“双考”活动,效果很好。
(3)、建立素质考核认证机制,既要长期坚持,又要着眼新的形势,积极吸纳先进的人才评价理念,引入现代人才素质测评技术,建立各职各类干部能力、业绩评定体系。特别是要注重到军事斗争准备实践的第一线考察识别干部,切实把干部看真看准。
4.4、遵循规律性、前瞻性要求,推动军事人才建设跨越式发展
(1)、树立与时俱进的人才建设新理念。我军建设战略目标的变化、作战对手的变化、编制装备的变化,需要人才观念的彻底变革,树立与我军发展战略相适应的人才理念主要是确立起“放眼世界、敢超一流”的前沿理念,既要立足现实,又要看到自身优势所在,敢于
把追踪世界前沿作为我们的基本目标;确立起“时间差就是素质差”的超前理念,用人才建设的超前性实现人才素质的先进性;确立起“人才不再培养就贬值”的开发理念,不断推动人才素质结构更新;确立起“终生教育、持续发展”的育人理念,促进“学习型军营”的形成;确立起“知识为本、科技先行”的时代理念,始终把科技素质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只有用这些全新的理念指导实践,才能给人才建设带来崭新的局面。
(2)、要透视军事人才建设未来发展的新走势,搞好军事人才发展的预测和规划,是对军事人才进行科学管理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对军事人才进行超前培养的主要依据。准确预测人才发展趋势,必须坚持“四个着眼”、突出“三个层面”:着眼于我军战略目标,着眼于战略对手,着眼于新军事革命进程,着眼于军事斗争准备任务;人才队伍需求总量的层面,人才队伍结构需求的层面,人才个体素质需求的层面。这样才能使人才建设有的放矢,更富有计划性和前瞻性的是提升军事人才素质基础的新层次。军事人才素质无论如何发展变化,都源于基础知识和创新能力。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提高科学文化水平,特别是自然科学知识、外语知识,这是跟踪前沿的源头活水。另一方面是培养创新精神、创新能力,这是推动人才素质发展的先决条件。为此,我们要把基础知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人才发展的基础工程,以基础素质的高标准、新起点应对人才建设的新发展。
总之,为了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跨世纪发展的战略目标,我们一定要深刻认识高素质人才培养工作在军队建设中的基础性、全局性和先导性作用,深刻认识肩负的神圣使命,进一步激发强烈的民族自尊心,把面对军事高技术迅猛发展所产生的严重危机感变成紧迫感,加紧新型高素质军事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蔡国强. 伊拉克战争对新型军事人才培养的启示. 中国人民解放军驻吉林大学选培办主办. 刊号:XNK-017
[2] 高素质军事人才培养途径与方法 郭梅初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2000
[3] 薛继东. 关于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的几点思考. 读写算 2011年第33期 [4] 薛继东. 增强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的紧迫感. 读写算 2011年33期]
[5] 李洪军. 培养创新型军事人才的战略意义及其途径探析. 《社科纵横》2007年第12期
[6] 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培养与军队院校继续教育工作论文
[7] 高科技与军队建设 叶信产 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3
[8] 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培养初探 刘必猛, 廖红旗 成功(教育版),2007 [9] 方立成. 论高素质军事人才的威慑功能. 《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04年第06期 [10] 黄健、孙永军. 注重培养信息化条件下军事人才的信息素养. 《职业时空》2010年第09期
[11] 皇甫传杰; 刘兰富. 依托国民教育培育军事人才的质量监控机制研究. 《考试周刊》2010年第29期
[12]高素质军事人才论 赵立国 济南:黄河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