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考试用

教育心理学复习题及答案(供复习用)

类型:技术培训 加入时间:2007年7月20日22:2

课堂学生管理利器(中小学学生学习跟踪软件)

2010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资料

2010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资料

初中朗读音频大全

高中朗读音频大全

免费下载新华字典

教育心理学复习题及答案(供复习用)

选择题

1.在学与教的过程中,要有效传递的主要信息是( )

A.、教学过程 B、教学手段 C、教学内容 D、教学媒体

2.教育心理学初创时期的时间大致为( )

A、19世纪20年代以前B、19世纪80年代

C、20世纪20年代以前D、20世纪80年代

3.教育心理学的诞生之年是( )

A、1903年 B、1913年 C、1924年 D、1934年

4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

A、华生 B、桑代克 C、布鲁纳 D、加涅

5.1924年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出版,它的作者是( )

A.陶行知 B.蔡元培C.潘菽 D. 廖世承

6.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研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

A.客观性原则 B.系统性原则

C.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D.定量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原则

7.在小学低年级,儿童的记忆以()占优势。

A.语词逻辑记忆 B.抽象记忆 C.形象记忆 D.机械记忆

8.下列哪些观点强调了内部心理过程、认知结构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A.试误说 B.社会学习理论 C.发现学习理论 D.接受学习理论

9.表征陈述性知识的单位是()。

A.图式 B.产生式 C.命题网络 D.命题

10.影响问题解决的情境因素主要有()。

A.功能固着 B.知觉情境 C.有关的知识背景 D.定势

11.道德品质的指导基础是()。

A.道德观念 B.道德情感 C.道德行为 D.道德意志

12.韦纳认为,学生往往把学习的成败归因于以下方面的因素:()。

A.运气 B.能力 C.努力 D.任务难度

13.儿童在知道了“萝卜、白菜”等概念后,再学习“蔬菜”时发生的学习属于()

A.下位学习 B.上位学习 C.并列结合学习 D.顿悟学习

14.根据形成的原因,课堂纪律包括()等类型。

A.教师促成的纪律 B.集体促成的纪律 C.任务促成的纪律 D.自我促成的纪律

l5.当儿童主要是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才去做好事时,这名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处在()

A.前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超习俗水平

16.根据迁移的性质,可以将迁移分为( )

A.正迁移 B. 负迁移 C. 特殊迁移 D. 非特殊迁移

17.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属于( )

A.策略性知识 B.陈述性知识 C. 条件性知识 D.程序性知识

18. 人们常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句话反映出了人格的( )

A. 整体性 B.独特性 C. 稳定性 D.社会性

19.在韦纳的三维度归因模式中,任务难度属于( )

A. 内部的、稳定的、不可控制的 B.外部的、稳定的、不可控制的

C. 内部的、不稳定的、可控制的 D.外部的、不稳定的、可控制的

20.教师威信形成的决定性因素是( )

A. 教师的社会地位 B.家长对教师的态度

C.学校领导对教师的态度 D.教师本身的素质

填空题

1、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 )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学与教)

2、教育心理学是介于( )之间的交叉学科。(心理学 教育学)

3、在教学活动中,学生这一因素对学与教的影响主要是通过( )、( )来体现的。(群体差异 个体差异)

4、影响学与教的教师因素主要有( )、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 )等基本的心理特性。(敬业精神 教学风格)

5、教学环境包括( )和( )。(物质环境 社会环境)

6、教学环境中的物质环境主要指( )、( )以及空间布置等。(课堂自然条件 教学设施)

7、评价、反思过程包括在教学之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 )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 )以及在教学之后的检验和反思。(预测和评判监视和分析)

8.完整的品德结构包括_____ 、______、 _______和道德行为等心理成分。(道德认识 道德情感 道德行为)

9.原理学习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学生能够在体现原理的不同情境中适当地应用原理)

10.创造性一般由创造性意识、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构成。(创造思维过程 创造性活动)

11.皮亚杰认为,6-8岁儿童的道德发展处在他律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9-10岁儿童,既不简单地服从权威,也不机械地遵守规则,他们不再把准则或成人的命令看作是应该绝对服从的或不可改变的,皮亚杰称这一阶段为________阶段。(儿童的道德判断受外部的价值标准所支配 制约自律阶段)

11.由父母的鼓励、教师的表扬、奖励等外在因素激起学习动机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而要求掌握、理解和解决问题的动机称为___________。(外部动机 内部动机)

名词解释

1.实验法 实验法是一种控制影响实验结果的无关因素,系统的探讨某些实验条件、观测与实验

条件相关现象的变化,从而确定条件与现象之间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

2.学习 学习是个体获得知识和经验的过程,是个体适应环境的手段,通过学习个体行为或能

力发生相对持久的变化。

3.问题解决 问题解决是指对问题形成一个新的答案或解决方案。这一答案不是简单应用已经学

过的规则,而是对已有的知识、技能或概念、原理进行重新改组,形成一个适应问题要求的方

案。

4.成就动机 成就动机是指个体对自己认为重要或有价值的工作,不但愿意做,且力求达到更高标

准的内在心理过程。

5.课堂中的学生问题行为 课堂中的学生问题行为主要是指学生不能遵守公认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

6.人格 人格又称个性,是个人与社会有关的完整而稳固的行为倾向的总和。

7.有意义学习 有意义学习的实质就是以符号代表的新观念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观念建 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联系的过程。

8. 陈述性知识 陈述性知识是关于事物及其关系的指示,或者说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

9.创造性 创造性是指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运用一切已知信息,开展能动思维活动,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具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品质.

10.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指人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判断题

l.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因此学生学习时应该尽可能地做到及时复习,以减少短时间内的大量遗忘。(√ )

2.学习汉语拼音后对学习英语产生影响,这属于学习的迁移现象。(√)

3.“任何学科都可以以理智上最忠实的方式教给任何年龄阶段的任何儿童”是布卢姆的观点。(╳)

4.研究表明,课堂气氛最好的是M型教师。(╳)

5.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是发散思维的重要特性。(√)

6.(×)学生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主。改为:间接经验

7.(×)场独立性认知风格的学生一般喜欢听别人讨论,上课喜欢听老师讲.改为:场依存性

8.(×)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命题是表征程序性知识的最小单位.改为:产生式

9. (×)桑代克通过猫走谜笼的试验提出了顿悟说。改为:尝试—错误说

10.(√) 学习准备是学生学习的内部条件,是教学的起点。

简答题

1、简述教育心理学发展的概况。

教育心理学从最初附属于普通心理学或融合于发展心理学到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形成比较完整的体系,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时期:(1)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2)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3)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4)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

2、20世纪80年代以后,教育心理学研究成果集中体现在哪些方面?

(1) 主动性研究:研究如何使学生主动参与教与学的过程.并对自身的心理活动作更多的控制。

(2) 反思性研究:研究如何促使学生从内部理解所学内容奇的意义.并对学习进行自我调节

(3) 合作性研究.研究如何使学生共享教与学中所涉及的人类资源,如何在一定背景下将学生组织起来一起学习

(4) 社会文化研究.研究社会文化背景是如何影响学习过程与结果的。

(5) 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研究

3.简述小学儿童同伴交往的特点?

小学儿童的同伴交往特点表现为:与同伴交往的时间更多,交往的形式更为复杂;在同伴交往中传递信息的技能增强,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的动机和目的,能更好地对他人进行反馈。其同伴间的交流更加有效;他们更善于利用各种信息来决定自己对他人采取的行动;更善于协调与其他儿童的交往活动;开始形成同伴团体。

4.简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内容?

对于学习,建构主义在认知理论的基础上对学习理论作了进一步的发展。当今的建构主 义者虽然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认为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意义是每个人自己决定

的。人们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或解释现实的,由于个人的经验以及对经验信念的不

同,因此对外部世界的理解也不同。

他们把学习看成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经验间双向的相互作用建构自己的经验体系的过程。 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

建构主义从上述学习观出发,提出了一些教学方法。其中包括随机通达教学、自上而下的教学设计、情境性教学和支架式教学。

5.概念学习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概念学习一般包括两种形式:概念形成和概念同化。概念形成就是指学习者通过比较、辨别大量的正反例子,从中归纳出一类事物的本质特征的过程。概念同化是指教师以定义的方式直接向学习者揭示概念的关键特征,学习者利用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有关概念理解新概念。

6.课堂评价有哪些功能?

(1)有效教学的依据。

(2)师生调整和改进教学的依据。

(3)学校鉴别学生学业成绩的主要方式。

(4)家长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主要方式。

(5)教育评价的依据。

7.简述动作技能形成的标志。

①意义调控减弱,动作自动化。 ②能利用细微的线索。

③动觉反馈作用加强。 ④形成运动程序的记忆图式。

⑤在不利条件下能维持正常操作水平。

8.学生元认知发展的特点有哪些?

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 从他控到自控 从不自觉到自觉到自动化 从局部到整体的特点

9.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问题情境、问题表征、知识经验、认知策略、心理定势、功能固着、酝酿效应、原型启发、情绪和动机状态。

10.简述能力倾向与教学的相互作用给教育的启示。能力倾向与教学的相互作用是指学生的能力倾向不同,取得最佳教学效果的教学措施也不相同,即只有符合学生能力倾向的教学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对教育的启示是:

第一,没有适合所有学生的万能的最佳教学法;

第二,教师要注意了解学生的能力倾向上的个别差异,选择最适合学生能力倾向特点的教学方法进行因材施教;

第三,对于能力倾向水平较低的学生,教师应对他们进行预先训练,在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策略等方面对他们加以指导,提供给他们必要的先备知识,从而提高他们的能力倾向水平。

论述题

l、试述学与教过程的基本因素。

(1)学与教过程的基本因素包括: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

(2)学生。这一要素主要从群体差异和个体差异两个方面影响学与教的过程。

(3)教师。主要通过敬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教学风格等基本的心理特性影响学与教的过程。

(4)教学内容。一般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教材的编制和课程的设置必须以学习和教学的理论和研究为基础。

(5)教学媒体。它不仅影响着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容量的大小.而且对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教学组织形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法等都产生影响。

(6)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它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教师的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而且影响着学生的认知、情感和社会性等心理特性的发展。

2、试述学与教的过程及相互影响。

(1)学与教的过程包含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及评价/反思过程。

(2)学习过程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

(3)教学过程指教师设计教学情境组织教学活动.进行教学 管理 ,调节教学的进程,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引导学生理解、思考、探索和发现的过程.使其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

3.试论述动作技能与智力技能的关系。

动作技能与智力技能是构成技能系统的两个子系统,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其区别在于:

(1)活动的对象不同。动作技能属于实际操作活动范畴,其对象是物质的、具体的

(如打字、射箭),表现为外显的骨骼和肌肉的操作。智力技能的对象是头脑中的映象,具有主观性和抽象性,表现为从外部难以觉察的头脑中的思维过程,属于观念范畴。

(2)活动的结构不同。动作技能是系列动作的连锁,因而其动作结构必须从实际出发,符合实际,不能省略。而智力技能是借助于内部言语实现的,可以高度省略、高度简缩,甚至觉察不到它的进行。

(3)活动的要求不同。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形成的结果都是从不会做到知道如何

做,再达到熟能生巧。但动作技能要求学习者必须掌握一套刺激—反应的联结,而智力技能

则要求学习者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即获得产生式或产生式系统。

两者的联系表现在:动作技能经常是智力技能形成的最初依据,智力技能的形成常常是在

外部动作技能的基础上,逐步脱离外部动作而借助内部言语实现的。比如,小学生心算、写作文等智力活动,总是从依赖数小棍或手指,从依赖笔算、看图说话,逐渐脱离外部动作(动手、动口)而依赖内隐的思维操作活动而实现的。同时,智力技能往往又是外部动作技能的支配者和调节者,复杂的运动技能,往往总是包含认知成分,需要学习者智力活动的参与,手脑并用才能完成。

4.联系自身实际,谈谈如何维护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

(1).了解个人职业特征。教师对自己要有一个全面、客观的评估,充分了解自己的职业特征,才能够有效应对来自社会、学校、学生、家长等各方面的要求。了解个人职业特征包括:知识、技能、生产经验、偏好、能力、个性一态度、创业精神、决策水平、目标清晰度等方面内容。

(2)作好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生涯设计可以使教师纳人自己固有的生活轨道。根据个人的价值、兴趣或经验、潜能等,了解组织中的生涯发展机遇;根据个人的人生目标和组织未来的发展目标,设定个人生涯发展的具体目标;发展达成具体目标的策略或计划。个人要形成计划,把握关键的步骤,组织也要设计具体的活动方案;促成生涯发展目标与计划的实现。其中包括问题解决和适应技巧的运用等;达到生涯发展的确实完成。这是实现或完成生涯发展目标最后的阶段。

(3)肯定自己拥有的能力与技巧。教师职业有基本心理要求(基本能力)和特殊心理要求(特殊能力)。

(4)具有成功教师的信念系统。人是受信念支配的,教师应了解自己想成为怎样的教师,教师往往按照自己所认为的那样发展成长的。教师有四种基本信念:教学效能感、控制点、对学生的控制和与压力有关的信念。教师为自己制订完美的生涯规划、肯定自己的能力和技巧,同时又具备成功教师的信念系统,这样,就为自己的心理健康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5)有效应对挫折。有效应对挫折,教师应做三方面的努力:首先,增强信心,加倍努力。其次,改变方法。当采取某种方法来达到目的受到阻碍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改变行为方式,尝试运用别的方法来达到目的。最后,调整目标。当教师为自己设定的目标由于自身的条件或社会因素的制约,经过再三努力仍然失败时,教师就必须调整自己的目标,改变行动的方法。使较长远的目标与短近的目标相结合,使具有挑战性的目标与现实性的目标相结合。

(6)塑造良好的职业形象,享受职业生活。

5.结合实际谈谈如何激发学生的外来动机。

为了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外来动机需要有效地利用各类强化,在学校中特别要注意的是以

下几个方面。

(1)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意义

(2)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注意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和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4)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

(5)教师的评价及适当的表扬

(6)适当的开展竞赛活动

6.试述科尔伯格的道德阶段论及其对教学的影响。

道德判断的发展依照由低到高的层次发展,其层次不能紊乱或倒置

(一)前习俗水平

包括两个阶段:

(1)服从与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 (2)相对于功利的道德定向阶段

(二)习俗水平

(3)好孩子的道德定向阶段 (4)维护权威或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

(三)后习俗水平

(6) 让会契约得到的定向阶段 (6)普遍原则的道德定向阶段

案例分析题

幼儿园开学了,小(三)班的一名小朋友上课时不是坐不住,就是随便说话,乱动别的小朋友;午休时,别的小朋友都睡觉了,就他自己怎么也不去睡,非要去玩玩具,这样一来,别的小朋友也不想睡觉,也想去玩玩具。王老师看到这一情况后,就对所有小朋友说:“谁能先躺倒床上睡10分钟,谁就可以先玩玩具,谁今天中午不睡觉,下午谁就不能玩玩具。”这时,小朋友都迅速的跑道自己的床上安静的躺下了。

这是在幼儿园教学中经常遇见的问题,试结合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对这位幼儿教师的做法进行分析。

①幼儿园老师采用的是斯金纳的操作学习论。

②斯金纳认为,人的行为大部分是操作性的,任何习得行为,都与强化有关。因此,可以通过强化来塑造儿童的行为。

③强化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无论是正强化物还是负强化物,它们的结果都是增加反应概率.

④“谁能先躺倒床上睡10分钟,谁就可以先玩玩具”采用的是积极强化;“谁今天中午不睡觉,下午谁就不能玩玩具”采用的是消极强化。

该文章转自[阿呆语文网]:http://www.edudo.com/ziyuan1/uploadfile/0707/[1**********]23.asp

教育心理学复习题及答案(供复习用)

类型:技术培训 加入时间:2007年7月20日22:2

课堂学生管理利器(中小学学生学习跟踪软件)

2010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资料

2010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资料

初中朗读音频大全

高中朗读音频大全

免费下载新华字典

教育心理学复习题及答案(供复习用)

选择题

1.在学与教的过程中,要有效传递的主要信息是( )

A.、教学过程 B、教学手段 C、教学内容 D、教学媒体

2.教育心理学初创时期的时间大致为( )

A、19世纪20年代以前B、19世纪80年代

C、20世纪20年代以前D、20世纪80年代

3.教育心理学的诞生之年是( )

A、1903年 B、1913年 C、1924年 D、1934年

4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

A、华生 B、桑代克 C、布鲁纳 D、加涅

5.1924年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出版,它的作者是( )

A.陶行知 B.蔡元培C.潘菽 D. 廖世承

6.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研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

A.客观性原则 B.系统性原则

C.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D.定量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原则

7.在小学低年级,儿童的记忆以()占优势。

A.语词逻辑记忆 B.抽象记忆 C.形象记忆 D.机械记忆

8.下列哪些观点强调了内部心理过程、认知结构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A.试误说 B.社会学习理论 C.发现学习理论 D.接受学习理论

9.表征陈述性知识的单位是()。

A.图式 B.产生式 C.命题网络 D.命题

10.影响问题解决的情境因素主要有()。

A.功能固着 B.知觉情境 C.有关的知识背景 D.定势

11.道德品质的指导基础是()。

A.道德观念 B.道德情感 C.道德行为 D.道德意志

12.韦纳认为,学生往往把学习的成败归因于以下方面的因素:()。

A.运气 B.能力 C.努力 D.任务难度

13.儿童在知道了“萝卜、白菜”等概念后,再学习“蔬菜”时发生的学习属于()

A.下位学习 B.上位学习 C.并列结合学习 D.顿悟学习

14.根据形成的原因,课堂纪律包括()等类型。

A.教师促成的纪律 B.集体促成的纪律 C.任务促成的纪律 D.自我促成的纪律

l5.当儿童主要是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才去做好事时,这名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处在()

A.前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超习俗水平

16.根据迁移的性质,可以将迁移分为( )

A.正迁移 B. 负迁移 C. 特殊迁移 D. 非特殊迁移

17.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属于( )

A.策略性知识 B.陈述性知识 C. 条件性知识 D.程序性知识

18. 人们常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句话反映出了人格的( )

A. 整体性 B.独特性 C. 稳定性 D.社会性

19.在韦纳的三维度归因模式中,任务难度属于( )

A. 内部的、稳定的、不可控制的 B.外部的、稳定的、不可控制的

C. 内部的、不稳定的、可控制的 D.外部的、不稳定的、可控制的

20.教师威信形成的决定性因素是( )

A. 教师的社会地位 B.家长对教师的态度

C.学校领导对教师的态度 D.教师本身的素质

填空题

1、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 )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学与教)

2、教育心理学是介于( )之间的交叉学科。(心理学 教育学)

3、在教学活动中,学生这一因素对学与教的影响主要是通过( )、( )来体现的。(群体差异 个体差异)

4、影响学与教的教师因素主要有( )、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 )等基本的心理特性。(敬业精神 教学风格)

5、教学环境包括( )和( )。(物质环境 社会环境)

6、教学环境中的物质环境主要指( )、( )以及空间布置等。(课堂自然条件 教学设施)

7、评价、反思过程包括在教学之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 )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 )以及在教学之后的检验和反思。(预测和评判监视和分析)

8.完整的品德结构包括_____ 、______、 _______和道德行为等心理成分。(道德认识 道德情感 道德行为)

9.原理学习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学生能够在体现原理的不同情境中适当地应用原理)

10.创造性一般由创造性意识、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构成。(创造思维过程 创造性活动)

11.皮亚杰认为,6-8岁儿童的道德发展处在他律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9-10岁儿童,既不简单地服从权威,也不机械地遵守规则,他们不再把准则或成人的命令看作是应该绝对服从的或不可改变的,皮亚杰称这一阶段为________阶段。(儿童的道德判断受外部的价值标准所支配 制约自律阶段)

11.由父母的鼓励、教师的表扬、奖励等外在因素激起学习动机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而要求掌握、理解和解决问题的动机称为___________。(外部动机 内部动机)

名词解释

1.实验法 实验法是一种控制影响实验结果的无关因素,系统的探讨某些实验条件、观测与实验

条件相关现象的变化,从而确定条件与现象之间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

2.学习 学习是个体获得知识和经验的过程,是个体适应环境的手段,通过学习个体行为或能

力发生相对持久的变化。

3.问题解决 问题解决是指对问题形成一个新的答案或解决方案。这一答案不是简单应用已经学

过的规则,而是对已有的知识、技能或概念、原理进行重新改组,形成一个适应问题要求的方

案。

4.成就动机 成就动机是指个体对自己认为重要或有价值的工作,不但愿意做,且力求达到更高标

准的内在心理过程。

5.课堂中的学生问题行为 课堂中的学生问题行为主要是指学生不能遵守公认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

6.人格 人格又称个性,是个人与社会有关的完整而稳固的行为倾向的总和。

7.有意义学习 有意义学习的实质就是以符号代表的新观念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观念建 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联系的过程。

8. 陈述性知识 陈述性知识是关于事物及其关系的指示,或者说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

9.创造性 创造性是指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运用一切已知信息,开展能动思维活动,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具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品质.

10.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指人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判断题

l.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因此学生学习时应该尽可能地做到及时复习,以减少短时间内的大量遗忘。(√ )

2.学习汉语拼音后对学习英语产生影响,这属于学习的迁移现象。(√)

3.“任何学科都可以以理智上最忠实的方式教给任何年龄阶段的任何儿童”是布卢姆的观点。(╳)

4.研究表明,课堂气氛最好的是M型教师。(╳)

5.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是发散思维的重要特性。(√)

6.(×)学生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主。改为:间接经验

7.(×)场独立性认知风格的学生一般喜欢听别人讨论,上课喜欢听老师讲.改为:场依存性

8.(×)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命题是表征程序性知识的最小单位.改为:产生式

9. (×)桑代克通过猫走谜笼的试验提出了顿悟说。改为:尝试—错误说

10.(√) 学习准备是学生学习的内部条件,是教学的起点。

简答题

1、简述教育心理学发展的概况。

教育心理学从最初附属于普通心理学或融合于发展心理学到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形成比较完整的体系,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时期:(1)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2)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3)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4)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

2、20世纪80年代以后,教育心理学研究成果集中体现在哪些方面?

(1) 主动性研究:研究如何使学生主动参与教与学的过程.并对自身的心理活动作更多的控制。

(2) 反思性研究:研究如何促使学生从内部理解所学内容奇的意义.并对学习进行自我调节

(3) 合作性研究.研究如何使学生共享教与学中所涉及的人类资源,如何在一定背景下将学生组织起来一起学习

(4) 社会文化研究.研究社会文化背景是如何影响学习过程与结果的。

(5) 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研究

3.简述小学儿童同伴交往的特点?

小学儿童的同伴交往特点表现为:与同伴交往的时间更多,交往的形式更为复杂;在同伴交往中传递信息的技能增强,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的动机和目的,能更好地对他人进行反馈。其同伴间的交流更加有效;他们更善于利用各种信息来决定自己对他人采取的行动;更善于协调与其他儿童的交往活动;开始形成同伴团体。

4.简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内容?

对于学习,建构主义在认知理论的基础上对学习理论作了进一步的发展。当今的建构主 义者虽然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认为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意义是每个人自己决定

的。人们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或解释现实的,由于个人的经验以及对经验信念的不

同,因此对外部世界的理解也不同。

他们把学习看成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经验间双向的相互作用建构自己的经验体系的过程。 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

建构主义从上述学习观出发,提出了一些教学方法。其中包括随机通达教学、自上而下的教学设计、情境性教学和支架式教学。

5.概念学习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概念学习一般包括两种形式:概念形成和概念同化。概念形成就是指学习者通过比较、辨别大量的正反例子,从中归纳出一类事物的本质特征的过程。概念同化是指教师以定义的方式直接向学习者揭示概念的关键特征,学习者利用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有关概念理解新概念。

6.课堂评价有哪些功能?

(1)有效教学的依据。

(2)师生调整和改进教学的依据。

(3)学校鉴别学生学业成绩的主要方式。

(4)家长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主要方式。

(5)教育评价的依据。

7.简述动作技能形成的标志。

①意义调控减弱,动作自动化。 ②能利用细微的线索。

③动觉反馈作用加强。 ④形成运动程序的记忆图式。

⑤在不利条件下能维持正常操作水平。

8.学生元认知发展的特点有哪些?

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 从他控到自控 从不自觉到自觉到自动化 从局部到整体的特点

9.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问题情境、问题表征、知识经验、认知策略、心理定势、功能固着、酝酿效应、原型启发、情绪和动机状态。

10.简述能力倾向与教学的相互作用给教育的启示。能力倾向与教学的相互作用是指学生的能力倾向不同,取得最佳教学效果的教学措施也不相同,即只有符合学生能力倾向的教学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对教育的启示是:

第一,没有适合所有学生的万能的最佳教学法;

第二,教师要注意了解学生的能力倾向上的个别差异,选择最适合学生能力倾向特点的教学方法进行因材施教;

第三,对于能力倾向水平较低的学生,教师应对他们进行预先训练,在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策略等方面对他们加以指导,提供给他们必要的先备知识,从而提高他们的能力倾向水平。

论述题

l、试述学与教过程的基本因素。

(1)学与教过程的基本因素包括: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

(2)学生。这一要素主要从群体差异和个体差异两个方面影响学与教的过程。

(3)教师。主要通过敬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教学风格等基本的心理特性影响学与教的过程。

(4)教学内容。一般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教材的编制和课程的设置必须以学习和教学的理论和研究为基础。

(5)教学媒体。它不仅影响着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容量的大小.而且对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教学组织形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法等都产生影响。

(6)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它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教师的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而且影响着学生的认知、情感和社会性等心理特性的发展。

2、试述学与教的过程及相互影响。

(1)学与教的过程包含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及评价/反思过程。

(2)学习过程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

(3)教学过程指教师设计教学情境组织教学活动.进行教学 管理 ,调节教学的进程,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引导学生理解、思考、探索和发现的过程.使其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

3.试论述动作技能与智力技能的关系。

动作技能与智力技能是构成技能系统的两个子系统,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其区别在于:

(1)活动的对象不同。动作技能属于实际操作活动范畴,其对象是物质的、具体的

(如打字、射箭),表现为外显的骨骼和肌肉的操作。智力技能的对象是头脑中的映象,具有主观性和抽象性,表现为从外部难以觉察的头脑中的思维过程,属于观念范畴。

(2)活动的结构不同。动作技能是系列动作的连锁,因而其动作结构必须从实际出发,符合实际,不能省略。而智力技能是借助于内部言语实现的,可以高度省略、高度简缩,甚至觉察不到它的进行。

(3)活动的要求不同。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形成的结果都是从不会做到知道如何

做,再达到熟能生巧。但动作技能要求学习者必须掌握一套刺激—反应的联结,而智力技能

则要求学习者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即获得产生式或产生式系统。

两者的联系表现在:动作技能经常是智力技能形成的最初依据,智力技能的形成常常是在

外部动作技能的基础上,逐步脱离外部动作而借助内部言语实现的。比如,小学生心算、写作文等智力活动,总是从依赖数小棍或手指,从依赖笔算、看图说话,逐渐脱离外部动作(动手、动口)而依赖内隐的思维操作活动而实现的。同时,智力技能往往又是外部动作技能的支配者和调节者,复杂的运动技能,往往总是包含认知成分,需要学习者智力活动的参与,手脑并用才能完成。

4.联系自身实际,谈谈如何维护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

(1).了解个人职业特征。教师对自己要有一个全面、客观的评估,充分了解自己的职业特征,才能够有效应对来自社会、学校、学生、家长等各方面的要求。了解个人职业特征包括:知识、技能、生产经验、偏好、能力、个性一态度、创业精神、决策水平、目标清晰度等方面内容。

(2)作好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生涯设计可以使教师纳人自己固有的生活轨道。根据个人的价值、兴趣或经验、潜能等,了解组织中的生涯发展机遇;根据个人的人生目标和组织未来的发展目标,设定个人生涯发展的具体目标;发展达成具体目标的策略或计划。个人要形成计划,把握关键的步骤,组织也要设计具体的活动方案;促成生涯发展目标与计划的实现。其中包括问题解决和适应技巧的运用等;达到生涯发展的确实完成。这是实现或完成生涯发展目标最后的阶段。

(3)肯定自己拥有的能力与技巧。教师职业有基本心理要求(基本能力)和特殊心理要求(特殊能力)。

(4)具有成功教师的信念系统。人是受信念支配的,教师应了解自己想成为怎样的教师,教师往往按照自己所认为的那样发展成长的。教师有四种基本信念:教学效能感、控制点、对学生的控制和与压力有关的信念。教师为自己制订完美的生涯规划、肯定自己的能力和技巧,同时又具备成功教师的信念系统,这样,就为自己的心理健康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5)有效应对挫折。有效应对挫折,教师应做三方面的努力:首先,增强信心,加倍努力。其次,改变方法。当采取某种方法来达到目的受到阻碍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改变行为方式,尝试运用别的方法来达到目的。最后,调整目标。当教师为自己设定的目标由于自身的条件或社会因素的制约,经过再三努力仍然失败时,教师就必须调整自己的目标,改变行动的方法。使较长远的目标与短近的目标相结合,使具有挑战性的目标与现实性的目标相结合。

(6)塑造良好的职业形象,享受职业生活。

5.结合实际谈谈如何激发学生的外来动机。

为了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外来动机需要有效地利用各类强化,在学校中特别要注意的是以

下几个方面。

(1)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意义

(2)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注意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和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4)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

(5)教师的评价及适当的表扬

(6)适当的开展竞赛活动

6.试述科尔伯格的道德阶段论及其对教学的影响。

道德判断的发展依照由低到高的层次发展,其层次不能紊乱或倒置

(一)前习俗水平

包括两个阶段:

(1)服从与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 (2)相对于功利的道德定向阶段

(二)习俗水平

(3)好孩子的道德定向阶段 (4)维护权威或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

(三)后习俗水平

(6) 让会契约得到的定向阶段 (6)普遍原则的道德定向阶段

案例分析题

幼儿园开学了,小(三)班的一名小朋友上课时不是坐不住,就是随便说话,乱动别的小朋友;午休时,别的小朋友都睡觉了,就他自己怎么也不去睡,非要去玩玩具,这样一来,别的小朋友也不想睡觉,也想去玩玩具。王老师看到这一情况后,就对所有小朋友说:“谁能先躺倒床上睡10分钟,谁就可以先玩玩具,谁今天中午不睡觉,下午谁就不能玩玩具。”这时,小朋友都迅速的跑道自己的床上安静的躺下了。

这是在幼儿园教学中经常遇见的问题,试结合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对这位幼儿教师的做法进行分析。

①幼儿园老师采用的是斯金纳的操作学习论。

②斯金纳认为,人的行为大部分是操作性的,任何习得行为,都与强化有关。因此,可以通过强化来塑造儿童的行为。

③强化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无论是正强化物还是负强化物,它们的结果都是增加反应概率.

④“谁能先躺倒床上睡10分钟,谁就可以先玩玩具”采用的是积极强化;“谁今天中午不睡觉,下午谁就不能玩玩具”采用的是消极强化。

该文章转自[阿呆语文网]:http://www.edudo.com/ziyuan1/uploadfile/0707/[1**********]23.asp


相关文章

  • 教师资格条例
  • 内蒙古自治区关于贯彻教育部<〈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的意见 [日期:200 内教发[2002]64号 育(教体)局.各大厂矿企业教育处,各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 在我区全面推行教师资格制度,依法优化.管理.建设一支适应我区教 ...查看


  • 关于我国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制度的文献综述(1)
  • 关于我国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制度的文献综述 王谦 摘要:具备教师资格是人们进行教师教育工作的前提,是教师专业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其对整个教师行业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因此,对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制度的深入研究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笔者参阅了关于教师资格制 ...查看


  • Acqeavt语文教师考试题库
  • 生命是永恒不断的创造,因为在它内部蕴含着过剩的精力,它不断流溢,越出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它不停地追求,以形形色色的自我表现的形式表现出来. --泰戈尔 009年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学科试卷及答案.doc 题库 09年初中语文教师业务理论 ...查看


  • 教师资格证报考条件
  • 教师资格证考试条件 教师资格是国家对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人员的基本要求,是公民获得教师职位.从事教师工作的前提条件.教师资格制度是国家实行的教师职业许可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教师法>明确规定,凡在各级各类 ...查看


  • 四川省从2016年起实施国家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 四川教师资格考试网 为建立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制度,严格教师职业准入,保障教师队伍质量,教育部依据<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制定了<中小 ...查看


  • 河南教育热点新闻:郑州市2013年教师资格认定常见问题汇总
  • 河南教育热点新闻:郑州市2013年教师资格认定常见问题汇总 教师资格证能在全国各省市使用吗? 答:教师资格证在全国都能使用. 具有幼教资格证,能不能参加小学的招教考试? 答:按照规定,具有幼教资格证,不能从事小学教育. 小学教师资格证可以申 ...查看


  • 小学教师资格证面试技巧 最新
  • 最新小学教师资格证面试技巧 1. 教师资格考试的依据是什么? 教师资格考试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的重要举措,是依据<教育部关于开展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改革试点的指导意 ...查看


  • 考完教师资格证,还需参加教师编制考试吗?
  • 库课网:www.kuke99.com 考完教师资格证,还需参加教师编制考试吗? 库课网 主要业务是在线网课和图书,包括专升本.会计.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基金从业.医学护士等,产品覆盖除港.澳.台之外的全国所有省.市.自治区,是同类产品中影 ...查看


  • 山西省2013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简章
  • 理论考试的通知 各市教育局.各高等学校: 根据全省实施教师资格制度工作要求,现将2013年教师资格教育理论考试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申请认定教师资格教育理论考试人员范围 1.非学前教育专业或非幼儿师范学校幼儿教育专业毕业,现申请认定幼儿园 ...查看


  • 山西教师资格证考试
  • 申请认定初级中学.高级中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教育理论考试的参考用书为教育部人事司.教育部考试中心制定的<教育学考试大纲>(适用于中学教师资格申请者,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和<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适用于中学教师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