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实验总结

题型一:匀变速直线运动

1.1、小球做直线运动时的频闪照片如图13-2所示,已知频闪周期T =0.1 s,小球相邻位置的间距分别为OA =6.51 cm,A B =5.59 cm,BC =4.70 cm,CD =3.80 cm,DE =2.89 cm,EF =2.00 cm.小球在位置A 时的速度大小v A =________m/s;小球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 =________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

答案:0.61 0.9

1.2、图13-4是“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O 、A 、B 、C 、D 和E 为纸带上六个计数点.加速度大小用a 表示.

图13-4

(1)OD 间的距离为______cm.

(2)图13-5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出的x -t 2图线(x 为各计数点至同一起点的距离) ,斜率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大小为______m/s2(

图13-5

答案:(1)1.20 (2)加速度的二分之一 0.462 1.3、(2010·全国Ⅱ) 用“纸带法”测重力加速度

利用图143中所示的装置可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实验中需要调整好仪器,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松开纸带,使重物下落,打点计时器会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小

点.

(1)为了测得重物下落的加速度,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________.(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 .天平 B .秒表 C .米尺

(2)若实验中所得到的重物下落的加速度值小于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值,而实验操作与数据处理均无错误,写出一个你认为可能引起此误差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C (2)打点计时器与纸带间存在摩擦 1.4、(2010·广东理综,34(1))如图147是某同学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

图147

(1)已知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 Hz,则纸带上打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

(2)A 、B 、C 、D 是纸带上四个计数点,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没有画出.从图中读出A 、B 两点间距x =________;C 点对应的速度是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加速度的大小为

______________

答案 (1)0.02 s (2)0.66~0.70 cm 0.100 m/s

题型二:弹簧弹力与形变量关系

2.1、(2013山东莱州质检)某同学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实验,他先把弹簧甲放在桌面上使其自然伸长,用直尺测出弹簧的原长L 。再把弹簧竖直悬挂起来,挂上砝码后测出弹簧伸长后的长度L ,把L-Lo 作为弹簧的伸长量,这样操作,由于弹簧自身重力的影响,最后画出的图线可能是下图中的哪一个:

答案:C

2.2、17世纪英国物理学家胡克发现: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形变量与弹力成正比,这就是著名的胡克定律.受此启发,一学习小组的同学研究“金属线材伸长量与拉力的关系”的探究过程如下:

A .有的同学认为:横截面为圆形的金属丝或金属杆在弹性限度内,其伸长量与拉力成正比,与截面半径成反比.

B .他们准备选用一些“由同种材料制成的不同长度、不同半径的线材”作为研究对象,用测距仪、传感器等仪器测量线材的伸长量随拉力变化的规律,以验证假设.

(1)上述科学探究活动中,属于“制定计划”和“搜集证据”的环节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2)请根据上述过程分析他们的假设是否全部正确?若有错误或不足,请给予修正. 答案:(1)B C (2)他们的假设不是全部正确.在弹性限度内,金属丝(杆) 的伸长量与拉力成正比,与截

面半径的平方成反比,还与金属丝(杆) 的长度成正比.

题型三:平行四边形定则

3.1、(2013四川自贡一诊)用平木板、细绳套、橡皮条、弹簧测力计等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

验,为了使实验能够顺利进行,且尽量减小误差,你认为下列说法或做法能够达到上述目的的是: A .使用弹簧测力计前应将测力计水平放置,然后检查并矫正零点 B .用弹簧测力计拉细绳套时,拉力应沿弹簧的轴线,且与水平木板平行 C .两细绳套必须等长

D .用弹簧测力计拉细绳套时,拉力应适当大些,但不能超过量程

E .同一次实验两次拉细绳套须使结点到达同一位置

3.2、(2013山东莱州质检)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中,需要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两根细绳,细绳的另一端都有绳套(如图9) 。实验中需用两个弹簧秤分别勾住绳套,并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0。

(1)某同学在做该实验时认为:

A .拉橡皮条的细绳OB 、OC 长度必须相等。

B .拉橡皮条时,弹簧秤、橡皮条、细绳应贴近木板且与木板平面平行

C .实验中,先将其中一个弹簧秤沿某一方向拉到最大量程,然后只需调节另一个弹簧秤拉力的大小和方向,把橡皮条另一端拉到O 点

D .拉力F 1和F 2的夹角越大越好

其中正确的是 (填入相应的字母) .

(2)在实验中,如果只将细绳换成橡皮筋,其它步骤没有改变,那么实验结果是否会发生变化? 答: 。(选填“变’或“不变”) 答案:1、B 2、不变

题型四:牛顿第二定律

4.1、(2013北京海淀期中)在验证“当物体质量一定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它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这一规律时,给出如下器材:

倾角可以调节的长木板(如图10所示),小车一个,计时器一个,刻度尺一把。 实验步骤如下:

①让小车自斜面上方一固定点A 1从静止开始下滑到斜面底端A 2,记下所用的时间t 。 ②用刻度尺测量A 1与A 2之间的距离x 。 ③用刻度尺测量A 1相对于A 2的高度h 。

④改变斜面的倾角,保持A 1与A 2之间的距离不变,多次重复上述实验步骤并记录相关数据h 、t 。 ⑤以h 为纵坐标,1/t 2为横坐标,根据实验数据作图。

若在此实验中,如能得到一条过坐标系原点的直线,则可验证“当质量一定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它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这一规律。

根据上述实验步骤和说明回答下列问题:(不考虑摩擦力影响,用已知量和测得量符号表示)

(1)设小车所受的重力为mg ,则小车的加速度大小a= ,小车所受的合外力大小F

(2)请你写出物体从斜面上释放高度h 与下滑时间t 的关系式 。

4.2、用拉力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探究加速度a 与物体合外力F 的关系”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如图13-9甲所示.实验中用拉力传感器记录小车受到细线的拉力F 的大小,在长木板上相距为L 的A 、B 两个位置分别安装速度传感器1和2,记录小车到达A 、B 两位置时的速率为v A 、v B .

图13-9

(1)调整长木板的倾斜角度,以平衡小车受到的摩擦力,在不挂钩码的情况下,轻推小车,看小车是否做______运动;

(2)用本题中设定的物理量写出加速度的表达式:a =________;

(3)从理论上来看“a -F ”图象是过原点的一条直线,本次实验得到的图线却如图乙所示,其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v 2B -v A

答案:(1)匀速直线 (2) (3)没有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时长木板倾角过小

2L

4.3、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13-15甲所示的实验装置,通过改变重物的质量,利用计算机可得滑块运动的加速度a 和所受拉力F 的关系图象.他们在轨道水平和倾斜的两种情况下分别做了实验,得到了两条a -F 图线,如图乙所示.滑块和位移传感器发射部分的总质量m =________kg;滑块和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__.(重力加速度g 取10 m/s2

图13-15

答案:0.5

0.2

4.4、(2011·山东卷) 某探究小组设计了“用一把尺子测定动摩擦因数”的实验方案.如图346所示,将一个小球和一个滑块用细绳连接,跨在斜面上端.开始时小球和滑块均静止,剪断 细绳后,小球自由下落,滑块沿斜面下滑,可先后听到小球落地和滑块撞击挡板的声音.保持小球和滑块释放的位置不变,调整挡板位置,重复以上操作,直到能同时听到小球落地和滑块撞击挡板的声音.用刻度尺测出小球下落的高度H 、滑块释放点与挡板处的高度差h 和沿斜面运动的位移x .(空气阻力对本实验的影响可以忽略) (1)滑块沿斜面运动的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的比值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________. (3)以下能引起实验误差的是________. a .滑块的质量

b .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大小 c .长度测量时的读数误差

d .小球落地和滑块撞击挡板不同时

x 21x ⎛答案 (1) (2)⎝h -H

(3)cd

H x -h 4.5、(2010·江苏物理·11)为了探究受到空气阻力时,物体运动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某同学采用了“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时,平衡小车与木板之间的摩擦力后,在小车上安装一薄板,以增大空气对小车运动的阻力。

1)往砝码盘中加入一小砝码,在释放小车 ▲ (选填“之前”或“之后”)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

(2)从纸带上选取若干计数点进行测量,得出各计数点的时间t 与速度v 的数据如下表:

请根据实验数据作出小车的v-t 图像。

(3)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该同学认为:随着运动速度的增加,小车所受的空气阻力将变大,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请根据v-t 图象简要阐述理由。 答案:

题型五:探究动能定理

5.1、在探究“恒力做功和物体动能变化之间的关系”的实验中,某同学的实验设计方案如图554所示.则:

图554

(1)该实验用钩码的重力表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在安装时首先要____________,其次钩码和小车还需要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除位移、速度外,还要测出的物理量有________.

(3)在上述实验中,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 Hz.某同学打出的一段纸带如图所示,则小车匀速运动时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答案 (1)平衡小车与木板之间的摩擦力 钩码的重力远小于小车的总重力 (2)钩码的重力和小车的总质量

题型六: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6.1、如图567所示,两个质量分别为m 1和m 2的物块A 和B ,分别系在一条跨过定滑轮的软绳两端(m 1>m 2) ,1、2是两个光电门.用此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1)实验中除了记录物块B 通过两光电门时的速度v 1、v 2外,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_. (2)用已知量和测量量写出验证机械能守恒的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A 、B 两物块的质量m 1和m 2,两光电门之间的距离h 12

(2)(m 1-m 2) gh (m 1+m 2)(v 22-v 1) 2

6.2、(2010·安徽理综,21Ⅲ) 利用图566所示装置进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时,需要测量物体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到某点时的瞬时速度v 和下落高度h . 某班同学利用实验得到的纸带,设计了以下四种测量方案:

a .用刻度尺测出物体下落的高度h ,并测出下落时间t ,通过v =gt 计算出瞬时速度v .

b .用刻度尺测出物体下落的高度h ,并通过v =gh 计算出瞬时速度v .

c .根据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纸带上某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这点前后相邻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测算出瞬时v 2

速度v ,并通过h =计算出高度h .

2g

d .用刻度尺测出物体下落的高度h ,根据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纸带上某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这点前后相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测算出瞬时速度v .

以上方案中只有一种正确,正确的是________.(填入相应的字母)

答案 d

6.3、(2012·海南)水平放置的轻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与小滑块接触,但不粘连;初始时滑块静止于水平气垫导轨上的O 点,如图(a )所示。现利用此装置探究弹簧的弹性势能E p 与其压缩时长度的改变量x 的关系。先推动小滑块压缩弹簧,用米尺测出x 的数值;然后将小滑块从静止释放。用计时器测出小滑块从O 点运动至气垫导轨上另一固定点A 所用的时间t 。多次改变x ,测得的x 值及其对应的t 值如下表所示。(表中的值是根据t 值计算得出的)

1

t

(1)根据表中数据,在图(b)中的方格纸上作—x 图线。 (2)回答下列问题:(不要求写出计算或推导过程)

1

t

1t 1

②从理论上分析,小滑块刚脱离弹簧时的动能E k 与是什么关系?

t

③当弹簧长度改变量为x 时,弹性势能与相应的E k 是什么关系?

①已知点(0,0) 在—x 图线上,从—x 图线看,与x 是什么关系?

1t 1t

④综合以上分析,E p 与x 是什么关系?

6.4、(海南)现要通过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水平桌面上固定一倾斜的气垫导轨;导轨上A 点处有一带长方形遮光片的滑块,其总质量为M ,左端由跨过轻质光滑定滑轮的细绳与一质量为m 的砝码相连;遮光片两条长边与导轨垂直;导轨上B 点有一光电门,可以测试遮光片经过光电门时的挡光时间t ,用d 表示A 点到导轨低端C 点的距离,h 表示A 与C 的高度差,b 表示遮光片的宽度,s 表示A ,B 两点的距离,将遮光片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看作滑块通过B 点时的瞬时速度。用g 表示重力加速度。完成下列填空和作图;

(1)若将滑块自A 点由静止释放,则在滑块从A 运动至B 的过程中,滑块、遮光片与砝码组成的系统重力势能的减小量可表示为_____。动能的增加量可表示为_________。若在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与s 的关系式为

1

t 2

1

= ________. 2t

(2)多次改变光电门的位置,每次均令滑块自同一点(A 点)下滑,测量相应的s 与t 值,结果如下表所示:

以s 为横坐标,

1

为纵坐标,在答题卡上对应图2位置的坐标纸中描出第1和第5个数据点;根据5t 2

4

-1

-2

个数据点作直线,求得该直线的斜率k=___________⨯10m . ∙s (保留3位有效数字

).

由测得的h 、d 、b 、M 和m 数值可以计算出

1

-s 直线的斜率k o ,将k 和k o 进行比较,若其差值在试2t

验允许的范围内,则可认为此试验验证了机械能守恒定律。

由图可知:k=

3. 39-1. 48

⨯104m -1. ∙s -2=2. 388⨯104m -1. ∙s -2

1. 400-0. 600

题型一:匀变速直线运动

1.1、小球做直线运动时的频闪照片如图13-2所示,已知频闪周期T =0.1 s,小球相邻位置的间距分别为OA =6.51 cm,A B =5.59 cm,BC =4.70 cm,CD =3.80 cm,DE =2.89 cm,EF =2.00 cm.小球在位置A 时的速度大小v A =________m/s;小球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 =________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

答案:0.61 0.9

1.2、图13-4是“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O 、A 、B 、C 、D 和E 为纸带上六个计数点.加速度大小用a 表示.

图13-4

(1)OD 间的距离为______cm.

(2)图13-5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出的x -t 2图线(x 为各计数点至同一起点的距离) ,斜率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大小为______m/s2(

图13-5

答案:(1)1.20 (2)加速度的二分之一 0.462 1.3、(2010·全国Ⅱ) 用“纸带法”测重力加速度

利用图143中所示的装置可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实验中需要调整好仪器,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松开纸带,使重物下落,打点计时器会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小

点.

(1)为了测得重物下落的加速度,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________.(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 .天平 B .秒表 C .米尺

(2)若实验中所得到的重物下落的加速度值小于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值,而实验操作与数据处理均无错误,写出一个你认为可能引起此误差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C (2)打点计时器与纸带间存在摩擦 1.4、(2010·广东理综,34(1))如图147是某同学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

图147

(1)已知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 Hz,则纸带上打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

(2)A 、B 、C 、D 是纸带上四个计数点,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没有画出.从图中读出A 、B 两点间距x =________;C 点对应的速度是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加速度的大小为

______________

答案 (1)0.02 s (2)0.66~0.70 cm 0.100 m/s

题型二:弹簧弹力与形变量关系

2.1、(2013山东莱州质检)某同学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实验,他先把弹簧甲放在桌面上使其自然伸长,用直尺测出弹簧的原长L 。再把弹簧竖直悬挂起来,挂上砝码后测出弹簧伸长后的长度L ,把L-Lo 作为弹簧的伸长量,这样操作,由于弹簧自身重力的影响,最后画出的图线可能是下图中的哪一个:

答案:C

2.2、17世纪英国物理学家胡克发现: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形变量与弹力成正比,这就是著名的胡克定律.受此启发,一学习小组的同学研究“金属线材伸长量与拉力的关系”的探究过程如下:

A .有的同学认为:横截面为圆形的金属丝或金属杆在弹性限度内,其伸长量与拉力成正比,与截面半径成反比.

B .他们准备选用一些“由同种材料制成的不同长度、不同半径的线材”作为研究对象,用测距仪、传感器等仪器测量线材的伸长量随拉力变化的规律,以验证假设.

(1)上述科学探究活动中,属于“制定计划”和“搜集证据”的环节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2)请根据上述过程分析他们的假设是否全部正确?若有错误或不足,请给予修正. 答案:(1)B C (2)他们的假设不是全部正确.在弹性限度内,金属丝(杆) 的伸长量与拉力成正比,与截

面半径的平方成反比,还与金属丝(杆) 的长度成正比.

题型三:平行四边形定则

3.1、(2013四川自贡一诊)用平木板、细绳套、橡皮条、弹簧测力计等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

验,为了使实验能够顺利进行,且尽量减小误差,你认为下列说法或做法能够达到上述目的的是: A .使用弹簧测力计前应将测力计水平放置,然后检查并矫正零点 B .用弹簧测力计拉细绳套时,拉力应沿弹簧的轴线,且与水平木板平行 C .两细绳套必须等长

D .用弹簧测力计拉细绳套时,拉力应适当大些,但不能超过量程

E .同一次实验两次拉细绳套须使结点到达同一位置

3.2、(2013山东莱州质检)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中,需要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两根细绳,细绳的另一端都有绳套(如图9) 。实验中需用两个弹簧秤分别勾住绳套,并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0。

(1)某同学在做该实验时认为:

A .拉橡皮条的细绳OB 、OC 长度必须相等。

B .拉橡皮条时,弹簧秤、橡皮条、细绳应贴近木板且与木板平面平行

C .实验中,先将其中一个弹簧秤沿某一方向拉到最大量程,然后只需调节另一个弹簧秤拉力的大小和方向,把橡皮条另一端拉到O 点

D .拉力F 1和F 2的夹角越大越好

其中正确的是 (填入相应的字母) .

(2)在实验中,如果只将细绳换成橡皮筋,其它步骤没有改变,那么实验结果是否会发生变化? 答: 。(选填“变’或“不变”) 答案:1、B 2、不变

题型四:牛顿第二定律

4.1、(2013北京海淀期中)在验证“当物体质量一定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它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这一规律时,给出如下器材:

倾角可以调节的长木板(如图10所示),小车一个,计时器一个,刻度尺一把。 实验步骤如下:

①让小车自斜面上方一固定点A 1从静止开始下滑到斜面底端A 2,记下所用的时间t 。 ②用刻度尺测量A 1与A 2之间的距离x 。 ③用刻度尺测量A 1相对于A 2的高度h 。

④改变斜面的倾角,保持A 1与A 2之间的距离不变,多次重复上述实验步骤并记录相关数据h 、t 。 ⑤以h 为纵坐标,1/t 2为横坐标,根据实验数据作图。

若在此实验中,如能得到一条过坐标系原点的直线,则可验证“当质量一定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它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这一规律。

根据上述实验步骤和说明回答下列问题:(不考虑摩擦力影响,用已知量和测得量符号表示)

(1)设小车所受的重力为mg ,则小车的加速度大小a= ,小车所受的合外力大小F

(2)请你写出物体从斜面上释放高度h 与下滑时间t 的关系式 。

4.2、用拉力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探究加速度a 与物体合外力F 的关系”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如图13-9甲所示.实验中用拉力传感器记录小车受到细线的拉力F 的大小,在长木板上相距为L 的A 、B 两个位置分别安装速度传感器1和2,记录小车到达A 、B 两位置时的速率为v A 、v B .

图13-9

(1)调整长木板的倾斜角度,以平衡小车受到的摩擦力,在不挂钩码的情况下,轻推小车,看小车是否做______运动;

(2)用本题中设定的物理量写出加速度的表达式:a =________;

(3)从理论上来看“a -F ”图象是过原点的一条直线,本次实验得到的图线却如图乙所示,其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v 2B -v A

答案:(1)匀速直线 (2) (3)没有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时长木板倾角过小

2L

4.3、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13-15甲所示的实验装置,通过改变重物的质量,利用计算机可得滑块运动的加速度a 和所受拉力F 的关系图象.他们在轨道水平和倾斜的两种情况下分别做了实验,得到了两条a -F 图线,如图乙所示.滑块和位移传感器发射部分的总质量m =________kg;滑块和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__.(重力加速度g 取10 m/s2

图13-15

答案:0.5

0.2

4.4、(2011·山东卷) 某探究小组设计了“用一把尺子测定动摩擦因数”的实验方案.如图346所示,将一个小球和一个滑块用细绳连接,跨在斜面上端.开始时小球和滑块均静止,剪断 细绳后,小球自由下落,滑块沿斜面下滑,可先后听到小球落地和滑块撞击挡板的声音.保持小球和滑块释放的位置不变,调整挡板位置,重复以上操作,直到能同时听到小球落地和滑块撞击挡板的声音.用刻度尺测出小球下落的高度H 、滑块释放点与挡板处的高度差h 和沿斜面运动的位移x .(空气阻力对本实验的影响可以忽略) (1)滑块沿斜面运动的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的比值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________. (3)以下能引起实验误差的是________. a .滑块的质量

b .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大小 c .长度测量时的读数误差

d .小球落地和滑块撞击挡板不同时

x 21x ⎛答案 (1) (2)⎝h -H

(3)cd

H x -h 4.5、(2010·江苏物理·11)为了探究受到空气阻力时,物体运动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某同学采用了“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时,平衡小车与木板之间的摩擦力后,在小车上安装一薄板,以增大空气对小车运动的阻力。

1)往砝码盘中加入一小砝码,在释放小车 ▲ (选填“之前”或“之后”)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

(2)从纸带上选取若干计数点进行测量,得出各计数点的时间t 与速度v 的数据如下表:

请根据实验数据作出小车的v-t 图像。

(3)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该同学认为:随着运动速度的增加,小车所受的空气阻力将变大,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请根据v-t 图象简要阐述理由。 答案:

题型五:探究动能定理

5.1、在探究“恒力做功和物体动能变化之间的关系”的实验中,某同学的实验设计方案如图554所示.则:

图554

(1)该实验用钩码的重力表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在安装时首先要____________,其次钩码和小车还需要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除位移、速度外,还要测出的物理量有________.

(3)在上述实验中,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 Hz.某同学打出的一段纸带如图所示,则小车匀速运动时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答案 (1)平衡小车与木板之间的摩擦力 钩码的重力远小于小车的总重力 (2)钩码的重力和小车的总质量

题型六: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6.1、如图567所示,两个质量分别为m 1和m 2的物块A 和B ,分别系在一条跨过定滑轮的软绳两端(m 1>m 2) ,1、2是两个光电门.用此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1)实验中除了记录物块B 通过两光电门时的速度v 1、v 2外,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_. (2)用已知量和测量量写出验证机械能守恒的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A 、B 两物块的质量m 1和m 2,两光电门之间的距离h 12

(2)(m 1-m 2) gh (m 1+m 2)(v 22-v 1) 2

6.2、(2010·安徽理综,21Ⅲ) 利用图566所示装置进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时,需要测量物体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到某点时的瞬时速度v 和下落高度h . 某班同学利用实验得到的纸带,设计了以下四种测量方案:

a .用刻度尺测出物体下落的高度h ,并测出下落时间t ,通过v =gt 计算出瞬时速度v .

b .用刻度尺测出物体下落的高度h ,并通过v =gh 计算出瞬时速度v .

c .根据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纸带上某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这点前后相邻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测算出瞬时v 2

速度v ,并通过h =计算出高度h .

2g

d .用刻度尺测出物体下落的高度h ,根据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纸带上某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这点前后相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测算出瞬时速度v .

以上方案中只有一种正确,正确的是________.(填入相应的字母)

答案 d

6.3、(2012·海南)水平放置的轻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与小滑块接触,但不粘连;初始时滑块静止于水平气垫导轨上的O 点,如图(a )所示。现利用此装置探究弹簧的弹性势能E p 与其压缩时长度的改变量x 的关系。先推动小滑块压缩弹簧,用米尺测出x 的数值;然后将小滑块从静止释放。用计时器测出小滑块从O 点运动至气垫导轨上另一固定点A 所用的时间t 。多次改变x ,测得的x 值及其对应的t 值如下表所示。(表中的值是根据t 值计算得出的)

1

t

(1)根据表中数据,在图(b)中的方格纸上作—x 图线。 (2)回答下列问题:(不要求写出计算或推导过程)

1

t

1t 1

②从理论上分析,小滑块刚脱离弹簧时的动能E k 与是什么关系?

t

③当弹簧长度改变量为x 时,弹性势能与相应的E k 是什么关系?

①已知点(0,0) 在—x 图线上,从—x 图线看,与x 是什么关系?

1t 1t

④综合以上分析,E p 与x 是什么关系?

6.4、(海南)现要通过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水平桌面上固定一倾斜的气垫导轨;导轨上A 点处有一带长方形遮光片的滑块,其总质量为M ,左端由跨过轻质光滑定滑轮的细绳与一质量为m 的砝码相连;遮光片两条长边与导轨垂直;导轨上B 点有一光电门,可以测试遮光片经过光电门时的挡光时间t ,用d 表示A 点到导轨低端C 点的距离,h 表示A 与C 的高度差,b 表示遮光片的宽度,s 表示A ,B 两点的距离,将遮光片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看作滑块通过B 点时的瞬时速度。用g 表示重力加速度。完成下列填空和作图;

(1)若将滑块自A 点由静止释放,则在滑块从A 运动至B 的过程中,滑块、遮光片与砝码组成的系统重力势能的减小量可表示为_____。动能的增加量可表示为_________。若在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与s 的关系式为

1

t 2

1

= ________. 2t

(2)多次改变光电门的位置,每次均令滑块自同一点(A 点)下滑,测量相应的s 与t 值,结果如下表所示:

以s 为横坐标,

1

为纵坐标,在答题卡上对应图2位置的坐标纸中描出第1和第5个数据点;根据5t 2

4

-1

-2

个数据点作直线,求得该直线的斜率k=___________⨯10m . ∙s (保留3位有效数字

).

由测得的h 、d 、b 、M 和m 数值可以计算出

1

-s 直线的斜率k o ,将k 和k o 进行比较,若其差值在试2t

验允许的范围内,则可认为此试验验证了机械能守恒定律。

由图可知:k=

3. 39-1. 48

⨯104m -1. ∙s -2=2. 388⨯104m -1. ∙s -2

1. 400-0. 600


相关文章

  • 浅谈理论力学的研究方法
  • 浅谈理论力学的研究方法 理论力学的研究过程,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正确的科学研究方法,必须要符合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理论力学的研究方法. 一.总结力学最基础的规律 对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各种现象进行科学的分析 ...查看


  • 中心实验室工作总结(总)
  • 8月份个人工作总结 1.协助长丰县计量测试所对大五金库入库的压力表进行检测共181块.其中丙烷表(规格为0-2.5mpa )86块.二氧化碳表(规格为0-0.25mpa )40块.氧气表(规格为0-2.5mpa )55块. 2.对公司6台地 ...查看


  • 岩石破坏试验总结
  • 预制裂纹方向与大小对 岩石破坏及强度影响的试验总结 试验一:含预制裂纹的脆性岩石单轴压缩下渐进性破坏过程的试验研究 1.实验人员 周建超,贾纯驰,吕建国(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工程技术学院,北京100083 ) 2.实验目的 对含预制裂纹的 ...查看


  • 物理学家的贡献
  • 初中物理基础--物理学家 附录一世界大物理学家一览表 泰勒斯(希腊,约前624-前546)米利都学派的主要代表. 毕达哥拉斯(希腊,前580-前500)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创始人. 亚里士多德(希腊,前 384-前322)主要著作有<工具 ...查看


  • 土力学实训总结
  • 土力学实训总结 转眼间,一周的实训马上就要结束了.这才觉悟到时间如白驹过隙,过得飞快.现在想起刚学这门课的时候对什么都觉得不知道老师讲了也不是很懂.就连出去跟老师在外面的铁路线路上实习.自己也是看热闹.对于许多东西都事是而非.即便老师讲了对 ...查看


  • 高中物理力学知识生活化教学刍谈
  • 高中物理力学知识的大部分内容都来源于生活的有效总结以及模拟化的实验探究,因此整个课程知识与生活实际有着密切的联系,并对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做出有效的解释和指引.而高中课程教学任务繁重,如果一味地采用机械化的灌输方法,学生的学习效率会逐渐的下降, ...查看


  • 个人工作表现总结
  • 个人工作表现总结 自从2010年7月来到xx工作以来,已经有近三年的时间了,在这两年中,加强学习,努力适应工作的需要,经过两年的学习和工作,已能胜任现在的工作岗位,现将三年来的工作表现总结如下: 一.政治思想方面 政治上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参 ...查看


  • 新课标高考高中物理学史(新人教版)(全)
  • 必修部分:(必修1.必修2 ) 一.力学: 1.1638年,意大利物理学家比萨斜塔做了两个不同质量的小球下落的实验,证明了他的观点是正确的,推翻了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即:质量大的小球下落快是错误的): 2.1654年,德国的马德堡市 ...查看


  • 高考物理题型总结
  • 高考物理题型总结 提纲目录: 1.必修板块(84种题型) 一.质点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二.相互作用 三.牛顿运动定律 四.曲线运动 五.万有引力与航天 六.机械能与机械能守恒定律 七.电场 八.磁场 九.电磁感应 十.交变电流 十一.恒定电流 ...查看


  • 冶金实验研究方法
  • <冶金实验研究方法>报告 学 院: 专 业: 学 生: 学 号: 指导教师: 冶金与化学工程学院 13有色金属冶金邹剑 6120130109 徐志峰 课 程: 冶金实验研究方法 热力学.动力学及工艺矿物学分析方法 在冶金过程研究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