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反应原因及其对策

  【中图分类号】R2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11-0500-01   【关键词】输液反应;微粒;热原;药物因素;患者因素;操作因素;对策   输液是临床治疗和抢救病人的一项重要措施,而输液的不良反应不但增加病人痛苦,甚至可危及生命。因此,了解输液反应的临床症状,发生原因,给予必要的干预措施对于提高临床输液治疗有重要的意义。   一、发生原因   1、微粒污染:是输液反应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液体在使用过程中,主要有四个环节,即使用器具的污染、管道污染、空气污染、操作污染以及药物污染。   2、药物因素:药物配伍不当,使用种类过多,输液速度过快,剂量过大,浓度过高,液体温度过低都可引起不良反应。   3、患者因素:机体抵抗力低下,如免疫机制低下、老年患者、婴幼儿等。发热患者、过敏体质者以及依从性差不配合治疗患者易出现不良反应。   4、操作因素:工作人员操作中无菌观念淡薄,简化工作流程,消毒不严格,穿刺技术低等增加污染几率都可引起不良反应。   二、对策   1、医疗采购机构严把一次性输液器具的质量关。护理人员使用时严格检查所用器具有效期,有无破损,并着重检查终端滤器的质量是否合格。   2、配药时空气严格消毒净化,配药人员要有防范“微粒”产生的意识。严格执行配药操作规程,做到一人一药一注射器。严把无菌技术操作关,同时注意各个环节的预防工作。如:安瓿锯痕,用酒精棉球擦拭其表面的玻璃杂屑后再轻轻掰开。加入多种药物时,插入液体瓶固定使用一针头,抽吸药液使用另一针头,以减少橡皮塞碎屑的产生。目前临床多为密闭式输液,有研究表明,每进入500ml的空气可带入输液器内0.5um的微粒4万多,1um的微粒2万多个。所以,晨间扫床应采用湿式方法,并在扫床1h后进行输液治疗。同时减少不必要的人员走动。合理安排输液速度,尽量缩短输液时间。严格控制输液治疗的适应症,规范用药护理,尽量减少联合用药,注意配伍禁忌。配置药液后,要仔细观察药液是否有沉淀,有无变色,加入药物时控制好速度,减少泡沫的产生,以及药物的剧烈震荡。特殊粉针剂要使用特殊配给的溶媒,并充分溶解,如头孢曲松钠,药物要现用现配,注意所用药物的温度,尤其是在冬季及潮湿季节。中西药联合使用时,两种液体之间用0.9%生理盐水冲管。   3、对老年患者、幼儿、机体抵抗力低下及发热和过敏体质者,要准确评估患者的病情及状况,根据情况调节输液速度。做好宣教工作,告知患者安全用药知识,提高其依从性,防止擅自调节输液速度,避免因输液过快引起的不良反应,同时加强护理,及时巡视病房,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用药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停药,并做好输液反应的抢救工作。   4、加强业务技能培训,提高静脉穿刺技术,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年龄合理选择输液针头,在不影响治疗达到输液目的的前提下可选择细、短的针头,有计划的保护血管,合理使用静脉,以提高穿刺成功率,避免反复穿刺,减少污染几率。   在临床上引起输液反应的原因很多。提高护士对其危害性的正确认识,防止发生,减少发生几率应从各个环节入手,从而提高静脉治疗的质量,做到安全用药,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王鸿辰.输液中微粒的临床危害[J].药学通报,1979,14(2):70.   [2] 陈兰英.浅谈输液污染的危害性及其有关的用药问题[J].药学通报,1979,14(2):70.

  【中图分类号】R2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11-0500-01   【关键词】输液反应;微粒;热原;药物因素;患者因素;操作因素;对策   输液是临床治疗和抢救病人的一项重要措施,而输液的不良反应不但增加病人痛苦,甚至可危及生命。因此,了解输液反应的临床症状,发生原因,给予必要的干预措施对于提高临床输液治疗有重要的意义。   一、发生原因   1、微粒污染:是输液反应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液体在使用过程中,主要有四个环节,即使用器具的污染、管道污染、空气污染、操作污染以及药物污染。   2、药物因素:药物配伍不当,使用种类过多,输液速度过快,剂量过大,浓度过高,液体温度过低都可引起不良反应。   3、患者因素:机体抵抗力低下,如免疫机制低下、老年患者、婴幼儿等。发热患者、过敏体质者以及依从性差不配合治疗患者易出现不良反应。   4、操作因素:工作人员操作中无菌观念淡薄,简化工作流程,消毒不严格,穿刺技术低等增加污染几率都可引起不良反应。   二、对策   1、医疗采购机构严把一次性输液器具的质量关。护理人员使用时严格检查所用器具有效期,有无破损,并着重检查终端滤器的质量是否合格。   2、配药时空气严格消毒净化,配药人员要有防范“微粒”产生的意识。严格执行配药操作规程,做到一人一药一注射器。严把无菌技术操作关,同时注意各个环节的预防工作。如:安瓿锯痕,用酒精棉球擦拭其表面的玻璃杂屑后再轻轻掰开。加入多种药物时,插入液体瓶固定使用一针头,抽吸药液使用另一针头,以减少橡皮塞碎屑的产生。目前临床多为密闭式输液,有研究表明,每进入500ml的空气可带入输液器内0.5um的微粒4万多,1um的微粒2万多个。所以,晨间扫床应采用湿式方法,并在扫床1h后进行输液治疗。同时减少不必要的人员走动。合理安排输液速度,尽量缩短输液时间。严格控制输液治疗的适应症,规范用药护理,尽量减少联合用药,注意配伍禁忌。配置药液后,要仔细观察药液是否有沉淀,有无变色,加入药物时控制好速度,减少泡沫的产生,以及药物的剧烈震荡。特殊粉针剂要使用特殊配给的溶媒,并充分溶解,如头孢曲松钠,药物要现用现配,注意所用药物的温度,尤其是在冬季及潮湿季节。中西药联合使用时,两种液体之间用0.9%生理盐水冲管。   3、对老年患者、幼儿、机体抵抗力低下及发热和过敏体质者,要准确评估患者的病情及状况,根据情况调节输液速度。做好宣教工作,告知患者安全用药知识,提高其依从性,防止擅自调节输液速度,避免因输液过快引起的不良反应,同时加强护理,及时巡视病房,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用药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停药,并做好输液反应的抢救工作。   4、加强业务技能培训,提高静脉穿刺技术,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年龄合理选择输液针头,在不影响治疗达到输液目的的前提下可选择细、短的针头,有计划的保护血管,合理使用静脉,以提高穿刺成功率,避免反复穿刺,减少污染几率。   在临床上引起输液反应的原因很多。提高护士对其危害性的正确认识,防止发生,减少发生几率应从各个环节入手,从而提高静脉治疗的质量,做到安全用药,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王鸿辰.输液中微粒的临床危害[J].药学通报,1979,14(2):70.   [2] 陈兰英.浅谈输液污染的危害性及其有关的用药问题[J].药学通报,1979,14(2):70.


相关文章

  • 重度烧伤患者心率增快的常见原因分析及对策
  • [摘要] 目的 探讨重度烧伤患者心率增快的原因及其处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的总结了近十年来我科的TBSA>30%以上的225例烧伤患者住院期间的心率增快的原因及其处理方法.结果 225例TBSA>30%的烧伤患者心率均增快,其中休 ...查看


  • 静脉输液的安全问题及对策
  • 静脉输液的安全问题及对策 (西京消化病医院消化八科 韩璐) 摘要:①目的:通过对静脉输液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归纳.总结,探讨针对各种安全隐患的防范措施,以降低静脉输液过程中安全隐患的发生,保证静脉输液的相对安全,提高临床护理工作质量和 ...查看


  • 硝普钠不良反应15例分析及对策
  • 关键词 硝普钠 不良反应低血压 硫氰酸盐中毒 静脉炎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02.016 资料与方法 2004年3月-2008年12月收治心功能Ⅲ-Ⅳ级(NYHA分级)患者88例,应用硝普钠出现 ...查看


  • 输液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
  • 输液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 2008年1月-2009年1月发生输液不良事件108例,我们对发生的108例与输液相关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防范措施,确保护理安全.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108例,其中摆错.加错.加漏药 ...查看


  • 儿科门诊输液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对策
  • 将大量的液体.电解质或血液由静脉注入称之为静脉输液法.儿科病人病情变化快,特别是婴幼儿对口服给药不合作,无法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医生往往会选择静脉给药.现介绍如下. 输液安全隐患因素分析 药物剂量与患儿的实际年龄.病情不符:护士在执行医嘱时 ...查看


  • 静脉输液穿刺失败的原因及对策
  • 静脉输液穿刺失败的原因及对策 摘要:静脉输液是利用大气压和液体静压原理将大量无菌液体.电解质.药物由静脉输入体内的方法. 目的是:①补充水分及电解质,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②补充营养,供给热量.③输入药物,治疗疾病.④增加循环血量, ...查看


  • 社区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措施
  • [中图分类号]R19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12-0310-01 中国论文网 http://www.xzbu.com/6/view-34605.htm [关键词]社区门诊部:社区医疗护理:存在问题 ...查看


  • 四肢浅静脉留置针的规范化管理
  • 四肢浅静脉留置针的规范化管理 [摘要]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具有减少血管穿刺次数,对血管的刺激性小,减少液体外渗,不易脱出血管,减少患者对输液的心理压力,可随时进行输液治疗,有利于危重患者的抢救和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减 ...查看


  • 医药包装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 包装工程 PACKAGINGENGINEERINGVol.22No.42001 医药包装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孙利华,李野,陈玉文,严明 (沈阳药科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辽宁沈阳110015) [摘要] 对我国药品包装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进行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