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令箭当鸡毛

   中国有句俗语――“拿着鸡毛当令箭”,讽刺的是那种玩弄权术、狐假虎威的行为。而时下社会,在一些地方、一些领导干部中出现了另外一种怪象,即对中央的决策部署置若罔闻、自行其是,甚至阳奉阴违、我行我素。这可谓之为“拿着令箭当鸡毛”。    拿着令箭当鸡毛,是政治上不坚定、不成熟的表现,也是组织纪律缺失、以身试法的愚蠢行为。其主要特征有二:一是有令不行。无视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对中央决策部署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表态是一套、执行是一套,制度是一套、实施是一套,在落实过程中讲条件、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正如群众批评所言:“中央政策非常好,地方落实变了调,走到县乡没了袄,走到企业花变草”。二是有禁不止。刚刚过去的2014年,是党中央作风建设进入新常态的一年,可谓“打老虎拍苍蝇”不断,纠正“四风”禁令频发,在全社会形成了惩治腐败和纠正“四风”的高压态势。即便如此,仍有一些领导干部不收敛、不收手,甚至变本加厉、肆意顶风违纪。据中纪委统计,2014年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53,085起,处理71,748人,其中给予党纪政纪处分23,646人。    按理说,作为领导干部,对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应当视为必须坚决贯彻执行的“令箭”。但为什么“令箭”在一些人那里却变成无足轻重、可有可无的“鸡毛”?究其原因,至少有三条:一是政治纪律涣散。他们把党的政治纪律当成摆设,将党的各级组织视为各取所需、各自为政的“私人俱乐部”。于是,搞任人唯亲、排除异己的有之,搞团团伙伙、拉帮结派的有之,搞匿名诬告、制造谣言的有之,搞收买人心、拉动选票的有之,搞封官许愿、弹冠相庆的有之,搞自行其是、阳奉阴违的有之,搞尾大不掉、妄议中央的有之,等等。二是既得利益难舍。受传统“官本位”文化影响,一些“问题官员”信奉“权力至上”,用惯了手中权力去“寻租”,说惯了官话套话去表演,吃惯了公款大餐去逍遥,坐惯了豪华公车去潇洒,住惯了超标用房去享受,让他们把自己的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无异于夺其所好,自然心有不甘。三是侥幸心理作祟。认为大环境的政治生态不好,自己的违法违纪行为不过是随波逐流,只要做得天衣无缝,惩治腐败和纠正“四风”轮不到自己。因此,表面上守规守矩,但实际里暗度陈仓,使形形色色、改头换面、披着“隐身衣”的腐败现象和“四风”问题仍有发生。    清朝唐甄所著的《潜书・权实》中记载着这样一则故事:会稽的东部地区有位姓石之人,小女儿身患重疾,虽请了医术高明的医生开了良药治疗,可病却不见好。石先生百思不得其解,既有名医良药,为何没有疗效呢?他便暗自观察,发现小女儿因为怕药苦口,把药偷偷倒掉。于是,他又把医生请来,仍使用以前的药方,亲眼看着女儿把药服下,只吃了三服,女儿的病就好了。这则故事告诉我们,良药虽能去疴,但前提是必须把药真正服下去。倘若病人怕苦不吃,即便医生开的药方再好,也是一点儿作用都没有的。当前,党中央出台的一系列决策部署,都是针对社会存在的突出矛盾、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的“良药”,只有让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那些“问题官员”真真正正“服用”了,才能收到“药到病除”的实效。    毛泽东同志说:“路线是王道,纪律是霸道,这两者都不可少。”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大力度推进改革、惩治腐败、纠正“四风”,不仅“令箭”频发,而且以钉钉子的精神,一项一项抓落实,并向全党发出“三个决不允许”的告诫:“决不允许‘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决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决不允许在贯彻中央决策部署上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    2015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还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新年伊始,我以“别把令箭当鸡毛”为题,写下这篇文字与大家共勉,希望在新的一年里,每位领导干部都能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实际工作中切实把党中央的“令箭”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做到令行禁止、箭到靶落。

   中国有句俗语――“拿着鸡毛当令箭”,讽刺的是那种玩弄权术、狐假虎威的行为。而时下社会,在一些地方、一些领导干部中出现了另外一种怪象,即对中央的决策部署置若罔闻、自行其是,甚至阳奉阴违、我行我素。这可谓之为“拿着令箭当鸡毛”。    拿着令箭当鸡毛,是政治上不坚定、不成熟的表现,也是组织纪律缺失、以身试法的愚蠢行为。其主要特征有二:一是有令不行。无视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对中央决策部署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表态是一套、执行是一套,制度是一套、实施是一套,在落实过程中讲条件、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正如群众批评所言:“中央政策非常好,地方落实变了调,走到县乡没了袄,走到企业花变草”。二是有禁不止。刚刚过去的2014年,是党中央作风建设进入新常态的一年,可谓“打老虎拍苍蝇”不断,纠正“四风”禁令频发,在全社会形成了惩治腐败和纠正“四风”的高压态势。即便如此,仍有一些领导干部不收敛、不收手,甚至变本加厉、肆意顶风违纪。据中纪委统计,2014年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53,085起,处理71,748人,其中给予党纪政纪处分23,646人。    按理说,作为领导干部,对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应当视为必须坚决贯彻执行的“令箭”。但为什么“令箭”在一些人那里却变成无足轻重、可有可无的“鸡毛”?究其原因,至少有三条:一是政治纪律涣散。他们把党的政治纪律当成摆设,将党的各级组织视为各取所需、各自为政的“私人俱乐部”。于是,搞任人唯亲、排除异己的有之,搞团团伙伙、拉帮结派的有之,搞匿名诬告、制造谣言的有之,搞收买人心、拉动选票的有之,搞封官许愿、弹冠相庆的有之,搞自行其是、阳奉阴违的有之,搞尾大不掉、妄议中央的有之,等等。二是既得利益难舍。受传统“官本位”文化影响,一些“问题官员”信奉“权力至上”,用惯了手中权力去“寻租”,说惯了官话套话去表演,吃惯了公款大餐去逍遥,坐惯了豪华公车去潇洒,住惯了超标用房去享受,让他们把自己的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无异于夺其所好,自然心有不甘。三是侥幸心理作祟。认为大环境的政治生态不好,自己的违法违纪行为不过是随波逐流,只要做得天衣无缝,惩治腐败和纠正“四风”轮不到自己。因此,表面上守规守矩,但实际里暗度陈仓,使形形色色、改头换面、披着“隐身衣”的腐败现象和“四风”问题仍有发生。    清朝唐甄所著的《潜书・权实》中记载着这样一则故事:会稽的东部地区有位姓石之人,小女儿身患重疾,虽请了医术高明的医生开了良药治疗,可病却不见好。石先生百思不得其解,既有名医良药,为何没有疗效呢?他便暗自观察,发现小女儿因为怕药苦口,把药偷偷倒掉。于是,他又把医生请来,仍使用以前的药方,亲眼看着女儿把药服下,只吃了三服,女儿的病就好了。这则故事告诉我们,良药虽能去疴,但前提是必须把药真正服下去。倘若病人怕苦不吃,即便医生开的药方再好,也是一点儿作用都没有的。当前,党中央出台的一系列决策部署,都是针对社会存在的突出矛盾、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的“良药”,只有让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那些“问题官员”真真正正“服用”了,才能收到“药到病除”的实效。    毛泽东同志说:“路线是王道,纪律是霸道,这两者都不可少。”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大力度推进改革、惩治腐败、纠正“四风”,不仅“令箭”频发,而且以钉钉子的精神,一项一项抓落实,并向全党发出“三个决不允许”的告诫:“决不允许‘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决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决不允许在贯彻中央决策部署上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    2015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还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新年伊始,我以“别把令箭当鸡毛”为题,写下这篇文字与大家共勉,希望在新的一年里,每位领导干部都能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实际工作中切实把党中央的“令箭”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做到令行禁止、箭到靶落。


相关文章

  • 广东省2012届高三语文综合模拟试题(6)
  • 广东省2012届高三语文综合模拟试题(六) 一.基础知识运用(12分)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 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弹劾/隔阂 炽热/整饬 不可胜数/数典忘祖 ...... B. 旖旎/绮丽 扑朔/追溯 强人所难/富国 ...查看


  • 美国人喜欢"拿着鸡毛当令箭"
  • 美国人喜欢"拿着鸡毛当令箭" 美国人给我们的感觉总是怪怪的,既以崇尚自由而自居,又以规矩繁杂而著名. 因此,生活在美国的人们必须要处处小心.否则的话,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有可能触犯法律,受到惩罚.而这些规矩,之于美国公民来讲 ...查看


  • 制度永远有漏洞,不要让执行者成为制度的对手
  • 制度永远有漏洞,不要让执行者成为制度的对手 <吕氏春秋·离谓>篇记载:"郑国多相县(悬)以书者,子产令无县(悬)书,邓析致之.子产令无致书,邓析倚之.令无穷,则邓析应之亦无穷矣."这个故事的大致内容是:在子产 ...查看


  • 家居风水植物:令箭荷花的风水作用
  •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讲的便是荷花的美丽,在池中亭亭玉立.荷花的种类不止是一种,令箭荷花就是属于仙人掌科的一种荷花.本期植物风水一起去了解一下令箭荷花的风水作用. 在家中合适的位置摆放了合适的植物花卉,而又花卉 ...查看


  • 蟹爪兰- -仙人指- -假昙花- -落花之舞- -令箭荷花的区别
  • 因为都是附生类仙人掌植物,枝干均呈茎节状,所以这几种花的茎节,也就是通常说的"叶片"形状相似,常常被认为是同一个品种的花卉,统之为蟹爪兰,但其实是不同属的五种植物. 一· 科-属 1. 蟹爪兰· 仙人掌科,蟹爪兰属. 2 ...查看


  • 京剧[四郎探母]于魁智版实况剧本
  • 京剧<四郎探母>于魁智版实况 杨四郎延辉在宋.辽金沙滩一战中,被辽掳去,改名木易,与铁镜公主结婚.十五年后,四郎听说六郎挂帅,老母佘太君也押粮草随营同来,不觉动了思亲之情.但战情紧张,无计过关见母,愁闷非常.公主问明隐情,盗取令 ...查看


  • 护城河上的尸块(2)
  • 这个案子还没有着落,再来个什么事,岂不是雪上加霜?平哥看着我们清一色惊恐的眼神,噗地一声笑了,接着说:"别紧张,是交通事故." 大家都长吁一口气."交通事故你大惊小怪的干什么?"飙哥显然很不满. &q ...查看


  • 中考作文范例
  • 一,,,日积月累 一滴水固然渺小,但千万滴乃至十亿滴凝聚成的力量却是我们不可小视的.石"穿"对人类来说,办到它是轻而易举的,可是又有谁愿化作那一滴水的力量去成就这一现象呢?这便告诉我们要学会积累,积累着看似渺小的的力量, ...查看


  • [三维设计]2016届高三专题专项增分课堂练[专题专项增分练]
  • 2016届高三专题专项增分课堂练--小- (0/54)2016-03-15 08:35 2016届高三专题专项增分课堂练--传- (0/35)2016-03-15 08:35 2016届高三专题专项增分课堂练--名- (0/51)2016-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