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神经调节
【知识网络】
知识点1:反射和反射弧
1.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是________,神经调节基本方式是________。
2.反射:指在____________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包括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两种。
3.结构基础:________,由________、传入神经、________、传出神经和________组成。反射活动需要有________________才能实现。
【提醒】1. 有了完整的反射弧就一定能发生反射活动吗?
不一定。还需要有适宜的刺激。
2.刺激支配肌肉的神经, 引起该肌肉收缩的过程属于反射吗?
不是,因为反射是通过完整的反射弧来实现的。
【例题1】 (多选) 现象Ⅰ:小明的手指不小心碰到一个很烫的物品而将手缩回;现象Ⅱ:小明伸手拿别人的物品被口头拒绝而将手缩回。两个现象中的缩手反应比较见下表,正确的是
知识点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1.传导形式: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以________的形式传导的。
2.膜电位:静息状态时膜电位是________,而兴奋时是________。
3.传导过程:在兴奋部位和未兴奋部位之间由于存在电位差而形成________。
4.传导方向:________。
说明:
当动作电位产生时,膜外的Na 内流是通过离子通道(一种特殊的蛋白质)来进行的,
+此时是扩散,膜内外的Na 浓度差越大,动作电位发生的越显著。当动作电位再次恢复到静
+息电位时,Na 外流就需要消耗能量,属于主动运输了。
【提醒】
1.在神经纤维膜外,兴奋传导方向与局部电流方向相反;在神经纤维膜内,兴奋传导方向与局部电流方向相同。
2.在一个神经元内有一处受到刺激产生兴奋,迅速传至整个神经元细胞,即在该神经元的任何部位均可测到电位变化。
【例题2】如图表示刺激强度逐渐增加(S1~S 8) 时下一个
神经元膜电位的变化规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刺激要达到一定的强度才能诱导神经细胞产生兴奋
B .刺激强度达到S 5以后,随刺激强度增加兴奋逐渐增强
C .在S 1~S 4期间,细胞膜上没有离子的进出
D .在S 5~S 8期间,细胞膜的电位是外正内负
【例题3】 (多选) 下列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兴奋部位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膜内为负、膜外为正
+B .神经细胞兴奋时细胞膜对Na 通透性增大
C .兴奋在反射弧中以神经冲动的方式双向传递
++D .细胞膜内外K 、Na 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
知识点3:有关神经纤维上电位的测定和偏转问题
1.静息电位的测量
+
灵敏电流计一极与神经纤维膜外侧连接,另一极与膜内侧连接,只观察到指针一次偏转。两极都与神经纤维膜外侧(或膜内侧) 相连接时,指针不偏转。
2.动作电位的测量
灵敏电流计的两极都连接在神经纤维膜外(或内) 侧,可观察到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下面图中a
点受刺激产生动作电位“”,动作电位沿神经纤维传导依次通过“a ―→b ―→c ―→c 右侧”时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变化细化图:
3.电位变化曲线解读
离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适当刺激时,受刺激部位细胞
膜两侧会出现暂时性的电位变化,产生神经冲动。图示
该部位受刺激前后,膜两侧电位差的变化。
+A 线段——静息电位、外正内负,K 通道开放;
+B 点——0电位,动作电位形成过程中,Na 通道开放;
+BC 段——动作电位,Na 通道继续开放;
CD 段——静息电位恢复过程中;
DE 段——静息电位。
【例题4】(多选) 在同一个神经纤维上,电极连接有以下4种情况,其中ac =bc ,当给予适当刺激后,电流计偏转方向相同的是 ( AB
)
【例题5】下图1是测量神经纤维膜内外电位的装置,图2是测得的膜电位变化。请回答:
(1)图1装置测得的电位相当于图中的点的电位,该电位称为 电位。装置B 测得的电位相当于图2中的电位。
(2)当神经受到适当刺激后,在兴奋部位,膜对离子的 性发生变化, 离子大量流向膜 ,引起电位逐步变化,此时相当于图2中的 段。
(3)将离体神经置于不同钠离子浓度的生理盐水中,给予一定刺激后,下图中能正确知识点1.突触:一般情况下每一神经元的轴突末梢与其他神经元的________或________形成接点,
由此可分为两类:
2.过程
①递质移动方向:突触小泡→__________→突触间隙→________。
②信号转换:电信号→________→电信号。
③特点:________传递,只能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到另一个神经元____________。 知道了吗 为什么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提醒】
1.兴奋在反射弧中的单向传导是由突触所决定的。
2.兴奋在突触的传递,需要突触小体中的高尔基体参与递质的释放,释放的递质需经突触间隙的组织液。
想一想:
神经递质由突触小泡分泌至突触间隙共穿越几层生物膜?哪些细胞器参与了递质的合成与释放?
+【例题6】Ca 2能消除突触前膜内的负电荷,利于突触小泡和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若
+瞬间增大突触前膜对组织液中Ca 2的通透性,将引起的效应是 ( ) 。
A .加速神经冲动的传递 B .使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兴奋
C .减缓神经冲动的传递 D .使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抑制
【例题7】(多选) 下图甲是青蛙离体的神经—肌肉标本示意图,图中AB +BC =CD 图乙是突触放大模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
A .刺激C 处,A 、D 点可同时检测到膜电位变化
B .刺激D 处,肌肉和F 内的线粒体活动均明显增强
C .③的内容物释放到②中主要借助生物膜的流动性
D .兴奋从E 到F ,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例题8】下图是离体实验条件下神经突触
后膜的膜电位变化示意图,下列各项中
不会引发异常膜电位的是 ( )
A .突触前膜的乙酰胆碱释放量减少
B .突触间隙中乙酰胆碱未及时分解
C .部分受体与乙酰胆碱的结合受阻
D .该神经突触处于低 Na 溶液中
【例题9】下图是反射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刺激a 点(a点为两接线端之间的中点) ,检测各位点电位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若检测到b 、d 点有电位变化,说明兴奋在同一神经元上是双向传导的
B .兴奋由c 传导到e 时,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
C .若c 处检测不到电位变化,可能是由于突触前膜释放的是抑制性递质
D .电流表①不偏转,电流表②可能偏转两次
知识点5: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
1.辨析神经系统各级中枢,并完成填空
①________——有________中枢、水平衡的调节中枢,还与生物节律等的控制有关
②脑干——有许多维持生命必要的中枢、如______中枢
③________——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④小脑——有维持________的中枢
⑤________——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高级中枢的调控。
【提醒】人体有意识的憋尿和排尿就充分说明神经系统的分级调控。
2.辨析大脑皮层各言语区,并指出发生障碍时,主要特征:
【例题10】下列实例能够说明神经系统中的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控制作用的是( )
A .针刺指尖引起缩手反射
B .短期记忆的多次重复可形成长期记忆
C .大脑皮层语言H 区损伤,导致人不能听懂别人讲话
D .意识丧失的病人能排尿但不能控制,意识恢复后可控制
【例题11】盲人用手指“阅读”盲文报刊时,需要参与的神经中枢有 ( )
A .言语区 B .躯体运动中枢
C .躯体感受中枢 D .以上全部都参与
【随堂演练】
1.下列关于反射弧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刺激某一反射弧的感受器或传出神经,可使效应器产生相同的反应
B .反射弧中的感受器和效应器均分布于机体同一组织或器官
C .刺激传出神经引起效应器的反应可称之为反射
D .反射弧中的神经中枢都位于脊髓
2.下图①~④表示麻醉剂阻断神经冲动传导的可能位置。如果病人有感觉,但手不能动,那么阻断的位置是 (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3.研究表明,同一突触小体中可能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递质,此现象称为递质共存现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兴奋在突触中的传递有赖于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
B .兴奋在突触中的传递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传递功能
C .同一突触后膜上可能存在多种受体
D .共存的递质可能起协同作用也可能起拮抗作用
+4.试判断一个神经细胞的静息电位在添加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河豚毒素(Na通道蛋
白抑制剂) 后,是如何变化的 ( A
)
5.下图为反射弧的部分结构示意图,若在B 、E
两点的细胞膜表面安放电极,中间接电表,
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
A .神经冲动在A 、B 、C 、D 、E 处的传导速度相同
B .刺激B 点时相应部位兴奋传导方向是A ←B →C
C .刺激D 点时会引起电流表的指针发生一次偏转
D .正常机体内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
6.如图表示用电表测量膜内外的电位差。当神经纤维受到
++刺激时,细胞膜上Na 通道打开,膜外Na 顺浓度梯度大量
++流入膜内,此后Na 通道很快就进入失活状态,同时K 通
+道开放,膜内K 在浓度差和电位差的推动下向膜外扩散。
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 。
A .神经纤维在静息状态下,电表不能测出电位差
+B .受刺激后膜外Na 大量流入膜内,兴奋部位膜两侧的电位是外正内负
C .神经纤维受刺激时,兴奋传导方向与膜外局部电流方向相同
D .从神经纤维受刺激到恢复静息状态,电表指针两次通过0电位
7.(多选) 如图表示缩手反射的反射弧,a 、b 、c 代表
反射弧中的三种神经元。如果进行下述操作,试判断
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用电刺激Ⅰ处,则Ⅰ处细胞膜内外电位为外正内负
B .用电刺激Ⅱ处,则皮肤、肌肉都发生兴奋
C .剪断Ⅰ处,刺激断口处向b 侧所发生的缩手反应叫做缩手反射
D .用一定强度的电流刺激b 神经元,则神经传导的方向
为b →c →Ⅱ→肌肉
8.突触是神经元之间相互接触并进行信息传递的关键部位,在神经系统正常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调节控制作用,根据对下一级神经元活动的影响,可以把突触分为兴奋性突触和抑制性突触。下面图1和图2分别表示这两种突触作用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递质合成后首先贮存在________内,以防止被细胞内其他酶系所破坏。当兴奋抵达神经末梢时,递质释放,并与位于突触________(前/后) 膜上的受体结合。在图1中,当某种递质
+与受体结合时,引起Na 大量内流,使后膜的电位逆转成________,从而发生兴奋,而在图
-2中,当另一种递质与受体结合时,却使Cl 内流,由于抑制了突触后神经元________(静息
电位、动作电位) 的产生,所以无法产生兴奋。
(2)不同麻醉剂的作用机理不同:有些麻醉剂属于递质拟似剂(能与受体结合,并且结合后产生与递质作用时类似的效果) ,有些麻醉剂属于受体阻断剂(阻碍递质与相应受体的结合) ,那么,递质拟似剂类的麻醉剂主要作用于________(兴奋性突触/抑制性突触) 。
(3)一个神经元可接受许多不同种类和不同性质神经元的影响,并对所接受的信息进行加工,使相同的信息加合在一起,相反的信息互相抵消,然后决定是兴奋还是抑制。帕金森综合征的其中一个病因就是相关递质释放异常,见下图。
请提出抗帕金森病药物的作用机理(至少写出两点)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1:1. 神经元 反射 2. 中枢神经系统 条件反射(后天性) 和非条件(先天性) 3. 反射弧 感受器 神经中枢 效应器 完整的反射弧
知识点2:(1)电信号 (2)内负外正 内正外负 (3)局部电流 (4)双向传导
【例题8】(1)A 静息 C 动作
(2)通透 钠 内 B (3)D
知识点4:(1)细胞体 树突 轴突 细胞体 树突 (2)①突触前膜 突触后膜 ②化学信号 (3)单向 树突或细胞体
知道了吗 因为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经过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
想一想:神经递质的释放属胞吐作用,不属跨膜运输,穿越了0层生物膜。高尔基体参与了递质的合成与释放,线粒体则为其提供能量
知识点5:1.下丘脑 体温调节 呼吸 大脑皮层 身体平衡 脊髓
2.写字 看懂文字 S 区 听懂话
【随堂演练】
10.(1)突触小泡 后 外负内正 动作电位 (2)抑制性突触 (3)促进多巴胺释放;抑制乙酰胆碱的释放;补充多巴胺递质拟似剂
高二生物神经调节
【知识网络】
知识点1:反射和反射弧
1.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是________,神经调节基本方式是________。
2.反射:指在____________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包括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两种。
3.结构基础:________,由________、传入神经、________、传出神经和________组成。反射活动需要有________________才能实现。
【提醒】1. 有了完整的反射弧就一定能发生反射活动吗?
不一定。还需要有适宜的刺激。
2.刺激支配肌肉的神经, 引起该肌肉收缩的过程属于反射吗?
不是,因为反射是通过完整的反射弧来实现的。
【例题1】 (多选) 现象Ⅰ:小明的手指不小心碰到一个很烫的物品而将手缩回;现象Ⅱ:小明伸手拿别人的物品被口头拒绝而将手缩回。两个现象中的缩手反应比较见下表,正确的是
知识点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1.传导形式: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以________的形式传导的。
2.膜电位:静息状态时膜电位是________,而兴奋时是________。
3.传导过程:在兴奋部位和未兴奋部位之间由于存在电位差而形成________。
4.传导方向:________。
说明:
当动作电位产生时,膜外的Na 内流是通过离子通道(一种特殊的蛋白质)来进行的,
+此时是扩散,膜内外的Na 浓度差越大,动作电位发生的越显著。当动作电位再次恢复到静
+息电位时,Na 外流就需要消耗能量,属于主动运输了。
【提醒】
1.在神经纤维膜外,兴奋传导方向与局部电流方向相反;在神经纤维膜内,兴奋传导方向与局部电流方向相同。
2.在一个神经元内有一处受到刺激产生兴奋,迅速传至整个神经元细胞,即在该神经元的任何部位均可测到电位变化。
【例题2】如图表示刺激强度逐渐增加(S1~S 8) 时下一个
神经元膜电位的变化规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刺激要达到一定的强度才能诱导神经细胞产生兴奋
B .刺激强度达到S 5以后,随刺激强度增加兴奋逐渐增强
C .在S 1~S 4期间,细胞膜上没有离子的进出
D .在S 5~S 8期间,细胞膜的电位是外正内负
【例题3】 (多选) 下列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兴奋部位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膜内为负、膜外为正
+B .神经细胞兴奋时细胞膜对Na 通透性增大
C .兴奋在反射弧中以神经冲动的方式双向传递
++D .细胞膜内外K 、Na 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
知识点3:有关神经纤维上电位的测定和偏转问题
1.静息电位的测量
+
灵敏电流计一极与神经纤维膜外侧连接,另一极与膜内侧连接,只观察到指针一次偏转。两极都与神经纤维膜外侧(或膜内侧) 相连接时,指针不偏转。
2.动作电位的测量
灵敏电流计的两极都连接在神经纤维膜外(或内) 侧,可观察到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下面图中a
点受刺激产生动作电位“”,动作电位沿神经纤维传导依次通过“a ―→b ―→c ―→c 右侧”时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变化细化图:
3.电位变化曲线解读
离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适当刺激时,受刺激部位细胞
膜两侧会出现暂时性的电位变化,产生神经冲动。图示
该部位受刺激前后,膜两侧电位差的变化。
+A 线段——静息电位、外正内负,K 通道开放;
+B 点——0电位,动作电位形成过程中,Na 通道开放;
+BC 段——动作电位,Na 通道继续开放;
CD 段——静息电位恢复过程中;
DE 段——静息电位。
【例题4】(多选) 在同一个神经纤维上,电极连接有以下4种情况,其中ac =bc ,当给予适当刺激后,电流计偏转方向相同的是 ( AB
)
【例题5】下图1是测量神经纤维膜内外电位的装置,图2是测得的膜电位变化。请回答:
(1)图1装置测得的电位相当于图中的点的电位,该电位称为 电位。装置B 测得的电位相当于图2中的电位。
(2)当神经受到适当刺激后,在兴奋部位,膜对离子的 性发生变化, 离子大量流向膜 ,引起电位逐步变化,此时相当于图2中的 段。
(3)将离体神经置于不同钠离子浓度的生理盐水中,给予一定刺激后,下图中能正确知识点1.突触:一般情况下每一神经元的轴突末梢与其他神经元的________或________形成接点,
由此可分为两类:
2.过程
①递质移动方向:突触小泡→__________→突触间隙→________。
②信号转换:电信号→________→电信号。
③特点:________传递,只能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到另一个神经元____________。 知道了吗 为什么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提醒】
1.兴奋在反射弧中的单向传导是由突触所决定的。
2.兴奋在突触的传递,需要突触小体中的高尔基体参与递质的释放,释放的递质需经突触间隙的组织液。
想一想:
神经递质由突触小泡分泌至突触间隙共穿越几层生物膜?哪些细胞器参与了递质的合成与释放?
+【例题6】Ca 2能消除突触前膜内的负电荷,利于突触小泡和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若
+瞬间增大突触前膜对组织液中Ca 2的通透性,将引起的效应是 ( ) 。
A .加速神经冲动的传递 B .使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兴奋
C .减缓神经冲动的传递 D .使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抑制
【例题7】(多选) 下图甲是青蛙离体的神经—肌肉标本示意图,图中AB +BC =CD 图乙是突触放大模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
A .刺激C 处,A 、D 点可同时检测到膜电位变化
B .刺激D 处,肌肉和F 内的线粒体活动均明显增强
C .③的内容物释放到②中主要借助生物膜的流动性
D .兴奋从E 到F ,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例题8】下图是离体实验条件下神经突触
后膜的膜电位变化示意图,下列各项中
不会引发异常膜电位的是 ( )
A .突触前膜的乙酰胆碱释放量减少
B .突触间隙中乙酰胆碱未及时分解
C .部分受体与乙酰胆碱的结合受阻
D .该神经突触处于低 Na 溶液中
【例题9】下图是反射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刺激a 点(a点为两接线端之间的中点) ,检测各位点电位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若检测到b 、d 点有电位变化,说明兴奋在同一神经元上是双向传导的
B .兴奋由c 传导到e 时,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
C .若c 处检测不到电位变化,可能是由于突触前膜释放的是抑制性递质
D .电流表①不偏转,电流表②可能偏转两次
知识点5: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
1.辨析神经系统各级中枢,并完成填空
①________——有________中枢、水平衡的调节中枢,还与生物节律等的控制有关
②脑干——有许多维持生命必要的中枢、如______中枢
③________——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④小脑——有维持________的中枢
⑤________——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高级中枢的调控。
【提醒】人体有意识的憋尿和排尿就充分说明神经系统的分级调控。
2.辨析大脑皮层各言语区,并指出发生障碍时,主要特征:
【例题10】下列实例能够说明神经系统中的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控制作用的是( )
A .针刺指尖引起缩手反射
B .短期记忆的多次重复可形成长期记忆
C .大脑皮层语言H 区损伤,导致人不能听懂别人讲话
D .意识丧失的病人能排尿但不能控制,意识恢复后可控制
【例题11】盲人用手指“阅读”盲文报刊时,需要参与的神经中枢有 ( )
A .言语区 B .躯体运动中枢
C .躯体感受中枢 D .以上全部都参与
【随堂演练】
1.下列关于反射弧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刺激某一反射弧的感受器或传出神经,可使效应器产生相同的反应
B .反射弧中的感受器和效应器均分布于机体同一组织或器官
C .刺激传出神经引起效应器的反应可称之为反射
D .反射弧中的神经中枢都位于脊髓
2.下图①~④表示麻醉剂阻断神经冲动传导的可能位置。如果病人有感觉,但手不能动,那么阻断的位置是 (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3.研究表明,同一突触小体中可能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递质,此现象称为递质共存现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兴奋在突触中的传递有赖于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
B .兴奋在突触中的传递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传递功能
C .同一突触后膜上可能存在多种受体
D .共存的递质可能起协同作用也可能起拮抗作用
+4.试判断一个神经细胞的静息电位在添加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河豚毒素(Na通道蛋
白抑制剂) 后,是如何变化的 ( A
)
5.下图为反射弧的部分结构示意图,若在B 、E
两点的细胞膜表面安放电极,中间接电表,
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
A .神经冲动在A 、B 、C 、D 、E 处的传导速度相同
B .刺激B 点时相应部位兴奋传导方向是A ←B →C
C .刺激D 点时会引起电流表的指针发生一次偏转
D .正常机体内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
6.如图表示用电表测量膜内外的电位差。当神经纤维受到
++刺激时,细胞膜上Na 通道打开,膜外Na 顺浓度梯度大量
++流入膜内,此后Na 通道很快就进入失活状态,同时K 通
+道开放,膜内K 在浓度差和电位差的推动下向膜外扩散。
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 。
A .神经纤维在静息状态下,电表不能测出电位差
+B .受刺激后膜外Na 大量流入膜内,兴奋部位膜两侧的电位是外正内负
C .神经纤维受刺激时,兴奋传导方向与膜外局部电流方向相同
D .从神经纤维受刺激到恢复静息状态,电表指针两次通过0电位
7.(多选) 如图表示缩手反射的反射弧,a 、b 、c 代表
反射弧中的三种神经元。如果进行下述操作,试判断
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用电刺激Ⅰ处,则Ⅰ处细胞膜内外电位为外正内负
B .用电刺激Ⅱ处,则皮肤、肌肉都发生兴奋
C .剪断Ⅰ处,刺激断口处向b 侧所发生的缩手反应叫做缩手反射
D .用一定强度的电流刺激b 神经元,则神经传导的方向
为b →c →Ⅱ→肌肉
8.突触是神经元之间相互接触并进行信息传递的关键部位,在神经系统正常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调节控制作用,根据对下一级神经元活动的影响,可以把突触分为兴奋性突触和抑制性突触。下面图1和图2分别表示这两种突触作用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递质合成后首先贮存在________内,以防止被细胞内其他酶系所破坏。当兴奋抵达神经末梢时,递质释放,并与位于突触________(前/后) 膜上的受体结合。在图1中,当某种递质
+与受体结合时,引起Na 大量内流,使后膜的电位逆转成________,从而发生兴奋,而在图
-2中,当另一种递质与受体结合时,却使Cl 内流,由于抑制了突触后神经元________(静息
电位、动作电位) 的产生,所以无法产生兴奋。
(2)不同麻醉剂的作用机理不同:有些麻醉剂属于递质拟似剂(能与受体结合,并且结合后产生与递质作用时类似的效果) ,有些麻醉剂属于受体阻断剂(阻碍递质与相应受体的结合) ,那么,递质拟似剂类的麻醉剂主要作用于________(兴奋性突触/抑制性突触) 。
(3)一个神经元可接受许多不同种类和不同性质神经元的影响,并对所接受的信息进行加工,使相同的信息加合在一起,相反的信息互相抵消,然后决定是兴奋还是抑制。帕金森综合征的其中一个病因就是相关递质释放异常,见下图。
请提出抗帕金森病药物的作用机理(至少写出两点)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1:1. 神经元 反射 2. 中枢神经系统 条件反射(后天性) 和非条件(先天性) 3. 反射弧 感受器 神经中枢 效应器 完整的反射弧
知识点2:(1)电信号 (2)内负外正 内正外负 (3)局部电流 (4)双向传导
【例题8】(1)A 静息 C 动作
(2)通透 钠 内 B (3)D
知识点4:(1)细胞体 树突 轴突 细胞体 树突 (2)①突触前膜 突触后膜 ②化学信号 (3)单向 树突或细胞体
知道了吗 因为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经过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
想一想:神经递质的释放属胞吐作用,不属跨膜运输,穿越了0层生物膜。高尔基体参与了递质的合成与释放,线粒体则为其提供能量
知识点5:1.下丘脑 体温调节 呼吸 大脑皮层 身体平衡 脊髓
2.写字 看懂文字 S 区 听懂话
【随堂演练】
10.(1)突触小泡 后 外负内正 动作电位 (2)抑制性突触 (3)促进多巴胺释放;抑制乙酰胆碱的释放;补充多巴胺递质拟似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