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霜篇》说课稿
一、说教材
《傲霜篇》是作家峻青的作品,在语文版实验教材五年级上册以
根据教材特点,结合五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我设定本文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是:
1,学习课文,体会霜的大。
2,体会菊花坚强不屈、傲霜斗雪、不畏强暴的高尚情操。
3,体会作者对菊花的敬佩和喜爱之情。激励学生向菊花学习,做一个坚强不屈的人。
教学重、难点是:感悟菊花的象征意义。
教学准备:课件。课前布置学生搜集菊花知识的资料和描写菊花的诗句。 二:说教法学法
新课标中说,要把课堂还给学生,于是在课堂上,我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学生的生活经验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学时我采取创设情景法,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使学生学会表达。
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以读代讲法,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引导学生进行多元对话。
三、说教学程序
1、创设情境,体会意境。
老师首先要有资源意识,用智慧去发掘学生这块宝贵的课程资源。学生的生活经验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在课堂上,我先出示秋霜落叶图,让学生感受秋霜,走进深秋。在这样的情境中,如果你衣着单薄,你会又怎样的感受?对于秋天的认识,高年级的孩子,不管是感性还是理性的认识都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这个问题一抛出,学生有话可讲,他们的生活经验走进了课堂,成了课程资源,
—1—
并很快与作者的认识达成共识,获得成就感,从而乐于表达。
2、多元对话,悟情悟理。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作者、编者之间对话的过程”。我在引导学生读悟描写霜大、天气冷的句子,重点指导学生抓住“一片雪白,白皑皑,铺上、厚” 等词语理解霜下得大,天气冷,为后文体会菊花傲霜的品格做好铺垫。紧接着,对比找出黄叶飘零和菊花凌寒怒放的句子,作者赞美菊花的句子,直观感受秋菊傲霜的情操。引导学生与作者、与作者的情感、与文本、与老师、与自己展开多元的平等对话,体会菊花的傲,感悟作者的情,体悟文本的美。提高学生的读悟能力。
3、发展语言,训练思维。
新课程标准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加强思维训练,是因为思维是智力的核心,是提高人才素质的关键。思维又是语文能力的核心,是语言能力的基础。根据本课内容和学生特点,我在学习第五自然段时设计了让学生运用“真不愧是……我爱……我爱……我爱……然而,我更爱……”仿写一段话的练习。这是我估计本课时教学的一个难点,为了突破难点,我在本环节的导语中有意安排了“荷花、小草、梅花、兰花”的话题,意在启迪学生思维,能找到仿写的素材。让学生在读、悟、写的过程中,语言与思维能力同时得到训练与提高。
4、拓展延伸,扩大视野。
课堂的外延等同于生活的外延。语文课程资源不应只局限于教材。我在拓展延伸的环节组织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描写菊花的诗文,既使学生扩大了古今文人对菊花赞美的视野,又达到了积累优秀诗文的目标,还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四: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设计就是文本的浓缩版。结合教学流程,我采用边讲边板书的方法。(指板书介绍)本课板书我做到图文结合,条理清晰,简洁流畅,将文中—2—
蕴涵情感与精神形象直观地展示出来,又具有延展性,给学生留有想象的空间。
对比
菊花盛开
爱 不畏强暴 傲霜斗雪 万木凋零
结束语:以上是我的说课,如有不当之处恳请各位评委老师批评指正!谢谢!
《傲霜篇》
—3—
《傲霜篇》说课稿
一、说教材
《傲霜篇》是作家峻青的作品,在语文版实验教材五年级上册以
根据教材特点,结合五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我设定本文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是:
1,学习课文,体会霜的大。
2,体会菊花坚强不屈、傲霜斗雪、不畏强暴的高尚情操。
3,体会作者对菊花的敬佩和喜爱之情。激励学生向菊花学习,做一个坚强不屈的人。
教学重、难点是:感悟菊花的象征意义。
教学准备:课件。课前布置学生搜集菊花知识的资料和描写菊花的诗句。 二:说教法学法
新课标中说,要把课堂还给学生,于是在课堂上,我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学生的生活经验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学时我采取创设情景法,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使学生学会表达。
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以读代讲法,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引导学生进行多元对话。
三、说教学程序
1、创设情境,体会意境。
老师首先要有资源意识,用智慧去发掘学生这块宝贵的课程资源。学生的生活经验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在课堂上,我先出示秋霜落叶图,让学生感受秋霜,走进深秋。在这样的情境中,如果你衣着单薄,你会又怎样的感受?对于秋天的认识,高年级的孩子,不管是感性还是理性的认识都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这个问题一抛出,学生有话可讲,他们的生活经验走进了课堂,成了课程资源,
—1—
并很快与作者的认识达成共识,获得成就感,从而乐于表达。
2、多元对话,悟情悟理。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作者、编者之间对话的过程”。我在引导学生读悟描写霜大、天气冷的句子,重点指导学生抓住“一片雪白,白皑皑,铺上、厚” 等词语理解霜下得大,天气冷,为后文体会菊花傲霜的品格做好铺垫。紧接着,对比找出黄叶飘零和菊花凌寒怒放的句子,作者赞美菊花的句子,直观感受秋菊傲霜的情操。引导学生与作者、与作者的情感、与文本、与老师、与自己展开多元的平等对话,体会菊花的傲,感悟作者的情,体悟文本的美。提高学生的读悟能力。
3、发展语言,训练思维。
新课程标准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加强思维训练,是因为思维是智力的核心,是提高人才素质的关键。思维又是语文能力的核心,是语言能力的基础。根据本课内容和学生特点,我在学习第五自然段时设计了让学生运用“真不愧是……我爱……我爱……我爱……然而,我更爱……”仿写一段话的练习。这是我估计本课时教学的一个难点,为了突破难点,我在本环节的导语中有意安排了“荷花、小草、梅花、兰花”的话题,意在启迪学生思维,能找到仿写的素材。让学生在读、悟、写的过程中,语言与思维能力同时得到训练与提高。
4、拓展延伸,扩大视野。
课堂的外延等同于生活的外延。语文课程资源不应只局限于教材。我在拓展延伸的环节组织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描写菊花的诗文,既使学生扩大了古今文人对菊花赞美的视野,又达到了积累优秀诗文的目标,还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四: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设计就是文本的浓缩版。结合教学流程,我采用边讲边板书的方法。(指板书介绍)本课板书我做到图文结合,条理清晰,简洁流畅,将文中—2—
蕴涵情感与精神形象直观地展示出来,又具有延展性,给学生留有想象的空间。
对比
菊花盛开
爱 不畏强暴 傲霜斗雪 万木凋零
结束语:以上是我的说课,如有不当之处恳请各位评委老师批评指正!谢谢!
《傲霜篇》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