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高粱家族》是一部基本以抗日战争为背景的长篇小说,只有极少数内容涉及到解放后的一些故事,并语焉不详,看来似乎属于系列作品的一部分。因为电影《红高粱》的存在,本书的故事情节想必大家都比较熟悉。但是,小说是一种完全不同于电影的艺术,小说中有的,电影中未必就有。比如以下文字,电影就未必能表达:
父亲看到这个鬼子兵是个年轻漂亮的小伙子,两只大眼睛漆黑发亮。(1)
如果电影要表达这一场景,就需要胡歌来演鬼子……
对,莫言的思路和一般人很不一样。如果我对他的用词理解没错的话,他对日本青年们的感情是相当不错的。
一个肩上佩着两块红布、胯上挂着一柄拖地钢刀、牵着一匹狼狗、戴着两只白手套、面孔清癯的日本官儿从帐篷那边走过来。(2)
这个样子可能可以算“面孔清癯”,对不对?
日本兵的死得到了莫言的同情:
十几个汉子,两人一伙,把这些也许是善良的、也许是漂亮的,但基本上都年轻力壮的日本士兵抬起来……(3)
这是要强奸恋儿的日本兵在恋儿眼中的形象:
他面孔清瘦,鼻梁挺拔,尖陡,眼睛黑亮,很像个口齿伶俐、见多识广的读书人。(4)
这个形象真是帅啊,这哪里是日本兵,分明是我老公嘛!
我们再来看余占鳌父子遭遇一名日本兵时发生的事情:
日本兵拿出妻儿合影恳请余占鳌不要杀自己。余占鳌的内心产生了强烈的冲突:父亲眼前一片漆黑,一阵冰凉的寒气贯通全身。绿色和红色的光线照射着父亲紧闭着的双眼。父亲感到心中痛苦万分。而日本兵两行清亮的泪水沿着他肮脏的清癯的面颊流出来。(没错,日本人全都瘦瘦的很帅,全都是胡歌和王凯演的!)余占鳌的儿子已经被打动了,恳请父亲不要杀日本兵,但余占鳌想到被杀的乡亲,还是动了手,不过,内心的痛苦也上升到了宇宙的高度:父亲恍然觉得,有一把在空中自由飞旋的闪着血红光芒的大刀,把爷爷、奶奶、罗汉大爷、日本马兵、马兵的老婆和孩子、哑巴大叔、刘大号、方家兄弟、『痨病四』、任副官……如砍瓜切菜一般,通通切成两半……(5)
这段话的意思就是:我们的敌人不是侵略者,而是来自于哲学层面的人类的劣根性之类的东西。对不起,莫言,你不要那么圣母心,我们中华民族一直认为,日本侵略者就是我们的敌人。
真实的侵华日军照片
对于“二奶奶”恋儿被强奸的事件,莫言更是发表了一段前言不搭后语的评论:
如果那天面对着二奶奶辉煌肉体的不是一个日本兵,二奶奶是否会免遭蹂躏呢?不,不会,当一个雄性兽人单独在一起的时候,由于没有必要猴子戴帽,他会加倍疯狂,他会脱掉那些刺绣着美好文章的楚楚衣冠,像野兽一样扑上去。……也许那天只有一个日本兵面对着二奶奶的肉体,也许他会想起他的母亲或妻子,想到此他也许会悄然而去,会不会啊?(6)
“当一个雄性兽人单独在一起”是什么意思,我看了几遍也没明白。但是下一句还是看明白了——日本兵也有可能想起自己的母亲或妻子,选择不强奸中国女性。那么敢问莫言,如此圣母心的日本兵,你在日本的14年侵华战争中遇到了几个?你考证历史后发现了几个?如果有的话,是不是主流?南京大屠杀三十万同胞的血是不是白流了,就为了你要证明你的圣母心?你的立场到底是站在人民的一边,还是站在极少数“莫须有”的善良又帅气的日本侵略者一边?如果你要重拍《红高粱》,你除了让胡歌演日本兵,准备让谁演余占鳌?
普通日本兵
文革之后,随着“伤痕文学”的出现,“私人叙事”开始称霸文坛。小钰(微信公众号:王小钰)认为,私人叙事从个人角度来体现时代主题,并无不妥,但个人的命运终究是和时代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如果“私人叙事”被用于非典型化的叙事,挖空心思甚至胡编乱造一些完全不符合历史和时代主题,甚至与时代主题相反的例子,来歪曲历史、讽刺时代,那就注定写不出好作品来。然而,这股歪风在目前的文学创作中却时常见到。对此的评述,请继续关注小钰公众号。
(1)莫言:《红高粱家族》,上海文艺出版社,2012年10月第1版,第13页。
(2)同上,第30页。
(3)同上,第127页。
(4)同上,第323页。
(5)同上,第160-162页。
(6)同上,第325页。
《红高粱家族》是一部基本以抗日战争为背景的长篇小说,只有极少数内容涉及到解放后的一些故事,并语焉不详,看来似乎属于系列作品的一部分。因为电影《红高粱》的存在,本书的故事情节想必大家都比较熟悉。但是,小说是一种完全不同于电影的艺术,小说中有的,电影中未必就有。比如以下文字,电影就未必能表达:
父亲看到这个鬼子兵是个年轻漂亮的小伙子,两只大眼睛漆黑发亮。(1)
如果电影要表达这一场景,就需要胡歌来演鬼子……
对,莫言的思路和一般人很不一样。如果我对他的用词理解没错的话,他对日本青年们的感情是相当不错的。
一个肩上佩着两块红布、胯上挂着一柄拖地钢刀、牵着一匹狼狗、戴着两只白手套、面孔清癯的日本官儿从帐篷那边走过来。(2)
这个样子可能可以算“面孔清癯”,对不对?
日本兵的死得到了莫言的同情:
十几个汉子,两人一伙,把这些也许是善良的、也许是漂亮的,但基本上都年轻力壮的日本士兵抬起来……(3)
这是要强奸恋儿的日本兵在恋儿眼中的形象:
他面孔清瘦,鼻梁挺拔,尖陡,眼睛黑亮,很像个口齿伶俐、见多识广的读书人。(4)
这个形象真是帅啊,这哪里是日本兵,分明是我老公嘛!
我们再来看余占鳌父子遭遇一名日本兵时发生的事情:
日本兵拿出妻儿合影恳请余占鳌不要杀自己。余占鳌的内心产生了强烈的冲突:父亲眼前一片漆黑,一阵冰凉的寒气贯通全身。绿色和红色的光线照射着父亲紧闭着的双眼。父亲感到心中痛苦万分。而日本兵两行清亮的泪水沿着他肮脏的清癯的面颊流出来。(没错,日本人全都瘦瘦的很帅,全都是胡歌和王凯演的!)余占鳌的儿子已经被打动了,恳请父亲不要杀日本兵,但余占鳌想到被杀的乡亲,还是动了手,不过,内心的痛苦也上升到了宇宙的高度:父亲恍然觉得,有一把在空中自由飞旋的闪着血红光芒的大刀,把爷爷、奶奶、罗汉大爷、日本马兵、马兵的老婆和孩子、哑巴大叔、刘大号、方家兄弟、『痨病四』、任副官……如砍瓜切菜一般,通通切成两半……(5)
这段话的意思就是:我们的敌人不是侵略者,而是来自于哲学层面的人类的劣根性之类的东西。对不起,莫言,你不要那么圣母心,我们中华民族一直认为,日本侵略者就是我们的敌人。
真实的侵华日军照片
对于“二奶奶”恋儿被强奸的事件,莫言更是发表了一段前言不搭后语的评论:
如果那天面对着二奶奶辉煌肉体的不是一个日本兵,二奶奶是否会免遭蹂躏呢?不,不会,当一个雄性兽人单独在一起的时候,由于没有必要猴子戴帽,他会加倍疯狂,他会脱掉那些刺绣着美好文章的楚楚衣冠,像野兽一样扑上去。……也许那天只有一个日本兵面对着二奶奶的肉体,也许他会想起他的母亲或妻子,想到此他也许会悄然而去,会不会啊?(6)
“当一个雄性兽人单独在一起”是什么意思,我看了几遍也没明白。但是下一句还是看明白了——日本兵也有可能想起自己的母亲或妻子,选择不强奸中国女性。那么敢问莫言,如此圣母心的日本兵,你在日本的14年侵华战争中遇到了几个?你考证历史后发现了几个?如果有的话,是不是主流?南京大屠杀三十万同胞的血是不是白流了,就为了你要证明你的圣母心?你的立场到底是站在人民的一边,还是站在极少数“莫须有”的善良又帅气的日本侵略者一边?如果你要重拍《红高粱》,你除了让胡歌演日本兵,准备让谁演余占鳌?
普通日本兵
文革之后,随着“伤痕文学”的出现,“私人叙事”开始称霸文坛。小钰(微信公众号:王小钰)认为,私人叙事从个人角度来体现时代主题,并无不妥,但个人的命运终究是和时代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如果“私人叙事”被用于非典型化的叙事,挖空心思甚至胡编乱造一些完全不符合历史和时代主题,甚至与时代主题相反的例子,来歪曲历史、讽刺时代,那就注定写不出好作品来。然而,这股歪风在目前的文学创作中却时常见到。对此的评述,请继续关注小钰公众号。
(1)莫言:《红高粱家族》,上海文艺出版社,2012年10月第1版,第13页。
(2)同上,第30页。
(3)同上,第127页。
(4)同上,第323页。
(5)同上,第160-162页。
(6)同上,第32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