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小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

一年级小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

自主,既是新课标提给课程学习的明确要求,也是给班级管理工作确立的新目标,指出的新途径。它提醒各位班主任老师要格外注重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和养成。

半年多来,我紧紧围绕“培养小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这一课题,不断摸索,并对三个与此相关的问题产生了思考和认识。

一、“自主管理”教育从一年级进行是不是太早了?

大家肯定看过这样一则小故事:一位年轻的母亲拜访进化论创始人达尔文时问:“您看,我的孩子从什么时候开始接受教育好呢?”达尔文问:“您的孩子几岁了?”“四岁。”达尔文说:“很遗憾,已经晚四年了。”

“少小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孩子的心灵是一张待涂抹的白纸,在上面画上“蒙娜丽莎”,孩子的脸上就会荡漾着温馨的笑意;涂上“霸天虎”,孩子的脸上就会流露出暴戾的仇恨。等到“霸天虎”、“老妖婆”占据了整幅画面后,也就没有“蒙娜丽莎”、“白雪公主”的一席之地了。由此可知,从一年级开始进行自主管理教育,已经太迟了,已经不允许我们再耽搁下去了。一年级还没结束,我班就先后被评为镇级、旗级优秀班集体,主要原因是从孩子进入小学的第一天起,我就开始了自主管理的养成教育。现在,“充分发挥自主性”已成为班级品格中最突出的亮点。

二、自主管理的内涵和外延无限宽广和深刻,该从哪入手呢?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充分了解每个学生,是进行自主管理的

前提条件。

新生入学前,我们可以到幼儿园请老师作详细介绍。开学第一天报到,认真观察每位学生的举止言行,不时提出几个问题:“进入新学校,你的心情怎么样?”、“与幼儿园比,你发现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在家里洗过自己的袜子吗?”、“在幼儿园里得过几次奖?”、“升入一年级了你有什么打算?”„„这些话题看似很随意,实际上涉及到德、智、体、美、劳多个方面。与每位家长进行交流,了解他们心目中的孩子,尤其记录孩子最突出之处和家长对教师的特别期待。如此,我们就能很轻松地走入学生的过去,使每个孩子的形象都能在我们的头脑中鲜活起来。这样,我们就能有的放矢地制定培养计划。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遵规守纪是自主管理的首要目标。 《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对小学生的基本要求,班主任一定要严格执行,而不是仅仅写成制度。

对于大多数表现优秀的学生,班主任要慷慨地用表扬和欣赏来强化。表扬和欣赏的表达方式不止局限于言语上,更多的是举手投足间含蓄地表示:一个微笑,一个赞许的眼神;竖一竖大拇指,拍一拍他的肩。这些看似不经意然而却是自然流露的举止神情,流淌着的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认可,更能传递心灵间的默契,这样,学生就会知道这样做是正确的并且愿意重复去做。对于个别孩子故意违反纪律的行为,班主任一定要进行适度的教育惩罚。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犯了错的人应该受到惩罚,他们之所以受罚,并非因为

他们犯了错,而是为了使他们的错不再犯。”《易经》也认为,适度的“小惩”即可“大戒”。教师在执行惩罚时应有分寸,只要使他们的心灵受上到震动,思想上已有重视即可。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学生们因赞赏而迷途,因批评而自卑,从而把握正确的航向,顺利到达自主管理的彼岸。

“笼统的说教不会产生丝毫的积极作用”。明确细节是自主管理的有效措施。

《守则》、《规范》中的许多条文都属于概述型,操作起来会产生空洞迷茫感。这时,班主任需要将条款具体化。比如把“姿势端正”这一条细化为“五姿——坐姿、行姿、站姿、写姿和读姿”,其中坐姿:背要直,肩要松,头要正,臂叠放,脚踏地,神集中。上下楼的行姿:按顺序——右侧行,闭住嘴——不说话,管住手——不推搡,管住脚——不跑跳。诸如此类的要求,一律做到明晰具体,可观可感,比起那一大堆模糊的框框,效果要好上许多。

三、任何教育行为中,所谓的“差生”都是麻烦。怎样对他们进行自主管理教育呢?

学习有困难,行为有过失,身体不灵便的学生是自主管理的难点,更是重点。在他们面前,困难的不是批评,不是指责,而是用显微镜去搜寻出他们的长处,用耐心来提高自主管理的意识,用爱心来传递教育的价值。崔畅同学患有小脑萎缩症,肌体协调性差,偏偏又多动,经常违反纪律,很不受同学待见。我常与孩子们说:“咱们班是一个整体,少了任何一个都不再完整。”崔畅走路困难,我

便安排七名女学生轮流照顾她上下楼、上厕所。每次紧急避险安全演练中,我都把崔畅抱起来,和同学们一起奔向操场。在庆元旦游艺活动中,让崔畅选择和参加力所能及的套圈、掷保龄球的节目。文艺汇演中,我们坚持让崔畅在同学的搀扶下登上舞台,共同融入优美的旋律。此时,我们丝毫不去顾及会不会影响班级的名次,重要的是“一个也不能少”。放弃1%的学生对老师来说可能不算什么,但对于他和他的父母来说则失去了100%。我始终认为,学生看起来最不值得爱的时候,恰恰是学生最需要爱的时候,无论何时何地,爱总能创造出奇迹。现在崔畅的自主管理能力提高了,活泼了,阳光了。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学生的自主管理是自我教育的重要方面。孩子刚入学,是进行教育的极佳契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我们班主任一定要相信孩子,更要相信自己。

一年级小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

自主,既是新课标提给课程学习的明确要求,也是给班级管理工作确立的新目标,指出的新途径。它提醒各位班主任老师要格外注重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和养成。

半年多来,我紧紧围绕“培养小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这一课题,不断摸索,并对三个与此相关的问题产生了思考和认识。

一、“自主管理”教育从一年级进行是不是太早了?

大家肯定看过这样一则小故事:一位年轻的母亲拜访进化论创始人达尔文时问:“您看,我的孩子从什么时候开始接受教育好呢?”达尔文问:“您的孩子几岁了?”“四岁。”达尔文说:“很遗憾,已经晚四年了。”

“少小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孩子的心灵是一张待涂抹的白纸,在上面画上“蒙娜丽莎”,孩子的脸上就会荡漾着温馨的笑意;涂上“霸天虎”,孩子的脸上就会流露出暴戾的仇恨。等到“霸天虎”、“老妖婆”占据了整幅画面后,也就没有“蒙娜丽莎”、“白雪公主”的一席之地了。由此可知,从一年级开始进行自主管理教育,已经太迟了,已经不允许我们再耽搁下去了。一年级还没结束,我班就先后被评为镇级、旗级优秀班集体,主要原因是从孩子进入小学的第一天起,我就开始了自主管理的养成教育。现在,“充分发挥自主性”已成为班级品格中最突出的亮点。

二、自主管理的内涵和外延无限宽广和深刻,该从哪入手呢?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充分了解每个学生,是进行自主管理的

前提条件。

新生入学前,我们可以到幼儿园请老师作详细介绍。开学第一天报到,认真观察每位学生的举止言行,不时提出几个问题:“进入新学校,你的心情怎么样?”、“与幼儿园比,你发现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在家里洗过自己的袜子吗?”、“在幼儿园里得过几次奖?”、“升入一年级了你有什么打算?”„„这些话题看似很随意,实际上涉及到德、智、体、美、劳多个方面。与每位家长进行交流,了解他们心目中的孩子,尤其记录孩子最突出之处和家长对教师的特别期待。如此,我们就能很轻松地走入学生的过去,使每个孩子的形象都能在我们的头脑中鲜活起来。这样,我们就能有的放矢地制定培养计划。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遵规守纪是自主管理的首要目标。 《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对小学生的基本要求,班主任一定要严格执行,而不是仅仅写成制度。

对于大多数表现优秀的学生,班主任要慷慨地用表扬和欣赏来强化。表扬和欣赏的表达方式不止局限于言语上,更多的是举手投足间含蓄地表示:一个微笑,一个赞许的眼神;竖一竖大拇指,拍一拍他的肩。这些看似不经意然而却是自然流露的举止神情,流淌着的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认可,更能传递心灵间的默契,这样,学生就会知道这样做是正确的并且愿意重复去做。对于个别孩子故意违反纪律的行为,班主任一定要进行适度的教育惩罚。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犯了错的人应该受到惩罚,他们之所以受罚,并非因为

他们犯了错,而是为了使他们的错不再犯。”《易经》也认为,适度的“小惩”即可“大戒”。教师在执行惩罚时应有分寸,只要使他们的心灵受上到震动,思想上已有重视即可。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学生们因赞赏而迷途,因批评而自卑,从而把握正确的航向,顺利到达自主管理的彼岸。

“笼统的说教不会产生丝毫的积极作用”。明确细节是自主管理的有效措施。

《守则》、《规范》中的许多条文都属于概述型,操作起来会产生空洞迷茫感。这时,班主任需要将条款具体化。比如把“姿势端正”这一条细化为“五姿——坐姿、行姿、站姿、写姿和读姿”,其中坐姿:背要直,肩要松,头要正,臂叠放,脚踏地,神集中。上下楼的行姿:按顺序——右侧行,闭住嘴——不说话,管住手——不推搡,管住脚——不跑跳。诸如此类的要求,一律做到明晰具体,可观可感,比起那一大堆模糊的框框,效果要好上许多。

三、任何教育行为中,所谓的“差生”都是麻烦。怎样对他们进行自主管理教育呢?

学习有困难,行为有过失,身体不灵便的学生是自主管理的难点,更是重点。在他们面前,困难的不是批评,不是指责,而是用显微镜去搜寻出他们的长处,用耐心来提高自主管理的意识,用爱心来传递教育的价值。崔畅同学患有小脑萎缩症,肌体协调性差,偏偏又多动,经常违反纪律,很不受同学待见。我常与孩子们说:“咱们班是一个整体,少了任何一个都不再完整。”崔畅走路困难,我

便安排七名女学生轮流照顾她上下楼、上厕所。每次紧急避险安全演练中,我都把崔畅抱起来,和同学们一起奔向操场。在庆元旦游艺活动中,让崔畅选择和参加力所能及的套圈、掷保龄球的节目。文艺汇演中,我们坚持让崔畅在同学的搀扶下登上舞台,共同融入优美的旋律。此时,我们丝毫不去顾及会不会影响班级的名次,重要的是“一个也不能少”。放弃1%的学生对老师来说可能不算什么,但对于他和他的父母来说则失去了100%。我始终认为,学生看起来最不值得爱的时候,恰恰是学生最需要爱的时候,无论何时何地,爱总能创造出奇迹。现在崔畅的自主管理能力提高了,活泼了,阳光了。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学生的自主管理是自我教育的重要方面。孩子刚入学,是进行教育的极佳契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我们班主任一定要相信孩子,更要相信自己。


相关文章

  • 小学生自主管理实施方案
  • 小学生自主管理实施方案 学生自主管理是学生在教师的激励.指导及帮助下,自己处理日常生活.活动与学习方面事物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体现出了一种新型的学生观:把学生放在学校教育的主体位置,以学生为中心,能力为本位,通过尊重.信任.引导和激励等 ...查看


  • 2015.3学校少先队工作计划
  • 青岛新世纪学校2014--2015(二)少先队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学校少先队工作将在"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查看


  • 教育研究课题选题参考20110929
  • 教育研究课题选题参考(一) 一.德育研究 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 后进生转化的个案研究. 学生道德学习研究. "家校共育"的个案研究. 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成因与对策. 学业较差学生的行为形成原因研究 学业优秀学生的行为 ...查看


  • 初中生物社团学生自主管理的模式和策略研究
  • [内容摘要]想要更好的锻炼初中生物社团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教师要透过相应的活动过程来给予学生们有效引导.无论是个人活动.小组协作还是师生间的互助,都可以成为生物社团的活动形式,每一种活动过程中都可以很好的锻炼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教师要结合活 ...查看


  • 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全册导学案教案教学设计
  • 主备人:刘刚 授课教师:刘刚 授课时间:第一周 授课班级:七年级 审核: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信息的含义.特点和表现形式 2.了解信息技术的含义.发展历程和分类 3.学会真正使用信息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采集.存储.传递.加工.处理 ...查看


  • 用细节镌刻成长
  • 石桥二中七年级教学质量提升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落实县教育局.学校教务处关于教学质量提升活动的指示精神,突出教学中心地位,强化教学管理,全面启动七年级教学质量提升活动,以"自主管理.班团协作的深化"为工作重点.进一 ...查看


  • 小学自主管理模式
  • 龙山小学班级 "两线三段"学生自主管理模式 (讨论稿) 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参与状态与参与程度直接影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性发展水平.自主管理型的班级, 是一种强调学生自主参与为特征,学生自我教育为目标,学生自主活动为内容的 ...查看


  • 2017届特优生培养简报 1
  • 2017届特优生培养简报 我校作为百年名校,不仅关爱每一个学生的健康与学习,而且一贯对特优生的培养工作都非常重视.一百多年来,通过数代XX 人的拼搏,我校从大量的实践中摸索出了一些宝贵的经验,为国家培养出文豪.院士和社会各行业的精英无数,为 ...查看


  • _ 领导生命周期理论及其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应用
  • 第27卷第3期肇庆学院学报Vol.27,No.3 Jun.2006 2006年6月JOURNALOFZHAOQINGUNIVERSITY 领导生命周期理论及其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应用 蔡晓平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