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百天书评之[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

集立德、立功、立言于一身而成为“真三不朽”,实现了古今圣贤的最高人格理想.?

中国历史上“立德、立功、立言”都很显著的有两个半人,这两个人是指孔子、王阳明,另半个人是指曾国藩。

?今天就来说说这半个真三不朽的圣人,因为他是一个有血有肉,有灵魂,有意思的人。

在没阅读这本书之前,我觉得曾国藩是一个天资聪慧,仕途顺风顺水的人;阅读以后我发现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儿。

曾国藩此前五次考秀才,都名落孙山。并且在第五次没考上被省教育厅长责难说是“文理太浅”,这本来就没考好还被奚落一顿,心情很不好,内心备受打击,当在一般人早都不考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何必在念书这件事上纠缠?可是曾国藩就是曾国藩,执着到死磕!

后来,在第七次参加考试终于中了秀才,次年,中了举人,又四年,中进士,点翰林,从此飞黄腾达。不得不佩服曾国藩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虽受尽众人嘲讽,不改初衷,终于取得成就。

例如书中讲到,在曾国藩写给家人的信中写到,“由从四品骤升二品,超越四级,迁擢不次”,曾国藩的京官生涯,仅从升迁角度看,是一帆风顺的,简直和做火箭似得。在京期间,他十年七迁,傲视群曹,很快从一个普通进士迅速成为副部级官员,这在道光年间是极为罕见的。

也许在我们外人看来,曾国藩真是命运的宠儿,可是在这本书中作者带我们一窥曾国藩的内心世界,曾国藩说道:“吾近于官场,颇厌其繁俗而无补于国计民生。惟势之所处,求退不能。但愿诸弟稍有进步,家中略有仰事之资,即思决志归养,以行吾素。”啥意思?就是我当官以来,整天做一些对国计民生没有用的事情,现在官升不上去没有作为,又不能退下来得养活一家老小。如果兄弟们涨点出息,多挣点钱,家里有点小钱,我就打算辞官回家,照顾父母,修身养性。

这里面我们能感受到一个有志男儿,面临一天繁琐的工作,郁郁不得志的苦恼。这和当时的大环境是分不开的。当时道光年间的大清王朝是一个,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的病人。外部,鸦片战争让中华帝国丧失了天朝上国的尊严;内部各官僚系统层层腐化,贪污成风。社会环境混乱,在这样的环境下,人又怎么可能不感到压抑呢?

?

曾国藩就这样一天天过日子,虽然内心憋屈,可作为一个初入官场的热血青年,又能如何呢?

大家以为他就这样一直混下去吧?没有,因为这期间的一件事,点燃了曾国藩的希望。

道光三十年正月,道光皇帝去世,年方二十、血气方刚的咸丰登基,罢黜穆彰阿,下诏“求言”。

曾国藩感觉机会来啦,赶紧给咸丰皇帝写邮件,分析利弊,出谋划策,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洋洋洒洒写了无数邮件呈上去,本以为皇帝会赏脸,大家点赏,结果却出乎意料,没啥动静,石沉大海。

这又是为啥?因为咸丰是一个好高喜功,只会做表面文章的花架子,并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行动。这样一来,曾国藩可受不了,他可是一个一心报效国家,热心方刚的好青年,决心不与官场上的那些和稀泥,过日子的官员同流合污,于是做出了一件惊天动地的事情!

他上了《敬呈圣德三端预防流弊疏》,锋芒直指咸丰皇帝的三个缺点:

一是见小不见大,小事精明,大事糊涂。

二是“徒尚文饰,不求实际”。

三是刚愎自用,饰非拒谏,出尔反尔。

上面的语言通俗易懂,不需解释,接下来皇帝的态度如何呢?

史载“疏上,帝览奏大怒,摔诸地,立召军机大臣,欲罪之。”

这就是碰到地雷了,大家都知道,清朝是一个皇权空前集中的事情,敢公然如此职责皇帝的放眼整个大清王朝,也屈指可数,明朝的海瑞算一个,这里不展开谈,我们再看看这本书后面,有着我们怎样的惊喜等待着我们?

曾国藩不是军人,他毕竟从道光二十九年起,兼任过数年的“兵部左侍郎”,相当于今天的国防部副部长。

大家应该很好奇一个文人,他是怎么治军的?

重新给军队注入“良心”和“灵魂”。他在中国军事史上首先发明了“政治教育”。创立湘军之后,每逢三日、八日,他要把军队召集到操场上,进行政治动员。他亲自训话,用“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孔孟之道和“不要钱,不怕死”的岳飞精神激励将士,教育他们忠君爱国,不得扰民。

曾国藩也是煞费苦心,每天早上给士兵开晨会,讲道理,试图改变当时部队里的不正之风,实际也确实受到了一些效果。

?我们都了解,曾国藩一生都是有圣贤之志的人,当然他也做到了。可是当时他是一个文人,实权是没有的,大清王朝是分的很清楚的,文官不能带兵,曾国藩这次动了武官的奶酪,武官都是粗人,脾气不好,发起火来,白刀子进红刀子出都是有可能的。

书中讲了许多弯弯绕,总结起来就是武官闹事,给曾国藩难看,下不来台,有一次差点要了老曾的命。

要说曾国藩就是曾国藩,能吃苦,关键时刻心也狠,曾经在审理案件的时候制定了三条不成文规定:

一是,立刻砍头;

二是,活活打死在棍下;

三是,施以残酷的鞭刑。

四个月内,审案局 “计斩决之犯一百零四名,立毙杖下者二名,监毙狱中者三十一名。人送外号“曾剃头”。

大家都知道,与曾国藩命运仅仅相连的事件就是“太平天国运动”了,学过中学历史的人都知道,那一场农民运动差点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而曾国藩在平定太平天国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而且在天京内讧之后,太平天国势力又回光返照,攻破了清军江南江北大营。咸丰八年皇帝不得不重新起用曾国藩的时候,曾国藩完全变了一个人。

这里面,这几年就是曾国藩“变化气质”之所在。他变得不再愣头青,不再口直心快,不再愤世嫉俗,不再直来直去,变得温和谦虚,变得大度圆滑,总之在被咸丰皇帝撵回家去的这段时间了,他深刻的反思了自己的人生,磨平了身上的棱角,真正懂得了官场这个钢铁森林里的生活法则。

而提到曾国藩就不能不提到一个他的黄金搭档,也是他一辈子的欢喜冤家———左宗棠。最早左宗棠仕途不顺,考试成绩也不理想,又没钱,让我们看简直仕途无望。但就是从一个小小的幕僚,经过曾国藩的提携和暗中运作,变成了晚清的中流砥柱,后期左宗棠收腹新疆伊犁,地位和曾国藩不分伯仲。

但就是如此,左宗棠始终瞧不起曾国藩,曾当面嘲笑曾国藩为“猪子”,也就是湖南话笨蛋之意。这是 咸丰四年四月初二日,曾国藩亲率湘军首次出师,进攻驻扎于靖港的太平军,湘军大败。曾国藩想要跳水自尽时,左对曾说的话……

左宗棠自我期许亦极高,他终生最崇拜的人是诸葛亮,与朋友通信,动辄自署“今亮”(当今诸葛亮)、“老亮”。还在学生时期,他就“好大言,每成一艺,辄先自诧”。每写完一篇文章,都要先自己惊诧一番:怎么写得这么好啊!难道真的是我写的吗?成年之后,他更是恃才傲物,爱吹牛,爱自夸,“喜为壮语惊众” 。

不得不承认,左宗棠是一位非常有能力的带兵将领,熟悉兵法,用兵如神。在左与曾大半生的交往中,始终曾国藩对左宗棠是包容和欣赏的,这也是能成为一位历史长河中一颗超级明星的必备要素。

?

文中还讲到曾国藩的收支情况。这其实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话题,展开讲可以写一本书。总结起来就是当时的朝廷是很少给官员发工资的。放在现在可能大家觉得不可思议,可是当时就是如此。

在曾国藩入朝为官的时候,专门抽出大把时间去挨家跨省的拜访各地达官显贵,就连小衙役也不放过,一是显得曾国藩对地方势利官员的重视,另一个也是主要原因是缺钱啊!去京城当官是很费钱的一件事,京城各个地方的大小神仙都不能有所疏漏,不然暗地里给你穿小鞋,犹如家常便饭。曾经就出现过考上京官由于拿不出路费逐放弃的先例。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曾国藩为人谨慎,已经摸清了当官的套路,以及生存的法则。当然了他和那些迂腐平庸的官员和而不同,细数为官后的政绩可见一斑。

曾国藩本在3 0岁之前乃是一庸人,30年后却发生了如此重大的变化,其中的原因书中简述为在家看书,这背后到底看了那些书呢?

其实熟悉曾国藩的人一定知道他非常崇拜王阳明。对了,就是本文最开始讲到,立德立功立言“真三不朽”的王阳明,想必看了他写的《传习录》吧。曾国藩崇拜王阳明的原因就是王阳明说过“人人皆可为圣贤”,如果不是有如此崇高的理想支撑,曾国藩也许一辈子就只是一个小小的官员。

?

在王阳明这里学会了立志,心存高远。曾国藩曾经说过:“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而足,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这简直就是王阳明说过的“志不立,则天下无可成之事”的翻版。

有成为圣人的志向,再加上后天此志不渝的努力,再平凡的人也可以做出一番不平凡的成就。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集立德、立功、立言于一身而成为“真三不朽”,实现了古今圣贤的最高人格理想.?

中国历史上“立德、立功、立言”都很显著的有两个半人,这两个人是指孔子、王阳明,另半个人是指曾国藩。

?今天就来说说这半个真三不朽的圣人,因为他是一个有血有肉,有灵魂,有意思的人。

在没阅读这本书之前,我觉得曾国藩是一个天资聪慧,仕途顺风顺水的人;阅读以后我发现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儿。

曾国藩此前五次考秀才,都名落孙山。并且在第五次没考上被省教育厅长责难说是“文理太浅”,这本来就没考好还被奚落一顿,心情很不好,内心备受打击,当在一般人早都不考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何必在念书这件事上纠缠?可是曾国藩就是曾国藩,执着到死磕!

后来,在第七次参加考试终于中了秀才,次年,中了举人,又四年,中进士,点翰林,从此飞黄腾达。不得不佩服曾国藩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虽受尽众人嘲讽,不改初衷,终于取得成就。

例如书中讲到,在曾国藩写给家人的信中写到,“由从四品骤升二品,超越四级,迁擢不次”,曾国藩的京官生涯,仅从升迁角度看,是一帆风顺的,简直和做火箭似得。在京期间,他十年七迁,傲视群曹,很快从一个普通进士迅速成为副部级官员,这在道光年间是极为罕见的。

也许在我们外人看来,曾国藩真是命运的宠儿,可是在这本书中作者带我们一窥曾国藩的内心世界,曾国藩说道:“吾近于官场,颇厌其繁俗而无补于国计民生。惟势之所处,求退不能。但愿诸弟稍有进步,家中略有仰事之资,即思决志归养,以行吾素。”啥意思?就是我当官以来,整天做一些对国计民生没有用的事情,现在官升不上去没有作为,又不能退下来得养活一家老小。如果兄弟们涨点出息,多挣点钱,家里有点小钱,我就打算辞官回家,照顾父母,修身养性。

这里面我们能感受到一个有志男儿,面临一天繁琐的工作,郁郁不得志的苦恼。这和当时的大环境是分不开的。当时道光年间的大清王朝是一个,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的病人。外部,鸦片战争让中华帝国丧失了天朝上国的尊严;内部各官僚系统层层腐化,贪污成风。社会环境混乱,在这样的环境下,人又怎么可能不感到压抑呢?

?

曾国藩就这样一天天过日子,虽然内心憋屈,可作为一个初入官场的热血青年,又能如何呢?

大家以为他就这样一直混下去吧?没有,因为这期间的一件事,点燃了曾国藩的希望。

道光三十年正月,道光皇帝去世,年方二十、血气方刚的咸丰登基,罢黜穆彰阿,下诏“求言”。

曾国藩感觉机会来啦,赶紧给咸丰皇帝写邮件,分析利弊,出谋划策,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洋洋洒洒写了无数邮件呈上去,本以为皇帝会赏脸,大家点赏,结果却出乎意料,没啥动静,石沉大海。

这又是为啥?因为咸丰是一个好高喜功,只会做表面文章的花架子,并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行动。这样一来,曾国藩可受不了,他可是一个一心报效国家,热心方刚的好青年,决心不与官场上的那些和稀泥,过日子的官员同流合污,于是做出了一件惊天动地的事情!

他上了《敬呈圣德三端预防流弊疏》,锋芒直指咸丰皇帝的三个缺点:

一是见小不见大,小事精明,大事糊涂。

二是“徒尚文饰,不求实际”。

三是刚愎自用,饰非拒谏,出尔反尔。

上面的语言通俗易懂,不需解释,接下来皇帝的态度如何呢?

史载“疏上,帝览奏大怒,摔诸地,立召军机大臣,欲罪之。”

这就是碰到地雷了,大家都知道,清朝是一个皇权空前集中的事情,敢公然如此职责皇帝的放眼整个大清王朝,也屈指可数,明朝的海瑞算一个,这里不展开谈,我们再看看这本书后面,有着我们怎样的惊喜等待着我们?

曾国藩不是军人,他毕竟从道光二十九年起,兼任过数年的“兵部左侍郎”,相当于今天的国防部副部长。

大家应该很好奇一个文人,他是怎么治军的?

重新给军队注入“良心”和“灵魂”。他在中国军事史上首先发明了“政治教育”。创立湘军之后,每逢三日、八日,他要把军队召集到操场上,进行政治动员。他亲自训话,用“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孔孟之道和“不要钱,不怕死”的岳飞精神激励将士,教育他们忠君爱国,不得扰民。

曾国藩也是煞费苦心,每天早上给士兵开晨会,讲道理,试图改变当时部队里的不正之风,实际也确实受到了一些效果。

?我们都了解,曾国藩一生都是有圣贤之志的人,当然他也做到了。可是当时他是一个文人,实权是没有的,大清王朝是分的很清楚的,文官不能带兵,曾国藩这次动了武官的奶酪,武官都是粗人,脾气不好,发起火来,白刀子进红刀子出都是有可能的。

书中讲了许多弯弯绕,总结起来就是武官闹事,给曾国藩难看,下不来台,有一次差点要了老曾的命。

要说曾国藩就是曾国藩,能吃苦,关键时刻心也狠,曾经在审理案件的时候制定了三条不成文规定:

一是,立刻砍头;

二是,活活打死在棍下;

三是,施以残酷的鞭刑。

四个月内,审案局 “计斩决之犯一百零四名,立毙杖下者二名,监毙狱中者三十一名。人送外号“曾剃头”。

大家都知道,与曾国藩命运仅仅相连的事件就是“太平天国运动”了,学过中学历史的人都知道,那一场农民运动差点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而曾国藩在平定太平天国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而且在天京内讧之后,太平天国势力又回光返照,攻破了清军江南江北大营。咸丰八年皇帝不得不重新起用曾国藩的时候,曾国藩完全变了一个人。

这里面,这几年就是曾国藩“变化气质”之所在。他变得不再愣头青,不再口直心快,不再愤世嫉俗,不再直来直去,变得温和谦虚,变得大度圆滑,总之在被咸丰皇帝撵回家去的这段时间了,他深刻的反思了自己的人生,磨平了身上的棱角,真正懂得了官场这个钢铁森林里的生活法则。

而提到曾国藩就不能不提到一个他的黄金搭档,也是他一辈子的欢喜冤家———左宗棠。最早左宗棠仕途不顺,考试成绩也不理想,又没钱,让我们看简直仕途无望。但就是从一个小小的幕僚,经过曾国藩的提携和暗中运作,变成了晚清的中流砥柱,后期左宗棠收腹新疆伊犁,地位和曾国藩不分伯仲。

但就是如此,左宗棠始终瞧不起曾国藩,曾当面嘲笑曾国藩为“猪子”,也就是湖南话笨蛋之意。这是 咸丰四年四月初二日,曾国藩亲率湘军首次出师,进攻驻扎于靖港的太平军,湘军大败。曾国藩想要跳水自尽时,左对曾说的话……

左宗棠自我期许亦极高,他终生最崇拜的人是诸葛亮,与朋友通信,动辄自署“今亮”(当今诸葛亮)、“老亮”。还在学生时期,他就“好大言,每成一艺,辄先自诧”。每写完一篇文章,都要先自己惊诧一番:怎么写得这么好啊!难道真的是我写的吗?成年之后,他更是恃才傲物,爱吹牛,爱自夸,“喜为壮语惊众” 。

不得不承认,左宗棠是一位非常有能力的带兵将领,熟悉兵法,用兵如神。在左与曾大半生的交往中,始终曾国藩对左宗棠是包容和欣赏的,这也是能成为一位历史长河中一颗超级明星的必备要素。

?

文中还讲到曾国藩的收支情况。这其实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话题,展开讲可以写一本书。总结起来就是当时的朝廷是很少给官员发工资的。放在现在可能大家觉得不可思议,可是当时就是如此。

在曾国藩入朝为官的时候,专门抽出大把时间去挨家跨省的拜访各地达官显贵,就连小衙役也不放过,一是显得曾国藩对地方势利官员的重视,另一个也是主要原因是缺钱啊!去京城当官是很费钱的一件事,京城各个地方的大小神仙都不能有所疏漏,不然暗地里给你穿小鞋,犹如家常便饭。曾经就出现过考上京官由于拿不出路费逐放弃的先例。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曾国藩为人谨慎,已经摸清了当官的套路,以及生存的法则。当然了他和那些迂腐平庸的官员和而不同,细数为官后的政绩可见一斑。

曾国藩本在3 0岁之前乃是一庸人,30年后却发生了如此重大的变化,其中的原因书中简述为在家看书,这背后到底看了那些书呢?

其实熟悉曾国藩的人一定知道他非常崇拜王阳明。对了,就是本文最开始讲到,立德立功立言“真三不朽”的王阳明,想必看了他写的《传习录》吧。曾国藩崇拜王阳明的原因就是王阳明说过“人人皆可为圣贤”,如果不是有如此崇高的理想支撑,曾国藩也许一辈子就只是一个小小的官员。

?

在王阳明这里学会了立志,心存高远。曾国藩曾经说过:“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而足,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这简直就是王阳明说过的“志不立,则天下无可成之事”的翻版。

有成为圣人的志向,再加上后天此志不渝的努力,再平凡的人也可以做出一番不平凡的成就。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相关文章

  •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一. 单项选择题 1.1853年3月,太平军占领南京,定为首都,改名为( ) A.西京 B.北京 C.天京 D.金陵 2. 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是( A.<资政新篇> ...查看


  • 2016高考语文(通用版)二轮专题通关高效演练 2.4.4专题四 古代诗歌阅读的四类提分策略
  • 卜 算 子 张元幹 风露湿行云,沙水迷归艇.卧看明河月满空,斗挂苍山顶. 万古只青天,多事悲人境.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 [注]张元幹,宋代爱国词人. (拓展训练)(1)请对上片前两句中的"湿""迷&qu ...查看


  • 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案: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1
  • 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案 第5课 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 第5课 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第一课时) [内容标准] (1)列举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 ...查看


  • 八上历史列举题
  • 八上历史列举题(一.二单元) 一.列举近代抗击外国入侵的著名人物 1.领导虎门销烟并在广东海面积极防御英国入侵-- 2.指挥太平军在青浦把洋枪队打得落花流水---- 3.临危受命率军痛击阿古柏侵略军-------- 4.率领致远舰在黄海痛击 ...查看


  • 李鸿章传读后感
  • 李鸿章传读后感 李鸿章传>读后感(一) 我读了<李鸿章传>颇有感触,不禁赞叹梁启超国学功底之深和文采之非凡.他客观而公允的评价以及中西对照的写法,使读者在了解李鸿章生平的同时,也使人对当时国民性和国人的劣根性有了初步了解. ...查看


  • 2011初二历史会考提纲
  • 2010--2011学年度初二年级历史会考复习提纲 中国史部分: 1.远古农业生产: 长江流域河姆渡氏族从事农耕生产,我国是世界最早人工种植水稻的国家. 黄河流域半坡氏族最早种植了粟. 2.思想:"百家争鸣" 道家:老子 ...查看


  • 高三高考冲刺口号
  • 高三高考冲刺口号 (一) 向名校进军百炼成钢唱出青春无悔: 圆人生梦想披荆斩棘决战百日冲刺. (二) 意气风发时光如梭看我青年学子六月圆梦: 风华正茂云帆直挂令那美丽人生明朝铸就. (三) 高考百日冲刺振奋精神满怀信心苦战必能胜: 人生几回 ...查看


  • 非演义的通俗历史读物有哪些推荐书籍?
  • 前阵子读了金满楼的北洋往事(民国往事),但是写到冯玉祥政变,曹锟下台,段祺瑞任临时总统后就没了,请问有什么适合看的通俗历史读物,不想看演义,<剑桥中国史>又嫌太学术. [yolfilm的回答(10票)]: 民國的通俗讀物有三本不 ...查看


  • 我眼中的梁启超
  • 我眼中的梁启超 梁启超(1873年-1929年),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广东新会人,清光绪举人,和其师康有为一起,倡导变法维新,并称"康梁".汉族,广东新会人.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