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出情趣和精彩——对对子
江门市蓬江区紫茶小学泰宁里校区 李凤翔
对对子是传统语文教育的精华。在2007年9月15日江门市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教学研讨会上, 上海的丁慈矿老师的对课给我很大的启发。他谈到对对子有几大好处:品味古诗词的(对偶感)一种美;积累成语的一种手段;进入语感教育的一条捷径;进行思维训练的一种手段;培养语文情趣的一个方法。三年级的小学生初次接触对对子,一定感到很新奇,也很有兴趣。所以,我借鉴丁老师的做法做一个初步尝试。我们先来看看课堂实录。
一 。课堂实录:
(一).故事引入. (师讲述故事)
相传宋代著名文学家苏东坡有个妹妹叫苏小妹。苏小妹嫁给了诗人秦少游。苏小妹多才多艺。在入洞房前要考考新郎秦少游。她出了对子的上联,要新郎对出下联才能入洞房。她的上联是:双手推出窗前月。秦少游苦思冥想,想了两个晚上也没有想出来。这下苏东坡也着急了。刚好第三个晚上有月亮。秦少游在院子里走来走去。院子中间有一口大水缸。苏东坡扔了一颗石子到水缸里。水缸里的月亮,天空都碎了。秦少游猛然醒悟,他立即高声对出了下联:一石冲破水底天。苏小妹亲自迎接他。
(学生听得兴致盎然)
(二).学习对子
师导:同学们,看,对对子多么有趣啊。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可以改一下,三白六十行,行行贴对联. 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时候人们要贴对联呢? 生1):快要过春节的时候, 我妈妈就买一幅对联贴在大门两边。
生2:我舅舅结婚的时候,我看到他的新房的门贴了对联。
师:对了,两位同学是个有心人。其实,我们也可以对对子呢。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对对子.
我们先来看看课本上的对子是怎样的?
2.朗读对子,感受画面.
1)自由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顺。
2)指名读。师注意正音。
3) 齐读一次。
3.感受画面.
师:说说你读后感受到什么?
生1:赤日是什么意思?苍穹是什么意思?
师:非常好。能够不懂就问。赤是红色的意思。赤日就是什么?
生:赤日就是红红的太阳。
师:苍是青色的意思。穹是天空的意思。苍穹是指怎样的天空?
生:苍穹是指蓝蓝的天空。
师:对了,你在什么时候看到太阳是红红的?这个对子里感受怎样的画面? 生:我下午放学回家的看到了红红的太阳挂在西边。天空蓝蓝的,觉得很美的景象.
师:很好。你善于观察呀。秋天里还会怎样?你又从哪句看出来?
生1):秋天里还会下雨呢。前几天就下了一场小雨。雨中黄黄的树叶飘下来,我觉得好美。
生2):我从"雨中山果落"这句看出来的,秋天里会下雨。
生3)"灯下草虫鸣"我仿佛听到虫子在轻轻地唱歌。
4. 在熟读基础上练习背诵.(生同位练习背诵)
(三.)拓展活动,编对子.
师导:请同学仔细地读读对子,你发现有什么特点?
生:我发现是一个字对一个字,两个字对两个字.三个字对三个字.五个字对五个字.
师:请同学们再仔细读读, 你还发现什么?
生:我发现”雨对风”雨和风都是讲天气的词. 秋月白对晚霞红. 白和红相对, 都是颜色的词.
师:对了. 这位同学很善于发现. 对子有个最大的特点是:字数相对,
师:对子首先要求字数相对.我们先从一个字开始对起.叫一字对.要求动物对动物,颜色对颜色,动作对动作.
(师在黑板上板书后说明,凡是动物都可以相对)
1)一字对:猪_
生:牛,马,蛇,狗,猫„„
师:刚才我们的同学很善于思考, 一个字的猪对得很好。老师相信, 再加一个字变成黑猪, 看能对 上吗?
2)二字对:黑猪_
生:河马.
师:河字不能与黑相对,因为黑是颜色的词呢。想想,还有其他的吗? 生:黑猪对白马。
生:黑猪对黄牛。
生:黑猪对蓝猫。(全班笑起来).
师:蓝猫?可以的。这位同学想得很好呢.我们再来一个二字对.
(师板书柳绿后说明:柳是柳树,柳绿是讲柳树是绿色的)
柳绿对
生:柳绿对桃红。
师:很好。桃对柳,都是树。绿对红。还有其他的吗?
生:柳绿对月白。
生:柳绿对花红。
师:很好。
生:柳绿对雪白。
生:柳绿对淡红。
师:淡字不能和柳字相对。这个不行。
生:柳绿对云白。
师:非常好。下面老师学着书上的对子编了一首对子的上联, 你们帮老师对出下联来, 好吗? 也可以自己编一首对联歌。
2. 出示对子, 对下联.
左对__
上对_
海角对_
阳光对_
秋月对_
青草绿
------
春日对_
春来风光美,
--------。
3.投影展示学生的对子。
4.朗读上述对子。
左对右
上对下
海角对天涯
阳光对雨露
秋月对春花
青草绿
菊花黄
春日对秋阳
春来风光美,
秋至瓜果香。
(四) .品味古诗中的对偶感。
师:在古代呀, 要学做诗就要先学对对子,所以古人做的诗歌里头很讲究字与字相对, 词与词相对. 我们来读读下面几句诗, 品味一下。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青波。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五) .回顾总结。
1.齐读对子。
2.师小结。
师:今天我们初次学习了对对子。对对子能够开拓我们的思维, 积累成语, 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美. 让我们在读读背背中玩玩对对, 使自己成为有情趣, 有文化, 有胸襟的中国少年.
二. 教学反思.
长久以来,我们的语文教育忽视了汉语内在的文字之美,声律之美,意境之美,这是多么大的损失。语文教学走民族化的道路,可以从对课开始。反思对对子的本课教学,有这么三个突出的地方。
一.故事引入,巧妙地激发了学生对对联的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对联有了最起码的兴趣,在平时日常生活中会留意周围的对联就受到熏陶和感染。
二.课内拓展活动,擦亮学生思维的火花。,
三.反复诵读,初步形成对偶感,为进入古诗词的审美提供了一把金钥匙。
三. 大胆尝试,勇于创新。
在本课对对子的教学中我做了大胆的尝试,很有创新精神。在本课安排的三个主要活动,故事引入让学生兴致勃勃。课内拓展活动对对子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让学生兴趣盎然。反复诵读对子,品味古诗,初步形成对偶感,培养了学生的语文情趣。对对子颠覆了“标准答案”。一个对子,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去想,从不同的角度去对,如“水帘洞”一联,学生就对出了“花果山”、“火焰山”、“石
库门”、“天台山”等多个下联。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有时甚至没有答案,这是对小学语文教学中近义词、反义词僵化训练的一种解放。
对课可以结合识字教学进行,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引导孩子对所识的汉字进行归类。对课也可以结合成语积累来开展,因为成语的结构大多数是天然对仗的,认识了这一特点,对成语的记忆大有帮助。
对课和古诗词教学结合时,可以引导学生发现诗词中的对偶句,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芳草有情,夕阳无语;雁横南浦,人倚西楼”„„在反复的诵读后可以使孩子形成一种对偶感,这是进入古诗词审美的一把金钥匙。香港大学陈耀南先生在《中国文化对谈录》一书中写到“形式上,对联是中文特有的艺术体裁;运用上,对联可以做实际应酬,也可以做文字写作;内容上,对联可以关涉所有生活层面,表现文化精神”。对联做为语文课程资源,在以对对子的形式进入课堂后,给学生打开了一扇窗子,透过这扇窗子,我们看到,师生可以一起领略汉语的妙趣,感悟汉语的深情,进入精神家园。
对出情趣和精彩——对对子
江门市蓬江区紫茶小学泰宁里校区 李凤翔
对对子是传统语文教育的精华。在2007年9月15日江门市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教学研讨会上, 上海的丁慈矿老师的对课给我很大的启发。他谈到对对子有几大好处:品味古诗词的(对偶感)一种美;积累成语的一种手段;进入语感教育的一条捷径;进行思维训练的一种手段;培养语文情趣的一个方法。三年级的小学生初次接触对对子,一定感到很新奇,也很有兴趣。所以,我借鉴丁老师的做法做一个初步尝试。我们先来看看课堂实录。
一 。课堂实录:
(一).故事引入. (师讲述故事)
相传宋代著名文学家苏东坡有个妹妹叫苏小妹。苏小妹嫁给了诗人秦少游。苏小妹多才多艺。在入洞房前要考考新郎秦少游。她出了对子的上联,要新郎对出下联才能入洞房。她的上联是:双手推出窗前月。秦少游苦思冥想,想了两个晚上也没有想出来。这下苏东坡也着急了。刚好第三个晚上有月亮。秦少游在院子里走来走去。院子中间有一口大水缸。苏东坡扔了一颗石子到水缸里。水缸里的月亮,天空都碎了。秦少游猛然醒悟,他立即高声对出了下联:一石冲破水底天。苏小妹亲自迎接他。
(学生听得兴致盎然)
(二).学习对子
师导:同学们,看,对对子多么有趣啊。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可以改一下,三白六十行,行行贴对联. 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时候人们要贴对联呢? 生1):快要过春节的时候, 我妈妈就买一幅对联贴在大门两边。
生2:我舅舅结婚的时候,我看到他的新房的门贴了对联。
师:对了,两位同学是个有心人。其实,我们也可以对对子呢。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对对子.
我们先来看看课本上的对子是怎样的?
2.朗读对子,感受画面.
1)自由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顺。
2)指名读。师注意正音。
3) 齐读一次。
3.感受画面.
师:说说你读后感受到什么?
生1:赤日是什么意思?苍穹是什么意思?
师:非常好。能够不懂就问。赤是红色的意思。赤日就是什么?
生:赤日就是红红的太阳。
师:苍是青色的意思。穹是天空的意思。苍穹是指怎样的天空?
生:苍穹是指蓝蓝的天空。
师:对了,你在什么时候看到太阳是红红的?这个对子里感受怎样的画面? 生:我下午放学回家的看到了红红的太阳挂在西边。天空蓝蓝的,觉得很美的景象.
师:很好。你善于观察呀。秋天里还会怎样?你又从哪句看出来?
生1):秋天里还会下雨呢。前几天就下了一场小雨。雨中黄黄的树叶飘下来,我觉得好美。
生2):我从"雨中山果落"这句看出来的,秋天里会下雨。
生3)"灯下草虫鸣"我仿佛听到虫子在轻轻地唱歌。
4. 在熟读基础上练习背诵.(生同位练习背诵)
(三.)拓展活动,编对子.
师导:请同学仔细地读读对子,你发现有什么特点?
生:我发现是一个字对一个字,两个字对两个字.三个字对三个字.五个字对五个字.
师:请同学们再仔细读读, 你还发现什么?
生:我发现”雨对风”雨和风都是讲天气的词. 秋月白对晚霞红. 白和红相对, 都是颜色的词.
师:对了. 这位同学很善于发现. 对子有个最大的特点是:字数相对,
师:对子首先要求字数相对.我们先从一个字开始对起.叫一字对.要求动物对动物,颜色对颜色,动作对动作.
(师在黑板上板书后说明,凡是动物都可以相对)
1)一字对:猪_
生:牛,马,蛇,狗,猫„„
师:刚才我们的同学很善于思考, 一个字的猪对得很好。老师相信, 再加一个字变成黑猪, 看能对 上吗?
2)二字对:黑猪_
生:河马.
师:河字不能与黑相对,因为黑是颜色的词呢。想想,还有其他的吗? 生:黑猪对白马。
生:黑猪对黄牛。
生:黑猪对蓝猫。(全班笑起来).
师:蓝猫?可以的。这位同学想得很好呢.我们再来一个二字对.
(师板书柳绿后说明:柳是柳树,柳绿是讲柳树是绿色的)
柳绿对
生:柳绿对桃红。
师:很好。桃对柳,都是树。绿对红。还有其他的吗?
生:柳绿对月白。
生:柳绿对花红。
师:很好。
生:柳绿对雪白。
生:柳绿对淡红。
师:淡字不能和柳字相对。这个不行。
生:柳绿对云白。
师:非常好。下面老师学着书上的对子编了一首对子的上联, 你们帮老师对出下联来, 好吗? 也可以自己编一首对联歌。
2. 出示对子, 对下联.
左对__
上对_
海角对_
阳光对_
秋月对_
青草绿
------
春日对_
春来风光美,
--------。
3.投影展示学生的对子。
4.朗读上述对子。
左对右
上对下
海角对天涯
阳光对雨露
秋月对春花
青草绿
菊花黄
春日对秋阳
春来风光美,
秋至瓜果香。
(四) .品味古诗中的对偶感。
师:在古代呀, 要学做诗就要先学对对子,所以古人做的诗歌里头很讲究字与字相对, 词与词相对. 我们来读读下面几句诗, 品味一下。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青波。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五) .回顾总结。
1.齐读对子。
2.师小结。
师:今天我们初次学习了对对子。对对子能够开拓我们的思维, 积累成语, 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美. 让我们在读读背背中玩玩对对, 使自己成为有情趣, 有文化, 有胸襟的中国少年.
二. 教学反思.
长久以来,我们的语文教育忽视了汉语内在的文字之美,声律之美,意境之美,这是多么大的损失。语文教学走民族化的道路,可以从对课开始。反思对对子的本课教学,有这么三个突出的地方。
一.故事引入,巧妙地激发了学生对对联的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对联有了最起码的兴趣,在平时日常生活中会留意周围的对联就受到熏陶和感染。
二.课内拓展活动,擦亮学生思维的火花。,
三.反复诵读,初步形成对偶感,为进入古诗词的审美提供了一把金钥匙。
三. 大胆尝试,勇于创新。
在本课对对子的教学中我做了大胆的尝试,很有创新精神。在本课安排的三个主要活动,故事引入让学生兴致勃勃。课内拓展活动对对子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让学生兴趣盎然。反复诵读对子,品味古诗,初步形成对偶感,培养了学生的语文情趣。对对子颠覆了“标准答案”。一个对子,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去想,从不同的角度去对,如“水帘洞”一联,学生就对出了“花果山”、“火焰山”、“石
库门”、“天台山”等多个下联。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有时甚至没有答案,这是对小学语文教学中近义词、反义词僵化训练的一种解放。
对课可以结合识字教学进行,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引导孩子对所识的汉字进行归类。对课也可以结合成语积累来开展,因为成语的结构大多数是天然对仗的,认识了这一特点,对成语的记忆大有帮助。
对课和古诗词教学结合时,可以引导学生发现诗词中的对偶句,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芳草有情,夕阳无语;雁横南浦,人倚西楼”„„在反复的诵读后可以使孩子形成一种对偶感,这是进入古诗词审美的一把金钥匙。香港大学陈耀南先生在《中国文化对谈录》一书中写到“形式上,对联是中文特有的艺术体裁;运用上,对联可以做实际应酬,也可以做文字写作;内容上,对联可以关涉所有生活层面,表现文化精神”。对联做为语文课程资源,在以对对子的形式进入课堂后,给学生打开了一扇窗子,透过这扇窗子,我们看到,师生可以一起领略汉语的妙趣,感悟汉语的深情,进入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