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应急救援基本知识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是在事故中为保护人员和设施的安全而制定的行动计划,也称“应急计划”。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是为了加强对重大事故的处理能力,根据实际情况预计未来可能发生的重大事故,所预先制定的事故应急对策。即认识事故可能发生,并估计事故的后果,决定紧急处理步骤(包括现场和厂外的),这些步骤是在紧急事件发生时需要执行的。企业应确保符合国家法律的必要标准得以遵守,不应把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作为在设施内保持良好标准的替代措施。
一、目的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目的是:
(1)将紧急事件局部化,如可能并予以消除;
(2)尽量缩小事故对人和财产的影响。
消除事故要求操作人员和工厂紧急事件人员必须迅速行动。如使用消防设备、紧急关闭闸门等。
降低事故后果包括:人机撤离危险现场,营救、急救、疏散人员和恢复正常生产。
如1997年7月,由我集团承建的二郎山公路隧道突然受洪水冲击,但由于此前夕的局安全质量大检查发现并预测可能突发洪水,做好了应急准备。因而尽管洪水来得突然,但未造成人员伤亡,而邻近的施工单位因无准备却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
二、要求与依据
事故一旦发生,应急救援预案就是救援行动的指南。为确保应急行动的准确性,在制定预案时要根据企业事故潜在威胁的情况和现有诸方面救援力量的实际。预案一定要结合实际情况认真细致地考虑各项影响因素,并经演练的实践考验,不断补充、修正完善。
(一)基本要求
(1)根据实际情况,按事故的性质、类型、影响范围严重后果等分等级地制订相应的预案。 为使预案更有针对性和能迅速应用,一般要制定出不同类型的应急预案。如火灾型、爆炸型 、坍塌型、突水突泥型等。
(2)一个单位的不同类型的应急预案要形成统一整体,救援力量要统筹安排。
(3)要切合本系统、单位的实际条件制定预案。
(4)制定的预案要有权威性,各级应急组织职责明确,通力协作。
(5)预案要定期演习和复查,要根据实际情况定期检查和修正。
(6)应急队伍要进行专业培训,并要有培训记录和档案,应急人员要通过考核证实确能胜任所担负的应急任务后,才能上岗。
(7)各专业队平时就要组建落实并配有相应器材。应急器材要定期检查,保证设备性能完好 。
(二)制定预案的依据
(1)必须根据本单位产生重大事故危险源的数量和可能性来确定预案是制订依据之一。
(2)预案是依据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性质、影响范围大小以及后果的严重程度等的预测, 结果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而制定的应急措施。它具有一定的现实性和实用性,要制定切合实际的预案,必须依据确切的各种资料。
三、方法与步骤
制定应急救援预案,一般可按以下四步进行:
(一)调查研究,收集资料
这是制定预案非常重要的第一步,是制定预案的基础和前提。
(二)全面分析,科学评估
分析评估的内容如下:
(1)危险源的分析:主要包括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的企事业单位的名称、地点、种类 、数量、分布、产量、储量、危险度、以往事故发生情况和发生化学事故的诱发因素等。
(2)危险度评估:化学事故源潜在危险度的评估就是在对危险源全面调查的基础上,对化工企业单位的化学事故潜在危险度进行全面的科学评估,为确定目标单位危险度的等级找出科学的数据依据。
(3)救援力量的分析:对现有可用于参与化学事故应急救援队伍的单位、人员、装备情况、分布特点、可担负的任务及执行任务能力等,逐项分析、正确估价、合理使用。
(三)预案要分工负责,组织编写
制定预案要涉及各个方面、各个部门,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必须在统一领导下,指定专门的部门牵头组织,吸收有关单位参加,共同拟制。
(四)制定预案要现场勘察,反复修改
为使预案尤其是重点目标区的具体行动预案切实可行,拟定前需要到现场进行实地勘察,对重点目标区的周围地形、环境、指挥所位置、分队行动路线、展开位置人口疏散道路及疏散地域等实地勘察、实地确定。
四、现场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一)计划的制定
每一个重大危险源都应有现场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现场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由企业准备,应包括重大事故潜在后果的评估。
对于简易设施,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可仅仅为安排工人站在一旁观察,并呼叫外部应急服务机构。但是对于复杂的设施,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更具实质性,需要充分考虑每一个重大危险以及它们之间可以发生的相互作用,包括下述内容:
(1)评估潜在事故危险的性质、规模以及紧急状态发生时的可能作用;
(2)制定与外部机构联系的计划,其中包括与紧急救援服务机构的联系;
(3)设施内外报警和通讯联络的步骤;
(4)特别是任命现场事件的管理者和现场主要管理者,并确定他们的义务和责任;
(5)应急控制中心的地点和组织;
(6)在紧急状态中现场工人的行为,包括撤离步骤;
(7)在紧急状态下,厂外工人和其他人的行动。
无论在重大危险源设施内外,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制定一种方法,以便在事故现场的工人可以寻求其他补救措施。特别是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中应包括保障有关设施受影响部分的安全规定,如紧急停车的方法。现场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还应包括从设施的其他部分或厂外召集关键工人的先后顺序。
企业应确保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所需的资源,无论是人还是设备都应能及时获得,并在紧急事件情况下,能迅速聚集。企业应针对与紧急服务机构共同所做的事故评估,考虑在设施附近是否存在足够的资源以执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需要紧急服务机构帮助的情况下,企业应弄清这些服务机构到现场开始操作所需的时间,然后考虑在整个过程中工人是否能遏制住事故。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充分考虑以下事件:例如,预案内人员休假、外出等不在岗时,此时是否配备了足够的人员以适应各种可预见的变化。
(二)报警和联络
企业应能将任何突发的事故或紧急状态迅速通知给所有有关工人和厂外人员,并做出安排。
企业应将报警步骤告知所有的工人以确保能尽快采取措施,控制事态的发展。
企业应根据设施的规模考虑紧急报警系统的需求。厂内应在多处安装报警系统,并达到一定的数量,这样报警系统才能起作用。在噪声较高的地方,应考虑安装显示性报警装置以提醒在那里工作的工人。
工作场所警报响起来时,为能尽快通知应急服务机构,企业应保证具有一个可靠的通讯系统 。
(三)关键岗位人员的确定和责任
作为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一部分,企业应委派一名现场事件管理者(如果必要,委派一名副手)以便及时采取措施控制、处理事故。
现场事件管理者应负如下责任:
(1)评估事件的规模(为内部和外部应急机构);
(2)建立应急步骤,确保工人的安全和减少设施和财产的损失;
(3)在消防队到来之前,(如有必要)直接参与救护和灭火活动;
(4)安排寻找受伤者;
(5)安排非重要工人撤离到集中地带;
(6)设立与应急中心的通讯联系点;
(7)在现场主要管理者到来之前担当起其责任;
(8)如有必要时,为应急服务机构提供建议和信息。
现场事件管理者应从服装穿着上容易辨认。
作为事故应急救授预案的一部分,企业管理部门应委派一名现场主要管理者(如需要,也可委派一名副手),负责全面的事故管理。
现场主要管理者的责任如下:
(1)决定是否存在或可能存在重大紧急事故,要求应急服务机构提供帮助,并实施厂外事故 应急救援预案;
(2)在不受事故影响的地方,进行设施的直接操作控制;
(3)复查和评估事件的可能发展方向,确定事情可能的发展过程;
(4)指导设施的部分停车,并与现场事件管理者和关键人员配合,指挥设施现场人员的撤离 ;
(5)确保任何伤害都能得到足够的重视;
(6)与消防人员、地方政府和政府监察员取得联系;
(7)在设施内实施交通管制;
(8)对保持紧急情况的记录做出安排;
(9)给新闻媒介发送有权威的信息;
(10)在紧急状态结束之后,控制受影响地点的恢复。
当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确定其他由工人承担的主要任务时(如急救人员、大气监测人员、照顾受伤人员),企业应确保工人知道其准确的任务。
(四)紧急情况控制中心
企业应在现场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中考虑设置应急控制中心,从应急控制中心可指挥和协调处理紧急情况。控制中心应具有接收和传送从中心到事件现场管理者和设施其他部分以及外部 的信息和指示的能力。
控制中心应拥有:
(1)数量充足的内、外线电话。
(2)无线电和其他通讯设备。
(3)设施示意图,存放大量危险物质的地点;安全设备存放点;消防系统和附加水源;污水和排水系统;设施进口和通道;集合点;设施的位置与周围社区的关系。
(4)测量和显示风速、风向的设备。
(5)个人防护和其他救护设备。
(6)工人名单表。
(7)关键人员的地址和电话表。
(8)现场的其他人员名单,如承包商和参观者。
(9)地方政府和紧急服务机构的地址和电话。
应急控制中心应设在风险最小的地方,或考虑确定另外一个应急中心,以防主控制中心可能被有毒气体笼罩而不能使用。
(五)现场措施
现场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首要目的是控制和遏制事故,防止事故扩大到附近的其他设施,以减少伤害。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中应包含足够的灵活性,以保证在现场能采用适当的措施和决定。企业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中应考虑怎样进行下列各方面的工作。
(1)非相关工人可沿着具有清晰标志的撤离路线到达预先指定的集合点;
(2)指定某人记录所有到达集合点的工人,并将此信息告之应急控制中心;
(3)指定控制中心某人核对与事故有关的人员到达集合点的名单,核对被认为是在现场的人员名单;
(4)由于节日、生病和当时现场人员的变化,需根据不在现场人员的情况,更新应急控制中心所掌握的名单;
(5)安排对工人进行登记,包括其姓名、地址,并保存在应急控制中心且定期更新;
(6)紧急状态的关键时期,指定一名高级管理人员授权公布有关信息;
(7)紧急状态结束后,恢复步骤中应包括对再次进入事故现场的指导。
(六)制定关闭设施步骤
对于复杂设施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中应充分考虑设施不同部分的内部关系,这样当需要时, 可依照特定的程序关闭设施。例如瓦斯隧道浓度越过1.5%时,人员撤离和设备停止运转等。
(七)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演习
一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被确定,应确保所有工人以及外部应急服务机构都了解。企业应对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进行定期检查,包括下列内容:
(1)在事故期间通讯系统是否能正常运作;
(2)撤离步骤。
(八)计划的评估和修订
在制定计划和演练过程中,应让熟悉设施的工人,包括相应的安全小组共同参与。
企业应让熟悉设施的工人参加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演习和操练。 每一次演练后,应该对该计划是否被全面执行,并发现不足和缺陷。
企业应在必要的时候修改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以适应现场设施和危险物的变化。这些修改应通知所有与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有关的人员。
事故应急救援基本知识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是在事故中为保护人员和设施的安全而制定的行动计划,也称“应急计划”。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是为了加强对重大事故的处理能力,根据实际情况预计未来可能发生的重大事故,所预先制定的事故应急对策。即认识事故可能发生,并估计事故的后果,决定紧急处理步骤(包括现场和厂外的),这些步骤是在紧急事件发生时需要执行的。企业应确保符合国家法律的必要标准得以遵守,不应把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作为在设施内保持良好标准的替代措施。
一、目的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目的是:
(1)将紧急事件局部化,如可能并予以消除;
(2)尽量缩小事故对人和财产的影响。
消除事故要求操作人员和工厂紧急事件人员必须迅速行动。如使用消防设备、紧急关闭闸门等。
降低事故后果包括:人机撤离危险现场,营救、急救、疏散人员和恢复正常生产。
如1997年7月,由我集团承建的二郎山公路隧道突然受洪水冲击,但由于此前夕的局安全质量大检查发现并预测可能突发洪水,做好了应急准备。因而尽管洪水来得突然,但未造成人员伤亡,而邻近的施工单位因无准备却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
二、要求与依据
事故一旦发生,应急救援预案就是救援行动的指南。为确保应急行动的准确性,在制定预案时要根据企业事故潜在威胁的情况和现有诸方面救援力量的实际。预案一定要结合实际情况认真细致地考虑各项影响因素,并经演练的实践考验,不断补充、修正完善。
(一)基本要求
(1)根据实际情况,按事故的性质、类型、影响范围严重后果等分等级地制订相应的预案。 为使预案更有针对性和能迅速应用,一般要制定出不同类型的应急预案。如火灾型、爆炸型 、坍塌型、突水突泥型等。
(2)一个单位的不同类型的应急预案要形成统一整体,救援力量要统筹安排。
(3)要切合本系统、单位的实际条件制定预案。
(4)制定的预案要有权威性,各级应急组织职责明确,通力协作。
(5)预案要定期演习和复查,要根据实际情况定期检查和修正。
(6)应急队伍要进行专业培训,并要有培训记录和档案,应急人员要通过考核证实确能胜任所担负的应急任务后,才能上岗。
(7)各专业队平时就要组建落实并配有相应器材。应急器材要定期检查,保证设备性能完好 。
(二)制定预案的依据
(1)必须根据本单位产生重大事故危险源的数量和可能性来确定预案是制订依据之一。
(2)预案是依据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性质、影响范围大小以及后果的严重程度等的预测, 结果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而制定的应急措施。它具有一定的现实性和实用性,要制定切合实际的预案,必须依据确切的各种资料。
三、方法与步骤
制定应急救援预案,一般可按以下四步进行:
(一)调查研究,收集资料
这是制定预案非常重要的第一步,是制定预案的基础和前提。
(二)全面分析,科学评估
分析评估的内容如下:
(1)危险源的分析:主要包括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的企事业单位的名称、地点、种类 、数量、分布、产量、储量、危险度、以往事故发生情况和发生化学事故的诱发因素等。
(2)危险度评估:化学事故源潜在危险度的评估就是在对危险源全面调查的基础上,对化工企业单位的化学事故潜在危险度进行全面的科学评估,为确定目标单位危险度的等级找出科学的数据依据。
(3)救援力量的分析:对现有可用于参与化学事故应急救援队伍的单位、人员、装备情况、分布特点、可担负的任务及执行任务能力等,逐项分析、正确估价、合理使用。
(三)预案要分工负责,组织编写
制定预案要涉及各个方面、各个部门,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必须在统一领导下,指定专门的部门牵头组织,吸收有关单位参加,共同拟制。
(四)制定预案要现场勘察,反复修改
为使预案尤其是重点目标区的具体行动预案切实可行,拟定前需要到现场进行实地勘察,对重点目标区的周围地形、环境、指挥所位置、分队行动路线、展开位置人口疏散道路及疏散地域等实地勘察、实地确定。
四、现场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一)计划的制定
每一个重大危险源都应有现场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现场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由企业准备,应包括重大事故潜在后果的评估。
对于简易设施,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可仅仅为安排工人站在一旁观察,并呼叫外部应急服务机构。但是对于复杂的设施,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更具实质性,需要充分考虑每一个重大危险以及它们之间可以发生的相互作用,包括下述内容:
(1)评估潜在事故危险的性质、规模以及紧急状态发生时的可能作用;
(2)制定与外部机构联系的计划,其中包括与紧急救援服务机构的联系;
(3)设施内外报警和通讯联络的步骤;
(4)特别是任命现场事件的管理者和现场主要管理者,并确定他们的义务和责任;
(5)应急控制中心的地点和组织;
(6)在紧急状态中现场工人的行为,包括撤离步骤;
(7)在紧急状态下,厂外工人和其他人的行动。
无论在重大危险源设施内外,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制定一种方法,以便在事故现场的工人可以寻求其他补救措施。特别是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中应包括保障有关设施受影响部分的安全规定,如紧急停车的方法。现场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还应包括从设施的其他部分或厂外召集关键工人的先后顺序。
企业应确保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所需的资源,无论是人还是设备都应能及时获得,并在紧急事件情况下,能迅速聚集。企业应针对与紧急服务机构共同所做的事故评估,考虑在设施附近是否存在足够的资源以执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需要紧急服务机构帮助的情况下,企业应弄清这些服务机构到现场开始操作所需的时间,然后考虑在整个过程中工人是否能遏制住事故。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充分考虑以下事件:例如,预案内人员休假、外出等不在岗时,此时是否配备了足够的人员以适应各种可预见的变化。
(二)报警和联络
企业应能将任何突发的事故或紧急状态迅速通知给所有有关工人和厂外人员,并做出安排。
企业应将报警步骤告知所有的工人以确保能尽快采取措施,控制事态的发展。
企业应根据设施的规模考虑紧急报警系统的需求。厂内应在多处安装报警系统,并达到一定的数量,这样报警系统才能起作用。在噪声较高的地方,应考虑安装显示性报警装置以提醒在那里工作的工人。
工作场所警报响起来时,为能尽快通知应急服务机构,企业应保证具有一个可靠的通讯系统 。
(三)关键岗位人员的确定和责任
作为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一部分,企业应委派一名现场事件管理者(如果必要,委派一名副手)以便及时采取措施控制、处理事故。
现场事件管理者应负如下责任:
(1)评估事件的规模(为内部和外部应急机构);
(2)建立应急步骤,确保工人的安全和减少设施和财产的损失;
(3)在消防队到来之前,(如有必要)直接参与救护和灭火活动;
(4)安排寻找受伤者;
(5)安排非重要工人撤离到集中地带;
(6)设立与应急中心的通讯联系点;
(7)在现场主要管理者到来之前担当起其责任;
(8)如有必要时,为应急服务机构提供建议和信息。
现场事件管理者应从服装穿着上容易辨认。
作为事故应急救授预案的一部分,企业管理部门应委派一名现场主要管理者(如需要,也可委派一名副手),负责全面的事故管理。
现场主要管理者的责任如下:
(1)决定是否存在或可能存在重大紧急事故,要求应急服务机构提供帮助,并实施厂外事故 应急救援预案;
(2)在不受事故影响的地方,进行设施的直接操作控制;
(3)复查和评估事件的可能发展方向,确定事情可能的发展过程;
(4)指导设施的部分停车,并与现场事件管理者和关键人员配合,指挥设施现场人员的撤离 ;
(5)确保任何伤害都能得到足够的重视;
(6)与消防人员、地方政府和政府监察员取得联系;
(7)在设施内实施交通管制;
(8)对保持紧急情况的记录做出安排;
(9)给新闻媒介发送有权威的信息;
(10)在紧急状态结束之后,控制受影响地点的恢复。
当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确定其他由工人承担的主要任务时(如急救人员、大气监测人员、照顾受伤人员),企业应确保工人知道其准确的任务。
(四)紧急情况控制中心
企业应在现场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中考虑设置应急控制中心,从应急控制中心可指挥和协调处理紧急情况。控制中心应具有接收和传送从中心到事件现场管理者和设施其他部分以及外部 的信息和指示的能力。
控制中心应拥有:
(1)数量充足的内、外线电话。
(2)无线电和其他通讯设备。
(3)设施示意图,存放大量危险物质的地点;安全设备存放点;消防系统和附加水源;污水和排水系统;设施进口和通道;集合点;设施的位置与周围社区的关系。
(4)测量和显示风速、风向的设备。
(5)个人防护和其他救护设备。
(6)工人名单表。
(7)关键人员的地址和电话表。
(8)现场的其他人员名单,如承包商和参观者。
(9)地方政府和紧急服务机构的地址和电话。
应急控制中心应设在风险最小的地方,或考虑确定另外一个应急中心,以防主控制中心可能被有毒气体笼罩而不能使用。
(五)现场措施
现场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首要目的是控制和遏制事故,防止事故扩大到附近的其他设施,以减少伤害。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中应包含足够的灵活性,以保证在现场能采用适当的措施和决定。企业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中应考虑怎样进行下列各方面的工作。
(1)非相关工人可沿着具有清晰标志的撤离路线到达预先指定的集合点;
(2)指定某人记录所有到达集合点的工人,并将此信息告之应急控制中心;
(3)指定控制中心某人核对与事故有关的人员到达集合点的名单,核对被认为是在现场的人员名单;
(4)由于节日、生病和当时现场人员的变化,需根据不在现场人员的情况,更新应急控制中心所掌握的名单;
(5)安排对工人进行登记,包括其姓名、地址,并保存在应急控制中心且定期更新;
(6)紧急状态的关键时期,指定一名高级管理人员授权公布有关信息;
(7)紧急状态结束后,恢复步骤中应包括对再次进入事故现场的指导。
(六)制定关闭设施步骤
对于复杂设施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中应充分考虑设施不同部分的内部关系,这样当需要时, 可依照特定的程序关闭设施。例如瓦斯隧道浓度越过1.5%时,人员撤离和设备停止运转等。
(七)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演习
一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被确定,应确保所有工人以及外部应急服务机构都了解。企业应对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进行定期检查,包括下列内容:
(1)在事故期间通讯系统是否能正常运作;
(2)撤离步骤。
(八)计划的评估和修订
在制定计划和演练过程中,应让熟悉设施的工人,包括相应的安全小组共同参与。
企业应让熟悉设施的工人参加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演习和操练。 每一次演练后,应该对该计划是否被全面执行,并发现不足和缺陷。
企业应在必要的时候修改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以适应现场设施和危险物的变化。这些修改应通知所有与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有关的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