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工艺》课程教学大纲
(WZZB/K4101-2013,此为举例标准号)
0 概述 (刘智海) 0.1 课程类别
《焊接工艺》课程属于专业岗位核心能力课程。
0.2 适用专业
本大纲适用于焊接技术应用专业《焊接工艺》课程的开发、建设和实施。
0.3 学时
建议课程实施时量为350~380标准学时。
1.1 课程性质与作用
本课程是中职焊接技术应用专业的一门岗位核心能力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焊条电弧焊、熔化极气体保护焊、手工钨极氩弧焊等焊接方法的工作原理、特点及应用,掌握焊接工艺、设备安装与调试、安全操作规程,并对焊接过程控制及焊接技术的最新进展有一定的了解。 1.2 相关课程
本课程的前导课程是《钳工基本技能》、《金属材料与切割》、《电工基础》、《机械常识》、《焊工识图与制图》,后续课程是《焊接定额》、《焊接技能训练》、《焊接质量检验》、《焊接新材料》。
2.1 课程总体目标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焊条电弧焊、熔化极气体保护焊、手工钨极氩弧焊等焊接方法的工作原理、特点及应用,掌握焊接工艺、设备安装与调试、安全操作规程,具备完成简单焊接件焊接操作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养成遵纪、守法、依规、文明的行为习惯,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与交流沟通能力,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和环境保护意识,形成安全、文明、遵守标准、认真细致、规范操作的职业习惯,具有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守时的良
好品德。
2.2 知识、能力与素质目标 2.2.1 知识目标
1、了解电弧的基础知识,包括电弧的形成、电弧的物理基础、电弧的构造、电弧的特性、焊接电弧的分类及特点等内容。
2、了解焊条电弧焊、熔化极气体保护焊、手工钨极氩弧焊的引弧操作方法、操作姿势及注意事项等内容。
3、掌握焊条、焊丝的组成、分类、表示方法、选用、检验、使用、保管等知识。 4、了解焊接电源、焊接设备的种类、型号、性能、结构、使用规则、安装与调试方法等相关知识。
5、了解焊接接头、坡口、焊缝符号等相关知识。
6、掌握焊接参数及其对焊缝形状的影响,包括焊缝形状的表示、焊接参数及其选择、焊接参数对焊缝形状的影响、焊缝外观质量检测等内容。
7、了解焊接常见缺陷的种类、产生原因、危害和防止及返修的方法、焊接工艺过程。
8、了解焊接工艺规程编制的基本知识。 9、熟悉单面焊双面成型技术。 10、焊接安全操作规程
2.2.2 能力目标
1、能根据焊件材料,合理选择焊接材料、方法、设备。
2、能安装、调试焊条电弧焊、熔化极气体保护焊、手工钨极氩弧焊等焊接设备。 3、能根据焊件材料、尺寸、位置等条件合理选择、调节正确的焊接参数。 4、能使用焊条电弧焊、熔化极气体保护焊、手工钨极氩弧焊等焊接设备,完成简单焊接件焊接操作。
5、能对焊件外观质量进行检测、分析,并针对焊接缺陷制订有效措施。
2.2.3 素质目标
1、养成遵纪、守法、依规、文明的行为习惯。
2、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职业素养、竞争和创新意识。 3、具有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4、具有爱岗敬业、能吃苦耐劳、高度责任心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5、在教学过程中可在教学内容中融入企业文化,人文教育,培养学生的岗位意识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6、具有一定的科学思维方式和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养成耐心细致的工作习惯。 7、严格执行焊接各项安全操作规程和实施防护措施,保证安全生产,避免发生事故。
3.1 课程设计思路
通过焊接技能人才市场调研,组织专家和专业教师讨论和论证,确定课程知识、能力、素质目标,根据岗位专项能力设计训练项目,确定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以项目式,任务式课程 来说明,按某种课程理论来设计的。每个项目实施时的程序要写出来,三四行即可)专家论证没必要。 如何做的,依据?为什么设计这样?
3.2 课程内容结构
根据焊接技能人才需掌握的知识、具备的技能等要求,将焊接操作工的基本技能划分为板对焊接、管对焊接、管板焊接等三个专项能力,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的认知规律、技能形成规律,设计课程内容结构如下:()
3.3 课程内容与要求
4.1 教学团队
本课程的专任教师必须具备双师型教师资格,及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具备两年以上企业焊接结构设计、焊接工艺编制、焊接生产管理等
相关岗位工作经验,具有较好的教学设计与教学组织能力,良好的职业素养与职业道德。
加入兼职教师,不写数字 教师多少人,兼职多少人。
4.2 实习实训条件
本课程的专项能力训练主要是综合实训和生产性实习,必须具备以下实习实训条件:
(1)500平方米以上焊接结构生产实训车间,能容纳40人同时进行实训;配备焊条电弧焊设备10台,CO2气体保护焊设备10台,钨极氩弧焊设备5台,装焊平台10台套,立式电动砂轮机两台,气割设备2套,角向磨光机10台,车间配置空气调节系统,其余钢直尺、钢丝刷、手锤、焊接检验尺等各10套。 (2)40人容量的多媒体教室。
(3)能容纳40人同时顶岗实训的焊接结构生产企业1~2家。
4.3 教材及参考资料
1、教材:《焊接结构》王文先、王东坡、齐芳娟 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2-8-1。
2、教材:《实用焊接设备手册》王洪光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日期: 2012-2-1 3、教材:《氩弧焊接技术》 邱言龙//聂正斌//雷振国 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1年06月
4、教材:《焊接自动化技术及其应用》 胡绳荪 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0-09-26
5、网络资源:http://www.wtiharbin.com/wti/ 6、 http://www.cncad.net/forum-59-1.html 7、 http://www.chinaweld.com.cn/
参考资料:加上网络资源
5.1 考核方式
(刘智海)
5.2 考核内容
(刘智海)
5.3 考核结论
(刘智海)
6.1 教学模式
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为载体,以实训为手段,设计出以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程,实施工作过程导向、任务驱动、“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突出职业能力目标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自身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教师的引导下,开放思路,通过小组讨论、团队协作等活动来解决问题、学习掌握知识;教师的作用主要是引导帮助学生学习。项目带动是教学的主线,围绕项目,学习相关理论知识,通过项目的实训,深化理解和巩固专业知识的基本概念、主要知识点和专业理论的应用。
6.2 教学方法
把课程从知识型讲授为主,变为知识应用型为主;把课程从理论思维为主,变为以能力训练为主;把课程以知识、概念、定律、逻辑推导为载体,变为以完成项目任务为载体;把课程从学生被动听讲,变为学生主动参与操作,积极参与新知探索;把课程从教师讲解为主,变为由教师积极引导、创造学习的环境条件为主。
6.3 教学手段
引导文教学法、多媒体教学与实物验证法、示范教学法及实训教学法等现场教学相 结合。
7 其它
在进行本课程的实际教学设计时,应根据不同专业、不同班级类型和学校的实际条 件,结合本课程的《课程整体设计》要求,具体制订本课程的教学实施方案,进一步细 化和明确载体、工作任务、资源条件、教学做合一的形式与成果等内容,规范和指导教 学。
注释:(WZZB/K4101-2013)中“WZ ”望城职业中专,“ZB ”代表专业标准,“K ”代表课程,“4”代表专业代码(以学校排序),“1”代表专业课程,“01”代表课程序号,“2013”代表发布年份。
《焊接工艺》课程教学大纲
(WZZB/K4101-2013,此为举例标准号)
0 概述 (刘智海) 0.1 课程类别
《焊接工艺》课程属于专业岗位核心能力课程。
0.2 适用专业
本大纲适用于焊接技术应用专业《焊接工艺》课程的开发、建设和实施。
0.3 学时
建议课程实施时量为350~380标准学时。
1.1 课程性质与作用
本课程是中职焊接技术应用专业的一门岗位核心能力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焊条电弧焊、熔化极气体保护焊、手工钨极氩弧焊等焊接方法的工作原理、特点及应用,掌握焊接工艺、设备安装与调试、安全操作规程,并对焊接过程控制及焊接技术的最新进展有一定的了解。 1.2 相关课程
本课程的前导课程是《钳工基本技能》、《金属材料与切割》、《电工基础》、《机械常识》、《焊工识图与制图》,后续课程是《焊接定额》、《焊接技能训练》、《焊接质量检验》、《焊接新材料》。
2.1 课程总体目标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焊条电弧焊、熔化极气体保护焊、手工钨极氩弧焊等焊接方法的工作原理、特点及应用,掌握焊接工艺、设备安装与调试、安全操作规程,具备完成简单焊接件焊接操作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养成遵纪、守法、依规、文明的行为习惯,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与交流沟通能力,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和环境保护意识,形成安全、文明、遵守标准、认真细致、规范操作的职业习惯,具有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守时的良
好品德。
2.2 知识、能力与素质目标 2.2.1 知识目标
1、了解电弧的基础知识,包括电弧的形成、电弧的物理基础、电弧的构造、电弧的特性、焊接电弧的分类及特点等内容。
2、了解焊条电弧焊、熔化极气体保护焊、手工钨极氩弧焊的引弧操作方法、操作姿势及注意事项等内容。
3、掌握焊条、焊丝的组成、分类、表示方法、选用、检验、使用、保管等知识。 4、了解焊接电源、焊接设备的种类、型号、性能、结构、使用规则、安装与调试方法等相关知识。
5、了解焊接接头、坡口、焊缝符号等相关知识。
6、掌握焊接参数及其对焊缝形状的影响,包括焊缝形状的表示、焊接参数及其选择、焊接参数对焊缝形状的影响、焊缝外观质量检测等内容。
7、了解焊接常见缺陷的种类、产生原因、危害和防止及返修的方法、焊接工艺过程。
8、了解焊接工艺规程编制的基本知识。 9、熟悉单面焊双面成型技术。 10、焊接安全操作规程
2.2.2 能力目标
1、能根据焊件材料,合理选择焊接材料、方法、设备。
2、能安装、调试焊条电弧焊、熔化极气体保护焊、手工钨极氩弧焊等焊接设备。 3、能根据焊件材料、尺寸、位置等条件合理选择、调节正确的焊接参数。 4、能使用焊条电弧焊、熔化极气体保护焊、手工钨极氩弧焊等焊接设备,完成简单焊接件焊接操作。
5、能对焊件外观质量进行检测、分析,并针对焊接缺陷制订有效措施。
2.2.3 素质目标
1、养成遵纪、守法、依规、文明的行为习惯。
2、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职业素养、竞争和创新意识。 3、具有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4、具有爱岗敬业、能吃苦耐劳、高度责任心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5、在教学过程中可在教学内容中融入企业文化,人文教育,培养学生的岗位意识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6、具有一定的科学思维方式和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养成耐心细致的工作习惯。 7、严格执行焊接各项安全操作规程和实施防护措施,保证安全生产,避免发生事故。
3.1 课程设计思路
通过焊接技能人才市场调研,组织专家和专业教师讨论和论证,确定课程知识、能力、素质目标,根据岗位专项能力设计训练项目,确定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以项目式,任务式课程 来说明,按某种课程理论来设计的。每个项目实施时的程序要写出来,三四行即可)专家论证没必要。 如何做的,依据?为什么设计这样?
3.2 课程内容结构
根据焊接技能人才需掌握的知识、具备的技能等要求,将焊接操作工的基本技能划分为板对焊接、管对焊接、管板焊接等三个专项能力,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的认知规律、技能形成规律,设计课程内容结构如下:()
3.3 课程内容与要求
4.1 教学团队
本课程的专任教师必须具备双师型教师资格,及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具备两年以上企业焊接结构设计、焊接工艺编制、焊接生产管理等
相关岗位工作经验,具有较好的教学设计与教学组织能力,良好的职业素养与职业道德。
加入兼职教师,不写数字 教师多少人,兼职多少人。
4.2 实习实训条件
本课程的专项能力训练主要是综合实训和生产性实习,必须具备以下实习实训条件:
(1)500平方米以上焊接结构生产实训车间,能容纳40人同时进行实训;配备焊条电弧焊设备10台,CO2气体保护焊设备10台,钨极氩弧焊设备5台,装焊平台10台套,立式电动砂轮机两台,气割设备2套,角向磨光机10台,车间配置空气调节系统,其余钢直尺、钢丝刷、手锤、焊接检验尺等各10套。 (2)40人容量的多媒体教室。
(3)能容纳40人同时顶岗实训的焊接结构生产企业1~2家。
4.3 教材及参考资料
1、教材:《焊接结构》王文先、王东坡、齐芳娟 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2-8-1。
2、教材:《实用焊接设备手册》王洪光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日期: 2012-2-1 3、教材:《氩弧焊接技术》 邱言龙//聂正斌//雷振国 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1年06月
4、教材:《焊接自动化技术及其应用》 胡绳荪 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0-09-26
5、网络资源:http://www.wtiharbin.com/wti/ 6、 http://www.cncad.net/forum-59-1.html 7、 http://www.chinaweld.com.cn/
参考资料:加上网络资源
5.1 考核方式
(刘智海)
5.2 考核内容
(刘智海)
5.3 考核结论
(刘智海)
6.1 教学模式
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为载体,以实训为手段,设计出以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程,实施工作过程导向、任务驱动、“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突出职业能力目标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自身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教师的引导下,开放思路,通过小组讨论、团队协作等活动来解决问题、学习掌握知识;教师的作用主要是引导帮助学生学习。项目带动是教学的主线,围绕项目,学习相关理论知识,通过项目的实训,深化理解和巩固专业知识的基本概念、主要知识点和专业理论的应用。
6.2 教学方法
把课程从知识型讲授为主,变为知识应用型为主;把课程从理论思维为主,变为以能力训练为主;把课程以知识、概念、定律、逻辑推导为载体,变为以完成项目任务为载体;把课程从学生被动听讲,变为学生主动参与操作,积极参与新知探索;把课程从教师讲解为主,变为由教师积极引导、创造学习的环境条件为主。
6.3 教学手段
引导文教学法、多媒体教学与实物验证法、示范教学法及实训教学法等现场教学相 结合。
7 其它
在进行本课程的实际教学设计时,应根据不同专业、不同班级类型和学校的实际条 件,结合本课程的《课程整体设计》要求,具体制订本课程的教学实施方案,进一步细 化和明确载体、工作任务、资源条件、教学做合一的形式与成果等内容,规范和指导教 学。
注释:(WZZB/K4101-2013)中“WZ ”望城职业中专,“ZB ”代表专业标准,“K ”代表课程,“4”代表专业代码(以学校排序),“1”代表专业课程,“01”代表课程序号,“2013”代表发布年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