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梅东村小学
“提高家庭教育有效性的研究”课题组阶段总结 根据《全国家庭教育工作“十五”计划》和我校家庭教育的现有状况,我校在这学期中课题组正按照制定的课题计划有序开展研究活动。这学期我们不仅确立了个案跟踪的学生名单,并扎实有效地进行个别指导,我校还开展了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家庭教育活动,受到了学生、家长的欢迎。现将本学期的工作总结以下:
一、 加强学习,优化师资队伍
理念是行动的灵魂,教育观念对教师的教育行为起着指导和统帅作用。我们课题组教师进行了“铸师魂,树形象”的活动,在活动中,我们要求教师转变角色观,其次,我们组织课题组老师系统地学习了《我的理想教育》、《教育的艺术》、《家庭教育的误区》等书籍,并要求课题组成员自主学习有关指导家庭教育的文章,在课题活动中交流,组员间开展读书笔记、读书心得的展评活动,聘请了有关专家来校做讲座,教师们在学习、交流、研讨中,树立了正确的育人观。
1 拓展了教师角色的含义。以前认为教师就是传道、授业、解惑,教师的舞台就是三尺讲台,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关系是家长必须配合老师的关系。通过学习培训,课题组成员意识到教师更应是一个服务与学生,服务与家庭,服务与社会的服务者,教师的舞台不仅仅局限与三尺讲台,更要走近家长,走进家庭。
2 对指导家庭教育有了较清晰的认识。通过学习,教师们认识到指导家庭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家庭教育的指导也不是程式化的,具有独特性,针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家庭情况要有不同的指导模式。在指导过程中,教师与家长的关系不是指挥与服从的关系,而是平等的,应在交流、沟通中商量,找到指导家庭教育的最佳途径。同时要考虑到家长的具体困难,如:经济条件,工作时间,受教育的程度等,不能光凭教师理想中的家庭教育模式进行指导。
二、 点面结合 重点加强个案的指导
为了使我校的课题既能全面推广又能逐渐深入,我们采取了“以点带面”的措施:“点”是指选取比较典型的有代表性的家庭作为重点指导对象,建立个案跟踪手册;“面”是指把在指导个案跟踪的家庭中取得的成功经验,推广应用到对其他家庭的指导中。我们要求课题组老师根据子课题,每班选取一到两个家庭作为重点研究对象,并为学生建
立个案跟踪手册。手册中分为3大块内容:“研究前情况” “研究过程”“学生成果”,意在通过研究前后的对比,检验研究的成效。其中“研究过程”是研究的重点,教师通过学生课堂内外的表现,找出学生的问题所在,并把这些记录在个案跟踪手册中,同时老师也写上指导性意见,让孩子把个案跟踪手册带回家给家长。家长可根据实际情况,把老师的指导意见融入家庭教育中。一阶段内,老师会细心地观察孩子,通过学生的表现来确定实施的效果,如果效果不明显,老师和家长再商量调整教育的方式方法。我们要求指导老师在指导家庭教育的过程中,要有一定的“质量”,“量”:指导老师每学期指导家庭教育的次数不少于5次,并通过个案跟踪手册和家访记录体现;“质”:通过一个学期的“跟踪”,这些孩子取得了哪些进步,进步有多大?这些通过“家长心声”、“教师反思”“成果展示”板块得以体现。
通过一个多学期的“跟踪”,在教师有针对性的指导下,这些学生无论是学习习惯,还是学习成绩都有了一定的进步。如:今年已经毕业的六(1)班学生李展飞在研究前因为处在离异的家庭中,父亲工作忙,很少与孩子交流,因而是个内向的孩子,不喜欢与人交流,不敢举手,因此表达能力欠缺,上课一开口就脸红结巴,写的作文也是一篇篇流水帐。一个学期的研究中,班主任老师为他制定了“三步计划”。第一步:在家校联系中,请家长创造平和、平等的交流的机会,与孩子多说、多谈,激发孩子说话的欲望。比如请家长每天花十分钟的时间就孩子感兴趣的话题与孩子谈谈学校,谈谈新闻。可是家长反映:“孩子不肯说。”老师指导家长一开始对孩子的要求不要太高,可以是家长谈得多,孩子听得多,慢慢地让孩子成为谈话的主角。第二步:请家长在节假日带孩子出去走走看看说说。教师在家访中建议家长带孩子游览天宁寺、翠竹公园或是夜游蓖箕巷,并让孩子动眼、动手、动嘴。班队课上,班主任组织了“我为家乡自豪”等的小小演讲会,鼓励李展飞参加。由于有了准备,以前一开口就脸红的孩子也能比较流利地演讲。同学们对他的变化惊讶不已,他也挺自豪的。第三步:请家长参与到他的读书活动中,每天或隔几天抽空和他进行一次亲子读书,并进行讨论,甚至是争论,使他不仅能说,还要敢说,想说。在班级中,教师也不断制造机会让他大胆说,大声说。经过一学期的努力,李展飞的语言表达能力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他写的作文有几篇编进了班级优秀作文集,在毕业会考中也考出了较好的成绩。
一至三年级的子课题是“以成长记录袋为桥梁,提高家庭教育的有效性的研究”,我们要求每个班级除了为每个学生建立成长记录袋外,也选取1、2名学生作为重点,切实体现以成长记录袋为桥梁,加强家校之间的交流,以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一——四年
级的成长记录袋分为三个板块:第一是自我介绍;第二是记录孩子成长过程中最喜欢、最满意、最开心的事和作品;第三孩子对各学科的知识、能力要点的掌握情况。每一个板块既有老师亲切的话语,以及对家庭教育的指导,也有家长浏览成长记录袋之后的反馈。
三、活动丰富 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
为了加强家校之间的联系,沟通、交流。为了给孩子们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我校每学期开展了一系列“几个一”的家校活动:举办一次家校沙龙,读一本好书,听一次讲座,参加一次亲子活动„„学校对家长们关注的或在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指导。
① 举办一次家校沙龙倾听家长的心声。课题研究初期,我们学校便组织了家长委员会的
成员进行了家校沙龙,就家长们关注的问题,进行探讨。在热烈的气氛中,家长们各抒己见,提出了家庭教育中的难点,同时对学校开设这样的课题表示非常欢迎。
②读一本好书,家长与孩子共同参与征文活动。这学期,我们组织了“童心唱童谣,童谣伴
童年”的童谣征集活动,并鼓励家长和孩子共同参与编写。很多家长、学生积极参加,我们收到了70余篇质量较高的作品,经过评比、筛选,评出了一、二、三等奖若干名。并把其中的20篇优秀作品打印成册,分发给每个学生。
③进行一次亲子活动。 亲子活动拉近了家长与孩子的距离,今年“六一”儿童节,我校在红梅公园开展了庆祝活动,活动中家长、孩子们共同参加了“三人五足跳”“踩气球”的亲子活动。在笑声中,家长孩子的感情更融洽了,心贴得更近了。家长在意见中写道:“感谢红东小学组织这次活动,它让我们在孩子纯真的笑脸中感受到了生机勃勃的童年,在绿意荡漾中放飞了千姿百态的希望”“多少年没有和孩子们一起欢庆他们的节日,或许是工作繁忙,或许是欠缺那份真挚的关心。”
这学期,我们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培植一盆水仙花的活动为载体,请家长和孩子共同培育水仙花,希望通过这样的亲子活动,让家长更多地参与到孩子学习活动中,增加与孩子交流的机会,增进两代人的感情。
④ 请学生写一封信给爸爸、妈妈,说说心里话,谈谈自己学习中的收获以及困难,希望爸爸妈妈给予什么帮助。
⑤ 请家长写一个家教故事。就老师的指导,家庭教育中的成功或失败的故事,自己的感想写成故事。学校组织评选优秀家教故事,并在家长会上进行交流。
⑥ 进行一次典型案例的评选。请指导老师就指导家庭教育过程中的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或者印象深刻的点滴撰写案例,并选取其中值得借鉴或值得推广的案例在老师中交流。
⑦组织一次家长讲座。我们还专门为外地来常务工人员子女举行了家长培训班,从“父母是孩子的镜子”“父母是孩子的老师”两方面来谈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今年9月,我们对一、二年级学生家长进行了“更新教育观念,培养良好习惯”的讲座。并请家长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
⑧进行一次评选优秀家长的活动。今年“六一”儿童节前,我们请各班老师根据家长对学生,对学校是否关心,推选优秀家长。并在“六一”庆祝会上进行表彰。在其他家长羡慕的目光中,这二十几名家长喜滋滋地上台接受自己孩子献上的鲜花,接过了红艳艳的奖状。我们相信这次评奖会促使台下更多的家长争当明年的优秀家长。
⑨校报、校刊成为展现学校的窗口。《暖流》是我校两月一期的校本校报,也是我校的课题通讯。校园动态、学生絮语,家教经验、教师、家长的心声都通过方寸之地得以展现。当我们的校报第一期出版时,家长们纷纷来稿表示:这份校报真好,通过这扇窗,家长们更了解学校,更了解孩子,更了解如何当一个学习型的父母。每一期的校报都饱含着老师们的辛苦,家长的期待,孩子们的兴奋。
《收获》是我校一学期一次的刊物,它最受孩子们的喜爱。里面刊登的文章都是孩子们写的小短文,是他们学习的缩影。这些习作尽管言辞稚嫩,但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孩子对生活的感悟与自信,它成了学生们表达真情的窗口,展示个性的舞台。一位家长说:“我很爱看孩子们的小作文,看着这些小文章,我好象也回到了童年。”
科研是学校的生命线。虽然课题工作仅仅开始一年,我们老师却从这个课题感到压力。这压力来自与家长的期盼,家长的信任。我们教师也从中的得到了动力——自觉去钻研有关书籍,提升指导家庭教育的水平。我们的目光与家长们是一致的,我们的心情与家长们是相同的。家长的需要就是我们的需要,家长的希望就是我们的希望。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希望,这学期,我们的课题被确立为市级课题,并且在区“德育特色工程”评比中,被评为德育特色学校,被评为市“德育先进学校”。下一学期,我们将把课题活动想得更细致,开展得更有特色。
2006.1
红梅东村小学
“提高家庭教育有效性的研究”课题组阶段总结 根据《全国家庭教育工作“十五”计划》和我校家庭教育的现有状况,我校在这学期中课题组正按照制定的课题计划有序开展研究活动。这学期我们不仅确立了个案跟踪的学生名单,并扎实有效地进行个别指导,我校还开展了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家庭教育活动,受到了学生、家长的欢迎。现将本学期的工作总结以下:
一、 加强学习,优化师资队伍
理念是行动的灵魂,教育观念对教师的教育行为起着指导和统帅作用。我们课题组教师进行了“铸师魂,树形象”的活动,在活动中,我们要求教师转变角色观,其次,我们组织课题组老师系统地学习了《我的理想教育》、《教育的艺术》、《家庭教育的误区》等书籍,并要求课题组成员自主学习有关指导家庭教育的文章,在课题活动中交流,组员间开展读书笔记、读书心得的展评活动,聘请了有关专家来校做讲座,教师们在学习、交流、研讨中,树立了正确的育人观。
1 拓展了教师角色的含义。以前认为教师就是传道、授业、解惑,教师的舞台就是三尺讲台,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关系是家长必须配合老师的关系。通过学习培训,课题组成员意识到教师更应是一个服务与学生,服务与家庭,服务与社会的服务者,教师的舞台不仅仅局限与三尺讲台,更要走近家长,走进家庭。
2 对指导家庭教育有了较清晰的认识。通过学习,教师们认识到指导家庭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家庭教育的指导也不是程式化的,具有独特性,针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家庭情况要有不同的指导模式。在指导过程中,教师与家长的关系不是指挥与服从的关系,而是平等的,应在交流、沟通中商量,找到指导家庭教育的最佳途径。同时要考虑到家长的具体困难,如:经济条件,工作时间,受教育的程度等,不能光凭教师理想中的家庭教育模式进行指导。
二、 点面结合 重点加强个案的指导
为了使我校的课题既能全面推广又能逐渐深入,我们采取了“以点带面”的措施:“点”是指选取比较典型的有代表性的家庭作为重点指导对象,建立个案跟踪手册;“面”是指把在指导个案跟踪的家庭中取得的成功经验,推广应用到对其他家庭的指导中。我们要求课题组老师根据子课题,每班选取一到两个家庭作为重点研究对象,并为学生建
立个案跟踪手册。手册中分为3大块内容:“研究前情况” “研究过程”“学生成果”,意在通过研究前后的对比,检验研究的成效。其中“研究过程”是研究的重点,教师通过学生课堂内外的表现,找出学生的问题所在,并把这些记录在个案跟踪手册中,同时老师也写上指导性意见,让孩子把个案跟踪手册带回家给家长。家长可根据实际情况,把老师的指导意见融入家庭教育中。一阶段内,老师会细心地观察孩子,通过学生的表现来确定实施的效果,如果效果不明显,老师和家长再商量调整教育的方式方法。我们要求指导老师在指导家庭教育的过程中,要有一定的“质量”,“量”:指导老师每学期指导家庭教育的次数不少于5次,并通过个案跟踪手册和家访记录体现;“质”:通过一个学期的“跟踪”,这些孩子取得了哪些进步,进步有多大?这些通过“家长心声”、“教师反思”“成果展示”板块得以体现。
通过一个多学期的“跟踪”,在教师有针对性的指导下,这些学生无论是学习习惯,还是学习成绩都有了一定的进步。如:今年已经毕业的六(1)班学生李展飞在研究前因为处在离异的家庭中,父亲工作忙,很少与孩子交流,因而是个内向的孩子,不喜欢与人交流,不敢举手,因此表达能力欠缺,上课一开口就脸红结巴,写的作文也是一篇篇流水帐。一个学期的研究中,班主任老师为他制定了“三步计划”。第一步:在家校联系中,请家长创造平和、平等的交流的机会,与孩子多说、多谈,激发孩子说话的欲望。比如请家长每天花十分钟的时间就孩子感兴趣的话题与孩子谈谈学校,谈谈新闻。可是家长反映:“孩子不肯说。”老师指导家长一开始对孩子的要求不要太高,可以是家长谈得多,孩子听得多,慢慢地让孩子成为谈话的主角。第二步:请家长在节假日带孩子出去走走看看说说。教师在家访中建议家长带孩子游览天宁寺、翠竹公园或是夜游蓖箕巷,并让孩子动眼、动手、动嘴。班队课上,班主任组织了“我为家乡自豪”等的小小演讲会,鼓励李展飞参加。由于有了准备,以前一开口就脸红的孩子也能比较流利地演讲。同学们对他的变化惊讶不已,他也挺自豪的。第三步:请家长参与到他的读书活动中,每天或隔几天抽空和他进行一次亲子读书,并进行讨论,甚至是争论,使他不仅能说,还要敢说,想说。在班级中,教师也不断制造机会让他大胆说,大声说。经过一学期的努力,李展飞的语言表达能力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他写的作文有几篇编进了班级优秀作文集,在毕业会考中也考出了较好的成绩。
一至三年级的子课题是“以成长记录袋为桥梁,提高家庭教育的有效性的研究”,我们要求每个班级除了为每个学生建立成长记录袋外,也选取1、2名学生作为重点,切实体现以成长记录袋为桥梁,加强家校之间的交流,以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一——四年
级的成长记录袋分为三个板块:第一是自我介绍;第二是记录孩子成长过程中最喜欢、最满意、最开心的事和作品;第三孩子对各学科的知识、能力要点的掌握情况。每一个板块既有老师亲切的话语,以及对家庭教育的指导,也有家长浏览成长记录袋之后的反馈。
三、活动丰富 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
为了加强家校之间的联系,沟通、交流。为了给孩子们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我校每学期开展了一系列“几个一”的家校活动:举办一次家校沙龙,读一本好书,听一次讲座,参加一次亲子活动„„学校对家长们关注的或在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指导。
① 举办一次家校沙龙倾听家长的心声。课题研究初期,我们学校便组织了家长委员会的
成员进行了家校沙龙,就家长们关注的问题,进行探讨。在热烈的气氛中,家长们各抒己见,提出了家庭教育中的难点,同时对学校开设这样的课题表示非常欢迎。
②读一本好书,家长与孩子共同参与征文活动。这学期,我们组织了“童心唱童谣,童谣伴
童年”的童谣征集活动,并鼓励家长和孩子共同参与编写。很多家长、学生积极参加,我们收到了70余篇质量较高的作品,经过评比、筛选,评出了一、二、三等奖若干名。并把其中的20篇优秀作品打印成册,分发给每个学生。
③进行一次亲子活动。 亲子活动拉近了家长与孩子的距离,今年“六一”儿童节,我校在红梅公园开展了庆祝活动,活动中家长、孩子们共同参加了“三人五足跳”“踩气球”的亲子活动。在笑声中,家长孩子的感情更融洽了,心贴得更近了。家长在意见中写道:“感谢红东小学组织这次活动,它让我们在孩子纯真的笑脸中感受到了生机勃勃的童年,在绿意荡漾中放飞了千姿百态的希望”“多少年没有和孩子们一起欢庆他们的节日,或许是工作繁忙,或许是欠缺那份真挚的关心。”
这学期,我们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培植一盆水仙花的活动为载体,请家长和孩子共同培育水仙花,希望通过这样的亲子活动,让家长更多地参与到孩子学习活动中,增加与孩子交流的机会,增进两代人的感情。
④ 请学生写一封信给爸爸、妈妈,说说心里话,谈谈自己学习中的收获以及困难,希望爸爸妈妈给予什么帮助。
⑤ 请家长写一个家教故事。就老师的指导,家庭教育中的成功或失败的故事,自己的感想写成故事。学校组织评选优秀家教故事,并在家长会上进行交流。
⑥ 进行一次典型案例的评选。请指导老师就指导家庭教育过程中的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或者印象深刻的点滴撰写案例,并选取其中值得借鉴或值得推广的案例在老师中交流。
⑦组织一次家长讲座。我们还专门为外地来常务工人员子女举行了家长培训班,从“父母是孩子的镜子”“父母是孩子的老师”两方面来谈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今年9月,我们对一、二年级学生家长进行了“更新教育观念,培养良好习惯”的讲座。并请家长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
⑧进行一次评选优秀家长的活动。今年“六一”儿童节前,我们请各班老师根据家长对学生,对学校是否关心,推选优秀家长。并在“六一”庆祝会上进行表彰。在其他家长羡慕的目光中,这二十几名家长喜滋滋地上台接受自己孩子献上的鲜花,接过了红艳艳的奖状。我们相信这次评奖会促使台下更多的家长争当明年的优秀家长。
⑨校报、校刊成为展现学校的窗口。《暖流》是我校两月一期的校本校报,也是我校的课题通讯。校园动态、学生絮语,家教经验、教师、家长的心声都通过方寸之地得以展现。当我们的校报第一期出版时,家长们纷纷来稿表示:这份校报真好,通过这扇窗,家长们更了解学校,更了解孩子,更了解如何当一个学习型的父母。每一期的校报都饱含着老师们的辛苦,家长的期待,孩子们的兴奋。
《收获》是我校一学期一次的刊物,它最受孩子们的喜爱。里面刊登的文章都是孩子们写的小短文,是他们学习的缩影。这些习作尽管言辞稚嫩,但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孩子对生活的感悟与自信,它成了学生们表达真情的窗口,展示个性的舞台。一位家长说:“我很爱看孩子们的小作文,看着这些小文章,我好象也回到了童年。”
科研是学校的生命线。虽然课题工作仅仅开始一年,我们老师却从这个课题感到压力。这压力来自与家长的期盼,家长的信任。我们教师也从中的得到了动力——自觉去钻研有关书籍,提升指导家庭教育的水平。我们的目光与家长们是一致的,我们的心情与家长们是相同的。家长的需要就是我们的需要,家长的希望就是我们的希望。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希望,这学期,我们的课题被确立为市级课题,并且在区“德育特色工程”评比中,被评为德育特色学校,被评为市“德育先进学校”。下一学期,我们将把课题活动想得更细致,开展得更有特色。
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