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站安装工程施工工艺质量标准

换热站安装工程质量管理细则

安装前检查

施工前检查管子、管道附件,阀门必须具有制造厂的材质证明,如有重大缺陷时应进行理化实验,其指标应符合现行国家或部颁技术标准。 管件、阀门使用前应按设计要求核对其规格材质、型号。

管子、管件、阀门在使用前应进行外观检查,外表面应无以下缺陷: 无裂纹、缩孔、夹渣、折造、重皮等缺陷。 不超过壁厚负偏差的锈蚀或凹陷。

螺纹密封面良好,精度及光洁度应达到设计要求或制造标准。 管道安装

管道在安装前经检查、检验合格,并用水平仪测量出支架立柱标高线,在安装时以此为基准标高线,并查支架立柱垂直偏差和相对位置准确性。 管道安装前,首先应根据设计要求定出阀门、管件、补偿器的位置,再按管道的标高,根据管道距离和坡度大小,算出每根立柱支架的高度差。 将检验检查合格的管子,在施工现场用坡口机打出坡口,并清除管端、四周铁锈,用吊装工具吊装,吊装时要有有经验的吊装工指挥,吊装就位好,用临时支撑或用烘干的电焊条点焊,找平找正,并根据标高调整滑托,调整管子的坡度和平直度,以保证安装焊接合格。

参加焊接的电焊工必须有劳动部门考试合格,并具有与该焊接项类相同的焊接资格证书,有多年的焊接经验,并参加模拟试焊(工艺方法特点、规范参数和线能量、操作手法和焊接程序、焊接缺陷的产生原因和危害、预防方法和返修、焊接接头的性能及其影响因素,焊接应力和变形及其影响因素和防止方法)的焊工操作施焊。

壁厚相同的管子、管件组对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I、II级焊缝不应超过壁厚的10%,且不大于1mm。 III、IV级焊接缝不应超过壁厚的20%,且不大于2mm。

管子、管件组对的,检查坡口质量,坡口表面上不得有裂纹、夹层等缺陷。

焊条应进行烘干,烘干温度220℃,保温2小时,使用时随取随用,用不到时装入厚温筒内以防受潮。

能在地面位置转动焊接尽量在地平面转焊接,采用水平固定焊接,组对时,管轴线必须对正,以免出现弯折,在距接口中心200mm处测量,允许偏差1mm/m,全长允许偏差最大不超过10mm。施焊程序:仰焊——立焊——平焊,此法能保证铁水和焊渣很好地分离,透度比较容易控制,它是沿垂直中心线将管子截面分成相等的两半,各进行仰、立、平三种位置的焊接。为了方便于仰焊及平焊接头,焊接到一半时,在仰焊位置的起焊点,平焊部位的终焊点都必须超过管子的半周(超过中心线约5-10mm),为了使根部透度均匀,焊条在仰焊位置时,尽可能不作或少作横向摆动,而在立焊及平焊位置时,可作幅度不大的反半月形横向摆动,当焊至点焊焊缝接头处应减慢焊条前移速度,以熔穿接头处的根部间隙,使接头部分能充分熔透;清除焊渣外缝检查应无夹渣、气孔、裂纹、未熔合等缺陷。

阀门安装

阀门在安装前进行强度和严密性试验,强度试验压力为公称压力的1.5倍,保持压力5分钟,严密性试验压力为公称压力的1.25倍,保压5分钟。 经上试验不合格的必须解体检查,并重新打压试验,安装时要保持阀门的垂直度。 管道系统试验

管道管件阀门安装完毕,焊接检查合格,按设计规定对该管道系统进行强度、严密性试验,以检查管道系统及连接部位的工程质量。试验时应使用经过校验的压力表,环境温度5℃以上。

系统注水时,应打开管道各高处的排气阀将空气排尽,待水罐满后,关闭排气阀和进水阀,用手摇试压泵或电动试压泵加压,压力应逐渐升高,加压到一定数值时,应停下来对管道进行检查,无问题时再继续加压,当压力达到试验压力时停止升压,保持压力30分钟,压降低不超过0.02MPa,焊缝及阀门联接处无渗漏为合格(试验压力为1.25MPa)缓慢泄压至零。 供热设备安装

供热设备基础的尺寸、位置应按设计施工.基础混凝土的标号不得低于设计标号,设备安装应在基础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70%以后进行。基础中心坐标位置的允许偏差为±20mm。基础各不同平面的标高允许偏差为0~20mm。地脚螺栓孔中心位置的允许偏差为±10mm。孔深度的允许偏差为0~20mm。

地脚螺栓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地脚螺栓的不铅锤度应小于10/1000;地脚螺栓底部铆固环钩的外缘与预留孔壁和孔底的距离不得小于15mm;螺杆上的油脂及污垢在安装前应清理

干净;螺母与垫圈之间和垫圈与设备底座之间的接触均应良好;拧紧螺母后,螺栓必须露出2~5个螺距;灌注地脚螺栓用的细石混凝土(或水泥砂浆)应比基础混凝土的标号提高一级,灌浆处应清理干净并捣固密实。拧紧地脚螺栓时,灌注的混凝土应达到设计强度的75%。

设备水箱,应按下列项目进行检查并作出记录:

箱号和箱数以及包装情况;设备名称、型号和规格;设备有无缺件,表面有无损坏和锈蚀;设备和易损备件、安装和检修专用工具以及设备所带的资料是否齐全。热交换器、贮水箱安装,应按设计规定并符合下列要求:容积式热交换器前封头与墙壁的距离,设计无规定时,不得小于蛇形管的长度;应按设计或产品说明书规定的坡度、坡向安装;

水箱的底面在安装前应检查油漆质量,缺陷应作处理;

热交换器、凝结水箱、贮水箱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城市供热管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28-89的规定。 泵和电机安装

泵的清洗和检查应符合下列要求:

整体出厂的泵在除锈保证期内,其内部零件不易拆卸,只清洗外表。当超过防锈保证期或有明显缺陷需拆卸时,其拆卸、清洗和检查应符合设备文件的规定。当无规定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拆下叶轮部件应清洗洁净,叶轮应无损伤; 冷却水管道应清洗洁净,并应保持畅通; 管道泵和共轴式泵不宜拆卸;

解体出厂的泵的清洗和检查应符合下列要求:

泵的主要零件、部件和附属设备、中分面和套装零件、部件的端面不得有擦伤和划痕;轴的表面不得有裂纹、压伤及其它缺陷。清洗洁净后应除去水分并应将零件、部件和设备表面涂上润滑油并按装配的顺序分类放置;

泵壳垂直中分面不易拆卸和清洗。整体安装的泵,纵向安装水平偏差不应大于0.10/1000,横向安装水平偏差不应大于0.20/1000,并应在泵的进出口法兰面或其他水平面上进行测量:解体安装的泵纵向和横向安装水平偏差均不应大于0.05/1000,并应在水平中分面、轴的外露部分、底部的水平加工面上进行测量。

泵机组的安装

安装底座:将底座置于基础上,套上地角螺栓,调整底座的纵横中心位置与设计位置相一致。测定底座水平度:用精度为0.05mm/m的方形水平尺在底座的加工面上进行水平度的测量。底座安装时应用平垫铁片使其调成水平,并将地角螺栓拧紧后,用水泥砂浆将底座与基础之间的缝隙嵌填充实,再用混凝土将底座下的空间填满填实,以保证底座的稳定。

安装水泵机组:水泵找正,在水泵外缘以纵横中心线位置立桩,

并在空中拉相互角90的中心线,并在两根线上各挂垂线,使水泵的中心和横向中心线的垂线相重合,使其进出口中心与纵向中心线重合。水泵找正允许误差;横向允许误差不大于0.5mm,交叉误差不大于0.1/1000。水泵找平,测量水泵标高:利用水泵安装附近的标志水准点的高程,用水准仪进行测量。安装标高的允许误差值:单机组不大于正负10mm;多机组不大于正负5mm。

电机安装:由于水泵和电机是一个整体,所以检查其组合安装的重点在于连接件,以直尺靠近两者连轴节,与直尺的间隙完全没有为合格,若有间隙可用垫铁调整,进行找正时,中心找正,以水泵轴线为准。标高找正,以水泵底座为准,吸水管连接,要平整、垂直、密封。

试运转时,应将管阀关闭,随泵启动运转再逐渐打开,并检查有无异样,电机升温、水泵运转,压力表的指针数值、接口处严密程度,⑽泵试运转前的检查应符合下列要求:

驱动机的转向应与泵的转向相符;应查明管道泵和共轴泵的转向;

各固定连接部位应无松动;各润滑部位加注润滑剂的规格和数量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各指示仪表、安全保护装置及电控装置均应灵敏、准确、可靠;盘车应灵活、正常;泵启动前,泵的出入口阀门应处于下列开启位置。

入口阀门:全开。

出口阀门:离心泵全闭;其余泵全开(混流泵真空引水时,出口阀全闭)。 泵启动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离心泵应打开吸入管路阀门,关闭排出管路阀门;高温泵和低

温泵应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执行; 泵的平衡盘冷却水管路应畅通;吸入管路应充满输送液体,应排净空气,不得在无液体情况下启动;泵启动后应快速通过喘振区;转速正常后应打开出口管路的阀门,出口管路阀门的开启不宜超过3min,并将泵调节到设计工况,不得在性能曲线驼峰处运转。

泵试运转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各固定连接部分不应有松动;

转子及各运转部件运转应正常,不得有异常响动和摩擦现象; 附属系统的运转应正常;管道连接应牢固无渗漏;

滑动轴承的温度不应大于70度;滚动轴承的温度不应大于80度;

各润滑点的润滑油温度、密封液和冷却水的温度均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润滑油不得有渗漏和雾状喷油现象; 泵的安全保护和电控装置及各仪表应灵敏、正确、可靠;

机械密封的泄漏量不应大于5ml/h,填料密封的泄漏不应大于下表规定,且温升应正常;

泵在额定工况点连续试运转时间不应小于2h;高速泵及特殊要求的泵试运转时间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泵停止试运转后,应符合下列要求:

离心泵应关闭泵的入口阀门,待泵冷却后应依次关闭附属系统的阀门;放净泵内积存的液体,防止锈蚀和冻裂。各部件都要在标准规范范围内。 第五节 电控安装 基础型钢安装

调直型钢。将有弯的型钢调直,然后按图纸要求预制作、加工基础型钢架,并刷好防锈漆。 按施工图纸所标位置,将预制好的基础型钢架放在预留铁件上,用水准仪或水平尺找平、找正。找平过程中用垫片的地方最多不能超过三片。然后,将基础型钢架、预埋铁件、垫片用电焊焊牢。最终基础型钢顶部宜高出抹平地面10mm,手车柜基础型钢顶面与抹平地面相平(不铺胶垫时)。基础型钢安装允许偏差见下表。

基础型钢安装允许偏差

基础型钢与地线连接:基础型钢安装完毕后,将室外地线扁钢分别引入室内(与变压器安装地线配合)与基础型钢的两端焊牢,焊接面为扁钢宽度的二倍。然后将基础型钢刷两遍灰漆。

柜(盘)安装

柜(盘)安装应按施工图纸的布置,按顺序将柜放在基础型钢上。单独柜(盘)只找柜面和侧面的垂直度。成列柜(盘)各台就位后,先找正两端的柜,在从柜下至上三分之二高的位置绷上小线,逐台找正,柜不标准以柜面为准。找正时采用0.5mm铁片进行调整,每处垫片最多不能超过三片。然后按柜固定螺孔尺寸,在基础型钢架上用手电钻钻孔。一般无要求时,低压柜钻Φ12.2孔,高压柜钻Φ16.2孔,分别用M12、M16镀锌螺丝固定。允许偏差见表。

柜(盘)就位,找正、找平后,除柜体与基础型钢固定。柜体与柜体、柜体与侧档板均用镀锌螺丝连接。

柜(盘)接地:每台柜(盘)单独与基础型钢连接。每台柜从后面左下部的基础型钢侧面上焊上鼻子,用6mm×2铜线与柜上的接地端子连接牢固。 柜(盘)二次小线连结

按原理图逐台检查柜(盘)上的全部电器元件是否相符,其额定电压和控制、操作电源电压必须一致。

控制线校线后,将每根芯线煨成圆圈,用镀锌螺丝、眼圈、弹簧垫连接在每个端子板上。端子板每侧一般一个端子压一根线,最多不能超过两根,并且两根线间加眼圈。多股线应涮锡,不准有断股。

柜(盘)试验调整

试验标准符合国家规范、当地供电部门的规定及产品技术资料要求。

试验内容:高压柜框架、母线、避雷器、高压瓷瓶、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高压开关等。 调整内容:过流继电器调整,时间继电器、信号继电器调整以及机械连锁调整。 二次控制小线调整及模拟试验 将所有的接线端子螺丝再紧一次。

绝缘摇测:用500V摇表在端子板处测试每条回路的电阻,电阻必须大于0.5MΩ。

二次小线回路如有晶体管,集成电路、电子元件时,该部位的检查不准使用摇表和试铃测试,使用万用表测试回路是否接通。 接通临时的控制电源的操作电源;将柜(盘)内的控制、操作电源回路熔断器上端相线拆掉,接上临时电源。 模拟试验:按图纸要求,分别模拟试验控制、连锁、操作、继电保护和信号动作,正确无误,灵敏可靠。

拆除临时电源,将被拆除的电源线复位。 送电运行验收 送电前的准备工作

一般应由建设单位备齐试验合格的验电器、绝缘靴、绝缘手套、临时接地编织铜线、绝缘胶垫、粉沫灭火器等。

彻底清扫全部设备及变配电室、控制室的灰尘。用吸尘器清扫电器、仪表元件,另外,室内除送电需用的设备用具外,其它物品不得堆放。 检查母线上、设备上有无遗留下的工具、金属材料及其它物件。 试运行的组织工作、明确试运行指挥者,操作者和监护人。 安装作业全部完毕、质量检查部门检查全部合格。 试验项目全部合格,并有试验报告单。

继电保护动作灵敏可靠,控制、连锁、信号等动作准确无误。 送电

相关部门检查合格后,将电源送进室内,经过验电、校相无误。 由安装单位合进线柜开关,检查PT柜上电压表三相是否电压正常。 合变压器柜开关,检查变压器是否有电。

合低压柜进线开关,查看电压表三相是否电压正常。 按上述2~4项,送其它柜的电。

在低压联络柜内,在开关的上下侧(开关未合状态)进行同相校核。用电压表或万用表电压档500伏,用表的两个测针,分别接触两路的同相,此时电压表无读数,表示两路电同一相。用同样方法,检查其它两相。

验收。送电空载运行24小时,无异常现象、办理验收手续,交建设单位使用。同时提交变更洽商记录、产品合格证、说明书、试验报告。

设备电缆敷设 电缆管的加工及敷设

电缆管不应有穿孔、裂纹和显著凹凸不平,内壁应光滑;金属电缆管不应有严重锈蚀。硬质塑料管不得用在温度过高或过低的场所。在易受机械损伤的地方和在受力较大处埋设时,应采用足够强度的管材。

每根电缆管的弯头不应超过3个,直角弯不应超过2个。 电缆明敷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电缆管应安装牢固:电缆管支持点间的距离,当设计无规定时,不宜超过3米。 当塑料管的直线长度超过30m时,宜加装伸缩节。

金属管的连接应固定,密封应良好,两管口应对准。套接的短套管或带螺纹的管接头的长度,不应小于电缆管外径的20倍。金属电缆管不宜直接对焊。

引至设备的电缆管管口位置,应便于与设备连接并不妨碍设备拆装和进出。并列敷设的电缆管管口应排列整齐。 利用电缆的保护钢管做接地线时,应先焊好接地线;有螺纹的管接头处,应用跳线焊接,再敷设电缆。 电缆管的敷设应符合下列要求:

电缆管的埋设深度不应小于0.7m;在人行道下面敷设时,不应小于0.5m。 电缆管应有不小于0.1%的排水坡度。

电缆管连接时,管孔应对准,接缝应严密,不得有地下水和泥浆渗入。 电缆的敷设

电缆型号、电压、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 电缆外观应无损伤、绝缘良好。

敷设前应按设计和实际路径计算每根电缆的长度,合理安排每盘电缆,减少电缆接头。 在带电敷设区内敷设电缆,应有可靠的安全措施。

电缆放线架应放置稳妥,钢轴的强度和长度应与电缆盘重量和宽度相适合。

三相四线制系统中应用四芯电力电缆,不应采用三芯电缆另加一根单芯电缆或以导线、电缆金属护套作中性线。 并联使用的电力电缆其长度、型号、规格宜相同。 电力电缆在终端头与接头附近宜留有备用长度。

电缆各支持点间的距离应符合设计规定。当设计无规定时,不应大于下表。 电缆各支持点间的距离

电缆的最小弯曲半径应符合下表。 电缆最小弯曲半径

注:表中D为电缆外径。

敷设时,电缆应从盘的上端引出,不应使电缆在支架上及地面摩擦拖拉。电缆上部不得有铠装压扁、电缆绞拧、护层折裂等未消除的机械损伤。 敷设电缆时,电缆允许敷设最低温度,在敷设前24h内的平均温度以及敷设现场的温度不应低于下表的规定。

电缆敷设时应排列整齐,不宜交叉,加以固定,并及时装设标志牌。 电缆的固定,应符合下列要求:

垂直敷设或超过45°倾斜敷设的电缆在每个支架上;桥架上每隔2m处;

水平敷设的电缆,在电缆首末两端及转弯、电缆接头的两端处;当对电缆间距有要求时,每隔5~10m处; 电缆排列,应符合下列要求:

电力电缆和控制电缆不应配置在同一层支架上。

高低压电缆、强电、弱电控制电缆应按顺序分层排放,一般情况宜由下而上。 并列敷设的电力电缆,其相互间的净距应符合设计要求。

电缆在支架上的敷设应符合下列要求:

控制电缆在普通支架上,不宜超过1层;桥架上不宜超过3层。

交流三芯电力电缆,在普通支吊架上不宜超过1层;桥架上不宜超过2层。

交流单芯电缆,应布置在同侧支架上。当按紧贴的正三角形排列时,应每隔1m用绷带扎牢。 导管内电缆的敷设

在下列地点,电缆应有一定机械强度的保护管或加装保护罩:电缆进入建筑物、隧道、穿过楼板及墙壁处。

其他可能受到机械损伤的地方。保护管埋入非混凝土地面的深度不应小于100mm;伸入建筑物散水坡的长度不应小于250mm。保护罩根部不应高出地面。

从沟道引至电杆、设备、墙外表面或屋内行人容易接近外,距地面高度2m以下的一段。 电缆排管在敷设电缆前,应进行疏通,清除杂物。

穿入管中电缆的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交流单芯电缆不得单独穿入钢管内。 直埋电缆的敷设

电缆埋设深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电缆表面距地面的距离不应小于1.7m。穿越农田时不应小于1m。在引入建筑物、与地下建筑物交叉及绕过地下建筑物处,可浅埋,但应采取保护措施。

电缆应埋设在防冻层以下,当受条件限制时,应采取防止电缆受到损坏的措施。

直埋电缆的上、下部应铺以不小于100mm厚的软土或砂层,并加盖保护板,其覆盖宽度应超过电缆两侧各50mm,保护板可采用混凝土盖板或砖块。软土和砂子中不得有石块或其他硬质杂物。

直埋电缆在直线段每隔50~100m处,电缆接头处、转弯处、进入建筑物等处,应设置明显的方位标志或标桩。 直埋电缆回填土前,应经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回填土应分层夯实。

换热站安装工程质量管理细则

安装前检查

施工前检查管子、管道附件,阀门必须具有制造厂的材质证明,如有重大缺陷时应进行理化实验,其指标应符合现行国家或部颁技术标准。 管件、阀门使用前应按设计要求核对其规格材质、型号。

管子、管件、阀门在使用前应进行外观检查,外表面应无以下缺陷: 无裂纹、缩孔、夹渣、折造、重皮等缺陷。 不超过壁厚负偏差的锈蚀或凹陷。

螺纹密封面良好,精度及光洁度应达到设计要求或制造标准。 管道安装

管道在安装前经检查、检验合格,并用水平仪测量出支架立柱标高线,在安装时以此为基准标高线,并查支架立柱垂直偏差和相对位置准确性。 管道安装前,首先应根据设计要求定出阀门、管件、补偿器的位置,再按管道的标高,根据管道距离和坡度大小,算出每根立柱支架的高度差。 将检验检查合格的管子,在施工现场用坡口机打出坡口,并清除管端、四周铁锈,用吊装工具吊装,吊装时要有有经验的吊装工指挥,吊装就位好,用临时支撑或用烘干的电焊条点焊,找平找正,并根据标高调整滑托,调整管子的坡度和平直度,以保证安装焊接合格。

参加焊接的电焊工必须有劳动部门考试合格,并具有与该焊接项类相同的焊接资格证书,有多年的焊接经验,并参加模拟试焊(工艺方法特点、规范参数和线能量、操作手法和焊接程序、焊接缺陷的产生原因和危害、预防方法和返修、焊接接头的性能及其影响因素,焊接应力和变形及其影响因素和防止方法)的焊工操作施焊。

壁厚相同的管子、管件组对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I、II级焊缝不应超过壁厚的10%,且不大于1mm。 III、IV级焊接缝不应超过壁厚的20%,且不大于2mm。

管子、管件组对的,检查坡口质量,坡口表面上不得有裂纹、夹层等缺陷。

焊条应进行烘干,烘干温度220℃,保温2小时,使用时随取随用,用不到时装入厚温筒内以防受潮。

能在地面位置转动焊接尽量在地平面转焊接,采用水平固定焊接,组对时,管轴线必须对正,以免出现弯折,在距接口中心200mm处测量,允许偏差1mm/m,全长允许偏差最大不超过10mm。施焊程序:仰焊——立焊——平焊,此法能保证铁水和焊渣很好地分离,透度比较容易控制,它是沿垂直中心线将管子截面分成相等的两半,各进行仰、立、平三种位置的焊接。为了方便于仰焊及平焊接头,焊接到一半时,在仰焊位置的起焊点,平焊部位的终焊点都必须超过管子的半周(超过中心线约5-10mm),为了使根部透度均匀,焊条在仰焊位置时,尽可能不作或少作横向摆动,而在立焊及平焊位置时,可作幅度不大的反半月形横向摆动,当焊至点焊焊缝接头处应减慢焊条前移速度,以熔穿接头处的根部间隙,使接头部分能充分熔透;清除焊渣外缝检查应无夹渣、气孔、裂纹、未熔合等缺陷。

阀门安装

阀门在安装前进行强度和严密性试验,强度试验压力为公称压力的1.5倍,保持压力5分钟,严密性试验压力为公称压力的1.25倍,保压5分钟。 经上试验不合格的必须解体检查,并重新打压试验,安装时要保持阀门的垂直度。 管道系统试验

管道管件阀门安装完毕,焊接检查合格,按设计规定对该管道系统进行强度、严密性试验,以检查管道系统及连接部位的工程质量。试验时应使用经过校验的压力表,环境温度5℃以上。

系统注水时,应打开管道各高处的排气阀将空气排尽,待水罐满后,关闭排气阀和进水阀,用手摇试压泵或电动试压泵加压,压力应逐渐升高,加压到一定数值时,应停下来对管道进行检查,无问题时再继续加压,当压力达到试验压力时停止升压,保持压力30分钟,压降低不超过0.02MPa,焊缝及阀门联接处无渗漏为合格(试验压力为1.25MPa)缓慢泄压至零。 供热设备安装

供热设备基础的尺寸、位置应按设计施工.基础混凝土的标号不得低于设计标号,设备安装应在基础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70%以后进行。基础中心坐标位置的允许偏差为±20mm。基础各不同平面的标高允许偏差为0~20mm。地脚螺栓孔中心位置的允许偏差为±10mm。孔深度的允许偏差为0~20mm。

地脚螺栓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地脚螺栓的不铅锤度应小于10/1000;地脚螺栓底部铆固环钩的外缘与预留孔壁和孔底的距离不得小于15mm;螺杆上的油脂及污垢在安装前应清理

干净;螺母与垫圈之间和垫圈与设备底座之间的接触均应良好;拧紧螺母后,螺栓必须露出2~5个螺距;灌注地脚螺栓用的细石混凝土(或水泥砂浆)应比基础混凝土的标号提高一级,灌浆处应清理干净并捣固密实。拧紧地脚螺栓时,灌注的混凝土应达到设计强度的75%。

设备水箱,应按下列项目进行检查并作出记录:

箱号和箱数以及包装情况;设备名称、型号和规格;设备有无缺件,表面有无损坏和锈蚀;设备和易损备件、安装和检修专用工具以及设备所带的资料是否齐全。热交换器、贮水箱安装,应按设计规定并符合下列要求:容积式热交换器前封头与墙壁的距离,设计无规定时,不得小于蛇形管的长度;应按设计或产品说明书规定的坡度、坡向安装;

水箱的底面在安装前应检查油漆质量,缺陷应作处理;

热交换器、凝结水箱、贮水箱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城市供热管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28-89的规定。 泵和电机安装

泵的清洗和检查应符合下列要求:

整体出厂的泵在除锈保证期内,其内部零件不易拆卸,只清洗外表。当超过防锈保证期或有明显缺陷需拆卸时,其拆卸、清洗和检查应符合设备文件的规定。当无规定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拆下叶轮部件应清洗洁净,叶轮应无损伤; 冷却水管道应清洗洁净,并应保持畅通; 管道泵和共轴式泵不宜拆卸;

解体出厂的泵的清洗和检查应符合下列要求:

泵的主要零件、部件和附属设备、中分面和套装零件、部件的端面不得有擦伤和划痕;轴的表面不得有裂纹、压伤及其它缺陷。清洗洁净后应除去水分并应将零件、部件和设备表面涂上润滑油并按装配的顺序分类放置;

泵壳垂直中分面不易拆卸和清洗。整体安装的泵,纵向安装水平偏差不应大于0.10/1000,横向安装水平偏差不应大于0.20/1000,并应在泵的进出口法兰面或其他水平面上进行测量:解体安装的泵纵向和横向安装水平偏差均不应大于0.05/1000,并应在水平中分面、轴的外露部分、底部的水平加工面上进行测量。

泵机组的安装

安装底座:将底座置于基础上,套上地角螺栓,调整底座的纵横中心位置与设计位置相一致。测定底座水平度:用精度为0.05mm/m的方形水平尺在底座的加工面上进行水平度的测量。底座安装时应用平垫铁片使其调成水平,并将地角螺栓拧紧后,用水泥砂浆将底座与基础之间的缝隙嵌填充实,再用混凝土将底座下的空间填满填实,以保证底座的稳定。

安装水泵机组:水泵找正,在水泵外缘以纵横中心线位置立桩,

并在空中拉相互角90的中心线,并在两根线上各挂垂线,使水泵的中心和横向中心线的垂线相重合,使其进出口中心与纵向中心线重合。水泵找正允许误差;横向允许误差不大于0.5mm,交叉误差不大于0.1/1000。水泵找平,测量水泵标高:利用水泵安装附近的标志水准点的高程,用水准仪进行测量。安装标高的允许误差值:单机组不大于正负10mm;多机组不大于正负5mm。

电机安装:由于水泵和电机是一个整体,所以检查其组合安装的重点在于连接件,以直尺靠近两者连轴节,与直尺的间隙完全没有为合格,若有间隙可用垫铁调整,进行找正时,中心找正,以水泵轴线为准。标高找正,以水泵底座为准,吸水管连接,要平整、垂直、密封。

试运转时,应将管阀关闭,随泵启动运转再逐渐打开,并检查有无异样,电机升温、水泵运转,压力表的指针数值、接口处严密程度,⑽泵试运转前的检查应符合下列要求:

驱动机的转向应与泵的转向相符;应查明管道泵和共轴泵的转向;

各固定连接部位应无松动;各润滑部位加注润滑剂的规格和数量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各指示仪表、安全保护装置及电控装置均应灵敏、准确、可靠;盘车应灵活、正常;泵启动前,泵的出入口阀门应处于下列开启位置。

入口阀门:全开。

出口阀门:离心泵全闭;其余泵全开(混流泵真空引水时,出口阀全闭)。 泵启动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离心泵应打开吸入管路阀门,关闭排出管路阀门;高温泵和低

温泵应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执行; 泵的平衡盘冷却水管路应畅通;吸入管路应充满输送液体,应排净空气,不得在无液体情况下启动;泵启动后应快速通过喘振区;转速正常后应打开出口管路的阀门,出口管路阀门的开启不宜超过3min,并将泵调节到设计工况,不得在性能曲线驼峰处运转。

泵试运转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各固定连接部分不应有松动;

转子及各运转部件运转应正常,不得有异常响动和摩擦现象; 附属系统的运转应正常;管道连接应牢固无渗漏;

滑动轴承的温度不应大于70度;滚动轴承的温度不应大于80度;

各润滑点的润滑油温度、密封液和冷却水的温度均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润滑油不得有渗漏和雾状喷油现象; 泵的安全保护和电控装置及各仪表应灵敏、正确、可靠;

机械密封的泄漏量不应大于5ml/h,填料密封的泄漏不应大于下表规定,且温升应正常;

泵在额定工况点连续试运转时间不应小于2h;高速泵及特殊要求的泵试运转时间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泵停止试运转后,应符合下列要求:

离心泵应关闭泵的入口阀门,待泵冷却后应依次关闭附属系统的阀门;放净泵内积存的液体,防止锈蚀和冻裂。各部件都要在标准规范范围内。 第五节 电控安装 基础型钢安装

调直型钢。将有弯的型钢调直,然后按图纸要求预制作、加工基础型钢架,并刷好防锈漆。 按施工图纸所标位置,将预制好的基础型钢架放在预留铁件上,用水准仪或水平尺找平、找正。找平过程中用垫片的地方最多不能超过三片。然后,将基础型钢架、预埋铁件、垫片用电焊焊牢。最终基础型钢顶部宜高出抹平地面10mm,手车柜基础型钢顶面与抹平地面相平(不铺胶垫时)。基础型钢安装允许偏差见下表。

基础型钢安装允许偏差

基础型钢与地线连接:基础型钢安装完毕后,将室外地线扁钢分别引入室内(与变压器安装地线配合)与基础型钢的两端焊牢,焊接面为扁钢宽度的二倍。然后将基础型钢刷两遍灰漆。

柜(盘)安装

柜(盘)安装应按施工图纸的布置,按顺序将柜放在基础型钢上。单独柜(盘)只找柜面和侧面的垂直度。成列柜(盘)各台就位后,先找正两端的柜,在从柜下至上三分之二高的位置绷上小线,逐台找正,柜不标准以柜面为准。找正时采用0.5mm铁片进行调整,每处垫片最多不能超过三片。然后按柜固定螺孔尺寸,在基础型钢架上用手电钻钻孔。一般无要求时,低压柜钻Φ12.2孔,高压柜钻Φ16.2孔,分别用M12、M16镀锌螺丝固定。允许偏差见表。

柜(盘)就位,找正、找平后,除柜体与基础型钢固定。柜体与柜体、柜体与侧档板均用镀锌螺丝连接。

柜(盘)接地:每台柜(盘)单独与基础型钢连接。每台柜从后面左下部的基础型钢侧面上焊上鼻子,用6mm×2铜线与柜上的接地端子连接牢固。 柜(盘)二次小线连结

按原理图逐台检查柜(盘)上的全部电器元件是否相符,其额定电压和控制、操作电源电压必须一致。

控制线校线后,将每根芯线煨成圆圈,用镀锌螺丝、眼圈、弹簧垫连接在每个端子板上。端子板每侧一般一个端子压一根线,最多不能超过两根,并且两根线间加眼圈。多股线应涮锡,不准有断股。

柜(盘)试验调整

试验标准符合国家规范、当地供电部门的规定及产品技术资料要求。

试验内容:高压柜框架、母线、避雷器、高压瓷瓶、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高压开关等。 调整内容:过流继电器调整,时间继电器、信号继电器调整以及机械连锁调整。 二次控制小线调整及模拟试验 将所有的接线端子螺丝再紧一次。

绝缘摇测:用500V摇表在端子板处测试每条回路的电阻,电阻必须大于0.5MΩ。

二次小线回路如有晶体管,集成电路、电子元件时,该部位的检查不准使用摇表和试铃测试,使用万用表测试回路是否接通。 接通临时的控制电源的操作电源;将柜(盘)内的控制、操作电源回路熔断器上端相线拆掉,接上临时电源。 模拟试验:按图纸要求,分别模拟试验控制、连锁、操作、继电保护和信号动作,正确无误,灵敏可靠。

拆除临时电源,将被拆除的电源线复位。 送电运行验收 送电前的准备工作

一般应由建设单位备齐试验合格的验电器、绝缘靴、绝缘手套、临时接地编织铜线、绝缘胶垫、粉沫灭火器等。

彻底清扫全部设备及变配电室、控制室的灰尘。用吸尘器清扫电器、仪表元件,另外,室内除送电需用的设备用具外,其它物品不得堆放。 检查母线上、设备上有无遗留下的工具、金属材料及其它物件。 试运行的组织工作、明确试运行指挥者,操作者和监护人。 安装作业全部完毕、质量检查部门检查全部合格。 试验项目全部合格,并有试验报告单。

继电保护动作灵敏可靠,控制、连锁、信号等动作准确无误。 送电

相关部门检查合格后,将电源送进室内,经过验电、校相无误。 由安装单位合进线柜开关,检查PT柜上电压表三相是否电压正常。 合变压器柜开关,检查变压器是否有电。

合低压柜进线开关,查看电压表三相是否电压正常。 按上述2~4项,送其它柜的电。

在低压联络柜内,在开关的上下侧(开关未合状态)进行同相校核。用电压表或万用表电压档500伏,用表的两个测针,分别接触两路的同相,此时电压表无读数,表示两路电同一相。用同样方法,检查其它两相。

验收。送电空载运行24小时,无异常现象、办理验收手续,交建设单位使用。同时提交变更洽商记录、产品合格证、说明书、试验报告。

设备电缆敷设 电缆管的加工及敷设

电缆管不应有穿孔、裂纹和显著凹凸不平,内壁应光滑;金属电缆管不应有严重锈蚀。硬质塑料管不得用在温度过高或过低的场所。在易受机械损伤的地方和在受力较大处埋设时,应采用足够强度的管材。

每根电缆管的弯头不应超过3个,直角弯不应超过2个。 电缆明敷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电缆管应安装牢固:电缆管支持点间的距离,当设计无规定时,不宜超过3米。 当塑料管的直线长度超过30m时,宜加装伸缩节。

金属管的连接应固定,密封应良好,两管口应对准。套接的短套管或带螺纹的管接头的长度,不应小于电缆管外径的20倍。金属电缆管不宜直接对焊。

引至设备的电缆管管口位置,应便于与设备连接并不妨碍设备拆装和进出。并列敷设的电缆管管口应排列整齐。 利用电缆的保护钢管做接地线时,应先焊好接地线;有螺纹的管接头处,应用跳线焊接,再敷设电缆。 电缆管的敷设应符合下列要求:

电缆管的埋设深度不应小于0.7m;在人行道下面敷设时,不应小于0.5m。 电缆管应有不小于0.1%的排水坡度。

电缆管连接时,管孔应对准,接缝应严密,不得有地下水和泥浆渗入。 电缆的敷设

电缆型号、电压、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 电缆外观应无损伤、绝缘良好。

敷设前应按设计和实际路径计算每根电缆的长度,合理安排每盘电缆,减少电缆接头。 在带电敷设区内敷设电缆,应有可靠的安全措施。

电缆放线架应放置稳妥,钢轴的强度和长度应与电缆盘重量和宽度相适合。

三相四线制系统中应用四芯电力电缆,不应采用三芯电缆另加一根单芯电缆或以导线、电缆金属护套作中性线。 并联使用的电力电缆其长度、型号、规格宜相同。 电力电缆在终端头与接头附近宜留有备用长度。

电缆各支持点间的距离应符合设计规定。当设计无规定时,不应大于下表。 电缆各支持点间的距离

电缆的最小弯曲半径应符合下表。 电缆最小弯曲半径

注:表中D为电缆外径。

敷设时,电缆应从盘的上端引出,不应使电缆在支架上及地面摩擦拖拉。电缆上部不得有铠装压扁、电缆绞拧、护层折裂等未消除的机械损伤。 敷设电缆时,电缆允许敷设最低温度,在敷设前24h内的平均温度以及敷设现场的温度不应低于下表的规定。

电缆敷设时应排列整齐,不宜交叉,加以固定,并及时装设标志牌。 电缆的固定,应符合下列要求:

垂直敷设或超过45°倾斜敷设的电缆在每个支架上;桥架上每隔2m处;

水平敷设的电缆,在电缆首末两端及转弯、电缆接头的两端处;当对电缆间距有要求时,每隔5~10m处; 电缆排列,应符合下列要求:

电力电缆和控制电缆不应配置在同一层支架上。

高低压电缆、强电、弱电控制电缆应按顺序分层排放,一般情况宜由下而上。 并列敷设的电力电缆,其相互间的净距应符合设计要求。

电缆在支架上的敷设应符合下列要求:

控制电缆在普通支架上,不宜超过1层;桥架上不宜超过3层。

交流三芯电力电缆,在普通支吊架上不宜超过1层;桥架上不宜超过2层。

交流单芯电缆,应布置在同侧支架上。当按紧贴的正三角形排列时,应每隔1m用绷带扎牢。 导管内电缆的敷设

在下列地点,电缆应有一定机械强度的保护管或加装保护罩:电缆进入建筑物、隧道、穿过楼板及墙壁处。

其他可能受到机械损伤的地方。保护管埋入非混凝土地面的深度不应小于100mm;伸入建筑物散水坡的长度不应小于250mm。保护罩根部不应高出地面。

从沟道引至电杆、设备、墙外表面或屋内行人容易接近外,距地面高度2m以下的一段。 电缆排管在敷设电缆前,应进行疏通,清除杂物。

穿入管中电缆的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交流单芯电缆不得单独穿入钢管内。 直埋电缆的敷设

电缆埋设深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电缆表面距地面的距离不应小于1.7m。穿越农田时不应小于1m。在引入建筑物、与地下建筑物交叉及绕过地下建筑物处,可浅埋,但应采取保护措施。

电缆应埋设在防冻层以下,当受条件限制时,应采取防止电缆受到损坏的措施。

直埋电缆的上、下部应铺以不小于100mm厚的软土或砂层,并加盖保护板,其覆盖宽度应超过电缆两侧各50mm,保护板可采用混凝土盖板或砖块。软土和砂子中不得有石块或其他硬质杂物。

直埋电缆在直线段每隔50~100m处,电缆接头处、转弯处、进入建筑物等处,应设置明显的方位标志或标桩。 直埋电缆回填土前,应经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回填土应分层夯实。


相关文章

  • 20301换热器安装施工工艺标准修改
  • 热交换设备安装施工工艺标准 (QB-CNCEC J20301-2006) 1 适用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公称压力小于35MPa.非直接受火焰加热的管式和板式换热设备及空冷器的安装工程. 2 施工准备 2.1 技术准备 2.1.1 施工技术资 ...查看


  • 化工压力罐区静设备施工方案
  • 目 录 1 工程概况 ............................................................. 1 1.1 工程简介 .................................... ...查看


  • SECESPOL高效换热器应用介绍
  • 网址:www.secespol.c n 电邮:[email protected] SECESPOL产品外观及内部结构 电邮:[email protected] SECESPOL换热器在制药及精细化工工艺中的应用优势 SECESPOL换热器为欧盟EU原装 ...查看


  • 水源热泵空调系统水井打井工艺
  • 水源热泵空调系统水井打井工艺 日期:地暖网 一.水源热泵空调系统 水源热泵空调系统是当今最佳的中央空调系统形式之一,它具有节能.环保.一机多用及运行可靠等优点.但在具体的项目工程中能否得到合理利用,主要取决于水源条件. 一般来说,水源条件取 ...查看


  • 2015监理工程师化工石油工程(94分)
  • 1.单选题[本题型共60道题] 1.GB50235-1997<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规定,管道焊接时管道焊缝位置应符合:直管段上两对接焊口中心面间的距离,当公称直径大于或等于150mm时,不应小于150mm:当公称直径 ...查看


  • 换热器酸洗技术方案
  • 循环水系统化学清洗.预膜施工 一.化学清洗的目的及意义 在循环水系统运行中,一因为冷却水系统为敞开式散热,因此会有大量的灰尘及二氧化硫等杂质沉积于设备内:,二由于补充水水质差或水处理达不到标准则产生水垢:再者由于补充水中含有大量的溶解氧,溶 ...查看


  • 50m3每小时游泳池水处理方案
  • XXXXXXXX有限公司 目录 公司简介 ................................................................................................... ...查看


  • 设备现场检验标准
  • 设备专业 一.总则: 1.设备检修范围: 根据<检修计划>,设备检修一般包括冷换设备.塔类.容器.加热炉.机泵等设备检修. 2.设备安装质量检查及验收标准: (1)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 (2)GB15 ...查看


  • 换热器施工方案
  • 换热器施工方案 班级:安装1101班 姓名:段洪章 学号:21 1.编制依据 [1]<石油化工换热设备施工及验收规范> SH/T3532-2005 [2]<石油化工设备和管道涂料防腐蚀技术规范> SH3022-199 ...查看


  • 监理月报3
  • HCJL-7.5.1-D20 No:D20- XXXX 二期工程建设监理月报 003 2015 年 7 月 1 日-- 2015 年 期 7 月 31 日 项目监理机构: 监理工程师: 陈明华 内容提要: 一.本月工程概况 二.工程形象进度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