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雨和小雨]教学设计

《大雨和小雨》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1、歌曲寻找生活中的声音;

2、《大雨和小雨》;

3、听听我创造的声音。

课 时:一课时

教材分析:《大雨和小雨》是一首短小易唱,音乐形象鲜明的儿童歌曲。全曲通

过力度的变化表现大雨、小雨的不同音响,使学生初步感受力度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歌曲为一段体,共三个大乐句。歌曲音域六度,旋律流畅、节奏简单,富有儿童特点。歌词模仿了大雨哗啦啦和小雨淅沥沥的声音并用拟人的手法,通过小草笑嘻嘻隐喻了雨水对生态平衡的重要作用。歌曲音乐形象鲜明,富有童趣。

学情分析:本次课是一年级的第一节音乐课,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活泼

好动、好奇心强,但是在学唱方面,学生刚开始认字,在识字能力上比较薄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反复的朗诵歌词,达到熟能生巧。 教学目标:1 、学生积极寻找并模仿生活中的声音;

2 、运用小组合作、小组探究的方式自主创造几种声音;

3 、学生能够用自然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大雨和小雨〉〉。 教学重点:发现生活中的声音,通过模仿积累对声音的敏感度,能用人声、乐器

声模仿生活中自然界的各种声音。

教学难点:能用不同的声音表现大雨和小雨,感受歌曲的强弱。 教具准备:电子琴、录音机、录音带

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

(一)学生听音乐走进教室。

(有关大自然中声音的多媒体课件,对各种音响感到好奇有趣,新课改要求体现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式走进音乐,在亲身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喜爱音乐。)

(二)寻找生活中的声音

1、教师用猜谜语的方式,启发学生用耳朵仔细听辨生活中的声音。

(谜面:左一片、右一片、住在山两边,说话听的见,相互难见面。谜底:耳朵。)

2、启发学生走进教室时,听到了什麽声音。

师:刚才我们听到了大自然中美妙的声音,想不想去呢?

生:想……

师:有一个“快乐”团要带着小朋友旅行,看!火车来了,小朋友们上车吧。 (多媒体课件:火车开了。)

师:大森林到了。(多媒体课件:教材中大森林的声音,这几组声音都是学生非

常熟悉的,很容易分辨、也易于模仿。为了开阔学生的思路,教师在教学中还可以提供更多的声音,特别是农村中的学生,对大自然中的声音会不会深切的感受。)

二、新授部分

师:雷公公发怒了,要下雨了,快到小木屋里躲躲吧。

(多媒体课件:有关整个下雨过程。)

师:雨是一种自然现象。有大雨也有小雨,发现有什麽不同吗?

生:声音不一样。

师:下面我们学唱一首关于雨的歌曲《大雨和小雨》

1、朗读歌词

2、师范读,生跟读。

师:请孩子们跟老师有感情的朗读歌词。老师读一句,你们读一句。

评价:同学们读的声音非常洪亮,可是刚才我们也说了大雨和小雨的声音是

不一样的,大雨的声音大,小雨的声音小,现在我们用动作分别表示

大雨和小雨,大雨用拍手,小雨用拍肩,跟着老师一起做,看哪个小

朋友做的最好。

3、选一个学生带全班齐读。

师:哪位小朋友想上来试读一读歌词?

(真不错,给他点掌声鼓励!)

4、生跟师的琴声默唱歌曲

(请小朋友们跟老师的琴声以绿字代替歌词唱三遍。看谁唱得最认真!)

5、生跟师的琴声轻声演唱歌曲。

6、生跟师的琴声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请小朋友有感情的把歌曲演唱一遍。)

7、歌曲处理:启发学生根据大雨和小雨的特点,如何演唱歌曲。

师:雨停了,太阳出来了,花草痛痛快快洗了个澡,你看,冲着你笑呢!(师生

同唱,感受歌曲整体效果。新课改重视音乐实践,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增强学生音乐表现自信心。)

三、拓展部分——听听我创造的声音

1、师:雨后的空气真清新,我们到外面做游戏吧。(围圈对坐)

师:大自然给予我们很多声音,怎麽来回报呢?看,我们的身边有树叶、树

枝等。能不能用身边的事物创造声音呢?(教师要鼓励学生的求异思维,我创造的声音和别人的不一样。)

生:老师你听。(学生从身边寻找声音并进行创造,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2、师:同学们发现了没有,用两三种声音连在一起能表现一个简单的内容。

比如:脚步声、开门声、喝水声,好象是一个小朋友放学回家,打开门、口渴了咕噜咕噜喝水的情景。你能不能从身边找出几种声音,再把里面的小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四、总结部分

师:同学们这节课表现的真棒!你们的歌声真动听!通过刚才的学习和演唱感受

到了歌曲中大雨和小雨有趣的声音,也感受到了小草在雨水的浇灌下茁壮成长、生机盎然的一幕,其实在我们生活当中有很多这样的声音,只要你善于发现,用心聆听,都能找到这样美妙的声音!最后我们甜美的声音和你们学会的动作来表现这首歌曲。

教学反思

歌曲《大雨和小雨》是一首充满童趣的歌曲,模仿了下雨时不同强弱的声音。而本节课的重点也是在于“强弱”的教学。所以在备课时,我加入了孩子们感兴趣的元素——动物的叫声,希望学生能通过听、模仿,自然而然的认识声音的强和弱,并能运用到歌曲演唱中。

课堂上,这一环节的进行,学生们达到了我预计的教学效果。学唱歌曲时,先让学生们模仿大雨小雨的不同声音,然后引导学生完成歌曲最后的合唱部分。虽然有些同学会有“立场不坚定”的现象,但是合唱的效果基本出来了。我没有把一整首歌曲全部扔给学生去学唱,而是分成了几个部分学习,最后在整体合起来,利用不同学习手段,降低了学习难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会歌曲之后,引导学生们能够用强弱不同的声音表现大雨小雨,演唱歌曲。最后的音乐欣赏,让学生们在体会音乐不同表现力的同时,再进一步巩固强弱在音乐中的运用。在学生们的歌曲表演中结束课堂。

整节课,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通过听、模仿、学唱、律动表演的基本达到了我希望的效果。当然,课堂中也存在了一些不足。在分声部教学中,环节进行有些操之过急,如果在慢一点,让学生每个声部多巩固几遍,合唱的效果也许更好。

《大雨和小雨》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1、歌曲寻找生活中的声音;

2、《大雨和小雨》;

3、听听我创造的声音。

课 时:一课时

教材分析:《大雨和小雨》是一首短小易唱,音乐形象鲜明的儿童歌曲。全曲通

过力度的变化表现大雨、小雨的不同音响,使学生初步感受力度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歌曲为一段体,共三个大乐句。歌曲音域六度,旋律流畅、节奏简单,富有儿童特点。歌词模仿了大雨哗啦啦和小雨淅沥沥的声音并用拟人的手法,通过小草笑嘻嘻隐喻了雨水对生态平衡的重要作用。歌曲音乐形象鲜明,富有童趣。

学情分析:本次课是一年级的第一节音乐课,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活泼

好动、好奇心强,但是在学唱方面,学生刚开始认字,在识字能力上比较薄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反复的朗诵歌词,达到熟能生巧。 教学目标:1 、学生积极寻找并模仿生活中的声音;

2 、运用小组合作、小组探究的方式自主创造几种声音;

3 、学生能够用自然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大雨和小雨〉〉。 教学重点:发现生活中的声音,通过模仿积累对声音的敏感度,能用人声、乐器

声模仿生活中自然界的各种声音。

教学难点:能用不同的声音表现大雨和小雨,感受歌曲的强弱。 教具准备:电子琴、录音机、录音带

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

(一)学生听音乐走进教室。

(有关大自然中声音的多媒体课件,对各种音响感到好奇有趣,新课改要求体现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式走进音乐,在亲身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喜爱音乐。)

(二)寻找生活中的声音

1、教师用猜谜语的方式,启发学生用耳朵仔细听辨生活中的声音。

(谜面:左一片、右一片、住在山两边,说话听的见,相互难见面。谜底:耳朵。)

2、启发学生走进教室时,听到了什麽声音。

师:刚才我们听到了大自然中美妙的声音,想不想去呢?

生:想……

师:有一个“快乐”团要带着小朋友旅行,看!火车来了,小朋友们上车吧。 (多媒体课件:火车开了。)

师:大森林到了。(多媒体课件:教材中大森林的声音,这几组声音都是学生非

常熟悉的,很容易分辨、也易于模仿。为了开阔学生的思路,教师在教学中还可以提供更多的声音,特别是农村中的学生,对大自然中的声音会不会深切的感受。)

二、新授部分

师:雷公公发怒了,要下雨了,快到小木屋里躲躲吧。

(多媒体课件:有关整个下雨过程。)

师:雨是一种自然现象。有大雨也有小雨,发现有什麽不同吗?

生:声音不一样。

师:下面我们学唱一首关于雨的歌曲《大雨和小雨》

1、朗读歌词

2、师范读,生跟读。

师:请孩子们跟老师有感情的朗读歌词。老师读一句,你们读一句。

评价:同学们读的声音非常洪亮,可是刚才我们也说了大雨和小雨的声音是

不一样的,大雨的声音大,小雨的声音小,现在我们用动作分别表示

大雨和小雨,大雨用拍手,小雨用拍肩,跟着老师一起做,看哪个小

朋友做的最好。

3、选一个学生带全班齐读。

师:哪位小朋友想上来试读一读歌词?

(真不错,给他点掌声鼓励!)

4、生跟师的琴声默唱歌曲

(请小朋友们跟老师的琴声以绿字代替歌词唱三遍。看谁唱得最认真!)

5、生跟师的琴声轻声演唱歌曲。

6、生跟师的琴声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请小朋友有感情的把歌曲演唱一遍。)

7、歌曲处理:启发学生根据大雨和小雨的特点,如何演唱歌曲。

师:雨停了,太阳出来了,花草痛痛快快洗了个澡,你看,冲着你笑呢!(师生

同唱,感受歌曲整体效果。新课改重视音乐实践,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增强学生音乐表现自信心。)

三、拓展部分——听听我创造的声音

1、师:雨后的空气真清新,我们到外面做游戏吧。(围圈对坐)

师:大自然给予我们很多声音,怎麽来回报呢?看,我们的身边有树叶、树

枝等。能不能用身边的事物创造声音呢?(教师要鼓励学生的求异思维,我创造的声音和别人的不一样。)

生:老师你听。(学生从身边寻找声音并进行创造,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2、师:同学们发现了没有,用两三种声音连在一起能表现一个简单的内容。

比如:脚步声、开门声、喝水声,好象是一个小朋友放学回家,打开门、口渴了咕噜咕噜喝水的情景。你能不能从身边找出几种声音,再把里面的小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四、总结部分

师:同学们这节课表现的真棒!你们的歌声真动听!通过刚才的学习和演唱感受

到了歌曲中大雨和小雨有趣的声音,也感受到了小草在雨水的浇灌下茁壮成长、生机盎然的一幕,其实在我们生活当中有很多这样的声音,只要你善于发现,用心聆听,都能找到这样美妙的声音!最后我们甜美的声音和你们学会的动作来表现这首歌曲。

教学反思

歌曲《大雨和小雨》是一首充满童趣的歌曲,模仿了下雨时不同强弱的声音。而本节课的重点也是在于“强弱”的教学。所以在备课时,我加入了孩子们感兴趣的元素——动物的叫声,希望学生能通过听、模仿,自然而然的认识声音的强和弱,并能运用到歌曲演唱中。

课堂上,这一环节的进行,学生们达到了我预计的教学效果。学唱歌曲时,先让学生们模仿大雨小雨的不同声音,然后引导学生完成歌曲最后的合唱部分。虽然有些同学会有“立场不坚定”的现象,但是合唱的效果基本出来了。我没有把一整首歌曲全部扔给学生去学唱,而是分成了几个部分学习,最后在整体合起来,利用不同学习手段,降低了学习难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会歌曲之后,引导学生们能够用强弱不同的声音表现大雨小雨,演唱歌曲。最后的音乐欣赏,让学生们在体会音乐不同表现力的同时,再进一步巩固强弱在音乐中的运用。在学生们的歌曲表演中结束课堂。

整节课,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通过听、模仿、学唱、律动表演的基本达到了我希望的效果。当然,课堂中也存在了一些不足。在分声部教学中,环节进行有些操之过急,如果在慢一点,让学生每个声部多巩固几遍,合唱的效果也许更好。


相关文章

  • 小班音乐游戏[大雨小雨]
  • 小班音乐游戏<大雨小雨> 小班音乐游戏<大雨小雨> 教材分析: 下雨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而孩子们特别喜欢雨天,他们喜欢听雨的声音还经常跑到雨中手舞足蹈,用小手接接雨滴.用小脚踩着水坑等等.针对孩子们对雨的 ...查看


  • 幼儿园优秀说课稿
  • 幼儿园优秀说课稿:<大雨小雨> 幼儿园优秀说课稿:<大雨小雨>各位领导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小班的音乐活动<大雨小 雨>,下面我将分:说活动背景.说教法学法.说活动过程来进行我的说课. 一.说活动背景: ...查看


  • 小班音乐:大雨小雨
  • 小班音乐:大雨小雨 小班音乐:大雨小雨 设计意图: 我班正在开展"多彩的春天"主题,"雨天"为"多彩的春天"的子主题.为了帮助幼儿更多的了解春天多变的天气,于是我设计了<大雨 ...查看


  • 大班艺术活动大雨和小雨
  • 大班艺术活动<大雨和小雨>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歌曲,让幼儿理解乐曲的强与弱,并用不同的形式表现强弱关系,表达歌曲的情绪. 2.能力目标:引导幼儿正确地使用打击乐器,会看指挥,能完整地演奏曲目. 3.情感目 ...查看


  • [大雨和小雨]教学案例
  • <大雨和小雨>教学案例 教师:溧水县实验小学 杨琼花 课题:<大雨和小雨>(唱歌课) 年级:一年级 教学目的: 1. 通过学习<大雨和小雨>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乐观态度. 2. ...查看


  • 一年级[大雨和小雨]-教学教案
  • 年级:一年级 课时:一课时 教学内容: 1 歌曲寻找生活中的声音:2〈〈大雨和小雨〉〉:3 听听我创造的声音.教材分析:歌曲音域六度,旋律流畅.节奏简单,富有儿童特点.歌词模仿了大雨哗啦啦和小雨淅沥沥的声音并用拟人的手法,通过小草笑嘻嘻隐喻 ...查看


  • 一年级音乐上册有趣的声音世界大雨和小雨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 大雨和小雨 年级:一年级 教学内容: 1.歌曲寻找生活中的声音: 2.<大雨和小雨>: 3.听听我创造的声音. 教材分析:歌曲音域六度,旋律流畅.节奏简单,富有儿童特点.歌词模仿了大雨哗啦啦和小雨淅沥沥的声音并用拟人的手法,通过 ...查看


  • 大雨和小雨教案
  • 第 一 课时 教学内容: 1.寻找生活中的声音. 2.歌曲<大雨和小雨>. 3.听听我创造的声音. 教学目标: 1.能寻找并模仿生活中的声音. 2.能够准确朗读歌词. 3.学唱歌曲<大雨和小雨>. 4.能创造几种声音 ...查看


  •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雨中乐]
  • 活动设计: 下雨时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而孩子也异常喜爱雨天,他们常常兴奋的谈论着.我想不妨抓住这一季节特征,利用这一自然资源,引导幼儿有意识地去观察.了解雨.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用多种感官感受雨声,下雨时的景象,能大胆用语言说出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