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实验(实习)报告
实验(实习)名称 设计存储器 实验(实习)日期 2014.1.06 得分 指导教师 林美华 系 计算机 专业 软件工程 年级 11 班次 3 姓名 高翔 学号 [1**********]
1. 实验目的
(1) 掌握用存储芯片构成存储器的原理。
(2) 掌握存储器与CPU 的连接方法(位并联法、地址串联法) 。
(3) 了解存储器的相关知识。
2. 实验要求
有一个16K×16位的存储器,由1K×4位的DRAM 芯片构成(芯片内部是64×64结构) 。问:
总共需要多少DRAM 芯片?
设计此存储器组成框图(要考虑刷新电路部分)
若采用异步刷新方式,且刷新间隔不超过2ms ,则刷新信号周期是多少? 若采用集中刷新方式,存储器刷新一遍最少用多少读/写周期?设读/写周期T=0.1us,那么死时间率是多少?
3. 实验内容
主存储器主要有以下几个性能指标:
存储容量:所谓存储容量即存储器能够保存的数据的数量。常用的单位有GB 、MB 、KB 等。1GB=1024MB,1MB=1024KB,1KB=1024B。也可以用乘积的方式表示,公式为:容量=字数×字长(如1KB 可以表示为1K×8位,1MB 可以表示为1M×8位等) 。
存取速度:所谓存取速度即是单位时间内存储器能读写的位数或字节数。该参数跟存储器的时钟频率有关。一般情况下,时钟频率越高,存取速度越快。如果用位数衡量,常用单位有Kb/s、Mb/s等;如果用字节数衡量,常用单位有KB/s、MB/s等。
读写周期:所谓读写周期是指读写一位或一个字节所需要的时间。该参数与
存取速度成反比。存取速度越快,周期越短,反之亦然。
解:芯片1K×4位,片内地址线10位(A 9--A 0 ),数据线4位。芯片总数为:(16K×16)/(1K×4)=16×4=64片
存储器容量为16K ,故地址线总数为A13─A0),其中A 13A 12A 11A 10通过 4:16译码器产生片选信号CS 0─CS 15 。
刷新信号周期为:2ms/64=31.3us。
若用集中式刷新,则刷新一遍用64个读/写周期。
死时间率为:64×0.1/2×1000=0.32%。
4. 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学习了存储器的相关知识,掌握用存储芯片构成存储器的原理。掌握存储器与CPU 的连接方法(位并联法、地址串联法) 。更加清晰的了解了存储器的结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实验(实习)报告
实验(实习)名称 设计存储器 实验(实习)日期 2014.1.06 得分 指导教师 林美华 系 计算机 专业 软件工程 年级 11 班次 3 姓名 高翔 学号 [1**********]
1. 实验目的
(1) 掌握用存储芯片构成存储器的原理。
(2) 掌握存储器与CPU 的连接方法(位并联法、地址串联法) 。
(3) 了解存储器的相关知识。
2. 实验要求
有一个16K×16位的存储器,由1K×4位的DRAM 芯片构成(芯片内部是64×64结构) 。问:
总共需要多少DRAM 芯片?
设计此存储器组成框图(要考虑刷新电路部分)
若采用异步刷新方式,且刷新间隔不超过2ms ,则刷新信号周期是多少? 若采用集中刷新方式,存储器刷新一遍最少用多少读/写周期?设读/写周期T=0.1us,那么死时间率是多少?
3. 实验内容
主存储器主要有以下几个性能指标:
存储容量:所谓存储容量即存储器能够保存的数据的数量。常用的单位有GB 、MB 、KB 等。1GB=1024MB,1MB=1024KB,1KB=1024B。也可以用乘积的方式表示,公式为:容量=字数×字长(如1KB 可以表示为1K×8位,1MB 可以表示为1M×8位等) 。
存取速度:所谓存取速度即是单位时间内存储器能读写的位数或字节数。该参数跟存储器的时钟频率有关。一般情况下,时钟频率越高,存取速度越快。如果用位数衡量,常用单位有Kb/s、Mb/s等;如果用字节数衡量,常用单位有KB/s、MB/s等。
读写周期:所谓读写周期是指读写一位或一个字节所需要的时间。该参数与
存取速度成反比。存取速度越快,周期越短,反之亦然。
解:芯片1K×4位,片内地址线10位(A 9--A 0 ),数据线4位。芯片总数为:(16K×16)/(1K×4)=16×4=64片
存储器容量为16K ,故地址线总数为A13─A0),其中A 13A 12A 11A 10通过 4:16译码器产生片选信号CS 0─CS 15 。
刷新信号周期为:2ms/64=31.3us。
若用集中式刷新,则刷新一遍用64个读/写周期。
死时间率为:64×0.1/2×1000=0.32%。
4. 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学习了存储器的相关知识,掌握用存储芯片构成存储器的原理。掌握存储器与CPU 的连接方法(位并联法、地址串联法) 。更加清晰的了解了存储器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