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学地理课堂中的探究式教学
姓 名: 席许苛
学 号: [1**********]6
专 业: 学科教学(地理)
方 向: 地理教育
课程名称: 地理课程与教材分析
任课教师: 胡良民
上课时间: 2014.09-2015.01(周三7-9节)
浅析中学地理课堂中的探究式教学
席许苛
(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 河南 开封 475004)
摘 要: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学是一个交流、互动的过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
在自主学习中获得知识。而探究式教学克服了传统教学的大量不足,符合基础教育改革的要
求。因此,探究式教学模式正日益成为教师组织教学的重要方式。在此,我简单谈一下探究
式教学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地理课堂;实施策略
依据中学地理探究式教学内容和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课堂探究、课外或野外探究、课
题探究和项目(活动) 设计四类。把探究式教学引入中学地理课堂教学,属于课堂探究。新高
中地理教材强化了素质教育和学生能力的培养,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点,以正确阐述人地关
系为基本线索,构建知识框架,并附有大量图表、阅读材料及研究性学习课题。这一强化就
要求地理教师应在地理教学中运用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1 探究式教学概述
1.1 探究式教学的内涵
探究是一种追求真理的过程,是对知识质疑并进行研究、思考、调查的活动。美国教育
家杜威首次将探究的方法引入教学之中。在他看来,科学的教育不仅仅是让学生获得大量的
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知识获得的方法。探究式教学注重学习的过程,主张利用探究的方式
来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主动性,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知
识,从而达到教育的真正目的。
所谓探究式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师创设的情境和提供的教材与学习
材料,提出研究的问题,然后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得出合理的结论,并对研究
的过程和得出的结论进行反思和总结,最后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
式[1]。
1.2 探究式教学的特征
1.2.1 强调学生探究的自主性
探究式教学不再是教师讲学生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强调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
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
1.2.2 强调学生探究的过程
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经过一系列的质疑、判断、比较、选择、分析、综合,最终得出相应
的结论,建构新的知识体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能力能够得到培养和发展。
1.2.3 强调探究过程中的合作精神
在探究式教学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存在着多种多样的互动与交流,通过小组合作探
究的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人际交往技能。
1.2.4 强调探究过程中的问题性
探究式教学是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获取知识的过程,“问题”
被视为探究式教学的核心。
2 在中学地理课堂中进行探究式教学的必要性分析
2.1时代的要求
人类已经步入一个崭新的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在知识经济社会,不仅要求劳动者具
有较强的记忆能力,而且要求具有综合研究、判断、推理能力,高度的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
对地理教学而言,强调负担起下列新的任务:交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教会学生学会学习;重视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注重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个性;重视开放性人才的培养。
在这种背景下,《地理课程标准》应运而生,它针对传统教育提出了七个理念:学习对
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改变地理的学习方式;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
究;构建开放的地理课程;强调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注重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
果评价的结合[2]。
探究式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策略,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在地理课
堂中进行探究式教学顺应了时代的要求,符合新地理课程标准的理念,克服了传统教学的很
多不足,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2.2我国目前的地理课堂教学没有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我国中学地理课堂教学存在以下几个弊端:教学过程重“教”而轻“学”;教学模式重
“灌输”而轻“探究”;教学目标重“知识”而轻“情感”;教学评价重“结果”而轻“过程”
[3]。
许多教师的地理教学,较长时间以来,由于受陈旧教育思想的束缚,加上应试教育的思
想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压力,以知识传授为中心,以知识灌输为基本方式,以知识再现能力
为终极目标,学生学得被动,教师教得吃力,学生主体作用难以发挥。不少地理课教师侃侃
而谈,学生昏昏欲睡,丧失了主体性和独立思考与交流的时间。要改变地理教学高消耗低效
率的状况,关键是要在地理教学中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表现其自主、自觉、能
动和创造的特性。探究式教学是体现学生主体性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3 中学地理课堂中探究式教学的具体实施策略
3.1 探究式教学的一般形式
3.1.1 教师为主导的探究性学习
教师为主导的探究性学习的基本过程如下:启发式问题+讨论思考分析+练习[4]。比如,
在《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多媒体展示动态图组“昼夜长短的周年变化”、
“昼夜长短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变化图”,进行设问,师生小结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分析讨
论,接下来,教师应让学生做一些有针对性的训练题,以此来巩固知识。
3.1.2小组合作的探究性学习
在探究式教学中,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而且也有利
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1.3开放式的探究性学习
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积极开展开放式探究活动,有利于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更好地把握问题的关键,对课本知识能有更深入的认识。
3.2 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3.2.1 为学生创造轻松愉悦的探索性学习环境
要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即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鼓舞、激励、友善的
目光中放飞心灵,充分体现出自己的潜能,把自主性和创造性真正发挥出来。良好的学习环
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积极参与情境的创设,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
环境。
3.2.2 结合实际生活,创造探究式教学的情景
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将中学地理所学知识点与实际生活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构建
探究式教学情境,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能力,让学生积极地展开思维,参与到教学中,
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2.3 科学、合理地利用多媒体技术
在当今科技社会的背景下,多媒体技术作为辅助教学工作的一大工具,具有将图片、声
音、视频融为一体的功能,我们应该科学合理地加以利用[5]。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同样可以
通过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通过多媒体技术可以把知识点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更便
于学生的理解。通过合理地使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对所探究的
问题展开思考,从而实现探究式教学的目的。
3.3 实施探究式教学的一般程序
3.3.1 提出问题
教师是一堂课的灵魂引领者,应该根据教学目的,积极搜寻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可
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材料,或者通过开设讲座、参观访问等活动来创设情境,向学生明确
要研究的领域,进一步引导学生发现、提出需要探究的一系列问题。
3.3.2探索研讨
教师要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初步计划。解决问题的初步计划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
面:采用哪种探究方式(亲身实践调研或查阅资料)、哪种组织方式(小组或个人)、完成时
间等[6]。按照解决问题的初步计划,学生应该把收集、整理得到的有关资料与亲身实践结合
起来,然后对资料中的数据、信息逐步进行分析、推理、判断,最后得出初步结论。
3.3.3总结提高
教师要对学生得出的初步结论进行归纳整理、总结提炼,并注重师生间的相互交流、补
充和完善。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总结出相对来说比较严谨、正确的结论。
综上所述,探究式教学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能更好地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
有利于养成学生好问、多问、深问的习惯,使学生更加积极地进行自主研究、独立探索、寻
求规律,从而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探究、学会创新。
参考文献
[1]冯绍桃. 刍议探究式教学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尝试[J].比较教育研究,2012(11):48-49.
[2]张波. 探究式教学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导学, 2013(9):57-58.
[3]李瑞娥, 赵培河. 浅谈探究式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J].地理教学,2012(3):37-38.
[4]徐振华. 探究式教学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教学研究,2009(3):25-26.
[5]鲁红梅. 探究式学习在地理课堂中的运用[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0(3):40-41.
[6]尹咏梅. 探究式教学与地理教学[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1(3):28-29.
浅析中学地理课堂中的探究式教学
姓 名: 席许苛
学 号: [1**********]6
专 业: 学科教学(地理)
方 向: 地理教育
课程名称: 地理课程与教材分析
任课教师: 胡良民
上课时间: 2014.09-2015.01(周三7-9节)
浅析中学地理课堂中的探究式教学
席许苛
(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 河南 开封 475004)
摘 要: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学是一个交流、互动的过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
在自主学习中获得知识。而探究式教学克服了传统教学的大量不足,符合基础教育改革的要
求。因此,探究式教学模式正日益成为教师组织教学的重要方式。在此,我简单谈一下探究
式教学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地理课堂;实施策略
依据中学地理探究式教学内容和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课堂探究、课外或野外探究、课
题探究和项目(活动) 设计四类。把探究式教学引入中学地理课堂教学,属于课堂探究。新高
中地理教材强化了素质教育和学生能力的培养,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点,以正确阐述人地关
系为基本线索,构建知识框架,并附有大量图表、阅读材料及研究性学习课题。这一强化就
要求地理教师应在地理教学中运用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1 探究式教学概述
1.1 探究式教学的内涵
探究是一种追求真理的过程,是对知识质疑并进行研究、思考、调查的活动。美国教育
家杜威首次将探究的方法引入教学之中。在他看来,科学的教育不仅仅是让学生获得大量的
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知识获得的方法。探究式教学注重学习的过程,主张利用探究的方式
来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主动性,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知
识,从而达到教育的真正目的。
所谓探究式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师创设的情境和提供的教材与学习
材料,提出研究的问题,然后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得出合理的结论,并对研究
的过程和得出的结论进行反思和总结,最后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
式[1]。
1.2 探究式教学的特征
1.2.1 强调学生探究的自主性
探究式教学不再是教师讲学生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强调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
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
1.2.2 强调学生探究的过程
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经过一系列的质疑、判断、比较、选择、分析、综合,最终得出相应
的结论,建构新的知识体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能力能够得到培养和发展。
1.2.3 强调探究过程中的合作精神
在探究式教学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存在着多种多样的互动与交流,通过小组合作探
究的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人际交往技能。
1.2.4 强调探究过程中的问题性
探究式教学是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获取知识的过程,“问题”
被视为探究式教学的核心。
2 在中学地理课堂中进行探究式教学的必要性分析
2.1时代的要求
人类已经步入一个崭新的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在知识经济社会,不仅要求劳动者具
有较强的记忆能力,而且要求具有综合研究、判断、推理能力,高度的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
对地理教学而言,强调负担起下列新的任务:交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教会学生学会学习;重视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注重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个性;重视开放性人才的培养。
在这种背景下,《地理课程标准》应运而生,它针对传统教育提出了七个理念:学习对
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改变地理的学习方式;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
究;构建开放的地理课程;强调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注重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
果评价的结合[2]。
探究式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策略,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在地理课
堂中进行探究式教学顺应了时代的要求,符合新地理课程标准的理念,克服了传统教学的很
多不足,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2.2我国目前的地理课堂教学没有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我国中学地理课堂教学存在以下几个弊端:教学过程重“教”而轻“学”;教学模式重
“灌输”而轻“探究”;教学目标重“知识”而轻“情感”;教学评价重“结果”而轻“过程”
[3]。
许多教师的地理教学,较长时间以来,由于受陈旧教育思想的束缚,加上应试教育的思
想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压力,以知识传授为中心,以知识灌输为基本方式,以知识再现能力
为终极目标,学生学得被动,教师教得吃力,学生主体作用难以发挥。不少地理课教师侃侃
而谈,学生昏昏欲睡,丧失了主体性和独立思考与交流的时间。要改变地理教学高消耗低效
率的状况,关键是要在地理教学中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表现其自主、自觉、能
动和创造的特性。探究式教学是体现学生主体性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3 中学地理课堂中探究式教学的具体实施策略
3.1 探究式教学的一般形式
3.1.1 教师为主导的探究性学习
教师为主导的探究性学习的基本过程如下:启发式问题+讨论思考分析+练习[4]。比如,
在《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多媒体展示动态图组“昼夜长短的周年变化”、
“昼夜长短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变化图”,进行设问,师生小结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分析讨
论,接下来,教师应让学生做一些有针对性的训练题,以此来巩固知识。
3.1.2小组合作的探究性学习
在探究式教学中,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而且也有利
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1.3开放式的探究性学习
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积极开展开放式探究活动,有利于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更好地把握问题的关键,对课本知识能有更深入的认识。
3.2 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3.2.1 为学生创造轻松愉悦的探索性学习环境
要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即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鼓舞、激励、友善的
目光中放飞心灵,充分体现出自己的潜能,把自主性和创造性真正发挥出来。良好的学习环
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积极参与情境的创设,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
环境。
3.2.2 结合实际生活,创造探究式教学的情景
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将中学地理所学知识点与实际生活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构建
探究式教学情境,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能力,让学生积极地展开思维,参与到教学中,
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2.3 科学、合理地利用多媒体技术
在当今科技社会的背景下,多媒体技术作为辅助教学工作的一大工具,具有将图片、声
音、视频融为一体的功能,我们应该科学合理地加以利用[5]。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同样可以
通过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通过多媒体技术可以把知识点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更便
于学生的理解。通过合理地使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对所探究的
问题展开思考,从而实现探究式教学的目的。
3.3 实施探究式教学的一般程序
3.3.1 提出问题
教师是一堂课的灵魂引领者,应该根据教学目的,积极搜寻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可
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材料,或者通过开设讲座、参观访问等活动来创设情境,向学生明确
要研究的领域,进一步引导学生发现、提出需要探究的一系列问题。
3.3.2探索研讨
教师要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初步计划。解决问题的初步计划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
面:采用哪种探究方式(亲身实践调研或查阅资料)、哪种组织方式(小组或个人)、完成时
间等[6]。按照解决问题的初步计划,学生应该把收集、整理得到的有关资料与亲身实践结合
起来,然后对资料中的数据、信息逐步进行分析、推理、判断,最后得出初步结论。
3.3.3总结提高
教师要对学生得出的初步结论进行归纳整理、总结提炼,并注重师生间的相互交流、补
充和完善。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总结出相对来说比较严谨、正确的结论。
综上所述,探究式教学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能更好地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
有利于养成学生好问、多问、深问的习惯,使学生更加积极地进行自主研究、独立探索、寻
求规律,从而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探究、学会创新。
参考文献
[1]冯绍桃. 刍议探究式教学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尝试[J].比较教育研究,2012(11):48-49.
[2]张波. 探究式教学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导学, 2013(9):57-58.
[3]李瑞娥, 赵培河. 浅谈探究式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J].地理教学,2012(3):37-38.
[4]徐振华. 探究式教学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教学研究,2009(3):25-26.
[5]鲁红梅. 探究式学习在地理课堂中的运用[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0(3):40-41.
[6]尹咏梅. 探究式教学与地理教学[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1(3):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