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熊购物》教学设计
十一小王婉婷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乘法和加、减法混合的运算,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先算乘法,后算加减法的运算顺序。教材为了突破此知识点,首先安排了“小熊购物”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观察中了解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在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经验来解决问题的同时,要让学生理清先算4个面包的价钱再加上一个蛋糕的价钱,也就是先算乘法再算加法的道理,从而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的。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2-4页。
教学目标:
1. 通过“小熊购物”的问题情境引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法,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到数学与实际的密切联系。
3. 能正确计算有关的两步运算。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乘加两步运算的运算顺序。
难点:熟练掌握乘加的运算顺序。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
师:今天小熊胖胖和壮壮相约去逛超市. 超市里的东西可真多啊!它们来到了超市的食品区,让我们跟着胖胖和壮壮一起去购物吧!
(二) 获取信息,提出问题
师:观察图片,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这个超市有饼干、面包、蛋糕、花生和糖果。
生:我还知识了这些食品的价格分别是……
师:你想买什么? 你能算出一共要付多少钱吗? 是怎么算的?
(学生相互说一说,再指名说一说。)
师:呀!小熊胖胖遇到问题了,你们愿意帮助他们解决吗?
出示问题:买4个面包和1个蛋糕,该付多少钱?
(三)探索交流,构建新知
1.根据问题列出算式
师:你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板书学生的不同算式,并让学生分别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生1:3×4=12(元) ,12+6=18(元) ;
生2:3×4=12(元) ,6+12=18(元) ;
生3:3×4+6=18(元) ;
生4:6+3×4=18(元) ;
……)
师:这些算式,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学生思考,并请不同算法的学生说一说自己算式的意思,是怎么想的。其他学生分别对每种列式进行讨论,体会3×4+6是把3×4=12(元) 与12+6=18(元) 两个算式合在一起,用来计算总钱数的。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去理解其合理性和必要性应该是很有帮助的)
2. 脱式计算及运算顺序的提出
师:算式3×4+6,你们是怎么算的?
生:我是先算3×4是12, 再加上6, 等于18.
师:谁能说说这个计算过程具体表示的是什么? 先算出的是什么?
生:我是先算出4个面包的价钱,3×4=12元,再加上一个蛋糕的价钱6元,所以得数是18元。
师:你们都能很快地算出结果,真好! 老师也来算一算,3×4得12,然后加6,可我忘了用谁加6了,怎么办呢?
生:最好是先把12记下来,这样就不会忘记了。
师:记在哪里更好?
生:就记在3×4的下面吧。
教师板书脱式计算过程:
3×4+6
=12+6
=18(元)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脱式计算。
(为了让学生产生学习新知的必要, 更好地进行探索, 避免机械记忆, 被动接受地过程, 我进行了新的教学实践:老师遇到了计算的困难,记不住前一步的结果,怎么办呢? 激发学生对新的计算方式的需要。有的学生提出把前一步的结果先记下来,有的提出记在算式的下面更好一些。学生又一次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以及帮助老师的成功感。)
3. 独立进行脱式计算6+3×4
师:刚才这个算式我们是先算出面包的价钱, 再加上饮料的价钱的. 那我能不能列出算式6+3×4呢? 这个问题又该如何解决呢?
(学生先独立在本子上计算,教师巡视,个别指导;然后相互交流一下,有什么不同;接着,全班交流。)
板书各种不同的算法,有:
6+3×4 6+3×4 6+3×4
=6+12=12+6 =9×4
=18(元) =18(元)=36(元)
师:以上这些算法,你们有不同意见吗?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说一说。)
(多数学生都能看出第三种是错误的, 个别学生对第二种算法也持怀疑态度, 这时可通过引导他们通过辩论进行选择, 引导他们发现根据算式表示的意思可以进行判断.)
生:我们用3×4先算出的是4个面包的价钱,再加上一个蛋糕价钱6元,正好就是18元了。
如果先算4+3那表示的是什么意思呢?
师:同学们真是爱动脑筋的孩子! 在你们的合作下,这个问题终于解决了,老师为你们高兴! (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去观察、比较,去发现,去揭示,对不同的算法进行评判、反思,学生才能真正地理解法则规定的合理性。更重要的是,通过自主探究,学生比较、理解、思考、表达等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精神都将得到发展。)
(四) 巩固练习
师:同学们帮助小熊胖胖解决了问题,你们真棒! 现在就请同学们先独立完成教材上练一练的第1题(说一说,再列式算一算)注意让许文胜借助图来说明算理和算法,启发许文胜思考不同的算法。
第1题很快就完成了,看来同学们真的学的不错,那我们再来看第2题(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并计算)理解题意后同桌两人合作完成,再在全班交流反馈。
4×6+25 54+36-18 42+8×4
9×8+22 100-75+25 33+7×3
(五) 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你有什么收获呢?
板书设计
小熊购物
3×4+6 6+3×4 3×4=12(元)
=12+6 =6+12 12+6=18(元)
=18(元)=18(元)
既有乘法又有加法,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小熊购物》教学设计
十一小王婉婷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乘法和加、减法混合的运算,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先算乘法,后算加减法的运算顺序。教材为了突破此知识点,首先安排了“小熊购物”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观察中了解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在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经验来解决问题的同时,要让学生理清先算4个面包的价钱再加上一个蛋糕的价钱,也就是先算乘法再算加法的道理,从而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的。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2-4页。
教学目标:
1. 通过“小熊购物”的问题情境引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法,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到数学与实际的密切联系。
3. 能正确计算有关的两步运算。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乘加两步运算的运算顺序。
难点:熟练掌握乘加的运算顺序。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
师:今天小熊胖胖和壮壮相约去逛超市. 超市里的东西可真多啊!它们来到了超市的食品区,让我们跟着胖胖和壮壮一起去购物吧!
(二) 获取信息,提出问题
师:观察图片,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这个超市有饼干、面包、蛋糕、花生和糖果。
生:我还知识了这些食品的价格分别是……
师:你想买什么? 你能算出一共要付多少钱吗? 是怎么算的?
(学生相互说一说,再指名说一说。)
师:呀!小熊胖胖遇到问题了,你们愿意帮助他们解决吗?
出示问题:买4个面包和1个蛋糕,该付多少钱?
(三)探索交流,构建新知
1.根据问题列出算式
师:你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板书学生的不同算式,并让学生分别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生1:3×4=12(元) ,12+6=18(元) ;
生2:3×4=12(元) ,6+12=18(元) ;
生3:3×4+6=18(元) ;
生4:6+3×4=18(元) ;
……)
师:这些算式,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学生思考,并请不同算法的学生说一说自己算式的意思,是怎么想的。其他学生分别对每种列式进行讨论,体会3×4+6是把3×4=12(元) 与12+6=18(元) 两个算式合在一起,用来计算总钱数的。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去理解其合理性和必要性应该是很有帮助的)
2. 脱式计算及运算顺序的提出
师:算式3×4+6,你们是怎么算的?
生:我是先算3×4是12, 再加上6, 等于18.
师:谁能说说这个计算过程具体表示的是什么? 先算出的是什么?
生:我是先算出4个面包的价钱,3×4=12元,再加上一个蛋糕的价钱6元,所以得数是18元。
师:你们都能很快地算出结果,真好! 老师也来算一算,3×4得12,然后加6,可我忘了用谁加6了,怎么办呢?
生:最好是先把12记下来,这样就不会忘记了。
师:记在哪里更好?
生:就记在3×4的下面吧。
教师板书脱式计算过程:
3×4+6
=12+6
=18(元)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脱式计算。
(为了让学生产生学习新知的必要, 更好地进行探索, 避免机械记忆, 被动接受地过程, 我进行了新的教学实践:老师遇到了计算的困难,记不住前一步的结果,怎么办呢? 激发学生对新的计算方式的需要。有的学生提出把前一步的结果先记下来,有的提出记在算式的下面更好一些。学生又一次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以及帮助老师的成功感。)
3. 独立进行脱式计算6+3×4
师:刚才这个算式我们是先算出面包的价钱, 再加上饮料的价钱的. 那我能不能列出算式6+3×4呢? 这个问题又该如何解决呢?
(学生先独立在本子上计算,教师巡视,个别指导;然后相互交流一下,有什么不同;接着,全班交流。)
板书各种不同的算法,有:
6+3×4 6+3×4 6+3×4
=6+12=12+6 =9×4
=18(元) =18(元)=36(元)
师:以上这些算法,你们有不同意见吗?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说一说。)
(多数学生都能看出第三种是错误的, 个别学生对第二种算法也持怀疑态度, 这时可通过引导他们通过辩论进行选择, 引导他们发现根据算式表示的意思可以进行判断.)
生:我们用3×4先算出的是4个面包的价钱,再加上一个蛋糕价钱6元,正好就是18元了。
如果先算4+3那表示的是什么意思呢?
师:同学们真是爱动脑筋的孩子! 在你们的合作下,这个问题终于解决了,老师为你们高兴! (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去观察、比较,去发现,去揭示,对不同的算法进行评判、反思,学生才能真正地理解法则规定的合理性。更重要的是,通过自主探究,学生比较、理解、思考、表达等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精神都将得到发展。)
(四) 巩固练习
师:同学们帮助小熊胖胖解决了问题,你们真棒! 现在就请同学们先独立完成教材上练一练的第1题(说一说,再列式算一算)注意让许文胜借助图来说明算理和算法,启发许文胜思考不同的算法。
第1题很快就完成了,看来同学们真的学的不错,那我们再来看第2题(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并计算)理解题意后同桌两人合作完成,再在全班交流反馈。
4×6+25 54+36-18 42+8×4
9×8+22 100-75+25 33+7×3
(五) 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你有什么收获呢?
板书设计
小熊购物
3×4+6 6+3×4 3×4=12(元)
=12+6 =6+12 12+6=18(元)
=18(元)=18(元)
既有乘法又有加法,先算乘法,再算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