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例中心静脉导管在胸腔积液中的护理

  【摘要】目的讨论中心静脉导管在胸腔积液患者中的护理。方法选择100例使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胸水的患者进行护理。结果通过100例患者使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胸水的护理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配合临床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论中心静脉导管留置引流胸腔积液,操作简单,治疗效果理想。置管后引流的效果及是否出现并发症,于护理质量密切相关。从穿刺置管到拔管,要求护士能够熟练配合医生操作,严格无菌操作,悉心观察护理中心静脉导管,从而减少带管患者痛苦,提高治疗、生活质量。   【关键词】胸腔积液;中心静脉导管;护理   胸腔积液是内科的常见疾病,临床又以结核性和肿瘤性胸腔积液最为多见。临床实践证明,传统的胸腔闭式引流术和反复间断穿刺抽液的治疗方法,不仅需要多次B超检查定位,而且患者还要承受因多次穿刺带来的身体、精神、经济上的痛苦。我科自2009年7月至2011年12月,对100例胸腔积液患者采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男性63例,女性37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81岁,平均年龄49岁。其中结核性胸膜炎73例,肿瘤性胸腔积液20例,肺炎性胸膜炎10例。大量胸腔积液74例,中等量积液26例;其中单侧积液29例,双侧积液71例,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   1.2材料和操作方法一次性无菌中心静脉导管包,皮肤消毒物品,无菌手套2副,2%利多卡因,一次性5ml注射器,3M透明敷贴,一次性引流袋,无菌小纱布2块,胶布。一般常选择患侧腋中线第6-7肋间或肩胛角线第7-8肋间肋骨上缘为穿刺点,常规消毒皮肤、铺巾、局部麻醉。必要时以B超定位胸腔积液最低点为穿刺点。待麻醉满意后换用导引穿刺针进入胸腔,将导丝沿穿刺针进入胸腔5-10cm,拔出导引穿刺针,将中心静脉导管沿导丝置入约5-10cm,取出导丝,将导管用3M透明敷贴固定外接引流管及引流袋,第一次放液不超过800ml,以后每次不超过1200ml[1]。   2结果   100例患者中98例一次性置管成功,2例因患者配合差经二次穿刺后成功,有7例患者因夜间活动剧烈而致引流管脱出。引流管留置时间为6-20天,平均为12天。所有病人均未出现胸膜反应、气胸、胸腔感染、引流效果好,患者自诉痛苦小能耐受,带管期间对生活影响小。   3护理要点   3.1术前护理   3.1.1患者准备穿刺前评估患者病情和穿刺部位皮肤情况。交谈了解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对疾病知识的需求度,根据评估结果,讲解传统引流方法于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优、缺点;放置胸腔留置导管的目的、必要性和简要操作步骤;在操作过程中如何于医护人员配合,以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对情绪紧张的患者同时要做好家属工作,请其共同配合给予患者心理支持。   3.1.2操作者准备根据患者的营养程度选择合适的穿刺包型号,备齐并检查用物,六步洗手、规范着装。操作可在换药室完成;如果在病房操作,注意选择在病房无各种治疗护理操作和家属探视时进行,以保持操作的无菌,预防感染。   3.2术中护理   3.2.1患者体位根据患者病情和耐受程度可以选择坐位(患者反向坐在靠椅上,双手臂平置于椅背上缘,头伏于前臂)或斜坡卧位(患侧手上举,枕于头下,或伸过头顶),根据季节注意保暖[1]。   3.2.2病情观察在操作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面色、脉搏如果出现胸痛、呼吸困难、剧烈咳嗽、晕厥、四肢冰冷、大汗淋漓等不良反应,要通知医生停止操作,立即协助患者平卧,同时积极配合医生对症处理。   3.2.3操作配合在医生操作中注意保护患者,见有胸水抽出,协助医生放液和留取标本。医生皮肤缝扎固定在皮肤上后,用3M透明敷贴覆盖伤口,以固定导管防止脱落。用0.2%碘伏消毒衔接部位,并用无菌纱布进行包裹,胶布两头固定,以免患者活动后衔接处脱落,引流袋固定床旁(距穿刺口60-100cm),接上一次性引流袋穿刺成功后指导患者深呼吸及咳嗽,观察引流通畅情况。   3.3术后护理   3.3.1一般护理术后嘱病人平卧位或半卧位休息,观察病人脉搏、呼吸及血氧饱和度变化,必要时给予氧气吸入。经检查本组胸腔积液为渗出液含大量的蛋白质、葡萄糖、电解质,针对引流病人,进食高能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饮食,提高机体耐受性,促进组织修复。置管后可带管活动,不受限制,但要注意保护,防止脱落,指导患者更换体位,以利于胸水引流,促进肺部早日复张,嘱患者在插管期间禁止淋浴,以防淋湿贴膜导致感染。   3.3.2引流管护理注意观察引流液的性状、颜色及量,严格控制引流速度,同时观察病人有无不良反应,当出现胸痛、呼吸困难、血压下降及头晕等症状,应立即关闭引流管,用肝素帽固定前端,并用肝素钠盐水5ml进行脉冲式封管,嘱患者平卧后休息,及时报告医生,待病情好转后继续引流。注意引流管的通畅,防止滑脱、扭曲、折叠、受压。由于胸水中有大量纤维沉淀物,引流过程中易阻塞管腔。有文献认为纤维蛋白的存在,胸腔积液黏稠化,产生蛋白凝块,积液呈多房分隔改变以及胸膜纤维化,这正是临床胸腔积液引流失败的常见原因[2]。处理方法,可在无菌操作下调节引流管位置,或用生理盐水10-20ml冲管,也可用少量肝素盐水(25u/ml)冲管,冲管时压力不宜过大,以免造成患者疼痛不适。   3.3.3穿刺点护理每日用0.2%的碘伏对穿刺点进行消毒,更换敷贴保持清洁,并观察有无红肿、分泌物等。   3.3.4拔管后护理患者经引流后胸痛、胸闷、气促症状减轻或消除,观察无胸水引出,B超提示无胸水后可拔管,(肺复张良好)拔管后穿刺点用无菌棉签按压4-5分钟,0.2%碘伏消毒,覆盖无菌纱布。   4讨论   胸腔积液为呼吸内科的常见病,常规胸腔穿刺抽液每周2-3次,反复穿刺后增加患者痛苦,容易导致穿刺部位感染,皮肤溃破以并发气胸、胸膜反应,甚至肺水肿。而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有以下优点:①操作简便易行,操作时间短,一般5-10分钟可完成;②减少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③减少反复穿刺过程中的风险;④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⑤可采用多种体位,有利于胸腔积液完全引流,同时在胸水引流完后仍能进行胸腔内注药;⑥通过调节胸腔积液的引流速度,避免过多过快引流引起的复张性肺水肿;⑦中心静脉导管管径细、直径为1.7mm,操作方便,血管损伤少,可仅予贴膜固定,患者不适感轻,拔管方便,拔管后无须创口处理,创口感染机会少,中心静脉导管夹管方便,夹管后患者可带管自由活动,不影响活动和休息,有利于患者的自我护理,所以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梅桂萍,谢红珍,潘绍山.现代护理管理流程与规范[M].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1.   [2]韦春燕.中心静脉导管留置引流治疗胸腔积液32例临床观察[J].临床肺科杂志,2012,3,17(3):572.

  【摘要】目的讨论中心静脉导管在胸腔积液患者中的护理。方法选择100例使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胸水的患者进行护理。结果通过100例患者使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胸水的护理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配合临床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论中心静脉导管留置引流胸腔积液,操作简单,治疗效果理想。置管后引流的效果及是否出现并发症,于护理质量密切相关。从穿刺置管到拔管,要求护士能够熟练配合医生操作,严格无菌操作,悉心观察护理中心静脉导管,从而减少带管患者痛苦,提高治疗、生活质量。   【关键词】胸腔积液;中心静脉导管;护理   胸腔积液是内科的常见疾病,临床又以结核性和肿瘤性胸腔积液最为多见。临床实践证明,传统的胸腔闭式引流术和反复间断穿刺抽液的治疗方法,不仅需要多次B超检查定位,而且患者还要承受因多次穿刺带来的身体、精神、经济上的痛苦。我科自2009年7月至2011年12月,对100例胸腔积液患者采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男性63例,女性37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81岁,平均年龄49岁。其中结核性胸膜炎73例,肿瘤性胸腔积液20例,肺炎性胸膜炎10例。大量胸腔积液74例,中等量积液26例;其中单侧积液29例,双侧积液71例,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   1.2材料和操作方法一次性无菌中心静脉导管包,皮肤消毒物品,无菌手套2副,2%利多卡因,一次性5ml注射器,3M透明敷贴,一次性引流袋,无菌小纱布2块,胶布。一般常选择患侧腋中线第6-7肋间或肩胛角线第7-8肋间肋骨上缘为穿刺点,常规消毒皮肤、铺巾、局部麻醉。必要时以B超定位胸腔积液最低点为穿刺点。待麻醉满意后换用导引穿刺针进入胸腔,将导丝沿穿刺针进入胸腔5-10cm,拔出导引穿刺针,将中心静脉导管沿导丝置入约5-10cm,取出导丝,将导管用3M透明敷贴固定外接引流管及引流袋,第一次放液不超过800ml,以后每次不超过1200ml[1]。   2结果   100例患者中98例一次性置管成功,2例因患者配合差经二次穿刺后成功,有7例患者因夜间活动剧烈而致引流管脱出。引流管留置时间为6-20天,平均为12天。所有病人均未出现胸膜反应、气胸、胸腔感染、引流效果好,患者自诉痛苦小能耐受,带管期间对生活影响小。   3护理要点   3.1术前护理   3.1.1患者准备穿刺前评估患者病情和穿刺部位皮肤情况。交谈了解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对疾病知识的需求度,根据评估结果,讲解传统引流方法于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优、缺点;放置胸腔留置导管的目的、必要性和简要操作步骤;在操作过程中如何于医护人员配合,以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对情绪紧张的患者同时要做好家属工作,请其共同配合给予患者心理支持。   3.1.2操作者准备根据患者的营养程度选择合适的穿刺包型号,备齐并检查用物,六步洗手、规范着装。操作可在换药室完成;如果在病房操作,注意选择在病房无各种治疗护理操作和家属探视时进行,以保持操作的无菌,预防感染。   3.2术中护理   3.2.1患者体位根据患者病情和耐受程度可以选择坐位(患者反向坐在靠椅上,双手臂平置于椅背上缘,头伏于前臂)或斜坡卧位(患侧手上举,枕于头下,或伸过头顶),根据季节注意保暖[1]。   3.2.2病情观察在操作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面色、脉搏如果出现胸痛、呼吸困难、剧烈咳嗽、晕厥、四肢冰冷、大汗淋漓等不良反应,要通知医生停止操作,立即协助患者平卧,同时积极配合医生对症处理。   3.2.3操作配合在医生操作中注意保护患者,见有胸水抽出,协助医生放液和留取标本。医生皮肤缝扎固定在皮肤上后,用3M透明敷贴覆盖伤口,以固定导管防止脱落。用0.2%碘伏消毒衔接部位,并用无菌纱布进行包裹,胶布两头固定,以免患者活动后衔接处脱落,引流袋固定床旁(距穿刺口60-100cm),接上一次性引流袋穿刺成功后指导患者深呼吸及咳嗽,观察引流通畅情况。   3.3术后护理   3.3.1一般护理术后嘱病人平卧位或半卧位休息,观察病人脉搏、呼吸及血氧饱和度变化,必要时给予氧气吸入。经检查本组胸腔积液为渗出液含大量的蛋白质、葡萄糖、电解质,针对引流病人,进食高能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饮食,提高机体耐受性,促进组织修复。置管后可带管活动,不受限制,但要注意保护,防止脱落,指导患者更换体位,以利于胸水引流,促进肺部早日复张,嘱患者在插管期间禁止淋浴,以防淋湿贴膜导致感染。   3.3.2引流管护理注意观察引流液的性状、颜色及量,严格控制引流速度,同时观察病人有无不良反应,当出现胸痛、呼吸困难、血压下降及头晕等症状,应立即关闭引流管,用肝素帽固定前端,并用肝素钠盐水5ml进行脉冲式封管,嘱患者平卧后休息,及时报告医生,待病情好转后继续引流。注意引流管的通畅,防止滑脱、扭曲、折叠、受压。由于胸水中有大量纤维沉淀物,引流过程中易阻塞管腔。有文献认为纤维蛋白的存在,胸腔积液黏稠化,产生蛋白凝块,积液呈多房分隔改变以及胸膜纤维化,这正是临床胸腔积液引流失败的常见原因[2]。处理方法,可在无菌操作下调节引流管位置,或用生理盐水10-20ml冲管,也可用少量肝素盐水(25u/ml)冲管,冲管时压力不宜过大,以免造成患者疼痛不适。   3.3.3穿刺点护理每日用0.2%的碘伏对穿刺点进行消毒,更换敷贴保持清洁,并观察有无红肿、分泌物等。   3.3.4拔管后护理患者经引流后胸痛、胸闷、气促症状减轻或消除,观察无胸水引出,B超提示无胸水后可拔管,(肺复张良好)拔管后穿刺点用无菌棉签按压4-5分钟,0.2%碘伏消毒,覆盖无菌纱布。   4讨论   胸腔积液为呼吸内科的常见病,常规胸腔穿刺抽液每周2-3次,反复穿刺后增加患者痛苦,容易导致穿刺部位感染,皮肤溃破以并发气胸、胸膜反应,甚至肺水肿。而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有以下优点:①操作简便易行,操作时间短,一般5-10分钟可完成;②减少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③减少反复穿刺过程中的风险;④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⑤可采用多种体位,有利于胸腔积液完全引流,同时在胸水引流完后仍能进行胸腔内注药;⑥通过调节胸腔积液的引流速度,避免过多过快引流引起的复张性肺水肿;⑦中心静脉导管管径细、直径为1.7mm,操作方便,血管损伤少,可仅予贴膜固定,患者不适感轻,拔管方便,拔管后无须创口处理,创口感染机会少,中心静脉导管夹管方便,夹管后患者可带管自由活动,不影响活动和休息,有利于患者的自我护理,所以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梅桂萍,谢红珍,潘绍山.现代护理管理流程与规范[M].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1.   [2]韦春燕.中心静脉导管留置引流治疗胸腔积液32例临床观察[J].临床肺科杂志,2012,3,17(3):572.


相关文章

  • 管道安全护理指引
  • 管道安全护理指引 一.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 [目的] 外伤性或自发性气胸.血胸.脓胸.以及心胸手术后,均需行胸腔闭 式引流术.其目的是排除胸腔内的积气.积液和血液,并预防其反流, 重建负压使肺复张:平衡压力,保持胸腔内负压.预防纵隔移位及肺 ...查看


  • 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恶性胸水的护理
  • [中图分类号]R473.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2720(2009)05-0245-02 [摘要]恶性胸腔积液是肺癌等肿瘤的常见并发症,可引起呼吸困难和胸痛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我科从2004年8月~2007年8 ...查看


  • 非小细胞肺癌并胸腔积液胸腔置管化疗的护理
  • [摘要]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及胸腔积液病人进行胸腔置管引流的护理要点.方法 取我院非小细胞肺癌出现恶性胸水的病例64例,B超定位下以中心静脉导管进行胸腔置管引流并注入化疗药物,观察置管引流过程中病人心理.引流管.体位等方面的护理要求.结果 ...查看


  • 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采用中心静脉穿刺置管后的护理体会
  •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4.12.84 摘 要 目的:探讨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采用中心静脉穿刺置管后的护理疗效.方法:收治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106例,术前进行相关护理,置管期间加强监护,置管后进一步综合 ...查看


  • 胸腔积液的护理
  • [引言]胸膜腔内积液的形成与吸收处于动态平衡,任何原因使胸腔内液体形成过多或吸收过少,均可导致胸膜的壁层和脏层之间有较多的液体异常积聚称胸腔积液.多见于结核.炎症.低蛋白.肿瘤等原因,结核性临床上最常见.主要表现为胸痛.呼吸困难.患侧饱满且 ...查看


  • 中心静脉置管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 摘 要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方法:2006年1月-2007年7月对135例患者进行中心静脉置管术,并做好置管操作及其护理.结果:135例患者中穿刺成功134例,失败1例.中心静脉留置管留置时间平均25.45天,因导管堵塞 ...查看


  • 护理干预在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胸腔积液中的应用效果
  • ・212・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年12月第9卷第23期 Chin J Mod Drug Appl, Dec 2015, Vol. 9, No. 23 护理干预在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胸腔积液中的应用效果 张丽 [摘要]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胸 ...查看


  • 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这 5 个问题你不可不知
  • 胸腔积液是呼吸内科常见病,中到大量胸腔积液可对心.肺等重要脏器产生压迫症状,可导致胸部胀痛.胸闷.心悸及呼吸困难,无论是从诊断还是治疗上都应该把积液积极地排出. 先前传统胸穿针方法:由双人进行操作,采用一次性胸腔穿刺包内胸腔穿刺针进行治疗, ...查看


  • 心脏外科疾病护理常规Microsoft Word 文档
  • 心脏疾病外科治疗病人的护理 目录 一.动脉导管未闭术后病人的护理 二.二尖瓣置换术后病人的护理 三.法洛四联症病人的护理 四.房间隔缺损术后病人的护理 五.风湿性心脏病术前术后病人的护理 六.冠心病外科术后病人的护理 七.室间隔缺损术后病人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