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做好教学反思
教师的成长过程应该是一个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反思教学实践的过程,优秀教师的成长除了教学经验的不断积累,更离不开不断的教学反思这一重要环节。
可以说: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提高课堂教学水平的关键”。
一、什么是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即教师自觉地以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动、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分析和总结。其内涵不仅指反思课堂教学行为,也指反思课前的教学计划与课后的教学评价;不仅指教师自身教学行为的反思,也指对学生学习行为的反思;不仅指反思总结教师自身的教学行为,也指反思总结其他教师的教学行为。总的来说,教学反思是指对所有教学行动的回忆、思考、分析、检讨和评价。写教学反思,贵在及时,贵在坚持,贵在执着地追求。一有所得,及时写下,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以写促思,以思促教”,长期积累,必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收获。
二、教学反思的特点
1.真实性。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遇到的大量教育教学事件,是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源源不断的素材。由于教学反思的对象是教师亲力亲为的事件,教师成为研究的主体,从自己的教学实践出发,从校园生活出发,从真实教育事实出发,进行一种事实性,情景性和过程性的研究,因而不会出现以往教育研究中教师“失语”或“模仿”的现象,教师有自己能捕捉到的真实的教育科研课题,不会出现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或某些硬性指标而不得不为之的现象,他们可以以自己的亲身教学实践中捕捉灵感,以某一堂课,某一单元教学或某一偶发事件等等为研究
对象,用敏锐的眼光去探索这些外显行为本身,以及行为背后的观念或价值,从而促进教师本人快速成长。
2、自觉性。教学反思贵在自觉。教师应正确认识自己,要有虚心的态度,如果自认为了不起,自我感觉很好,就很容易满足现状。“教无止境”,只有教师不满自己的教学现状,充分意识到自己教学经验的局限性,才会自觉地进行反思。如果你理想成为一名专家型教师、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那么你会觉得不断地进行教学反思是个人的需要、学生的需要、社会的需要。
3、超越性。教学反思是一种手段。存在问题就整改,发现问题则深思,找到经验就升华。可以说,教学反思的实质就在于教师敢于怀疑自己,敢于和善于突破自我、超越自我,不断地向高层次迈进。
4.结合性。在教学工作中常常有教育理论与实践之间出现阻隔或脱节的现象。 一线教育工作者只求一味“苦干”,也不去理会理论学习。因此,进行教学反思就是试图在理论与实践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让教师在实践中把教育理论内化为自己的自觉实践行为,从而实现自身行为的改进和提高,让理论和实践得到更好的结合。
三、教学反思有哪些形式
反思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因其情况不同可归纳为两种形式。
按时间可分为:
1、“课后思”:一场课下来就总结思考,写好课后一得、课堂随笔或教学日记,“课后思”对新教师显得尤其重要;
2、“周后思”或“单元思”:一周课下来或一个单元讲完后进行反思,做到摸着石头过河,发现问题及时矫正;
3、“月后思”:对于自己一个月的教学活动进行梳理和总结;
4、“期中思”:通过期中考试,召开学生座谈会,听取家长意见,进行完整的阶段性反思;也可以以一个学期
为单位进行“学期思”,甚至一个学年或三年一届教学的宏观反思。
在以往的教学经验中,教师大多关注教学后的反思,忽视或不做教学前的反思。其实教师在教学前对自己的教在教学中进行反思,就是及时、自动地在教学过程中反思。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效果,捕捉教学灵感,及时调整教学设计思路和教学方法,努力使课堂教学效果最优化。
教学中反思具有监控性,不但能使教学过程高质高效地进行,更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调控和应变能力。教学后反思是指“回头思考”或“课后备课”。教师上完课后对整个教学过程及时反思并作出理性分析,根据教学反馈进一步修改和完善教案,明确课堂教学改进的方向和措施;在每节课、每一章节教学结束后,教师对教师教和学生学两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找出解决办法,有针对性地改革教法,指导学法。
通过教学后反思,教师不仅能直观、具体地总结教学中的长处,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再次研究教材和学生,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水平;而且能将教学经验系统化、理论化,使教师的认识能上升到一个新的理论高度。
教学后反思具有批判性,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总结能力和评价能力。
四、教学反思的内容
1、记录课堂中的优点
在教学过程中每位教师都有过得意工作和闪光之点,比如:教学中引起师生效应的做法;课堂上的师生效应的学设计和教案进行反思,是教师对自己教学设计的“再次查漏补缺、吸收和内化的过程”。
做法;课堂上的师生对答,学生争论,智慧碰撞,情感交融等亮点;教学思想方法和教学原则运用的感触;教法改革和临时应变的教学措施;感受最深的教材改进和创造性处理;教学中突出重点、难点的方法,设计合理,条理分明的板书;课堂教学中临时出现的问题以及处理得当的具体措施,学法,教法革新和技巧等,只有详尽地记录这些优点,才能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借鉴使用,并不断总结,改善,推旧出新,才能使我们的课堂接近完美。
2、记录课堂中的败笔之处
人无完人,重要是要正确面对不足和失败,重新审视失误,考虑办法和对策。比如问题情境的创设有没有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学习活动的组织是否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有没有流于形式;有没有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等.我们要通过回顾、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以后教学时应吸取的教训,同时找到针对问题的解决办法和教学的新思路,写出改进的策略和“二度设计”的新方案。
3、记录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学中,有时学生一些独到见解犹如智慧的火花在闪烁,不仅对其他学生有启发,对我们教师教学也有开拓思维的良好作用。教师应该适时肯定他们的独特见解,进一步推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用激励的方式,方法促进其发散思维的形成,这些独到的见解可以对课堂教学进行补充和完善,也可以拓宽教师的视野,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五、教学反思的策略
通过实践,教学反思的策略可以从教学环节,教学行为,教学问题,教学评价四个方面按“四三三四”形式考虑。
所谓“四三三四”法,即把教学环节分为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四个方面进行思考。因为课堂目标的多元化是现代课堂教学的一种特征,不同的教学目标引发不同的教学设计,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而优化教学内容,艺术地处理教材的水平是教师成熟的标志,善于运用各种教学模式,选择优化教学策略,并最大限度地开发多媒体功能,把课堂变成学生跃跃欲试,美不胜收的学习天地,那么学生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程度会成正比出现。接着把教学行为按人的具体行为分为:教师教的行为,学生学的行为,師生互动行为三类,主要通过教师的显示行为,对话行为,指导行为的实施,调动学生主动参与乃至上升师生之间的平等互动,达到最佳的课堂效果。然后就从学生的角度,听课教师的角度,自我反省的角度去思考一堂课后的教学效果、不足和需要改正的地方,做到自觉地、不断地发现问题、反思问题。最后可以从学生眼中,同事的感觉中,理论文献中,自我批判中来审视和评价自我,发现不足,找到成功的经验。
六、教学反思的方法
任何一种理念只有落实到操作层次,才具有实践意义,那么如何做到利用适当的反思方法使自己在教学后有序地进行思维涵接,从而对自身行为产生指导意义。根据各自实际、因地置宜、灵活应用,一般可采取:
1、质疑法。教师要真正看清自己所经历过的教学过程则需要不断质疑才会有新的发现。对每一节课如果都有:“这样做对吗?” “这样设计合理吗?”“情境的创设有效吗”等 ,那么我们就会有发现、有努力、有发展。
2、归纳法。每个人对自己零星、分散、宝贵的经历将它们回忆、收集、分析、整理、归纳出来,找出其中的得与失,也找出问题的症结,这样会丰富我们日积月累的经验,便我们少出失误,也使教学效果变得更好。
3、换位法。人的认识受自我经历的局限,难免会使自己的认识产生偏差,有时甚至看不出问题所在。如果我
们采取换位思考;“要是我会怎样?”“这个学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经常进行这样的换位反思对于形成融洽、和谐、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和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是大有禅益的。
4、对比法。有比较才有鉴别,人们常常是通过找到某一事物的对应面的特征来发展这一事物的本质属性的,作为教师,应善于向别人学习,要经常听其他教师的课;特别是骨干教师、名师的课,并以此为镜子来对照自己的教学,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做到取长补短,不断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无论用的是什么方法,我们都需要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如果一位教师只寄希望于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借鉴他人成功的经验,而不重视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反思,那么他的教学水平也没法得到真正的提高。因此在反思过程中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七.教学反思的几点建议
1.反思要及时又要持之以恒,要将教学反思落到实处就必须养成每一节课之后进行反思的习惯,写好教学反思,必须做到“精,短,快”,以便及时把感悟,亮点,遗憾等记录下来,指导今后的教学。
2.反思要善于搜集资料。在工作过程中,对自己的信念,价值观,态度,情感和技巧方法等,特别是关于自己教学活动的信息,对原始资料要尽量形成对问题的表征.,根源及时做好详细的记录。
3.做好反思循环工作。问题的积累到问题的思考再到实施解决问题的方案,不是一次性的了断,当我们再次遇到新的问题,新的案例,而且这种行动过程再次被观察和分析时,就应开始新一轮的反思循环,才能形成一种螺旋式的上升形态。
实践证明,教学与研究相结合,教学与反思相结合,不仅可以使自己真正成为教学和教学研究的主人,提高教学工
作的自主性,目的性和创造性。而且可以帮助教师从日常 复杂的教学工作中脱身出来,在劳动中获得理性的升华和情感上的愉悦,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和思维品位,从而使教师能够体会到自己工作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逐步实现教师专业的自主发展。
怎样做好教学反思
教师的成长过程应该是一个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反思教学实践的过程,优秀教师的成长除了教学经验的不断积累,更离不开不断的教学反思这一重要环节。
可以说: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提高课堂教学水平的关键”。
一、什么是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即教师自觉地以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动、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分析和总结。其内涵不仅指反思课堂教学行为,也指反思课前的教学计划与课后的教学评价;不仅指教师自身教学行为的反思,也指对学生学习行为的反思;不仅指反思总结教师自身的教学行为,也指反思总结其他教师的教学行为。总的来说,教学反思是指对所有教学行动的回忆、思考、分析、检讨和评价。写教学反思,贵在及时,贵在坚持,贵在执着地追求。一有所得,及时写下,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以写促思,以思促教”,长期积累,必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收获。
二、教学反思的特点
1.真实性。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遇到的大量教育教学事件,是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源源不断的素材。由于教学反思的对象是教师亲力亲为的事件,教师成为研究的主体,从自己的教学实践出发,从校园生活出发,从真实教育事实出发,进行一种事实性,情景性和过程性的研究,因而不会出现以往教育研究中教师“失语”或“模仿”的现象,教师有自己能捕捉到的真实的教育科研课题,不会出现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或某些硬性指标而不得不为之的现象,他们可以以自己的亲身教学实践中捕捉灵感,以某一堂课,某一单元教学或某一偶发事件等等为研究
对象,用敏锐的眼光去探索这些外显行为本身,以及行为背后的观念或价值,从而促进教师本人快速成长。
2、自觉性。教学反思贵在自觉。教师应正确认识自己,要有虚心的态度,如果自认为了不起,自我感觉很好,就很容易满足现状。“教无止境”,只有教师不满自己的教学现状,充分意识到自己教学经验的局限性,才会自觉地进行反思。如果你理想成为一名专家型教师、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那么你会觉得不断地进行教学反思是个人的需要、学生的需要、社会的需要。
3、超越性。教学反思是一种手段。存在问题就整改,发现问题则深思,找到经验就升华。可以说,教学反思的实质就在于教师敢于怀疑自己,敢于和善于突破自我、超越自我,不断地向高层次迈进。
4.结合性。在教学工作中常常有教育理论与实践之间出现阻隔或脱节的现象。 一线教育工作者只求一味“苦干”,也不去理会理论学习。因此,进行教学反思就是试图在理论与实践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让教师在实践中把教育理论内化为自己的自觉实践行为,从而实现自身行为的改进和提高,让理论和实践得到更好的结合。
三、教学反思有哪些形式
反思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因其情况不同可归纳为两种形式。
按时间可分为:
1、“课后思”:一场课下来就总结思考,写好课后一得、课堂随笔或教学日记,“课后思”对新教师显得尤其重要;
2、“周后思”或“单元思”:一周课下来或一个单元讲完后进行反思,做到摸着石头过河,发现问题及时矫正;
3、“月后思”:对于自己一个月的教学活动进行梳理和总结;
4、“期中思”:通过期中考试,召开学生座谈会,听取家长意见,进行完整的阶段性反思;也可以以一个学期
为单位进行“学期思”,甚至一个学年或三年一届教学的宏观反思。
在以往的教学经验中,教师大多关注教学后的反思,忽视或不做教学前的反思。其实教师在教学前对自己的教在教学中进行反思,就是及时、自动地在教学过程中反思。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效果,捕捉教学灵感,及时调整教学设计思路和教学方法,努力使课堂教学效果最优化。
教学中反思具有监控性,不但能使教学过程高质高效地进行,更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调控和应变能力。教学后反思是指“回头思考”或“课后备课”。教师上完课后对整个教学过程及时反思并作出理性分析,根据教学反馈进一步修改和完善教案,明确课堂教学改进的方向和措施;在每节课、每一章节教学结束后,教师对教师教和学生学两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找出解决办法,有针对性地改革教法,指导学法。
通过教学后反思,教师不仅能直观、具体地总结教学中的长处,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再次研究教材和学生,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水平;而且能将教学经验系统化、理论化,使教师的认识能上升到一个新的理论高度。
教学后反思具有批判性,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总结能力和评价能力。
四、教学反思的内容
1、记录课堂中的优点
在教学过程中每位教师都有过得意工作和闪光之点,比如:教学中引起师生效应的做法;课堂上的师生效应的学设计和教案进行反思,是教师对自己教学设计的“再次查漏补缺、吸收和内化的过程”。
做法;课堂上的师生对答,学生争论,智慧碰撞,情感交融等亮点;教学思想方法和教学原则运用的感触;教法改革和临时应变的教学措施;感受最深的教材改进和创造性处理;教学中突出重点、难点的方法,设计合理,条理分明的板书;课堂教学中临时出现的问题以及处理得当的具体措施,学法,教法革新和技巧等,只有详尽地记录这些优点,才能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借鉴使用,并不断总结,改善,推旧出新,才能使我们的课堂接近完美。
2、记录课堂中的败笔之处
人无完人,重要是要正确面对不足和失败,重新审视失误,考虑办法和对策。比如问题情境的创设有没有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学习活动的组织是否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有没有流于形式;有没有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等.我们要通过回顾、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以后教学时应吸取的教训,同时找到针对问题的解决办法和教学的新思路,写出改进的策略和“二度设计”的新方案。
3、记录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学中,有时学生一些独到见解犹如智慧的火花在闪烁,不仅对其他学生有启发,对我们教师教学也有开拓思维的良好作用。教师应该适时肯定他们的独特见解,进一步推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用激励的方式,方法促进其发散思维的形成,这些独到的见解可以对课堂教学进行补充和完善,也可以拓宽教师的视野,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五、教学反思的策略
通过实践,教学反思的策略可以从教学环节,教学行为,教学问题,教学评价四个方面按“四三三四”形式考虑。
所谓“四三三四”法,即把教学环节分为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四个方面进行思考。因为课堂目标的多元化是现代课堂教学的一种特征,不同的教学目标引发不同的教学设计,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而优化教学内容,艺术地处理教材的水平是教师成熟的标志,善于运用各种教学模式,选择优化教学策略,并最大限度地开发多媒体功能,把课堂变成学生跃跃欲试,美不胜收的学习天地,那么学生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程度会成正比出现。接着把教学行为按人的具体行为分为:教师教的行为,学生学的行为,師生互动行为三类,主要通过教师的显示行为,对话行为,指导行为的实施,调动学生主动参与乃至上升师生之间的平等互动,达到最佳的课堂效果。然后就从学生的角度,听课教师的角度,自我反省的角度去思考一堂课后的教学效果、不足和需要改正的地方,做到自觉地、不断地发现问题、反思问题。最后可以从学生眼中,同事的感觉中,理论文献中,自我批判中来审视和评价自我,发现不足,找到成功的经验。
六、教学反思的方法
任何一种理念只有落实到操作层次,才具有实践意义,那么如何做到利用适当的反思方法使自己在教学后有序地进行思维涵接,从而对自身行为产生指导意义。根据各自实际、因地置宜、灵活应用,一般可采取:
1、质疑法。教师要真正看清自己所经历过的教学过程则需要不断质疑才会有新的发现。对每一节课如果都有:“这样做对吗?” “这样设计合理吗?”“情境的创设有效吗”等 ,那么我们就会有发现、有努力、有发展。
2、归纳法。每个人对自己零星、分散、宝贵的经历将它们回忆、收集、分析、整理、归纳出来,找出其中的得与失,也找出问题的症结,这样会丰富我们日积月累的经验,便我们少出失误,也使教学效果变得更好。
3、换位法。人的认识受自我经历的局限,难免会使自己的认识产生偏差,有时甚至看不出问题所在。如果我
们采取换位思考;“要是我会怎样?”“这个学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经常进行这样的换位反思对于形成融洽、和谐、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和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是大有禅益的。
4、对比法。有比较才有鉴别,人们常常是通过找到某一事物的对应面的特征来发展这一事物的本质属性的,作为教师,应善于向别人学习,要经常听其他教师的课;特别是骨干教师、名师的课,并以此为镜子来对照自己的教学,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做到取长补短,不断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无论用的是什么方法,我们都需要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如果一位教师只寄希望于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借鉴他人成功的经验,而不重视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反思,那么他的教学水平也没法得到真正的提高。因此在反思过程中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七.教学反思的几点建议
1.反思要及时又要持之以恒,要将教学反思落到实处就必须养成每一节课之后进行反思的习惯,写好教学反思,必须做到“精,短,快”,以便及时把感悟,亮点,遗憾等记录下来,指导今后的教学。
2.反思要善于搜集资料。在工作过程中,对自己的信念,价值观,态度,情感和技巧方法等,特别是关于自己教学活动的信息,对原始资料要尽量形成对问题的表征.,根源及时做好详细的记录。
3.做好反思循环工作。问题的积累到问题的思考再到实施解决问题的方案,不是一次性的了断,当我们再次遇到新的问题,新的案例,而且这种行动过程再次被观察和分析时,就应开始新一轮的反思循环,才能形成一种螺旋式的上升形态。
实践证明,教学与研究相结合,教学与反思相结合,不仅可以使自己真正成为教学和教学研究的主人,提高教学工
作的自主性,目的性和创造性。而且可以帮助教师从日常 复杂的教学工作中脱身出来,在劳动中获得理性的升华和情感上的愉悦,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和思维品位,从而使教师能够体会到自己工作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逐步实现教师专业的自主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