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区域生态环境问题

高中地理选修六《环境保护》 导学案 随州二中地理备课组 2014.4

高二地理选修 DL一2014-04-13-029

《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 导学案

编写人:万天云 审核人:邹晓波 易向兵 编写时间:2014.4

班级: 组别: 组名: 姓名

自评等级 互评等级: 教师评定:

【学习目标】

1. 了解中国生态环境的现状、成因和防治措施。

2. 运用“中国的生态环境脆弱区图”,分析我国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3.掌握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具体防治措施。

一、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区域性特点

1.全球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①________面积缩小、②______退化、生物多样性锐减、水土流失、③________干涸等。

2.中国地域广大,且受④________ 气候的影响,由北向南、从东到西,气候和⑤________有明显差别,形成了类型众多的生态系统。由于自然和⑥________ 原因,在不同生态系统背景下产生了不同的生态环境问题。

二、中国生态环境问题防治措施

1.恶化原因: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是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

(1)环境保护⑦________ 不强,重⑧__________ 轻保护,重⑨________ 轻维护,对资源采取掠夺式、粗放型开发利用方式,超过了生态环境⑩________ 能力,造成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

(2)一些部门⑪________不力,加剧了生态环境的退化。 (3)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⑫________不足。 2.防治措施

(1)植树造林、⑬____________、草原建设和国土整治等重点⑭________工程已取得进展(退耕还林、还草、还牧、还湖)。

(2)长江、⑮__________上中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全面实施。 (3)重点地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开始启动。

(4)建立了一批不同类型的⑯______________、风景名胜区和⑰______公园。 (5)生态⑱________ 试点示范、生态示范区建设稳步发展。 (6)环境保护⑲_________ 建设逐步完善。

3.重点生态工程:长江、黄河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护林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

【知识归纳】

【课堂探究一】阅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说出A区域的生态问题及其引发的次生环境问题。

(2)B、C两区域生态问题相同,说明危害更严重的地区及理由。

(3)比较D、E两地区森林主要生态功能的差异。

【课堂探究二】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原产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中的几种高大按树,主根深扎地下,能大圣吸收地下水·这几种桉树适应性强,生长迅速,3-5年即可成材,统称“速生桉”,.我国西南地区某地引种速生桉作为造纸

高中地理选修六《环境保护》 导学案 随州二中地理备课组 2014.4

原料。图6中a、b分别示意该地速生桉种植前、后的变化。 (1) 读图6a,分析当地沼泽获得稳定水禅的原因及过程。(6分)

(2) 读图6b,分析种植速生桉后当地其他植被的变化及原因。(8分)

(3) 简述我国西南地区引种速生按发展选纸业的理由。(6分)

(4) 就降水条件简述砚国西南地区不适宜大面积种植速生技的原因。(4分)

【课堂探究三】依据图文资料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重点开发区是指有一定经济基础、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发展潜力较大、集聚人口和经济条件较好,应该重点进行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地区。限制开发的生态功能区是指生态系统脆弱或生态功能重要,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低,不具备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条件,必须把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作为首要任务,应该限制进行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地区。

下图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要城市和矿产分布图。在《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 图中甲和乙、丙阴影区分别被列为重点开发的城市化地区和限制开发的生态功能区。

(1)简要分析甲区成为重点开发区的有利条件。

(2)图中乙是阿尔泰山森林草原生态功能区。说出该区的主要生态功能并说明限制其开发的原因。

(3)丙区的主要生态任务是荒漠化的防治。在沙漠边缘的绿洲,防治荒漠化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高中地理选修六《环境保护》

导学案

随州二中地理备课组 2014.4

【课后检测题】

新时期要实现建设“小康社会”及“节约型社会”的目标,应注意区域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环境的综合治理。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 读我国某区域植被类型分布图及相关资源。

材料二 (1)试分析造成图中A、B两区域人口密度差异的自然原因。 (2)

(2)目前该区域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造成该生态环境问题的人为原因为________。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解决该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措施有哪些?

(3)分析玉米芯综合利用产业链对B地区可持续发展所起的作用。

【学习反思】

高中地理选修六《环境保护》 导学案 随州二中地理备课组 2014.4

高二地理选修 DL一2014-04-10-028

《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 导学案参考答案

课堂活动区答案 ①森林 ②草原 ③湿地 ④季风 ⑤地势 ⑥人为 ⑦意识 ⑧开发 ⑨建设 ⑩承载 ⑪监管 投入 水土保持 生态 黄河 自然保护区 森林 农业 法制 课堂探究一

【答案】(1)土壤侵蚀。石漠化(或土壤贫瘠)。

(2)B 地形起伏大,土层薄;河流下游城市密集,经济发达;土地生产能力高。 (3)D 防风固沙、保护农田;E: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课堂探究二 (1)原因:山坡上的天然次生林和灌丛能涵养水源。(2分) 过程:截留大气降水,减缓地表径流,增加雨水下渗。(在山地形成水分蓄积地带,)(通过地表径流和地下水)为沼泽提供稳定的水源。(4分) (2)植被变化:天然次生林和灌丛退化:(2分)沼泽萎缩。(2分) 原因:速生桉 大量消耗地下水,地下水位下降。(4分) (3)速生桉适应性强。成材快,是良好的造纸原料。(3分)发展造纸业能增加就业,创造产值,带动相关产业发展。(3分) (4)(我国西南地区属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低于热带雨林区;(2分)(有旱、雨季之分),旱季时间较长,降水较少。(2分) 课堂探究三

课后检测答案:

高中地理选修六《环境保护》 导学案 随州二中地理备课组 2014.4

高二地理选修 DL一2014-04-13-029

《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 导学案

编写人:万天云 审核人:邹晓波 易向兵 编写时间:2014.4

班级: 组别: 组名: 姓名

自评等级 互评等级: 教师评定:

【学习目标】

1. 了解中国生态环境的现状、成因和防治措施。

2. 运用“中国的生态环境脆弱区图”,分析我国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3.掌握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具体防治措施。

一、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区域性特点

1.全球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①________面积缩小、②______退化、生物多样性锐减、水土流失、③________干涸等。

2.中国地域广大,且受④________ 气候的影响,由北向南、从东到西,气候和⑤________有明显差别,形成了类型众多的生态系统。由于自然和⑥________ 原因,在不同生态系统背景下产生了不同的生态环境问题。

二、中国生态环境问题防治措施

1.恶化原因: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是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

(1)环境保护⑦________ 不强,重⑧__________ 轻保护,重⑨________ 轻维护,对资源采取掠夺式、粗放型开发利用方式,超过了生态环境⑩________ 能力,造成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

(2)一些部门⑪________不力,加剧了生态环境的退化。 (3)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⑫________不足。 2.防治措施

(1)植树造林、⑬____________、草原建设和国土整治等重点⑭________工程已取得进展(退耕还林、还草、还牧、还湖)。

(2)长江、⑮__________上中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全面实施。 (3)重点地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开始启动。

(4)建立了一批不同类型的⑯______________、风景名胜区和⑰______公园。 (5)生态⑱________ 试点示范、生态示范区建设稳步发展。 (6)环境保护⑲_________ 建设逐步完善。

3.重点生态工程:长江、黄河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护林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

【知识归纳】

【课堂探究一】阅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说出A区域的生态问题及其引发的次生环境问题。

(2)B、C两区域生态问题相同,说明危害更严重的地区及理由。

(3)比较D、E两地区森林主要生态功能的差异。

【课堂探究二】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原产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中的几种高大按树,主根深扎地下,能大圣吸收地下水·这几种桉树适应性强,生长迅速,3-5年即可成材,统称“速生桉”,.我国西南地区某地引种速生桉作为造纸

高中地理选修六《环境保护》 导学案 随州二中地理备课组 2014.4

原料。图6中a、b分别示意该地速生桉种植前、后的变化。 (1) 读图6a,分析当地沼泽获得稳定水禅的原因及过程。(6分)

(2) 读图6b,分析种植速生桉后当地其他植被的变化及原因。(8分)

(3) 简述我国西南地区引种速生按发展选纸业的理由。(6分)

(4) 就降水条件简述砚国西南地区不适宜大面积种植速生技的原因。(4分)

【课堂探究三】依据图文资料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重点开发区是指有一定经济基础、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发展潜力较大、集聚人口和经济条件较好,应该重点进行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地区。限制开发的生态功能区是指生态系统脆弱或生态功能重要,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低,不具备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条件,必须把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作为首要任务,应该限制进行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地区。

下图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要城市和矿产分布图。在《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 图中甲和乙、丙阴影区分别被列为重点开发的城市化地区和限制开发的生态功能区。

(1)简要分析甲区成为重点开发区的有利条件。

(2)图中乙是阿尔泰山森林草原生态功能区。说出该区的主要生态功能并说明限制其开发的原因。

(3)丙区的主要生态任务是荒漠化的防治。在沙漠边缘的绿洲,防治荒漠化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高中地理选修六《环境保护》

导学案

随州二中地理备课组 2014.4

【课后检测题】

新时期要实现建设“小康社会”及“节约型社会”的目标,应注意区域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环境的综合治理。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 读我国某区域植被类型分布图及相关资源。

材料二 (1)试分析造成图中A、B两区域人口密度差异的自然原因。 (2)

(2)目前该区域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造成该生态环境问题的人为原因为________。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解决该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措施有哪些?

(3)分析玉米芯综合利用产业链对B地区可持续发展所起的作用。

【学习反思】

高中地理选修六《环境保护》 导学案 随州二中地理备课组 2014.4

高二地理选修 DL一2014-04-10-028

《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 导学案参考答案

课堂活动区答案 ①森林 ②草原 ③湿地 ④季风 ⑤地势 ⑥人为 ⑦意识 ⑧开发 ⑨建设 ⑩承载 ⑪监管 投入 水土保持 生态 黄河 自然保护区 森林 农业 法制 课堂探究一

【答案】(1)土壤侵蚀。石漠化(或土壤贫瘠)。

(2)B 地形起伏大,土层薄;河流下游城市密集,经济发达;土地生产能力高。 (3)D 防风固沙、保护农田;E: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课堂探究二 (1)原因:山坡上的天然次生林和灌丛能涵养水源。(2分) 过程:截留大气降水,减缓地表径流,增加雨水下渗。(在山地形成水分蓄积地带,)(通过地表径流和地下水)为沼泽提供稳定的水源。(4分) (2)植被变化:天然次生林和灌丛退化:(2分)沼泽萎缩。(2分) 原因:速生桉 大量消耗地下水,地下水位下降。(4分) (3)速生桉适应性强。成材快,是良好的造纸原料。(3分)发展造纸业能增加就业,创造产值,带动相关产业发展。(3分) (4)(我国西南地区属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低于热带雨林区;(2分)(有旱、雨季之分),旱季时间较长,降水较少。(2分) 课堂探究三

课后检测答案:


相关文章

  • 资源环境毕业论文题目(802个)
  • 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学 院 学 院 专 业 学生姓名 学 号 年级 级 指导教师 毕业教务处制表 毕业 毕业二〇一五年 三月二十 日 毕业 资源环境毕业论文题目 一.论文说明 本团队长期从事论文写作与论文发表服务,擅长案例分析.编程仿 ...查看


  • 叶依广[区域经济学]讲义word版-第六章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 第六章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由于区域社会经济活动环境的相对稳定性和独立性,因此区域空间层面上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国家乃至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经济可持续发展作为可持续发展系统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其实现与否对整个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 ...查看


  • 高中[地理]必修3教学设计
  • 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1 区域和区域差异 [课标导读] 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是高中新课程地理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在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中,模块1的教学内容中已经涉及到"区域"和"区域差异&quo ...查看


  • 对内对外开放融为一体 中国重塑区域大格局
  • 2014-06-09 10:00:1421世纪网-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李伯牙北京报道 中国新一届领导层上任之后,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等新区域战略陆续出炉,舆论.市场以及地方政府纷纷跟进. 然而,在各 ...查看


  • 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三教案
  • 必修三 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第一节区域和区域差异 教学目标: 1.了解区域的概念,包括的要素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具体表现 2.了解区域划分的指标,相应的区域名称 3.识记区域范围的特点 4.了解区域差异的概念 5.了解研究区 ...查看


  • 基于思维导图的初中区域地理复习
  • 广州市美华中学地理科 胡久龙 [摘要] 本文针对初中区域地理复习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提出了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复习的策略:以思维导图引导教材案例复习:以思维导图搭建区域地理思维框架:以思维导图指导区域地理考查应用.对思维导图在区域地理复习课中的应 ...查看


  • 地理 本科 专业课程
  • 地理科学专业 01033001 高等数学 Advanced Mathematics [110-6-1.2] 内容提要:高等数学是高等学校理工科专业的一门必修的重要基础课.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 地获得函数.极限.连续.一元函数微积分 ...查看


  • 2010山东高考考试说明
  •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考试说明 文科综合 Ⅰ.命题指导思想 一.命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政治课程标准(实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普通高中地理课 ...查看


  • 区域环境治理中的新政策工具_王惠娜
  • 2012年第1期 区域环境治理中的新政策工具* 王惠娜 [摘要]区域环境问题是指一个行政辖区内的生产活动所带来的影响超出了辖区范围,产生了区域环境 污染外部性.区域环境治理需要采用各种手段和途径实现治理目标,中国的区域环境治理自20世纪90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