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减九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 第12页及练习二的题目。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活动发现数学问题,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用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 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全班交流,知道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是多样的。

3. 培养学生用独立思考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之间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十几减九的计算方法。

教具学具:课件,课本的复印资料、计数棒、圆片等帮助探究计算方法的学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生活情景,提出问题。

1. 师生交谈。

老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参加游园活动吗?(喜欢)

你们参加过那些游园活动?(钓鱼、猜谜语.)

老师:元旦节要到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设计一个有趣的元旦游园活动。

2. 课件出示情景1(课本10~11页的主图中买卖风车的场景,稍做修改) 。

师:首先,我们派小明去买游园活动的奖品──风车,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画面。

师:告诉老师,你们看懂了什么?(原来有12个风车,小明要买9个)

师:从你看到的信息中,你能解决什么数学问题?(还剩下几个风车?)

师:这个问题提得真好! 还有哪些小朋友也想解决这个问题?(几乎全班举手)

师:现在我们就来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

二、学生主动探究新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1. 交流解决问题的方式。

师:谁能列出解决这个问题的算式?(列式:12-9=?)

师:你们可以通过什么办法知道这个算式的得数?(数一数、用小棒或圆片摆一摆、动脑筋算一算或者想一想、看看手中的资料)

师:你们的办法真多! 现在就用你自己喜欢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遇到困难可以和学习小组内的同学或者老师讨论讨论。(给学生充分的探究时间,教师巡视,注意发现不同的解决方法。)

2. 汇报解决问题的方法。

师:谁愿意来向大家介绍你的方法?

学生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方法:

(1)数一数:

a1,2,3,9拿走9个,1,2,3剩下3个风车。

b 一个一个的数数圆片或其他的学具。

(2)摆一摆:

a 先从10根小棒里面拿走9根,剩下的1根和2根合起来就是3根,所以12-9=3。

b 从12根小棒里面,先把2根去掉,再从10里面拿走7根,剩下的就是3根。所以12-9=3。

(3)想一想、算一算:(老师要板书出计算的过程。)

a 想加法算减法。因为3+9=12,所以12-9=3。

b 把12成10和2,先用10-9=1,再用1+2=3,所以12-9=3。

c 先用9-2=7,10-7=3,所以12-9=3。

d 把9看做10,12-10=2,2+1=3,所以12-9=3。(出现此算法,老师要追问:2为什么要加1?)

(4)看资料。如果由学生是看资料知道计算方法的,就让他带领同学们一起看资料。

师:你们今天太了不起了,想出了这么多种方法来计算12-9=?,现在请同学们看看手中资料上的计算方法和我们的哪一种相同的。

师:上面的这么多的方法,挑出你最喜欢的一种,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师:通过刚才的研究,你们知道还剩下几个风车了吗?(3个)

三、学生在情景问题的解决中巩固十几减九的计算方法。

出示情景2(书11页上的主图中买卖气球的情景稍做修改) 。

师:为了增加游园的气氛,我们派小红去买一些气球。看,现在小红已经买到气球了,你从画面上知道了什么信息?(阿姨原来有15个气球,小红买了9个,要求阿姨还剩几个气球。)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你们会列式解决这个问题吗?(会)

师:在四人学习小组里,说说你的计算方法。(学生交流完后,请稍逊色一点的同学回答)

(教师板书:15-9=6)

四、运用新知,自主练习,揭示课题,体验成功。

1. 课件出示情景3(动画:小蚂蚁过桥) 。

师(解说情景图) :现在我们来邀请一些可爱的小动物参加我们的活动。

首先,我们来邀请小蚂蚁参加我们的游园活动。可是它得先过一座桥,每块桥板上有一道十几减九的算式,它不会做算术题,同学们,你们愿意帮小蚂蚁的忙吗?(愿意)

师:你们不但要告诉蚂蚁得数是多少,还要教教蚂蚁方法是什么。

师:先在题卡上计算,边做边说是怎样想的。比比看,谁能又好又快的帮助蚂蚁过桥。

2. 揭示课题。

师:看一看,想一想,今天我们所做的计算题都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说出都是十几减九的计算)

师:(板书课题:十几减九) 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

师:今后在计算这样的题目时,你觉得哪种方法好用,算起来方便,速度快就用哪种方法计算。

3. 做一个全班同学都可以参与的计算游戏。

师:为了更快的邀请到更多的朋友,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练一练我们的计算本领。

师:我们来玩一个小游戏,老师出题目,小朋友用手指的个数告诉老师算式的得数。

4. 课件出示情景4:(出示一些小动物,他们的背后藏着算术题)

师:看,这里有很多小动物,让我们把他们邀请到游园活动中来。你们想邀请谁?(学生选择小动物后,电脑出示相应的题目,学生立刻算出得数)

5. 课件出示情景5(书13页的第3题,森林里的小鸟) 。

师:爱凑热闹的小鸟们也想来参加游园活动,热情的同学们,你们可别忘了邀请他们呀!)

师:选择你想邀请的小鸟的号数,直接算出得数。

五、运用新知,解决问题。课件出示练习二的第8题。

师:看,现在小朋友们正在布置猜字谜的游园活动。

仔细观察这幅图画,你能用你学到的知识,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并解答出来吗?

注:其中有十几减九的问题,也有十几减八的问题。

六、总结。师生交流

师:今天设计了这一个游园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师:学习了今天的知识,老师要看看谁是生活中的有心人。

在日常的生活中,你遇到的哪些问题可以用今天的知识来解决的?(学生表述不清楚时,老师慢慢做引导)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 第12页及练习二的题目。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活动发现数学问题,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用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 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全班交流,知道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是多样的。

3. 培养学生用独立思考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之间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十几减九的计算方法。

教具学具:课件,课本的复印资料、计数棒、圆片等帮助探究计算方法的学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生活情景,提出问题。

1. 师生交谈。

老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参加游园活动吗?(喜欢)

你们参加过那些游园活动?(钓鱼、猜谜语.)

老师:元旦节要到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设计一个有趣的元旦游园活动。

2. 课件出示情景1(课本10~11页的主图中买卖风车的场景,稍做修改) 。

师:首先,我们派小明去买游园活动的奖品──风车,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画面。

师:告诉老师,你们看懂了什么?(原来有12个风车,小明要买9个)

师:从你看到的信息中,你能解决什么数学问题?(还剩下几个风车?)

师:这个问题提得真好! 还有哪些小朋友也想解决这个问题?(几乎全班举手)

师:现在我们就来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

二、学生主动探究新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1. 交流解决问题的方式。

师:谁能列出解决这个问题的算式?(列式:12-9=?)

师:你们可以通过什么办法知道这个算式的得数?(数一数、用小棒或圆片摆一摆、动脑筋算一算或者想一想、看看手中的资料)

师:你们的办法真多! 现在就用你自己喜欢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遇到困难可以和学习小组内的同学或者老师讨论讨论。(给学生充分的探究时间,教师巡视,注意发现不同的解决方法。)

2. 汇报解决问题的方法。

师:谁愿意来向大家介绍你的方法?

学生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方法:

(1)数一数:

a1,2,3,9拿走9个,1,2,3剩下3个风车。

b 一个一个的数数圆片或其他的学具。

(2)摆一摆:

a 先从10根小棒里面拿走9根,剩下的1根和2根合起来就是3根,所以12-9=3。

b 从12根小棒里面,先把2根去掉,再从10里面拿走7根,剩下的就是3根。所以12-9=3。

(3)想一想、算一算:(老师要板书出计算的过程。)

a 想加法算减法。因为3+9=12,所以12-9=3。

b 把12成10和2,先用10-9=1,再用1+2=3,所以12-9=3。

c 先用9-2=7,10-7=3,所以12-9=3。

d 把9看做10,12-10=2,2+1=3,所以12-9=3。(出现此算法,老师要追问:2为什么要加1?)

(4)看资料。如果由学生是看资料知道计算方法的,就让他带领同学们一起看资料。

师:你们今天太了不起了,想出了这么多种方法来计算12-9=?,现在请同学们看看手中资料上的计算方法和我们的哪一种相同的。

师:上面的这么多的方法,挑出你最喜欢的一种,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师:通过刚才的研究,你们知道还剩下几个风车了吗?(3个)

三、学生在情景问题的解决中巩固十几减九的计算方法。

出示情景2(书11页上的主图中买卖气球的情景稍做修改) 。

师:为了增加游园的气氛,我们派小红去买一些气球。看,现在小红已经买到气球了,你从画面上知道了什么信息?(阿姨原来有15个气球,小红买了9个,要求阿姨还剩几个气球。)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你们会列式解决这个问题吗?(会)

师:在四人学习小组里,说说你的计算方法。(学生交流完后,请稍逊色一点的同学回答)

(教师板书:15-9=6)

四、运用新知,自主练习,揭示课题,体验成功。

1. 课件出示情景3(动画:小蚂蚁过桥) 。

师(解说情景图) :现在我们来邀请一些可爱的小动物参加我们的活动。

首先,我们来邀请小蚂蚁参加我们的游园活动。可是它得先过一座桥,每块桥板上有一道十几减九的算式,它不会做算术题,同学们,你们愿意帮小蚂蚁的忙吗?(愿意)

师:你们不但要告诉蚂蚁得数是多少,还要教教蚂蚁方法是什么。

师:先在题卡上计算,边做边说是怎样想的。比比看,谁能又好又快的帮助蚂蚁过桥。

2. 揭示课题。

师:看一看,想一想,今天我们所做的计算题都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说出都是十几减九的计算)

师:(板书课题:十几减九) 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

师:今后在计算这样的题目时,你觉得哪种方法好用,算起来方便,速度快就用哪种方法计算。

3. 做一个全班同学都可以参与的计算游戏。

师:为了更快的邀请到更多的朋友,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练一练我们的计算本领。

师:我们来玩一个小游戏,老师出题目,小朋友用手指的个数告诉老师算式的得数。

4. 课件出示情景4:(出示一些小动物,他们的背后藏着算术题)

师:看,这里有很多小动物,让我们把他们邀请到游园活动中来。你们想邀请谁?(学生选择小动物后,电脑出示相应的题目,学生立刻算出得数)

5. 课件出示情景5(书13页的第3题,森林里的小鸟) 。

师:爱凑热闹的小鸟们也想来参加游园活动,热情的同学们,你们可别忘了邀请他们呀!)

师:选择你想邀请的小鸟的号数,直接算出得数。

五、运用新知,解决问题。课件出示练习二的第8题。

师:看,现在小朋友们正在布置猜字谜的游园活动。

仔细观察这幅图画,你能用你学到的知识,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并解答出来吗?

注:其中有十几减九的问题,也有十几减八的问题。

六、总结。师生交流

师:今天设计了这一个游园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师:学习了今天的知识,老师要看看谁是生活中的有心人。

在日常的生活中,你遇到的哪些问题可以用今天的知识来解决的?(学生表述不清楚时,老师慢慢做引导)


相关文章

  • 便仓镇小学集体备课实施方案
  • 便仓镇小学集体备课实施方案 2010年春学期 一. 指导思想 为了贯彻落实区教育局{2010}8号<亭湖区中小学教学工作基本要求>文件精神,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积极开展"有效教学攻坚年"活动,决定在全镇小学实行集 ...查看


  • 一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材料(参照)
  • 黄泥河小学2016-2017学年下学期 集 体 备 课 年级科目:一年级数学组 主 备 人:田大勇 备课成员:秦芸波 李珏 备课时间:3月13日-3月17 日 <十几减九>教学设计(初稿) 黄泥河小学 李珏 教学内容:(人教版一 ...查看


  • 新课标人教版一年级下册小括号教案
  • 市级微型课题研究十 <小学一年级数学读题能力策略研究>研究案例 一年级数学下册<小括号>教学设计 (示范课) 宝塔区实验小学 刘晓华 课题编号:125YWX-2356 市级微型课题研究十 <小学一年级数学读题能 ...查看


  • 全册教材分析 1
  • 全册教材分析 全册教学内容:九义实验教材数学第二册 全册教材分析: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20以内的退位减法.图形的组拼.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这册教材的 ...查看


  • [买铅笔]教学设计
  • 买 铅 笔 教学目标: 1.在买铅笔的情境中探索十几减9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2.能正确计算十几减9的减法,并能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倾听的学习习惯,能理解他人的不同算法,同时又能与他人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 ...查看


  • 最新2013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备课
  • 一年级下册全册备课 <课程标准>对本学段(1-3年级)的要求 知识与技能 1.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万以内的数.小数.简单的分数和常见的量: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 2.经历直观认识简单 ...查看


  • 青岛版小学一年级数学说课
  • 十几减九的退位减法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单元第 一信息窗,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模式.教学设计.板书设计.课堂评价.资源开发七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 ...查看


  • 多些.少些.多得多.少得多
  • 教学内容: 苏教版国标本第二册教科书p16的例题,p16-18"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材简析: 这部分的内容是在学生认识100以内的数,并会比较数的大小的基础上安排的."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 ...查看


  • 第一单元.认识图形
  • 认识图形(二)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P2-P3 认识平面图形 教学目标: 1.通过拼.摆.画各种图形,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 3.能辨认各种图形,并能把这些图形分类.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