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譬设喻--谈喻证法的使用

第四节 取譬设喻,形象说理

——论证技巧之喻证法

【知识讲解】

喻证法是用设喻来论证论点的方法。在议论文中,设喻可以使论点更易懂、更风趣、更容易获得读者的认同。喻证法能化抽象为具体、化艰深为浅显、化枯燥为生动。

【方法指导】

比喻论证的几种方法 :比喻描绘,比喻评价,比喻说理。

学会比喻描绘

1 、取身边自然景物作喻体,俯拾之间,即成精彩。

如作者为了论证“平凡却自豪”的观点进行了精彩的比喻。

示例: 我特别平凡 ,又平凡得特别

我是无数颗星中的一颗 , 可我为自己今天的光芒而自豪 ; 我是大地上的一株花蕾 , 虽然并不芳香耀眼 ,可我为将要到来的开放而自豪 。我平凡 ,却平凡得有价值 ;我平凡 , 却平凡得有尊严 !

―― 2004 辽宁高考满分作文《那一缕不泯的自豪》

2 、屈原投江这一段,为文者何止千万,唯有运用了比喻的形象描绘才可回味无穷。 示例: 我无法想象 “ 剖肝沥胆效英才 ” 的屈原以一副怎样的面貌在汨罗江畔绝望地挺立和孤傲地苦吟。《离骚》名垂千古,有人说优美的诗文是对凄苦的挣扎与超越,我想屈原更是以一种青鸟折翅的悲伤徘徊在绝望里,通身的长袍翻飞在朔风中,以一种不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超越了偏激与豪迈,纵身跃下了汨罗江! ――任艳《折翅的青鸟》

3 、要写“跑的体验”却从他物的比喻入手,形象的描绘中一步一步靠近主题。 如 2005 湖南高考优秀作文《那鱼 那鹰 那人》。 示例:

我把自己比喻成一条鱼,我要努力寻找离开水的出口。

我把自己比喻成一只鹰,我要全力飞出蓝天的庇护。

我就是我自己,我要跑,跑出父母的视线,跑上自己的轨道。

―― 题记

学会比喻说理

1 、学会用相似的事例论证正在论证的事例。

示例: 可谁能说得清呢?就像姬发摆脱不了侮辱,史迁回避不了宫刑,苏轼逃脱不了诗案,都是上帝有意安排一样,嵇康的死何尝不是一种超脱,何尝不是一种将易于腐朽的肉体涅磐为永恒的精神的方式呢?

―― 2005 江苏高考满分作文《暗夜的绝响》 2 、学会在喻体中表情达意。

如为了论证“有双赢才能共辉煌”山东的考生运用了精妙的比喻。

示例: 即使自己是一枝娇艳美丽的牡丹 , 也应明白 , 一枝独放不是春天 , 春天应是万紫千红的世界。

即使自己是一颗傲然挺立的孤松 , 也应明白 , 一株独秀不算英雄 , 成行成排的树木才是遮风挡沙的坚固长城。

即使自己是一支整装待发的帆船 , 也应明白 , 一船独行不算风景 , 千帆竞发才能显示大海的壮阔。

―― 2005 山东高考满分作文《双赢 , 你我共辉煌》

3 、比喻说理铸华章。

如为了说明“双赢的重要性”,作者运用了深刻的比喻。

示例: 自私利己 , 愚者之见 ; 打造双赢 , 智者之举 。双赢 , 那是信心的基点 , 那是力量的源泉 , 那是开启人生之路的探照灯 , 那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金钥匙 。双赢 , 使你我共辉煌 。

―― 2005 山东高考满分作文《双赢 , 你我共辉煌》

4 、不着痕迹,笔法自然,展现文字功底 。 作者为了说明“人要坚守良知”这一道理,巧妙地运用了比喻的笔法。

示例: 在我们的心里总有一盏灯,时时闪耀着温暖的火花,照亮我们心底的仁慈。

在这世界上总有一群人,时时守望着那盏灯,小心翼翼地呵护着,让它照亮冰冷的角落。 ――宋静海《守望心灵的灯》 学会比喻评价

1 、学会联想与想象,用精彩的比喻去评介人物。

如昭君上殿,本是很短的一瞬间,为了表现昭君那与众不同的自信,作者运用了精彩的比喻。 示例: 昭君昂首上殿的那一刻 , 注定一朵曼陀萝花灿然开放了 . 只是一朵普通的花 , 并非金雕银塑 , 可它的光芒 , 却足以使所有金银黯然失色 .

―― 2005 辽宁高考满分作文《那一缕不泯的自豪》 2 、学会精雕细刻,用细腻的笔法、比喻的手段去评价人物 。

示例: 一盏昏暗的油灯,照亮了司马迁紧锁的额头,激昂了许久的心绪从跌宕的血液里渗出,化为指尖笔触下一个个绚目的字眼,坚实地填补着那单纯的理想,一只蝼蚁不知年有春秋,石上苔衣不知日有夜昼。而他,忍辱负重的司马迁却走完了整座山林。春花开了秋月清,冬阳落了夏虫鸣。而波光潋滟的《史记》却宛如一道盛宴,穿透了流水般的岁月,孕育了一个又一个的文学巨匠。

――吴迪《挣脱死亡的绝唱》

3 、高超的比喻在于恰当地扣紧主题, 如 2005 年以“风头,猪肚,豹尾”为话题的一篇满分作文中的一段。

示例: 当我们不再用近视的眼光紧盯历史时,就会惊奇地看到:那一霎间,耿直不屈的脖颈中喷涌的鲜血似乎化作了一条华贵美丽的豹尾,鞭打在一个腐朽王朝的脊背上,在那黯淡的夜空中留下了震彻天地的绝响。是的,嵇康并没有凤头般闪亮的初始,也没有猪肚般的厚重的过程,但是他却用音乐、用骨骼、用品性,写下了当权者的懦弱,写下了读书人的自尊,写下了自己光辉人生的最后旅程。于是,历史由此留下了中国知识分子最为骄傲也最有个性的篇章 ―― 魏晋风度。

―― 2005 江苏高考满分作文《暗夜的绝响》

【注意事项】

1、以小见大,就近取譬。要精选生活中细小的、人们熟悉的事物做为设喻的喻体。喻体如果不是读者常见熟知的,就达不到喻证的目的。

2、喻体不求形似,求神似。做为喻证的喻体与做为比喻的喻体不同。比喻的喻体是为了强调特征,描绘事物,侧重形似,以形比形;而喻证的喻体是为了阐发观点,以正视听,力求神似,以义取形。一定要对自己所要论证的对象和用来设喻的事物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细致入微的体味与揣摩。

3、精剖喻体,丝丝入扣。《拿来主义》中鲁迅先生的喻证法运用得是很经典的。他用“大宅子”比喻“文化遗产”;用“孱头”、“混蛋”、“废物”来批判三种对待文化遗产的错误观点和态度;用“鱼翅”、“鸦片”、“烟枪、烟灯”、“姨太太”来比喻文化遗产的几个组成部分;用“占有”、“挑选”、“创新”来说明批判继承文化遗产的三个步骤。十分贴切,浑然一体,令人信服。 4运用比喻论证一定要进行必要的分析。因为有了分析,才使比喻论证更好的起到证明论点的作用。如果用故事作比喻,一般要概述故事的内容,以帮助读者理解,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典型举例】

(一)遗 憾

遗憾是一种似乎实在又似乎飘渺的东西:它是一轮映在水中可望而不可及的明月;它是一场富丽堂皇却最终消散的美梦;它是一株朴素淡雅转瞬即逝的昙花;它是一棵枝繁叶茂却不能结实的果树;它是一曲婉转悠扬却略带伤感的小调;它是一枝阵容整齐但缺乏灵魂的球队;它是一篇充满悬念却没有结尾的文章。

它是一场神奇的足球赛,始终掌握着场上的主动,却最终输掉最后的比分;他是一次战争,虽然赢得了多次战役,但最终却一败涂地;它是风啊!虽然呼呼地吹着,却始终夹杂着一股炎炎的热意;它是雷啊!虽然怒吼着,却未曾伴随着一点雨滴;它是电啊!虽然歇斯底里地撕咬着,却未能扯开一片乌云。

遗憾是一种心理感觉:它是在你走过了千座山、万条河之后,却才发现自己走错了方向之后的懊丧;它是在你修好一座摩天大楼之后,却发现没有装电梯的后悔;它是你摆好棋谱信心十足地迎战对手,却最终被杀得片甲不留的悲凉;它是古人的“为山九仞,功亏一篑”的无奈;它们是苏轼笔下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自我安慰;它是淳于髡对齐威王“酒极则乱,乐极则悲”的劝解。

它是一种令你感到大喜大悲的感觉;它是一种令你感到大起大落的感觉;它是一种令你感到大彻大悟的感觉。

它是每一个人都会拥有的感觉,他会令有的人感悟到“月满则亏,水满则溢”的睿智;它会令有的人感悟到“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的真理。

遗憾,它又是一种药物啊!坚强的人当它是强心剂,奋发图强;懦弱的人当它是麻醉剂,从此一蹶不振。

我们会把它当什么呢?我们应当把它当成什么呢?我想每个人都应该思考吧。(陈雷夫)

[评析]本文第一段以“明月”、“美梦”、“昙花”、“果树”、“小调”、“球队”、“文章”等七个比喻说明遗憾的特征。第二段继续以球赛、战争为例说明遗憾是什么。然后

又用“风“、“雷”、“电”来发感叹打比方。第三段说遗憾是一种心理感觉,并结合“走路”、“修楼”、“下棋”等事例指出其心理特征为:“懊丧”、“后悔”、“悲凉”,又引成语、古诗文继续指出其心理特征为“无奈”、“自我安慰”等。第四、五段继续从“是什么”角度推进,指出遗憾是一种“大喜大悲”、“大起大落”、“大彻大悟”的感觉,以及这种感觉的作用。全文主体部分就这样运用排比、比喻等方法反复吟唱遗憾的特点,最后两段则含蓄地点明题旨,希望读者作出选择,要把遗憾当做一种奋发图强的强心剂。可以说这是一篇很有文采的考场作文。

(二)“根”的联想

也许是约定俗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似乎成了老师的专利多少人用它来赞美老师,讴歌老师以此表达他们无限的崇敬,然而在我看来,与其把老师比作春蚕、蜡炬,不如把他们看成一棵强大的树根。

你看那高高的钻天杨,巍然屹立着,茎杆粗壮,枝叶繁茂,风吹不垮它,雨打不倒它,洪水淹不没它,是谁在支持着这个顽强的生命? 那就是树根。它深深地埋藏在地底下,不断吸取水分、养料,供给枝叶的生长需求,尽管在你赞叹大树的繁茂时几乎没有注意到它的存在,尽管在你盘算树的价值时忘了这价值从何而来,它依然默默地吸取着、奉献着,从不想钻出地面显耀自己,相反,为了更多的水分,更丰富的养料,它总是越扎越深,越扎越远。可见,树根有着无私奉献的可贵品质,然而它的奉献比起春蚕,比起蜡炬,却有着更深的意义。

春蚕作茧自缚,蜡烛淌泪自焚,尽管它们留给人们价值,可他们奉献的终结尽在毁灭自己。树根则不然,它要支持大树的生命,它要不断地吸取养分,但它扮演的并不仅是一个传递工具,而是在奉献的同时壮大自己,当小树苗渐渐长大成材,它的根总是变得越来越庞大,越来越坚强,总是在地里越扎越深,这就因为它为了更好地奉献自己,壮大了自己的力量。我觉得这种形式的奉献更有其可贵之处。

老师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不断地奉献着自己,但如果他只是像春蚕或蜡烛那样不停地付出而并没有吸收新的力量,显然是不可取的。知识是日新月异的,一位好老师总是要像树根那样不断地汲取更新更好的知识,壮大自己的力量,继而把自己的力量奉献给学生,他才真正发挥了更大的作用。

不仅老师,各行各业皆如此。我们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但更重要的是不断壮大自我,一位医生只有不断学习新的医疗技术才有更大的空间去奉献,一位工程师只有不断开辟新的领域才能使自己发挥更大的作用。社会需要我们的奉献精神,更需要我们有更好的奉献“才能”。但愿人人都有树根的精神,这样,我们的知识、才干将变得更丰富,我们的工作将做得更好,我们将能更好地奉献自己!

【评析】本文一反常规,没有把老师比作春蚕,蜡炬,而是把老师比作树根。给予别人的同时,又壮大了自己。令人耳目一新,又发人深思。

【训练设计】

1、有个渔夫出海捕鱼,从海里捞到一颗大珍珠,这颗珍珠晶莹圆润,美丽无比,价值连城,渔夫爱不释手。美中不足的是,珍珠上有个小小的黑点。渔夫心想,要是能把珍珠上的黑点去掉,珍珠将变成无价之宝。可是,剥掉一层,黑点仍在。渔夫不断剥下去,等到黑点没了,珍珠也就荡然无存了。在对人或其他事物的态度和方法上,常常有人犯像渔夫同样的错误。

请以“珍珠上的小黑点”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自拟题目,自定立意,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2、桥是生活中很常见的事物。人们通过桥渡河,城市通过立交桥缓解交通压力,古诗中有“小桥流水人家”的诗句,汉语中有“鹊桥”“心桥”的说法,等等。那么,关于桥,你有哪些理解,哪些想法呢?

请以“桥”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自拟题目,自定立意,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第四节 取譬设喻,形象说理

——论证技巧之喻证法

【知识讲解】

喻证法是用设喻来论证论点的方法。在议论文中,设喻可以使论点更易懂、更风趣、更容易获得读者的认同。喻证法能化抽象为具体、化艰深为浅显、化枯燥为生动。

【方法指导】

比喻论证的几种方法 :比喻描绘,比喻评价,比喻说理。

学会比喻描绘

1 、取身边自然景物作喻体,俯拾之间,即成精彩。

如作者为了论证“平凡却自豪”的观点进行了精彩的比喻。

示例: 我特别平凡 ,又平凡得特别

我是无数颗星中的一颗 , 可我为自己今天的光芒而自豪 ; 我是大地上的一株花蕾 , 虽然并不芳香耀眼 ,可我为将要到来的开放而自豪 。我平凡 ,却平凡得有价值 ;我平凡 , 却平凡得有尊严 !

―― 2004 辽宁高考满分作文《那一缕不泯的自豪》

2 、屈原投江这一段,为文者何止千万,唯有运用了比喻的形象描绘才可回味无穷。 示例: 我无法想象 “ 剖肝沥胆效英才 ” 的屈原以一副怎样的面貌在汨罗江畔绝望地挺立和孤傲地苦吟。《离骚》名垂千古,有人说优美的诗文是对凄苦的挣扎与超越,我想屈原更是以一种青鸟折翅的悲伤徘徊在绝望里,通身的长袍翻飞在朔风中,以一种不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超越了偏激与豪迈,纵身跃下了汨罗江! ――任艳《折翅的青鸟》

3 、要写“跑的体验”却从他物的比喻入手,形象的描绘中一步一步靠近主题。 如 2005 湖南高考优秀作文《那鱼 那鹰 那人》。 示例:

我把自己比喻成一条鱼,我要努力寻找离开水的出口。

我把自己比喻成一只鹰,我要全力飞出蓝天的庇护。

我就是我自己,我要跑,跑出父母的视线,跑上自己的轨道。

―― 题记

学会比喻说理

1 、学会用相似的事例论证正在论证的事例。

示例: 可谁能说得清呢?就像姬发摆脱不了侮辱,史迁回避不了宫刑,苏轼逃脱不了诗案,都是上帝有意安排一样,嵇康的死何尝不是一种超脱,何尝不是一种将易于腐朽的肉体涅磐为永恒的精神的方式呢?

―― 2005 江苏高考满分作文《暗夜的绝响》 2 、学会在喻体中表情达意。

如为了论证“有双赢才能共辉煌”山东的考生运用了精妙的比喻。

示例: 即使自己是一枝娇艳美丽的牡丹 , 也应明白 , 一枝独放不是春天 , 春天应是万紫千红的世界。

即使自己是一颗傲然挺立的孤松 , 也应明白 , 一株独秀不算英雄 , 成行成排的树木才是遮风挡沙的坚固长城。

即使自己是一支整装待发的帆船 , 也应明白 , 一船独行不算风景 , 千帆竞发才能显示大海的壮阔。

―― 2005 山东高考满分作文《双赢 , 你我共辉煌》

3 、比喻说理铸华章。

如为了说明“双赢的重要性”,作者运用了深刻的比喻。

示例: 自私利己 , 愚者之见 ; 打造双赢 , 智者之举 。双赢 , 那是信心的基点 , 那是力量的源泉 , 那是开启人生之路的探照灯 , 那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金钥匙 。双赢 , 使你我共辉煌 。

―― 2005 山东高考满分作文《双赢 , 你我共辉煌》

4 、不着痕迹,笔法自然,展现文字功底 。 作者为了说明“人要坚守良知”这一道理,巧妙地运用了比喻的笔法。

示例: 在我们的心里总有一盏灯,时时闪耀着温暖的火花,照亮我们心底的仁慈。

在这世界上总有一群人,时时守望着那盏灯,小心翼翼地呵护着,让它照亮冰冷的角落。 ――宋静海《守望心灵的灯》 学会比喻评价

1 、学会联想与想象,用精彩的比喻去评介人物。

如昭君上殿,本是很短的一瞬间,为了表现昭君那与众不同的自信,作者运用了精彩的比喻。 示例: 昭君昂首上殿的那一刻 , 注定一朵曼陀萝花灿然开放了 . 只是一朵普通的花 , 并非金雕银塑 , 可它的光芒 , 却足以使所有金银黯然失色 .

―― 2005 辽宁高考满分作文《那一缕不泯的自豪》 2 、学会精雕细刻,用细腻的笔法、比喻的手段去评价人物 。

示例: 一盏昏暗的油灯,照亮了司马迁紧锁的额头,激昂了许久的心绪从跌宕的血液里渗出,化为指尖笔触下一个个绚目的字眼,坚实地填补着那单纯的理想,一只蝼蚁不知年有春秋,石上苔衣不知日有夜昼。而他,忍辱负重的司马迁却走完了整座山林。春花开了秋月清,冬阳落了夏虫鸣。而波光潋滟的《史记》却宛如一道盛宴,穿透了流水般的岁月,孕育了一个又一个的文学巨匠。

――吴迪《挣脱死亡的绝唱》

3 、高超的比喻在于恰当地扣紧主题, 如 2005 年以“风头,猪肚,豹尾”为话题的一篇满分作文中的一段。

示例: 当我们不再用近视的眼光紧盯历史时,就会惊奇地看到:那一霎间,耿直不屈的脖颈中喷涌的鲜血似乎化作了一条华贵美丽的豹尾,鞭打在一个腐朽王朝的脊背上,在那黯淡的夜空中留下了震彻天地的绝响。是的,嵇康并没有凤头般闪亮的初始,也没有猪肚般的厚重的过程,但是他却用音乐、用骨骼、用品性,写下了当权者的懦弱,写下了读书人的自尊,写下了自己光辉人生的最后旅程。于是,历史由此留下了中国知识分子最为骄傲也最有个性的篇章 ―― 魏晋风度。

―― 2005 江苏高考满分作文《暗夜的绝响》

【注意事项】

1、以小见大,就近取譬。要精选生活中细小的、人们熟悉的事物做为设喻的喻体。喻体如果不是读者常见熟知的,就达不到喻证的目的。

2、喻体不求形似,求神似。做为喻证的喻体与做为比喻的喻体不同。比喻的喻体是为了强调特征,描绘事物,侧重形似,以形比形;而喻证的喻体是为了阐发观点,以正视听,力求神似,以义取形。一定要对自己所要论证的对象和用来设喻的事物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细致入微的体味与揣摩。

3、精剖喻体,丝丝入扣。《拿来主义》中鲁迅先生的喻证法运用得是很经典的。他用“大宅子”比喻“文化遗产”;用“孱头”、“混蛋”、“废物”来批判三种对待文化遗产的错误观点和态度;用“鱼翅”、“鸦片”、“烟枪、烟灯”、“姨太太”来比喻文化遗产的几个组成部分;用“占有”、“挑选”、“创新”来说明批判继承文化遗产的三个步骤。十分贴切,浑然一体,令人信服。 4运用比喻论证一定要进行必要的分析。因为有了分析,才使比喻论证更好的起到证明论点的作用。如果用故事作比喻,一般要概述故事的内容,以帮助读者理解,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典型举例】

(一)遗 憾

遗憾是一种似乎实在又似乎飘渺的东西:它是一轮映在水中可望而不可及的明月;它是一场富丽堂皇却最终消散的美梦;它是一株朴素淡雅转瞬即逝的昙花;它是一棵枝繁叶茂却不能结实的果树;它是一曲婉转悠扬却略带伤感的小调;它是一枝阵容整齐但缺乏灵魂的球队;它是一篇充满悬念却没有结尾的文章。

它是一场神奇的足球赛,始终掌握着场上的主动,却最终输掉最后的比分;他是一次战争,虽然赢得了多次战役,但最终却一败涂地;它是风啊!虽然呼呼地吹着,却始终夹杂着一股炎炎的热意;它是雷啊!虽然怒吼着,却未曾伴随着一点雨滴;它是电啊!虽然歇斯底里地撕咬着,却未能扯开一片乌云。

遗憾是一种心理感觉:它是在你走过了千座山、万条河之后,却才发现自己走错了方向之后的懊丧;它是在你修好一座摩天大楼之后,却发现没有装电梯的后悔;它是你摆好棋谱信心十足地迎战对手,却最终被杀得片甲不留的悲凉;它是古人的“为山九仞,功亏一篑”的无奈;它们是苏轼笔下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自我安慰;它是淳于髡对齐威王“酒极则乱,乐极则悲”的劝解。

它是一种令你感到大喜大悲的感觉;它是一种令你感到大起大落的感觉;它是一种令你感到大彻大悟的感觉。

它是每一个人都会拥有的感觉,他会令有的人感悟到“月满则亏,水满则溢”的睿智;它会令有的人感悟到“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的真理。

遗憾,它又是一种药物啊!坚强的人当它是强心剂,奋发图强;懦弱的人当它是麻醉剂,从此一蹶不振。

我们会把它当什么呢?我们应当把它当成什么呢?我想每个人都应该思考吧。(陈雷夫)

[评析]本文第一段以“明月”、“美梦”、“昙花”、“果树”、“小调”、“球队”、“文章”等七个比喻说明遗憾的特征。第二段继续以球赛、战争为例说明遗憾是什么。然后

又用“风“、“雷”、“电”来发感叹打比方。第三段说遗憾是一种心理感觉,并结合“走路”、“修楼”、“下棋”等事例指出其心理特征为:“懊丧”、“后悔”、“悲凉”,又引成语、古诗文继续指出其心理特征为“无奈”、“自我安慰”等。第四、五段继续从“是什么”角度推进,指出遗憾是一种“大喜大悲”、“大起大落”、“大彻大悟”的感觉,以及这种感觉的作用。全文主体部分就这样运用排比、比喻等方法反复吟唱遗憾的特点,最后两段则含蓄地点明题旨,希望读者作出选择,要把遗憾当做一种奋发图强的强心剂。可以说这是一篇很有文采的考场作文。

(二)“根”的联想

也许是约定俗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似乎成了老师的专利多少人用它来赞美老师,讴歌老师以此表达他们无限的崇敬,然而在我看来,与其把老师比作春蚕、蜡炬,不如把他们看成一棵强大的树根。

你看那高高的钻天杨,巍然屹立着,茎杆粗壮,枝叶繁茂,风吹不垮它,雨打不倒它,洪水淹不没它,是谁在支持着这个顽强的生命? 那就是树根。它深深地埋藏在地底下,不断吸取水分、养料,供给枝叶的生长需求,尽管在你赞叹大树的繁茂时几乎没有注意到它的存在,尽管在你盘算树的价值时忘了这价值从何而来,它依然默默地吸取着、奉献着,从不想钻出地面显耀自己,相反,为了更多的水分,更丰富的养料,它总是越扎越深,越扎越远。可见,树根有着无私奉献的可贵品质,然而它的奉献比起春蚕,比起蜡炬,却有着更深的意义。

春蚕作茧自缚,蜡烛淌泪自焚,尽管它们留给人们价值,可他们奉献的终结尽在毁灭自己。树根则不然,它要支持大树的生命,它要不断地吸取养分,但它扮演的并不仅是一个传递工具,而是在奉献的同时壮大自己,当小树苗渐渐长大成材,它的根总是变得越来越庞大,越来越坚强,总是在地里越扎越深,这就因为它为了更好地奉献自己,壮大了自己的力量。我觉得这种形式的奉献更有其可贵之处。

老师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不断地奉献着自己,但如果他只是像春蚕或蜡烛那样不停地付出而并没有吸收新的力量,显然是不可取的。知识是日新月异的,一位好老师总是要像树根那样不断地汲取更新更好的知识,壮大自己的力量,继而把自己的力量奉献给学生,他才真正发挥了更大的作用。

不仅老师,各行各业皆如此。我们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但更重要的是不断壮大自我,一位医生只有不断学习新的医疗技术才有更大的空间去奉献,一位工程师只有不断开辟新的领域才能使自己发挥更大的作用。社会需要我们的奉献精神,更需要我们有更好的奉献“才能”。但愿人人都有树根的精神,这样,我们的知识、才干将变得更丰富,我们的工作将做得更好,我们将能更好地奉献自己!

【评析】本文一反常规,没有把老师比作春蚕,蜡炬,而是把老师比作树根。给予别人的同时,又壮大了自己。令人耳目一新,又发人深思。

【训练设计】

1、有个渔夫出海捕鱼,从海里捞到一颗大珍珠,这颗珍珠晶莹圆润,美丽无比,价值连城,渔夫爱不释手。美中不足的是,珍珠上有个小小的黑点。渔夫心想,要是能把珍珠上的黑点去掉,珍珠将变成无价之宝。可是,剥掉一层,黑点仍在。渔夫不断剥下去,等到黑点没了,珍珠也就荡然无存了。在对人或其他事物的态度和方法上,常常有人犯像渔夫同样的错误。

请以“珍珠上的小黑点”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自拟题目,自定立意,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2、桥是生活中很常见的事物。人们通过桥渡河,城市通过立交桥缓解交通压力,古诗中有“小桥流水人家”的诗句,汉语中有“鹊桥”“心桥”的说法,等等。那么,关于桥,你有哪些理解,哪些想法呢?

请以“桥”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自拟题目,自定立意,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相关文章

  • 在证明题中如何使用反证法?
  • 在证明题中如何使用反证法? 反证法是一种间接证法,也是在<离散数学>的证明中比较常用的方法.它先提出一个与命题结论相反的假设,然后从这个假设出发,经过正确的推理,导致矛盾,否定命题结论相反的假设,从而达到肯定原命题结论的一种方法 ...查看


  • 浅谈数学中的反证法
  • 浅谈数学中的反证法 摘 要 反证法是数学中一个从反面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证明方法,属于"间接证明法"一类.基本步骤即:对题目中给出的已知条件予以肯定而否定需证明的结论,从而利用否定后的结论和原命题中的已知条件进行正确的推理导 ...查看


  • 怎样用辩证的观点放屁?
  • 转载者按--这是"新黄埔"先生在别人一个讨论辩证法的帖子下的跟帖,我略作排版整理,转载上来,给朋友们看.但是原标题若作"怎样用辩证的观点看待放屁"?似乎更准确.因为没有征得原作者同意,所以不作改动,原 ...查看


  • 高中数学解题基本方法全集
  • 高中数学解题基本方法全集 一. 配方法 配方法是对数学式子进行一种定向变形(配成"完全平方")的技巧,通过配方找到已知和未知的联系,从而化繁为简.何时配方,需要我们适当预测,并且合理运用"裂项"与&q ...查看


  • 试论康德的"二律背反"学说及其辩证法思想
  • 试论康德的二律背反学说及其辩证法思想 [作 者]朱爱军 摘要 康德二律背反式的哲学思想寓含着丰富的辩证法,以宇宙因果性的变化为基础,以正题.反题为形式,从人的能动性方面,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关键词 康德 二律背反 因果性 辩证法 宇宙 ...查看


  • 谈谈辩证法问题
  • 谈谈辩证法问题 *(注:<谈谈辩证法问题>一文写在<哲学>笔记本中,在<拉萨尔〈赫拉克利特的哲学〉一书摘要>和<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一书摘要>之间,由于其中有引自<形而上学>的引 ...查看


  • 现金流量表编制新方法---记账凭证法
  • 一种简易的现金流量表编制方法财务与会计 现金流量表编制新方法---记账凭证法 一.记账凭证法的主要特点记账凭证法以记账凭证为编制现金流量表的数据来源,通过将记账凭证划分为若干类别,从而直接反映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此方法的主要特点有: 1.数 ...查看


  • 辩证价值观与虚无主义的克服
  • 第25卷第6期 2011年12月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OF HEFEIUNIVERSITYOFTECHNOLOGY(SocialSciences Vol.25No.6Dec.2011 辩证价值观与虚无主义的克服 马新 ...查看


  • 高一数学解题思想方法(常用)
  • 高中数学解题思想方法 高考试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数学思想方法进行考查: ① 常用数学方法: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数学归纳法.参数法.消去法等: ② 数学逻辑方法:分析法.综合法.反证法.归纳法.演绎法等: ③ 数学思维方法:观察与分 ...查看


  • 马克思主义名词解释 1
  • 1.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完整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它以世界的本质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为根本研究对象,是关于世界的普遍本质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特别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