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模拟试题2
一、 名词解释(14%)
1. 刀具耐用度 2. 内联系传动链 3. 夹紧 4. 精基准
5.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6. 变值系统误差 7. 强迫振动
二、 填充题(16%)
1. 金属切削过程中切削力的来源主要有两个,即。
装置、元件、和其它元件。
和
2. 夹具的基本组成有元件、和
3. 根据产品零件的大小和生产纲领,机械制造生产一般可以分为三种不同的生产类型。 和4. 机床精度中对加工精度影响较大的包括机床主轴误差和机床导轨误差。其中机床主轴回转误差包括
三种基本形式。
5. 下图为车削工件端面的示意图,图上标注的主运动是,主偏角是
三、选择题(10%)(答案必须写在题目括号中) ...........
1. 车床上镗内孔时,刀尖安装高于工件回转中心,则刀具工作角度与标注角度相比,后角。 ………………………………………………………………………………………………(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2. 工件在安装定位时,根据加工技术要求实际限制的自由度数少于六个,且不能满足加工要求,这种情
况称为。 …………………………………………………………… …………………( ) (A)欠定位 (B)不完全定位 (C)完全定位
3. 在车削细长轴时,为了减小工件的变形和振动,故采用较大的车刀进行切削,以减小径向切削
分力。…………………………………………………………………………………………………( ) (A)主偏角 (B)副偏角 (C)后角
4. 当有色金属(如铜、铝等)的轴类零件外圆表面要求尺寸精度较高、表面粗糙度值较低时,一般只能
采用的加工方案为
。 ………………………………………………………………………( )
(A)粗车-精车-磨削 (B)粗铣-精铣 (C)粗车-精车—超精车
5. 在车削加工细长轴时会出现 ……………………………………………………( ) (A)马鞍形 (B)鼓形 四、判断题 (20% 正确打
(C)锥形
错误打 )
1. 在中等速度切削加工时,热效应使硬质合金刀具产生磨损,其主要形式包括:相变磨损、扩散磨损和
氧化磨损。 ……………………………………………………………………………………………( 2. 零件的表面层金属发生冷硬现象后,其强度和硬度都有所增加。 ………………………………( 3. C6140型机床是最大工件回转直径为140mm的普通车床。………………………………………( 4. 加工原理误差在加工过程中可以消除。 ……………………………………………………………( 5. 欠定位在加工过程中不允许存在。 …………………………………………………………………( 6.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是由一系列的工序组成。 ………………………………………………………( 7. 为保证不加工表面与加工表面之间的相对位置要求,一般应选择加工表面为粗基准。…………( 8. 在两个不同的工序中,都使用同一个定位基准,即为基准重合原则。……………………………( 9. 长定位心轴给孔定位,孔轴的接触长度与直径之比大于1时,可以消除工件的四个自由度。 …( 10. 工件受热变形产生的加工误差是在工件加工过程中产生的。………………………………………(
五、简答题(20%)
1.
刀具切削部分材料应具备那些基本性能?
2. 机械加工过程中定位精基准的选择原则是什么?
3. 影响加工余量的因素有哪些?
4. 什么是装配?保证装配精度的工艺方法有那些?
) ) ) ) ) ) ) ) ) )
六、计算题(20%)
1. 如下图所示轴套零件的轴向尺寸,其外圆、内孔及端面均已加工。试求:当以B面定位钻直径为φ
10mm孔时的工序尺寸A1及其偏差。(要求画出尺寸链图)
2. 某批环形零件在铣床上采用调整法铣削一缺口,其尺寸见下面零件图,要求保证尺寸430-0.1mm。现采
用900的V形块和支承板两种定位方案,试分别求它们的定位误差,并判断能否满足加工要求。(已知铣削加工的ω=0.05mm)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模拟试题2
一、 名词解释(14%)
1. 刀具耐用度 2. 内联系传动链 3. 夹紧 4. 精基准
5.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6. 变值系统误差 7. 强迫振动
二、 填充题(16%)
1. 金属切削过程中切削力的来源主要有两个,即。
装置、元件、和其它元件。
和
2. 夹具的基本组成有元件、和
3. 根据产品零件的大小和生产纲领,机械制造生产一般可以分为三种不同的生产类型。 和4. 机床精度中对加工精度影响较大的包括机床主轴误差和机床导轨误差。其中机床主轴回转误差包括
三种基本形式。
5. 下图为车削工件端面的示意图,图上标注的主运动是,主偏角是
三、选择题(10%)(答案必须写在题目括号中) ...........
1. 车床上镗内孔时,刀尖安装高于工件回转中心,则刀具工作角度与标注角度相比,后角。 ………………………………………………………………………………………………(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2. 工件在安装定位时,根据加工技术要求实际限制的自由度数少于六个,且不能满足加工要求,这种情
况称为。 …………………………………………………………… …………………( ) (A)欠定位 (B)不完全定位 (C)完全定位
3. 在车削细长轴时,为了减小工件的变形和振动,故采用较大的车刀进行切削,以减小径向切削
分力。…………………………………………………………………………………………………( ) (A)主偏角 (B)副偏角 (C)后角
4. 当有色金属(如铜、铝等)的轴类零件外圆表面要求尺寸精度较高、表面粗糙度值较低时,一般只能
采用的加工方案为
。 ………………………………………………………………………( )
(A)粗车-精车-磨削 (B)粗铣-精铣 (C)粗车-精车—超精车
5. 在车削加工细长轴时会出现 ……………………………………………………( ) (A)马鞍形 (B)鼓形 四、判断题 (20% 正确打
(C)锥形
错误打 )
1. 在中等速度切削加工时,热效应使硬质合金刀具产生磨损,其主要形式包括:相变磨损、扩散磨损和
氧化磨损。 ……………………………………………………………………………………………( 2. 零件的表面层金属发生冷硬现象后,其强度和硬度都有所增加。 ………………………………( 3. C6140型机床是最大工件回转直径为140mm的普通车床。………………………………………( 4. 加工原理误差在加工过程中可以消除。 ……………………………………………………………( 5. 欠定位在加工过程中不允许存在。 …………………………………………………………………( 6.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是由一系列的工序组成。 ………………………………………………………( 7. 为保证不加工表面与加工表面之间的相对位置要求,一般应选择加工表面为粗基准。…………( 8. 在两个不同的工序中,都使用同一个定位基准,即为基准重合原则。……………………………( 9. 长定位心轴给孔定位,孔轴的接触长度与直径之比大于1时,可以消除工件的四个自由度。 …( 10. 工件受热变形产生的加工误差是在工件加工过程中产生的。………………………………………(
五、简答题(20%)
1.
刀具切削部分材料应具备那些基本性能?
2. 机械加工过程中定位精基准的选择原则是什么?
3. 影响加工余量的因素有哪些?
4. 什么是装配?保证装配精度的工艺方法有那些?
) ) ) ) ) ) ) ) ) )
六、计算题(20%)
1. 如下图所示轴套零件的轴向尺寸,其外圆、内孔及端面均已加工。试求:当以B面定位钻直径为φ
10mm孔时的工序尺寸A1及其偏差。(要求画出尺寸链图)
2. 某批环形零件在铣床上采用调整法铣削一缺口,其尺寸见下面零件图,要求保证尺寸430-0.1mm。现采
用900的V形块和支承板两种定位方案,试分别求它们的定位误差,并判断能否满足加工要求。(已知铣削加工的ω=0.05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