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天士又有“舌淡红无色者,或干而色不荣者,当是胃津伤而气无化液也,当用炙甘草汤,不可用寒凉药”、
胃阴不足中医治疗特效方---------益胃汤加减
1病因
过食酒辛,或热病伤阴,耗伤阴液,瘀血内生,胃失濡养,和降失宜而致本证。
2主症
胃脘?隐痛或灼痛,嘈杂似饥,饥不欲食,口干舌燥,烦渴思饮,干呕呃逆,心烦不寐;舌红少苔、或有裂纹、或光剥苔,脉细数。
3治则
养阴清热,益胃生津。
4方药
益胃汤加减。沙参20克,麦冬20克,生地黄克,玉竹12克,地骨皮12克,石斛?30克,白芍?12克,当归12克,川楝子12克,延胡索12克。[1]
顾炳歧主任60年代毕业于上海中医药大学,从事临床医疗工作40余年,精通中医经典,医术精湛,治学严谨,曾任上海市心血管协会理事,上海浦东新区中西医协会会长。笔者有幸跟从学习,受益良多。现将老师临床应用益胃汤治疗各类疾病经验介绍如下。
1 方证理论源流
益胃汤见于《温病条辨·中焦篇》风温温热第12条,其原条文谓:“阳明温病,下后汗出,当复其阴,益胃汤主之。”此方证也见于下焦篇第35条:“温病愈后,或一月,至一年,面微赤,脉数,暮热,常思饮不欲食者,五汁饮主之,牛乳饮亦主之。病后肌肤枯燥,小便溺管痛,或微燥咳,或不思食,皆胃阴虚也,与益胃五汁辈。”
益胃汤是吴瑭根据叶氏(叶天士)甘寒益胃的经验制定的,有关叶案如下:倪,三一,阳明脉弦空,失血后,咽痹即呛,是纳食虽强,未得水谷精华之游溢,当益胃阴。北沙参、生扁豆、麦冬、杏仁、生甘草。糯米汤煎。(《临证指南医案》)
王,二八,见红两年,冬月加咳,入春声音渐嘶,喉舌干燥,诊脉小坚,厚味不纳,胃口有日减之虞。此甘缓益胃阴主治。麦冬、鸡子黄、生扁豆、北沙参、地骨皮、生甘草。(《临证指南医案》)
以上医案分别用了“益胃阴”一词,这是吴瑭将该方命名为“益胃汤”的根据。《温病条辨》自注云:“欲复其阴,非甘凉不可。”“汤名益胃者,胃体阳而用阴,取益胃阴之意也。”
其方组成为:沙参三钱、麦冬五钱、冰糖一钱、细生地五钱、玉竹(炒香)一钱半。水5杯,煮取2杯,分2次服,渣再煮1杯服。
益胃汤以麦冬、沙参、玉竹、冰糖甘凉滋胃阴,另用生地甘苦寒,养胃阴、生津液,并入血分凉血清热、润燥滋阴。此方以纯滋胃阴,润燥养阴,凉血滋血分之燥为特点。
2 病例举隅
顾炳歧主任在临床上常用益胃汤治疗各类疾病,不论杂病郁火伤阴,或热病伤阴转为杂病,或药物毒副作用伤阴均可出现益胃汤证,可用益胃汤加减治疗,多能取得效验。现列举几例,以供参考。
例1 王某某,女,82岁。来诊治前3个月曾患肺炎而住院治疗,炎症吸收后出院。但病后一直无食欲,且伴有胃脘胀满、时有隐痛感,曾前往当地社区卫生中心门诊就医,先后予以理气开胃消胀、消食导滞之中药汤剂及奥美拉唑胶囊、多潘立酮片等药口服,症状反复,至来院前1周,症状有加剧趋势。但诊舌后发现其舌绛红无苔,脉弦细,问大便干燥难解。予以益胃汤方主治。药用:沙参12g,麦冬12g,玉竹12g,生地15g,冰糖15g,生甘草6g,连服3剂,复诊时诉2剂后食欲开,大便通,脘胀立消。其后巩固治疗1个月,未再复发。
方证解释:考虑该患者老年女性,本身脏腑功能衰退,导致阴津不足,又因外感热病后伤阴,致胃阴不足,胃火独亢,故予以益胃汤。而治疗结果亦附和吴瑭所云:“盖十二经皆禀气于胃,胃阴复而气降得食,则十二经之阴皆可复也。”
例2 顾某某,女,58岁。证见咳嗽,低热,盗汗,不欲食而反喜饮水,舌红苔薄,脉数。胸片未见明显异常。结核抗体未见异常。药用:沙参12g,麦冬12g,玉竹12g,生地12g,冰糖10g,牡蛎15g,糯稻根
30g。上方共服20余剂而愈。
方证解释:考虑胃阴虚而肺系失润,主以益胃之法,以麦冬、沙参、玉竹、冰糖甘凉滋胃阴,另用生地甘苦寒,养胃阴、生津液,并入血分凉血清热、退热,牡蛎、糯稻根收敛止汗。
例3 庞某某,女,38岁。因爱美减肥服用减肥茶,开始时大便次数稍多,日行2~3次,近1周来,大便次数明显增多,每日5~6行,甚或10多次,大便后又泻出棕褐色油脂,时多时少,偶或矢气,往往同油脂并出。肛门灼热,有下坠感。舌红苔黄,脉弦大。药用:麦冬18g,沙参10g,玉竹10g,生山药24g,生石膏12g,白芍18g,乌梅3g,黄连3g。服5剂而病证减半,大便调而油脂减少,继续用上方进退10余剂而安。
方证解释:此例患者虽胃阴不足,但不仅大便不干,反而泻下日三四次以上,且泻出油脂,考虑胃阴亏虚,肝胃之火逼迫阴液下泻,用益胃汤去甘苦寒兼润下作用的生地,加乌梅、白芍酸收敛肝,加黄连、生石膏清泻胃火,仿叶氏手法加山药建中助运化
杨某某,女,28岁。患者四肢与后背呈现游走性疼痛,按之不可得,两手掌鱼际肌肉已萎缩,并有麻木感。饮食日减,并且口咽发干,不欲多饮,二便尚可。舌质红,苔薄黄,脉大而软不任按。治以滋养胃液,柔肝熄风为法,药用:玉竹30g,石斛30g,白芍12g,生地12g,麦冬12g,胡麻10g,甘草6g,钩藤10g,石决明30g,何首乌10g。此方前后共服30余剂,而胃开能食,疼痛减轻,手掌鱼际肌肉未进一步萎缩,诸证皆安。
方证解释:此例证属痿证大病,此证由胃液不足,而使胃气失调,故饮食日减,口咽发干。由于饮食少,津液亏,则不能化生营血。营血一虚则不能养肝,而使风阳发动。风阳走于肢体,消灼津液,则肌肉萎缩而游走作痛。用益胃汤加石斛、白芍、胡麻、何首乌等滋养阴血,另加钩藤、石决明平肝熄风,遵肺热叶焦,则生痿证,治痿独取阳明之旨。
亦有用益胃汤治疗眩晕、慢性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慢性肾功能衰竭、糖尿病、妊娠恶阻、因精神因素引起的厌食症、化疗副作用引起的反应等,均取得一定疗效。
3 总结及体会
叶桂在脾与胃分治论的基础上,创立了养胃阴说,以变通麦门冬汤法为基础,创制沙参麦冬汤、益胃汤法治疗胃阴虚证。华岫云在《临证指南医案·脾胃》按语中总结叶氏经验云:“若脾阳不足,胃有寒湿,一脏一腑,皆宜于温燥升运者,自当遵东垣之法;若脾阳不亏,胃有燥火,则当遵叶氏养胃阴之法……凡遇禀质木火之体,患燥热之症,或病后热伤肺胃津液,以致虚痞不食,舌绛咽干,烦渴不寐,肌燥槁热,便不通爽,此九窍不和,都属胃病也……先生必用降胃之法,所谓胃宜降则和者,非用辛开苦降,亦非苦寒下夺,以损胃气,不过甘平,或甘凉濡润,以养胃阴,则津液来复,使之通降而已矣。”从而精辟地阐明了胃阴不足、九窍不和的病机,以及甘凉滋润养胃阴法治疗胃痞、不食、胃痛的机理。
在临床应用上,不论何种疾病,但有胃阴受损者均可使用本方,而不拘泥于脾胃疾病,并加以临证加减,都可得到较好疗效。
五苓散合增液汤治疗干燥综合征的理论探讨
五苓散与三焦气化:
五苓散,是著名经方之一。五苓散证被后人称为“太阳蓄水证”。五苓散证的标志性条文是《伤寒论》第71条和第72条,即“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与五苓散主之”;“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并见于第386、244、127、73、156、102等条。综合分析各条可见,五苓散方的主要脉证出现频率依次是“消渴”或“消渴饮水”等7次,“烦躁”、“烦”、“躁烦”等4次,“脉浮或浮数:2次,“小便不利”1次,“小便数、大便硬”1次,“微热”、“汗出”、“水入即吐”各1次。可见“渴”、“烦躁”等热燥津伤的症状在五苓散证中或要甚于单纯的“小便不利”。三焦气化失司,水津不能输布,故见口渴;三焦气化失司,则水液潴滞,故小便不利。因此,五苓散证的基本病机是三焦气化失司,水津失布,结热伤津成燥。喻嘉言在其《尚论篇》中有经典论述:“不行解肌反发其汗,至津液内耗烦躁不眠,求救于水。若水入不解,脉转单浮,则无他变,而邪还于表矣。脉浮本当用桂枝何以变用五苓耶?盖热邪得水,虽不全解势必衰其大半,所以邪既还表其热亦微,兼以小便不利,证成消渴,则腑热全具,故不从单解而从双解也。凡饮水多而小便少者,谓之消渴,里热炽盛,何可复用桂枝之热?故导湿滋干、清热,惟五苓有全功耳”。该方中泽泻分量独重是取其甘淡寒之性,于甘寒泻热的同时淡渗水湿,使热随小便而去,是恰针对燥热与水停的病机而立。臣以茯苓、猪苓、白术共同促进水液的转输而消除水蓄;佐以具有化气布津功能的桂枝,以促进三焦气化功能的恢复,水饮去而小便利,气化复而水液得以上行而口不渴。全方共奏通阳化气、利水布津之功。正如程郊倩所说[2]:“用五苓者,取其开结利水是也,水泉不致留结,邪热从小便出矣。若热微消渴,是则热入膀胱,而燥其津液,乃成消渴,引膀胱无邪水之蓄,亦用五苓者,以化气回津也,使膀胱之气腾化,故渴亦止而病愈。”清·唐容川在《血证论》中也说:“去水邪而即能散津止渴,并有发汗退热,以水邪去则水阴布故也”。
4.增液汤与增液润燥:
增液汤出自《温病条辨·中焦篇》第11条:“阳明温病,无上焦证,数日不大便,当下之。若其人阴素虚,不可行承气者,增液汤主之。”方由元参一两,麦冬(连心)八钱,细生地八钱组成,以水八杯,煮取三杯,口干则与饮,令尽。不便,再作服。吴鞠通指出:增液汤“独取元参为君者,元参味苦咸微寒,壮水制火,通二便,启肾水上潮于天,其能治液干,固不待言,本经称其主治腹中寒热积聚,其并能解热结可知;麦冬主治心腹结气,伤中伤饱,胃络脉绝,赢瘦短气,亦系能补能润能通之品,故以为之佐;生地亦能主寒热积聚,逐血痹,用细者,取其补而不腻,兼能走络也。三药合用,作增水行舟之计,故取名增液,但非重用不为功。”
4. 化气增液法治疗干燥综合征:
通过上述的讨论我们认识到SS或因先天气血不足,三焦气化无力,水津不能四布,脏腑器官失却濡润;或因情志失调,脏腑功能疏泄失常,三焦通道不畅,郁而化火,火热伤津成燥。SS的根本病机在于三焦气化失司,津液覆布失常,或火热伤津成燥;三焦气化功能与人体水液代谢之间联系密切;并由此确立化气增液法治疗SS;运用的经典方剂是五苓散合增液汤,该方具通阳化气、增液布津之功。临证时主动运用化气增液法及五苓散合增液汤,使三焦气化功能正常,人体水液循行有序,则五脏六腑尽得濡养,口眼肌肤润泽,二便通调。正确认识和理解化气增液法对提高SS临床疗效和深入SS病机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叶天士又有“舌淡红无色者,或干而色不荣者,当是胃津伤而气无化液也,当用炙甘草汤,不可用寒凉药”、
胃阴不足中医治疗特效方---------益胃汤加减
1病因
过食酒辛,或热病伤阴,耗伤阴液,瘀血内生,胃失濡养,和降失宜而致本证。
2主症
胃脘?隐痛或灼痛,嘈杂似饥,饥不欲食,口干舌燥,烦渴思饮,干呕呃逆,心烦不寐;舌红少苔、或有裂纹、或光剥苔,脉细数。
3治则
养阴清热,益胃生津。
4方药
益胃汤加减。沙参20克,麦冬20克,生地黄克,玉竹12克,地骨皮12克,石斛?30克,白芍?12克,当归12克,川楝子12克,延胡索12克。[1]
顾炳歧主任60年代毕业于上海中医药大学,从事临床医疗工作40余年,精通中医经典,医术精湛,治学严谨,曾任上海市心血管协会理事,上海浦东新区中西医协会会长。笔者有幸跟从学习,受益良多。现将老师临床应用益胃汤治疗各类疾病经验介绍如下。
1 方证理论源流
益胃汤见于《温病条辨·中焦篇》风温温热第12条,其原条文谓:“阳明温病,下后汗出,当复其阴,益胃汤主之。”此方证也见于下焦篇第35条:“温病愈后,或一月,至一年,面微赤,脉数,暮热,常思饮不欲食者,五汁饮主之,牛乳饮亦主之。病后肌肤枯燥,小便溺管痛,或微燥咳,或不思食,皆胃阴虚也,与益胃五汁辈。”
益胃汤是吴瑭根据叶氏(叶天士)甘寒益胃的经验制定的,有关叶案如下:倪,三一,阳明脉弦空,失血后,咽痹即呛,是纳食虽强,未得水谷精华之游溢,当益胃阴。北沙参、生扁豆、麦冬、杏仁、生甘草。糯米汤煎。(《临证指南医案》)
王,二八,见红两年,冬月加咳,入春声音渐嘶,喉舌干燥,诊脉小坚,厚味不纳,胃口有日减之虞。此甘缓益胃阴主治。麦冬、鸡子黄、生扁豆、北沙参、地骨皮、生甘草。(《临证指南医案》)
以上医案分别用了“益胃阴”一词,这是吴瑭将该方命名为“益胃汤”的根据。《温病条辨》自注云:“欲复其阴,非甘凉不可。”“汤名益胃者,胃体阳而用阴,取益胃阴之意也。”
其方组成为:沙参三钱、麦冬五钱、冰糖一钱、细生地五钱、玉竹(炒香)一钱半。水5杯,煮取2杯,分2次服,渣再煮1杯服。
益胃汤以麦冬、沙参、玉竹、冰糖甘凉滋胃阴,另用生地甘苦寒,养胃阴、生津液,并入血分凉血清热、润燥滋阴。此方以纯滋胃阴,润燥养阴,凉血滋血分之燥为特点。
2 病例举隅
顾炳歧主任在临床上常用益胃汤治疗各类疾病,不论杂病郁火伤阴,或热病伤阴转为杂病,或药物毒副作用伤阴均可出现益胃汤证,可用益胃汤加减治疗,多能取得效验。现列举几例,以供参考。
例1 王某某,女,82岁。来诊治前3个月曾患肺炎而住院治疗,炎症吸收后出院。但病后一直无食欲,且伴有胃脘胀满、时有隐痛感,曾前往当地社区卫生中心门诊就医,先后予以理气开胃消胀、消食导滞之中药汤剂及奥美拉唑胶囊、多潘立酮片等药口服,症状反复,至来院前1周,症状有加剧趋势。但诊舌后发现其舌绛红无苔,脉弦细,问大便干燥难解。予以益胃汤方主治。药用:沙参12g,麦冬12g,玉竹12g,生地15g,冰糖15g,生甘草6g,连服3剂,复诊时诉2剂后食欲开,大便通,脘胀立消。其后巩固治疗1个月,未再复发。
方证解释:考虑该患者老年女性,本身脏腑功能衰退,导致阴津不足,又因外感热病后伤阴,致胃阴不足,胃火独亢,故予以益胃汤。而治疗结果亦附和吴瑭所云:“盖十二经皆禀气于胃,胃阴复而气降得食,则十二经之阴皆可复也。”
例2 顾某某,女,58岁。证见咳嗽,低热,盗汗,不欲食而反喜饮水,舌红苔薄,脉数。胸片未见明显异常。结核抗体未见异常。药用:沙参12g,麦冬12g,玉竹12g,生地12g,冰糖10g,牡蛎15g,糯稻根
30g。上方共服20余剂而愈。
方证解释:考虑胃阴虚而肺系失润,主以益胃之法,以麦冬、沙参、玉竹、冰糖甘凉滋胃阴,另用生地甘苦寒,养胃阴、生津液,并入血分凉血清热、退热,牡蛎、糯稻根收敛止汗。
例3 庞某某,女,38岁。因爱美减肥服用减肥茶,开始时大便次数稍多,日行2~3次,近1周来,大便次数明显增多,每日5~6行,甚或10多次,大便后又泻出棕褐色油脂,时多时少,偶或矢气,往往同油脂并出。肛门灼热,有下坠感。舌红苔黄,脉弦大。药用:麦冬18g,沙参10g,玉竹10g,生山药24g,生石膏12g,白芍18g,乌梅3g,黄连3g。服5剂而病证减半,大便调而油脂减少,继续用上方进退10余剂而安。
方证解释:此例患者虽胃阴不足,但不仅大便不干,反而泻下日三四次以上,且泻出油脂,考虑胃阴亏虚,肝胃之火逼迫阴液下泻,用益胃汤去甘苦寒兼润下作用的生地,加乌梅、白芍酸收敛肝,加黄连、生石膏清泻胃火,仿叶氏手法加山药建中助运化
杨某某,女,28岁。患者四肢与后背呈现游走性疼痛,按之不可得,两手掌鱼际肌肉已萎缩,并有麻木感。饮食日减,并且口咽发干,不欲多饮,二便尚可。舌质红,苔薄黄,脉大而软不任按。治以滋养胃液,柔肝熄风为法,药用:玉竹30g,石斛30g,白芍12g,生地12g,麦冬12g,胡麻10g,甘草6g,钩藤10g,石决明30g,何首乌10g。此方前后共服30余剂,而胃开能食,疼痛减轻,手掌鱼际肌肉未进一步萎缩,诸证皆安。
方证解释:此例证属痿证大病,此证由胃液不足,而使胃气失调,故饮食日减,口咽发干。由于饮食少,津液亏,则不能化生营血。营血一虚则不能养肝,而使风阳发动。风阳走于肢体,消灼津液,则肌肉萎缩而游走作痛。用益胃汤加石斛、白芍、胡麻、何首乌等滋养阴血,另加钩藤、石决明平肝熄风,遵肺热叶焦,则生痿证,治痿独取阳明之旨。
亦有用益胃汤治疗眩晕、慢性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慢性肾功能衰竭、糖尿病、妊娠恶阻、因精神因素引起的厌食症、化疗副作用引起的反应等,均取得一定疗效。
3 总结及体会
叶桂在脾与胃分治论的基础上,创立了养胃阴说,以变通麦门冬汤法为基础,创制沙参麦冬汤、益胃汤法治疗胃阴虚证。华岫云在《临证指南医案·脾胃》按语中总结叶氏经验云:“若脾阳不足,胃有寒湿,一脏一腑,皆宜于温燥升运者,自当遵东垣之法;若脾阳不亏,胃有燥火,则当遵叶氏养胃阴之法……凡遇禀质木火之体,患燥热之症,或病后热伤肺胃津液,以致虚痞不食,舌绛咽干,烦渴不寐,肌燥槁热,便不通爽,此九窍不和,都属胃病也……先生必用降胃之法,所谓胃宜降则和者,非用辛开苦降,亦非苦寒下夺,以损胃气,不过甘平,或甘凉濡润,以养胃阴,则津液来复,使之通降而已矣。”从而精辟地阐明了胃阴不足、九窍不和的病机,以及甘凉滋润养胃阴法治疗胃痞、不食、胃痛的机理。
在临床应用上,不论何种疾病,但有胃阴受损者均可使用本方,而不拘泥于脾胃疾病,并加以临证加减,都可得到较好疗效。
五苓散合增液汤治疗干燥综合征的理论探讨
五苓散与三焦气化:
五苓散,是著名经方之一。五苓散证被后人称为“太阳蓄水证”。五苓散证的标志性条文是《伤寒论》第71条和第72条,即“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与五苓散主之”;“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并见于第386、244、127、73、156、102等条。综合分析各条可见,五苓散方的主要脉证出现频率依次是“消渴”或“消渴饮水”等7次,“烦躁”、“烦”、“躁烦”等4次,“脉浮或浮数:2次,“小便不利”1次,“小便数、大便硬”1次,“微热”、“汗出”、“水入即吐”各1次。可见“渴”、“烦躁”等热燥津伤的症状在五苓散证中或要甚于单纯的“小便不利”。三焦气化失司,水津不能输布,故见口渴;三焦气化失司,则水液潴滞,故小便不利。因此,五苓散证的基本病机是三焦气化失司,水津失布,结热伤津成燥。喻嘉言在其《尚论篇》中有经典论述:“不行解肌反发其汗,至津液内耗烦躁不眠,求救于水。若水入不解,脉转单浮,则无他变,而邪还于表矣。脉浮本当用桂枝何以变用五苓耶?盖热邪得水,虽不全解势必衰其大半,所以邪既还表其热亦微,兼以小便不利,证成消渴,则腑热全具,故不从单解而从双解也。凡饮水多而小便少者,谓之消渴,里热炽盛,何可复用桂枝之热?故导湿滋干、清热,惟五苓有全功耳”。该方中泽泻分量独重是取其甘淡寒之性,于甘寒泻热的同时淡渗水湿,使热随小便而去,是恰针对燥热与水停的病机而立。臣以茯苓、猪苓、白术共同促进水液的转输而消除水蓄;佐以具有化气布津功能的桂枝,以促进三焦气化功能的恢复,水饮去而小便利,气化复而水液得以上行而口不渴。全方共奏通阳化气、利水布津之功。正如程郊倩所说[2]:“用五苓者,取其开结利水是也,水泉不致留结,邪热从小便出矣。若热微消渴,是则热入膀胱,而燥其津液,乃成消渴,引膀胱无邪水之蓄,亦用五苓者,以化气回津也,使膀胱之气腾化,故渴亦止而病愈。”清·唐容川在《血证论》中也说:“去水邪而即能散津止渴,并有发汗退热,以水邪去则水阴布故也”。
4.增液汤与增液润燥:
增液汤出自《温病条辨·中焦篇》第11条:“阳明温病,无上焦证,数日不大便,当下之。若其人阴素虚,不可行承气者,增液汤主之。”方由元参一两,麦冬(连心)八钱,细生地八钱组成,以水八杯,煮取三杯,口干则与饮,令尽。不便,再作服。吴鞠通指出:增液汤“独取元参为君者,元参味苦咸微寒,壮水制火,通二便,启肾水上潮于天,其能治液干,固不待言,本经称其主治腹中寒热积聚,其并能解热结可知;麦冬主治心腹结气,伤中伤饱,胃络脉绝,赢瘦短气,亦系能补能润能通之品,故以为之佐;生地亦能主寒热积聚,逐血痹,用细者,取其补而不腻,兼能走络也。三药合用,作增水行舟之计,故取名增液,但非重用不为功。”
4. 化气增液法治疗干燥综合征:
通过上述的讨论我们认识到SS或因先天气血不足,三焦气化无力,水津不能四布,脏腑器官失却濡润;或因情志失调,脏腑功能疏泄失常,三焦通道不畅,郁而化火,火热伤津成燥。SS的根本病机在于三焦气化失司,津液覆布失常,或火热伤津成燥;三焦气化功能与人体水液代谢之间联系密切;并由此确立化气增液法治疗SS;运用的经典方剂是五苓散合增液汤,该方具通阳化气、增液布津之功。临证时主动运用化气增液法及五苓散合增液汤,使三焦气化功能正常,人体水液循行有序,则五脏六腑尽得濡养,口眼肌肤润泽,二便通调。正确认识和理解化气增液法对提高SS临床疗效和深入SS病机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