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的时候,我又想起了蒋荫棠先生,还有他的《苏武牧羊》歌,特别是那句“任海枯石烂,大节定不亏”的歌词。思绪回到九十多年前。1923年初冬的一天,盖平城内,天空阴沉沉,似乎还下着砂粒一样的小雪,寒风瑟瑟,乌云低垂,省立师范中学的操场上一片肃穆,上千名师生和各界人士代表,公祭蒋荫棠先生大会正在举行。哀乐奏响,人们的心情和天空一样低垂。北风裹着坚硬的雪砂打在人们的脸上,被同学们的热泪融化。各项仪式结束之后,操场上的人们仍迟迟不忍离开,众人随着乐队奏起的乐曲,唱响《苏武牧羊》,为蒋荫棠先生送行。这悲歌凄切,动人心弦,在操场上空飘荡,传遍盖州,传向全国。 今年端午节前夕,营口市文联和作家协会组织三十多名作家又来到蒋荫棠先生的故乡,先生的墓在村边的一座山坡上,绿树成荫碧水流畅,先生离开已经快一百年了,家乡的人们仍然怀念他。在蒋荫棠先生的曾孙蒋纯阳的家里,我们又一次听了他对曾祖父的介绍,又一次唱响《苏武牧羊》。 蒋荫棠先生名叫蒋其昌,字荫棠,1861年生于盖平县矿洞沟乡蒋屯村一个叫大偏岭的屯子里。那一年,正是清朝打了四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以赔款和签订丧权辱国的《天津条约》《北京条约》而宣告结束,被迫通商的营口港开埠的一年。国家软弱,民怨沸腾,蒋荫棠先生生不逢时。他的父亲给他取名其昌,寓意了国家振兴民族昌盛的梦想。因此对他教育特别严格。而蒋荫棠也是聪颖过人,五岁上私塾,就能背诵三字经,百家姓和论语,名贯乡里。 十六岁那年,蒋荫棠先生在村里开馆教书。听说蒋荫棠收学生,乡亲们,三里五村的,都把孩子送来,使蒋先生一时应接不暇。蒋先生也豪爽,来的学生先报名,对于交不起学费的穷人家孩子,一律减免,包括提供书本和笔墨。 蒋先生对学生的要求严格,从来一视同仁,不为五斗米折腰。村里有一大户,是蒋先生的长辈,曾对蒋先生办学支持很大,很受蒋先生敬重。但是他的孩子却很调皮,一次因打架犯了错,被蒋先生打了手板,罚了跪,那个孩子觉着丢了面子,下不来台,跑回家。他的父母也觉着蒋荫棠有点过分,不近人情,带着气把孩子送回来。既是乡亲,又是长辈,还是恩人,蒋先生迎出大门,接进屋内,让上座,沏好茶。当来客说明来意的时候,蒋先生站起来,收敛了笑容,他让那个孩子当着他的面,向他父亲讲述他犯错的事实和老师处罚他的经过。孩子的父亲倒是开明,听了孩子的陈述,不但赞成蒋先生教育方法得当,而且让孩子向老师磕头谢恩。不久那个孩子在放学的路上被土匪绑架,捎来信,要两万块大洋来赎人。一个山沟里的富人,一时上哪凑够那么多大洋?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蒋先生知道了,冒着危险,一个人来到土匪窝,劝土匪把孩子放了。土匪们要他少管闲事。他大义凛然,对土匪说,他的爹妈把孩子交给我,我就得对我的学生负责。孩子在放学路上被你们绑架,我不管谁管?土匪说,不拿钱不放人。蒋先生说,要钱没有,要人,我来顶!土匪们被蒋先生的气势镇住了,加上平日里蒋先生的威望和他们对蒋先生的敬仰,终于把孩子交给蒋先生领回家。 民国初年,张大帅下令剿匪,县府组织数乡联合行动,一下子就把那几个流窜在矿洞沟的土匪抓着了,绑在万福街上要砍头示众。蒋先生知道了,赶到万福找人说情,他说,这些土匪也是生活所迫,劫富济贫没有祸害乡民,没有人命,还存有良心,犯罪不至于死,还请刀下留人。这些土匪也磕头如捣蒜,表示悔改。县府觉得蒋先生之言有理,又愿意作保,留下他们一命。 1905年,蒋荫棠先生已经四十多岁了,他别妻离子,带了九名学生到锦州参加清朝两年一度的院试会考,获得第一名。然而那是科举考试最后的晚餐,清朝随之废除了科举制度。蒋荫棠带着学生回到乡里,被盖平辰州书院聘为讲师,1914年,民国盖平县省立师范中学成立,他又被聘为国文教员。 1916年下学期的一天,蒋荫棠先生给学生们上国文课,教授《李陵答苏武书》,当时蒋荫棠先生年届六十,患有严重眼疾,他几乎是闭着眼睛在讲课。他讲苏武,作为汉朝使节出使匈奴,被囚居北国十九年,饮雪吞毡,持节不屈,表现出大无畏的民族气节。这种爱国主义情操,受到历代炎黄子孙的敬仰。他讲李陵,作为汉朝大将讨伐匈奴兵败被俘,变节投降,毁了世代英名,断送了家人性命。他同情李陵的遭遇,讲到动情处,竟声泪俱下,泣不成声。但他更赞赏苏武大义凛然的民族气节,他引用了文天祥《正气歌》中的诗句:“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他说,苏武与李陵,一个身陷囹圄不改志,一个被迫降服背叛了国家,因此一个为万代敬仰,一个被当世唾弃。在命运的颠沛中,一个人的气节很要紧,他是人的灵魂。 蒋先生神思凝重,同学们屏着呼吸,教室中一片庄严和肃穆。他擦了擦眼睛,提高了嗓音,大声疾呼: 鸦片战争之后,外敌入侵,江山破碎,清廷腐败,丧权辱国。而民国以后,内忧外患愈加严重,军阀割据,骨肉相残。谁还管人民的疾苦?谁还管国家的兴亡?谁还管中华民族的前途?先生提出一连串的设问,掷地有声。悲壮的情绪萦绕着课堂。 这时,有一名学生站起来,用一首曲谱回答老师的提问,他哼唱了该校音乐教员田锡侯老师根据皮影戏大悲调整理的一个曲谱,曲调深沉悲凉,请蒋先生填词。先生仍然处在强烈的激愤当中,他沉吟片刻,铺纸研墨,奋笔疾书: 苏武留胡节不辱。 雪地又冰天,穷愁十九年。 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 心存汉社稷,旄落犹未还。 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 夜坐塞上时听笳声,入耳恸心酸。 转眼北风吹,雁群汉关飞。 白发娘,望儿归。红妆坐空帏。 三更同入梦,两地谁梦谁? 任海枯石烂,大节定不亏。 终教匈奴惊心碎胆,共服汉德威。 词写成,传到学生手中,一个古老而悲凉的故事,呼唤着人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气节,字里行间无处不弥漫着对英雄的崇敬和对国家的热爱。于是这首歌在同学中传唱,唱响校园,传遍盖州城乡。 1930年这首歌被收入民国《古今歌曲大观》(卷一)中。短短几年就传遍了大江南北,几乎流传到中国每一个角落,此时,蒋荫棠先生已故去七年。 1931年,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沦陷区的人民便有了与当年苏武的共同命运之感。《苏武牧羊》,成了人们吐露哀怨、企盼驱逐日寇的心声。这首歌,像一股春风吹入人们的心田!叩醒沉睡的雄狮。 1934年的冬天,东北抗日烽火越烧越旺,日寇也愈加猖狂,一天,天刚亮,镜泊湖边的一座小山村外,来了一支队伍。村民们以为又是日寇汉奸来扫荡,迅速进山,队伍开进了村里的小学校。在操场上战士们唱起《苏武牧羊》。悲壮的歌声飞出了小学校,飞进丛山密林,飞到乡亲们耳边。能唱《苏武牧羊》的绝不会是日寇,也绝不会是汉奸。于是,乡亲们唱着《苏武牧羊》走出深山密林,把这支队伍接进村,让到热炕头上,端来可口的饭菜。《苏武牧羊》成了乡亲们辨别敌我的红线。 吉鸿昌将军非常喜爱《苏武牧羊》,曾经把它作为他所领导的“察绥抗日同盟军”的军歌。大敌当前,他要求将士们早晚必唱这首歌,用苏武“历尽难中难,大节定不亏”的民族气节,激励将士们奋勇杀敌。面对反动派的枪口,吉鸿昌将军高昂自己的头颅,写下中国人民八年抗战的气节歌:“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一个人的生命是短暂的,也许他很平凡,但是一个人的精神却可以永存,他能够影响很多人,很多年,很多代。 苏武出使时正当盛年,归汉时已须发皆白,他离开我们已经两千年了,吉鸿昌将军英勇就义时仅仅三十九岁,至今也八十多年了,但是他们的精神却在警示后人:要永远忠诚于祖国,保持民族气节。气节是人格,气节是国格,气节是民族灵魂。 九一八事变,日寇全面占领东北,而东北军一枪一炮都没打,携妇带子跑到西安。他们流亡街头,却要为内战去卖命,心头郁结着悲愤,此时的西安城里已到处可以听到《苏武牧羊》和《松花江上》的歌声。听到这些歌声,东北军的将士们心如刀绞,无地自容。西安事变前夕,蒋介石到了临潼,西安爱国青年们要去临潼请愿,张学良驱车赶来阻拦。这时人群中突然有人唱起“苏武留胡节不辱……”随着大家就一起唱起来,“心存汉社稷……心如铁石坚……终教匈奴惊心碎胆,共服汉德威。”紧接着又唱起“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悲壮的歌声气贯长虹。张学良听了,热泪盈眶,沉痛地说:“请大家相信我,我是要抗日的……” 气节是坚持正义,不屈不挠的品质,它集中体现了人生的信仰和节操。最近读习近平总书记《从政杂谈》,他说:“没有气节,就没有了脊梁骨。” 如今蒋纯阳先生也已进入耄耋之年,但是讲起他曾祖的往事却如数家珍,无比自豪。讲着讲着,他情不自禁唱起来:“苏武留胡节不辱。雪地又冰天,穷愁十九年……”我也唱起来:“……心存汉社稷,心如铁石坚……”大家也随之唱起来:“……任海枯石烂,大节定不亏……” 这是中华民族的气节之歌。我们仰望星空,缅怀先烈,再唱《苏武牧羊》时,禁不住更加心潮澎湃,这振聋发聩的歌声,扣动着我们的心弦,我们要反复思量:我们该怎样培养我们的民族气节?我们该怎样报效我们的祖国? 一曲《苏武牧羊》,一句“任海枯石烂,大节定不亏”的歌词,应该在一代又一代人心头回响……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的时候,我又想起了蒋荫棠先生,还有他的《苏武牧羊》歌,特别是那句“任海枯石烂,大节定不亏”的歌词。思绪回到九十多年前。1923年初冬的一天,盖平城内,天空阴沉沉,似乎还下着砂粒一样的小雪,寒风瑟瑟,乌云低垂,省立师范中学的操场上一片肃穆,上千名师生和各界人士代表,公祭蒋荫棠先生大会正在举行。哀乐奏响,人们的心情和天空一样低垂。北风裹着坚硬的雪砂打在人们的脸上,被同学们的热泪融化。各项仪式结束之后,操场上的人们仍迟迟不忍离开,众人随着乐队奏起的乐曲,唱响《苏武牧羊》,为蒋荫棠先生送行。这悲歌凄切,动人心弦,在操场上空飘荡,传遍盖州,传向全国。 今年端午节前夕,营口市文联和作家协会组织三十多名作家又来到蒋荫棠先生的故乡,先生的墓在村边的一座山坡上,绿树成荫碧水流畅,先生离开已经快一百年了,家乡的人们仍然怀念他。在蒋荫棠先生的曾孙蒋纯阳的家里,我们又一次听了他对曾祖父的介绍,又一次唱响《苏武牧羊》。 蒋荫棠先生名叫蒋其昌,字荫棠,1861年生于盖平县矿洞沟乡蒋屯村一个叫大偏岭的屯子里。那一年,正是清朝打了四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以赔款和签订丧权辱国的《天津条约》《北京条约》而宣告结束,被迫通商的营口港开埠的一年。国家软弱,民怨沸腾,蒋荫棠先生生不逢时。他的父亲给他取名其昌,寓意了国家振兴民族昌盛的梦想。因此对他教育特别严格。而蒋荫棠也是聪颖过人,五岁上私塾,就能背诵三字经,百家姓和论语,名贯乡里。 十六岁那年,蒋荫棠先生在村里开馆教书。听说蒋荫棠收学生,乡亲们,三里五村的,都把孩子送来,使蒋先生一时应接不暇。蒋先生也豪爽,来的学生先报名,对于交不起学费的穷人家孩子,一律减免,包括提供书本和笔墨。 蒋先生对学生的要求严格,从来一视同仁,不为五斗米折腰。村里有一大户,是蒋先生的长辈,曾对蒋先生办学支持很大,很受蒋先生敬重。但是他的孩子却很调皮,一次因打架犯了错,被蒋先生打了手板,罚了跪,那个孩子觉着丢了面子,下不来台,跑回家。他的父母也觉着蒋荫棠有点过分,不近人情,带着气把孩子送回来。既是乡亲,又是长辈,还是恩人,蒋先生迎出大门,接进屋内,让上座,沏好茶。当来客说明来意的时候,蒋先生站起来,收敛了笑容,他让那个孩子当着他的面,向他父亲讲述他犯错的事实和老师处罚他的经过。孩子的父亲倒是开明,听了孩子的陈述,不但赞成蒋先生教育方法得当,而且让孩子向老师磕头谢恩。不久那个孩子在放学的路上被土匪绑架,捎来信,要两万块大洋来赎人。一个山沟里的富人,一时上哪凑够那么多大洋?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蒋先生知道了,冒着危险,一个人来到土匪窝,劝土匪把孩子放了。土匪们要他少管闲事。他大义凛然,对土匪说,他的爹妈把孩子交给我,我就得对我的学生负责。孩子在放学路上被你们绑架,我不管谁管?土匪说,不拿钱不放人。蒋先生说,要钱没有,要人,我来顶!土匪们被蒋先生的气势镇住了,加上平日里蒋先生的威望和他们对蒋先生的敬仰,终于把孩子交给蒋先生领回家。 民国初年,张大帅下令剿匪,县府组织数乡联合行动,一下子就把那几个流窜在矿洞沟的土匪抓着了,绑在万福街上要砍头示众。蒋先生知道了,赶到万福找人说情,他说,这些土匪也是生活所迫,劫富济贫没有祸害乡民,没有人命,还存有良心,犯罪不至于死,还请刀下留人。这些土匪也磕头如捣蒜,表示悔改。县府觉得蒋先生之言有理,又愿意作保,留下他们一命。 1905年,蒋荫棠先生已经四十多岁了,他别妻离子,带了九名学生到锦州参加清朝两年一度的院试会考,获得第一名。然而那是科举考试最后的晚餐,清朝随之废除了科举制度。蒋荫棠带着学生回到乡里,被盖平辰州书院聘为讲师,1914年,民国盖平县省立师范中学成立,他又被聘为国文教员。 1916年下学期的一天,蒋荫棠先生给学生们上国文课,教授《李陵答苏武书》,当时蒋荫棠先生年届六十,患有严重眼疾,他几乎是闭着眼睛在讲课。他讲苏武,作为汉朝使节出使匈奴,被囚居北国十九年,饮雪吞毡,持节不屈,表现出大无畏的民族气节。这种爱国主义情操,受到历代炎黄子孙的敬仰。他讲李陵,作为汉朝大将讨伐匈奴兵败被俘,变节投降,毁了世代英名,断送了家人性命。他同情李陵的遭遇,讲到动情处,竟声泪俱下,泣不成声。但他更赞赏苏武大义凛然的民族气节,他引用了文天祥《正气歌》中的诗句:“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他说,苏武与李陵,一个身陷囹圄不改志,一个被迫降服背叛了国家,因此一个为万代敬仰,一个被当世唾弃。在命运的颠沛中,一个人的气节很要紧,他是人的灵魂。 蒋先生神思凝重,同学们屏着呼吸,教室中一片庄严和肃穆。他擦了擦眼睛,提高了嗓音,大声疾呼: 鸦片战争之后,外敌入侵,江山破碎,清廷腐败,丧权辱国。而民国以后,内忧外患愈加严重,军阀割据,骨肉相残。谁还管人民的疾苦?谁还管国家的兴亡?谁还管中华民族的前途?先生提出一连串的设问,掷地有声。悲壮的情绪萦绕着课堂。 这时,有一名学生站起来,用一首曲谱回答老师的提问,他哼唱了该校音乐教员田锡侯老师根据皮影戏大悲调整理的一个曲谱,曲调深沉悲凉,请蒋先生填词。先生仍然处在强烈的激愤当中,他沉吟片刻,铺纸研墨,奋笔疾书: 苏武留胡节不辱。 雪地又冰天,穷愁十九年。 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 心存汉社稷,旄落犹未还。 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 夜坐塞上时听笳声,入耳恸心酸。 转眼北风吹,雁群汉关飞。 白发娘,望儿归。红妆坐空帏。 三更同入梦,两地谁梦谁? 任海枯石烂,大节定不亏。 终教匈奴惊心碎胆,共服汉德威。 词写成,传到学生手中,一个古老而悲凉的故事,呼唤着人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气节,字里行间无处不弥漫着对英雄的崇敬和对国家的热爱。于是这首歌在同学中传唱,唱响校园,传遍盖州城乡。 1930年这首歌被收入民国《古今歌曲大观》(卷一)中。短短几年就传遍了大江南北,几乎流传到中国每一个角落,此时,蒋荫棠先生已故去七年。 1931年,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沦陷区的人民便有了与当年苏武的共同命运之感。《苏武牧羊》,成了人们吐露哀怨、企盼驱逐日寇的心声。这首歌,像一股春风吹入人们的心田!叩醒沉睡的雄狮。 1934年的冬天,东北抗日烽火越烧越旺,日寇也愈加猖狂,一天,天刚亮,镜泊湖边的一座小山村外,来了一支队伍。村民们以为又是日寇汉奸来扫荡,迅速进山,队伍开进了村里的小学校。在操场上战士们唱起《苏武牧羊》。悲壮的歌声飞出了小学校,飞进丛山密林,飞到乡亲们耳边。能唱《苏武牧羊》的绝不会是日寇,也绝不会是汉奸。于是,乡亲们唱着《苏武牧羊》走出深山密林,把这支队伍接进村,让到热炕头上,端来可口的饭菜。《苏武牧羊》成了乡亲们辨别敌我的红线。 吉鸿昌将军非常喜爱《苏武牧羊》,曾经把它作为他所领导的“察绥抗日同盟军”的军歌。大敌当前,他要求将士们早晚必唱这首歌,用苏武“历尽难中难,大节定不亏”的民族气节,激励将士们奋勇杀敌。面对反动派的枪口,吉鸿昌将军高昂自己的头颅,写下中国人民八年抗战的气节歌:“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一个人的生命是短暂的,也许他很平凡,但是一个人的精神却可以永存,他能够影响很多人,很多年,很多代。 苏武出使时正当盛年,归汉时已须发皆白,他离开我们已经两千年了,吉鸿昌将军英勇就义时仅仅三十九岁,至今也八十多年了,但是他们的精神却在警示后人:要永远忠诚于祖国,保持民族气节。气节是人格,气节是国格,气节是民族灵魂。 九一八事变,日寇全面占领东北,而东北军一枪一炮都没打,携妇带子跑到西安。他们流亡街头,却要为内战去卖命,心头郁结着悲愤,此时的西安城里已到处可以听到《苏武牧羊》和《松花江上》的歌声。听到这些歌声,东北军的将士们心如刀绞,无地自容。西安事变前夕,蒋介石到了临潼,西安爱国青年们要去临潼请愿,张学良驱车赶来阻拦。这时人群中突然有人唱起“苏武留胡节不辱……”随着大家就一起唱起来,“心存汉社稷……心如铁石坚……终教匈奴惊心碎胆,共服汉德威。”紧接着又唱起“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悲壮的歌声气贯长虹。张学良听了,热泪盈眶,沉痛地说:“请大家相信我,我是要抗日的……” 气节是坚持正义,不屈不挠的品质,它集中体现了人生的信仰和节操。最近读习近平总书记《从政杂谈》,他说:“没有气节,就没有了脊梁骨。” 如今蒋纯阳先生也已进入耄耋之年,但是讲起他曾祖的往事却如数家珍,无比自豪。讲着讲着,他情不自禁唱起来:“苏武留胡节不辱。雪地又冰天,穷愁十九年……”我也唱起来:“……心存汉社稷,心如铁石坚……”大家也随之唱起来:“……任海枯石烂,大节定不亏……” 这是中华民族的气节之歌。我们仰望星空,缅怀先烈,再唱《苏武牧羊》时,禁不住更加心潮澎湃,这振聋发聩的歌声,扣动着我们的心弦,我们要反复思量:我们该怎样培养我们的民族气节?我们该怎样报效我们的祖国? 一曲《苏武牧羊》,一句“任海枯石烂,大节定不亏”的歌词,应该在一代又一代人心头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