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句子的转换
教学 考点:反问句转换为陈述句 把字句与被字句的转换 否定句与肯定句的转换等 目标 能力: 理解能力等
方法:讲练结合、注重方法教学 难点 反问句转换为陈述句 否定句与肯定句的转换 重点 课前 检查 作业完成情况:优□ 良□ 中□ 差□ 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句式的变换
变换句式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把某一种句式变成另一种句式,而表达的意思不变。常见的句式变换 有: 1、 (1) (2) (3) (4) 陈述句与反问句互换 判断是肯定句还是否定句。 肯定句:句前加(删)“难道”、“怎能”、句中加否定词。 否定句:句前加(删)“难道”、“怎能”,句中去否定词。 改句号为问号。
课 堂 教 学 过 程
否定词有:不、非、否、没、无、弗、休、匪、免、勿、别、莫、勿、毋、冇、未.......有时在生活运用 中,不变字词,只需注意变换语气也可。 例如:陈述句:你应该好好学习。 反问句:难道你不该好好学习吗? 过 程 2、“把”字句与“被”字句的互换。 (1)把“把”字后面的短语提到句前。 (2)紧接着写“被”字。 (3)把原句中“把”字前面的短语写在“被”字后面。 (4)把原句照抄完整。 例如:把字句:我把钥匙放在了桌子上。 被字句:钥匙被我放在了桌子上。 3、双重否定句与肯定句互换 两种句式互换去掉(加上)两个否定词就可以了。 例如:双重否定句:我不得不去帮助他。 肯定句:我得去帮助他。 4、句子的转述。 在平常的学习生活中,有时需要我们把别人对自己说的话再说给另外一个人(即第三者),这就是 转述。 进行书面转述时,语序不变,把“说”后面的冒号换成逗号,去掉双引号,同时将双引号内话中的第 一人称(单、复数)改为第三人称。
例如:贝多芬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得。” 改为:贝多芬说,他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课堂小练笔
(一)按要求改写下面的句子。 1、 广州真的将给亚洲、给世界奉献出一届“最出色的亚运会”吗? (改为陈述句) 2、多得些知识绝不是一件坏事。(改为肯定句) 3、这件事我一定要做。(调换顺序,意思不变) 4、又烂又软的淤泥怎么承受得住这样重的老象呢?(改为陈述句) 5、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改为肯定句) 6、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改为反问句) 7、他热情地和我握手,说:“我的国语讲得不好,是初学的。” (改为间接转述) 8、这难道不是伟大的奇观么?(改为陈述句) 9、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改为陈述句) 10、海上
日出真是伟大的奇观。(改为反问句) 11、水库里的水是用来发电的,这样白白放掉,不可惜吗? (改为陈述句) 12、我们应该孝顺父母。(改为反问句) 13、那声音似乎在告诉人们:胜利一定属于真样的队伍。 (改为双重反问句) 14、读了这个故事,人们不能不深受感动。(改为陈述句) 15、小红是学大的学生吗? 改为疑问句: 改为反问句:
四、扩句和缩句 1、扩句,扩句就是在句子主要成分前后添上适当的附加词语,加以修饰,限制、补充,使句子表 达更准确、生动。一般加“„„的”“„„地”“得„„”“在„„”“从„„到„„”以及数量词。 扩句要注意:保留句子原来的基本意思,修饰词语要准确,与主干搭配得当。 例如: ①她买了一条裙子。 扩句:她买了一条漂亮的裙子。 ②他向爸爸跑去。 扩句:他飞快地向爸爸跑去。 2、 缩写,把原句的附加成分去掉,只保留句子的主干,使句意表达更简洁。一般删去“„„的” “ „„地”“得„„”“在„„”“从„„到„„”以及数量词。注意:缩成最简句;句子主语、谓 语、宾语不能变化;作为词语的修饰不删。如:“着”、“了”、“过”是时态副词,必删;缩句不能 改变原意,有时修饰限制词不能删。 例如:①山上开满了五颜六色的鲜花。 缩句:三上开满鲜花。 ②爸爸用力地铲土。 缩句:爸爸铲土。
口头练习
(一)扩写下面的句子。(至少扩两处) 例:广州在变化。(怎么样的广州?在什么情况下?发生了什么变化?) 祖国的南大门广州,为了迎接第 16 节亚运会,进行了各方面的整治,如今已经变成了山青、水绿、城 新、路新,人的精神面貌更新的城市。 1、解放军战士给小朋友讲故事。 2、少先队员来到公园参加劳动。 3、教室里响起掌声。 (二)缩写下面的句子。 1、在我童稚的心灵里播下了美好的种子。 2、高大的杨树上住着一对勤劳的喜鹊。 3、团长拿着筷子的手剧烈地抖动。 4、李时珍是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 5、一轮红日从东方地平线上缓缓升起。
知识点:句子的转换
教学 考点:反问句转换为陈述句 把字句与被字句的转换 否定句与肯定句的转换等 目标 能力: 理解能力等
方法:讲练结合、注重方法教学 难点 反问句转换为陈述句 否定句与肯定句的转换 重点 课前 检查 作业完成情况:优□ 良□ 中□ 差□ 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句式的变换
变换句式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把某一种句式变成另一种句式,而表达的意思不变。常见的句式变换 有: 1、 (1) (2) (3) (4) 陈述句与反问句互换 判断是肯定句还是否定句。 肯定句:句前加(删)“难道”、“怎能”、句中加否定词。 否定句:句前加(删)“难道”、“怎能”,句中去否定词。 改句号为问号。
课 堂 教 学 过 程
否定词有:不、非、否、没、无、弗、休、匪、免、勿、别、莫、勿、毋、冇、未.......有时在生活运用 中,不变字词,只需注意变换语气也可。 例如:陈述句:你应该好好学习。 反问句:难道你不该好好学习吗? 过 程 2、“把”字句与“被”字句的互换。 (1)把“把”字后面的短语提到句前。 (2)紧接着写“被”字。 (3)把原句中“把”字前面的短语写在“被”字后面。 (4)把原句照抄完整。 例如:把字句:我把钥匙放在了桌子上。 被字句:钥匙被我放在了桌子上。 3、双重否定句与肯定句互换 两种句式互换去掉(加上)两个否定词就可以了。 例如:双重否定句:我不得不去帮助他。 肯定句:我得去帮助他。 4、句子的转述。 在平常的学习生活中,有时需要我们把别人对自己说的话再说给另外一个人(即第三者),这就是 转述。 进行书面转述时,语序不变,把“说”后面的冒号换成逗号,去掉双引号,同时将双引号内话中的第 一人称(单、复数)改为第三人称。
例如:贝多芬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得。” 改为:贝多芬说,他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课堂小练笔
(一)按要求改写下面的句子。 1、 广州真的将给亚洲、给世界奉献出一届“最出色的亚运会”吗? (改为陈述句) 2、多得些知识绝不是一件坏事。(改为肯定句) 3、这件事我一定要做。(调换顺序,意思不变) 4、又烂又软的淤泥怎么承受得住这样重的老象呢?(改为陈述句) 5、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改为肯定句) 6、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改为反问句) 7、他热情地和我握手,说:“我的国语讲得不好,是初学的。” (改为间接转述) 8、这难道不是伟大的奇观么?(改为陈述句) 9、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改为陈述句) 10、海上
日出真是伟大的奇观。(改为反问句) 11、水库里的水是用来发电的,这样白白放掉,不可惜吗? (改为陈述句) 12、我们应该孝顺父母。(改为反问句) 13、那声音似乎在告诉人们:胜利一定属于真样的队伍。 (改为双重反问句) 14、读了这个故事,人们不能不深受感动。(改为陈述句) 15、小红是学大的学生吗? 改为疑问句: 改为反问句:
四、扩句和缩句 1、扩句,扩句就是在句子主要成分前后添上适当的附加词语,加以修饰,限制、补充,使句子表 达更准确、生动。一般加“„„的”“„„地”“得„„”“在„„”“从„„到„„”以及数量词。 扩句要注意:保留句子原来的基本意思,修饰词语要准确,与主干搭配得当。 例如: ①她买了一条裙子。 扩句:她买了一条漂亮的裙子。 ②他向爸爸跑去。 扩句:他飞快地向爸爸跑去。 2、 缩写,把原句的附加成分去掉,只保留句子的主干,使句意表达更简洁。一般删去“„„的” “ „„地”“得„„”“在„„”“从„„到„„”以及数量词。注意:缩成最简句;句子主语、谓 语、宾语不能变化;作为词语的修饰不删。如:“着”、“了”、“过”是时态副词,必删;缩句不能 改变原意,有时修饰限制词不能删。 例如:①山上开满了五颜六色的鲜花。 缩句:三上开满鲜花。 ②爸爸用力地铲土。 缩句:爸爸铲土。
口头练习
(一)扩写下面的句子。(至少扩两处) 例:广州在变化。(怎么样的广州?在什么情况下?发生了什么变化?) 祖国的南大门广州,为了迎接第 16 节亚运会,进行了各方面的整治,如今已经变成了山青、水绿、城 新、路新,人的精神面貌更新的城市。 1、解放军战士给小朋友讲故事。 2、少先队员来到公园参加劳动。 3、教室里响起掌声。 (二)缩写下面的句子。 1、在我童稚的心灵里播下了美好的种子。 2、高大的杨树上住着一对勤劳的喜鹊。 3、团长拿着筷子的手剧烈地抖动。 4、李时珍是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 5、一轮红日从东方地平线上缓缓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