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反腐倡廉经验的现实思考

2010年10月

O ct . 2010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 ournal of Chongq i ng T echnology and Bus i ness Un i versity(Soci al Sciences Ed ition) 第27卷第5期Vo l 27 NO . 5do:i 12. 3969/.j issn . 1672 0598. 2010. 05. 003

中国共产党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反腐倡廉

经验的现实思考*

陈文胜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北京100872)

[摘要]中国共产党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的反腐倡廉建设, 在党的历史上, 留下了光辉灿

烂的一页, 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认真回顾和总结这个时期的反腐倡廉经验, 有着十

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对历史经验的学习, 既要反对教条主义式的照搬, 也要

反对对历史经验的背离。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反腐倡廉建设; 整冈运动; 政党运动

[中图分类号]D630. 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0598(2010) 05-0010-06

反腐倡廉是一项民心工程, 而民心关乎政权,

[1]从中国共产党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反腐倡廉建设 政之所兴, 在顺民心; 政之所废, 在逆民心 。民的回顾和反思中得出可以借鉴的经验与教训, 那么

意是民心的体现。反腐倡廉建设的成效如何, 民意岂不比一般的议论更有意义? 本文试图以历史与是最好的检测标尺。今天, 人们每每谈起廉政建设现实相结合的角度, 从几组对应或相近关系中, 对的问题, 大都流露出对延安时期和上世纪五十年代当今的反腐倡廉建设做一些探讨。

那廉洁党风和廉洁政治的怀旧之情。毛泽东在新

中国建立初期就要求: 全国一切革命工作人员永

远保持过去十余年间在延安和陕甘宁边区的工作

人员所具有的艰苦奋斗的作风。 [2]一、生存危机、执政危机和腐蚀蜕变英国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在! 历史研究∀中有个重要的 挑战与迎战 理论。他在该理论里

揭示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规律。认为文明演进的动日, 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召集的干部会议讲话上也强

[3]调 一定要努力恢复延安的光荣传统 ; 1989年力来源于内在机制的矛盾运动, 即文明的发展是由

9月4日, 邓小平在与中共中央政治局六位常委及于人类面对某种困难的挑战进行成功的迎战。对万里、杨尚昆的谈话中, 又明确提出:在思想道德觉于人类文明来说, 挑战来自然环境和人为环境。只悟方面, 我们的目标是恢复到五十年代的水平。人要迎战敌不过挑战, 文明就可能衰落下来。并且强们之所以对民主革命时期和五十年代的党风、政风调, 卓越来自艰辛 。文明理论的启示在于:人类怀恋不已, 这也说明那时的党风建设、廉政建设成自决能力强弱, 以及自控能力的大小是现代文明发效显著。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取得民主革命的胜利,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清正廉洁, 赢得民心。

对研究反腐败问题, 季正矩研究员在! 通往廉展的决定性因素, 面对现代社会的生产危机, 我们只有主动去选择和行动才有出路。如果把该理论不恰当的借用到反腐倡廉领域1980年1月16洁之路∀一书中提出四条思路和原则, 其中两条是的话, 反腐败的主体无疑就是人类, 腐败就是人类热话题冷思考; 经世致用和责任感。研究历史的最文明发展时刻面临的挑战和危机, 无论自然环境还终目的是为了自我拯救, 历史与未来之间具有内在是社会环境都是影响反腐败的重要因子。因为, 自的关联性, 我们能从历史的启示中寻找当代生存困从私有制产生以来, 腐败就是古今中外各种社会制境的出路。 悟以往之不鉴, 知来者之可追。 如果度下都存在的问题, 成为严重影响人民生活和政权[收稿日期]2010 05 14

[作者简介]陈文胜(1975∃), 男, 河南信阳人; 博士, 在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共党史专业就读, 主要从

事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研究。*

第5期 陈文胜:中国共产党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反腐倡廉经验的现实思考

及社会稳定的因素。反对腐败, 建设廉政, 已成为取报酬的模范。 老一辈革命家, 在廉政问题上当今世界各国政治生活中一个不衰的话题, 成为关以身作则的动人事迹早已在辽阔的神州大地传为乎当今世界各国政治文明发展和经济社会可持续佳话。在他们的感召下, 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发展的重要政治任务。近现代政党政治的实践表民政权, 曾以前所未有的廉洁形象赢得中国人民的明, 一个政党的兴衰存亡与廉洁政治紧密相关, 也敬仰, 形成了让国人怀念不已的四五十年代的廉洁与党内权力机制运行的效能有关。从新中国成立风气。从这个意义上说, 共产党人实现了 以其昭前党的生存危机到新中国成立后的执政危机, 再到昭, 使人昭昭 大臣洁, 小臣廉 的理想。

改革开放时期党员队伍面临腐蚀蜕变的危机, 始终在新的历史时期, 为政清廉已成为群众衡量干是中国共产党面临的挑战与考验。如果说上世纪部的重要标准。各级领导干部的政治和道德行为四五十年代残酷的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 长期分散是否廉洁、公正、高尚, 对全党全社会具有巨大的示的艰苦险恶的农村战争环境及非法的城市地下工范感召和引导作用。领导干部只有从自身做起, 政作, 以及绝对平均为特点的军事共产主义供给制, 治上严格要求, 生活上低标准, 工作上挑重担, 才能这些条件迫使中国共产党认真履行自己的义务和理直气壮地抓廉政建设, 旗帜鲜明地反腐败。 欲职责、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廉洁奉公、艰苦奋影正者端其表, 欲下廉者先其身 [7][6] 上梁不正、下斗, 而最终赢得民心, 赢得政权的话, 那么, 在新的梁歪, 中梁不正倒下来 , 就是这个道理。只有像历史时期, 如何在执政条件下继续赢得人民群众最上世纪四五十年代那样, 领导干部自觉清正廉洁, 广泛的认同、支持和拥戴, 始终是必须回答好的一廉政建设才能取得更大成效。如果领导失范, 说的个重大课题。是一套、做的又是一套, 己身不正, 何能正人? 还能

谈什么反腐呢? 而如今的财产申报制度迟迟没有

推行, 顾虑重重, 阻力重重, 值得让人深思。二、领导率先垂范和领导失范中国传统文化中, 在廉政思想方面有许多合理

内核。比如, 孔子曰: 政者正也, 子帅以正, 孰敢

不正。 [4]三、群众监督与群众有序参与在半个多世纪的革命和建设中, 中国共产党人

为了保证自身及革命政权的廉洁, 始终同腐败现象

设的历史来看, 党中央和毛泽东最惯用的廉政建设

命战争时期, 中国共产党就在中央苏区发动大规模 其身正, 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 虽令不[5]从。 苟正其身矣, 于从政乎何有? 不能正其身, 社会有着决定性影响, 百姓的行为举止是否规范, 行。俗语说, 打铁还有自身硬即是这个道理。如正人何 。即孔子认为, 国家统治者的行为, 对进行坚决的斗争。从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廉政建是否符合国家的道德要求, 取决于统治者本人的言措施就是依靠人民群众开展反腐败斗争。土地革

在谈到毛泽东领导的中国民主革命和社会主的群众性检举贪污运动。党领导、发动群众进行的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廉政建设, 几乎所有人都承认反腐败的初次战斗, 战果辉煌。它使中国共产党人这样一个历史事实: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率先垂范深切地认识到群众参与反腐的威力。当时! 关于和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和言传身教比纯粹的道德劝中央一级反贪污斗争的总结∀中说: 多数的贪污诫更有说服力。以毛泽东为中心的老一辈无产阶案件是由通讯员而检举, 更是由于群众的参加与揭级革命家, 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发。

革命和建设时期, 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是极其简[8]笔者从中国共产党1939年2月至1941年5月这段时间所办的! 新中华报∀中, 共搜集到有关朴、清正廉洁的。被尊称为中共 五老 的董必武、反腐败案件报道35篇; 从1941年5月至1947年3林伯渠、吴玉章、徐特立、谢觉哉五位革命老人, 他月所办的! 解放日报∀中, 共搜集到有关反腐败案们可谓位尊权重, 但他们艰苦奋斗, 清正廉洁的革件报道58篇; 另外, 从1938年至1942年的! 抗敌命情操成为时人的楷模。毛泽东曾反复告诫全党:报∀中, 共搜集到有关反腐败案件报道23篇。在整 共产党的先锋作用和模范作用也是十分重要的。理汇编这些反腐败资料时, 发现其中几乎所有的反共产党员在八路军和新四军中, 应该成为英勇作战腐败案件从揭发到惩治都离不开群众的参与。这的麻烦, 执行命令的模范, 遵守纪律的模范, 政治工充分说明, 中国共产党在反腐败中, 尊重人民群众, 作的模范和内部团结的模范。 共产党员在政府相信人民群众, 紧密联系人民群众, 全心全意为群工作中, 应该是十分廉洁、不用私人、多做工作、少众服务, 这与当时贪污腐化与民争利的国民党有着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27卷

天壤之别的。而且事实上, 群众的监督和党的教前固然存在着制度不配套、立法滞后等问题, 但最育, 使得中央苏区、陕甘宁边区和抗日民主根据地要紧的是有令不行、有禁不止, 执法不严, 有法不的廉政建设收到了明显的成效。这些发动群众揭依, 制度成摆设, 形同虚设, 甚至执纪违纪、执法犯露和惩处贪污腐败分子的斗争, 无疑为中国共产党法, 而又缺乏监督制约机制, 从而使制度法规失去人特别是毛泽东五十年代廉政建设提供了原始的应有的约束力和严肃性, 客观上组长了消极腐败现最有说服力的实践和理论依据。新中国建立初期, 象。实际上, 在反腐败实践中, 我们并不缺少制度, 中国共产党不断地发动了整风运动(1950年) 、 三而是缺少反腐败制度的适应性、严密性、规划性、配反 运动(1951年) 和整党运动(1953∃1954年) 。套性、未来性, 以及真正落实和依法从政, 这是导致通过这些运动, 党和政府严厉惩处了少数腐败分制度反腐 华而不实 的根源。十五大以来, 我国子, 清除了一些不合格的党员。据统计, 到1952年出台了很多制度, 有学者统计, 仅省部级以上部门6月初, 全国共揭发出贪污分子1226984人, 其中制定的制度性规范就有2000多件。在干部选拔有党员202683人。任用、行政审批、工程招投标等权力运作的各个环

实践证明, 依靠和发动群众开展反腐败斗争对节, 都有不同形式的规章制度, 内容涵盖了党纪、政于清除党和政府中的阴暗面, 去防止和惩治官僚主纪直至刑事处罚, 但收效未能令人满意。我们在制义分子和腐败分子, 保证党和政府的廉洁, 在一定度中所预设的种种监督、制约机制并没有真正发挥历史条件下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 在发动群众开作用, 这使得规范的制度得不到遵循, 而各种 潜展反腐败斗争的同时, 一定要把握尺度。尤其要谨规则 甚至 监守自盗 的行为却大行其道, 大大打防大规模的群众政治运动。这是因为群众政治运击了人们对制度反腐的信心和决心, 致使制度成为动是一种非规范化, 随意性很大的治党治国方式,

在实践中常常缺乏可操作性和稳定性, 难免走向反一桩摆设。总之, 制度建设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意义重面、事与愿违∃∃∃破坏人民民主、招致社会动乱。大, 因此必须加强制度建设, 不仅要抓好建章立制, 只有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更重要的是贯彻落实好制度, 维护制度的严肃性、改革完善我国的政治经济体制, 完善人民有序政治权威性和约束力, 确保制度的实效性。完备的制度参与等, 才能加强廉政建设。相信在今后, 人民群只有被严格地实施才是制度建设的应有之义, 否则众的参与机制、监督机制、举报人保护机制等进一就失去了制度建设的价值。

步完善后, 形成有力的反腐败的社会舆论和群众威

力, 任何贪污分子和贪污行为都会无处遁形的。五、高尚的思想道德与理想信念缺失

从总体上说, 在革命战争年代, 中国共产党全

党的思想道德境界是很高的。这主要通过共产党

自新民主主义革命一开始, 中国共产党人就认员救国救民而忘我奋斗、英勇献身的精神表现了出识到制度在反腐败斗争中的作用。后来, 无论在延来。而这种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民族精神和爱安时期, 还是建国初期, 中国共产党和政府都制定国精神的继承, 更是在弊政丛生、国衰民穷、民族危了干部管理制度和政纪法规, 以及财务审计和行政机不断加深的社会现实的刺激下产生的。这种精监察制度, 同时还制定了惩治贪污受贿的刑事法神不是对个人利益的追求, 也主要不是基于对人类规, 并建立了相应的司法制度等。当时所制定的制社会发展规律和中国国情的科学透彻的认识而产度法规, 不仅相当严厉, 而且是说得出做得到, 因而生的 理想力量 , 而是始于 拯救斯民与水火, 且能取信于民, 形成党风廉政建设的优良传统。在延护大厦之将倾 的社会责任感和正义感。

安时期, 中国共产党对黄克功案、肖玉璧案和刘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 长期处于不合法地位。那球案等的严肃处理, 以及建国后对刘青山、张子善时加入共产党首先意味着要为国为民而牺牲, 不但案以及朱德贵等案的严肃处理, 不仅对于廉政建设得不到任何实惠, 反而有被杀头的危险。所以, 一和反腐败斗争起到促进作用, 而且成为法制建设的切以个人得失为出发点的人, 以捞起个人名利为人典范。生目的的投机者, 决不会加入共产党。那时的共产

近些年来, 中国共产党制定了许多很好的制度党员, 从总体上看都是富有献身精神的民族精英。法规, 并在反腐倡廉建设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当在革命大熔炉里, 经过血与火的考验和党的教育, 四、 有法必依 与制度执行不力

第5期 陈文胜:中国共产党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反腐倡廉经验的现实思考

绝大多数人的思想道德境界都得到了升华。 集导作风和工作作风。政风是政府自身建设的组成体本质 社会本质 的人生价值观, 使得他们真正部分, 也是人民群众评价政府的一个重要标准。政做到为劳动人民群众的幸福而忘我奋斗。特殊的风状况如何, 直接关系到政府的形象, 关系到政府政治评判和道德评判的 参照系 使得许多人在为与人民的关系, 影响到政府工作的效率和成效。政人民革命而冲锋疆场、流血牺牲。相形之下, 任何风对于社会风气具有巨大的示范作用和带动效应, 图谋个人名利的言行都显得那么渺小、那样低级趣政风好就可以带动社会风气的好转, 政风不好势必味, 那样与革命斗争的需要格格不入。见贤思齐、会对社会风气产生负面影响。民风从动态角度而匡正自己的言行、克制自己的私欲, 正是老一辈革言可谓源远流长, 包容着历史与现实。民风的状况命家和共产党员能保持廉洁作风的原因。正如毛是透视党风、政风的一面镜子。一个良好的社会风泽东所说: 无数革命先烈, 为了人民的利益牺牲气又为推动党风、政风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氛围。三了他们的生命, 使我们活着的人, 想起他们就心里者既有区别, 又密不可分, 一损俱损, 一荣俱荣。难过, 难道我们还有什么个人利益不能牺牲, 还有上世纪四五十年代, 毛泽东等一代开国元勋的什么错误不能抛弃吗? [9]廉洁奉公的浩然正气, 极大地教育和感召了全体党

理想信念是人们行动的精神动力。而共产党员、干部和全国人民, 在神州大地上树起了引导党员的理想信念更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政治灵风、政风和社会风气向良性循环的 参政系 。五魂, 是思想行为的 总开关 总枢纽 。一旦 总开十年代形成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社会风尚和平关 出了问题, 整个系统都会随之出现问题。所等互助友爱的人际关系, 形成了对以权谋私、贪污以, 历来中国共产党都把坚持理想信念问题放在首腐化、以强欺弱、偷盗抢劫等邪恶现象的强大的舆要地位。在今天市场经济形势, 市场经济的竞争性论谴责氛围, 举国上下呈现出蓬勃高昂的忘我劳动和重利性一面, 会刺激人的攀比心理, 诱使见利忘精神。只要走访一些经历这段历史的老人, 或翻阅义、金钱至上的拜金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当年的报纸, 对此便一目了然。因此, 当人们在谈征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 市场交换的基本原则是等到当今的社会风气的时候, 在感叹社会世风日下、价交换, 这种市场体制的运行规则一旦溢出自己的信仰缺失, 道德滑坡, 法律意识淡薄, 尤其是对当今适用范围泛化到政治领域, 就会侵蚀政治体制的道金钱至上的价值取向, 以及腐败现象的忧愤之情俞德性, 导致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的发生。许多党员烈的同时, 对那时良好的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益干部, 正是由于放松了对自己思想道德的要求, 理愈加怀念。十七大报告提出: 优良的党风是凝聚想信念缺失, 从而最终在金钱、权力、美色等面前迷党心民心的巨大力量 , 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失自己, 沦为为人民所不齿的阶下囚。因此, 作为部都要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 , 弘扬新风正气, 一个党员干部要不断学习, 坚持共产党员理想信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 。这正说明从布衣念, 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百姓到国家最高领导人的心, 在反腐败问题上是息

息相通的。[11]六、党风、政风与民风

孟子说: 上有好者, 下必有甚焉者矣。君子

之德, 风也; 小人之德, 草也。草上之风, 必偃。 [10]七、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与改善生活古人云 成由勤俭败由奢 , 足见勤俭的重要意思是说, 上边的人喜欢做什么, 下边的人就会爱性。勤俭, 可以培养出一个人艰苦朴素的生活作得做得更加厉害。君子的德行好比风, 小人的德行风, 可以培养成一个社会清醇洁净的道德风尚。有好比草, 风向那边吹, 草必向那边倒。句形象地说法, 贪污与腐败是亲兄弟, 勤俭与廉政

在当今社会, 风气作为一个抽象概念可以具体是双胞胎, 很有道理。以史为鉴, 总结中国共产党化为党风、政风、民风等不同层次:党风是指党的组勤俭促廉的历史经验, 对当前的廉政建设仍具有重织和党员在思想、政治、工作、生活等各方面表现出要的借鉴价值。

来的一贯态度和行为。党的作风建设问题攸关党倡导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 反对铺的生命, 是党的建设的首要问题和核心问题。优良张浪费、奢靡享乐的不正之风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的党风是凝聚党心民心的巨大力量; 政风是指政府主张。早在中央苏区时期, 中共领导人就十分注重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作风, 主要包括思想作风、领节俭为本, 反对浪费, 与民同苦, 做到了 有盐同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27卷

咸, 无盐同淡 。为反对贪污浪费, 毛泽东指出:产党历史上先后进行了几次大规模的党内教育运 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 , 节省每一个铜板为动。比如, 延安时期的整风运动, 社会主义建设探着战争和革命事业。 [12]中央苏区1933年颁布了索时期的整党和整风运动, 历史转折时期真理标准! 关于惩治贪污浪费行为∀, 收到了很好的成效。问题的大讨论,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的 三

保先 教育等。这些思想教育运动的开在抗日战争的艰难时期, 党通过开展生产节约运讲 教育、

动, 形成了南泥湾精神, 既解决了当时被日伪封锁展都是时代对党的要求, 是历史的必然。这不仅是造成的物质匮乏的问题, 同时也有效地抵制了国民党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需要, 也是提高党党、政、军机关奢靡享乐之风对党的侵蚀。在抗战员自身素质和保持政党先进性的需要。对这些思即将胜利的时候, 毛泽东及时号召全党学习郭沫若想教育运动进行分析, 了解它们的功和过, 将为我写的! 甲申三百年祭∀, 要求从李自成领导的农民们总结历史经验教训, 指导今后的党内思想教育提政权因官员穷奢极侈, 腐化成风导致灭亡的历史中供一些借鉴。

延安整风运动召开前, 党的路线是正确的, 但

任何党员身上都表现七届二中全会上, 针对党内正在滋长的贪图享乐不党的作风并不是在任何地方、

宗派主义、党八股在党内严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 毛泽东及时地提出了 两得十分纯洁, 主观主义、

个务必 ; 毛泽东还把党中央搬迁到北京称为 赶重地存在, 常常兴风作浪, 对党的事业, 起着严重的考 , 就是要求全党执政后不能挥霍浪费、奢侈腐损害和腐蚀作用。因此, 提高党的作风, 提高党的吸取深刻的教训, 防患于未然。在建国前夕的党的化, 要跳出历代朝政由俭到奢最终覆灭的周期率。战斗力, 是党廉政建设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经过建国后, 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率先垂范、从1942年2月到1945年4月的整风运动, 党内的

宗派主义和党八股等党内不良作风得到身体力行带头勤俭节约、艰苦奋斗。1957年, 毛泽主观主义、

密切联系人民群众、批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了勤俭建国的方针。针清理和批判, 理论联系实际、

对党和政府日益滋长的铺张浪费、奢靡享乐的现评与自我批评三大优良作风得到倡导, 从而从思想

政治上、组织上保证了党的倡廉反腐斗争。建状, 开展了 三反 斗争。这些都收到了很好的上、

国以后, 党的地位发生了变化。执政党的地位, 很成效。

目前, 从整体上说, 广大党员干部是能够保持容易使党员干部沾染上官僚主义的习气, 脱离实际和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的, 改革开放以来和脱离群众的情况导致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不断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 即是很出现。出于对执政党和人民政权建设的迫切考虑,

政府内的好的说明。但是, 也不可否认, 有少数党员和领导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对克服和清除党内、

干部, 对于艰苦奋斗不以为然。他们有的认为:经官僚主义现象倾注了大量的心血, 并于1950年发济发展了, 没有必要再做 苦行僧 了; 有的认为搞动了整风运动, 1954年的政党运动, 1957年的 开市场经济, 不能太 小气 , 以免让人看不起, 影响门整风运动 等。

以上历史上的党内思想教育或整党活动, 对于单位或地方的发展; 也有的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

政党的廉洁起了明显观发生了变化, 滋长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等。防止和惩治官僚主义和腐败、

在上述思想影响和支配下, 导致一些地方奢侈之风的作用。我们今天从中至少可以得出这样几条经

验启示:一是始终把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放在首日盛, 屡禁不止。为了搞好反腐败斗争, 今后必须位, 并以此统一思想; 二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强化治理铺张浪费奢靡享乐之风, 把勤俭节约艰苦则, 重点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 三是要注重发奋斗之风落到实处。如采取领导干部率先垂范, 狠扬民主, 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四是要坚持整刹公款玩乐吃喝风, 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 严把用体教育与重点教育相结合, 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表人关, 引导全社会形成戒奢尚俭的舆论氛围等率作用; 五是始终坚持以保持党的先进性为核心进措施。行党内教育。六是党内学习教育活动一定要务实

八、整风、政党与其他党内教育有效, 切忌走过场、走形式。另外, 我们还应看到, 毛泽东指出: 掌握思想领导是掌握一切领导五十年代这些措施带有政治运动的特征, 曾给经济的第一位。 因此, 在各种思潮不断涌现的社会建设和民主与法制带来很大的副作用, 而且运用这中, 进行思想教育运动, 是非常有必要的。中国共种方式, 也不可能根治腐败。对于这些我们也应该[13]

第5期 陈文胜:中国共产党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反腐倡廉经验的现实思考

有清醒的认识。

新时期是以改革开放为鲜明特征的历史时期,

国内外形势瞬息万变, 问题层出不穷。党如何教育

党员和党员干部不断地、反复地经受得起复杂而严

峻的考验, 特别是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两大考验,

这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内教育的实践中面临的

重要的理论课题。在这种情况下, 深入总结上世纪

四五十年代的党内教育活动, 对今天的党内教育活

动将不无裨益。

总之, 中国共产党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反腐倡

廉建设, 在党的历史上, 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 为

我们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历史经验。认真回顾和总

结这个时期的反腐倡廉经验, 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

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同时要注意到, 对于反腐

倡廉的历史经验, 既要反对过时论, 又要反对机械

照搬, 而最要紧的是, 反对现实生活中那种对历史

经验的 貌合神离 。如群众监督不足, 制度执行

不力, 领导失范, 理想信仰缺失、精神贫乏、功利泛

滥、道德滑坡、法律意识淡薄等等。只有清醒地认

识到当今对这些历史经验继承地不足, 才能正确地

找到影响当今反腐败成效的症结, 以及对症下药;

才能很好的继承历史经验, 提炼可供当代中国反腐

倡廉建设借鉴的思路和方法, 形成中国共产党反腐

倡廉建设的规律性认识, 构建中国惩治与预防腐败

的战略框架, 坚持科学发展观,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参考文献][1]管子#心术篇[M].[2]毛泽东文集(第6卷) [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9:17. [3]邓小平文选(第2卷) [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260. [4]论语#颜渊[M].[5]论语#子路[M].[6]毛泽东选集(第2卷) [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522. [7]盐铁论#疾贪[M].[8]关于中央一级反贪污斗争的总结[N ].红色中华, 1934 3 27. [9]毛泽东选集(第3卷) [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1097. [10]孟子#滕文公[M].[11]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C].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52 53. [12]毛泽东选集(第1卷) [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134. [13]毛泽东文集(第2卷) [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435. (责任编辑:朱德东)

Realistic Thinking on the Experience of Anti corruption and Fostering Cleanness of

Chinese Co mmunist Party in t he 1940s and 1950s

C HEN W en sheng

(School ofM arxis m, R e nm in Universit y of Ch i na, B eiji ng 100872, Ch ina )

co rruption and fosteri ng c l eanness o f Ch i nese Comm un i st P arty i n t he 1940s and 1950s l eav Abst 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anti

es g l or i ous fact i n the P arty %s hist o ry and prov ides us w it h much he l pful en li ghten m ent . Careful retrospect and su mm ar i zati on of the expe rience on anti corruption and fosteri ng c l eanness i n this period i s o f i m portan t , fa r reachi ng and rea l historic si gn ificance . Learni ng h i stor i c expe rience shou l d fi ght aga i nst doctri na iris m and oppose to dev iati ng a w ay from h isto ric experience as w e l. l K ey words :Ch i nese Co mm un ist P arty ; constructi on o f anti co rruption and fosteri ng cleanness ; m ove m ent o f rectify i ng i nco rrect w ork sty l e ; m ove m ent of rec tif y i ng i ncorrect rou te of t he P arty

2010年10月

O ct . 2010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 ournal of Chongq i ng T echnology and Bus i ness Un i versity(Soci al Sciences Ed ition) 第27卷第5期Vo l 27 NO . 5do:i 12. 3969/.j issn . 1672 0598. 2010. 05. 003

中国共产党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反腐倡廉

经验的现实思考*

陈文胜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北京100872)

[摘要]中国共产党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的反腐倡廉建设, 在党的历史上, 留下了光辉灿

烂的一页, 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认真回顾和总结这个时期的反腐倡廉经验, 有着十

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对历史经验的学习, 既要反对教条主义式的照搬, 也要

反对对历史经验的背离。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反腐倡廉建设; 整冈运动; 政党运动

[中图分类号]D630. 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0598(2010) 05-0010-06

反腐倡廉是一项民心工程, 而民心关乎政权,

[1]从中国共产党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反腐倡廉建设 政之所兴, 在顺民心; 政之所废, 在逆民心 。民的回顾和反思中得出可以借鉴的经验与教训, 那么

意是民心的体现。反腐倡廉建设的成效如何, 民意岂不比一般的议论更有意义? 本文试图以历史与是最好的检测标尺。今天, 人们每每谈起廉政建设现实相结合的角度, 从几组对应或相近关系中, 对的问题, 大都流露出对延安时期和上世纪五十年代当今的反腐倡廉建设做一些探讨。

那廉洁党风和廉洁政治的怀旧之情。毛泽东在新

中国建立初期就要求: 全国一切革命工作人员永

远保持过去十余年间在延安和陕甘宁边区的工作

人员所具有的艰苦奋斗的作风。 [2]一、生存危机、执政危机和腐蚀蜕变英国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在! 历史研究∀中有个重要的 挑战与迎战 理论。他在该理论里

揭示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规律。认为文明演进的动日, 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召集的干部会议讲话上也强

[3]调 一定要努力恢复延安的光荣传统 ; 1989年力来源于内在机制的矛盾运动, 即文明的发展是由

9月4日, 邓小平在与中共中央政治局六位常委及于人类面对某种困难的挑战进行成功的迎战。对万里、杨尚昆的谈话中, 又明确提出:在思想道德觉于人类文明来说, 挑战来自然环境和人为环境。只悟方面, 我们的目标是恢复到五十年代的水平。人要迎战敌不过挑战, 文明就可能衰落下来。并且强们之所以对民主革命时期和五十年代的党风、政风调, 卓越来自艰辛 。文明理论的启示在于:人类怀恋不已, 这也说明那时的党风建设、廉政建设成自决能力强弱, 以及自控能力的大小是现代文明发效显著。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取得民主革命的胜利,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清正廉洁, 赢得民心。

对研究反腐败问题, 季正矩研究员在! 通往廉展的决定性因素, 面对现代社会的生产危机, 我们只有主动去选择和行动才有出路。如果把该理论不恰当的借用到反腐倡廉领域1980年1月16洁之路∀一书中提出四条思路和原则, 其中两条是的话, 反腐败的主体无疑就是人类, 腐败就是人类热话题冷思考; 经世致用和责任感。研究历史的最文明发展时刻面临的挑战和危机, 无论自然环境还终目的是为了自我拯救, 历史与未来之间具有内在是社会环境都是影响反腐败的重要因子。因为, 自的关联性, 我们能从历史的启示中寻找当代生存困从私有制产生以来, 腐败就是古今中外各种社会制境的出路。 悟以往之不鉴, 知来者之可追。 如果度下都存在的问题, 成为严重影响人民生活和政权[收稿日期]2010 05 14

[作者简介]陈文胜(1975∃), 男, 河南信阳人; 博士, 在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共党史专业就读, 主要从

事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研究。*

第5期 陈文胜:中国共产党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反腐倡廉经验的现实思考

及社会稳定的因素。反对腐败, 建设廉政, 已成为取报酬的模范。 老一辈革命家, 在廉政问题上当今世界各国政治生活中一个不衰的话题, 成为关以身作则的动人事迹早已在辽阔的神州大地传为乎当今世界各国政治文明发展和经济社会可持续佳话。在他们的感召下, 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发展的重要政治任务。近现代政党政治的实践表民政权, 曾以前所未有的廉洁形象赢得中国人民的明, 一个政党的兴衰存亡与廉洁政治紧密相关, 也敬仰, 形成了让国人怀念不已的四五十年代的廉洁与党内权力机制运行的效能有关。从新中国成立风气。从这个意义上说, 共产党人实现了 以其昭前党的生存危机到新中国成立后的执政危机, 再到昭, 使人昭昭 大臣洁, 小臣廉 的理想。

改革开放时期党员队伍面临腐蚀蜕变的危机, 始终在新的历史时期, 为政清廉已成为群众衡量干是中国共产党面临的挑战与考验。如果说上世纪部的重要标准。各级领导干部的政治和道德行为四五十年代残酷的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 长期分散是否廉洁、公正、高尚, 对全党全社会具有巨大的示的艰苦险恶的农村战争环境及非法的城市地下工范感召和引导作用。领导干部只有从自身做起, 政作, 以及绝对平均为特点的军事共产主义供给制, 治上严格要求, 生活上低标准, 工作上挑重担, 才能这些条件迫使中国共产党认真履行自己的义务和理直气壮地抓廉政建设, 旗帜鲜明地反腐败。 欲职责、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廉洁奉公、艰苦奋影正者端其表, 欲下廉者先其身 [7][6] 上梁不正、下斗, 而最终赢得民心, 赢得政权的话, 那么, 在新的梁歪, 中梁不正倒下来 , 就是这个道理。只有像历史时期, 如何在执政条件下继续赢得人民群众最上世纪四五十年代那样, 领导干部自觉清正廉洁, 广泛的认同、支持和拥戴, 始终是必须回答好的一廉政建设才能取得更大成效。如果领导失范, 说的个重大课题。是一套、做的又是一套, 己身不正, 何能正人? 还能

谈什么反腐呢? 而如今的财产申报制度迟迟没有

推行, 顾虑重重, 阻力重重, 值得让人深思。二、领导率先垂范和领导失范中国传统文化中, 在廉政思想方面有许多合理

内核。比如, 孔子曰: 政者正也, 子帅以正, 孰敢

不正。 [4]三、群众监督与群众有序参与在半个多世纪的革命和建设中, 中国共产党人

为了保证自身及革命政权的廉洁, 始终同腐败现象

设的历史来看, 党中央和毛泽东最惯用的廉政建设

命战争时期, 中国共产党就在中央苏区发动大规模 其身正, 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 虽令不[5]从。 苟正其身矣, 于从政乎何有? 不能正其身, 社会有着决定性影响, 百姓的行为举止是否规范, 行。俗语说, 打铁还有自身硬即是这个道理。如正人何 。即孔子认为, 国家统治者的行为, 对进行坚决的斗争。从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廉政建是否符合国家的道德要求, 取决于统治者本人的言措施就是依靠人民群众开展反腐败斗争。土地革

在谈到毛泽东领导的中国民主革命和社会主的群众性检举贪污运动。党领导、发动群众进行的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廉政建设, 几乎所有人都承认反腐败的初次战斗, 战果辉煌。它使中国共产党人这样一个历史事实: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率先垂范深切地认识到群众参与反腐的威力。当时! 关于和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和言传身教比纯粹的道德劝中央一级反贪污斗争的总结∀中说: 多数的贪污诫更有说服力。以毛泽东为中心的老一辈无产阶案件是由通讯员而检举, 更是由于群众的参加与揭级革命家, 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发。

革命和建设时期, 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是极其简[8]笔者从中国共产党1939年2月至1941年5月这段时间所办的! 新中华报∀中, 共搜集到有关朴、清正廉洁的。被尊称为中共 五老 的董必武、反腐败案件报道35篇; 从1941年5月至1947年3林伯渠、吴玉章、徐特立、谢觉哉五位革命老人, 他月所办的! 解放日报∀中, 共搜集到有关反腐败案们可谓位尊权重, 但他们艰苦奋斗, 清正廉洁的革件报道58篇; 另外, 从1938年至1942年的! 抗敌命情操成为时人的楷模。毛泽东曾反复告诫全党:报∀中, 共搜集到有关反腐败案件报道23篇。在整 共产党的先锋作用和模范作用也是十分重要的。理汇编这些反腐败资料时, 发现其中几乎所有的反共产党员在八路军和新四军中, 应该成为英勇作战腐败案件从揭发到惩治都离不开群众的参与。这的麻烦, 执行命令的模范, 遵守纪律的模范, 政治工充分说明, 中国共产党在反腐败中, 尊重人民群众, 作的模范和内部团结的模范。 共产党员在政府相信人民群众, 紧密联系人民群众, 全心全意为群工作中, 应该是十分廉洁、不用私人、多做工作、少众服务, 这与当时贪污腐化与民争利的国民党有着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27卷

天壤之别的。而且事实上, 群众的监督和党的教前固然存在着制度不配套、立法滞后等问题, 但最育, 使得中央苏区、陕甘宁边区和抗日民主根据地要紧的是有令不行、有禁不止, 执法不严, 有法不的廉政建设收到了明显的成效。这些发动群众揭依, 制度成摆设, 形同虚设, 甚至执纪违纪、执法犯露和惩处贪污腐败分子的斗争, 无疑为中国共产党法, 而又缺乏监督制约机制, 从而使制度法规失去人特别是毛泽东五十年代廉政建设提供了原始的应有的约束力和严肃性, 客观上组长了消极腐败现最有说服力的实践和理论依据。新中国建立初期, 象。实际上, 在反腐败实践中, 我们并不缺少制度, 中国共产党不断地发动了整风运动(1950年) 、 三而是缺少反腐败制度的适应性、严密性、规划性、配反 运动(1951年) 和整党运动(1953∃1954年) 。套性、未来性, 以及真正落实和依法从政, 这是导致通过这些运动, 党和政府严厉惩处了少数腐败分制度反腐 华而不实 的根源。十五大以来, 我国子, 清除了一些不合格的党员。据统计, 到1952年出台了很多制度, 有学者统计, 仅省部级以上部门6月初, 全国共揭发出贪污分子1226984人, 其中制定的制度性规范就有2000多件。在干部选拔有党员202683人。任用、行政审批、工程招投标等权力运作的各个环

实践证明, 依靠和发动群众开展反腐败斗争对节, 都有不同形式的规章制度, 内容涵盖了党纪、政于清除党和政府中的阴暗面, 去防止和惩治官僚主纪直至刑事处罚, 但收效未能令人满意。我们在制义分子和腐败分子, 保证党和政府的廉洁, 在一定度中所预设的种种监督、制约机制并没有真正发挥历史条件下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 在发动群众开作用, 这使得规范的制度得不到遵循, 而各种 潜展反腐败斗争的同时, 一定要把握尺度。尤其要谨规则 甚至 监守自盗 的行为却大行其道, 大大打防大规模的群众政治运动。这是因为群众政治运击了人们对制度反腐的信心和决心, 致使制度成为动是一种非规范化, 随意性很大的治党治国方式,

在实践中常常缺乏可操作性和稳定性, 难免走向反一桩摆设。总之, 制度建设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意义重面、事与愿违∃∃∃破坏人民民主、招致社会动乱。大, 因此必须加强制度建设, 不仅要抓好建章立制, 只有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更重要的是贯彻落实好制度, 维护制度的严肃性、改革完善我国的政治经济体制, 完善人民有序政治权威性和约束力, 确保制度的实效性。完备的制度参与等, 才能加强廉政建设。相信在今后, 人民群只有被严格地实施才是制度建设的应有之义, 否则众的参与机制、监督机制、举报人保护机制等进一就失去了制度建设的价值。

步完善后, 形成有力的反腐败的社会舆论和群众威

力, 任何贪污分子和贪污行为都会无处遁形的。五、高尚的思想道德与理想信念缺失

从总体上说, 在革命战争年代, 中国共产党全

党的思想道德境界是很高的。这主要通过共产党

自新民主主义革命一开始, 中国共产党人就认员救国救民而忘我奋斗、英勇献身的精神表现了出识到制度在反腐败斗争中的作用。后来, 无论在延来。而这种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民族精神和爱安时期, 还是建国初期, 中国共产党和政府都制定国精神的继承, 更是在弊政丛生、国衰民穷、民族危了干部管理制度和政纪法规, 以及财务审计和行政机不断加深的社会现实的刺激下产生的。这种精监察制度, 同时还制定了惩治贪污受贿的刑事法神不是对个人利益的追求, 也主要不是基于对人类规, 并建立了相应的司法制度等。当时所制定的制社会发展规律和中国国情的科学透彻的认识而产度法规, 不仅相当严厉, 而且是说得出做得到, 因而生的 理想力量 , 而是始于 拯救斯民与水火, 且能取信于民, 形成党风廉政建设的优良传统。在延护大厦之将倾 的社会责任感和正义感。

安时期, 中国共产党对黄克功案、肖玉璧案和刘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 长期处于不合法地位。那球案等的严肃处理, 以及建国后对刘青山、张子善时加入共产党首先意味着要为国为民而牺牲, 不但案以及朱德贵等案的严肃处理, 不仅对于廉政建设得不到任何实惠, 反而有被杀头的危险。所以, 一和反腐败斗争起到促进作用, 而且成为法制建设的切以个人得失为出发点的人, 以捞起个人名利为人典范。生目的的投机者, 决不会加入共产党。那时的共产

近些年来, 中国共产党制定了许多很好的制度党员, 从总体上看都是富有献身精神的民族精英。法规, 并在反腐倡廉建设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当在革命大熔炉里, 经过血与火的考验和党的教育, 四、 有法必依 与制度执行不力

第5期 陈文胜:中国共产党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反腐倡廉经验的现实思考

绝大多数人的思想道德境界都得到了升华。 集导作风和工作作风。政风是政府自身建设的组成体本质 社会本质 的人生价值观, 使得他们真正部分, 也是人民群众评价政府的一个重要标准。政做到为劳动人民群众的幸福而忘我奋斗。特殊的风状况如何, 直接关系到政府的形象, 关系到政府政治评判和道德评判的 参照系 使得许多人在为与人民的关系, 影响到政府工作的效率和成效。政人民革命而冲锋疆场、流血牺牲。相形之下, 任何风对于社会风气具有巨大的示范作用和带动效应, 图谋个人名利的言行都显得那么渺小、那样低级趣政风好就可以带动社会风气的好转, 政风不好势必味, 那样与革命斗争的需要格格不入。见贤思齐、会对社会风气产生负面影响。民风从动态角度而匡正自己的言行、克制自己的私欲, 正是老一辈革言可谓源远流长, 包容着历史与现实。民风的状况命家和共产党员能保持廉洁作风的原因。正如毛是透视党风、政风的一面镜子。一个良好的社会风泽东所说: 无数革命先烈, 为了人民的利益牺牲气又为推动党风、政风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氛围。三了他们的生命, 使我们活着的人, 想起他们就心里者既有区别, 又密不可分, 一损俱损, 一荣俱荣。难过, 难道我们还有什么个人利益不能牺牲, 还有上世纪四五十年代, 毛泽东等一代开国元勋的什么错误不能抛弃吗? [9]廉洁奉公的浩然正气, 极大地教育和感召了全体党

理想信念是人们行动的精神动力。而共产党员、干部和全国人民, 在神州大地上树起了引导党员的理想信念更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政治灵风、政风和社会风气向良性循环的 参政系 。五魂, 是思想行为的 总开关 总枢纽 。一旦 总开十年代形成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社会风尚和平关 出了问题, 整个系统都会随之出现问题。所等互助友爱的人际关系, 形成了对以权谋私、贪污以, 历来中国共产党都把坚持理想信念问题放在首腐化、以强欺弱、偷盗抢劫等邪恶现象的强大的舆要地位。在今天市场经济形势, 市场经济的竞争性论谴责氛围, 举国上下呈现出蓬勃高昂的忘我劳动和重利性一面, 会刺激人的攀比心理, 诱使见利忘精神。只要走访一些经历这段历史的老人, 或翻阅义、金钱至上的拜金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当年的报纸, 对此便一目了然。因此, 当人们在谈征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 市场交换的基本原则是等到当今的社会风气的时候, 在感叹社会世风日下、价交换, 这种市场体制的运行规则一旦溢出自己的信仰缺失, 道德滑坡, 法律意识淡薄, 尤其是对当今适用范围泛化到政治领域, 就会侵蚀政治体制的道金钱至上的价值取向, 以及腐败现象的忧愤之情俞德性, 导致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的发生。许多党员烈的同时, 对那时良好的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益干部, 正是由于放松了对自己思想道德的要求, 理愈加怀念。十七大报告提出: 优良的党风是凝聚想信念缺失, 从而最终在金钱、权力、美色等面前迷党心民心的巨大力量 , 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失自己, 沦为为人民所不齿的阶下囚。因此, 作为部都要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 , 弘扬新风正气, 一个党员干部要不断学习, 坚持共产党员理想信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 。这正说明从布衣念, 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百姓到国家最高领导人的心, 在反腐败问题上是息

息相通的。[11]六、党风、政风与民风

孟子说: 上有好者, 下必有甚焉者矣。君子

之德, 风也; 小人之德, 草也。草上之风, 必偃。 [10]七、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与改善生活古人云 成由勤俭败由奢 , 足见勤俭的重要意思是说, 上边的人喜欢做什么, 下边的人就会爱性。勤俭, 可以培养出一个人艰苦朴素的生活作得做得更加厉害。君子的德行好比风, 小人的德行风, 可以培养成一个社会清醇洁净的道德风尚。有好比草, 风向那边吹, 草必向那边倒。句形象地说法, 贪污与腐败是亲兄弟, 勤俭与廉政

在当今社会, 风气作为一个抽象概念可以具体是双胞胎, 很有道理。以史为鉴, 总结中国共产党化为党风、政风、民风等不同层次:党风是指党的组勤俭促廉的历史经验, 对当前的廉政建设仍具有重织和党员在思想、政治、工作、生活等各方面表现出要的借鉴价值。

来的一贯态度和行为。党的作风建设问题攸关党倡导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 反对铺的生命, 是党的建设的首要问题和核心问题。优良张浪费、奢靡享乐的不正之风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的党风是凝聚党心民心的巨大力量; 政风是指政府主张。早在中央苏区时期, 中共领导人就十分注重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作风, 主要包括思想作风、领节俭为本, 反对浪费, 与民同苦, 做到了 有盐同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27卷

咸, 无盐同淡 。为反对贪污浪费, 毛泽东指出:产党历史上先后进行了几次大规模的党内教育运 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 , 节省每一个铜板为动。比如, 延安时期的整风运动, 社会主义建设探着战争和革命事业。 [12]中央苏区1933年颁布了索时期的整党和整风运动, 历史转折时期真理标准! 关于惩治贪污浪费行为∀, 收到了很好的成效。问题的大讨论,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的 三

保先 教育等。这些思想教育运动的开在抗日战争的艰难时期, 党通过开展生产节约运讲 教育、

动, 形成了南泥湾精神, 既解决了当时被日伪封锁展都是时代对党的要求, 是历史的必然。这不仅是造成的物质匮乏的问题, 同时也有效地抵制了国民党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需要, 也是提高党党、政、军机关奢靡享乐之风对党的侵蚀。在抗战员自身素质和保持政党先进性的需要。对这些思即将胜利的时候, 毛泽东及时号召全党学习郭沫若想教育运动进行分析, 了解它们的功和过, 将为我写的! 甲申三百年祭∀, 要求从李自成领导的农民们总结历史经验教训, 指导今后的党内思想教育提政权因官员穷奢极侈, 腐化成风导致灭亡的历史中供一些借鉴。

延安整风运动召开前, 党的路线是正确的, 但

任何党员身上都表现七届二中全会上, 针对党内正在滋长的贪图享乐不党的作风并不是在任何地方、

宗派主义、党八股在党内严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 毛泽东及时地提出了 两得十分纯洁, 主观主义、

个务必 ; 毛泽东还把党中央搬迁到北京称为 赶重地存在, 常常兴风作浪, 对党的事业, 起着严重的考 , 就是要求全党执政后不能挥霍浪费、奢侈腐损害和腐蚀作用。因此, 提高党的作风, 提高党的吸取深刻的教训, 防患于未然。在建国前夕的党的化, 要跳出历代朝政由俭到奢最终覆灭的周期率。战斗力, 是党廉政建设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经过建国后, 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率先垂范、从1942年2月到1945年4月的整风运动, 党内的

宗派主义和党八股等党内不良作风得到身体力行带头勤俭节约、艰苦奋斗。1957年, 毛泽主观主义、

密切联系人民群众、批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了勤俭建国的方针。针清理和批判, 理论联系实际、

对党和政府日益滋长的铺张浪费、奢靡享乐的现评与自我批评三大优良作风得到倡导, 从而从思想

政治上、组织上保证了党的倡廉反腐斗争。建状, 开展了 三反 斗争。这些都收到了很好的上、

国以后, 党的地位发生了变化。执政党的地位, 很成效。

目前, 从整体上说, 广大党员干部是能够保持容易使党员干部沾染上官僚主义的习气, 脱离实际和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的, 改革开放以来和脱离群众的情况导致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不断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 即是很出现。出于对执政党和人民政权建设的迫切考虑,

政府内的好的说明。但是, 也不可否认, 有少数党员和领导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对克服和清除党内、

干部, 对于艰苦奋斗不以为然。他们有的认为:经官僚主义现象倾注了大量的心血, 并于1950年发济发展了, 没有必要再做 苦行僧 了; 有的认为搞动了整风运动, 1954年的政党运动, 1957年的 开市场经济, 不能太 小气 , 以免让人看不起, 影响门整风运动 等。

以上历史上的党内思想教育或整党活动, 对于单位或地方的发展; 也有的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

政党的廉洁起了明显观发生了变化, 滋长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等。防止和惩治官僚主义和腐败、

在上述思想影响和支配下, 导致一些地方奢侈之风的作用。我们今天从中至少可以得出这样几条经

验启示:一是始终把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放在首日盛, 屡禁不止。为了搞好反腐败斗争, 今后必须位, 并以此统一思想; 二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强化治理铺张浪费奢靡享乐之风, 把勤俭节约艰苦则, 重点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 三是要注重发奋斗之风落到实处。如采取领导干部率先垂范, 狠扬民主, 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四是要坚持整刹公款玩乐吃喝风, 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 严把用体教育与重点教育相结合, 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表人关, 引导全社会形成戒奢尚俭的舆论氛围等率作用; 五是始终坚持以保持党的先进性为核心进措施。行党内教育。六是党内学习教育活动一定要务实

八、整风、政党与其他党内教育有效, 切忌走过场、走形式。另外, 我们还应看到, 毛泽东指出: 掌握思想领导是掌握一切领导五十年代这些措施带有政治运动的特征, 曾给经济的第一位。 因此, 在各种思潮不断涌现的社会建设和民主与法制带来很大的副作用, 而且运用这中, 进行思想教育运动, 是非常有必要的。中国共种方式, 也不可能根治腐败。对于这些我们也应该[13]

第5期 陈文胜:中国共产党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反腐倡廉经验的现实思考

有清醒的认识。

新时期是以改革开放为鲜明特征的历史时期,

国内外形势瞬息万变, 问题层出不穷。党如何教育

党员和党员干部不断地、反复地经受得起复杂而严

峻的考验, 特别是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两大考验,

这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内教育的实践中面临的

重要的理论课题。在这种情况下, 深入总结上世纪

四五十年代的党内教育活动, 对今天的党内教育活

动将不无裨益。

总之, 中国共产党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反腐倡

廉建设, 在党的历史上, 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 为

我们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历史经验。认真回顾和总

结这个时期的反腐倡廉经验, 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

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同时要注意到, 对于反腐

倡廉的历史经验, 既要反对过时论, 又要反对机械

照搬, 而最要紧的是, 反对现实生活中那种对历史

经验的 貌合神离 。如群众监督不足, 制度执行

不力, 领导失范, 理想信仰缺失、精神贫乏、功利泛

滥、道德滑坡、法律意识淡薄等等。只有清醒地认

识到当今对这些历史经验继承地不足, 才能正确地

找到影响当今反腐败成效的症结, 以及对症下药;

才能很好的继承历史经验, 提炼可供当代中国反腐

倡廉建设借鉴的思路和方法, 形成中国共产党反腐

倡廉建设的规律性认识, 构建中国惩治与预防腐败

的战略框架, 坚持科学发展观,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参考文献][1]管子#心术篇[M].[2]毛泽东文集(第6卷) [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9:17. [3]邓小平文选(第2卷) [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260. [4]论语#颜渊[M].[5]论语#子路[M].[6]毛泽东选集(第2卷) [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522. [7]盐铁论#疾贪[M].[8]关于中央一级反贪污斗争的总结[N ].红色中华, 1934 3 27. [9]毛泽东选集(第3卷) [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1097. [10]孟子#滕文公[M].[11]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C].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52 53. [12]毛泽东选集(第1卷) [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134. [13]毛泽东文集(第2卷) [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435. (责任编辑:朱德东)

Realistic Thinking on the Experience of Anti corruption and Fostering Cleanness of

Chinese Co mmunist Party in t he 1940s and 1950s

C HEN W en sheng

(School ofM arxis m, R e nm in Universit y of Ch i na, B eiji ng 100872, Ch ina )

co rruption and fosteri ng c l eanness o f Ch i nese Comm un i st P arty i n t he 1940s and 1950s l eav Abst 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anti

es g l or i ous fact i n the P arty %s hist o ry and prov ides us w it h much he l pful en li ghten m ent . Careful retrospect and su mm ar i zati on of the expe rience on anti corruption and fosteri ng c l eanness i n this period i s o f i m portan t , fa r reachi ng and rea l historic si gn ificance . Learni ng h i stor i c expe rience shou l d fi ght aga i nst doctri na iris m and oppose to dev iati ng a w ay from h isto ric experience as w e l. l K ey words :Ch i nese Co mm un ist P arty ; constructi on o f anti co rruption and fosteri ng cleanness ; m ove m ent o f rectify i ng i nco rrect w ork sty l e ; m ove m ent of rec tif y i ng i ncorrect rou te of t he P arty


相关文章

  • 厦门大学党校50期思考题
  • 27.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是什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应该如何学习和弘扬雷锋精神? (1)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集中体现为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 ...查看


  • 探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腐倡廉道路
  • 探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腐倡廉道路 福建省宁德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罗巧华 摘要:廉政建设是关系人心向背.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议题,是实现党的建设科学化的长期工程.文章尝试分析建国以来我国廉政建设的各个发展阶段及其特点,探寻反腐倡 ...查看


  • 当前反腐倡廉面临的形势
  • 第一讲 当前反腐倡廉面临的形势与任务 加强反腐倡廉工作,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保证.加强反腐倡廉工作,是壮大国有经济,巩固党执政物质基础的必然要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是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密切党群干 ...查看


  • 政府审计与反腐败
  • 政府审计与反腐败 摘要:腐败是一种滥用公共权力谋取私利的行为, 腐败现象具有历史性和社会性.反腐败一直是各国政府关注的重点.各国经验表明, 反腐败需要立法.行政.司法.审计.制度.新闻媒体等方面联合出击.反腐败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需要 ...查看


  • 一支粉笔写春秋
  • 一支粉笔写春秋 三尺讲台铸师魂 大田五中 方秀妹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亲爱的朋友们: 大家好! 记得法国大文豪雨果曾经说过:"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 ...查看


  • 浅析中国改革的成功经验与不足
  • 浅析中国改革的成功经验与不足 今年是改革开放的第三十五个年头,改革开放这三十多年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自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在1978 年12 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改革开放路线以来,中国经济以超过8%的年经济增长率持续 ...查看


  • 调查对象及方法
  • 调查对象及方法 本次<大学生关注十八大情况>的调查报告是在当前最热点话题的影响下进行的,调查 对象为郑州大学工学院在校生, 调查方法为面对面问卷调查. 该调查贴近大学校园生活和学 习,既是热点话题,又是整个社会所关注的话题. 调 ...查看


  • 伟大的贡献,历史的丰碑
  • 作者:邢世忠 国防大学学报 1998年04期 党的十五大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重要历史性会议.江泽民同志的报告,是我们党面向新世纪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这里,我结合参加党的十五大的体会,着重对十五大的重 ...查看


  • 加强党的建设的必要性解析
  • 加强党的建设的必要性解析 [摘要]:区别于西方的选举党,中国共产党属于领导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的确立是历史选择的结果,而中国共产党的民主性是由其本性所决定,由中国共产党党章所规定的.这两个前提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的必要性.要保持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