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社会化

第四章 人的社会化

教学辅导

基本概念:

1、人的社会化:就是指一个从出生,从不知不识的生物个体的人,经过不断地学习知识、技能和社会规范,培养和提高自己的社会需要,发展自己的社会性,把自己一体化到群体中去,从而使社会不断延续和发展下去的基本过程。

2、“心理上的断乳”:是心理学家对人的青年期的一种比喻说法,也叫“第二次诞生”。生理上的断乳是改变婴儿生活习惯,是一次生理危机,而青年走入社会也是重大的转变,又一次形成危机,可以认为是心理上的断乳.

3、个性:是指一个人在他的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形成的观念,态度与习惯等心理特征。它是个人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4、内化:指人把外界事物,通过自己的劳动实践和高级神经活动,转变为自己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规范的过程。

5、再社会化: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犯有越轨行为,被有关司法、公安部门收容,强制性地进行教化的过程。

论述

1、社会化的涵义与实质

社会化是指一个从出生,从一个不知不识的生物个休的人,经过不断地学习知识,技能 和社会规范,培养和提高自己的社会需要,发展自己的社会性,把自己一体化到群体中去, 从而使社会不断延续和发展下去的基本过程。

社会化的过程是从人刚出生开始的。社会化的内容指学习社会文化,即学习知识、技能和社会规范。社会化的目标是为了发展人的社会性,即把人从一个生物人转变为社会人,使社会不断延续和发展下去。

人的社会化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人的需要与环境和教育的结合,是人的社会化,人的成长和发展变化的实质。

2、社会化的基本内容

①传授生活技能。包括基本生活的各种动作技巧,社会交往的技能,即学习语言和其他 文化;谋求一定职业生活的专业的知识技能。

②教导社会规范。社会规范是社会成员的行为准则。它约束人们的行为、调整人们的关 系、维持整个社会的秩序。规范先于个人存在,一个人要参与社会生活必须学习这些规范,才能同他人交往共事。

③指点生活目标。生活目标即人生观,一个人的人生观对于他的一生有重大影响,因 此,如何通过社会化指点青年人生观的健康发展,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④提供角色人选。通过人的社会化过程,其最终目的人向社会输送合格的社会角色人 选。

3、继续社会化和再社会化的异同。

①继续社会化指人们为了适应变动着的形势,在完成了社会化的基本过程之后的继续

学习社会文化的过程。再社会化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犯有越轨行为,被有关司法、公安部门 收容,强制性地进行教化的过程。

②相同点:都是对人进行社会化,都是让人学习社会文化,都是让人学习社会文化、价 值与行为规范。

③不同点:

a 、继续社会化对前一段社会化是肯定的,而再社会化对前一段社会化是否定的。

b 、继续社会化是非强制性的,再社会化是强制性的。

4、社会化对形成个性的影响。

①个性的形成有其生理、心理基础。先天的遗传,人的身体方面的因素对个性形成是有 影响的。

②一个人的个性形成和发展,既受自身生理和心理条件的制约。在人的个性的形成过程 中,生理、心理因素都以社会因素为中介发挥作用。因此,人的个性是个人社会化的产物,是随着个人社会化的进程而逐步形成和发展的。可以通过社会化来塑造一个人的个性。

5、社会化的必要性

从个人角度分析:

(1)社会化是个人适应社会,参与社会生活,在社会中独立生存的必要前提。

(2)社会化是个人适应社会变迁的重要途径。

从社会角度分析,社会化是人类社会运行及人类文化不断延续和发展的前提条件。

(1)社会的延续和发展必须要有合格的社会成员。

(2)没有社会化,社会及文化就不能保持其一致性,共同的社会目标就无法实现。

第四章 人的社会化

教学辅导

基本概念:

1、人的社会化:就是指一个从出生,从不知不识的生物个体的人,经过不断地学习知识、技能和社会规范,培养和提高自己的社会需要,发展自己的社会性,把自己一体化到群体中去,从而使社会不断延续和发展下去的基本过程。

2、“心理上的断乳”:是心理学家对人的青年期的一种比喻说法,也叫“第二次诞生”。生理上的断乳是改变婴儿生活习惯,是一次生理危机,而青年走入社会也是重大的转变,又一次形成危机,可以认为是心理上的断乳.

3、个性:是指一个人在他的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形成的观念,态度与习惯等心理特征。它是个人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4、内化:指人把外界事物,通过自己的劳动实践和高级神经活动,转变为自己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规范的过程。

5、再社会化: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犯有越轨行为,被有关司法、公安部门收容,强制性地进行教化的过程。

论述

1、社会化的涵义与实质

社会化是指一个从出生,从一个不知不识的生物个休的人,经过不断地学习知识,技能 和社会规范,培养和提高自己的社会需要,发展自己的社会性,把自己一体化到群体中去, 从而使社会不断延续和发展下去的基本过程。

社会化的过程是从人刚出生开始的。社会化的内容指学习社会文化,即学习知识、技能和社会规范。社会化的目标是为了发展人的社会性,即把人从一个生物人转变为社会人,使社会不断延续和发展下去。

人的社会化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人的需要与环境和教育的结合,是人的社会化,人的成长和发展变化的实质。

2、社会化的基本内容

①传授生活技能。包括基本生活的各种动作技巧,社会交往的技能,即学习语言和其他 文化;谋求一定职业生活的专业的知识技能。

②教导社会规范。社会规范是社会成员的行为准则。它约束人们的行为、调整人们的关 系、维持整个社会的秩序。规范先于个人存在,一个人要参与社会生活必须学习这些规范,才能同他人交往共事。

③指点生活目标。生活目标即人生观,一个人的人生观对于他的一生有重大影响,因 此,如何通过社会化指点青年人生观的健康发展,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④提供角色人选。通过人的社会化过程,其最终目的人向社会输送合格的社会角色人 选。

3、继续社会化和再社会化的异同。

①继续社会化指人们为了适应变动着的形势,在完成了社会化的基本过程之后的继续

学习社会文化的过程。再社会化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犯有越轨行为,被有关司法、公安部门 收容,强制性地进行教化的过程。

②相同点:都是对人进行社会化,都是让人学习社会文化,都是让人学习社会文化、价 值与行为规范。

③不同点:

a 、继续社会化对前一段社会化是肯定的,而再社会化对前一段社会化是否定的。

b 、继续社会化是非强制性的,再社会化是强制性的。

4、社会化对形成个性的影响。

①个性的形成有其生理、心理基础。先天的遗传,人的身体方面的因素对个性形成是有 影响的。

②一个人的个性形成和发展,既受自身生理和心理条件的制约。在人的个性的形成过程 中,生理、心理因素都以社会因素为中介发挥作用。因此,人的个性是个人社会化的产物,是随着个人社会化的进程而逐步形成和发展的。可以通过社会化来塑造一个人的个性。

5、社会化的必要性

从个人角度分析:

(1)社会化是个人适应社会,参与社会生活,在社会中独立生存的必要前提。

(2)社会化是个人适应社会变迁的重要途径。

从社会角度分析,社会化是人类社会运行及人类文化不断延续和发展的前提条件。

(1)社会的延续和发展必须要有合格的社会成员。

(2)没有社会化,社会及文化就不能保持其一致性,共同的社会目标就无法实现。


相关文章

  • 人的社会化传播
  • 论人的社会化传播 姓名:雷静 学号:[1**********] 学院:商学院 摘要:通过对"人的社会化"和"大学生社会化"这两个概念嬗变的历史考察,指出了马克思是最早揭示"人的社会化&quo ...查看


  • 社会学 第10章 个人社会化
  • 第十章 个人社会化 社会中的每个人并不是生来就能适应环境.适应社会生活的,必须经历社会化过程. 社会化是一个社会性的互动过程,通过这一过程,人们获得了某种价值.态度.技能和知识,简言之,获得了他们所属的那个社会的文化.社会化使得社会不仅在生 ...查看


  • 02社会化
  • 第二章 社会化 一.单项选择题. 1. 社会化是个体由自然人成长.发展为( )的过程. A. 成年人 B.社会人 C. 心理健全的人 D. 合格社会成员 2. 我国的劳动教养和劳动改造制度是一种( )的机制. A. 继续社会化 B.终身社会 ...查看


  • 论政治社会化
  • 第16卷第1期 2002年2月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OFHEFEIUNIVERSITYOFTECHNOLOGY(SocialSciences).16No.1VolFeb.2002 论政治社会化 刘 鑫 (皖西学院政法系 ...查看


  • 论政治社会化的含义以及个体政治社会化的阶...
  • 学 院:文法学院 班 级 :政教0701 学 号:20070008 姓 名:朱鹏飞 课程名称:政治文化概论 任课教师:赵晶 论文题目:论政治社会化以及个体政治社会化的发展阶段 论政治社会化以及个体政治社会化的发展阶段 朱鹏飞 (东北大学 文 ...查看


  • 论社会化与继续社会化
  • 作者:高志敏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4年09期 中图分类号:G7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413X(2004)04-0071-09 1895年,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G·Simmel)在"社会学问题&quo ...查看


  • 组织社会化
  • 组织社会化 1.组织社会化的概念内涵 研究者对组织社会化的定义主要有以下六种取向: (1) 角色转换与适应论.社会化是个人获得新角色的历程,这些角色包括一系列预设的规范. 态度.自我形象.价值观.行为以及被团队接纳的方法.例如,Allen等 ...查看


  • [社会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 <社会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 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社会学是从变动着的社会系统整体出发,通过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掌握本课所涉及了解和掌握 ...查看


  • 社会问题的分类研究及类型
  • 社会问题的分类研究及类型 [内容提要] 本文认为分类研究是对社会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研究的一种重要思路和方法.在阐述分类角度和标准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问题的十种分类,区分了诸分类中不同类型社会问题的特征,并肯定和说明了诸分类及类型的意义及局限性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