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主备人:刘云 审核人:马璐
(第1课时,共1课时)
学案
【学生课前学习】阅读教材P34~36,完成下列填空。
化学反应发生与否的判断依据有哪些?是如何影响的?
一、自发过程与自发反应
1.自发过程:在自然条件下,发生的过程。
如:
2.自发反应:在给定的条件下,一个反应可以自发进行到显著程度,这就称为自发反应。 如:
[练习]下列过程是非自发的是( )
A .水由高处向低处流 B .天然气的燃烧
C .铁在潮湿空气中生锈 D .室温下水结成冰
二、化学反应进行方向的判据
根据体系存在着力图使自身能量趋于 和由 变为 的自然现象,提出了互相关联的 判据和 判据,为最终解决化学反应的方向问题提供了必要的依据。
1、焓判据(能量判据)
自发过程的体系趋向于从 状态转变为 状态(这时体系会对外部 或 ) ,这一经验规律就是焓判据,是判断化学反应进行方向的判据之一。 经验表明,放热的化学反应容易自发进行,这就是所谓的能量判据。(但是较片面,不科学)那么吸热反应就一定不自发进行吗? 。
如: 。
2、熵判据
密闭条件下,体系有从 自发地转变为 的倾向。因为与有序体系
相比,无序体系“更加稳定”,可以采取更多的存在方式。科学家用熵(符号 , 单位J ·mol 1·K 1)来量度体系的混乱(或无序)的程度。 ——
(1)熵:物质的一个状态函数,用来描述体系的混乱度,符号S ,单位J/(mol·K) 。 作为固液气三态的熵值比较大小顺序为 。
(2)熵变:化学反应发生物质的变化或物质状态的变化。反应的熵变△S
(3)熵判据:在密闭条件下,体系有由 自发地转变为 的倾向(即混乱度 ),导致体系的熵 ,这一经验规律叫做 ,也就是判断反应方向的熵判据。
[说明]
1、 有些熵减小的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自发进行,
如:
2、综上所述,要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必须综合考虑体系的和也就是综合考虑焓判据和熵判据的复合判据,即考虑体系的自由能变化。
教 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化学反应方向判断的焓判据及熵判据。
2、能用焓变和熵变说明化学反应的方向。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已有知识及日常生活中的见闻,使学生构建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据。学会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构建新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体会事物的发展、变化常常受多种因素的制约,要全面分析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焓减和熵增与化学反应方向的关系。
【学生】检测自主学习情况
化学反应发生与否的判断依据有哪些?是如何影响的?
一、自发过程与自发反应
1、自发过程:在自然条件下,发生的过程。
如:
2、自发反应:在给定的条件下,一个反应可以自发进行到显著程度,这就称为自发反应。 如: 〖说明〗:
⑴自发过程和自发反应可被利用来完成有用功。如向下流动的水可推动机器; 甲烷燃烧可在内燃机中被利用来做功,还可设计为燃料电池。
⑵非自发过程要想发生,则必须对它做功,如利用水泵可将水从低处流向高处,通电可将水分解性成氢气和氧气。
[练习]下列过程是非自发的是( )
A .水由高处向低处流 B .天然气的燃烧
C .铁在潮湿空气中生锈 D .室温下水结成冰
二、化学反应进行方向的判据
根据体系存在着力图使自身能量趋于 和由 变为 的自然现象,提出了互相关联的 判据和 判据,为最终解决化学反应的方向问题提供了必要的依据。
1、焓判据(能量判据)
自发过程的体系趋向于从 状态转变为 状态(这时体系会对外部 或 ) ,这一经验规律就是焓判据,是判断化学反应进行方向的判据之一。 经验表明,放热的化学反应容易自发进行,这就是所谓的能量判据。(但是较片面,不科学)那么吸热反应就一定不自发进行吗? 。
如: 。
[说明]
1.多数自发进行的化学反应是放热反应,但也有不少吸热反应能自发进行。显然只根据焓变来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是不全面的。
2.焓变是一个与反应能否自发进行有关的因素,但不是决定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的唯一因素。因为有些过程也是自发的,这当中有的与物质的能量高低无关,比如两种或两种以上互不反应的气体通入一密闭容器中,最终会混合均匀。有的虽与能量高低有关,但用焓判据却无法解释清楚,比如:固体硝酸铵溶于水要吸热,室温下冰块的溶解要吸热。是
什么因素决定这些过程能自发进行?
2、熵判据
密闭条件下,体系有从 自发地转变为 的倾向。因为与有序体系相比,无序体系“更加稳定”,可以采取更多的存在方式。科学家用熵(符号 , 单位J ·mol 1·K 1)来量度体系的混乱(或无序)的程度。 ——
(1)熵:物质的一个状态函数,用来描述体系的混乱度,符号S ,单位J/(mol·K) 。 作为固液气三态的熵值比较大小顺序为 。
(2)熵变:化学反应发生物质的变化或物质状态的变化。反应的熵变△S
(3)熵判据:在密闭条件下,体系有由 自发地转变为 的倾向(即混乱度 ),导致体系的熵 ,这一经验规律叫做 ,也就是判断反应方向的熵判据。
[说明]
2、 有些熵减小的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自发进行,
如:
2、综上所述,要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必须综合考虑体系的和也就是综合考虑焓判据和熵判据的复合判据,即考虑体系的自由能变化。
【科学视野】
3、自由能判据
体系自由能变化:符号为△G ,单位kJ/mol
数学表达式:△G=△H —T △S
在温度、压强一定的条件下,
△G
注意:
1.过程的自发性只能用于判断过程的方向,不能确定过程是否一定会发生和过程发生的速率。 例如:金刚石有向石墨转化的倾向,但是能否发生,什么时候发生,多快才能完成,就不是能量判据和熵判据能解决的问题了。
2.在讨论过程的方向时,指的是没有外界干扰时体系的性质。如果允许外界对体系施加某种作用,就可能出现相反的结果。 例如:石墨经高温高压还是可以变为金刚石的。
【当堂检测】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自发的,吸热反应都是非自发的;
B .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增大,非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减少或不变;
C .自发反应在恰当条件下才能实现;
D .自发反应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实现。
2.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是( )
A .吸热反应; B .放热反应; C .熵增加反应; D .熵增加或者放热反应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放热的自发过程都是熵值减小的过程
B 吸热的自发过程常常是熵值增加的过程
C 水自发地从高处流向低处,是趋向能量最低状态的倾向
D 只根据焓变来判断化学反应的方向是可以的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所有自发进行的化学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B 高温高压下可以使石墨转化为金刚石是自发的化学反应
C 由能量判据和熵判据组合而成的复合判据,将更适合于所有的过程
D 同一物质的固、液、气三态熵值相同
5.碳酸铵在室温下就能自发地分解产生氨气,对其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碳酸铵分解是因为生成易挥发的气体,使体系的熵增大
B 碳酸铵分解是因为外界给予了能量
C 碳酸铵分解是吸热反应,根据能量判据不能自发分解
D 碳酸盐都不稳定,都能自发分解
6.250C 和1.01×105Pa 时,反应2N 2O 5(g )=4NO2(g )+ O2(g ) △H=+56.76kJ/mol,自发进行的原因是( )
A .是吸热反应; B .是放热反应;
C .是熵减少的反应; D .熵增大效应大于能量效应。
7.下列过程属于熵增过程的是( )
A .硝酸钾溶解在水里面; B .氨气和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铵晶体;
C .水蒸气凝结为液态的水; D .(NH4) 2CO 3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氨气和水。
8.以下自发反应可用能量判据来解释的是( )
A .硝酸铵自发地溶于水;
B .2N 2O 5(g) = 4NO2(g)+ O2(g) △H=+56.7kJ/mol;
C .(NH4 ) 2CO 3(s)=NH4HCO 3(s)+NH3(g) △H=+74.9 kJ/mol;
D .2H 2(g)+ O2(g)=2H2O(l) △H=-571.6 kJ/mol。
三、教学反思
第四节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主备人:刘云 审核人:马璐
(第1课时,共1课时)
学案
【学生课前学习】阅读教材P34~36,完成下列填空。
化学反应发生与否的判断依据有哪些?是如何影响的?
一、自发过程与自发反应
1.自发过程:在自然条件下,发生的过程。
如:
2.自发反应:在给定的条件下,一个反应可以自发进行到显著程度,这就称为自发反应。 如:
[练习]下列过程是非自发的是( )
A .水由高处向低处流 B .天然气的燃烧
C .铁在潮湿空气中生锈 D .室温下水结成冰
二、化学反应进行方向的判据
根据体系存在着力图使自身能量趋于 和由 变为 的自然现象,提出了互相关联的 判据和 判据,为最终解决化学反应的方向问题提供了必要的依据。
1、焓判据(能量判据)
自发过程的体系趋向于从 状态转变为 状态(这时体系会对外部 或 ) ,这一经验规律就是焓判据,是判断化学反应进行方向的判据之一。 经验表明,放热的化学反应容易自发进行,这就是所谓的能量判据。(但是较片面,不科学)那么吸热反应就一定不自发进行吗? 。
如: 。
2、熵判据
密闭条件下,体系有从 自发地转变为 的倾向。因为与有序体系
相比,无序体系“更加稳定”,可以采取更多的存在方式。科学家用熵(符号 , 单位J ·mol 1·K 1)来量度体系的混乱(或无序)的程度。 ——
(1)熵:物质的一个状态函数,用来描述体系的混乱度,符号S ,单位J/(mol·K) 。 作为固液气三态的熵值比较大小顺序为 。
(2)熵变:化学反应发生物质的变化或物质状态的变化。反应的熵变△S
(3)熵判据:在密闭条件下,体系有由 自发地转变为 的倾向(即混乱度 ),导致体系的熵 ,这一经验规律叫做 ,也就是判断反应方向的熵判据。
[说明]
1、 有些熵减小的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自发进行,
如:
2、综上所述,要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必须综合考虑体系的和也就是综合考虑焓判据和熵判据的复合判据,即考虑体系的自由能变化。
教 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化学反应方向判断的焓判据及熵判据。
2、能用焓变和熵变说明化学反应的方向。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已有知识及日常生活中的见闻,使学生构建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据。学会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构建新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体会事物的发展、变化常常受多种因素的制约,要全面分析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焓减和熵增与化学反应方向的关系。
【学生】检测自主学习情况
化学反应发生与否的判断依据有哪些?是如何影响的?
一、自发过程与自发反应
1、自发过程:在自然条件下,发生的过程。
如:
2、自发反应:在给定的条件下,一个反应可以自发进行到显著程度,这就称为自发反应。 如: 〖说明〗:
⑴自发过程和自发反应可被利用来完成有用功。如向下流动的水可推动机器; 甲烷燃烧可在内燃机中被利用来做功,还可设计为燃料电池。
⑵非自发过程要想发生,则必须对它做功,如利用水泵可将水从低处流向高处,通电可将水分解性成氢气和氧气。
[练习]下列过程是非自发的是( )
A .水由高处向低处流 B .天然气的燃烧
C .铁在潮湿空气中生锈 D .室温下水结成冰
二、化学反应进行方向的判据
根据体系存在着力图使自身能量趋于 和由 变为 的自然现象,提出了互相关联的 判据和 判据,为最终解决化学反应的方向问题提供了必要的依据。
1、焓判据(能量判据)
自发过程的体系趋向于从 状态转变为 状态(这时体系会对外部 或 ) ,这一经验规律就是焓判据,是判断化学反应进行方向的判据之一。 经验表明,放热的化学反应容易自发进行,这就是所谓的能量判据。(但是较片面,不科学)那么吸热反应就一定不自发进行吗? 。
如: 。
[说明]
1.多数自发进行的化学反应是放热反应,但也有不少吸热反应能自发进行。显然只根据焓变来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是不全面的。
2.焓变是一个与反应能否自发进行有关的因素,但不是决定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的唯一因素。因为有些过程也是自发的,这当中有的与物质的能量高低无关,比如两种或两种以上互不反应的气体通入一密闭容器中,最终会混合均匀。有的虽与能量高低有关,但用焓判据却无法解释清楚,比如:固体硝酸铵溶于水要吸热,室温下冰块的溶解要吸热。是
什么因素决定这些过程能自发进行?
2、熵判据
密闭条件下,体系有从 自发地转变为 的倾向。因为与有序体系相比,无序体系“更加稳定”,可以采取更多的存在方式。科学家用熵(符号 , 单位J ·mol 1·K 1)来量度体系的混乱(或无序)的程度。 ——
(1)熵:物质的一个状态函数,用来描述体系的混乱度,符号S ,单位J/(mol·K) 。 作为固液气三态的熵值比较大小顺序为 。
(2)熵变:化学反应发生物质的变化或物质状态的变化。反应的熵变△S
(3)熵判据:在密闭条件下,体系有由 自发地转变为 的倾向(即混乱度 ),导致体系的熵 ,这一经验规律叫做 ,也就是判断反应方向的熵判据。
[说明]
2、 有些熵减小的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自发进行,
如:
2、综上所述,要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必须综合考虑体系的和也就是综合考虑焓判据和熵判据的复合判据,即考虑体系的自由能变化。
【科学视野】
3、自由能判据
体系自由能变化:符号为△G ,单位kJ/mol
数学表达式:△G=△H —T △S
在温度、压强一定的条件下,
△G
注意:
1.过程的自发性只能用于判断过程的方向,不能确定过程是否一定会发生和过程发生的速率。 例如:金刚石有向石墨转化的倾向,但是能否发生,什么时候发生,多快才能完成,就不是能量判据和熵判据能解决的问题了。
2.在讨论过程的方向时,指的是没有外界干扰时体系的性质。如果允许外界对体系施加某种作用,就可能出现相反的结果。 例如:石墨经高温高压还是可以变为金刚石的。
【当堂检测】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自发的,吸热反应都是非自发的;
B .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增大,非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减少或不变;
C .自发反应在恰当条件下才能实现;
D .自发反应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实现。
2.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是( )
A .吸热反应; B .放热反应; C .熵增加反应; D .熵增加或者放热反应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放热的自发过程都是熵值减小的过程
B 吸热的自发过程常常是熵值增加的过程
C 水自发地从高处流向低处,是趋向能量最低状态的倾向
D 只根据焓变来判断化学反应的方向是可以的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所有自发进行的化学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B 高温高压下可以使石墨转化为金刚石是自发的化学反应
C 由能量判据和熵判据组合而成的复合判据,将更适合于所有的过程
D 同一物质的固、液、气三态熵值相同
5.碳酸铵在室温下就能自发地分解产生氨气,对其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碳酸铵分解是因为生成易挥发的气体,使体系的熵增大
B 碳酸铵分解是因为外界给予了能量
C 碳酸铵分解是吸热反应,根据能量判据不能自发分解
D 碳酸盐都不稳定,都能自发分解
6.250C 和1.01×105Pa 时,反应2N 2O 5(g )=4NO2(g )+ O2(g ) △H=+56.76kJ/mol,自发进行的原因是( )
A .是吸热反应; B .是放热反应;
C .是熵减少的反应; D .熵增大效应大于能量效应。
7.下列过程属于熵增过程的是( )
A .硝酸钾溶解在水里面; B .氨气和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铵晶体;
C .水蒸气凝结为液态的水; D .(NH4) 2CO 3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氨气和水。
8.以下自发反应可用能量判据来解释的是( )
A .硝酸铵自发地溶于水;
B .2N 2O 5(g) = 4NO2(g)+ O2(g) △H=+56.7kJ/mol;
C .(NH4 ) 2CO 3(s)=NH4HCO 3(s)+NH3(g) △H=+74.9 kJ/mol;
D .2H 2(g)+ O2(g)=2H2O(l) △H=-571.6 kJ/mol。
三、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