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路径在新生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96

TODAYNURSE,NOVEMBER,2010,No.11

临床路径在新生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熊月娥周月娥张宏黄晚园

陈前程

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科无陪护病房临床路径教学方法的效果。方法将120.g护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60A.,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实验组采用临床路径教学法。比较2组护生带教效果。结果关键词:临床路径;护理教学;新生儿科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6411(2010)11—0096-03

疾病或手术而判定的一种治疗护理模式,按照I临床路径表的标准化治疗护理流程,让病人从住院到出院都按此模式来接受治疗护

工作单位:410007长沙湖南省儿童医院新4=JD科熊月娥:女,本科,护师,E-mail:hang@163.corn收稿日期:2010-06--04

理1n。本科教学小组将临床路径的理念引入到新生儿科无陪护病房临床教学中来,经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1对象与方法

实验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和带教效果均优于对照组

(p

临床路径是由I临床路径发展小组内的一组成员.根据诊断、

精心选择案例,并指导课堂讨论。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自主地深入案例,在案例描述的情境中.充分体验案例角色,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并在此过程中相互学习。

3.1.5过程的动态性案例教学法与传统课堂教学法最大的不同就是整个教学过程一直是动态的。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存在着教师个体与学生个体的交流,而且存在着教师个体与学生群体、学生个体与学生个体、学生群体与学生群体的交流,整个课堂一直处于动态的过程中。

3.2

活中选取蕴含科学本质的范例进行教学,根据教学目标、嗣绕实际问题,对在社会相关领域进行实际调查后所做出的客观描述进行分析,用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理解及实际操作能力121。实践性是护理专业最大的特点,因此实践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呼吸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都很强,所有的理论知识最终必须通过操作呼吸机应用于具体的危重患者身上才得以体现。从表2我们可以看出。培训后的2次操作考核中,案例教学组的成绩明显优于课堂教学组(p

3.3

案例教学法在ICU护士呼吸机培训中具有以下优势:

3.2.1案例教学法有利于提高护士主动学习呼吸机的兴趣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信息由教师传向学生,学生只是单纯地接受信息,学生的创造思维、独立性、自觉性和个性都没有机会体现。而在案例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的职责是精心选择案例,并指导讨论。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参与进来,独立自主地深人案例,在案例所描述的情境中,充分体验案例角色,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并在此过程中相互学习,有效提高了创造思维、独立性、自觉性和个性,从而充分提高了护士学习的兴趣。

3.2.2

ICU护士呼吸机的培训是一个长期和反复的过程表2结

案例教学法有利于加深护士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深度呼

果湿示呼吸机培训结束1个月后,护士的理论考核和操作考核又有明显的下降。分析认为主要原因是使用呼吸机的患者较少,培训结束后一段时间不接触呼吸机,护士对呼吸机相关知识的遗忘率就很高。而护士的呼吸机监护管理技能有赖于其后实际工作的长期积累。因此呼吸机的培训是一个长期和反复的过程,ICU应该建立一套完整的呼吸机培训制度,制定一套完整的教学案例,不断强化呼吸机的相关知识,提高ICU护士对呼吸机的临床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l孙憬怡,吴蓓雯,陈雯华.监护室护士机械通气相关知识认知现状的调查与对策【J】.护理研究,2007。21(7):1902—1903.2姜鑫.浅论利于大学素质教育的案例教学法【J】.绥化师专学报,

2004,3:192.

吸机基本理论比较抽象,在课堂教学中,护士面对抽象的概念讲解和模式原理剖析往往难以理解,影响了她们进一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知识的理解比较肤浅,难以培养护士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案例教学是通过一个具体的教育情景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景进行讨论,将理论演化成直观的内容,在做中学,激发了学习兴趣。帮助理解所学的理论,通过案例不仅仅是获得那些固定的原理及规则,更重要是掌握如何更有效地获取知识,利用知识。例如:在讲解呼吸机基本模式时,提问“一个50公斤的术后病人应该采取的模式及参数如何调节,为什么?”通过大家的讨论及自己调节,再讲解。护士直观地看到了相关参数的变化情况。在经验和活动中获取了知识,加深了护士对模式和参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解。增强r对相关知识的记忆能力。

3.2.3案例教学法有利于提高护士的实际操作能力案例教学法是由西德教育家MWagenseheintichu提出的。他强调从日常生

3刘光维.案例教学法在护理本科神经内科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忉.局解手术学杂志,2008,17(4):268.

(责任编辑:王萍高婧)

当代护士2010年11月中旬刊(学术版)

97

1.1对象2008年6月.2008年12月在本科实习护生120名,均为女性,年龄范围17~20岁。学历大专,实习时间4周。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人,2组年龄和学历构成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进行传统的环境介绍,各班老师带教.跟班不跟人,教学内容按实习大纲完成。实验组带教老师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护师以上职称,有临床带教经验.具有良好的人际交流技巧

表l

周第一周

日1234

和扎实的基本功;从带教老师中选拔一名带教组长兼职带教,负责制定教学计划、内容、方法和考核。护生入科后持《教学路径表》跟随带教老师进入新生儿科完成各项工作,教师按照路径表所要求的内容对护生进行授课和考核。每周二由带教组长集中授课、操作演习或情景教学。带教老师及时与学生沟通.反馈意见。了解护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对未掌握的内容应进行补课与补考。新生儿科I临床路径教学表(见表I

o

新生儿科临床路径教学裹

负责人带教老师带教组长带教老师带教老师带教老师带教老师带教组长带教老师带教老师带教老师带教老师带教组长带教老师带教老师带教老师带教老师带教组长带教老师带教老师带教组长

3讨论

3.1临床路径最早称之为“关键路径法”,是美国杜邦公司在1957年在一所工厂提出的用网络判定的一种管理技术121,1985年英国的一位护士第一个运用临床路径之后受到医学界的重视,在I临床逐步得到应用和推广。应用临床路径教学时,护士按照路径要求有计划、有目的、有时间性、循序渐进和有效地控制教学进程,明确教与学方的目标,及时纠正盲目教和被动学。3.2临床路径教学的优点

3.2.1改变了盲目带教的现象应用I临床路径教学能有计划、有步骤地完成教学要求,实习内容全面细致、重点突出、目标明确,培养护生积极主动性,使护生在短时间内熟悉新生儿科工作环境,掌握严格的无菌技术操作及无陪病房医护配合,在带教中集

考核10分制

老师签名

每日教学内容

介绍新生儿科环境、区域划分、物品摆放位置和消防通道学习新生儿科有关的管理制度

洗手方法。严格无菌操作。熟悉晨晚问护理的内容告知新生儿基础护理内容:生命体征测量法,新生儿打包,更换尿裤法,新生儿沐浴等

了解不同类型新生儿特征及护理,新生儿常见异常

第二周

熟悉第一周的内容

情景模拟教学(新生儿入出院护理流程)

了解雾化、吸痰、体位引流、中心吸氧等操作的原理、

目的及操作流程

口服药摆放、鼻饲法、配奶法及奶具打包消毒了解各种注射、静脉输液法及小儿头皮穿刺技巧,熟悉静脉留置针的使用及封管,了解一般静脉液及静脉营养的配制

第三周

熟悉第一、二周内容

情景模拟教学(新生儿窒息复苏方案)

初步了解新生儿早教方法及新生儿抚触及水疗正确执行各种标本的采集及送检正确绘制三测单

第四周

熟悉前三周所学内容无菌操作技能训练

了解长期、临时医嘱的处理及护理文件的书写了解新生儿特殊皮肤患处的护理出科考核。查漏补缺,问卷调查

1.3评价方法比较2组护生理论成绩、操作成绩、医护配合能力、无菌操作能力、动手配合能力和紧急应急能力。

1.4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妒检验。2结果

2.1

2组护生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比较(见表2)表2

组别

2组护生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比较(x±s。分)

例数

6060

理论成绩

86.09土3.5476.0r7±2.51

操作成绩

94.27±1.8887.3.4±2.45

实验组

对照组

p

2.2

2组护生带教效果比较(见表3)

壅i兰堡塑生壹墼墼墨丝墼

组别

例数

6060

塑f丝2

中指导与个别指导相结合,从而提高临床教学质量。

3.2.2增强了老师的带教意识和行为实施临床教学路径,提高了老师的责任心和带教质量。带教老师为了使自己真正做到为人师表,迫使自己“挤”或“钻”出更多的时间去学习。以便更好地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临床操作技能。

3.2.3师生问沟通直接,效果明显降低了护生初入新生儿室后

---一一一一’‘。。。‘‘‘‘‘。。‘‘’‘。1。。’。1~一1‘一

实验组

56(93.33)27(45.oo)

毳舅羹言纛舅蓑誓鍪雾曩喜蒸舅羹喜

57(95.oo)24(40.oo)

54(90.oo)

30(50.oo)

52(86.66)

对照组

P

21(35.oo)

』9.005

98

TODAYNURSE,NOVEMBER,2010。No.1l

操作口诀在静脉输液教学中的应用

李芳莲

摘要目的探讨操作口诀在静脉输液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校2004级高职护理班学生64人分为2组,分另q采用传统教学法和操作口诀法进行静脉输液教学。采用操作考试成绩来测评2组教学效果。结果操作口诀组的操作考核成绩平均分高于传统教学组0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6411(2010)11—0098-02

物:遵医嘱。患者:输液架、压脉带、一次性垫巾、手表、笔。操作后处置用物包括配药后和穿刺后物品处置。配药后:注射器按消毒技术规范进行分类:针头毁形后放锐器盒,针筒置污物桶,安瓿置人利器盒、普通玻璃瓶置入污物容器(经另一人查对后)。穿刺后:一次性垫巾置污物桶、压脉带浸泡消毒。

1.2.1.3

静脉输液中的操作口诀能集“责任感、慎独精神、人文关怀”的操作理念为一体。如何在保证操作不出错的基础上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最后尽量让自己的言行举止更优美,只有将每项操作视为一个整体,通过综合分析、沟通、协调,将繁杂琐碎的操作程序编成朗朗上口的操作口诀,将操作真正落实到临床实践,而不是为操作而操作。有文献将操作口诀汇编成册,但仍未见公开发行。现将笔者在多年静脉输液中的经验总结编成口诀,并在本校2004级高职护理班的教学中进行应用评价,现将结果介绍如下。1对象方法

1.1研究对象选定本校护理系2004级高职护理班学生64人,将其随机分成2组,分别采用2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其中一个班采用传统教学法,另一班采用操作口诀法,2组均由同一教师任教。1.2方法

1.2.1操作口诀组操作口诀:“操作前后估与洗;用物前备后处置;查对二三不可缺;无菌观念挂心中;言行举止为患者”。

1.2.1.1

“查对二=三不可缺”,指的是要查对“两个=乏”,第一个

“三”:执行单与医嘱查对、输液卡与执行单查对、药物与输液卡查对。第二个“三”:操作者本身查对、另一护士协助查对(配药及输液时)、与患者或家属双方的核对(输液时)。

1.2.1.4

“无菌观念挂心中”,要求检查三个方面的无菌情况。检

查药物:有效期、瓶口有无松动、瓶身有无裂痕、对光检查药物是否混浊、沉淀或有絮状物。检查用物:如输液器、注射器、输液贴、治疗巾,包括名称、生产日期、有效期、包装完整性,持输液管插入瓶塞至针头根部。常规消毒:瓶塞、穿刺皮肤前先扎压脉带找到m管后,松开压脉带进行消毒.再次扎压脉带进行穿刺。穿刺时分散患者注意力,减轻疼痛。严格查对并签字确认、确保无菌。

1.2.1.5

“操作前后估与洗”,指的是操作前评估、询问,了解患者

的身体状况,如神志、精神、食欲、休息、睡眠、排泄等。与患者沟通,解释操作目的、意义和方法,取得患者配合。与患者共同选择穿刺部位的皮肤、血管状况,然后进行操作前洗手、戴口罩;操作后评估、询问患者对操作有无感觉不适。告知患者所输药物,告知患者输液中的注意事项。然后进行操作后洗手、脱口罩。

1.2.1.2

“言行举止为患者”,指的是护理人员应以患者为中心,

用热情的语言、专业的操作、体贴周到的服务给患者可信赖感。例如:将床头铃置于患者易取处这一小细节就会让患者感到护理人员的体贴,从而产生信任感。

1.2.2传统教学组121在实验教学前要求学生熟悉操作步骤,教师在实验教学中进行护理操作步骤演示并进行讲解。然后由学生分组进行护理操作练习。

1.3评价指标对2个组进行技术操作考核,90分为及格。两组依次开始计时操作,由专人记录个人所用时问。设1名老师固定监督。操作完毕,由老师依照操作程序及标准评价是否操作正确。并与监督老师共同评分。评分及监考均非课题组老师。

1.4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l0.0统计软件进行录入

“用物前备后处置”,指的是操作前准备用物、操作后处

置用物。操作前准备用物按查对、无菌、药物、为患者四方面进行准备。查对:医嘱本、输液卡、执行本、胶水。无菌:手消毒液、无菌治疗盘、一次性输液器、一次性注射器、棉签、皮肤消毒液、输液贴、治疗碗、盛污物容器、利器盒、砂轮、启瓶器、盛消毒液容器。药

工作单位:541001桂林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

并进行统计学分析,鼯组均数的比较采用t检验,以p

李芳莲:女,本科,主管护师,讲师,E—mail:guilinlfl@163.com收稿日期:2010-06-03

pqppqp妒ppp喃—妒ppq≯寸心p吣—、≯^9净它≯、≯^警斗喀p吣≯、—÷心p心p心pp吨—、≯^譬pq≯、—、p乒q—妒p喝≯、≯q—、一p心p心pp心pp心净

的压力和不满程度,在实践中充满信心,提高了护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护生的动手能力、手术配合能力和应急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3.2.4有利于实习效果考核由于教学内容和时间明确,并贯穿于整个实习过程中。便于进行教学效果测评,通过测试可获得护生掌握知识程度的信息,也可以对老师带教能力进行评价,优化

l

带教过程,使每个护生获得最好的实习效果。

参考文献

立珍.临床路径【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5.2于敏.关键路径在美国医院中的应用[J】.国外医学医院管理分

册,1996,13(2):62.

(责任编辑:王萍高婧)

96

TODAYNURSE,NOVEMBER,2010,No.11

临床路径在新生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熊月娥周月娥张宏黄晚园

陈前程

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科无陪护病房临床路径教学方法的效果。方法将120.g护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60A.,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实验组采用临床路径教学法。比较2组护生带教效果。结果关键词:临床路径;护理教学;新生儿科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6411(2010)11—0096-03

疾病或手术而判定的一种治疗护理模式,按照I临床路径表的标准化治疗护理流程,让病人从住院到出院都按此模式来接受治疗护

工作单位:410007长沙湖南省儿童医院新4=JD科熊月娥:女,本科,护师,E-mail:hang@163.corn收稿日期:2010-06--04

理1n。本科教学小组将临床路径的理念引入到新生儿科无陪护病房临床教学中来,经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1对象与方法

实验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和带教效果均优于对照组

(p

临床路径是由I临床路径发展小组内的一组成员.根据诊断、

精心选择案例,并指导课堂讨论。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自主地深入案例,在案例描述的情境中.充分体验案例角色,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并在此过程中相互学习。

3.1.5过程的动态性案例教学法与传统课堂教学法最大的不同就是整个教学过程一直是动态的。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存在着教师个体与学生个体的交流,而且存在着教师个体与学生群体、学生个体与学生个体、学生群体与学生群体的交流,整个课堂一直处于动态的过程中。

3.2

活中选取蕴含科学本质的范例进行教学,根据教学目标、嗣绕实际问题,对在社会相关领域进行实际调查后所做出的客观描述进行分析,用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理解及实际操作能力121。实践性是护理专业最大的特点,因此实践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呼吸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都很强,所有的理论知识最终必须通过操作呼吸机应用于具体的危重患者身上才得以体现。从表2我们可以看出。培训后的2次操作考核中,案例教学组的成绩明显优于课堂教学组(p

3.3

案例教学法在ICU护士呼吸机培训中具有以下优势:

3.2.1案例教学法有利于提高护士主动学习呼吸机的兴趣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信息由教师传向学生,学生只是单纯地接受信息,学生的创造思维、独立性、自觉性和个性都没有机会体现。而在案例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的职责是精心选择案例,并指导讨论。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参与进来,独立自主地深人案例,在案例所描述的情境中,充分体验案例角色,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并在此过程中相互学习,有效提高了创造思维、独立性、自觉性和个性,从而充分提高了护士学习的兴趣。

3.2.2

ICU护士呼吸机的培训是一个长期和反复的过程表2结

案例教学法有利于加深护士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深度呼

果湿示呼吸机培训结束1个月后,护士的理论考核和操作考核又有明显的下降。分析认为主要原因是使用呼吸机的患者较少,培训结束后一段时间不接触呼吸机,护士对呼吸机相关知识的遗忘率就很高。而护士的呼吸机监护管理技能有赖于其后实际工作的长期积累。因此呼吸机的培训是一个长期和反复的过程,ICU应该建立一套完整的呼吸机培训制度,制定一套完整的教学案例,不断强化呼吸机的相关知识,提高ICU护士对呼吸机的临床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l孙憬怡,吴蓓雯,陈雯华.监护室护士机械通气相关知识认知现状的调查与对策【J】.护理研究,2007。21(7):1902—1903.2姜鑫.浅论利于大学素质教育的案例教学法【J】.绥化师专学报,

2004,3:192.

吸机基本理论比较抽象,在课堂教学中,护士面对抽象的概念讲解和模式原理剖析往往难以理解,影响了她们进一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知识的理解比较肤浅,难以培养护士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案例教学是通过一个具体的教育情景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景进行讨论,将理论演化成直观的内容,在做中学,激发了学习兴趣。帮助理解所学的理论,通过案例不仅仅是获得那些固定的原理及规则,更重要是掌握如何更有效地获取知识,利用知识。例如:在讲解呼吸机基本模式时,提问“一个50公斤的术后病人应该采取的模式及参数如何调节,为什么?”通过大家的讨论及自己调节,再讲解。护士直观地看到了相关参数的变化情况。在经验和活动中获取了知识,加深了护士对模式和参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解。增强r对相关知识的记忆能力。

3.2.3案例教学法有利于提高护士的实际操作能力案例教学法是由西德教育家MWagenseheintichu提出的。他强调从日常生

3刘光维.案例教学法在护理本科神经内科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忉.局解手术学杂志,2008,17(4):268.

(责任编辑:王萍高婧)

当代护士2010年11月中旬刊(学术版)

97

1.1对象2008年6月.2008年12月在本科实习护生120名,均为女性,年龄范围17~20岁。学历大专,实习时间4周。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人,2组年龄和学历构成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进行传统的环境介绍,各班老师带教.跟班不跟人,教学内容按实习大纲完成。实验组带教老师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护师以上职称,有临床带教经验.具有良好的人际交流技巧

表l

周第一周

日1234

和扎实的基本功;从带教老师中选拔一名带教组长兼职带教,负责制定教学计划、内容、方法和考核。护生入科后持《教学路径表》跟随带教老师进入新生儿科完成各项工作,教师按照路径表所要求的内容对护生进行授课和考核。每周二由带教组长集中授课、操作演习或情景教学。带教老师及时与学生沟通.反馈意见。了解护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对未掌握的内容应进行补课与补考。新生儿科I临床路径教学表(见表I

o

新生儿科临床路径教学裹

负责人带教老师带教组长带教老师带教老师带教老师带教老师带教组长带教老师带教老师带教老师带教老师带教组长带教老师带教老师带教老师带教老师带教组长带教老师带教老师带教组长

3讨论

3.1临床路径最早称之为“关键路径法”,是美国杜邦公司在1957年在一所工厂提出的用网络判定的一种管理技术121,1985年英国的一位护士第一个运用临床路径之后受到医学界的重视,在I临床逐步得到应用和推广。应用临床路径教学时,护士按照路径要求有计划、有目的、有时间性、循序渐进和有效地控制教学进程,明确教与学方的目标,及时纠正盲目教和被动学。3.2临床路径教学的优点

3.2.1改变了盲目带教的现象应用I临床路径教学能有计划、有步骤地完成教学要求,实习内容全面细致、重点突出、目标明确,培养护生积极主动性,使护生在短时间内熟悉新生儿科工作环境,掌握严格的无菌技术操作及无陪病房医护配合,在带教中集

考核10分制

老师签名

每日教学内容

介绍新生儿科环境、区域划分、物品摆放位置和消防通道学习新生儿科有关的管理制度

洗手方法。严格无菌操作。熟悉晨晚问护理的内容告知新生儿基础护理内容:生命体征测量法,新生儿打包,更换尿裤法,新生儿沐浴等

了解不同类型新生儿特征及护理,新生儿常见异常

第二周

熟悉第一周的内容

情景模拟教学(新生儿入出院护理流程)

了解雾化、吸痰、体位引流、中心吸氧等操作的原理、

目的及操作流程

口服药摆放、鼻饲法、配奶法及奶具打包消毒了解各种注射、静脉输液法及小儿头皮穿刺技巧,熟悉静脉留置针的使用及封管,了解一般静脉液及静脉营养的配制

第三周

熟悉第一、二周内容

情景模拟教学(新生儿窒息复苏方案)

初步了解新生儿早教方法及新生儿抚触及水疗正确执行各种标本的采集及送检正确绘制三测单

第四周

熟悉前三周所学内容无菌操作技能训练

了解长期、临时医嘱的处理及护理文件的书写了解新生儿特殊皮肤患处的护理出科考核。查漏补缺,问卷调查

1.3评价方法比较2组护生理论成绩、操作成绩、医护配合能力、无菌操作能力、动手配合能力和紧急应急能力。

1.4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妒检验。2结果

2.1

2组护生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比较(见表2)表2

组别

2组护生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比较(x±s。分)

例数

6060

理论成绩

86.09土3.5476.0r7±2.51

操作成绩

94.27±1.8887.3.4±2.45

实验组

对照组

p

2.2

2组护生带教效果比较(见表3)

壅i兰堡塑生壹墼墼墨丝墼

组别

例数

6060

塑f丝2

中指导与个别指导相结合,从而提高临床教学质量。

3.2.2增强了老师的带教意识和行为实施临床教学路径,提高了老师的责任心和带教质量。带教老师为了使自己真正做到为人师表,迫使自己“挤”或“钻”出更多的时间去学习。以便更好地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临床操作技能。

3.2.3师生问沟通直接,效果明显降低了护生初入新生儿室后

---一一一一’‘。。。‘‘‘‘‘。。‘‘’‘。1。。’。1~一1‘一

实验组

56(93.33)27(45.oo)

毳舅羹言纛舅蓑誓鍪雾曩喜蒸舅羹喜

57(95.oo)24(40.oo)

54(90.oo)

30(50.oo)

52(86.66)

对照组

P

21(35.oo)

』9.005

98

TODAYNURSE,NOVEMBER,2010。No.1l

操作口诀在静脉输液教学中的应用

李芳莲

摘要目的探讨操作口诀在静脉输液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校2004级高职护理班学生64人分为2组,分另q采用传统教学法和操作口诀法进行静脉输液教学。采用操作考试成绩来测评2组教学效果。结果操作口诀组的操作考核成绩平均分高于传统教学组0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6411(2010)11—0098-02

物:遵医嘱。患者:输液架、压脉带、一次性垫巾、手表、笔。操作后处置用物包括配药后和穿刺后物品处置。配药后:注射器按消毒技术规范进行分类:针头毁形后放锐器盒,针筒置污物桶,安瓿置人利器盒、普通玻璃瓶置入污物容器(经另一人查对后)。穿刺后:一次性垫巾置污物桶、压脉带浸泡消毒。

1.2.1.3

静脉输液中的操作口诀能集“责任感、慎独精神、人文关怀”的操作理念为一体。如何在保证操作不出错的基础上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最后尽量让自己的言行举止更优美,只有将每项操作视为一个整体,通过综合分析、沟通、协调,将繁杂琐碎的操作程序编成朗朗上口的操作口诀,将操作真正落实到临床实践,而不是为操作而操作。有文献将操作口诀汇编成册,但仍未见公开发行。现将笔者在多年静脉输液中的经验总结编成口诀,并在本校2004级高职护理班的教学中进行应用评价,现将结果介绍如下。1对象方法

1.1研究对象选定本校护理系2004级高职护理班学生64人,将其随机分成2组,分别采用2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其中一个班采用传统教学法,另一班采用操作口诀法,2组均由同一教师任教。1.2方法

1.2.1操作口诀组操作口诀:“操作前后估与洗;用物前备后处置;查对二三不可缺;无菌观念挂心中;言行举止为患者”。

1.2.1.1

“查对二=三不可缺”,指的是要查对“两个=乏”,第一个

“三”:执行单与医嘱查对、输液卡与执行单查对、药物与输液卡查对。第二个“三”:操作者本身查对、另一护士协助查对(配药及输液时)、与患者或家属双方的核对(输液时)。

1.2.1.4

“无菌观念挂心中”,要求检查三个方面的无菌情况。检

查药物:有效期、瓶口有无松动、瓶身有无裂痕、对光检查药物是否混浊、沉淀或有絮状物。检查用物:如输液器、注射器、输液贴、治疗巾,包括名称、生产日期、有效期、包装完整性,持输液管插入瓶塞至针头根部。常规消毒:瓶塞、穿刺皮肤前先扎压脉带找到m管后,松开压脉带进行消毒.再次扎压脉带进行穿刺。穿刺时分散患者注意力,减轻疼痛。严格查对并签字确认、确保无菌。

1.2.1.5

“操作前后估与洗”,指的是操作前评估、询问,了解患者

的身体状况,如神志、精神、食欲、休息、睡眠、排泄等。与患者沟通,解释操作目的、意义和方法,取得患者配合。与患者共同选择穿刺部位的皮肤、血管状况,然后进行操作前洗手、戴口罩;操作后评估、询问患者对操作有无感觉不适。告知患者所输药物,告知患者输液中的注意事项。然后进行操作后洗手、脱口罩。

1.2.1.2

“言行举止为患者”,指的是护理人员应以患者为中心,

用热情的语言、专业的操作、体贴周到的服务给患者可信赖感。例如:将床头铃置于患者易取处这一小细节就会让患者感到护理人员的体贴,从而产生信任感。

1.2.2传统教学组121在实验教学前要求学生熟悉操作步骤,教师在实验教学中进行护理操作步骤演示并进行讲解。然后由学生分组进行护理操作练习。

1.3评价指标对2个组进行技术操作考核,90分为及格。两组依次开始计时操作,由专人记录个人所用时问。设1名老师固定监督。操作完毕,由老师依照操作程序及标准评价是否操作正确。并与监督老师共同评分。评分及监考均非课题组老师。

1.4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l0.0统计软件进行录入

“用物前备后处置”,指的是操作前准备用物、操作后处

置用物。操作前准备用物按查对、无菌、药物、为患者四方面进行准备。查对:医嘱本、输液卡、执行本、胶水。无菌:手消毒液、无菌治疗盘、一次性输液器、一次性注射器、棉签、皮肤消毒液、输液贴、治疗碗、盛污物容器、利器盒、砂轮、启瓶器、盛消毒液容器。药

工作单位:541001桂林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

并进行统计学分析,鼯组均数的比较采用t检验,以p

李芳莲:女,本科,主管护师,讲师,E—mail:guilinlfl@163.com收稿日期:2010-06-03

pqppqp妒ppp喃—妒ppq≯寸心p吣—、≯^9净它≯、≯^警斗喀p吣≯、—÷心p心p心pp吨—、≯^譬pq≯、—、p乒q—妒p喝≯、≯q—、一p心p心pp心pp心净

的压力和不满程度,在实践中充满信心,提高了护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护生的动手能力、手术配合能力和应急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3.2.4有利于实习效果考核由于教学内容和时间明确,并贯穿于整个实习过程中。便于进行教学效果测评,通过测试可获得护生掌握知识程度的信息,也可以对老师带教能力进行评价,优化

l

带教过程,使每个护生获得最好的实习效果。

参考文献

立珍.临床路径【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5.2于敏.关键路径在美国医院中的应用[J】.国外医学医院管理分

册,1996,13(2):62.

(责任编辑:王萍高婧)


相关文章

  • 护理学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 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学 院 学 院 专 业 学生姓名 学 号 年级 级 指导教师 毕业教务处制表 毕业 毕业二〇一五年 十二月一 日 毕业 护理学毕业论文选题(1157个) 一.论文说明 本写作团队致力于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精通前 ...查看


  • 中医儿科护理临床路径的应用与研究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中医儿科护理临床路径的应用与研究 作者:吕明远 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4年第35期 [摘要] 目的 探讨中医儿科护理临床路径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 80例儿科患儿 ...查看


  • 妇产科科室管理
  • 口腔科科室管理手册 一.学科进展概述 1.口腔科是从事诊治颌面口腔生理与病理改变的医疗专科. 2.随着医学的发展和需要,口腔科的分科也越来越细. 3.近几十年来,由于诊断技术.影像学.材料学.仪器和手术方法的改革,基础医学与其他学科研究的进 ...查看


  • 县医院二级甲等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2年版)任务分解
  • ####县第一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2年版)任务分解 第一章 医院功能任务 一.医院设臵.功能和任务符合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臵规划的定位和要求 (一)医院的功能.任务和定位明确,保持适度规模.(责任部门:行政管理工作 ...查看


  • 2011三级儿童医院评审标准解读
  • 三级儿童医院评审标准(2011版) 为全面推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逐步建立我国医院评审评价体系,促进医疗机构加强自身建设和管理,不断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改善医疗服务,更好地履行社会职责和义务,提高医疗行业 ...查看


  • 母婴床旁护理的国内研究进展_肖春芳
  • 26 2013年2月第20卷第2B 期报 Journal of Nursing (China ) 护理学 February ,2013Vol.20No.2B [综述] 母婴床旁护理的国内研究进展 肖春芳a ,宋慧娟b 综述:周燕莉a 审校 ...查看


  • 2013年中华护理学会各专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征文内容
  • ·92· 中华护理杂志2013年1月第48卷第1期ChinJNurs,January2013,Vol48,No.1 ·通知· 2013年中华护理学会各专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征文内容 经中华护理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和各专业委员会研究决定,将于20 ...查看


  • "三甲复审"应知应会综合手册
  • 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三甲办编 2012年11月 请记住以下重要信息: 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网址:http://www.zmchosptal.com.cn/ 总机:8608114 行政总值班电话:8608485,[1**********] 传真: ...查看


  • 儿科临床路径
  • 一.病毒性心肌炎临床护理路径 住院第一天: 住院第一天 1.新病人入院时热情接待: (1)实行首迎首问负责制:主班护师主动热情接待病人及家属并为 其办理完善住院手续,立即通知护理班护士迎接新病人,同时通知主 管医师. (2) 分管护士接到通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