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七下语文

崇州市2005—2006学年度下期期末试题

七年级语文

A卷

第1卷 选择题(共16分)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共10分,每小题2分)。

l、选出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 )

A、系绳(xì) 哺育(fǔ) 污秽(huì) 瞬息(shùn) ....

B、著装(zhuó) 讪笑(shàn) 沟壑(hâ) 木屐(jī) ....

C、倔强(jiàng) 踱步(dú) 珊瑚(shuān) 确凿(záo) ....

D、撺掇(cuān duo) 行辈(háng) 告罄(qìng) 悲怆(chuāng) .....

2、选出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相得益彰 人声鼎沸 妇孺皆知 马草裹尸

B、尽态极妍 挺而走险 精疲力尽 忧心冲冲

C、锲而不舍 一尘不染 变幻多姿 义愤填鹰

D、孜孜不倦 姗姗来迟 跃武扬威 眼花潦乱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 ....

A、我们没有理由不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B、增加质量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

C、能否刻苫钻研是提高学习质量的关键。

D、当外国友人来长沙时,受到了长沙人民的热烈欢迎。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句是( )。 ....

A、我军坚守阵地一天一夜,牺牲惨重,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后援部队终于赶....

到了。

B、这个扫街的老妈妈的劳动也许是微不足道的,但又是小可缺少的,因为我....

们的城市需要“美容师”。

C、北国人民连续30年用他们坚忍不拔的毅力和辛勤的汗水,铺设了这道宽达....

100公里的防护林,阻止了沙漠的南侵。

D、如果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

5、下面诗句诵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是( ) ...

A、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B、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C、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D、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8题。(共6分,每小题2分)

(1)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2)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①骨已尽矣,而两狼并驱如故。

(3)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方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狠不敢前,眈眈相向。

(4)②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狠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

盖以诱敌其一犬坐于前 B、 恐前后受其敌满坐寂然 一狼得骨止屠自后断其股 C、 D、 担中肉尽,止有剩骨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

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7、与例句中的“其”所指代的内容相同的一项是( )。 ....A、

例句:一狼洞其中 .

A、恐前后受其敌 B、屠乃奔倚其下 ..

C、屠自后断其股 D、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

8、有关选文的说法,准确的一项是( )。 ..

A、选文笫①段写一个屠户半夜回家,路上发现有两只狼远远地跟着他。

B、选文第②段写一只狼得到骨头就不再追了,但又来了一只新的狼。

C、选文第③段写屠户不得已跑到了一个农民院了里的草垛下面。

D、选史第④段写屠户机智勇敢,杀死了两只狼。

第II卷 其他类型题(共84分)

三、(共1 2分)

9、把第1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译文:

(2)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译文:

10、用课文原句填空。(任选四句填写)(4分)

(1) ,寒光照铁衣。(《乐府诗集·木兰诗》)

(2)此夜曲中闻折柳,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3) ,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4)夜发清溪向三峡, 。(李白《峨眉山月歌》)

(5) ,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6)岐王宅里寻常见,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11、根据下面的提示或语境填空。(4分)

(1)你在课内学过(或者在课外读过)一些描写春天的古代诗词吧,那么请将你喜欢的两句写出来推荐给大家。(2 (2)大家一同分享吧。

四、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12—16题。

镜头下逃命的臧羚羊

①出格尔木不到一小时,就到昆仑山口了。一块不很规则的火山石上,(1)(juān) 刻着几个鲜红的大字:昆仑山口。

②草原轻柔漫展,随着我们行驶的节奏而荡开高原的韵律。草势不够丰厚肥美,甚至没有形成绿的层次。偶尔能够看到一个小水湾,闪动着草原的清沌的灵性。在一个小水湾旁边我竟捕捉到了一只孤独的藏羚羊。

③与辽阔的空间相比,它显得过于渺小了,因而格外令人怜(2)(mǐn) 。我被这种情绪感染着,觉得藏羚羊肯定通人性。对于像我这样远道而来的摄影人,的确是抓取到了一个悲天mǐn人的镜头。随着长焦镜头的缓缓调动,我与藏羚羊一寸寸地挨近了。我能够看到它身上不易分辨的毛色中掺揉的杂色,还有它那娇媚的充盈着生动气息的唇线。它的腿很修长,身体的流畅轮廓在高原的光照下显得温情脉脉。

④当我定格在它的眼睛上时,我被震动了。它的眼神里怎么飘泻出一串惊恐的光斑,带动着全身微微颤(3)(lì) ?还未等我读懂它的惊惧来自何处,这只令人垂怜的小生灵竟然掉头狂奔。

⑤我茫然无措地搜寻着来自它周围的威胁物。显然,我没有找到,只能任凭它像个不规则的亮点在远处的苍穹中变得越来越恍惚。正是在这种恍惚中,我下意识地瞅瞅我那照相器材:探出去的长镜头像枪口一样,正瞄准了这只无辜的小生灵。顿时,我明白了我的错误。它是担心我按住快门的手会在瞬间发射出夺命..

的子弹。

⑥猎猎寒风扯破了天边的云朵。我缓缓收起照相器材,一片惆怅中,我想起了这样的文字:“夜幕降临了,汽车前灯亮了,成百上千头藏羚羊向危险地带狂奔而去。枪声四起,藏羚羊嘶鸣不止。飞扬的尘土染成了粉红色。偷猎者驱车而去。„„ 一头藏羚羊已经被剥去了皮,它不住地地淌血。幼羚羊依偎在死去的母羚羊身边(4)(shǔn) 吸着它冰冷的乳头„„

⑦这段报道的文字已经拓在我的心上了,并且不断地折磨着我:从我镜头下逃去的那只藏羚羊,会不会就是那shǔn吸过冰冷乳头的孤儿呢?

12、根据拼音写出汉宁,(2分)

(1)(juān)刻 (2)怜(mǐn)

(3) 颤(lì) (4)(shǔn) 吸

13、第③段中“悲天mǐn人的镜头”具体指什么?根据文意简要回答。(2分) 答: 1 4、第⑤段中,作者“明白了我的错误”,根据文意,解释这“错误”的具体含义。(2分)

答:

15、你认为第⑥段中引述报载的猎杀藏羚羊的文字有什么作用?(2分)

答:

16、下列是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 ...

A、正因为臧羚羊十分渺小,娇媚生动,温情脉脉.而且依恋母亲.所以作者觉得藏羚羊肯定通人性。

B、藏羚羊“像个不规则的亮点在远处的苍穹中变得越来越恍惚”。这个比喻形象地写出了藏羚羊因惊恐而狂奔逃命,疾速远去的情景。

C、猎猎寒风扯破了天边的云朵,这句景物描写,既写出了作者的自责心理,又揭露了偷猎者的残忍无比。

D、文章结尾说残杀藏羚羊的事“不断折磨着我”,含蓄地表达作者对残杀生录的愤慨,也表达“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的强烈愿望。

五、作文。(60分)

17、爱,是一种崇高深挚的感情;爱,是人类水恒的话题:爱.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人与人、人与礼会、人与自然之间会有许多爱的情感.从中你会有许多爱的感悟。

请以“爱”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题目自拟。(2)自选文体。(3)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4)小少于500字。(5)不得抄袭。

B卷(50分)

一、诗歌鉴赏。(4分)

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逢入京使

岑 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汨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何种思想感情?(2分)

答:

2、请写出你喜欢的两句,并分析其妙处。(2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12分)

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作诗①,不成者行大法②。应声便为诗③曰:“煮豆持作羹,漉菽(lùshū)以为汁。(1)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④。(2)本自同根生,相煎⑤何太急!”帝深有愧色。

注释:①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作诗:文帝,曹丕,字子桓,曹操次子。曹操死后,丕嗣承相位。公元220年,迫使汉献帝禅位,自立为帝,国号魏。丕性好文学,博闻强识,喜著述。在位六年崩,谥号文。东阿王,曹植,字子建,曹丕同母弟,封陈王,谥号思,世称陈思王,是建安时代的代表诗人,成就在一般诗人以上。文帝忌其才,常想迫害他。相传曾令他七步中作诗。

②大法:即大刑,意谓要处分、杀害。

③应声便作诗:(植)答应着就应立刻作成了诗。

④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羹,用菜、肉等做成的汤。漉,过滤。菽,大豆。萁,豆茎。釜,炊器,敛口,圆底,有二耳,即锅。然,通“燃”,燃烧。

⑤煎:煎熬。曹植以此暗指曹丕对自己的迫害。

3、下列加点词的读音或意义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煮豆持作羹(gēng,用菜、肉等做成的汤) B、漉(lù,过滤)菽以为汁 ..

C、豆在釜(fǔ)中泣 D、相煎(用火烤)何太急 ..

4、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3分)

A、孰为汝多知乎? B、萁在釜下然

C、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D、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5、将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每小题2分)

(1)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

译文:

(2)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详文:

6、你认为东阿王吟罢,帝为何有愧色?(2分)

三、阅读。(22分)

(一)名著阅读。

7、《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精华,请选择其中一部结合作品内容,就“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中的一点,写出你的阅读体会。(4分)

(二)阅读下面文章,然后完成8-12题。(18分)

选 择

①他本在一家外企供职,一次意外,使他的左眼突然失明。为此,他失去了工作,到处求职都因“形象问题”连连碰壁。“挣钱养家”的担子落在了他那“白领”妻子的肩上。

②妻子日渐感到他的老父亲是个负担,不止一次跟他商量把老人送到老年公寓去,他都没同意。一天晚上,他们在卧室里吵了起来,妻子嚷:“不把你爸送走,咱们就离婚!”

③第二天早饭时,父亲说:“有件事我想跟你们商量一下,你们每天上班,孩子又上学,我一个在家太冷清了,所以,我想到老年公寓去住,那里都是老人„„”

④他一惊,父亲昨晚果真听到他们争吵的内容了!“可是,爸——”他刚要说些挽留的话,妻子瞪着眼在餐桌下踩了他一脚。他只好又把话咽了回去。

⑤第二天,父亲就住进了老年公寓。

⑥星期天,他去看父亲。父亲问他工作怎么样,身体好不好„„他好像被人打了一记耳光,脸上发起烧来。“你别过意不去,我在这里挺好,有吃有住还有得玩„„父亲看上去很满足,可眼睛里却渐渐涌起一层雾。

⑦几天来,他因父亲的事寝食难安。挨到星期天,又去看父亲,刚好碰到市卫生局的同志在向老人们宣传无偿捐献遗体器官的意义,问他们有谁愿意捐,很多老人都摇头。父亲起了来,问了两个问题:一是捐给自已的儿子行不行?二是趁活着捐可不可以——“我不怕疼!我也老了,捐出一个角膜,生活还能自理,可我儿子还年轻呀,他为这只失明的眼睛,失去了多少工作的机会!要是能将我

儿子的眼睛治好,我就是死在手术台上,心里也是甜的„„”

⑧所有人都停止了谈笑,把震惊的目光投向老泪纵横的父亲。一股看不见的潮水瞬间将他裹围。他满脸泪水,迈着沉重的步子,一步步走到父亲身边,和父亲紧紧地抱在一起„„父亲用手给他捋了捋衬衣上的皱褶,疼爱的目光像一张网,将他兜头罩下。他再次哽咽,感受如灯的父爱,在他有限的视力里放射出了无限神圣的亮光。 ⑨当天,他就不顾父亲的反对,把父亲接回了家。至于妻子,他已做好最坏的打算。

8、第⑥段中画横线句子属于 描写,表现了父亲 的心里。

9、揣摩第④、⑨段中画曲线的两句话,回答问题。(4分)

(1)“他只好又把话咽了回去”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他已做好了“最坏的打算”是什么?

10、第⑧段中作者把 比喻为“潮水”,这个比喻形象地表现了 。

11、从全文看,父亲的“选择”在文中具体指的是什么? (1) (2)

12、你对文中人物有什么评价?请任选其中一个人物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不少于20字

四、语言运用。(12分)

13、请同学们在方格中进行“词语接龙”(即上一个词语的尾字与下一个词语的首字相同,所对接首字同音也可以)(4分)

⑴ 雅俗共赏→ 赏

心悦目→

⑵ 车水马龙→ 龙腾虎跃→ → →

14、阅读下面的一段话,然后作题。(4分)

语文老师要一位同学通知全班同学,背诵蒲松龄的《狼》一文,这位同学最怕在大庭广众之下发言,就趁教室没人,在黑板上写下“请同学们背狼” 几个字,匆匆走出教室。过了一会儿,进教室的同学瞟了上眼黑板,皆大惊失色。 ⑴请简述同学们大惊失色的原因:

⑵这位同学失误在什么地方? ⑶造成误解的原因还在于: ⑷如果你是这位同学,你怎样弥补你的失误?

15、下面是黄石汽车站一汽车窗上贴的告示牌,根据你的理解,用简短而又明了

的文字说说该告示牌的意思。

6: 00 黄石黄冈

14:00

崇州市2005—2006学年度下期期末试题

七年级语文

A卷

第1卷 选择题(共16分)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共10分,每小题2分)。

l、选出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 )

A、系绳(xì) 哺育(fǔ) 污秽(huì) 瞬息(shùn) ....

B、著装(zhuó) 讪笑(shàn) 沟壑(hâ) 木屐(jī) ....

C、倔强(jiàng) 踱步(dú) 珊瑚(shuān) 确凿(záo) ....

D、撺掇(cuān duo) 行辈(háng) 告罄(qìng) 悲怆(chuāng) .....

2、选出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相得益彰 人声鼎沸 妇孺皆知 马草裹尸

B、尽态极妍 挺而走险 精疲力尽 忧心冲冲

C、锲而不舍 一尘不染 变幻多姿 义愤填鹰

D、孜孜不倦 姗姗来迟 跃武扬威 眼花潦乱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 ....

A、我们没有理由不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B、增加质量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

C、能否刻苫钻研是提高学习质量的关键。

D、当外国友人来长沙时,受到了长沙人民的热烈欢迎。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句是( )。 ....

A、我军坚守阵地一天一夜,牺牲惨重,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后援部队终于赶....

到了。

B、这个扫街的老妈妈的劳动也许是微不足道的,但又是小可缺少的,因为我....

们的城市需要“美容师”。

C、北国人民连续30年用他们坚忍不拔的毅力和辛勤的汗水,铺设了这道宽达....

100公里的防护林,阻止了沙漠的南侵。

D、如果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

5、下面诗句诵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是( ) ...

A、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B、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C、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D、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8题。(共6分,每小题2分)

(1)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2)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①骨已尽矣,而两狼并驱如故。

(3)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方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狠不敢前,眈眈相向。

(4)②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狠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

盖以诱敌其一犬坐于前 B、 恐前后受其敌满坐寂然 一狼得骨止屠自后断其股 C、 D、 担中肉尽,止有剩骨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

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7、与例句中的“其”所指代的内容相同的一项是( )。 ....A、

例句:一狼洞其中 .

A、恐前后受其敌 B、屠乃奔倚其下 ..

C、屠自后断其股 D、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

8、有关选文的说法,准确的一项是( )。 ..

A、选文笫①段写一个屠户半夜回家,路上发现有两只狼远远地跟着他。

B、选文第②段写一只狼得到骨头就不再追了,但又来了一只新的狼。

C、选文第③段写屠户不得已跑到了一个农民院了里的草垛下面。

D、选史第④段写屠户机智勇敢,杀死了两只狼。

第II卷 其他类型题(共84分)

三、(共1 2分)

9、把第1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译文:

(2)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译文:

10、用课文原句填空。(任选四句填写)(4分)

(1) ,寒光照铁衣。(《乐府诗集·木兰诗》)

(2)此夜曲中闻折柳,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3) ,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4)夜发清溪向三峡, 。(李白《峨眉山月歌》)

(5) ,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6)岐王宅里寻常见,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11、根据下面的提示或语境填空。(4分)

(1)你在课内学过(或者在课外读过)一些描写春天的古代诗词吧,那么请将你喜欢的两句写出来推荐给大家。(2 (2)大家一同分享吧。

四、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12—16题。

镜头下逃命的臧羚羊

①出格尔木不到一小时,就到昆仑山口了。一块不很规则的火山石上,(1)(juān) 刻着几个鲜红的大字:昆仑山口。

②草原轻柔漫展,随着我们行驶的节奏而荡开高原的韵律。草势不够丰厚肥美,甚至没有形成绿的层次。偶尔能够看到一个小水湾,闪动着草原的清沌的灵性。在一个小水湾旁边我竟捕捉到了一只孤独的藏羚羊。

③与辽阔的空间相比,它显得过于渺小了,因而格外令人怜(2)(mǐn) 。我被这种情绪感染着,觉得藏羚羊肯定通人性。对于像我这样远道而来的摄影人,的确是抓取到了一个悲天mǐn人的镜头。随着长焦镜头的缓缓调动,我与藏羚羊一寸寸地挨近了。我能够看到它身上不易分辨的毛色中掺揉的杂色,还有它那娇媚的充盈着生动气息的唇线。它的腿很修长,身体的流畅轮廓在高原的光照下显得温情脉脉。

④当我定格在它的眼睛上时,我被震动了。它的眼神里怎么飘泻出一串惊恐的光斑,带动着全身微微颤(3)(lì) ?还未等我读懂它的惊惧来自何处,这只令人垂怜的小生灵竟然掉头狂奔。

⑤我茫然无措地搜寻着来自它周围的威胁物。显然,我没有找到,只能任凭它像个不规则的亮点在远处的苍穹中变得越来越恍惚。正是在这种恍惚中,我下意识地瞅瞅我那照相器材:探出去的长镜头像枪口一样,正瞄准了这只无辜的小生灵。顿时,我明白了我的错误。它是担心我按住快门的手会在瞬间发射出夺命..

的子弹。

⑥猎猎寒风扯破了天边的云朵。我缓缓收起照相器材,一片惆怅中,我想起了这样的文字:“夜幕降临了,汽车前灯亮了,成百上千头藏羚羊向危险地带狂奔而去。枪声四起,藏羚羊嘶鸣不止。飞扬的尘土染成了粉红色。偷猎者驱车而去。„„ 一头藏羚羊已经被剥去了皮,它不住地地淌血。幼羚羊依偎在死去的母羚羊身边(4)(shǔn) 吸着它冰冷的乳头„„

⑦这段报道的文字已经拓在我的心上了,并且不断地折磨着我:从我镜头下逃去的那只藏羚羊,会不会就是那shǔn吸过冰冷乳头的孤儿呢?

12、根据拼音写出汉宁,(2分)

(1)(juān)刻 (2)怜(mǐn)

(3) 颤(lì) (4)(shǔn) 吸

13、第③段中“悲天mǐn人的镜头”具体指什么?根据文意简要回答。(2分) 答: 1 4、第⑤段中,作者“明白了我的错误”,根据文意,解释这“错误”的具体含义。(2分)

答:

15、你认为第⑥段中引述报载的猎杀藏羚羊的文字有什么作用?(2分)

答:

16、下列是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 ...

A、正因为臧羚羊十分渺小,娇媚生动,温情脉脉.而且依恋母亲.所以作者觉得藏羚羊肯定通人性。

B、藏羚羊“像个不规则的亮点在远处的苍穹中变得越来越恍惚”。这个比喻形象地写出了藏羚羊因惊恐而狂奔逃命,疾速远去的情景。

C、猎猎寒风扯破了天边的云朵,这句景物描写,既写出了作者的自责心理,又揭露了偷猎者的残忍无比。

D、文章结尾说残杀藏羚羊的事“不断折磨着我”,含蓄地表达作者对残杀生录的愤慨,也表达“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的强烈愿望。

五、作文。(60分)

17、爱,是一种崇高深挚的感情;爱,是人类水恒的话题:爱.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人与人、人与礼会、人与自然之间会有许多爱的情感.从中你会有许多爱的感悟。

请以“爱”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题目自拟。(2)自选文体。(3)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4)小少于500字。(5)不得抄袭。

B卷(50分)

一、诗歌鉴赏。(4分)

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逢入京使

岑 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汨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何种思想感情?(2分)

答:

2、请写出你喜欢的两句,并分析其妙处。(2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12分)

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作诗①,不成者行大法②。应声便为诗③曰:“煮豆持作羹,漉菽(lùshū)以为汁。(1)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④。(2)本自同根生,相煎⑤何太急!”帝深有愧色。

注释:①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作诗:文帝,曹丕,字子桓,曹操次子。曹操死后,丕嗣承相位。公元220年,迫使汉献帝禅位,自立为帝,国号魏。丕性好文学,博闻强识,喜著述。在位六年崩,谥号文。东阿王,曹植,字子建,曹丕同母弟,封陈王,谥号思,世称陈思王,是建安时代的代表诗人,成就在一般诗人以上。文帝忌其才,常想迫害他。相传曾令他七步中作诗。

②大法:即大刑,意谓要处分、杀害。

③应声便作诗:(植)答应着就应立刻作成了诗。

④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羹,用菜、肉等做成的汤。漉,过滤。菽,大豆。萁,豆茎。釜,炊器,敛口,圆底,有二耳,即锅。然,通“燃”,燃烧。

⑤煎:煎熬。曹植以此暗指曹丕对自己的迫害。

3、下列加点词的读音或意义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煮豆持作羹(gēng,用菜、肉等做成的汤) B、漉(lù,过滤)菽以为汁 ..

C、豆在釜(fǔ)中泣 D、相煎(用火烤)何太急 ..

4、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3分)

A、孰为汝多知乎? B、萁在釜下然

C、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D、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5、将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每小题2分)

(1)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

译文:

(2)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详文:

6、你认为东阿王吟罢,帝为何有愧色?(2分)

三、阅读。(22分)

(一)名著阅读。

7、《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精华,请选择其中一部结合作品内容,就“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中的一点,写出你的阅读体会。(4分)

(二)阅读下面文章,然后完成8-12题。(18分)

选 择

①他本在一家外企供职,一次意外,使他的左眼突然失明。为此,他失去了工作,到处求职都因“形象问题”连连碰壁。“挣钱养家”的担子落在了他那“白领”妻子的肩上。

②妻子日渐感到他的老父亲是个负担,不止一次跟他商量把老人送到老年公寓去,他都没同意。一天晚上,他们在卧室里吵了起来,妻子嚷:“不把你爸送走,咱们就离婚!”

③第二天早饭时,父亲说:“有件事我想跟你们商量一下,你们每天上班,孩子又上学,我一个在家太冷清了,所以,我想到老年公寓去住,那里都是老人„„”

④他一惊,父亲昨晚果真听到他们争吵的内容了!“可是,爸——”他刚要说些挽留的话,妻子瞪着眼在餐桌下踩了他一脚。他只好又把话咽了回去。

⑤第二天,父亲就住进了老年公寓。

⑥星期天,他去看父亲。父亲问他工作怎么样,身体好不好„„他好像被人打了一记耳光,脸上发起烧来。“你别过意不去,我在这里挺好,有吃有住还有得玩„„父亲看上去很满足,可眼睛里却渐渐涌起一层雾。

⑦几天来,他因父亲的事寝食难安。挨到星期天,又去看父亲,刚好碰到市卫生局的同志在向老人们宣传无偿捐献遗体器官的意义,问他们有谁愿意捐,很多老人都摇头。父亲起了来,问了两个问题:一是捐给自已的儿子行不行?二是趁活着捐可不可以——“我不怕疼!我也老了,捐出一个角膜,生活还能自理,可我儿子还年轻呀,他为这只失明的眼睛,失去了多少工作的机会!要是能将我

儿子的眼睛治好,我就是死在手术台上,心里也是甜的„„”

⑧所有人都停止了谈笑,把震惊的目光投向老泪纵横的父亲。一股看不见的潮水瞬间将他裹围。他满脸泪水,迈着沉重的步子,一步步走到父亲身边,和父亲紧紧地抱在一起„„父亲用手给他捋了捋衬衣上的皱褶,疼爱的目光像一张网,将他兜头罩下。他再次哽咽,感受如灯的父爱,在他有限的视力里放射出了无限神圣的亮光。 ⑨当天,他就不顾父亲的反对,把父亲接回了家。至于妻子,他已做好最坏的打算。

8、第⑥段中画横线句子属于 描写,表现了父亲 的心里。

9、揣摩第④、⑨段中画曲线的两句话,回答问题。(4分)

(1)“他只好又把话咽了回去”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他已做好了“最坏的打算”是什么?

10、第⑧段中作者把 比喻为“潮水”,这个比喻形象地表现了 。

11、从全文看,父亲的“选择”在文中具体指的是什么? (1) (2)

12、你对文中人物有什么评价?请任选其中一个人物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不少于20字

四、语言运用。(12分)

13、请同学们在方格中进行“词语接龙”(即上一个词语的尾字与下一个词语的首字相同,所对接首字同音也可以)(4分)

⑴ 雅俗共赏→ 赏

心悦目→

⑵ 车水马龙→ 龙腾虎跃→ → →

14、阅读下面的一段话,然后作题。(4分)

语文老师要一位同学通知全班同学,背诵蒲松龄的《狼》一文,这位同学最怕在大庭广众之下发言,就趁教室没人,在黑板上写下“请同学们背狼” 几个字,匆匆走出教室。过了一会儿,进教室的同学瞟了上眼黑板,皆大惊失色。 ⑴请简述同学们大惊失色的原因:

⑵这位同学失误在什么地方? ⑶造成误解的原因还在于: ⑷如果你是这位同学,你怎样弥补你的失误?

15、下面是黄石汽车站一汽车窗上贴的告示牌,根据你的理解,用简短而又明了

的文字说说该告示牌的意思。

6: 00 黄石黄冈

14:00


相关文章

  • 七下语文期中试卷质量分析 徐洪珊
  • 七下语文期中试卷质量分析 徐洪珊 一.试卷基本结构 本试卷由语文知识积累.口语交际与语文综合运用.阅读和作文四部分组成.全卷共6页,五大题,15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各题型分值分布如下: 二.题型及成绩分析 成绩分析 本 ...查看


  • 七下语文工作总结
  • 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听从领导的工作安排,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精心批改作业.讲评作业,耐心辅导学生: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充分发扬民主教学,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不断提高,在教学同时,我广泛 ...查看


  • 七下语文课内现代文阅读复习题(含答案)
  • 七下语文期末复习专题之现代文阅读(专题二)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一.百草园部分 1.文中的"似乎确凿"怎么理解?(两个词用在一句话中是否矛盾?为什么?) 不矛盾,似乎表示不确定,确凿又表示十分肯定.不确定是因为相隔时间长 ...查看


  • 七下教学计划
  • 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是按照<课程标准>编排的新教材,体现了新理念和新目标,致力于构建新的教材系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全书按主题合成单元,每个单元按照主题进行综合训练,努力吸引学生,提高学生的学 ...查看


  • 2015级七下语文暑假作业
  • 2015级七下语文暑假作业 一.阅读类 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骆驼祥子>和<朝花夕拾>中的任意两部,读完后各写一篇读后感(共计两篇).每篇读后感不少于500字(包括阅读时间和你感受最深的内容以及读后 ...查看


  • 七下语文期中答案
  • 桐条沟中学七年级(下)语文期中测试答案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 1.D 2.A 3.C 4. (1)春联 (2)挽联 (3)行业联 (4)婚联 5.(1)鸟向檐上飞 (2)影入平羌江水流 (3)何人不起故园情 (4)一片孤城万仞山 (5)雄兔脚 ...查看


  • 七下期末复习26.29
  • 南溪四中2013-2014学年下学期七年级语文 „„„„„„„„„„„ ∞∞∞∞∞∞∞∞∞∞∞∞ 期末模拟测试(古诗文部分三) (全卷四个大题,共24个小题: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00分) 1. ________________ ...查看


  • 七下语文配套练习册第六单元综合练习答案
  • 七下语文第六单元综合练习答案 二.(一)5.将军夜引弓,没在石棱中.6.目不转睛 7.①它睡眼„„站起来. ②它懒洋洋„„又躺下了. 8.以对比的手法提出疑问,引出下文,耐人寻味. 9..山林中的老虎:威风凛凛.动物园中的老虎:无精打采. ...查看


  • 人教版七下语文文学常识
  • 七下语文文学常识.古诗词复习 第一单元 1.安徒生是著名的童话作家,我们学过的有 2."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相信吧, ."本诗的作者是 , 国诗人. 著作有<自由颂>.<致大海>.<致恰达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