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公司企业发展战略研究

天 津 大 学 网 络 教 育 学 院

专科毕业论文

题目:比亚迪公司企业发展战略研究

完成期限:2014年 7月 5日 至 2014年 11月 13日

学 习 中 心 奥鹏 年 级 2012级

专 业 工商企业管理 指 导 教 师 吴继耘

姓 名 许鹏成 学 号 [1**********]1

摘 要

近年来,我国汽车行业发展迅速,已成为世界第四大汽车生产国和第三大汽车消费国。我国机动车保有量的增加即对石油不断消耗以及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持续攀升造成生态环境恶化,在这些严峻的形势下,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生产,是保证我国能源安全和生态环境平衡的战略措施。新能源汽车企业如何在成长中选择正确的成长战略是我国自主品牌汽车制造企业最为关心的问题,企业只有在企业成长过程中选择了正确的成长战略才能得到发展并获得成功。本文通过分析比亚迪的内外环境,结合现阶段企业产业链状况,对比亚迪的发展战略进行分析,研究认为比亚迪公司需长期实施自主研发成长战略,对企业组织结构、产品结构、供应链进行进一步优化,同时立足国内市场实施海外市场战略。

关键词:比亚迪; 企业发展; 战略; 研究

比亚迪公司企业发展战略研究

比亚迪创立于1995年,现拥有IT、汽车和新能源三大产业。目前稳居全球第一大充电电池生产商地位,镍镉电池、手机锂电池出货量全球第一。2003年,从IT电池领域进入汽车制造业,并快速成长为最具创新的新锐民族自主汽车品牌,更以独特技术领先全球电动车市场。如何在成长中选择正确的成长战略是我国自主品牌汽车制造企业最为关心的问题,企业只有在企业成长过程中选择了正确的成长战略才能得到发展并获得成功。本文以此为出发点,通过分析比亚迪的内外环境,对比亚迪的发展战略进行分析,并提出比亚迪今后发展战略的相关建议。

一、比亚迪公司企业发展路径分析

(一)比亚迪公司的发展历程

比亚迪公司企业目标是要成为二次充电电池领域里中国的一流企业,继而赶超世界顶尖水平,成为该领域内的世界一流企业。从比亚迪公司的战略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其战略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比亚迪电池产业。1993年,王传福创立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进入电池市场。首先确定并制定好从核心技术做起,然后找到镍镉电池的突破口—成本和品质,发挥自主设计生产线,以手工代替机器的半自动生产模式,把电池生产从资本密集型转变为劳动密集型竞争策略,化整为零。

第二阶段:比亚迪IT产业。1997年,比亚迪成长为一个年销售近1亿的中型企业。之后比亚迪正式进入国人尚没有想过进入的行业—锂离子电池行业。那时比亚迪的领导人高瞻远瞩,认为中国的充电电池厂家要实现质的飞跃,必须涉足锂离子电池产业,否则将永远落后于日本等竞争对手。正是比亚迪这种战略选择,使得比亚迪在该产业内迅速的发展起来,跻身诺基亚、摩托罗拉等重要供应商的行列。第三阶段:比亚迪汽车产业。不到十年即做到行业第一的企业,进行大规模的产业布局的转移与调整,成为比亚迪的自然选择。2003年1月23日,王传福在香港宣布动用2.54亿港币收购西安秦川汽车77%股份,正式向传统汽车工业出击。在进军汽车行业的第一年,比亚迪收购了北汽集团旗下的模具公司,组建北京比亚迪模具有限公司,拥有了在模具方面降低成本、提高车身品质的能力。同年4月,上海比亚迪汽车研发中心成立,下设多个20多个项目攻关组,分别从事比亚迪系列轿车车身、汽车电子、安全装置及电动汽车等方面的研究和探索,半年内就成功申报100多项国家专利。随后,比亚迪成立了上海汽车工业园,建立了自己的碰搜线和各种环境实验室,以及构架齐全的汽车研发体系和整车检测中心。

(二)比亚迪公司的发展现状

2008年,美国次按危机触发环球金融海啸,全球经济增长急速下滑,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但是比亚迪公司的整体表现仍然理想。比亚迪的二次充电电池业

务虽有下滑,但是还是继续占取市场份额,积极开拓新的业务领域;比亚迪的手机部件业务始终贯彻为客户提供手机部件一站式垂直整合供应服务的经营策略,除了提供多元化的手机部件外,更进一步扩大其组装服务及原始设计制造服务的经营,带动手机部件业务在逆境中增长;比亚迪的汽车业务在2008年中取得突破性发展,中高档商务轿车F6车型及经济车型F0相继上市,丰富了比亚迪的产品线。此外全球首款新能源汽车F6DM双模电动车也正面世。比亚迪已与荷兰经销商签署协议,在欧洲荷兰、捷克共和国、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和匈牙利销售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并计划将此款车型出口到以色列,以此为跳板进军中东市场。在国内,越来越多的的国内自主品牌汽车如江淮汽车、长城汽车相继进入轿车生产领域并且也有一定的企业如奇瑞、吉利也开始设计并制造新能源汽车。在国外,丰田和通用汽车将新能源汽车作为以后的发展重点,都在2010年推出自己的插电式电动车,并能做到大规模投入生产销售。比亚迪自身设计制造的混合动力电动车的电池充电等技术问题上还需要突破。因此,比亚迪的发展正面临着挑战,同时也面临着机遇。

(三)比亚迪公司发展的特点分析

1、以自主研发为核心,实施技术创新战略

比亚迪成立之处,就开始实施这一战略。比亚迪公司进军电池行业时就决定要从核心技术做起,并自主确定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成本。遵循这一核心竞争力比亚迪公司自主设计生产线,以手工替代机械,从本质上减低了成本,并且使得生产线具有很强的灵活性。比亚迪进入手机配件行业则通过多元化发展,通过向顾客提供一站式部件供应服务,再次确定其在手机部件行业的领先地位。比亚迪在电池,IT行业取得一定成就后,利用自己优势培育出另一产业—汽车制造业。比亚迪公司在汽车的研发过程中,申请国家专利1000多项,从而确保了自身在技术上的自主性。

2、以电动汽车为重点,实施自主品牌战略

区别于其它国内汽车公司,比亚迪突破了传统汽油汽车的限制,看准国内外汽车发展形式利用自身在电池产业的优势大力发展电动力汽车。如果电池有足够的电力储蓄,有较短的充电时间,有低廉的制造成本,有安全稳定的性能,那么电动汽车行业将步入高速成长期,开创出一片巨大的“蓝海”。比亚迪自主研发的铁电池,比丰田、通用汽车所研发的电池有着明显的优势,从而为其发展开创出一片蓝海。

3、集中内部优势资源,实施技术集成战略

比亚迪公司充分利用内部IT、电池等优势资源,繁衍出一个又一个新的业务,不断在技术上集成和发展,从而开拓出电动汽车这一新的业务,使其在汽车领域拥有独特的技术优势。

二、比亚迪公司的产业链状况分析

(一)加快产业链整合

比亚迪通过整合核心零部件以及协同普通零件供应商开发,把零部件对成本的

影响,控制在有限的范围内。比亚迪先后并购了汽车模具,生产IGBT的宁波中伟等,通过不断的联合重要的零部件供应商,以降低成本,是比亚迪产业链整合的一大重点。

(二)加强生产环节的管理

比亚迪充分发挥其在技术和设备上的优势,将重点放在生产以汽车板等为代表的高端产品上,努力实现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转化为公司的优势产品,进而转化为公司的盈利能力。同时把全面成本和质量管理由始至终地贯穿在整个生产制造环节。

(三)实施精准营销策略

比亚迪借助数据库的筛选,寻找到目标客户,实施有效的推广策略,实现精准销售,从而大大降低营销费用的浪费。比亚迪凭借精准营销策略,有效实现其第一款中级家庭轿车F3的销售成功。首先,在F3上市前,比亚迪通过全国服务呼叫中心了解潜在客户对汽车产品的需求、潜在客户家庭的状况、汽车使用的周期、家里人口的变化、汽车需求的变化等,准确对潜在用户进行分类,并确定他们对这款型的感受和态度。其次,集中力量某一个省进行营销,然后逐省逐市进行市场运作,取得较好的营销效果。

(四)强化产品服务

在日益残酷的全球市场竞争中,只有全员参与,时时处处人人都以顾客满意为前提,不仅能为顾客提供满足其要求的产品,同时还要能够提供超过顾客期望值的产品,使其对他们公司的产品产生永久的信任,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比亚迪深刻感觉到顾客和市场的重要性,时刻做到产品和服务的好坏都是以能否满足顾客要求为标准。

三、比亚迪公司企业发展外部环境分析

(一)有利因素

随着我国节能减排工作的大力推进,对油耗大户汽车行业将造成越来越大的影响。《汽车产业发展政策》提出,国家引导和鼓励发展节能环保型小排量汽车,汽车产业要结合国家能源结果调整战略和排放标准的要求,积极开展电动汽车、车用动力电池等新型动力研究和产业化,重点发展混合动力汽车技术和轿车柴油发动机技术,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具有越来越大的市场。

在技术上,比亚迪公司在国内市场拥有领先地位。比亚迪公司一直以来关注技术创新,其电池和IT行业在国际上占据可观的份额,其混合电动汽车技术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面对其他国外汽车品牌的新能源汽车价格偏高这一外部机会,比亚迪的把握能力很强。

在价格上,由于比亚迪始终坚持自主研发,相对于国外汽车制造企业而言,比亚迪的成本控制能力极为突出,价格上对其占据市场非常有利。

(二)不利因素

在国内市场上,长城、江铃等国内自主品牌进入轿车生产领域,长安混合动力轿车在重庆、深圳等地进行使用试验和示范,此外奇瑞、吉利等传统汽车企业积极进入新能源汽车市场,比亚迪正面临越来越多的国内竞争者。

在国际市场上,两大商拥有雄厚资本与技术积累的汽车制造商丰田与通用汽车将新能源汽车作为发展重点其他因素,对比亚迪公司的发展造成很大影响。

在技术研发上,除比亚迪自主研发的混合动力动汽车外,太阳能、电力也具备替代性,丰田、奇瑞所制造的新能源混合电力汽车对比亚迪来说也是一种新的挑战。

四、比亚迪公司企业发展内部环境分析

(一)企业财务状况

比亚迪公司在手机部件及模具业务表现较为理想,汽车业务虽然有很好的表现但面临着财务压力。因此手机部件及其组装服务的盈利能力必须为汽车产业发展提供支持。同时还应依靠各种融资渠道保障充分的运营资金,以降低金融风险。

(二)人力资源状况

比亚迪充分地利用了人力资源成本低的优势,将生产线分解成若干个人人工完成的工序来代替机器的模式。这个做法在节省了初次购买平台设备的高昂费用的同时,也免去了日后平台升级换代产生的费用,并且也只用对工人进行相应的培训。

比亚迪培养出了一批富有自主创新能力的研发队伍。由于在产品研发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专利,比亚迪鼓励员工自主创新,并且还对申请专利成功者实行奖励,从而使其在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上保持技术领先地位。这也为其在劳动力成本不断增大的背景下,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劳动力成本创造了条件。

(三)核心竞争力情况

比亚迪公司拥有先进的生产设备和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在以双核混合电力汽车为代表的高端产品上具有国内领先的研发能力、生产技术和使用技术。比亚迪正加速技术集成及产业化,建设汽车行业的新工艺、新技术及新模具研发基地,工业自动化及信息技术的创新基地,进一步强化以先进设备和技术为核心的竞争力。比亚迪60%的生产设备实现了自主研发,从而最大程度地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产品质量。

五、比亚迪公司企业发展战略的调整方向

(一)进一步完善企业组织结构

比亚迪是通过收购秦川汽车制造厂,并购汽车模具制造厂等手段进入汽车行业的,但比亚迪想要发展成为更强大汽车制造企业就必须深化组织结构的调整。例如比亚迪企业规模偏小,形成不了规模经济。而汽车行业属于规模经济非常显著的行业,若规模上不去,成本下不来,质量就难以保证。要解决这一矛盾,只能通过实施集团化战略,在行业内进行广泛的兼并、联合、重组,促进强强联合,进一步提高生产集中度,从而使比亚迪公司的规模经济迈上新台阶;而且随着我国新劳动法的实施,劳动力的成本也在不断增大,若比亚迪的公司员工不断壮大,那么单是员

工工资一项,就将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因此比亚迪以后应该逐步调整人员结构,提高半自动化、自动化比例,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二)不断完善产品结构

经过多年来的发展,我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市场份额不断提高,而轿车的增长能力更为突出。然而,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的竞争力仍主要停留在中低档小排量汽车领域,这使得汽车企业在市场需求由经济型小排量汽车向中高级车升级过程中处于不利地位,市场份额下降,利润增长下滑。比亚迪作为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后起之秀也存在着这个问题。虽然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的技术上处于领先地位并且它所研发的中高档双核混合动力轿车也在2008年面世,但是单一的产品结构依然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因此,比亚迪要灵活运用国家相关规定实行的政策,利用国家设立的专项扶持资金,加大投入建立整车或零部件研发机构,大力加强研发,开发适合中国消费者使用和需求的产品,加快技术和产品升级,大幅提高产品档次,提高市场竞争力。

(三)优化供应链管理

通过实施自主研发战略,比亚迪有效提高了公司的成本控制能力,但作为一个多元化发展的集团,并不是产品中所有的零部件,原材料的价格都可以通过自主研发来降低它们的成本。如果比亚迪想要继续提高市场占有率,降低成本,必须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改造和集成业务流程、与供应商及客户建立协同的业务伙伴联盟,从而提高企业竞争力。比亚迪公司需处于其汽车工业集成化供应链的核心地位,在完成企业内部集成的基础上,从核心企业的角度向上对零部件供应进行集成,向下对整车销售进行集成,完成整个汽车工业集成化供应链的构建,然后对其运作、管理和评价做论述。而优化汽车工业集成化供应链需在供应链合作伙伴间建立信任、诚实和开放的关系。合作伙伴间的障碍主要是汽车工业集成化供应链中的各成员不愿意与他人共享信息,也不愿意牺牲自己的利益去争取汽车供应链的最大利益。因此比亚迪需要克服这些障碍从而优化供应链管理。

(四)加快国际化步伐

在国内,虽然国家政府积极鼓励发展新能源汽车,并也已颁布一些相关政策规定以鼓励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但是这些政策法规却不完善而且国家对消费者使用新能源车的配套设施(如充电站等)不完善以及优惠政策也尚未颁布,而国外的配套设施相较完善并且优惠政策也相对较多,并且国外的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程度比国内消费者高。以上种种原因都说明了比亚迪在此成长阶段应实施进军海外市场的战略,虽说应进军海外市场,但并不能就此放弃或者轻视了国内市场,中国这一广阔的潜在市场一定要利用本土优势抢占先机。因此比亚迪要在充分立足于国内市场的基础上,大力实施海外市场战略,进一步加快国际化步伐。

参考文献

[1] 梁明. 比亚迪:领导电动汽车领域的绿色革命[J]. 中国品牌,2010,Z1:34-37.

[2] 张锐. 比亚迪的反常规路线[J]. 企业管理,2010,03:12-17.

[3] 江积海. 后发企业知识传导与新产品开发的路径及其机制[J]. 科学学研究,2010,04:571-580.

[4] 陈力. 比亚迪:低成本榨出利润链[J]. 商界(评论),2010,05:80-82.

[5] 王全喜,李贞,陈梅. 创造性模仿——比亚迪的竞争模式[J]. 经营与管理,2010,05:90-92.

[6] 卫金桥. 比亚迪:探索民企造车第三条道路[N]. 第一财经日报,2006-03-20C05.

[7] 田志龙,李春荣. 中国汽车市场弱势后入者的经营战略[J]. 管理世界,2010,08:139-152+188.

[8] 朱瑞博. 架构创新、生态位优化与后发企业的跨越式赶超 [J]. 管理世界,2011,07:69-97+188.

[9] 徐丽红. 分享比亚迪逆势上扬的秘籍[N]. 中国财经报,2008-12-31008.

[10] 欧阳桃花,丁玲. 汽车模具制造能力演化路径与能力构筑竞争[J]. 管理学报,2012,02:157-164.

[11] 卢锐,吴云. 基于破坏性创新的比亚迪创新战略研究[J]. 中国科技论坛,2012,02:42-47+63.

[12] 金永花,李相俊. 新能源汽车的经济性分析[J]. 可再生能源,2012,06:118-123+126.

[13] 李宏林,杨菂. 要素禀赋与我国企业的技术选择 [J].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4,02:72-77.

[14] 汪建,周勤. 产业链整合、结构洞与企业成长[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3,11:103-115.

[15] 陈杰. 技术为王,创新为本——比亚迪:从做电池到做汽车[J]. 深交所,2008,06:12-18.

[16] 汤幼平,彭路南. 比亚迪成功之路带给中小企业的启示[J]. 企业活力,2008,11:28-29.

[17] 李义生. 比亚迪公司柔性线路板业务竞争战略研究[D].复旦大学,2009.

[18] 郑友德,金明浩. 比亚迪式模仿创新的知识产权策略[J]. 法人杂志,2009,09:56-59.

[19] 徐缓. 比亚迪汽车公司的营销策略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

[20] 黄丽. 比亚迪和特斯拉的产品定位不一样[N]. 证券时报,2014-02-19A09.

天 津 大 学 网 络 教 育 学 院

专科毕业论文

题目:比亚迪公司企业发展战略研究

完成期限:2014年 7月 5日 至 2014年 11月 13日

学 习 中 心 奥鹏 年 级 2012级

专 业 工商企业管理 指 导 教 师 吴继耘

姓 名 许鹏成 学 号 [1**********]1

摘 要

近年来,我国汽车行业发展迅速,已成为世界第四大汽车生产国和第三大汽车消费国。我国机动车保有量的增加即对石油不断消耗以及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持续攀升造成生态环境恶化,在这些严峻的形势下,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生产,是保证我国能源安全和生态环境平衡的战略措施。新能源汽车企业如何在成长中选择正确的成长战略是我国自主品牌汽车制造企业最为关心的问题,企业只有在企业成长过程中选择了正确的成长战略才能得到发展并获得成功。本文通过分析比亚迪的内外环境,结合现阶段企业产业链状况,对比亚迪的发展战略进行分析,研究认为比亚迪公司需长期实施自主研发成长战略,对企业组织结构、产品结构、供应链进行进一步优化,同时立足国内市场实施海外市场战略。

关键词:比亚迪; 企业发展; 战略; 研究

比亚迪公司企业发展战略研究

比亚迪创立于1995年,现拥有IT、汽车和新能源三大产业。目前稳居全球第一大充电电池生产商地位,镍镉电池、手机锂电池出货量全球第一。2003年,从IT电池领域进入汽车制造业,并快速成长为最具创新的新锐民族自主汽车品牌,更以独特技术领先全球电动车市场。如何在成长中选择正确的成长战略是我国自主品牌汽车制造企业最为关心的问题,企业只有在企业成长过程中选择了正确的成长战略才能得到发展并获得成功。本文以此为出发点,通过分析比亚迪的内外环境,对比亚迪的发展战略进行分析,并提出比亚迪今后发展战略的相关建议。

一、比亚迪公司企业发展路径分析

(一)比亚迪公司的发展历程

比亚迪公司企业目标是要成为二次充电电池领域里中国的一流企业,继而赶超世界顶尖水平,成为该领域内的世界一流企业。从比亚迪公司的战略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其战略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比亚迪电池产业。1993年,王传福创立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进入电池市场。首先确定并制定好从核心技术做起,然后找到镍镉电池的突破口—成本和品质,发挥自主设计生产线,以手工代替机器的半自动生产模式,把电池生产从资本密集型转变为劳动密集型竞争策略,化整为零。

第二阶段:比亚迪IT产业。1997年,比亚迪成长为一个年销售近1亿的中型企业。之后比亚迪正式进入国人尚没有想过进入的行业—锂离子电池行业。那时比亚迪的领导人高瞻远瞩,认为中国的充电电池厂家要实现质的飞跃,必须涉足锂离子电池产业,否则将永远落后于日本等竞争对手。正是比亚迪这种战略选择,使得比亚迪在该产业内迅速的发展起来,跻身诺基亚、摩托罗拉等重要供应商的行列。第三阶段:比亚迪汽车产业。不到十年即做到行业第一的企业,进行大规模的产业布局的转移与调整,成为比亚迪的自然选择。2003年1月23日,王传福在香港宣布动用2.54亿港币收购西安秦川汽车77%股份,正式向传统汽车工业出击。在进军汽车行业的第一年,比亚迪收购了北汽集团旗下的模具公司,组建北京比亚迪模具有限公司,拥有了在模具方面降低成本、提高车身品质的能力。同年4月,上海比亚迪汽车研发中心成立,下设多个20多个项目攻关组,分别从事比亚迪系列轿车车身、汽车电子、安全装置及电动汽车等方面的研究和探索,半年内就成功申报100多项国家专利。随后,比亚迪成立了上海汽车工业园,建立了自己的碰搜线和各种环境实验室,以及构架齐全的汽车研发体系和整车检测中心。

(二)比亚迪公司的发展现状

2008年,美国次按危机触发环球金融海啸,全球经济增长急速下滑,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但是比亚迪公司的整体表现仍然理想。比亚迪的二次充电电池业

务虽有下滑,但是还是继续占取市场份额,积极开拓新的业务领域;比亚迪的手机部件业务始终贯彻为客户提供手机部件一站式垂直整合供应服务的经营策略,除了提供多元化的手机部件外,更进一步扩大其组装服务及原始设计制造服务的经营,带动手机部件业务在逆境中增长;比亚迪的汽车业务在2008年中取得突破性发展,中高档商务轿车F6车型及经济车型F0相继上市,丰富了比亚迪的产品线。此外全球首款新能源汽车F6DM双模电动车也正面世。比亚迪已与荷兰经销商签署协议,在欧洲荷兰、捷克共和国、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和匈牙利销售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并计划将此款车型出口到以色列,以此为跳板进军中东市场。在国内,越来越多的的国内自主品牌汽车如江淮汽车、长城汽车相继进入轿车生产领域并且也有一定的企业如奇瑞、吉利也开始设计并制造新能源汽车。在国外,丰田和通用汽车将新能源汽车作为以后的发展重点,都在2010年推出自己的插电式电动车,并能做到大规模投入生产销售。比亚迪自身设计制造的混合动力电动车的电池充电等技术问题上还需要突破。因此,比亚迪的发展正面临着挑战,同时也面临着机遇。

(三)比亚迪公司发展的特点分析

1、以自主研发为核心,实施技术创新战略

比亚迪成立之处,就开始实施这一战略。比亚迪公司进军电池行业时就决定要从核心技术做起,并自主确定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成本。遵循这一核心竞争力比亚迪公司自主设计生产线,以手工替代机械,从本质上减低了成本,并且使得生产线具有很强的灵活性。比亚迪进入手机配件行业则通过多元化发展,通过向顾客提供一站式部件供应服务,再次确定其在手机部件行业的领先地位。比亚迪在电池,IT行业取得一定成就后,利用自己优势培育出另一产业—汽车制造业。比亚迪公司在汽车的研发过程中,申请国家专利1000多项,从而确保了自身在技术上的自主性。

2、以电动汽车为重点,实施自主品牌战略

区别于其它国内汽车公司,比亚迪突破了传统汽油汽车的限制,看准国内外汽车发展形式利用自身在电池产业的优势大力发展电动力汽车。如果电池有足够的电力储蓄,有较短的充电时间,有低廉的制造成本,有安全稳定的性能,那么电动汽车行业将步入高速成长期,开创出一片巨大的“蓝海”。比亚迪自主研发的铁电池,比丰田、通用汽车所研发的电池有着明显的优势,从而为其发展开创出一片蓝海。

3、集中内部优势资源,实施技术集成战略

比亚迪公司充分利用内部IT、电池等优势资源,繁衍出一个又一个新的业务,不断在技术上集成和发展,从而开拓出电动汽车这一新的业务,使其在汽车领域拥有独特的技术优势。

二、比亚迪公司的产业链状况分析

(一)加快产业链整合

比亚迪通过整合核心零部件以及协同普通零件供应商开发,把零部件对成本的

影响,控制在有限的范围内。比亚迪先后并购了汽车模具,生产IGBT的宁波中伟等,通过不断的联合重要的零部件供应商,以降低成本,是比亚迪产业链整合的一大重点。

(二)加强生产环节的管理

比亚迪充分发挥其在技术和设备上的优势,将重点放在生产以汽车板等为代表的高端产品上,努力实现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转化为公司的优势产品,进而转化为公司的盈利能力。同时把全面成本和质量管理由始至终地贯穿在整个生产制造环节。

(三)实施精准营销策略

比亚迪借助数据库的筛选,寻找到目标客户,实施有效的推广策略,实现精准销售,从而大大降低营销费用的浪费。比亚迪凭借精准营销策略,有效实现其第一款中级家庭轿车F3的销售成功。首先,在F3上市前,比亚迪通过全国服务呼叫中心了解潜在客户对汽车产品的需求、潜在客户家庭的状况、汽车使用的周期、家里人口的变化、汽车需求的变化等,准确对潜在用户进行分类,并确定他们对这款型的感受和态度。其次,集中力量某一个省进行营销,然后逐省逐市进行市场运作,取得较好的营销效果。

(四)强化产品服务

在日益残酷的全球市场竞争中,只有全员参与,时时处处人人都以顾客满意为前提,不仅能为顾客提供满足其要求的产品,同时还要能够提供超过顾客期望值的产品,使其对他们公司的产品产生永久的信任,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比亚迪深刻感觉到顾客和市场的重要性,时刻做到产品和服务的好坏都是以能否满足顾客要求为标准。

三、比亚迪公司企业发展外部环境分析

(一)有利因素

随着我国节能减排工作的大力推进,对油耗大户汽车行业将造成越来越大的影响。《汽车产业发展政策》提出,国家引导和鼓励发展节能环保型小排量汽车,汽车产业要结合国家能源结果调整战略和排放标准的要求,积极开展电动汽车、车用动力电池等新型动力研究和产业化,重点发展混合动力汽车技术和轿车柴油发动机技术,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具有越来越大的市场。

在技术上,比亚迪公司在国内市场拥有领先地位。比亚迪公司一直以来关注技术创新,其电池和IT行业在国际上占据可观的份额,其混合电动汽车技术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面对其他国外汽车品牌的新能源汽车价格偏高这一外部机会,比亚迪的把握能力很强。

在价格上,由于比亚迪始终坚持自主研发,相对于国外汽车制造企业而言,比亚迪的成本控制能力极为突出,价格上对其占据市场非常有利。

(二)不利因素

在国内市场上,长城、江铃等国内自主品牌进入轿车生产领域,长安混合动力轿车在重庆、深圳等地进行使用试验和示范,此外奇瑞、吉利等传统汽车企业积极进入新能源汽车市场,比亚迪正面临越来越多的国内竞争者。

在国际市场上,两大商拥有雄厚资本与技术积累的汽车制造商丰田与通用汽车将新能源汽车作为发展重点其他因素,对比亚迪公司的发展造成很大影响。

在技术研发上,除比亚迪自主研发的混合动力动汽车外,太阳能、电力也具备替代性,丰田、奇瑞所制造的新能源混合电力汽车对比亚迪来说也是一种新的挑战。

四、比亚迪公司企业发展内部环境分析

(一)企业财务状况

比亚迪公司在手机部件及模具业务表现较为理想,汽车业务虽然有很好的表现但面临着财务压力。因此手机部件及其组装服务的盈利能力必须为汽车产业发展提供支持。同时还应依靠各种融资渠道保障充分的运营资金,以降低金融风险。

(二)人力资源状况

比亚迪充分地利用了人力资源成本低的优势,将生产线分解成若干个人人工完成的工序来代替机器的模式。这个做法在节省了初次购买平台设备的高昂费用的同时,也免去了日后平台升级换代产生的费用,并且也只用对工人进行相应的培训。

比亚迪培养出了一批富有自主创新能力的研发队伍。由于在产品研发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专利,比亚迪鼓励员工自主创新,并且还对申请专利成功者实行奖励,从而使其在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上保持技术领先地位。这也为其在劳动力成本不断增大的背景下,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劳动力成本创造了条件。

(三)核心竞争力情况

比亚迪公司拥有先进的生产设备和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在以双核混合电力汽车为代表的高端产品上具有国内领先的研发能力、生产技术和使用技术。比亚迪正加速技术集成及产业化,建设汽车行业的新工艺、新技术及新模具研发基地,工业自动化及信息技术的创新基地,进一步强化以先进设备和技术为核心的竞争力。比亚迪60%的生产设备实现了自主研发,从而最大程度地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产品质量。

五、比亚迪公司企业发展战略的调整方向

(一)进一步完善企业组织结构

比亚迪是通过收购秦川汽车制造厂,并购汽车模具制造厂等手段进入汽车行业的,但比亚迪想要发展成为更强大汽车制造企业就必须深化组织结构的调整。例如比亚迪企业规模偏小,形成不了规模经济。而汽车行业属于规模经济非常显著的行业,若规模上不去,成本下不来,质量就难以保证。要解决这一矛盾,只能通过实施集团化战略,在行业内进行广泛的兼并、联合、重组,促进强强联合,进一步提高生产集中度,从而使比亚迪公司的规模经济迈上新台阶;而且随着我国新劳动法的实施,劳动力的成本也在不断增大,若比亚迪的公司员工不断壮大,那么单是员

工工资一项,就将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因此比亚迪以后应该逐步调整人员结构,提高半自动化、自动化比例,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二)不断完善产品结构

经过多年来的发展,我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市场份额不断提高,而轿车的增长能力更为突出。然而,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的竞争力仍主要停留在中低档小排量汽车领域,这使得汽车企业在市场需求由经济型小排量汽车向中高级车升级过程中处于不利地位,市场份额下降,利润增长下滑。比亚迪作为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后起之秀也存在着这个问题。虽然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的技术上处于领先地位并且它所研发的中高档双核混合动力轿车也在2008年面世,但是单一的产品结构依然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因此,比亚迪要灵活运用国家相关规定实行的政策,利用国家设立的专项扶持资金,加大投入建立整车或零部件研发机构,大力加强研发,开发适合中国消费者使用和需求的产品,加快技术和产品升级,大幅提高产品档次,提高市场竞争力。

(三)优化供应链管理

通过实施自主研发战略,比亚迪有效提高了公司的成本控制能力,但作为一个多元化发展的集团,并不是产品中所有的零部件,原材料的价格都可以通过自主研发来降低它们的成本。如果比亚迪想要继续提高市场占有率,降低成本,必须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改造和集成业务流程、与供应商及客户建立协同的业务伙伴联盟,从而提高企业竞争力。比亚迪公司需处于其汽车工业集成化供应链的核心地位,在完成企业内部集成的基础上,从核心企业的角度向上对零部件供应进行集成,向下对整车销售进行集成,完成整个汽车工业集成化供应链的构建,然后对其运作、管理和评价做论述。而优化汽车工业集成化供应链需在供应链合作伙伴间建立信任、诚实和开放的关系。合作伙伴间的障碍主要是汽车工业集成化供应链中的各成员不愿意与他人共享信息,也不愿意牺牲自己的利益去争取汽车供应链的最大利益。因此比亚迪需要克服这些障碍从而优化供应链管理。

(四)加快国际化步伐

在国内,虽然国家政府积极鼓励发展新能源汽车,并也已颁布一些相关政策规定以鼓励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但是这些政策法规却不完善而且国家对消费者使用新能源车的配套设施(如充电站等)不完善以及优惠政策也尚未颁布,而国外的配套设施相较完善并且优惠政策也相对较多,并且国外的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程度比国内消费者高。以上种种原因都说明了比亚迪在此成长阶段应实施进军海外市场的战略,虽说应进军海外市场,但并不能就此放弃或者轻视了国内市场,中国这一广阔的潜在市场一定要利用本土优势抢占先机。因此比亚迪要在充分立足于国内市场的基础上,大力实施海外市场战略,进一步加快国际化步伐。

参考文献

[1] 梁明. 比亚迪:领导电动汽车领域的绿色革命[J]. 中国品牌,2010,Z1:34-37.

[2] 张锐. 比亚迪的反常规路线[J]. 企业管理,2010,03:12-17.

[3] 江积海. 后发企业知识传导与新产品开发的路径及其机制[J]. 科学学研究,2010,04:571-580.

[4] 陈力. 比亚迪:低成本榨出利润链[J]. 商界(评论),2010,05:80-82.

[5] 王全喜,李贞,陈梅. 创造性模仿——比亚迪的竞争模式[J]. 经营与管理,2010,05:90-92.

[6] 卫金桥. 比亚迪:探索民企造车第三条道路[N]. 第一财经日报,2006-03-20C05.

[7] 田志龙,李春荣. 中国汽车市场弱势后入者的经营战略[J]. 管理世界,2010,08:139-152+188.

[8] 朱瑞博. 架构创新、生态位优化与后发企业的跨越式赶超 [J]. 管理世界,2011,07:69-97+188.

[9] 徐丽红. 分享比亚迪逆势上扬的秘籍[N]. 中国财经报,2008-12-31008.

[10] 欧阳桃花,丁玲. 汽车模具制造能力演化路径与能力构筑竞争[J]. 管理学报,2012,02:157-164.

[11] 卢锐,吴云. 基于破坏性创新的比亚迪创新战略研究[J]. 中国科技论坛,2012,02:42-47+63.

[12] 金永花,李相俊. 新能源汽车的经济性分析[J]. 可再生能源,2012,06:118-123+126.

[13] 李宏林,杨菂. 要素禀赋与我国企业的技术选择 [J].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4,02:72-77.

[14] 汪建,周勤. 产业链整合、结构洞与企业成长[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3,11:103-115.

[15] 陈杰. 技术为王,创新为本——比亚迪:从做电池到做汽车[J]. 深交所,2008,06:12-18.

[16] 汤幼平,彭路南. 比亚迪成功之路带给中小企业的启示[J]. 企业活力,2008,11:28-29.

[17] 李义生. 比亚迪公司柔性线路板业务竞争战略研究[D].复旦大学,2009.

[18] 郑友德,金明浩. 比亚迪式模仿创新的知识产权策略[J]. 法人杂志,2009,09:56-59.

[19] 徐缓. 比亚迪汽车公司的营销策略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

[20] 黄丽. 比亚迪和特斯拉的产品定位不一样[N]. 证券时报,2014-02-19A09.


相关文章

  • 比亚迪汽车市场定位营销策略研究
  • 比亚迪汽车市场定位营销策略研究 I 摘 要 世界汽车行业重新洗牌的局势下中国汽车行业及市场也面临着重大的改变,对于作为中国市场自主品牌汽车的比亚迪而言,这也是能否抓住中国市场并且走向世界千载难逢的机会.同时日益被关注的环境问题也开始影响汽车 ...查看


  • 比亚迪财务分析
  • 目录 目录...................................................2 1.背景分析............................................4 1.1. 企业背景. ...查看


  • 财务状况分析
  • 2014 届 本 科 毕 业 设 计(论 文)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财务状况分析 The analysis of BYD Company Limited financial statements 学 院: 商学院 专业班级: 财务管理1008 ...查看


  • 比亚迪发展战略分析
  • 谢谢大家! * 此页与 word中背景陈述 相对应 引出 在当前状况下选择比亚迪作为研究对象 * 目标介绍 * Content Layouts * 经过分析和研究 得出公司选择该种发展战略 (末尾两行) * Content Layouts ...查看


  • 比亚迪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园招聘
  • 比亚迪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园招聘 发布者:[本站编辑] 发布时间:[2010-3-19 9:27:46] 来源:[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毕业生就业信息 网] 浏览:[4365] 比亚迪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园招聘 -- 一路同行,见证你我成长 宣讲会时 ...查看


  • 国际市场营销策划
  • 国际营销策划课程设计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Planning Course Project 题目:比亚迪印度市场营销策划书 年级.班级:2010级市场营销7班 小组成员姓名及学号:0312100727夏显森 031 ...查看


  • 汽车文化在中国
  • 汽车文化在中国 一. 摘要: 汽车现如今已经不再只是一种交通工具,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汽车文化的发展推动着其他行业的前进.汽车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精彩,借助汽车,我们可以更多的了解其他国家及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汽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 ...查看


  • 技术跃迁中机会窗口的产生
  • 技术跃迁中机会窗口的产生 摘要:本文阐述了技术跃迁机会窗口的含义,比较了渐进性技术创新和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对机会窗口产生的影响.并以比亚迪公司发展过程为例叙述了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所面临的机会窗口.并对如何鼓励支持技术创新提出了一些建议.关键 ...查看


  • 比亚迪2016校园招聘求职大礼包
  • 比亚迪篇 应届生论坛比亚迪版: http://bbs.yingjiesheng.com/forum-500-1.html 应届生求职大礼包2016版-其他行业及知名企业资料下载区: http://bbs.yingjiesheng.com/f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