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校园贷款调查

大学校园充斥贷款广告 、公告栏、雕塑上均发现了“校园贷”广告的身影。既有直接提供“大学生贷款”的小广告,也有打着各类分期消费名义的网络信贷广告,内容可谓五花八门。 “消费贷、助学贷、平安易贷”,在一个提供“大学生贷款”的小广告上,对方宣称“无任何前期费用,仅凭身份证、学生证最快当天拿钱”,并留有微信和电话。“你们是不是给大学生提供贷款?能提供多少金额?利息是多少?”以学生身份拨了过去。一男子在电话中称,他们就是为大学生提供贷款服务的平台,并且不需要任何抵押,只需要身份证明就可以了,贷款金额和利息要看学生的具体情况,比如大一和大三的额度就不一样,利息也不同。 随后,对方通过微信给记者发过来一张顾客申请表,需要填大概30多项,比如申请金额、学校名称、学历层次、所在年级、每月生活费和支出情况、学信网账号和密码、父母联系电话、单位和住址,是否在其他平台贷款等,同时还需要提供最近4个月的通话详单。这名男子特别提醒,要注明什么时候给谁打电话方便,这样会方便和加速审核,尽快拿到贷款。 网贷平台“抢滩”校园 与贷款小广告不同,校园内各类分期购物平台、P2P以及电商三种类型平台成为“校园贷”的主要提供者,而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不少大学生也都有使用校园贷进行分期消费的经历,各类分期消费贷款在校园的潜力不可小觑。 在 “春季大学生分期购物节”,正品行货iphone6S原价5288元,现价4188元;“新人特权”3000元取现金免息,秒到账,再免费送20元话费”等诱人的广告比比皆是。 类似于爱学贷、分期乐、趣分期这类平台的身影。这类平台主要以大学生客户群为主,通过为大学生提供分期消费贷款或小额现金贷款。2009年银监会下发通知,明确要求不得向未满18周岁的学生发放信用卡。各大商业银行停止针对大学生发放信用卡,这给了大学生分期购物平台成长土壤。 那么,校园贷的盈利模式是怎样的呢?业内人士透露,主要的利润来源有两块,一块是贷款给学生的利息、服务费、手续费等收入;另一块来自供应端的商品价格差价,“这些平台一般采购量比较大,可以从供应商那里拿到比市面上优惠的价格”。 宣称月息0.99%,实际年利率超过20% “校园贷”产品经常打出“利率低至0.99%每月”甚至“零首付、零利息”这样的噱头,但实际的贷款资金成本并不低。理财规划师张鹏告诉记者,分期消费或者分期现金贷款一般是以等额本息的方式还款,表面上看每月还的利息相对本金利率不高,但实际上本金每月在递减,如果换算成每月还息到期还本,实际的年化利率“还是比较高的”。 以一家分期平台推出的手机为例,爆抢价5688元,月供为293.32元起,分24期还款,表面上看每月仅需支付“服务费”56.32元,一年利息只需675.84元,年利率11.88%。但由于本金每月都在减少,按实际使用资金成本测算,资金成本超过了20%。 虚荣心作祟,贷款容易还款难 韩立 (化名)在我市某高校读大一。来自普通工薪阶层家庭的他每月生活费不足千元,除了伙食费,再加上需要买一些学习资料,基本所剩无几。看着周围一些同学都拿着名牌手机、平板电脑,他羡慕不已,也想赶紧换换“装备”,可是单靠每月那点生活费哪里够? 去年底,通过校园内的广告,他在一家分期付款网站上注册成为

会员,并分期付款购买了一部名牌手机,为此他多付了将近400元的利息。拿到手机的他觉得在同学面前很有面子。然而虚荣心背后,还款的压力却让他吃不消,本来就拮据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最终不得不硬着头皮向家里求援,一次性还清了欠款。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目前,大多数大学生敢花钱却又没钱花,收入主要靠父母,集体生活又让他们不自然地就会互相攀比,彼此模仿。学生们的家庭条件各不相同,有钱人家的孩子毕竟是少数,于是不少大学生就选择信贷类产品来满足自己的需求。“校园贷”之所以有市场,主要是看中大学生群体有着旺盛的购买力和与之并不匹配的资金来源。 大学生应提高警惕 对于校园贷款行为,大多数受访家长表示坚决反对。“孩子没有稳定收入来源,月供怎么还?万一为了钱走上歧途怎么办?最终害的还是我们家长。”市民王女士表示,这种额度很小的贷款,虽然每笔还款数量不大,很容易让大学生忽视自身的财务风险,他们的自控能力相对比较弱,不排除部分学生是为满足虚荣心或者互相攀比而提前消费,应该进行抵制。 “大多数人知道,无论是信用卡还是网上借贷公司,逾期还款的结果都是一样的,影响信用记录、收取利息和滞纳金,如果超过一定金额就会被起诉。”菏泽某银行客户经理侯伟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目前,“校园贷”广告已经引起我市各所高校的关注,并开展集中清理行动,同时查清来源,加强对在校学生的教育,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切勿盲目消费。 几天前,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大二学生郑旭用同学的信息在网络平台贷款买彩票,欠下60万元无力偿还跳楼身亡的悲剧引发震动。而在菏泽各高校中,“校园贷”已经兴起。“无需担保、不用抵押、取现金秒到账,零利息零手续费……”的网络信贷广告充斥着校园,宣称为大学生消费、创业等提供各类资金。

大学校园充斥贷款广告 、公告栏、雕塑上均发现了“校园贷”广告的身影。既有直接提供“大学生贷款”的小广告,也有打着各类分期消费名义的网络信贷广告,内容可谓五花八门。 “消费贷、助学贷、平安易贷”,在一个提供“大学生贷款”的小广告上,对方宣称“无任何前期费用,仅凭身份证、学生证最快当天拿钱”,并留有微信和电话。“你们是不是给大学生提供贷款?能提供多少金额?利息是多少?”以学生身份拨了过去。一男子在电话中称,他们就是为大学生提供贷款服务的平台,并且不需要任何抵押,只需要身份证明就可以了,贷款金额和利息要看学生的具体情况,比如大一和大三的额度就不一样,利息也不同。 随后,对方通过微信给记者发过来一张顾客申请表,需要填大概30多项,比如申请金额、学校名称、学历层次、所在年级、每月生活费和支出情况、学信网账号和密码、父母联系电话、单位和住址,是否在其他平台贷款等,同时还需要提供最近4个月的通话详单。这名男子特别提醒,要注明什么时候给谁打电话方便,这样会方便和加速审核,尽快拿到贷款。 网贷平台“抢滩”校园 与贷款小广告不同,校园内各类分期购物平台、P2P以及电商三种类型平台成为“校园贷”的主要提供者,而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不少大学生也都有使用校园贷进行分期消费的经历,各类分期消费贷款在校园的潜力不可小觑。 在 “春季大学生分期购物节”,正品行货iphone6S原价5288元,现价4188元;“新人特权”3000元取现金免息,秒到账,再免费送20元话费”等诱人的广告比比皆是。 类似于爱学贷、分期乐、趣分期这类平台的身影。这类平台主要以大学生客户群为主,通过为大学生提供分期消费贷款或小额现金贷款。2009年银监会下发通知,明确要求不得向未满18周岁的学生发放信用卡。各大商业银行停止针对大学生发放信用卡,这给了大学生分期购物平台成长土壤。 那么,校园贷的盈利模式是怎样的呢?业内人士透露,主要的利润来源有两块,一块是贷款给学生的利息、服务费、手续费等收入;另一块来自供应端的商品价格差价,“这些平台一般采购量比较大,可以从供应商那里拿到比市面上优惠的价格”。 宣称月息0.99%,实际年利率超过20% “校园贷”产品经常打出“利率低至0.99%每月”甚至“零首付、零利息”这样的噱头,但实际的贷款资金成本并不低。理财规划师张鹏告诉记者,分期消费或者分期现金贷款一般是以等额本息的方式还款,表面上看每月还的利息相对本金利率不高,但实际上本金每月在递减,如果换算成每月还息到期还本,实际的年化利率“还是比较高的”。 以一家分期平台推出的手机为例,爆抢价5688元,月供为293.32元起,分24期还款,表面上看每月仅需支付“服务费”56.32元,一年利息只需675.84元,年利率11.88%。但由于本金每月都在减少,按实际使用资金成本测算,资金成本超过了20%。 虚荣心作祟,贷款容易还款难 韩立 (化名)在我市某高校读大一。来自普通工薪阶层家庭的他每月生活费不足千元,除了伙食费,再加上需要买一些学习资料,基本所剩无几。看着周围一些同学都拿着名牌手机、平板电脑,他羡慕不已,也想赶紧换换“装备”,可是单靠每月那点生活费哪里够? 去年底,通过校园内的广告,他在一家分期付款网站上注册成为

会员,并分期付款购买了一部名牌手机,为此他多付了将近400元的利息。拿到手机的他觉得在同学面前很有面子。然而虚荣心背后,还款的压力却让他吃不消,本来就拮据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最终不得不硬着头皮向家里求援,一次性还清了欠款。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目前,大多数大学生敢花钱却又没钱花,收入主要靠父母,集体生活又让他们不自然地就会互相攀比,彼此模仿。学生们的家庭条件各不相同,有钱人家的孩子毕竟是少数,于是不少大学生就选择信贷类产品来满足自己的需求。“校园贷”之所以有市场,主要是看中大学生群体有着旺盛的购买力和与之并不匹配的资金来源。 大学生应提高警惕 对于校园贷款行为,大多数受访家长表示坚决反对。“孩子没有稳定收入来源,月供怎么还?万一为了钱走上歧途怎么办?最终害的还是我们家长。”市民王女士表示,这种额度很小的贷款,虽然每笔还款数量不大,很容易让大学生忽视自身的财务风险,他们的自控能力相对比较弱,不排除部分学生是为满足虚荣心或者互相攀比而提前消费,应该进行抵制。 “大多数人知道,无论是信用卡还是网上借贷公司,逾期还款的结果都是一样的,影响信用记录、收取利息和滞纳金,如果超过一定金额就会被起诉。”菏泽某银行客户经理侯伟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目前,“校园贷”广告已经引起我市各所高校的关注,并开展集中清理行动,同时查清来源,加强对在校学生的教育,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切勿盲目消费。 几天前,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大二学生郑旭用同学的信息在网络平台贷款买彩票,欠下60万元无力偿还跳楼身亡的悲剧引发震动。而在菏泽各高校中,“校园贷”已经兴起。“无需担保、不用抵押、取现金秒到账,零利息零手续费……”的网络信贷广告充斥着校园,宣称为大学生消费、创业等提供各类资金。


相关文章

  • 校园贷款调查方案
  • 调查方案 调查目的: 近年来,校园贷款导致大学生自杀事件频发.近年来,如校园河南郑州某学院的一名在校大学生因为无力偿还几十万的网络贷款跳楼自杀,这是校园网络贷款的一个极端案例.悲剧背后,疯狂生长的校园"网贷"被推到舆论的 ...查看


  • 大学生校园网贷行为规制与风险控制研究
  • 内蒙古科技大学本科生 毕业论文 题 目:大学生校园网贷行为规制 与风险控制研究--以内 蒙古科技大学为例 学生姓名:XXX 学 号:XXXXXXXXXX 专 业:工商管理 班 级:工商XXX 班 指导教师:XXX 摘 要 校园网贷作为互联网 ...查看


  • 安全教育贷款案例分析
  • 安全教育贷款案例分析 校园信贷对大学生的影响 随着互联网金融业的发展,校园信贷在大学校园里愈演愈烈.校园信贷究竟是什么呢?校园贷,又称校园网贷,是指由网络贷款平台面向在校大学生开展的贷款业务.由于其宣传可先消费后还款,且信贷手续简单,令不少 ...查看


  • [大学生校园贷]调查问卷及统计结果
  • 大学生校园网贷调查问卷 Q1:你的性别? A:男 B:女 Q2:你所在的年纪? A:准大二 B:准大三 C:准大四 D:应届毕业生 Q3:你每月的大概消费额度? A:500 B:1000 C:1500 D:大于1500 Q4:你每月的生活费 ...查看


  • 浅述大学生与校园贷_张政
  • 浅述大学生与校园贷 张 政 威海 264209) (山东大学(威海)金融学,山东 [摘要]从2013年出现开始,校园贷经历了从爆发到冷却的冰火两 重天,因校园贷而发生的悲剧层出不穷以及校园贷平台的不规范使得校园贷开始冷却,但是作为普惠金融的 ...查看


  • 大学生诚信档案问题的几点思考
  • 关于大学生诚信档案问题的几点思考 摘 要:社会环境的变化.就业压力的增大以及家庭教育不当等 因素,在高校出现了诚信危机.一些大学生为了个人利益,做出了 许多失信行为.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大学生诚信档案的内容设计,要 ...查看


  • 2016中国交通银行内蒙古分行校园招聘行测基础知识试题(七)
  • 2016中国交通银行内蒙古分行校园招聘行测基础知识试题(七) 单项选择 1.张老师的班里有60个学生,男女各一半.有40个学生喜欢数学:有50个学生喜欢语文. 这表明可能会有( ). A.20个男生喜欢数学而不喜欢语文 B.20个喜欢语文的 ...查看


  • 工作案例 | 郑州大学:校园网络贷款安全教育手册
  • 高校辅导员在线 出品 针对近期校园网络贷款中出现的相关问题,郑州大学认真落实教育部.中国银监会<关于加强校园不良网络借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的通知>和河南省教育厅相关部署,积极开展校园网络贷款安全教育.在组织全校普查以及开展抽 ...查看


  • 论大学生与诚信道德
  • 论大学生与诚信道德 学院:外语学院 系别:朝语系 班级:08419 学号:24 姓名:陆旭旭 摘要:近些年来,高校大学生诚信缺失与道德现状越来越受到教育界和社会公众的关注,这无疑提醒我们高校大学生需要诚信道德教育.诚信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