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梁是框架结构中柱与柱之间的梁,连梁是剪力墙结构中墙与墙之间的梁。那么框剪结构中连接框架与剪力墙的梁是连梁还是框架梁???新高规JGJ 3-2002中第7.1.8.条的修正又说明了什么问题???..... 或许我们对框架梁及连梁从其受力变形特征的一个更广义的慨念来作定义,构件设计的概念将更清晰。
框架梁----以弯曲变形为主的构件即为框架梁
连梁-------以剪切变形为主的构件即为连梁
弯曲变形与剪切变形的分界线以梁的高跨比H/L=5来划分。
任何高跨比过大(H/L>1/5)的构件,无论是框架梁、柱或剪力墙连梁其变形均为剪切变形为主,受剪效应大于受弯效应,构件容易发生脆性破坏。
当构件高跨比H/L
其实规范的修正还不彻底。何为框架梁?何为连梁?如按以上定义进行修正,那么构件设计的概念将更清晰.
这不是我的发明,而是PKPM系列杆系分析程序中分析杆系结构的基本假定。PK、TAT、包括SATWE在分析梁、柱杆件时均不考虑构件的剪切变形。而只考虑构件的弯曲变形。
但是当构件高跨比过大(H/L>1/5)时,此时构件不但有弯曲变形,剪切变形效应将增大,并且剪切变形会大于弯曲变形效应。此时不考虑构
件的弯曲变形构件的内力分析是不精确的。这时按杆系假定分析构件,因为没有考虑剪切变形构件会偏刚。这就是为什么剪力墙连梁(剪力墙连梁往往高跨比H/L>1/5)在分析受力时刚度允许折减的原因。 在分析框架内力时,当构件高跨比H/L>1/4时同样会发生以上情况。但是内力分析结果如果不是超筋,那么按分析结果配筋还是偏安全的。
由以上分析可知:即使在框架结构中,构件高跨比不但影响构件的受力变形特征,还影响构件内力分析的准确性。**往往使人疏忽的是还影响杆系构件的配筋方式。
因此在结构设计中很有必要将框架梁与连梁从一个更广义的慨念来定义。
无论是连接柱的梁还是连接墙的梁,只要高跨比H/L>1/4即为连梁,其特征以剪切变形为主,梁配筋以防止脆性破坏为主,当内力分析结果箍筋超筋时允许其刚度折减。
无论是连接柱的梁还是连接墙的梁,只要高跨比H/L
框架梁是框架结构中柱与柱之间的梁,连梁是剪力墙结构中墙与墙之间的梁。那么框剪结构中连接框架与剪力墙的梁是连梁还是框架梁???新高规JGJ 3-2002中第7.1.8.条的修正又说明了什么问题???..... 或许我们对框架梁及连梁从其受力变形特征的一个更广义的慨念来作定义,构件设计的概念将更清晰。
框架梁----以弯曲变形为主的构件即为框架梁
连梁-------以剪切变形为主的构件即为连梁
弯曲变形与剪切变形的分界线以梁的高跨比H/L=5来划分。
任何高跨比过大(H/L>1/5)的构件,无论是框架梁、柱或剪力墙连梁其变形均为剪切变形为主,受剪效应大于受弯效应,构件容易发生脆性破坏。
当构件高跨比H/L
其实规范的修正还不彻底。何为框架梁?何为连梁?如按以上定义进行修正,那么构件设计的概念将更清晰.
这不是我的发明,而是PKPM系列杆系分析程序中分析杆系结构的基本假定。PK、TAT、包括SATWE在分析梁、柱杆件时均不考虑构件的剪切变形。而只考虑构件的弯曲变形。
但是当构件高跨比过大(H/L>1/5)时,此时构件不但有弯曲变形,剪切变形效应将增大,并且剪切变形会大于弯曲变形效应。此时不考虑构
件的弯曲变形构件的内力分析是不精确的。这时按杆系假定分析构件,因为没有考虑剪切变形构件会偏刚。这就是为什么剪力墙连梁(剪力墙连梁往往高跨比H/L>1/5)在分析受力时刚度允许折减的原因。 在分析框架内力时,当构件高跨比H/L>1/4时同样会发生以上情况。但是内力分析结果如果不是超筋,那么按分析结果配筋还是偏安全的。
由以上分析可知:即使在框架结构中,构件高跨比不但影响构件的受力变形特征,还影响构件内力分析的准确性。**往往使人疏忽的是还影响杆系构件的配筋方式。
因此在结构设计中很有必要将框架梁与连梁从一个更广义的慨念来定义。
无论是连接柱的梁还是连接墙的梁,只要高跨比H/L>1/4即为连梁,其特征以剪切变形为主,梁配筋以防止脆性破坏为主,当内力分析结果箍筋超筋时允许其刚度折减。
无论是连接柱的梁还是连接墙的梁,只要高跨比H/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