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基督教文化的人学观与但丁创作
刘建军
内容提要:在欧洲中世纪基督教文化中, 存在着明显的人文思想和神学教条的对峙关系, 而其人学因素的特殊性在于强调人作为“精神的人”。“精神的人”的理性和信仰的能力, 又反映着人类向至高真理追求的进取和进步本质。但丁的创作正是中世纪基督教人学观的鲜明体现。
关键词:基督教 《神曲》 但丁
一
欧洲中世纪的基督教文化内部存在着鲜明的对峙关系。究其要点, 可以说主要体现在是从人出发, 通过人所独有的理性和信仰的能力, 来肯定人自身固有的追求至高精神的行为; 还是从神出发, 强调人绝对遵守神的戒律和信条, 通过克制自己的欲求向神的天国复归。尽管二者都是要走向要通过人的精神纯洁来达到与上帝的合一, 但由于出发点的不同, 从而导致了究竟人是主动的精神载体还是被动的上帝的羔羊之间看法的差异。前者是中世纪宗教文化领域中的人文精神的表现形式; 后者是反动的宗教神学观。前者的思想主要体现在中世纪伟大的宗教文化学者、进步的神学思想家以及中世纪神学科学家的神学著述中, 反映着真正的历史文化发展进程; 后者主要体现出现世的教会和僧侣们为维护自己的反动统治对人们的思想欲求加以控制的企图, 是赤裸裸的禁欲主义和蒙昧主义。这种宗教文化体系内部的对峙关系, 是中世纪文化领域主要的人与神对峙关系的内涵, 它的存在决定着基督教神学成为占有主导地位的文化现象。但是占有主要地位的文化现象却并非是唯一的文化现象。
其实, 这种基督教内部的对峙关系, 是与世俗文化与宗教文化之间的对峙关系密不可分的——也就是说, 基督教内部的两种思想的对峙, 在深层上所体现出的也是世俗文化与宗教文化的底蕴。我们知道, 在世俗文化与宗教文化的对峙关系中, 一方面是以对人的情感和欲望的肯定为前提, 强调发挥人的智慧和力量, 去完成民族统一的大业, 去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去满足人所固有的追求知识和追求幸福的权力。这种思想意识, 实际上是与宗教文化中强调人的主动的追求和肯定人的进取精神没有什么本质区别。它们之间所存在的不同之处, 只是在追求的最终目标上一个是最高的精神; 一个是美好的生活。但核心都是对人自身的肯定。明白了这些, 我们才能够把握为什么很多中世纪的神学作家在宣传宗教思想的同时, 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将世俗的思想意识掺杂在其宗教性的题材之中的原因了。如果说, 前面所说的宗教文化中的对人的肯定是从希腊罗马文化中导出来的必然的结论的话, 那么, 这种思想意识, 也是来自于希腊罗马以及其他多种文化的积极方面。有鉴于此, 我们可以说, 在中世纪, 人与神之间的对立, 还并非主要表现在以人为出发点向更高精神追求与人要追求美好的现实生活二者间的对峙上, 而是集中地体现在这种世俗的欲求与宗教僧侣所鼓吹的从上帝出发, 将宗教戒律变成人人
必须遵从的信条之间的严重对峙上, 集中在与反动僧侣为维护自己的统治出发所鼓吹的禁欲主义和蒙昧主义的严重冲突中。换言之, 以宗教文化和世俗文化中的人学思想作为一方的进步的人学观, 与宗教文化中的反人学的落后意识为另一方之间的对峙, 才是中世纪文化中人与神之间真正的对峙之所在。
二
从总体上来说, 欧洲中世纪的文化和文学深刻反映了人在特定历史时期对人的认识特征, 即将人作为“精神的人”来把握; 将人放在一种与社会密切相关的“精神体系”中来理解。也可以这样说, 在欧洲封建制度漫长的形成时期, 特别是随着欧洲封建制度的建立和巩固, 它对当时的人对人的本质在精神层面上的揭示, 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即人作为社会的人精神的人存在的视角——人不仅有肉体, 更重要的是人也是精神的生灵。虽然他们非常强调人作为人所具有的精神的重要价值, 但是, 正是在这种强调中, 又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肉体和精神分别开来。可以说, 这也是中世纪文化对人认识的一个鲜明的特点和独特的贡献。具体来说, 从中世纪文化中所表现出来的人学观来看, 在当时人们的眼中, “人”具有如下的基本特征:
1, 人的本质内涵被认为是人的积极的精神力量的抽象形式。换言之, 人本质上是具体“精神”之表现形态与抽象的精神之载体“上帝”的二者的合一。在这种认识中, 上帝是人的精神之“最高形式”和本质显现, 而人则是上帝的至高精神在人间的载体。人的精神在本质上体现着与上帝精神的同一性。人的精神本原是上帝, 也可以说人的精神是上帝的外化(外化当然是有杂质的, 不纯洁的) 。这样, 人与上帝(具体的精神与至高的精神) 之间的关系是, 上帝是人的本质所在, 人则通过自己在精神上的不断纯洁的过程, 向至高的精神前进和复归, 并最终达到与至高的精神之合一, 从而使人真正成为与上帝合一的人。只有达到二者间的合一, 人才算成为了真正的人, 才可以说实现了自己的本质。这样, 当人从人是自然力量(抑或神秘的社会力量) 与人的力量之合一, 发展到具体的精神力量与至高的精神力量之合一的认识程度时, 说明人对自己本质的认识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2, 在此时人们的视野里, 人的精神本质最核心的特性在于人所独有的理性能力和信仰能力。在中世纪人们的眼中, 人是理性的动物。而人最本质的精神理性特征, 又表现为人所固有的从具体的精神向至高的精神前进和复归的自觉意识, 用宗教语言说, 是对最高的精神(上帝) 具有坚定的虔诚的信仰。由于人是生活在具体的社会环境中的生灵, 人的生存本能和需求常常导致人贪图现世的欢乐和肉欲的沉迷, 所以, 人需要理性的力量和信仰的虔诚来克制这些世俗的欲求。人只有不断地发挥人的理性的力量, 才能真正地走向上帝, 达到至圣至洁。所以, 人的伟大, 就在于真正的人能够充分发扬自己追求至高精神的理性和对最高精神的坚定不移的信仰, 克制情欲。从这个意义上说, 遵从理性和信仰, 也是具体的精神向至高的精神复归的唯一途径。
3, 上述的中世纪宗教文化中的这种对人的本质的看法, 甚至在世俗文化形态中, 也可以找到精神底蕴上的一致性。从世俗文化中所体现出来的人学观来看, 人也是不断向上追求的精灵。只不过是他们将对至高精神的追求的内涵转变为或是为民除害的理念, 或是忠君爱国的理想, 或是对美好情感的执着, 或是对幸福未来的祈盼。换言之, 这也是从人出发, 通过人的努力达到更高理想的一种追求, 其本质是对人的能力的肯定。人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 也需要伟大的理性和坚定的信念(如贝奥武甫将自己一生的功业建立在为民除害的定位上; 罗兰为国尽忠
刘建军:中世纪基督教文化的人学观与但丁创作
的高度意识; 骑士们忠君、护教、行侠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等等) 。由于这些思想与宗教中对人的看法在文化底蕴上具有极大的相似性, 所以很多作品中的世俗英雄常常与宗教的信念密切结合, 以及很多作品在表现世俗生活的时候常常与宗教信仰密不可分。
从上述三点对人的新的认识, 可以看出, 中世纪的人学思想核心还是以发挥人的自由为核心, 以人主动的精神追求为基本内涵的人学观念。其中最为显著的特点是从人出发, 认为人所独具的主动进取精神和追求精神以及人的理性和信仰能力, 决定着人不是被动地听从命运安排和上帝摆弄的芸芸众生。所以, 真正的中世纪的人学观, 是以从人出发为前提并通过人的努力来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的人学观。正因为如此, 我们才说中世纪神学内部蕴含着强烈的人文精神。同时, 也可以看出, 这种人文精神是基督教内在精神发展的必然结果和所能够得出的必然的结论。
但是, 这种从人出发, 肯定人向最高境界追求的意识, 却被反动的宗教僧侣们变成了束缚人们思想的工具。他们的手法就是将从人出发的前提变成了以上帝为前提, 将人通过理性和信仰的追求至高精神的过程变成了至高精神成为让人必须遵从的信条的过程。这样, 人就由主动者变成了被动者, 从主动追求的精灵变成了被动遵从的僵尸, 由下而上变成了由上而下。正是通过反动僧侣的这种置换, 将宗教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变成了与人的自由本质相对立的神学戒律, 活生生的人学内涵被转换成了冷冰冰的神学体系。并且更为卑劣的是, 他们在置换宗教文化中的人学体系的同时, 又将世俗文化中的人学的成分, 完全作为异端思想摈除了。所以, 从上面的考察中, 我们也可以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中世纪进步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们, 当他们对当时的宗教文化进行理解时, 表现的是从人出发的宗教思想, 而不是从神出发的神学教条; 而后代人(例如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 对中世纪神学思想和神学教条的批判, 也完全是针对神学僧侣们改造和置换过的——从上帝出发的——宗教体系和以排拒人的主动性为特征的反动的宗教信条所进行的批判。
三
在最早把人作为基本出发点以表现人文精神的中世纪作家中, 但丁是最能够通过创作体现中世纪文化对“人”的风貌和人与世界的关系做出新的理解的人。“在中世纪也有用文艺复兴时期那样的方式看待人类和人类世界的先例。《神曲》这部作品是中世纪人生观的最佳表
¹述。”但丁・阿利盖里(1265-1321) 作为“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 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被载入史册, 他的《神曲》是最能体现欧洲中世纪对人的认识的经典性范本, 其全部内容表现的是作家通过寓言和象征的手法, 展示了具体的人类精神向至高的精神的追求、演进和复归的过程。
整部《神曲》呈现出的是一种精神结构的构成:首先, 精神的世界是现实世界的本质和全部真实之所在。毫无疑问, 但丁写作《神曲》的主要动机是要解决现实意大利的社会问题。但是, 如何解决国家四分五裂的状况, 但丁认为只有走精神复兴的道路。他的《神曲》就是通过“但丁”在梦幻中游历幽明三界的故事, 在精神层面象征性地展示“人类的精神”经过迷惘和错误, 在“理性”和“信仰”的引导下, 跨越苦难与考验走向“光明”和“最高精神”的过程。这样的描写实则暗含着一个中世纪的普遍的认知和思维模式——精神世界是最本质的世界, 现实问题的解决首先在于精神世界的复兴。
其次, 在整个精神世界里, 包括不同的精神范畴:作品里的“但丁“是具体的精神——“人类º
外国文学研究2000年第3期精神”的代表。“但丁将自身作为‘人类精神’的象征, 将自己的个性作为人性的中心, 便已颇表
»现着的他的个人主义的感情。”由于具体的精神的不完善性, 所以, “但丁”需要在维吉尔和贝
娅特丽采的带领下, 不断地向最高的三位一体前进。而“具体精神”所能够达到的程度, 就是他们在不同的层次所处的位置——或地狱、或炼狱, 或天堂。现实中邪恶的教士僧侣(包括教皇、主教、各级教职人员等) 之所以被放到地狱中接受惩罚, 就是因为他们没有任何的向天国前进之心。那些被放到炼狱里受到磨砺和惩戒的灵魂, 就是因为他们或者有些许向上的精神, 或在临死前表达了忏悔之意。
在《天堂篇》中, 他不仅依据信教者德行和善与爱程度的不同, 将他们分别安放在不同的层次上, 而且通过他与众多天使的问答, 揭示了他们之所以会在此的原因。而作品中的“穿白袍的灵魂”——至高无上的“三位一体”则是作家但丁乃至当时人们心目中“最高的精神”之体现。“但丁”由地狱出发, 经过炼狱而最终到达天堂的历程, 恰恰是具体的精神向最高的精神复归的过程的艺术反映。对此, 但丁在《神曲》中, 通过《地狱篇》、《炼狱篇》的反证和《天堂篇》的正面描写, 暗示出他心目中理想的“最高精神”是充满公正、克己、虔诚、光明、德行、善和爱的精神, “三位一体”作为最高精神体现出来的是最高的真理。例如, 贝亚特利采在回答但丁的疑问时, 就说“假使在爱火之中, 我的发光强于在地球上面, 由此使你的眼睛消散了能力, 那么你不要惊奇; 因为我的眼光是完善的, 他理会一切, 他的脚步踏在已经理会的善事上。我看见永久的光已经在你的智慧上发扬出来, 只有永久的光点着永久的爱”。“象在澄清的养鱼池里, 如有什么东西掷下去, 那些鱼便以为有食物可寻, 一起拥挤前来; 同样, 有一千多个光辉奔向我们, 每个都说:‘这里有一位将要增加我们的爱! ’”对此, 王维克先生解释说:“天堂诸灵魂之境况, 可以鼓舞人
¼类的仁爱, 因而增加天堂中灵魂之数目, 便增加永久的善, 永久的幸福。”“那绕着世界旋转的
晶体, 他带着著名的领袖的名字, 在这领袖统治之下, 万恶不生”, “那最高的爱, 他的命令可以统治宇宙”。“神善是没有嫉妒的, 因为他内心的热量, 迸射着火星出来, 用以散布他永久的美
½德”。
从上述的引证中可以看出, 但丁对基督教的真谛、对上帝内涵的理解, 是与中世纪封建反动僧侣们对宗教和上帝的理解完全不同的。在他的思想深处, 上帝并不是冷冰冰的威权和令人恐惧的角色, 他是至高无上的爱的本原, 正义与德性的最高体现。这样, 但丁实则就与宗教僧侣对教义的理解形成了性质完全相悖的看法:上帝的本质内涵是爱的最高体现。尽管但丁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 还不可能超出宗教思想的范畴得出对上帝本质的科学结论, 但是, 他对上帝内涵的理解, 不仅表明着中世纪神学思想体系中人学传统的发展演进和强势存在, 也表明着他之所以能够成为旧时代最后一位诗人、新时代最初一位诗人的意识中最深层的原因。这也就是为什么后代许多作家思想家将基督教教义解释为“爱的宗教”, 将上帝的本质解释为“上帝之爱”“基督之爱”的传统所在。
第三, 但丁也看到, 在具体的精神走向最高的精神的历程中, 理性和信仰的作用是极为重
¾要的。“去掉理性, 人就不成其为人, 而只是有感觉的东西, 即畜生而已。”人类能否遵从理性
的引导, 发现谬误; 能否依从信仰的力量走向真理, 对具体的精神向至高的精神的复归, 是关键之所在。越是有这种精神的人, 越是遵从理性和信仰行动的人, 就越能够成为真正的人, 而那些沉溺与现实欲望中的人, 则是罪恶的化身。但丁作为一个受当时基督教文化熏陶而成长起来的历史文化巨人, 作为一个学术造诣极其高深的文化学者, 他不可能不对基督教文化内部的深刻矛盾有清醒的了解。换言之, 他绝不只会被动的接受封建僧侣的僵化教条的说教。例如, 当他
刘建军:中世纪基督教文化的人学观与但丁创作
早年用意大利文写作的著作《飨宴》诠释自己诗歌的时候, 在把当时各方面的知识通俗地介绍给一般读者的过程中, 其中就有许多对基督教教义的“人学”式理解的内容, 并在完全是采用经院哲学方式进行论证和推理中, 得出基督乃至使徒的真正高贵在于他们具备优良的品德和伟大理性的结论。他还指出上帝就是真理的最高体现, 指出接近上帝, 就是理性。如在《天堂篇・第二十六篇》中, 当圣约翰考问但丁关于仁爱(其实是但丁借以宣传自己对基督教教义的理解) 时, 他写到:“由于哲学的证据和自天而降的威权, 这样的爱就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一个人要是明白善之为善, 善就会煽动爱, 越有德者越甚所以一个人要是明白善是卓绝无比这一个真理, 势必爱那要素, 这要素的完全是超过一切, 在这要素以外, 只是他全光中的一线光罢了。这一个真理, 也是那把对于永久事物之原始爱, 指明给我看到的一位所教的。还有那真理的主人
¿亲自对摩西说的话:‘我要向你显示一切德性。’也使我有所觉悟。”
通过对上述几个方面的考察, 可以看出, 在他伟大的《神曲》背后, 实则隐含着一种真正的中世纪的充满人文精神的对人的认知模式:从人(具体的精神) 是不断追求更高目的的生灵的前提出发, 强调人的向上的精神力量; 而不是从神学信条出发, 强调人对神学信条的绝对服从与膜拜。所以, 作家通过作品中的主人公“但丁”的梦幻经历, 肯定的是人, 弘扬的是人在精神领域中表现出的遵从理性和信仰的力量。这样, 他用自下而上的描写, 就否定了自上而下的反动的神学教条。就此而言, 这与但丁始终看出在中世纪的神学文化体系内部有着完全不同的两种思想价值体系有关。但丁曾在他的另一部重要著作《帝制论》卷三最后一章中表露过类似的看法:“此生的幸福以人间天国为象征, 永生的幸福以天上王国为象征。此生幸福须在哲学(包括一切人类知识) 的指导下, 通过道德与知识的实践而达到, 永生的幸福须在启示的指导下, 通过神学之德(信德、望德、爱德) 的实践而达到。”他还说:“皇帝根据哲理引导人们走向现世幸福之路; 教皇根据启示的真理, 引导人类享受来世的永生幸福。”而他的《神曲》, 坚持的是前者, 从而显示着与反动的宗教神学格格不入的人学精神, 从而使他在对中世纪的文化进行系统总结的时候, 既表现出对现有文化精髓的高超把握, 又显示出与后来文艺复兴时期完全相似的人学意识。
¹ 《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文学Ⅰ》,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2年版, 第218页。
º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一卷, 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第2版, 第269页。
» 茅盾:《世界文学名著杂谈》, 百花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 第105页。
¼ 《神曲·译本序》, 见但丁著:《神曲》, 王维克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版。
½¾ 均引自但丁:《神曲》, 王维克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版。
¿ 引自但丁:《神曲》, 王维克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À 转引自朱维之、赵澧主编:《外国文学史》欧美卷修订本, 南开大学出版社1884年版, 第66页。À
(作者单位: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 邮编:130024)
责任编辑:王忠祥
中世纪基督教文化的人学观与但丁创作
刘建军
内容提要:在欧洲中世纪基督教文化中, 存在着明显的人文思想和神学教条的对峙关系, 而其人学因素的特殊性在于强调人作为“精神的人”。“精神的人”的理性和信仰的能力, 又反映着人类向至高真理追求的进取和进步本质。但丁的创作正是中世纪基督教人学观的鲜明体现。
关键词:基督教 《神曲》 但丁
一
欧洲中世纪的基督教文化内部存在着鲜明的对峙关系。究其要点, 可以说主要体现在是从人出发, 通过人所独有的理性和信仰的能力, 来肯定人自身固有的追求至高精神的行为; 还是从神出发, 强调人绝对遵守神的戒律和信条, 通过克制自己的欲求向神的天国复归。尽管二者都是要走向要通过人的精神纯洁来达到与上帝的合一, 但由于出发点的不同, 从而导致了究竟人是主动的精神载体还是被动的上帝的羔羊之间看法的差异。前者是中世纪宗教文化领域中的人文精神的表现形式; 后者是反动的宗教神学观。前者的思想主要体现在中世纪伟大的宗教文化学者、进步的神学思想家以及中世纪神学科学家的神学著述中, 反映着真正的历史文化发展进程; 后者主要体现出现世的教会和僧侣们为维护自己的反动统治对人们的思想欲求加以控制的企图, 是赤裸裸的禁欲主义和蒙昧主义。这种宗教文化体系内部的对峙关系, 是中世纪文化领域主要的人与神对峙关系的内涵, 它的存在决定着基督教神学成为占有主导地位的文化现象。但是占有主要地位的文化现象却并非是唯一的文化现象。
其实, 这种基督教内部的对峙关系, 是与世俗文化与宗教文化之间的对峙关系密不可分的——也就是说, 基督教内部的两种思想的对峙, 在深层上所体现出的也是世俗文化与宗教文化的底蕴。我们知道, 在世俗文化与宗教文化的对峙关系中, 一方面是以对人的情感和欲望的肯定为前提, 强调发挥人的智慧和力量, 去完成民族统一的大业, 去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去满足人所固有的追求知识和追求幸福的权力。这种思想意识, 实际上是与宗教文化中强调人的主动的追求和肯定人的进取精神没有什么本质区别。它们之间所存在的不同之处, 只是在追求的最终目标上一个是最高的精神; 一个是美好的生活。但核心都是对人自身的肯定。明白了这些, 我们才能够把握为什么很多中世纪的神学作家在宣传宗教思想的同时, 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将世俗的思想意识掺杂在其宗教性的题材之中的原因了。如果说, 前面所说的宗教文化中的对人的肯定是从希腊罗马文化中导出来的必然的结论的话, 那么, 这种思想意识, 也是来自于希腊罗马以及其他多种文化的积极方面。有鉴于此, 我们可以说, 在中世纪, 人与神之间的对立, 还并非主要表现在以人为出发点向更高精神追求与人要追求美好的现实生活二者间的对峙上, 而是集中地体现在这种世俗的欲求与宗教僧侣所鼓吹的从上帝出发, 将宗教戒律变成人人
必须遵从的信条之间的严重对峙上, 集中在与反动僧侣为维护自己的统治出发所鼓吹的禁欲主义和蒙昧主义的严重冲突中。换言之, 以宗教文化和世俗文化中的人学思想作为一方的进步的人学观, 与宗教文化中的反人学的落后意识为另一方之间的对峙, 才是中世纪文化中人与神之间真正的对峙之所在。
二
从总体上来说, 欧洲中世纪的文化和文学深刻反映了人在特定历史时期对人的认识特征, 即将人作为“精神的人”来把握; 将人放在一种与社会密切相关的“精神体系”中来理解。也可以这样说, 在欧洲封建制度漫长的形成时期, 特别是随着欧洲封建制度的建立和巩固, 它对当时的人对人的本质在精神层面上的揭示, 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即人作为社会的人精神的人存在的视角——人不仅有肉体, 更重要的是人也是精神的生灵。虽然他们非常强调人作为人所具有的精神的重要价值, 但是, 正是在这种强调中, 又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肉体和精神分别开来。可以说, 这也是中世纪文化对人认识的一个鲜明的特点和独特的贡献。具体来说, 从中世纪文化中所表现出来的人学观来看, 在当时人们的眼中, “人”具有如下的基本特征:
1, 人的本质内涵被认为是人的积极的精神力量的抽象形式。换言之, 人本质上是具体“精神”之表现形态与抽象的精神之载体“上帝”的二者的合一。在这种认识中, 上帝是人的精神之“最高形式”和本质显现, 而人则是上帝的至高精神在人间的载体。人的精神在本质上体现着与上帝精神的同一性。人的精神本原是上帝, 也可以说人的精神是上帝的外化(外化当然是有杂质的, 不纯洁的) 。这样, 人与上帝(具体的精神与至高的精神) 之间的关系是, 上帝是人的本质所在, 人则通过自己在精神上的不断纯洁的过程, 向至高的精神前进和复归, 并最终达到与至高的精神之合一, 从而使人真正成为与上帝合一的人。只有达到二者间的合一, 人才算成为了真正的人, 才可以说实现了自己的本质。这样, 当人从人是自然力量(抑或神秘的社会力量) 与人的力量之合一, 发展到具体的精神力量与至高的精神力量之合一的认识程度时, 说明人对自己本质的认识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2, 在此时人们的视野里, 人的精神本质最核心的特性在于人所独有的理性能力和信仰能力。在中世纪人们的眼中, 人是理性的动物。而人最本质的精神理性特征, 又表现为人所固有的从具体的精神向至高的精神前进和复归的自觉意识, 用宗教语言说, 是对最高的精神(上帝) 具有坚定的虔诚的信仰。由于人是生活在具体的社会环境中的生灵, 人的生存本能和需求常常导致人贪图现世的欢乐和肉欲的沉迷, 所以, 人需要理性的力量和信仰的虔诚来克制这些世俗的欲求。人只有不断地发挥人的理性的力量, 才能真正地走向上帝, 达到至圣至洁。所以, 人的伟大, 就在于真正的人能够充分发扬自己追求至高精神的理性和对最高精神的坚定不移的信仰, 克制情欲。从这个意义上说, 遵从理性和信仰, 也是具体的精神向至高的精神复归的唯一途径。
3, 上述的中世纪宗教文化中的这种对人的本质的看法, 甚至在世俗文化形态中, 也可以找到精神底蕴上的一致性。从世俗文化中所体现出来的人学观来看, 人也是不断向上追求的精灵。只不过是他们将对至高精神的追求的内涵转变为或是为民除害的理念, 或是忠君爱国的理想, 或是对美好情感的执着, 或是对幸福未来的祈盼。换言之, 这也是从人出发, 通过人的努力达到更高理想的一种追求, 其本质是对人的能力的肯定。人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 也需要伟大的理性和坚定的信念(如贝奥武甫将自己一生的功业建立在为民除害的定位上; 罗兰为国尽忠
刘建军:中世纪基督教文化的人学观与但丁创作
的高度意识; 骑士们忠君、护教、行侠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等等) 。由于这些思想与宗教中对人的看法在文化底蕴上具有极大的相似性, 所以很多作品中的世俗英雄常常与宗教的信念密切结合, 以及很多作品在表现世俗生活的时候常常与宗教信仰密不可分。
从上述三点对人的新的认识, 可以看出, 中世纪的人学思想核心还是以发挥人的自由为核心, 以人主动的精神追求为基本内涵的人学观念。其中最为显著的特点是从人出发, 认为人所独具的主动进取精神和追求精神以及人的理性和信仰能力, 决定着人不是被动地听从命运安排和上帝摆弄的芸芸众生。所以, 真正的中世纪的人学观, 是以从人出发为前提并通过人的努力来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的人学观。正因为如此, 我们才说中世纪神学内部蕴含着强烈的人文精神。同时, 也可以看出, 这种人文精神是基督教内在精神发展的必然结果和所能够得出的必然的结论。
但是, 这种从人出发, 肯定人向最高境界追求的意识, 却被反动的宗教僧侣们变成了束缚人们思想的工具。他们的手法就是将从人出发的前提变成了以上帝为前提, 将人通过理性和信仰的追求至高精神的过程变成了至高精神成为让人必须遵从的信条的过程。这样, 人就由主动者变成了被动者, 从主动追求的精灵变成了被动遵从的僵尸, 由下而上变成了由上而下。正是通过反动僧侣的这种置换, 将宗教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变成了与人的自由本质相对立的神学戒律, 活生生的人学内涵被转换成了冷冰冰的神学体系。并且更为卑劣的是, 他们在置换宗教文化中的人学体系的同时, 又将世俗文化中的人学的成分, 完全作为异端思想摈除了。所以, 从上面的考察中, 我们也可以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中世纪进步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们, 当他们对当时的宗教文化进行理解时, 表现的是从人出发的宗教思想, 而不是从神出发的神学教条; 而后代人(例如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 对中世纪神学思想和神学教条的批判, 也完全是针对神学僧侣们改造和置换过的——从上帝出发的——宗教体系和以排拒人的主动性为特征的反动的宗教信条所进行的批判。
三
在最早把人作为基本出发点以表现人文精神的中世纪作家中, 但丁是最能够通过创作体现中世纪文化对“人”的风貌和人与世界的关系做出新的理解的人。“在中世纪也有用文艺复兴时期那样的方式看待人类和人类世界的先例。《神曲》这部作品是中世纪人生观的最佳表
¹述。”但丁・阿利盖里(1265-1321) 作为“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 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被载入史册, 他的《神曲》是最能体现欧洲中世纪对人的认识的经典性范本, 其全部内容表现的是作家通过寓言和象征的手法, 展示了具体的人类精神向至高的精神的追求、演进和复归的过程。
整部《神曲》呈现出的是一种精神结构的构成:首先, 精神的世界是现实世界的本质和全部真实之所在。毫无疑问, 但丁写作《神曲》的主要动机是要解决现实意大利的社会问题。但是, 如何解决国家四分五裂的状况, 但丁认为只有走精神复兴的道路。他的《神曲》就是通过“但丁”在梦幻中游历幽明三界的故事, 在精神层面象征性地展示“人类的精神”经过迷惘和错误, 在“理性”和“信仰”的引导下, 跨越苦难与考验走向“光明”和“最高精神”的过程。这样的描写实则暗含着一个中世纪的普遍的认知和思维模式——精神世界是最本质的世界, 现实问题的解决首先在于精神世界的复兴。
其次, 在整个精神世界里, 包括不同的精神范畴:作品里的“但丁“是具体的精神——“人类º
外国文学研究2000年第3期精神”的代表。“但丁将自身作为‘人类精神’的象征, 将自己的个性作为人性的中心, 便已颇表
»现着的他的个人主义的感情。”由于具体的精神的不完善性, 所以, “但丁”需要在维吉尔和贝
娅特丽采的带领下, 不断地向最高的三位一体前进。而“具体精神”所能够达到的程度, 就是他们在不同的层次所处的位置——或地狱、或炼狱, 或天堂。现实中邪恶的教士僧侣(包括教皇、主教、各级教职人员等) 之所以被放到地狱中接受惩罚, 就是因为他们没有任何的向天国前进之心。那些被放到炼狱里受到磨砺和惩戒的灵魂, 就是因为他们或者有些许向上的精神, 或在临死前表达了忏悔之意。
在《天堂篇》中, 他不仅依据信教者德行和善与爱程度的不同, 将他们分别安放在不同的层次上, 而且通过他与众多天使的问答, 揭示了他们之所以会在此的原因。而作品中的“穿白袍的灵魂”——至高无上的“三位一体”则是作家但丁乃至当时人们心目中“最高的精神”之体现。“但丁”由地狱出发, 经过炼狱而最终到达天堂的历程, 恰恰是具体的精神向最高的精神复归的过程的艺术反映。对此, 但丁在《神曲》中, 通过《地狱篇》、《炼狱篇》的反证和《天堂篇》的正面描写, 暗示出他心目中理想的“最高精神”是充满公正、克己、虔诚、光明、德行、善和爱的精神, “三位一体”作为最高精神体现出来的是最高的真理。例如, 贝亚特利采在回答但丁的疑问时, 就说“假使在爱火之中, 我的发光强于在地球上面, 由此使你的眼睛消散了能力, 那么你不要惊奇; 因为我的眼光是完善的, 他理会一切, 他的脚步踏在已经理会的善事上。我看见永久的光已经在你的智慧上发扬出来, 只有永久的光点着永久的爱”。“象在澄清的养鱼池里, 如有什么东西掷下去, 那些鱼便以为有食物可寻, 一起拥挤前来; 同样, 有一千多个光辉奔向我们, 每个都说:‘这里有一位将要增加我们的爱! ’”对此, 王维克先生解释说:“天堂诸灵魂之境况, 可以鼓舞人
¼类的仁爱, 因而增加天堂中灵魂之数目, 便增加永久的善, 永久的幸福。”“那绕着世界旋转的
晶体, 他带着著名的领袖的名字, 在这领袖统治之下, 万恶不生”, “那最高的爱, 他的命令可以统治宇宙”。“神善是没有嫉妒的, 因为他内心的热量, 迸射着火星出来, 用以散布他永久的美
½德”。
从上述的引证中可以看出, 但丁对基督教的真谛、对上帝内涵的理解, 是与中世纪封建反动僧侣们对宗教和上帝的理解完全不同的。在他的思想深处, 上帝并不是冷冰冰的威权和令人恐惧的角色, 他是至高无上的爱的本原, 正义与德性的最高体现。这样, 但丁实则就与宗教僧侣对教义的理解形成了性质完全相悖的看法:上帝的本质内涵是爱的最高体现。尽管但丁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 还不可能超出宗教思想的范畴得出对上帝本质的科学结论, 但是, 他对上帝内涵的理解, 不仅表明着中世纪神学思想体系中人学传统的发展演进和强势存在, 也表明着他之所以能够成为旧时代最后一位诗人、新时代最初一位诗人的意识中最深层的原因。这也就是为什么后代许多作家思想家将基督教教义解释为“爱的宗教”, 将上帝的本质解释为“上帝之爱”“基督之爱”的传统所在。
第三, 但丁也看到, 在具体的精神走向最高的精神的历程中, 理性和信仰的作用是极为重
¾要的。“去掉理性, 人就不成其为人, 而只是有感觉的东西, 即畜生而已。”人类能否遵从理性
的引导, 发现谬误; 能否依从信仰的力量走向真理, 对具体的精神向至高的精神的复归, 是关键之所在。越是有这种精神的人, 越是遵从理性和信仰行动的人, 就越能够成为真正的人, 而那些沉溺与现实欲望中的人, 则是罪恶的化身。但丁作为一个受当时基督教文化熏陶而成长起来的历史文化巨人, 作为一个学术造诣极其高深的文化学者, 他不可能不对基督教文化内部的深刻矛盾有清醒的了解。换言之, 他绝不只会被动的接受封建僧侣的僵化教条的说教。例如, 当他
刘建军:中世纪基督教文化的人学观与但丁创作
早年用意大利文写作的著作《飨宴》诠释自己诗歌的时候, 在把当时各方面的知识通俗地介绍给一般读者的过程中, 其中就有许多对基督教教义的“人学”式理解的内容, 并在完全是采用经院哲学方式进行论证和推理中, 得出基督乃至使徒的真正高贵在于他们具备优良的品德和伟大理性的结论。他还指出上帝就是真理的最高体现, 指出接近上帝, 就是理性。如在《天堂篇・第二十六篇》中, 当圣约翰考问但丁关于仁爱(其实是但丁借以宣传自己对基督教教义的理解) 时, 他写到:“由于哲学的证据和自天而降的威权, 这样的爱就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一个人要是明白善之为善, 善就会煽动爱, 越有德者越甚所以一个人要是明白善是卓绝无比这一个真理, 势必爱那要素, 这要素的完全是超过一切, 在这要素以外, 只是他全光中的一线光罢了。这一个真理, 也是那把对于永久事物之原始爱, 指明给我看到的一位所教的。还有那真理的主人
¿亲自对摩西说的话:‘我要向你显示一切德性。’也使我有所觉悟。”
通过对上述几个方面的考察, 可以看出, 在他伟大的《神曲》背后, 实则隐含着一种真正的中世纪的充满人文精神的对人的认知模式:从人(具体的精神) 是不断追求更高目的的生灵的前提出发, 强调人的向上的精神力量; 而不是从神学信条出发, 强调人对神学信条的绝对服从与膜拜。所以, 作家通过作品中的主人公“但丁”的梦幻经历, 肯定的是人, 弘扬的是人在精神领域中表现出的遵从理性和信仰的力量。这样, 他用自下而上的描写, 就否定了自上而下的反动的神学教条。就此而言, 这与但丁始终看出在中世纪的神学文化体系内部有着完全不同的两种思想价值体系有关。但丁曾在他的另一部重要著作《帝制论》卷三最后一章中表露过类似的看法:“此生的幸福以人间天国为象征, 永生的幸福以天上王国为象征。此生幸福须在哲学(包括一切人类知识) 的指导下, 通过道德与知识的实践而达到, 永生的幸福须在启示的指导下, 通过神学之德(信德、望德、爱德) 的实践而达到。”他还说:“皇帝根据哲理引导人们走向现世幸福之路; 教皇根据启示的真理, 引导人类享受来世的永生幸福。”而他的《神曲》, 坚持的是前者, 从而显示着与反动的宗教神学格格不入的人学精神, 从而使他在对中世纪的文化进行系统总结的时候, 既表现出对现有文化精髓的高超把握, 又显示出与后来文艺复兴时期完全相似的人学意识。
¹ 《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文学Ⅰ》,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2年版, 第218页。
º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一卷, 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第2版, 第269页。
» 茅盾:《世界文学名著杂谈》, 百花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 第105页。
¼ 《神曲·译本序》, 见但丁著:《神曲》, 王维克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版。
½¾ 均引自但丁:《神曲》, 王维克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版。
¿ 引自但丁:《神曲》, 王维克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À 转引自朱维之、赵澧主编:《外国文学史》欧美卷修订本, 南开大学出版社1884年版, 第66页。À
(作者单位: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 邮编:130024)
责任编辑:王忠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