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伴随着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地位的不断提升以及人民币升值压力的持续增加,人民币汇率问题已成为当前舆论关注的焦点。21世纪以来,中国政府一直在同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势力进行博弈,在市场、国际舆论及外国政府的三重压力下,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是否改变、如何改变、何时改变的问题仍在讨论。本文通过介绍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演变,进而分析我国现行汇率制度,并在此基础上对当前和今后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选择和实施提供些许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制度;演变;发展趋势
一、建国以来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变迁
1949年建国至今,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变迁主要经历了以下七个阶段:
“第一阶段,国民经济恢复时期频繁调整的盯住美元汇率制度(1949-1952);第二阶段,基本保持固定的盯住美元汇率制度(1953-1972);第三阶段,盯住一篮子货币的可调整的钉住汇率制(1973-1980);第四阶段,官方汇率与贸易结算汇率并存的双重汇率制度(1981-1984);第五阶段,官方汇率与市场汇率并存的双重汇率制度(1985-1993);第六阶段,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1994-2005年6月);第七阶段,实行以市场供求关系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2005年7月-今)。” [1]这几个阶段的汇率制度可以概括为三种类型,即盯住汇率制度、双重汇率制度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1 盯住汇率制度
1.1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频繁调整的盯住美元汇率制度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中国人民银行的成立,人民币被发行作为统一货币。人民币对美元的汇价于1949年1月18日首先在天津挂牌,因各地区物价水平不一致,各地区中国人民银行可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公布各自的外汇牌价。这一阶段,我国实行的是具有爬行钉住汇率制特点的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以“物价对比法”作为基础来计算,即这一时期人民币汇率的制定的依据是物价[2]。
1.2 基本保持固定的盯住美元汇率制度
1953年,我国开始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国家规定物价,物价水平基本稳定。在这种条件下,人民币汇率主要用于非贸易交易的结算,对外停止挂牌,对内采用事实上的固定汇率制度,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在16 年间一直保持在1美元合2.4618 元人民币的水平上。
1.3 盯住一篮子货币的可调整的钉住汇率制
1973年,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资本主义国家主要货币纷纷实行浮动汇率,为避免受世界汇率剧烈变动的影响,人民币汇率放弃了对美元的盯住,实行盯住一篮子货币的可调整的盯住汇率制度。
2 双重汇率制度
2.1 官方汇率与贸易结算汇率并存的双重汇率制度
为了促进对外开放、扩大对外贸易、奖出限入、加强经济核算并适应外贸体制改革的需要,1979年8月,国务院决定改革我国汇率制度,除继续保留公布牌价外,另外制定内部结算汇率,并从1981年开始正式试行,由此,人民币汇率进入了双重汇率制度时期。这一时期的双重汇率制度,主要体现为内部结算汇率和官方牌价汇率的并存,这二者分别用于贸易品和非贸易品。
2.2 官方汇率与市场汇率并存的双重汇率制度
1981�1984年的双重汇率制度,即贸易结算汇率和官方汇率并存,出现了较多的问题,导致了1985年之后的汇率制度改革,即取消贸易结算汇率实行单一汇率制度。与此同时,我国在深圳成立第一个外汇调剂中心,形成了外汇调剂市场以及相应的外汇调剂价格,从而进入了名义上单一汇率,而事实上外汇调剂市场汇率与官方汇率并存的双重汇率时期[3]。
3 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3.1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从1994年1月1日起,我国对外汇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实现了以外汇额度管理为主向银行结售汇制的转变,进一步确定了市场交易基础,扩大了交易范围;人民币汇率实现并轨,由官定汇率和市场调节汇率双重汇率并存向“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汇率”转变 [4]。
3.2以市场供求关系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对人民币汇率制度进行重要改革,改变原有单一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同时自2005年7月21日19时起,人民币升值2.1%,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调整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这一汇率制度改革结束了执行11年的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形成了更富有弹性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建国以来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演变,一方面反映了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经济体制改革历程,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我国融入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接轨的意图,在这一演变过程中,人民币汇率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呈阶段性变化[5]。下表是对人民币汇率制度演变的简单概括。
二、我国现行汇率制度的特点
我国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主要有三大特征:
1、人民币汇率走向弹性化和市场化,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结售汇业务模式的改善、即期和远期外汇交易的导入、银行间外汇市场的发展使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人民币不再单一盯住美元,而是参考“一篮子”货币,也使人民币汇率的制定具有更强的自主性和弹性。
2、限定了人民币的汇率变动区间。央行规定美元兑人民币的交易价在中间价上下0.3%的幅度内浮动,非美元货币对人民币的交易价在中间价上下1.5%的幅度内浮动。由此可见,人民币汇率仍然设定在窄幅区间内波动,波动范围较为有限。
3、现行的人民币汇率制度是在适当调整条件下的有管理浮动。根据央行的声明,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今后将根据市场发育状况和经济金融形势适当调整,因此这一汇率安排实际上是有管理浮动。当然,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可调整的盯住汇率安排是不可持续的,因此目前的汇率制度只是改革的一个过渡阶段,并不是汇率体制改革的终点。 三、对人民币汇率改革趋势的分析及建议
1 人民币汇率改革趋势分析
笔者结合当下国际金融形势分析认为,在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下,人民币汇率将长期保持小幅渐进式增长,短期内将维持在1美元兑6.30元人民币左右的水平。采取汇率长期保持小幅渐进增长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对当前经济发展的整体要求是要力求国民经济保持长期稳定增长。人民币汇率长期保持小幅渐进式增长,不会削弱货币政策调节宏观经济的能力,也不会使我国尚处于发育阶段的金融市场承受过大的风险。因此,长期保持小幅渐进式增长将是人民币汇率在现行汇率政策下的发展趋势。
2 对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方向的建议
我国目前实行汇率制度的稳定运行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但是,随着我国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人民币的自由兑换将成为趋势,从长期看,我国必将开放资本账户[6]。然而,我国现行的人民币汇率制度限制资本自由流动,这一措施能够把汇率的相对稳定性与某种程度的货币独立性协调起来,从而保证汇率的相对稳定,却要为严格的资本管制付出巨大的代价。于是,有观点认为现在就应进行新的外汇制度改革,改变现行的人民币汇率制度,效法某些发达国家,走自由汇率的道路。
从长远看,在人民币实行浮动汇率制度是必然趋势。但从现实角度来看,当前,完全浮动的汇率制度在我国不具有可行性。原因如下:一是我国追求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现实不允许汇率有较大的波动。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促进经济增长、解决就业问题仍将是我国一个根本的经济目标。而货币政策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工具,其独立性对我国宏观经济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汇率出现较大波动往往导致通货膨胀和失业率增加等问题,这与我国现行经济政策的努力方向背道而驰。二是我国当前不具备浮动汇率制优势效应发挥的前提条件。虽然加入WTO后,我国已经放松了外汇管制并采取了多项措施加速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但是距离真正意义上的开放和资本自由流动还有相当大的距离。而且,在我国金融体系抗风险能力还较低,而全球金融市场动荡的现实条件下,资本市场完全开放和资本完全自由流动的风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大。三是金融体系不健全,金融监管能力差,抗风险能力弱。在资本市场不完善、政府应对突发事件机制不完备、市场不规范、监管体制不健全等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的情况下,一旦汇率完全开放,国际游资的冲击对我国金融体系带来的负面影响将不可预料,甚至可能引发大规模的金融危机[7]。
综上所述,“跳跃式”地走向完全自由浮动是不可行的,我国目前乃至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不宜采取完全浮动汇率制,央行难以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完全放弃对外汇市场的干预。发展中国家在资本项目日益开放的形势下,维持钉住汇率制需要付出极大代价,甚至会发生金融危机;而完全真正的自由浮动汇率制度只存在并适用于极少数金融市场与制度完善的发达国家。因此,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是发展中国家汇率制度的必然选择。短期和中期内人民币汇率应根据不同时期的具体情况进行动态、灵活的选择。■
参考文献
[1] 张魁,王成峰,宫学东.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币发展历程及启示[J]. 财经界,2009(7):103-105.
[2] 陈彪如. 人民币汇率研究[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105-112.
[3] 杨帆. 人民币汇率研究――兼论国际金融危机与中国涉外经济[M]. 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出版社,2000:67-82.
[4] 吴念鲁,陈全庚. 人民币汇率研究[M].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三社,2002:93-123.
[5] 李婧. 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J]. 世界经济,2002(6):62-65.
[6] 雷达,孙鹏. 人民币国际化所需要实现的超越[J]. 探索与争鸣,2011(11):71-74.
[7] 张志超. 开放中国的资本账户[J]. 国际经济评论,2003(1):5-14.
作者简介:
1、王璐(1988.02―),四川简阳人,四川商务职业学院会计系 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金融、金融市场;
2、何佳(1982.09― ),女,四川内江人,内江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金融、区域经济;
摘要:近年来,伴随着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地位的不断提升以及人民币升值压力的持续增加,人民币汇率问题已成为当前舆论关注的焦点。21世纪以来,中国政府一直在同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势力进行博弈,在市场、国际舆论及外国政府的三重压力下,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是否改变、如何改变、何时改变的问题仍在讨论。本文通过介绍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演变,进而分析我国现行汇率制度,并在此基础上对当前和今后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选择和实施提供些许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制度;演变;发展趋势
一、建国以来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变迁
1949年建国至今,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变迁主要经历了以下七个阶段:
“第一阶段,国民经济恢复时期频繁调整的盯住美元汇率制度(1949-1952);第二阶段,基本保持固定的盯住美元汇率制度(1953-1972);第三阶段,盯住一篮子货币的可调整的钉住汇率制(1973-1980);第四阶段,官方汇率与贸易结算汇率并存的双重汇率制度(1981-1984);第五阶段,官方汇率与市场汇率并存的双重汇率制度(1985-1993);第六阶段,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1994-2005年6月);第七阶段,实行以市场供求关系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2005年7月-今)。” [1]这几个阶段的汇率制度可以概括为三种类型,即盯住汇率制度、双重汇率制度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1 盯住汇率制度
1.1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频繁调整的盯住美元汇率制度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中国人民银行的成立,人民币被发行作为统一货币。人民币对美元的汇价于1949年1月18日首先在天津挂牌,因各地区物价水平不一致,各地区中国人民银行可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公布各自的外汇牌价。这一阶段,我国实行的是具有爬行钉住汇率制特点的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以“物价对比法”作为基础来计算,即这一时期人民币汇率的制定的依据是物价[2]。
1.2 基本保持固定的盯住美元汇率制度
1953年,我国开始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国家规定物价,物价水平基本稳定。在这种条件下,人民币汇率主要用于非贸易交易的结算,对外停止挂牌,对内采用事实上的固定汇率制度,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在16 年间一直保持在1美元合2.4618 元人民币的水平上。
1.3 盯住一篮子货币的可调整的钉住汇率制
1973年,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资本主义国家主要货币纷纷实行浮动汇率,为避免受世界汇率剧烈变动的影响,人民币汇率放弃了对美元的盯住,实行盯住一篮子货币的可调整的盯住汇率制度。
2 双重汇率制度
2.1 官方汇率与贸易结算汇率并存的双重汇率制度
为了促进对外开放、扩大对外贸易、奖出限入、加强经济核算并适应外贸体制改革的需要,1979年8月,国务院决定改革我国汇率制度,除继续保留公布牌价外,另外制定内部结算汇率,并从1981年开始正式试行,由此,人民币汇率进入了双重汇率制度时期。这一时期的双重汇率制度,主要体现为内部结算汇率和官方牌价汇率的并存,这二者分别用于贸易品和非贸易品。
2.2 官方汇率与市场汇率并存的双重汇率制度
1981�1984年的双重汇率制度,即贸易结算汇率和官方汇率并存,出现了较多的问题,导致了1985年之后的汇率制度改革,即取消贸易结算汇率实行单一汇率制度。与此同时,我国在深圳成立第一个外汇调剂中心,形成了外汇调剂市场以及相应的外汇调剂价格,从而进入了名义上单一汇率,而事实上外汇调剂市场汇率与官方汇率并存的双重汇率时期[3]。
3 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3.1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从1994年1月1日起,我国对外汇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实现了以外汇额度管理为主向银行结售汇制的转变,进一步确定了市场交易基础,扩大了交易范围;人民币汇率实现并轨,由官定汇率和市场调节汇率双重汇率并存向“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汇率”转变 [4]。
3.2以市场供求关系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对人民币汇率制度进行重要改革,改变原有单一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同时自2005年7月21日19时起,人民币升值2.1%,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调整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这一汇率制度改革结束了执行11年的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形成了更富有弹性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建国以来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演变,一方面反映了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经济体制改革历程,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我国融入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接轨的意图,在这一演变过程中,人民币汇率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呈阶段性变化[5]。下表是对人民币汇率制度演变的简单概括。
二、我国现行汇率制度的特点
我国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主要有三大特征:
1、人民币汇率走向弹性化和市场化,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结售汇业务模式的改善、即期和远期外汇交易的导入、银行间外汇市场的发展使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人民币不再单一盯住美元,而是参考“一篮子”货币,也使人民币汇率的制定具有更强的自主性和弹性。
2、限定了人民币的汇率变动区间。央行规定美元兑人民币的交易价在中间价上下0.3%的幅度内浮动,非美元货币对人民币的交易价在中间价上下1.5%的幅度内浮动。由此可见,人民币汇率仍然设定在窄幅区间内波动,波动范围较为有限。
3、现行的人民币汇率制度是在适当调整条件下的有管理浮动。根据央行的声明,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今后将根据市场发育状况和经济金融形势适当调整,因此这一汇率安排实际上是有管理浮动。当然,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可调整的盯住汇率安排是不可持续的,因此目前的汇率制度只是改革的一个过渡阶段,并不是汇率体制改革的终点。 三、对人民币汇率改革趋势的分析及建议
1 人民币汇率改革趋势分析
笔者结合当下国际金融形势分析认为,在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下,人民币汇率将长期保持小幅渐进式增长,短期内将维持在1美元兑6.30元人民币左右的水平。采取汇率长期保持小幅渐进增长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对当前经济发展的整体要求是要力求国民经济保持长期稳定增长。人民币汇率长期保持小幅渐进式增长,不会削弱货币政策调节宏观经济的能力,也不会使我国尚处于发育阶段的金融市场承受过大的风险。因此,长期保持小幅渐进式增长将是人民币汇率在现行汇率政策下的发展趋势。
2 对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方向的建议
我国目前实行汇率制度的稳定运行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但是,随着我国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人民币的自由兑换将成为趋势,从长期看,我国必将开放资本账户[6]。然而,我国现行的人民币汇率制度限制资本自由流动,这一措施能够把汇率的相对稳定性与某种程度的货币独立性协调起来,从而保证汇率的相对稳定,却要为严格的资本管制付出巨大的代价。于是,有观点认为现在就应进行新的外汇制度改革,改变现行的人民币汇率制度,效法某些发达国家,走自由汇率的道路。
从长远看,在人民币实行浮动汇率制度是必然趋势。但从现实角度来看,当前,完全浮动的汇率制度在我国不具有可行性。原因如下:一是我国追求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现实不允许汇率有较大的波动。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促进经济增长、解决就业问题仍将是我国一个根本的经济目标。而货币政策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工具,其独立性对我国宏观经济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汇率出现较大波动往往导致通货膨胀和失业率增加等问题,这与我国现行经济政策的努力方向背道而驰。二是我国当前不具备浮动汇率制优势效应发挥的前提条件。虽然加入WTO后,我国已经放松了外汇管制并采取了多项措施加速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但是距离真正意义上的开放和资本自由流动还有相当大的距离。而且,在我国金融体系抗风险能力还较低,而全球金融市场动荡的现实条件下,资本市场完全开放和资本完全自由流动的风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大。三是金融体系不健全,金融监管能力差,抗风险能力弱。在资本市场不完善、政府应对突发事件机制不完备、市场不规范、监管体制不健全等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的情况下,一旦汇率完全开放,国际游资的冲击对我国金融体系带来的负面影响将不可预料,甚至可能引发大规模的金融危机[7]。
综上所述,“跳跃式”地走向完全自由浮动是不可行的,我国目前乃至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不宜采取完全浮动汇率制,央行难以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完全放弃对外汇市场的干预。发展中国家在资本项目日益开放的形势下,维持钉住汇率制需要付出极大代价,甚至会发生金融危机;而完全真正的自由浮动汇率制度只存在并适用于极少数金融市场与制度完善的发达国家。因此,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是发展中国家汇率制度的必然选择。短期和中期内人民币汇率应根据不同时期的具体情况进行动态、灵活的选择。■
参考文献
[1] 张魁,王成峰,宫学东.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币发展历程及启示[J]. 财经界,2009(7):103-105.
[2] 陈彪如. 人民币汇率研究[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105-112.
[3] 杨帆. 人民币汇率研究――兼论国际金融危机与中国涉外经济[M]. 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出版社,2000:67-82.
[4] 吴念鲁,陈全庚. 人民币汇率研究[M].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三社,2002:93-123.
[5] 李婧. 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J]. 世界经济,2002(6):62-65.
[6] 雷达,孙鹏. 人民币国际化所需要实现的超越[J]. 探索与争鸣,2011(11):71-74.
[7] 张志超. 开放中国的资本账户[J]. 国际经济评论,2003(1):5-14.
作者简介:
1、王璐(1988.02―),四川简阳人,四川商务职业学院会计系 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金融、金融市场;
2、何佳(1982.09― ),女,四川内江人,内江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金融、区域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