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价上涨催热通货膨胀会计(1)

今年夏秋之交,百姓最为关心的焦点莫过于近日消费品价格的持续上涨。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7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达到5.6%,这是我国cpi 连续5个月同比上涨达到3%以上,也是近10年来cpi 月度涨幅最高的一个月。

物价攀升,再度成为社会各界的敏感话题,作为掌控千千万万企业命运的企业理财师———财务人员以及会计学界对于cpi 到底有多少思考?沉寂了多年的“通货膨胀会计”,面对物价的上扬到底能否对企业有所作为?

大唐电信财务经理郭光莉表示,通货膨胀会计在企业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不过现行的新会计准则里的公允价值对其有所体现,我们对通货膨胀会计的操作经验并不多,工作的主要精力并不在这方面。

企业应防范通货膨胀风险

全年物价指数涨幅超过3%已经是板上钉钉,专家预测如果未来几个月物价控制得比较好,那么全年物价指数上涨有可能控制在4%至5%之间。

统计显示:8大类别中,5类价格上涨3类价格下降。上涨幅度最高的是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5.4%。业内专家普遍认为目前物价指数的上涨幅度尚在可控范围内。

中国经济还在正常的轨道上行驶,可是普通百姓作为消费者却感受到了挥之不去的压力,同样与之息息相关的企业面对物价的再度大幅上涨,通货膨胀会计应采取什么对策应对多变的市场风云?

厦门大学会计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曲晓辉教授对此表示:“按照国际上通行的做法,通货膨胀率上涨的幅度在温和范围之内,不存在官方发布会计准则要求企业重述财务报表的必要性。20世纪90年代初,由于我国当时的通货膨胀居高不下,1988年和1989年分别高达18.5%和17.8%,我国学术界和实务界都比较关注企业会计如何应对通货膨胀的影响。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通货膨胀水平较高,1980年通货膨胀率曾经达到13.5%,导致会计的对策性反应──发布和实施第33号财务会计准则公告《财务报告与物价变动》,要求企业补充披露现行成本/不变美元的信息。但是,随着通货膨胀率降到5%以下,1986年美国又发布了第89号财务会计准则公告《财务报告与物价变动》以取代第33号同名公告,将物价变动影响补充信息的强制披露改为自愿披露。随着世界经济发展趋向平稳和通货膨胀趋缓,有关应对物价变动影响的会计实务对策进入停滞状态,理论研究也没有引起各国的足够重视。在当前的通货膨胀环境下,企业能否在资本运营、筹资投资和风险控制等方面有所作为,对企业的生存能力至关重要,对于企业长期成长能力更是一份考验。企业的cfo 要及早采取防范措施,尽可能降低财务风险,提高理财效益,以应对市场和物价水涨船高的大环境。”

面对世界经济格局的思考

今年上半年,所有谷物的国际价格均大幅上涨。2006年谷物产量减少,但利用量增加,导致今年前两季度几乎所有谷物市场价格走强。与世界各国粮食类价格快速上涨形成较强烈对比,发达国家的食品价格上涨并不明显。今年上半年美国食品价格总体呈上涨态势,但是涨幅都在0.8%以内。

从发达国家看,食品价格上涨对全球消费品价格水平影响不大。通常,发展中国家食品价格占消费者价格的权重基本在35%以上,而发达国家却不足20%。国际市场粮食和植物油供求关系总体趋紧,是造成粮食和植物油价格上涨的最直接原因。

与此同时,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又推动了消费品价格上扬。在需求强劲增长的拉动下,2007年上半年全球主要能源、原材料价格均出现了程度不等的上涨。全球贸易的强劲需求促使许多国家工厂几乎满负荷生产,导致土地、劳动力、生产设备和原材料等的价格上扬,并最终造成工业品价格上涨。

“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个人都不希望物价持续上扬。”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会计系主任戴德明表示,官方公布的数字,百姓的体会不一定完全相同,各国的反应也不尽相同,谈到通

货膨胀会计离不开全球一体化。现在的经济发展不可能再像20世纪20年代、30年代那样相互分割开来,而是相互影响,国与国之间的政治关系往往影响到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甚至经济格局。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渐渗透,政府对物价的控制力逐渐减弱,越是在这种情况下,物价的持续上涨就不能完全依靠市场来平衡,这也是对一个从计划经济时代走过来的政府的严峻考验。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会计学院刘仲文副院长对于通货膨胀会计进行了精辟的分析:“现在全世界的通货膨胀会计主要存有三种模式,美国是稳健型的,两套报表可以有效反应通货膨胀,而巴西则是选择一些重大的项目加以反应。最糟糕的是英国在20世纪80年代推出的关于现行成本会计调整的准则,这个准则引起了轩然大波,有失公允,最终在90年代被迫终止。我国的新会计准则对于通货膨胀所反映的是存货方面的资产减值准备以及公允价值的调整,而对于物价上涨的因素却没有考虑。目前我国并没有关于通货膨胀的相关准则,想必是政府有信心,会有效防范恶性通货膨胀。

今年夏秋之交,百姓最为关心的焦点莫过于近日消费品价格的持续上涨。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7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达到5.6%,这是我国cpi 连续5个月同比上涨达到3%以上,也是近10年来cpi 月度涨幅最高的一个月。

物价攀升,再度成为社会各界的敏感话题,作为掌控千千万万企业命运的企业理财师———财务人员以及会计学界对于cpi 到底有多少思考?沉寂了多年的“通货膨胀会计”,面对物价的上扬到底能否对企业有所作为?

大唐电信财务经理郭光莉表示,通货膨胀会计在企业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不过现行的新会计准则里的公允价值对其有所体现,我们对通货膨胀会计的操作经验并不多,工作的主要精力并不在这方面。

企业应防范通货膨胀风险

全年物价指数涨幅超过3%已经是板上钉钉,专家预测如果未来几个月物价控制得比较好,那么全年物价指数上涨有可能控制在4%至5%之间。

统计显示:8大类别中,5类价格上涨3类价格下降。上涨幅度最高的是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5.4%。业内专家普遍认为目前物价指数的上涨幅度尚在可控范围内。

中国经济还在正常的轨道上行驶,可是普通百姓作为消费者却感受到了挥之不去的压力,同样与之息息相关的企业面对物价的再度大幅上涨,通货膨胀会计应采取什么对策应对多变的市场风云?

厦门大学会计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曲晓辉教授对此表示:“按照国际上通行的做法,通货膨胀率上涨的幅度在温和范围之内,不存在官方发布会计准则要求企业重述财务报表的必要性。20世纪90年代初,由于我国当时的通货膨胀居高不下,1988年和1989年分别高达18.5%和17.8%,我国学术界和实务界都比较关注企业会计如何应对通货膨胀的影响。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通货膨胀水平较高,1980年通货膨胀率曾经达到13.5%,导致会计的对策性反应──发布和实施第33号财务会计准则公告《财务报告与物价变动》,要求企业补充披露现行成本/不变美元的信息。但是,随着通货膨胀率降到5%以下,1986年美国又发布了第89号财务会计准则公告《财务报告与物价变动》以取代第33号同名公告,将物价变动影响补充信息的强制披露改为自愿披露。随着世界经济发展趋向平稳和通货膨胀趋缓,有关应对物价变动影响的会计实务对策进入停滞状态,理论研究也没有引起各国的足够重视。在当前的通货膨胀环境下,企业能否在资本运营、筹资投资和风险控制等方面有所作为,对企业的生存能力至关重要,对于企业长期成长能力更是一份考验。企业的cfo 要及早采取防范措施,尽可能降低财务风险,提高理财效益,以应对市场和物价水涨船高的大环境。”

面对世界经济格局的思考

今年上半年,所有谷物的国际价格均大幅上涨。2006年谷物产量减少,但利用量增加,导致今年前两季度几乎所有谷物市场价格走强。与世界各国粮食类价格快速上涨形成较强烈对比,发达国家的食品价格上涨并不明显。今年上半年美国食品价格总体呈上涨态势,但是涨幅都在0.8%以内。

从发达国家看,食品价格上涨对全球消费品价格水平影响不大。通常,发展中国家食品价格占消费者价格的权重基本在35%以上,而发达国家却不足20%。国际市场粮食和植物油供求关系总体趋紧,是造成粮食和植物油价格上涨的最直接原因。

与此同时,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又推动了消费品价格上扬。在需求强劲增长的拉动下,2007年上半年全球主要能源、原材料价格均出现了程度不等的上涨。全球贸易的强劲需求促使许多国家工厂几乎满负荷生产,导致土地、劳动力、生产设备和原材料等的价格上扬,并最终造成工业品价格上涨。

“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个人都不希望物价持续上扬。”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会计系主任戴德明表示,官方公布的数字,百姓的体会不一定完全相同,各国的反应也不尽相同,谈到通

货膨胀会计离不开全球一体化。现在的经济发展不可能再像20世纪20年代、30年代那样相互分割开来,而是相互影响,国与国之间的政治关系往往影响到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甚至经济格局。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渐渗透,政府对物价的控制力逐渐减弱,越是在这种情况下,物价的持续上涨就不能完全依靠市场来平衡,这也是对一个从计划经济时代走过来的政府的严峻考验。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会计学院刘仲文副院长对于通货膨胀会计进行了精辟的分析:“现在全世界的通货膨胀会计主要存有三种模式,美国是稳健型的,两套报表可以有效反应通货膨胀,而巴西则是选择一些重大的项目加以反应。最糟糕的是英国在20世纪80年代推出的关于现行成本会计调整的准则,这个准则引起了轩然大波,有失公允,最终在90年代被迫终止。我国的新会计准则对于通货膨胀所反映的是存货方面的资产减值准备以及公允价值的调整,而对于物价上涨的因素却没有考虑。目前我国并没有关于通货膨胀的相关准则,想必是政府有信心,会有效防范恶性通货膨胀。


相关文章

  • 对我国通货膨胀会计问题研究
  • 对我国通货膨胀会计问题研究 摘要:本文阐述了通货膨胀会计出现的背景,企业实施通货膨胀会计的意义,以及通货膨胀会计的四种会计模式,分析了我国对通货膨胀会计模式的选择.本文认为,由于我国全面推行通货膨胀会计的条件并不具备,应视行业.企业以及经济 ...查看


  • 非本公司人员差旅费怎样记账
  • 财务知识 问:非本公司人员的差旅费.业务费等发生的费用,比如外聘专家的差旅费等,应记入什么会计科目? 答:1.根据<企业会计准则--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6602 管理费用"的规定,非本公司人员发生的.与 ...查看


  • 物价变动会计文献综述
  • 摘要:物价变动会计问题作为当今的三大会计难题之一,近年来这一难题仍未解决.本文在回顾物价变动会计研究的理论基础.模式选择的基础上,对物价变动会计进行了探讨,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帮助. 关键词:物价变动会计 通货膨胀会计 文献综述 一.物价变动 ...查看


  • 我国通货膨胀现实下取消后进先出法的合理性
  • 我国通货膨胀现实下取消后进先出法的合理性 [摘 要] <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取消了存货发出计价方法的后进先出法,国内学术界对其取消的原因纷纷提出了不同的看法.笔者认为,取消后进先出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我国当前通货膨胀 ...查看


  • 西方财务会计--关于存货计价计价方法及选择
  • 2010-2011年第二学期<西方财务会计>科目考查卷 专业:会 计 班级:电算化08-2班 任课教师:李晓云 姓名:梁 岳 学号:[1**********] 成 绩 谈西方账务会计关于存货计价方法及其利弊 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生 ...查看


  • 通货膨胀会计 Microsoft Word 文档
  • 浅论通货膨胀会计 日期:2009-09-30 来源:夏贵华 摘要:随着物价水平的不断上涨,关于通货膨胀会计的探讨显得尤为重要.借鉴发达国家对通货膨胀影响的处理方法,针对公司通货膨胀会计的四个难以解决的问题进行阐述. 关键词:通货膨胀:物价变 ...查看


  • 通货膨胀下的会计对策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通货膨胀下的会计对策 作者:马长立 来源:<时代金融>2015年第20期 [摘要]通货膨胀是得到全世界重视的国际性问题,通货膨胀会计亦是国际会计中十分关注的问题.本文通 ...查看


  • [高级财务会计]考试试题2
  • <高级财务会计>考试试题 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高级财务会计中,属于各类企业 ...查看


  • 论通货膨胀的原因与对策
  • 宏观经济学期末论文 安阳师范学院人文管理学院 考查课期末论文 学号: 13610615 论通货膨胀的原因与对策 学 院 财会学院 专 业 会计学(财务管理学) 班 级 1307 姓 名 李基业 任 课 教 师 2015年6月 20日 摘 要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