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与造景理论基础

北方园艺

200112          NORTHERNHORTICULTURE

花 卉

刘慧民1,2(150030;2.黑龙江省阿城市园林工程处)

:,综述了在园林植

;即:群落理论、心理力理论和空间理论。阐明不同理论指导下对园林植物设计与配植的基本要求,试图探索、比较适合于分析、研究人工环境中的植物景观并指导植物设计和造景的有效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植物景观;设计与造景;群落理论;心理力理论;空间理论中图分类号:TU98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009(2001)02-0045-02

1 前言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一直以对自然的依靠为前提,人

类社会的进步与成功也都是以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索取和占有为代价,生态环境问题也就日益成为国际社会发展的焦点,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水平的标志,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世界各国在园林绿化建设方面的投入也在逐年递增,人们对环境质量提高的要求日益迫切,使园林产业由80年代初的方兴未艾发展到今天的欣欣向荣的局面。在我国,对园林的实践已有了几千年的历史,涌现出众多杰出的园林艺术作品。园林创作的理论虽起步较晚,但在构成构景规律和园林审美意境追求等方面都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使中国园林成为世界园林艺术宝库的典范。园林造景中,植物景观占园林空间相当大的比例,无论在生态效益,创造优美环境,还是在景观空间意境审美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理论上对植物景观设计的研究集中体现在植物配植的形式美规律上,或植物所具有的人格化特征的心理审美上,以及园林植物独立构成园林景观的空间结构方面上。探索人类生存环境与绿色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有着未来导向与现实应用的重要意义。

观赏者们的另一环境:心理环境的发掘与体现。人类在社会生活中,除产生物质需要,也存在强烈的心理需要,其中包括对美的追求。从中国人的生活习惯及观赏者的感观活动出发,人的心理时空的确存在并发挥着作用,时刻感受着、反应着外界的产物与状态,并产生相应的反馈结果而回归到外界产物中。

人们在情感力量比较柔和,平静时,心理时空挖掘出来的表象往往是清风、明月、垂柳花前与月下;而在心理时空情感壮阔、激荡之时,心理环境的表现又常常是苍松、翠柏、远山、郁郁葱葱的树群和奔腾的大海,究其原因:植物除具有园林中的线性美、动态美、静态美的同时,植物景观还有一种影响人心理时空与情绪的景观要素,即景观的创作与欣赏过程中不可缺少人的心理反应,它时刻受人们审美心理氛围的影响,植物及其组合搭配成景后,被欣赏者通过各种感官媒介(视觉、嗅觉、味觉、听觉、触觉)产生印象。并产生反射后形成相应的心理反应,唤发各种内在情感,从而产生各种不同的心理感受,其过程如下

:

2 植物配植与设计的心理力理论

时代发展到今日,人们对于园林的欣赏已不仅限于对园中一山一水、一石一木的品味,而趋向于对自然美的真实追求,对优美环境的空间体验,以致在生理、心理上获得舒适与愉悦。在精神上得到陶冶与升华,要求在园林造景中,既要注意到现实存在的实体环境,也不可忽视

收稿日期:2000-12-21

北方园艺 (总137)   45

  概言之,植物景观的审美活动,由感知、情感、想象、理解与反应等活动产生影响和作用,最终形成对心理时空影响的综合过程。因此,园林风景师在进行景观设计时应充分融入欣赏者的心理需要,使园林的艺术美体现在由欣赏者的心理接受过程中,使其与欣赏者产生共鸣,这样才使景观创造获得生命力。

3 园林植物景观的空间构成理论

该理论认为园林植物有强烈的空间结构特征和建造功能,使植物与其它建筑材料一样,成为景观空间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境中的空间组成要素相结合,审美需求,。

首先,料,。植物以其特有的点、线、面、体形式以及个体和群体组合。形成有生命活力的复杂流动性的空间。这种空间具强烈的可赏性,将植物按冠幅分为地被植物,膝下植物,腰间植物,视线植物和超视线植物。

其次,这些植物在个体或群体组合造景时,能形成开敞空间,以开敞为主的空间,封闭式空间,以封闭为主的空间,包容空间和渗透空间;并分析了各种空间形式的特点及与绿色植物的空间结构的对应关系。

最后,该理论认为植物配植与造景的实质就是植物空间的组织过程。据绿色植物具有的空间结构特征和形成的空间类型,采取离心式空间组织形式和向心式空间组织形式来完成植物的空间景观序列。其中在离心式组织中多采用组团式和交叉式布置,在向心式组织中常运用双层包容,多层包容与串联包容的方法;植物景观的改变采用空间过渡的形式来完成,根据不同的植物空间形式,在空间过渡中又可采用相邻式空间过渡,链锁式空间过渡,嵌套式空间过渡,共享式空间过渡等多种过渡形式,实现植物景观的改变。

响下经过长期的适应而显示的外部形状。即为优势种的生活型。群落的外貌,取决于优势种的生活型。优势种的外部形态,成为群落外貌的最大表现因子。

群落种类的多少决定群落外貌变化的丰富性,种类越多,配植树种时线性变化越多,使群落景观呈现丰富的变化性。

:,并且在同一季节或不同季节群落要有色彩的变化。

群落的层次:是指群落的垂直结构,由于群落中植物种类的高度变化,使群落有分层现象,群落的层次越多,景观变化亦越丰富。

明确群落的形貌特征及其表现,在创作植物景观时就有了选择树种,配植树种的依据。

近年来,顶极群落以及复层混交群落等概念在园林植物造景中提出,是对群落理论的深化及发展,顶极群落理论认为:由于群落中优势种的更新演替,造成群落景观的变化,园林中尽量创造能长期维持相对稳定状态的群落,以维持园林景观的稳定性,这种动态平衡群落为顶极群落;复层混交群落具有多层次垂直结构,由二种(或以上)优势种共同生存于同一群落内,二者长期维持动态平衡,群落景观优美,有丰富的林冠线和林缘线变化。

5 结束语

久居都市生活,人们渴望回归大自然的呼声越来越高,人们渴望在领略自然风光中,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升华情感;自然界中的植物,是有生命的个体,能以其特有的生机和活力影响人的心理时空;以其独特的空间结构围合成各种空间供人们赏憩;或者以其姿态,色彩和季节的变化性构成丰富多彩的群体景观。因此,研究如何最大限度地表现植物的景观美,去创造优美的植物景观,产生了上述心理力理论,群落理论和空间理论,切实理解各理论的实质,以指导景观创作中植物的配植与造景活动。

参考文献

[1] 陈有民.园林树木学[M].林业出版社(二),1992.

[2] 徐俊江.植物景观与人的心理时空[J].园林,1994(2)34~37.

[3] 王健秋.植物景观空间构成[C].硕士生论文,1998.[4] 徐德嘉.古典园林植物景观配植[M].科学出版社,1997.[5] 王宗年.建筑空间艺术与技术[M].科技大学出版社,1987.

[6] 王求是.大众行为与公园设计[M].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

[7] 聂绍荃.森林生态学[M].黑龙江科技出版社,1989.[8] 荆其敏.建筑环境赏析[M].天津大学出版社,1993.

4 植物造景的群落理论

该理论认为植物景观的体现是以通过设计植物群落

而实现的。群落是生长在一起的植物群体,适应该地域的环境条件,有自身的组成结构和外貌,并按一定规律演替和发展。由人类活动而创造的群落称为栽培群落。园林中的群落是以创造景观美为基础的栽培群落。各种群落均由一定的植物所组成,有其形貌上的特征。创造具有优美形貌的植物群落,也就体现了园林植物的景观美。

植物群落的外部形貌,主要由群落优势种的生活型,植物种类多少,生长密度,色相变化,季相变化,群落层次等方面共同体现。

优势种的生活型:在群落中数量最多所占面积最大的种类为该群落的优势种。优势种在生态环境的综合影

NorthernHorticulture46(总137) 

北方园艺

200112          NORTHERNHORTICULTURE

花 卉

刘慧民1,2(150030;2.黑龙江省阿城市园林工程处)

:,综述了在园林植

;即:群落理论、心理力理论和空间理论。阐明不同理论指导下对园林植物设计与配植的基本要求,试图探索、比较适合于分析、研究人工环境中的植物景观并指导植物设计和造景的有效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植物景观;设计与造景;群落理论;心理力理论;空间理论中图分类号:TU98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009(2001)02-0045-02

1 前言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一直以对自然的依靠为前提,人

类社会的进步与成功也都是以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索取和占有为代价,生态环境问题也就日益成为国际社会发展的焦点,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水平的标志,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世界各国在园林绿化建设方面的投入也在逐年递增,人们对环境质量提高的要求日益迫切,使园林产业由80年代初的方兴未艾发展到今天的欣欣向荣的局面。在我国,对园林的实践已有了几千年的历史,涌现出众多杰出的园林艺术作品。园林创作的理论虽起步较晚,但在构成构景规律和园林审美意境追求等方面都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使中国园林成为世界园林艺术宝库的典范。园林造景中,植物景观占园林空间相当大的比例,无论在生态效益,创造优美环境,还是在景观空间意境审美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理论上对植物景观设计的研究集中体现在植物配植的形式美规律上,或植物所具有的人格化特征的心理审美上,以及园林植物独立构成园林景观的空间结构方面上。探索人类生存环境与绿色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有着未来导向与现实应用的重要意义。

观赏者们的另一环境:心理环境的发掘与体现。人类在社会生活中,除产生物质需要,也存在强烈的心理需要,其中包括对美的追求。从中国人的生活习惯及观赏者的感观活动出发,人的心理时空的确存在并发挥着作用,时刻感受着、反应着外界的产物与状态,并产生相应的反馈结果而回归到外界产物中。

人们在情感力量比较柔和,平静时,心理时空挖掘出来的表象往往是清风、明月、垂柳花前与月下;而在心理时空情感壮阔、激荡之时,心理环境的表现又常常是苍松、翠柏、远山、郁郁葱葱的树群和奔腾的大海,究其原因:植物除具有园林中的线性美、动态美、静态美的同时,植物景观还有一种影响人心理时空与情绪的景观要素,即景观的创作与欣赏过程中不可缺少人的心理反应,它时刻受人们审美心理氛围的影响,植物及其组合搭配成景后,被欣赏者通过各种感官媒介(视觉、嗅觉、味觉、听觉、触觉)产生印象。并产生反射后形成相应的心理反应,唤发各种内在情感,从而产生各种不同的心理感受,其过程如下

:

2 植物配植与设计的心理力理论

时代发展到今日,人们对于园林的欣赏已不仅限于对园中一山一水、一石一木的品味,而趋向于对自然美的真实追求,对优美环境的空间体验,以致在生理、心理上获得舒适与愉悦。在精神上得到陶冶与升华,要求在园林造景中,既要注意到现实存在的实体环境,也不可忽视

收稿日期:2000-12-21

北方园艺 (总137)   45

  概言之,植物景观的审美活动,由感知、情感、想象、理解与反应等活动产生影响和作用,最终形成对心理时空影响的综合过程。因此,园林风景师在进行景观设计时应充分融入欣赏者的心理需要,使园林的艺术美体现在由欣赏者的心理接受过程中,使其与欣赏者产生共鸣,这样才使景观创造获得生命力。

3 园林植物景观的空间构成理论

该理论认为园林植物有强烈的空间结构特征和建造功能,使植物与其它建筑材料一样,成为景观空间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境中的空间组成要素相结合,审美需求,。

首先,料,。植物以其特有的点、线、面、体形式以及个体和群体组合。形成有生命活力的复杂流动性的空间。这种空间具强烈的可赏性,将植物按冠幅分为地被植物,膝下植物,腰间植物,视线植物和超视线植物。

其次,这些植物在个体或群体组合造景时,能形成开敞空间,以开敞为主的空间,封闭式空间,以封闭为主的空间,包容空间和渗透空间;并分析了各种空间形式的特点及与绿色植物的空间结构的对应关系。

最后,该理论认为植物配植与造景的实质就是植物空间的组织过程。据绿色植物具有的空间结构特征和形成的空间类型,采取离心式空间组织形式和向心式空间组织形式来完成植物的空间景观序列。其中在离心式组织中多采用组团式和交叉式布置,在向心式组织中常运用双层包容,多层包容与串联包容的方法;植物景观的改变采用空间过渡的形式来完成,根据不同的植物空间形式,在空间过渡中又可采用相邻式空间过渡,链锁式空间过渡,嵌套式空间过渡,共享式空间过渡等多种过渡形式,实现植物景观的改变。

响下经过长期的适应而显示的外部形状。即为优势种的生活型。群落的外貌,取决于优势种的生活型。优势种的外部形态,成为群落外貌的最大表现因子。

群落种类的多少决定群落外貌变化的丰富性,种类越多,配植树种时线性变化越多,使群落景观呈现丰富的变化性。

:,并且在同一季节或不同季节群落要有色彩的变化。

群落的层次:是指群落的垂直结构,由于群落中植物种类的高度变化,使群落有分层现象,群落的层次越多,景观变化亦越丰富。

明确群落的形貌特征及其表现,在创作植物景观时就有了选择树种,配植树种的依据。

近年来,顶极群落以及复层混交群落等概念在园林植物造景中提出,是对群落理论的深化及发展,顶极群落理论认为:由于群落中优势种的更新演替,造成群落景观的变化,园林中尽量创造能长期维持相对稳定状态的群落,以维持园林景观的稳定性,这种动态平衡群落为顶极群落;复层混交群落具有多层次垂直结构,由二种(或以上)优势种共同生存于同一群落内,二者长期维持动态平衡,群落景观优美,有丰富的林冠线和林缘线变化。

5 结束语

久居都市生活,人们渴望回归大自然的呼声越来越高,人们渴望在领略自然风光中,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升华情感;自然界中的植物,是有生命的个体,能以其特有的生机和活力影响人的心理时空;以其独特的空间结构围合成各种空间供人们赏憩;或者以其姿态,色彩和季节的变化性构成丰富多彩的群体景观。因此,研究如何最大限度地表现植物的景观美,去创造优美的植物景观,产生了上述心理力理论,群落理论和空间理论,切实理解各理论的实质,以指导景观创作中植物的配植与造景活动。

参考文献

[1] 陈有民.园林树木学[M].林业出版社(二),1992.

[2] 徐俊江.植物景观与人的心理时空[J].园林,1994(2)34~37.

[3] 王健秋.植物景观空间构成[C].硕士生论文,1998.[4] 徐德嘉.古典园林植物景观配植[M].科学出版社,1997.[5] 王宗年.建筑空间艺术与技术[M].科技大学出版社,1987.

[6] 王求是.大众行为与公园设计[M].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

[7] 聂绍荃.森林生态学[M].黑龙江科技出版社,1989.[8] 荆其敏.建筑环境赏析[M].天津大学出版社,1993.

4 植物造景的群落理论

该理论认为植物景观的体现是以通过设计植物群落

而实现的。群落是生长在一起的植物群体,适应该地域的环境条件,有自身的组成结构和外貌,并按一定规律演替和发展。由人类活动而创造的群落称为栽培群落。园林中的群落是以创造景观美为基础的栽培群落。各种群落均由一定的植物所组成,有其形貌上的特征。创造具有优美形貌的植物群落,也就体现了园林植物的景观美。

植物群落的外部形貌,主要由群落优势种的生活型,植物种类多少,生长密度,色相变化,季相变化,群落层次等方面共同体现。

优势种的生活型:在群落中数量最多所占面积最大的种类为该群落的优势种。优势种在生态环境的综合影

NorthernHorticulture46(总137) 


相关文章

  • 重庆市二级风景园林师考试要求及重点
  • 为了让大家及时掌握二级风景园林师考试要求及重点,经研究,特制定<重庆市二级风景园林师考试大纲>(以下简称<大纲>),<大纲>规定的考核知识点都是考试的内容.试题细化到章,适当突出重点章节,加大重点内容的覆 ...查看


  • 园林植物造景实习报告
  • 园林实习总结 班级:09园林二班 姓名:黄一本 学号:23 指导老师:崔欣.赵和祥 实习地点:吉林农业大学校园,长春滨河路 实习要求:调查吉林农业大学校园,长春滨河路的植物造景状况,分析其造景手法及利弊 本次园林植物造景实习的重点调查对象是 ...查看


  • 园林植物综合实习报告
  • 园林植物综合实习报告 班别:园林xxx 姓名:xxx 学号:xxxxxxxxxx 一.实习目的 1.通过本次实习使我能够从理论高度上升到实践高度,更好的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为我以后的工作和学习奠定初步的知识: 2.通过本次实习使我能够亲身 ...查看


  • 考研风景园林硕士考试大纲及命题要求
  • 考研风景园林硕士考试大纲及命题要求 本科目是为风景园林学及风景园林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而设置的选拔性考试,旨在测试考生对园林学基础理论.相关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应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考生理解和掌握风景园林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 ...查看


  • 浅谈园林植物造景的美学与配置
  • 2009年第1期现代园艺浅谈园林植物造景的美学与配置 孟南 赵润江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100083) 摘要:通过对美学的简单分析,探讨园林植物的美学价值及简单配置方法. 关键词:美学,园林,植物配置 完美的植物景观是科学性与艺术性两方面 ...查看


  • 园林植物造景的应用
  • 目录 前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园林植物造景概述- - - - - - - - - - - - - - - - - - - - 1.1园林植物造景 ...查看


  • 风景园林设计原理讲义 补充版
  • 1.风景园林相关概念 1.1园林: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 种植花草树木,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造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区域. 1.1.1"园林"概念的历史变迁 园林有 ...查看


  • 2016重庆园林助理工程师复习重点--园林理论
  • 世界园林有:东方园林.西亚园林.和欧洲园林. 特点:中国园林从崇尚自然的思想出发,发展形成了以山水园林为骨架的人文自然山水.西方古典园林以意大利台地园和法国园林为代表,把园林看做建筑的附属和延伸,强调轴线对称,发展形成了具有几何图案美的规则 ...查看


  • 小区绿化论文
  •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 系别: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2016.2 上海链家地产毕业实习报告 摘要:居住小区绿化在城市生态系统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已受到了人们的普遍重视.本文介绍了居住小区绿化的作用和现状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