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问题及对策研究
关洪亮
摘要: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在短短的十几年里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加强职业教育的信息化的建设,有利于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和创新,有利于职业教育能够高效的培养出高素质的技能人才。本文从强调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出发,指出了当前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并针对问题产生的原因,给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职业教育;信息化;问题;对策
基金项目:吉林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科研规划课题(项目编号: SZJ13092 ) 作者简介:关洪亮,1974.9, 男,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铁道机车车辆专业,讲师,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 职业教育、教育信息化。
职业教育信息化是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基础,是职业院校创新式深化发展,走向现代化职业教育的必由之路,加强职业教育信息化是对全体教育工作者的挑战。加强职业教育信息化有助于职业教育的整体水平的提升,加强职业教育信息化是培养出现代化专业人才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飞速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职业教育信息化作为教育信息化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教育信息化的整体建设中起着引领作用,是职业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我国新时期实施信息化战略的必然选择。
一、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1、职业教育信息化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当今世界的方方面满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利用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己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必经之路。职业教育因其特殊的属性,在教育层次上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实现教育现代化,就必须要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而要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就必须要实现职业教育信息化。职业教育信息化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
2、职业教育信息化是衡量教育水平的重要标志
时代在发展,技术在进步,职业教育的发展也要跟紧社会发展的步伐。因为职业教育的成果是直接作用到当地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它所培养出的人才可以直接就业,而且人才类型更贴近市场需求,因此,要想满足社会和时代需求,职业教育就必须要进行信息化建设,借助信息化这一有利手段,提高自身的教育教育水平和教育质量。
3、职业教育信息化可以降低实训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教育现代化的实现需要长期而且是大量的资金投入,而我国的国情却满足不了全部的教育需求。因此,大力发展信息化建设,虽然初期基础设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却可以长期是使用。因为职业教育信息化的突出优势就是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将优秀的教学资源上传到建成的公共网络平台上,这样,无论在合适何地,有学习需求的人都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学习,都可以通过网络资源实现工作场景模拟,这样不但降低了实训成本,而且可以达到远距离、大范围的人来学习,极大的提高了资金利用率和经济效益。
二、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1、统筹考虑,科学合理建设教育信息化
职业教育信息化是一个复杂课题,对于从教人员是全新的挑战,它不仅是教学手段、教学设备的创新,还是教学理念、教学体系、教学观点和教学思想的创新,没有了教育信息化,就没有教育的再提高,也就没有教育现代化。从内涵视角看,职业教育的信息化是以交互性、共享性、开放性、智能性为特点;从外延视角看,它是以智能化、网络化、数字化和多媒体化等为特点。教育信息化建设重在“设施建设、政策支持、长期服务”,需要总体考虑。职业教育信息化的最终标的是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当前职业院校热衷购买实训设备,上项目,实训室和实训资源在建成之后无后期跟进、后期维护。所以各高职院校的领导队伍应该重视教育信息化建设,在教育创新发展的高度来全局规划学院的信息化建设。
2、统一管理,通盘考虑全院信息化建设
职业院校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院校各部门开发建设自己的应用系统,缺少一个专门机构对全院的信息系统统一规划,系统零散,生命周期短,降低了系统的使用效率。教务系统、设备资产系统、项目预算系统、校园一卡通系统分散孤立,仅仅是系统的用户名密码就有多套,给系统的使用人员增添了难度。针对这一现象,职业院校应该建设一个专职的信息化部门,或者全院信息化建设的任务有某一个部分统一的管理。学院在进行信息化建设时,统一布局,科学管理,分布实施,把这些功能分散的系统集中到一个独立平台,整体构建和应用一体化数字化教学与管理综合环境。每个高职院校的教师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所以要有专门的机构进行支持和指导,能够协助解决教师在信息化建设中所遇到的各种难题,对系统建设给予合理化的建议,保证各系统的统一和健康的运行。
3、更新理念,全面加强数字化教学
多数教师认为教育信息化就是使用PPT代替传统的板书,或者通过图片视频及简单的课件来进行授课,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教师在教学中要适当的应用多媒体和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解决日常讲授过程中学生难于理解和不容易讲授的知识点,让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和立体纵深层面来领会知识点。把教师传统的教书过程发展设计成以学生学为中心的教师辅导过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创新精神。特别是职业教育重视实践环节教育,摒弃了复杂理论知识的推导,强调知识的经验积累,通过信息化辅助教学就能够更容易的实现教学目标。
4、积极引导,鼓励教师加强教育技术应用研究
高职院校建立鼓励机制,引导教师重视以专业为中心的教育资源建设研究,鼓励教师参加多媒体课件比赛。全方位提供教师参加先进教育技术讲座培训机会,根据每位教师不同的计算机基础,制定出不同的目标和方案,全面提高教师的信息化素养。加强教师对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理解,确保教师熟悉日常教学的基础上,认识和掌握各教学平台的功能。鼓励教师从事信息化建设科研课题的研究,鼓励教师重视教学资源的积累。只有全面的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意识,学院的信息化才能全面进步,才能将教育技术作用全面的融入到教学管理和实践中。
5、强化评价环节,优化教育资源建设
高职院校的信息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全体教师集思广益的过程。随着信息化资源的积累,资源的数量和质量良莠不均。高职院校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应该重视信息化资源评价环节,强调建设,重视评价。制定出全方位的评价体系,涵盖实践课程、理论课程的信息化;涵盖课件建设、精品课资源建设。把优质的资源从众多的资源中提取出来,学习推广。对优质的教学资源建设队伍给予评价,并给予奖励。国家在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每年都投入了大量的项目经费用于信息化建设,学院应该重视资金的使用情况,资助扶持重点学科的信息化建设,参照成功院校的建设模式,建立自己院校信息化建设的龙头专业来带动学院信息化的全面发展。
结束语
加强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是教育改革的支撑,能够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学质量。高职院校只有全面深化信息化技术在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应用,是对实现教育现代化和构建学习型社会的有力保障。职业院校加强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人才培养工作才能有更高的效率更良好的质量。高职院校加强信息化建设不仅是自身内部的要求,是教育现代化的要求,是时代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马金强,蓝欣. 我国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 教育与职业,2008,23:10-11.
[2]薛建国,庄俭,梁霏. 职业教育信息化管理[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8:46-49.
[3]范如涌,项晓乐. 职业教育信息化的概念、内涵及其发展模式分析[J]. 电化教育研究,2003,09:25-29.
[4]尹伟民,张韦韦,闫志刚. 以信息化引领职教现代化——江苏职教信息化建设探索[J]. 教育与职业,2013,34:34-38.
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问题及对策研究
关洪亮
摘要: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在短短的十几年里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加强职业教育的信息化的建设,有利于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和创新,有利于职业教育能够高效的培养出高素质的技能人才。本文从强调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出发,指出了当前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并针对问题产生的原因,给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职业教育;信息化;问题;对策
基金项目:吉林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科研规划课题(项目编号: SZJ13092 ) 作者简介:关洪亮,1974.9, 男,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铁道机车车辆专业,讲师,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 职业教育、教育信息化。
职业教育信息化是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基础,是职业院校创新式深化发展,走向现代化职业教育的必由之路,加强职业教育信息化是对全体教育工作者的挑战。加强职业教育信息化有助于职业教育的整体水平的提升,加强职业教育信息化是培养出现代化专业人才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飞速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职业教育信息化作为教育信息化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教育信息化的整体建设中起着引领作用,是职业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我国新时期实施信息化战略的必然选择。
一、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1、职业教育信息化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当今世界的方方面满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利用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己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必经之路。职业教育因其特殊的属性,在教育层次上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实现教育现代化,就必须要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而要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就必须要实现职业教育信息化。职业教育信息化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
2、职业教育信息化是衡量教育水平的重要标志
时代在发展,技术在进步,职业教育的发展也要跟紧社会发展的步伐。因为职业教育的成果是直接作用到当地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它所培养出的人才可以直接就业,而且人才类型更贴近市场需求,因此,要想满足社会和时代需求,职业教育就必须要进行信息化建设,借助信息化这一有利手段,提高自身的教育教育水平和教育质量。
3、职业教育信息化可以降低实训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教育现代化的实现需要长期而且是大量的资金投入,而我国的国情却满足不了全部的教育需求。因此,大力发展信息化建设,虽然初期基础设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却可以长期是使用。因为职业教育信息化的突出优势就是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将优秀的教学资源上传到建成的公共网络平台上,这样,无论在合适何地,有学习需求的人都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学习,都可以通过网络资源实现工作场景模拟,这样不但降低了实训成本,而且可以达到远距离、大范围的人来学习,极大的提高了资金利用率和经济效益。
二、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1、统筹考虑,科学合理建设教育信息化
职业教育信息化是一个复杂课题,对于从教人员是全新的挑战,它不仅是教学手段、教学设备的创新,还是教学理念、教学体系、教学观点和教学思想的创新,没有了教育信息化,就没有教育的再提高,也就没有教育现代化。从内涵视角看,职业教育的信息化是以交互性、共享性、开放性、智能性为特点;从外延视角看,它是以智能化、网络化、数字化和多媒体化等为特点。教育信息化建设重在“设施建设、政策支持、长期服务”,需要总体考虑。职业教育信息化的最终标的是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当前职业院校热衷购买实训设备,上项目,实训室和实训资源在建成之后无后期跟进、后期维护。所以各高职院校的领导队伍应该重视教育信息化建设,在教育创新发展的高度来全局规划学院的信息化建设。
2、统一管理,通盘考虑全院信息化建设
职业院校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院校各部门开发建设自己的应用系统,缺少一个专门机构对全院的信息系统统一规划,系统零散,生命周期短,降低了系统的使用效率。教务系统、设备资产系统、项目预算系统、校园一卡通系统分散孤立,仅仅是系统的用户名密码就有多套,给系统的使用人员增添了难度。针对这一现象,职业院校应该建设一个专职的信息化部门,或者全院信息化建设的任务有某一个部分统一的管理。学院在进行信息化建设时,统一布局,科学管理,分布实施,把这些功能分散的系统集中到一个独立平台,整体构建和应用一体化数字化教学与管理综合环境。每个高职院校的教师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所以要有专门的机构进行支持和指导,能够协助解决教师在信息化建设中所遇到的各种难题,对系统建设给予合理化的建议,保证各系统的统一和健康的运行。
3、更新理念,全面加强数字化教学
多数教师认为教育信息化就是使用PPT代替传统的板书,或者通过图片视频及简单的课件来进行授课,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教师在教学中要适当的应用多媒体和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解决日常讲授过程中学生难于理解和不容易讲授的知识点,让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和立体纵深层面来领会知识点。把教师传统的教书过程发展设计成以学生学为中心的教师辅导过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创新精神。特别是职业教育重视实践环节教育,摒弃了复杂理论知识的推导,强调知识的经验积累,通过信息化辅助教学就能够更容易的实现教学目标。
4、积极引导,鼓励教师加强教育技术应用研究
高职院校建立鼓励机制,引导教师重视以专业为中心的教育资源建设研究,鼓励教师参加多媒体课件比赛。全方位提供教师参加先进教育技术讲座培训机会,根据每位教师不同的计算机基础,制定出不同的目标和方案,全面提高教师的信息化素养。加强教师对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理解,确保教师熟悉日常教学的基础上,认识和掌握各教学平台的功能。鼓励教师从事信息化建设科研课题的研究,鼓励教师重视教学资源的积累。只有全面的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意识,学院的信息化才能全面进步,才能将教育技术作用全面的融入到教学管理和实践中。
5、强化评价环节,优化教育资源建设
高职院校的信息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全体教师集思广益的过程。随着信息化资源的积累,资源的数量和质量良莠不均。高职院校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应该重视信息化资源评价环节,强调建设,重视评价。制定出全方位的评价体系,涵盖实践课程、理论课程的信息化;涵盖课件建设、精品课资源建设。把优质的资源从众多的资源中提取出来,学习推广。对优质的教学资源建设队伍给予评价,并给予奖励。国家在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每年都投入了大量的项目经费用于信息化建设,学院应该重视资金的使用情况,资助扶持重点学科的信息化建设,参照成功院校的建设模式,建立自己院校信息化建设的龙头专业来带动学院信息化的全面发展。
结束语
加强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是教育改革的支撑,能够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学质量。高职院校只有全面深化信息化技术在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应用,是对实现教育现代化和构建学习型社会的有力保障。职业院校加强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人才培养工作才能有更高的效率更良好的质量。高职院校加强信息化建设不仅是自身内部的要求,是教育现代化的要求,是时代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马金强,蓝欣. 我国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 教育与职业,2008,23:10-11.
[2]薛建国,庄俭,梁霏. 职业教育信息化管理[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8:46-49.
[3]范如涌,项晓乐. 职业教育信息化的概念、内涵及其发展模式分析[J]. 电化教育研究,2003,09:25-29.
[4]尹伟民,张韦韦,闫志刚. 以信息化引领职教现代化——江苏职教信息化建设探索[J]. 教育与职业,2013,34:3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