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二组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二组“说课标、说教材”

一、说课标:

(一) 、学段目标

六年级上册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属于第三学段。课标对本学段的要求如下: 识字、写字: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书写有一定速度,力求美观,认字3000个左右,会写2500个。

阅读:默读要有一定的速度,学习浏览以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习作: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习作要有一定速度。

口语交际: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能根据对象和场合,稍作准备,做简单的发言,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

综合性学习:策划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二)本组内容标准

1、掌握本单元的字词,积累优美词句。

2、让学生了解一些传统的民风民俗,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感受这些独具魅力的民族民情中蕴含的民族文明和传统美德,激发学生对我国传统民俗民风的兴趣。

3、了解文章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怎样谋篇布局,准确用词,生动表达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4、培养学生搜集和运用资料的能力.

教学难点:

进一步了解文章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怎样谋篇布局,准确用词,生动表达,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二、说教材

(一) 体例安排

本组围绕着“中华民风民俗”这一主题选入了四篇课文,题材多样,内容丰富,每篇课文都能让人感受到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

《北京的春节》描绘的是节日风俗。作者老舍先生用朴素自然、流畅通达的语言,展示了丰富多彩的节日习俗,再现了老北京人过春节的隆重与热闹、温馨与美好。藏戏被称为藏文化的“活化石”,《藏戏》这篇课文讲的是藏戏的形成和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各具特色的民居》侧重写了被誉为“世界民居奇葩”的客家土楼和“傍水而居”的傣家竹楼的鲜明特色。《和田的维吾尔》介绍

了能歌善舞的维吾尔族人豁达乐观的性格特征及许多饶有趣味的风俗。《口语交际及习作》围绕着不同的民族不同德风俗这个主题进行,让学生收集整理自己的亲身经历及自己通过一定的方式了解到的风俗风情并形成的作文。《回顾•拓展二》提供了学生了解到的不同的风俗风情及对课文写作方式的讨论的话题,让学生更加深入的围绕本组课文进行交流。日积月累中的两首古诗也展示了不同的风俗风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趣味语文以《清明》这首诗为题,告诉了学生标点的不同标法会有不同的意思,可以以这个为一个点,拓展一些另外的内容,加深学生的印象。

(二)编写特点

选编这组课文的目的,一是让学生了解一些传统的民风民俗,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感受这些独具魅力的民俗风情中蕴涵的民族文明和传统美德。二是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文章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怎样谋篇布局,准确用词,生动表达,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紧扣本组专题,“口语交际·习作”安排了交流和插写民风民俗等内容,“回顾·拓展”中的“交流平台”“日积月累”“趣味语文”等栏目,安排了引导学生交流搜集民俗资料的方法,交流课文的写作特点,积累反映传统节日习俗的古诗名篇,感受和吸收民俗文化中的智慧和营养,激发探究不同文化的兴趣。

(三)立体式整合

横向整合:

从单元导语到课后思考题,从口语交际. 习作到回顾. 拓展,各个部分都力求凸显本单元的学习重点:前面有布置,中间有铺垫,后面有总结、拓展、交流,整组教材乃至于全册教材成为互相联系的整体。导语除了有激发学习兴趣、点明学习专题的作用外,还有提示语文学习重点、明确读写训练点的作用,方便教师和学生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去关注课文。精读课文后有练习题,从课文自身特点出发,结合专题学习重点精心编写。略读课文前有“连接语”,承上启下,提示学习要求和方法,体现由精读到略读的迁移训练过程。“口语交际. 习作”的话题和内容大多与单元主题相关,“回顾. 拓展”中的交流平台与导语呼应,为学生总结回顾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提供平台。

纵向整合:

学习第二组课文, 体会文章的详写和略写, 在前面课文接触过, 进一步体会这种写法的好处, 并运用到习作中. 在课文《北京的春节》后面,链接了梁实秋的《过年》片段和斯妤的《除夕》片段,这也是课后最后一个思考题的组成部分,要求学生将这两个片段同课文中的相关段落比较一下,看看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对自己的习作有什么启发。这里渗透了对比阅读的理念(在四年级上册“作家笔下的动物”单元中,学生初步接触了同一作家写的不同文章和不同作家写的同题文章,但是那时的对比是一篇篇课文,而到了六年级下册的对比阅读,是在一篇课文之内进行的,一课的容量更大,对比的角度更多、更细)。从形式和作用上来说,这种阅读链接的编排与人教版初中教材衔接得十分紧密。

三、说建议

(一)教学建议

1、老师要用富有感情的语言,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2、抓住重点段落,感受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

3、运用多种方式阅读课文,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详写和略写的好处。

4、拓展课程资源,鼓励学生利用多种渠道搜集民俗风情的材料以扩展知识面。

5、加强教学内容整合。把课文学习与口语交际、习作、交流平台、日积月累和趣味语文有机整合起来,统筹设计教学过程。比如,课前搜集民俗的材料,兼顾4篇课文的不同方面;学习每篇课文时,要指导学生认真做好笔记或制作卡片,总结从课文中获取的知识和信息,列出课文中运用的表达方法及例子,为“交流平台”中的单元小结做好准备。

6、避免把语文课上成品德与社会课或艺术课。对于课文中涉及宗教、建筑艺术、戏剧艺术等知识,在语文课上不宜做过多过深的探究,应把教学的着眼点放在理解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和表达方法上。

(二)评价建议

1、识字写字:按照笔顺,安排好字的各个部件及间架结构,把字写端正。在强调写字质量的同时,还可适当要求提高写字的速度,并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对于要写的生字、精读课文中出现的新词,要随时抄写,及时检测。

2、阅读:抓住重点段落,感受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体会表达方法,感悟语言特点。

3、写作:充分运用搜集的民俗风情的材料。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充分利用教材资源。

2、搜集民俗风情的材料以扩展知识面。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二组“说课标、说教材”

一、说课标:

(一) 、学段目标

六年级上册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属于第三学段。课标对本学段的要求如下: 识字、写字: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书写有一定速度,力求美观,认字3000个左右,会写2500个。

阅读:默读要有一定的速度,学习浏览以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习作: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习作要有一定速度。

口语交际: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能根据对象和场合,稍作准备,做简单的发言,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

综合性学习:策划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二)本组内容标准

1、掌握本单元的字词,积累优美词句。

2、让学生了解一些传统的民风民俗,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感受这些独具魅力的民族民情中蕴含的民族文明和传统美德,激发学生对我国传统民俗民风的兴趣。

3、了解文章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怎样谋篇布局,准确用词,生动表达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4、培养学生搜集和运用资料的能力.

教学难点:

进一步了解文章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怎样谋篇布局,准确用词,生动表达,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二、说教材

(一) 体例安排

本组围绕着“中华民风民俗”这一主题选入了四篇课文,题材多样,内容丰富,每篇课文都能让人感受到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

《北京的春节》描绘的是节日风俗。作者老舍先生用朴素自然、流畅通达的语言,展示了丰富多彩的节日习俗,再现了老北京人过春节的隆重与热闹、温馨与美好。藏戏被称为藏文化的“活化石”,《藏戏》这篇课文讲的是藏戏的形成和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各具特色的民居》侧重写了被誉为“世界民居奇葩”的客家土楼和“傍水而居”的傣家竹楼的鲜明特色。《和田的维吾尔》介绍

了能歌善舞的维吾尔族人豁达乐观的性格特征及许多饶有趣味的风俗。《口语交际及习作》围绕着不同的民族不同德风俗这个主题进行,让学生收集整理自己的亲身经历及自己通过一定的方式了解到的风俗风情并形成的作文。《回顾•拓展二》提供了学生了解到的不同的风俗风情及对课文写作方式的讨论的话题,让学生更加深入的围绕本组课文进行交流。日积月累中的两首古诗也展示了不同的风俗风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趣味语文以《清明》这首诗为题,告诉了学生标点的不同标法会有不同的意思,可以以这个为一个点,拓展一些另外的内容,加深学生的印象。

(二)编写特点

选编这组课文的目的,一是让学生了解一些传统的民风民俗,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感受这些独具魅力的民俗风情中蕴涵的民族文明和传统美德。二是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文章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怎样谋篇布局,准确用词,生动表达,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紧扣本组专题,“口语交际·习作”安排了交流和插写民风民俗等内容,“回顾·拓展”中的“交流平台”“日积月累”“趣味语文”等栏目,安排了引导学生交流搜集民俗资料的方法,交流课文的写作特点,积累反映传统节日习俗的古诗名篇,感受和吸收民俗文化中的智慧和营养,激发探究不同文化的兴趣。

(三)立体式整合

横向整合:

从单元导语到课后思考题,从口语交际. 习作到回顾. 拓展,各个部分都力求凸显本单元的学习重点:前面有布置,中间有铺垫,后面有总结、拓展、交流,整组教材乃至于全册教材成为互相联系的整体。导语除了有激发学习兴趣、点明学习专题的作用外,还有提示语文学习重点、明确读写训练点的作用,方便教师和学生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去关注课文。精读课文后有练习题,从课文自身特点出发,结合专题学习重点精心编写。略读课文前有“连接语”,承上启下,提示学习要求和方法,体现由精读到略读的迁移训练过程。“口语交际. 习作”的话题和内容大多与单元主题相关,“回顾. 拓展”中的交流平台与导语呼应,为学生总结回顾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提供平台。

纵向整合:

学习第二组课文, 体会文章的详写和略写, 在前面课文接触过, 进一步体会这种写法的好处, 并运用到习作中. 在课文《北京的春节》后面,链接了梁实秋的《过年》片段和斯妤的《除夕》片段,这也是课后最后一个思考题的组成部分,要求学生将这两个片段同课文中的相关段落比较一下,看看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对自己的习作有什么启发。这里渗透了对比阅读的理念(在四年级上册“作家笔下的动物”单元中,学生初步接触了同一作家写的不同文章和不同作家写的同题文章,但是那时的对比是一篇篇课文,而到了六年级下册的对比阅读,是在一篇课文之内进行的,一课的容量更大,对比的角度更多、更细)。从形式和作用上来说,这种阅读链接的编排与人教版初中教材衔接得十分紧密。

三、说建议

(一)教学建议

1、老师要用富有感情的语言,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2、抓住重点段落,感受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

3、运用多种方式阅读课文,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详写和略写的好处。

4、拓展课程资源,鼓励学生利用多种渠道搜集民俗风情的材料以扩展知识面。

5、加强教学内容整合。把课文学习与口语交际、习作、交流平台、日积月累和趣味语文有机整合起来,统筹设计教学过程。比如,课前搜集民俗的材料,兼顾4篇课文的不同方面;学习每篇课文时,要指导学生认真做好笔记或制作卡片,总结从课文中获取的知识和信息,列出课文中运用的表达方法及例子,为“交流平台”中的单元小结做好准备。

6、避免把语文课上成品德与社会课或艺术课。对于课文中涉及宗教、建筑艺术、戏剧艺术等知识,在语文课上不宜做过多过深的探究,应把教学的着眼点放在理解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和表达方法上。

(二)评价建议

1、识字写字:按照笔顺,安排好字的各个部件及间架结构,把字写端正。在强调写字质量的同时,还可适当要求提高写字的速度,并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对于要写的生字、精读课文中出现的新词,要随时抄写,及时检测。

2、阅读:抓住重点段落,感受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体会表达方法,感悟语言特点。

3、写作:充分运用搜集的民俗风情的材料。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充分利用教材资源。

2、搜集民俗风情的材料以扩展知识面。


相关文章

  • 广东省梅州市用什么版本的教材?(手机版)
  •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大版 沪教版 鲁教版 冀教版 浙教版 仁爱版 外研版 译林版 闽教版 语文版 青岛版 中图版 科粤版 人民版 西师大版 北京版 沪科版 鲁科版 城市列表 电子课本网 > 切换城市 > 广东省梅州市教材版本 广 ...查看


  • 小学数学备课大师
  • 小学数学备课大师 <小学数学备课大师>提供的小学一至六年级备课资料,包括教案.课件.复习题.试题等,内容丰富,可供老师们备课参考. 小学数学一上备课室 人教版实验教材小学数学一上教案全- 08-11 人教版实验教材小学数学一上教 ...查看


  •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视频(特级教师辅导)
  •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变换>特级教师辅导教学视频发布日期:2013-02-13 18:53:39浏览次数:31文章好评:0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特级教师辅导教学视频-[阅读全文] 小学五 ...查看


  • 五年级数学下册
  • 1.百度视频 搜狐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 爱奇艺42:26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公开课视频:旋转 酷642:27摸球游戏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 5602:34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081 酷615:22北师大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 03 酷 ...查看


  • 河南省第十届师范生技能大赛规程
  • 河 南 省 教 育 厅 关于举办第十届高等学校师范教育专业 毕业生教学技能大赛的通知 各有关高等学校: 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进一步促进我省高等学校师范生专业技能培养,有效强化师范生教育教学实践和实习 ...查看


  • 初中语文最新全册备课资源专题
  • 通用版小学语文整套资料 3321 2821 1915 1305 0 376 2072 1073 1039 565 1135 483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 666 0 8902 1942 1331 1297 1120 1604 932 8 ...查看


  • 2014新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下册课本听力mp3录音+单词听力
  • 您当前的位置:学科网 >> 资料专辑 >> 2014新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下册课本听力mp3录音+单词听力 资料专辑 | 更多 2014新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下册课本听力mp3录音+单词听力 发布时间:2014/2/10 9 ...查看


  •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1.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也日益提升,请将下面的这些外交活动按时间顺序排列 ①万隆会议 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③中美正式建交 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⑤尼克松访华 A②①③⑤④ B.②①④⑤③ C ...查看


  •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1]
  • 四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 单位: 韩庄小学 班级: 四年级 班 教师: 范国臣 人教版新课标四年级数学下册 一.指导思想: 课标教材四年级数学下册,是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 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在 ...查看


  • 人教版初中语文,数学教学视频集
  • 人教版初中语文, 数学教学视频集 七年级语文上册 教学视频全集 (点击题目即可观看) 七年级语文下册 教学视频全集 (点击题目即可观看) 八年级语文上册 教学视频全集 (点击题目即可观看) 八年级语文下册 教学视频全集 (点击题目即可观看)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