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我就是数学:华应龙教育随笔》中的随笔,是小华多年来利用在学校上班前、下班后,外出讲学旅途的飞机上、火车里的零碎时间写下汇集而成的。其内容有:序一:扎根沃土展才华(李烈);序二:一本我期待已久的书(张梅玲)等。
编辑推荐
《我就是数学:华应龙教育随笔》编辑推荐:教育像衣业一样需要信任,需要宽容,需要耐心,需要期待,需要守望。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更不是商业能像农民种地那样教朽,真好!
作为数学教师,你必须借助数学这个通道,引导学生去感悟世界的奥秘,而不仅仅是传授数学知识本身。数学的好玩,学数学有趣,也就在这里。我没有停留在讲解数学知识上,而是展现了数学文化.展现了我对数学的理解你是带着你所了解的数学世界,而不只是一种数学教材,走进学生的:只有这样你才会感到数学教学的生动的多样,学生的数学学习、数学思考也才能丰富多样。
——华应龙
作者简介
华应龙,1966年生,江苏南通人,1984年毕业于江苏省如皋师范学校。中学高级教师、特级教师,首批“首都基础教育名家”,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副校长,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教育学院兼职教授。 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等报刊上发表了400多篇文章,主编、参编了20多本教学用书。先后参加了“苏教版”和“北师大版”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的编写和审定工作。
目录
序一 扎根沃土展才华(李烈)
序二 一本我期待已久的书(张梅玲)
序三 菩提山上,拈花微笑(肖川)
第一辑 课前慎思
脑袋磕破后的笑声
不抛弃,不放弃,要扬弃
思维决定视野
有之以为利
人师:教育人的追求
无意间的伤害
“从来如此,便对么?”
究竟怎么读分数
阅读:一种积极的偷懒
第二辑 课中求索
遭遇“节外生枝”
教学:从擦黑板开始
千金难买回头看
善待差错
感谢差错
“老师们都没有注意到”
蹲下来和孩子对话
“下课啦!”
第三辑 课后反思
人皆可以为尧舜
退步原来是向前
敬畏童心——图上、图后及图?
“华老师,您误导!”
“一盘没有下完的棋”
学生叫我“华罗庚”
我在课堂
会飞的课堂
反思教学,超越自我
第四辑 听课随想
一树一菩提,一花一世界
那一声“谢谢”里
教具掉下来之后
当学生投“师”所好
教学有路“曲”为径
手指尖上的智慧
不平则鸣
彩色粉笔的妙用
踢好临门一脚
潜藏着的错误
活动:爱你没商量
听听自己的课如何
第五辑 评课心语
细节成就完美
像苏格拉底那
样“退”与“进”
风景
好课:要舍得
“浪费”时间
有无相生:课之佳境
精彩源于困惑
第六辑 生活感悟
像农民种地那样教书
南北都是路
“我多想把老师变成一只……”
保护诚实
站着的眼睛
君子病无能
品味幸福人生
今年二十,明年十八
吾师陈今晨
年年、月月、日日
人生不能缺少的“九类朋友”
惠芳老师的眼睛
有容乃大
一节课·一碗米
课上似同学,课下似兄弟
篮球:我的导师
当我穿上了高跟鞋
后记
序言
华应龙同志于2002年调入我校,现在是我校副校长,主管数学教学和教育科研,全国著名数学特级教师,“首都基础教育名家”,获得的荣誉称号众多,但我至今还是最习惯称他为“小华”。
为小华的教育随笔集写序,就有不能愧对他常对我说的“知遇之恩”的意思。从1996年在全国数学年会上初识他的才华,到在一所学校里共事多年,对这位年轻有为的部下,我是非常了解的。更让我不由得想拿起笔来的是,当我静心翻阅这部书稿时,字里行间流露出的他对教育的深刻思考,深深地感染了我,使我很愿意陪伴各位读者走进小华的“课前慎思”、“课中求索”、“课后反思”、“听课随想”、“评课心语”和“生活感悟”,从中获得裨益。
这本集子中的随笔,是小华多年来利用在学校上班前、下班后,外出讲学旅途的飞机上、火车里的零碎时间写下汇集而成的。
当今社会,人们工作负荷大,节奏匆忙,最匮乏定神阅读。而小华自我认识他起,给我最深印象的,就是他真正是坐拥书城,手不释卷的酷爱读书之人。读书已经成了他的生活习惯,并享受其中。他惜时如金,博览群书,常能引经据典,一语中的。读书不仅能触发他对生活的感悟,更使他能够自由而兴高采烈地徜徉在数学教学的研究之中。由此看来,他经常性地笔耕不辍,实在不是有意为之,而是捧读后在工作、生活中的尽兴而已。
后记
虽然我主编、参编过20多本教学用书,但没有出一本“华应龙”一个人的书。近三五年来,主动联系我的出版社不少。但我自知才疏学浅,功力不够,所以不敢制造文字垃圾,让“华粉”们破费。
感谢李烈校长、张梅玲教授,感谢刘兼主任、鲍东明主编,感谢贲友林、陈惠芳等朋友,是他们的再三催促,才有了今天的这本小书《我就是数学——华应龙教育随笔》和另一本《我这样教数学——华应龙课堂实录》。
感谢百年校庆的际遇,让我挤时间抢在今年完成了一个心愿。
感谢《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江苏教育》、《小学数学教师》、《小学教学》、《小
学数学教育》、《北京教育》、《福建教育》、《教育科学研究》、《新世纪小
学数学》、《现代教育报》、《中国教育学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报刊的编辑老师们!我的文字中有他们的心血和厚爱。
感谢李烈校长、张梅玲教授、肖川教授在百忙中为我写了热情洋溢、褒奖有加的序言!
感谢华东师大出版社吴法源先生和编辑们的精心策划和细致编审!
感谢在我成长过程中给予很多帮扶的、数不清的领导、专家、朋友们!虽然数不清,但都保存在我的心中。
文摘
第一辑课前慎思
脑袋磕破后的笑声
朋友问我在北京忙不忙,我常常会说,上厕所基本上是小步跑,很少有闲庭信步的时候。您相信吗?现在有例为证了。
2007年的一个星期三,完成了李校长交给的一项急活,我照例是小步跑去上厕所。“啪!”我重重地仰面摔倒在楼道里。脑子里“嗡”的一声,只听见一个惊慌失措的声音:“对不起,对不起!华主任,没事儿吧?”我睁眼一看,手拿拖把的工友就在我前面不到一米的地方愣愣地站着。我赶紧说:“没关系,没关系,是我自己没走好,不关您的事。”伸手一摸后脑勺,满手掌的血!原来,后脑勺磕在门框上,破了!在两位同事的陪伴下,我去旁边的北大人民医院缝了六针,戴上了像郝海东在足球场上受伤后戴的那样的头罩。
晚上,李烈校长知道后,很是心疼地打来电话慰问我:“……都是为了我……周六你还要做课,怎么办呢?”李烈校长就是这样一个常常让你感动的人:不是她的责任,她也会揽过来;你没想到的,她会为你想到。是啊,后天还要做一节观摩课,总不能像郝海东那样壮烈地戴着头罩上课吧。
课是不好推掉的,我决定戴着帽子上课。于是我和老婆一起跑了两家商场,终于买到我喜欢的印有“2008”字样和“中国印”的帽子。
不管是夏天还是冬天,我都不戴帽子,更不用说戴着帽子进教室了。而且,我也压根没有看到过哪位老师戴着帽子上课的。戴着帽子上课一定很别扭。怎么能够让自己有个比较体面的交代?头磕破后的两天里,我一直在思索这个问题。可是,没有想到解决的办法,连一丝头绪都没有。
周六上午就要上课了。周五晚上十点多钟,我在飞机上修改完一个课题报告。飞机即将降落,按空姐的提示我关掉了电脑,很是享受地靠在椅背上,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突然,脑中灵光一现,我赶紧从飞机前排后面的口袋中抽出清洁袋,美滋滋地在那个清洁袋上把想到的方法记了下来。
“小朋友们,此时此刻,看到站在讲台前的我,你最好奇
的是什么?(或:你觉得我最特别的是什么?)做真人,说真话(怕学生不敢说出戴着帽子的怪怪的老师)……猜猜我为什
么戴帽子呢?……不告诉你,是个谜。”
“下课,谢谢同学们!(脱帽、鞠躬,大幅度的鞠躬是为了让更多的学生看到我后脑勺上的白纱布)同学们再见。”
实际教学的情景和我预想的差不多。
第一个学生说“您的腰杆特别直”,第二个学生说“您戴着帽子”。
在学生说出了我最特别的是“戴着帽子”后,我考虑到教学内容是“中括号”,于是,不是问“猜猜我为什么戴帽子呢”,而是问“我为什么要在头上加个帽子呢,猜一猜”,这与课上的算式中要“加上”一个中括号正好吻合。
有学生说我没有头发,有学生说我发型不好,有学生说戴帽子显得年轻,有学生说带着帽子特别有风度,有个学生说是为了推广2008奥运……
听了学生五花八门的猜测后,我说:“帽子有各种各样的功能,可以是宣传,如美女头上的广告帽;也可以是提醒,如小学生头上的小黄帽;还可以是装饰,如大明星头上的帽子。可以是保暖,也可以是遮阳,还可以是遮羞。那我戴帽子到底是为什么呢?不告诉你,是个谜。”我把总结落在功能上,与中括号的功能正好衔接。
下课时,我总结完中括号改变运算顺序的功能后,摘掉帽子,深深地一鞠躬。孩子们轻轻地笑了,听课老师中响起了掌声。是啊,不少听课的老师一定也是一脑子的不解:“怎么能戴帽子上课呢,耍什么酷?”
“哈哈,脑袋上加个帽子和算式中加个括号是一样的,都是因为有着某种需要,帽子和括号都有着特别的功能!”
更热烈的掌声在礼堂里响了起来。有老师说:“看到您戴着帽子,就知道里面有戏,但不知道是迫不得已。”磕破脑袋是无意的;但把磕破的脑袋给用起来,却是有心的,是苦苦追寻的。
尴尬啊,磕破了脑袋,整天戴着个帽子。太有趣了,磕破的脑袋和一顶帽子合成了一件难得的“教具”。真开心啊,因祸得福,我把尴尬的事件变成了有趣的资源。真所谓:“上帝为你关了一扇门,必将为你开启一扇窗。”
摸着后脑勺上的伤疤,我想起了美国前总统艾森豪威尔母亲说过的一段话。艾森豪威尔年轻的时候,有一次和家人玩牌,他连续几次都拿到很糟糕的牌,情绪非常不好,态度也开始恶劣起来。她母亲见状说了段令他刻骨铭心的话:“你必须用你手中的牌玩下去,就好比人生,发牌的是上帝,不管是怎样的牌,你都必须拿着。你所做的就:是尽你的全力,求得最好的结果。”把差牌玩好,就是更大的成功。
其实,那样的牌也不能算作差牌,而是考量我们眼力和心力的“金牌”。
怎样的教学能算是好的教学?对此有很多维度的界定。天下事不如意者十之八九,谁没
有难堪的时候?但老师如果能把自己的尴尬巧妙地利用起来,能把突发的、不期而遇的、不利的事件转化为难得的、恰到好处的、有用的教学资源,绝地反击,妙手回春,把课上得让学生恍然大悟,这样的教学是否可以算作好的教学?
在教学中,还可能发生哪些不愿发生但却实实在在地发生了,且是不利的事件呢?碰到这类事件,该采取何种教学策略呢?是因为这是属于缄默的知识,还是因为我没有能够深入其中,所以语:焉不详?我能发现帽子和括号的联系,是否与自己一贯追求活动和教学内容有机联系有关?
事物之间总是存在着微妙的联系,关键是发现那种联系。怎样才能发现呢?朱光潜先生在《谈美》中指出:“在意识中思索的东西应该让它在潜意识中酝酿一些时候才会成熟。功夫没有错用的,你自己以为劳而不获,但是你在潜意识中实在仍然于无形中收效果。”我想:“灯火阑珊处”的“那人”,如果不是“千百度”地有意识地寻,就不会有那份“蓦然回首”的惊喜与回味!
摸着后脑勺上的伤疤,我幸福地笑了。不抛弃,不放弃,要扬弃
近一段时间,我借班讲“圆的认识”。在课前准备环节,我总喜欢借学生的橡皮。以下是教学实录:
师:来,我们收拾一下桌面。桌面上应该有圆规、三角尺、铅笔,还有老师发的一张白纸。请把其他东西收起来,放到抽屉里。
(生纷纷收拾)
师:动作真快!(表扬完了,故意东张西望,先是迟疑,后是欣喜)我看到有同学桌面上还放了橡皮,正好是我想借的。谁愿意把橡皮借给我?
(生慷慨地,把橡皮举得高高的;还有学生要从抽屉里拿出来,老师制止了)
师:(把周围学生的橡皮一块一块地借了过来,并显出非常感谢的神情)我借这么多橡皮,干什么用呢?猜一猜——
生:你自己写错了,要擦。
生:做魔术。
生:看橡皮是什么形状的。
生:用橡皮拼圆。
师:(一直微笑着,不置可否)我借你们的橡皮干什么用呢?哈哈,是为了让你没有橡皮用。(学生们笑了)没有橡皮,下笔会更慎重。错了,也不白错,抓住“她”好好欣赏,看看能从中学到些什么!
(生懂事地点点头)
师:这样,这节课我们就约定不用橡皮,好吗?请同学们把橡皮收到抽屉里。我相信大家会守信用的。
(老师把借的橡皮再还掉,学生们把橡皮收到抽屉里,脸上露出会意的微笑)
我为什么要借
学生的橡皮呢
“没有橡皮,下笔会更慎重。”这是自然的结果。当我们做事情没有依赖的时候,自会多几分慎重。现在的学生很浮躁,缺乏责任心,往往不肯静下心来想好了再动笔,常常是毛手毛脚,一
看就动笔,一动笔就错,一错就擦。宁静才能致远,逼学生静心思远,对学生的成长是有好处的。
内容简介
《我就是数学:华应龙教育随笔》中的随笔,是小华多年来利用在学校上班前、下班后,外出讲学旅途的飞机上、火车里的零碎时间写下汇集而成的。其内容有:序一:扎根沃土展才华(李烈);序二:一本我期待已久的书(张梅玲)等。
编辑推荐
《我就是数学:华应龙教育随笔》编辑推荐:教育像衣业一样需要信任,需要宽容,需要耐心,需要期待,需要守望。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更不是商业能像农民种地那样教朽,真好!
作为数学教师,你必须借助数学这个通道,引导学生去感悟世界的奥秘,而不仅仅是传授数学知识本身。数学的好玩,学数学有趣,也就在这里。我没有停留在讲解数学知识上,而是展现了数学文化.展现了我对数学的理解你是带着你所了解的数学世界,而不只是一种数学教材,走进学生的:只有这样你才会感到数学教学的生动的多样,学生的数学学习、数学思考也才能丰富多样。
——华应龙
作者简介
华应龙,1966年生,江苏南通人,1984年毕业于江苏省如皋师范学校。中学高级教师、特级教师,首批“首都基础教育名家”,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副校长,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教育学院兼职教授。 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等报刊上发表了400多篇文章,主编、参编了20多本教学用书。先后参加了“苏教版”和“北师大版”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的编写和审定工作。
目录
序一 扎根沃土展才华(李烈)
序二 一本我期待已久的书(张梅玲)
序三 菩提山上,拈花微笑(肖川)
第一辑 课前慎思
脑袋磕破后的笑声
不抛弃,不放弃,要扬弃
思维决定视野
有之以为利
人师:教育人的追求
无意间的伤害
“从来如此,便对么?”
究竟怎么读分数
阅读:一种积极的偷懒
第二辑 课中求索
遭遇“节外生枝”
教学:从擦黑板开始
千金难买回头看
善待差错
感谢差错
“老师们都没有注意到”
蹲下来和孩子对话
“下课啦!”
第三辑 课后反思
人皆可以为尧舜
退步原来是向前
敬畏童心——图上、图后及图?
“华老师,您误导!”
“一盘没有下完的棋”
学生叫我“华罗庚”
我在课堂
会飞的课堂
反思教学,超越自我
第四辑 听课随想
一树一菩提,一花一世界
那一声“谢谢”里
教具掉下来之后
当学生投“师”所好
教学有路“曲”为径
手指尖上的智慧
不平则鸣
彩色粉笔的妙用
踢好临门一脚
潜藏着的错误
活动:爱你没商量
听听自己的课如何
第五辑 评课心语
细节成就完美
像苏格拉底那
样“退”与“进”
风景
好课:要舍得
“浪费”时间
有无相生:课之佳境
精彩源于困惑
第六辑 生活感悟
像农民种地那样教书
南北都是路
“我多想把老师变成一只……”
保护诚实
站着的眼睛
君子病无能
品味幸福人生
今年二十,明年十八
吾师陈今晨
年年、月月、日日
人生不能缺少的“九类朋友”
惠芳老师的眼睛
有容乃大
一节课·一碗米
课上似同学,课下似兄弟
篮球:我的导师
当我穿上了高跟鞋
后记
序言
华应龙同志于2002年调入我校,现在是我校副校长,主管数学教学和教育科研,全国著名数学特级教师,“首都基础教育名家”,获得的荣誉称号众多,但我至今还是最习惯称他为“小华”。
为小华的教育随笔集写序,就有不能愧对他常对我说的“知遇之恩”的意思。从1996年在全国数学年会上初识他的才华,到在一所学校里共事多年,对这位年轻有为的部下,我是非常了解的。更让我不由得想拿起笔来的是,当我静心翻阅这部书稿时,字里行间流露出的他对教育的深刻思考,深深地感染了我,使我很愿意陪伴各位读者走进小华的“课前慎思”、“课中求索”、“课后反思”、“听课随想”、“评课心语”和“生活感悟”,从中获得裨益。
这本集子中的随笔,是小华多年来利用在学校上班前、下班后,外出讲学旅途的飞机上、火车里的零碎时间写下汇集而成的。
当今社会,人们工作负荷大,节奏匆忙,最匮乏定神阅读。而小华自我认识他起,给我最深印象的,就是他真正是坐拥书城,手不释卷的酷爱读书之人。读书已经成了他的生活习惯,并享受其中。他惜时如金,博览群书,常能引经据典,一语中的。读书不仅能触发他对生活的感悟,更使他能够自由而兴高采烈地徜徉在数学教学的研究之中。由此看来,他经常性地笔耕不辍,实在不是有意为之,而是捧读后在工作、生活中的尽兴而已。
后记
虽然我主编、参编过20多本教学用书,但没有出一本“华应龙”一个人的书。近三五年来,主动联系我的出版社不少。但我自知才疏学浅,功力不够,所以不敢制造文字垃圾,让“华粉”们破费。
感谢李烈校长、张梅玲教授,感谢刘兼主任、鲍东明主编,感谢贲友林、陈惠芳等朋友,是他们的再三催促,才有了今天的这本小书《我就是数学——华应龙教育随笔》和另一本《我这样教数学——华应龙课堂实录》。
感谢百年校庆的际遇,让我挤时间抢在今年完成了一个心愿。
感谢《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江苏教育》、《小学数学教师》、《小学教学》、《小
学数学教育》、《北京教育》、《福建教育》、《教育科学研究》、《新世纪小
学数学》、《现代教育报》、《中国教育学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报刊的编辑老师们!我的文字中有他们的心血和厚爱。
感谢李烈校长、张梅玲教授、肖川教授在百忙中为我写了热情洋溢、褒奖有加的序言!
感谢华东师大出版社吴法源先生和编辑们的精心策划和细致编审!
感谢在我成长过程中给予很多帮扶的、数不清的领导、专家、朋友们!虽然数不清,但都保存在我的心中。
文摘
第一辑课前慎思
脑袋磕破后的笑声
朋友问我在北京忙不忙,我常常会说,上厕所基本上是小步跑,很少有闲庭信步的时候。您相信吗?现在有例为证了。
2007年的一个星期三,完成了李校长交给的一项急活,我照例是小步跑去上厕所。“啪!”我重重地仰面摔倒在楼道里。脑子里“嗡”的一声,只听见一个惊慌失措的声音:“对不起,对不起!华主任,没事儿吧?”我睁眼一看,手拿拖把的工友就在我前面不到一米的地方愣愣地站着。我赶紧说:“没关系,没关系,是我自己没走好,不关您的事。”伸手一摸后脑勺,满手掌的血!原来,后脑勺磕在门框上,破了!在两位同事的陪伴下,我去旁边的北大人民医院缝了六针,戴上了像郝海东在足球场上受伤后戴的那样的头罩。
晚上,李烈校长知道后,很是心疼地打来电话慰问我:“……都是为了我……周六你还要做课,怎么办呢?”李烈校长就是这样一个常常让你感动的人:不是她的责任,她也会揽过来;你没想到的,她会为你想到。是啊,后天还要做一节观摩课,总不能像郝海东那样壮烈地戴着头罩上课吧。
课是不好推掉的,我决定戴着帽子上课。于是我和老婆一起跑了两家商场,终于买到我喜欢的印有“2008”字样和“中国印”的帽子。
不管是夏天还是冬天,我都不戴帽子,更不用说戴着帽子进教室了。而且,我也压根没有看到过哪位老师戴着帽子上课的。戴着帽子上课一定很别扭。怎么能够让自己有个比较体面的交代?头磕破后的两天里,我一直在思索这个问题。可是,没有想到解决的办法,连一丝头绪都没有。
周六上午就要上课了。周五晚上十点多钟,我在飞机上修改完一个课题报告。飞机即将降落,按空姐的提示我关掉了电脑,很是享受地靠在椅背上,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突然,脑中灵光一现,我赶紧从飞机前排后面的口袋中抽出清洁袋,美滋滋地在那个清洁袋上把想到的方法记了下来。
“小朋友们,此时此刻,看到站在讲台前的我,你最好奇
的是什么?(或:你觉得我最特别的是什么?)做真人,说真话(怕学生不敢说出戴着帽子的怪怪的老师)……猜猜我为什
么戴帽子呢?……不告诉你,是个谜。”
“下课,谢谢同学们!(脱帽、鞠躬,大幅度的鞠躬是为了让更多的学生看到我后脑勺上的白纱布)同学们再见。”
实际教学的情景和我预想的差不多。
第一个学生说“您的腰杆特别直”,第二个学生说“您戴着帽子”。
在学生说出了我最特别的是“戴着帽子”后,我考虑到教学内容是“中括号”,于是,不是问“猜猜我为什么戴帽子呢”,而是问“我为什么要在头上加个帽子呢,猜一猜”,这与课上的算式中要“加上”一个中括号正好吻合。
有学生说我没有头发,有学生说我发型不好,有学生说戴帽子显得年轻,有学生说带着帽子特别有风度,有个学生说是为了推广2008奥运……
听了学生五花八门的猜测后,我说:“帽子有各种各样的功能,可以是宣传,如美女头上的广告帽;也可以是提醒,如小学生头上的小黄帽;还可以是装饰,如大明星头上的帽子。可以是保暖,也可以是遮阳,还可以是遮羞。那我戴帽子到底是为什么呢?不告诉你,是个谜。”我把总结落在功能上,与中括号的功能正好衔接。
下课时,我总结完中括号改变运算顺序的功能后,摘掉帽子,深深地一鞠躬。孩子们轻轻地笑了,听课老师中响起了掌声。是啊,不少听课的老师一定也是一脑子的不解:“怎么能戴帽子上课呢,耍什么酷?”
“哈哈,脑袋上加个帽子和算式中加个括号是一样的,都是因为有着某种需要,帽子和括号都有着特别的功能!”
更热烈的掌声在礼堂里响了起来。有老师说:“看到您戴着帽子,就知道里面有戏,但不知道是迫不得已。”磕破脑袋是无意的;但把磕破的脑袋给用起来,却是有心的,是苦苦追寻的。
尴尬啊,磕破了脑袋,整天戴着个帽子。太有趣了,磕破的脑袋和一顶帽子合成了一件难得的“教具”。真开心啊,因祸得福,我把尴尬的事件变成了有趣的资源。真所谓:“上帝为你关了一扇门,必将为你开启一扇窗。”
摸着后脑勺上的伤疤,我想起了美国前总统艾森豪威尔母亲说过的一段话。艾森豪威尔年轻的时候,有一次和家人玩牌,他连续几次都拿到很糟糕的牌,情绪非常不好,态度也开始恶劣起来。她母亲见状说了段令他刻骨铭心的话:“你必须用你手中的牌玩下去,就好比人生,发牌的是上帝,不管是怎样的牌,你都必须拿着。你所做的就:是尽你的全力,求得最好的结果。”把差牌玩好,就是更大的成功。
其实,那样的牌也不能算作差牌,而是考量我们眼力和心力的“金牌”。
怎样的教学能算是好的教学?对此有很多维度的界定。天下事不如意者十之八九,谁没
有难堪的时候?但老师如果能把自己的尴尬巧妙地利用起来,能把突发的、不期而遇的、不利的事件转化为难得的、恰到好处的、有用的教学资源,绝地反击,妙手回春,把课上得让学生恍然大悟,这样的教学是否可以算作好的教学?
在教学中,还可能发生哪些不愿发生但却实实在在地发生了,且是不利的事件呢?碰到这类事件,该采取何种教学策略呢?是因为这是属于缄默的知识,还是因为我没有能够深入其中,所以语:焉不详?我能发现帽子和括号的联系,是否与自己一贯追求活动和教学内容有机联系有关?
事物之间总是存在着微妙的联系,关键是发现那种联系。怎样才能发现呢?朱光潜先生在《谈美》中指出:“在意识中思索的东西应该让它在潜意识中酝酿一些时候才会成熟。功夫没有错用的,你自己以为劳而不获,但是你在潜意识中实在仍然于无形中收效果。”我想:“灯火阑珊处”的“那人”,如果不是“千百度”地有意识地寻,就不会有那份“蓦然回首”的惊喜与回味!
摸着后脑勺上的伤疤,我幸福地笑了。不抛弃,不放弃,要扬弃
近一段时间,我借班讲“圆的认识”。在课前准备环节,我总喜欢借学生的橡皮。以下是教学实录:
师:来,我们收拾一下桌面。桌面上应该有圆规、三角尺、铅笔,还有老师发的一张白纸。请把其他东西收起来,放到抽屉里。
(生纷纷收拾)
师:动作真快!(表扬完了,故意东张西望,先是迟疑,后是欣喜)我看到有同学桌面上还放了橡皮,正好是我想借的。谁愿意把橡皮借给我?
(生慷慨地,把橡皮举得高高的;还有学生要从抽屉里拿出来,老师制止了)
师:(把周围学生的橡皮一块一块地借了过来,并显出非常感谢的神情)我借这么多橡皮,干什么用呢?猜一猜——
生:你自己写错了,要擦。
生:做魔术。
生:看橡皮是什么形状的。
生:用橡皮拼圆。
师:(一直微笑着,不置可否)我借你们的橡皮干什么用呢?哈哈,是为了让你没有橡皮用。(学生们笑了)没有橡皮,下笔会更慎重。错了,也不白错,抓住“她”好好欣赏,看看能从中学到些什么!
(生懂事地点点头)
师:这样,这节课我们就约定不用橡皮,好吗?请同学们把橡皮收到抽屉里。我相信大家会守信用的。
(老师把借的橡皮再还掉,学生们把橡皮收到抽屉里,脸上露出会意的微笑)
我为什么要借
学生的橡皮呢
“没有橡皮,下笔会更慎重。”这是自然的结果。当我们做事情没有依赖的时候,自会多几分慎重。现在的学生很浮躁,缺乏责任心,往往不肯静下心来想好了再动笔,常常是毛手毛脚,一
看就动笔,一动笔就错,一错就擦。宁静才能致远,逼学生静心思远,对学生的成长是有好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