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太公布局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这是个典故,不过,典故的完整版又未必是妇孺皆知,因此,重温一次,恐怕也不是一件多余的事。   姜太公是什么人?百家师祖、齐国国父,原名姜尚。祖先曾助大禹治水有功,做过四岳之官,但到了他这一辈,已是家道中落。因此,他的前半辈子做过屠户,售过面点,总之,皆为引车卖浆者之流。但是这个姜太公,蔑视天命,近古稀之年,依然壮志凌云,从不怀疑自己的满腹经纶无用武之地。听说周文王求贤若渴,他便来到渭水北岸的�溪安家落户。从此,他年复一年垂钓于渭水之上。终有一日,周文王出外狩猎,先卜一卦。卦辞说:“所得猎物非龙非螭,非虎非熊,乃是成就霸王之业的辅臣。”文王于是出猎。果然,在渭水北岸遇到了姜太公。两人相谈甚欢。于是,姜太公钓鱼不成,却钓到了周文王,从此被尊为太师,此后,姜太公厚积薄发,运筹帷幄,辅佐周朝两代君王,灭了殷商王朝。而他也因此获得了周武王的封赏,做了齐国的君主。   其实,这也不能算是姜太公钓鱼的完整版,还有很多细节淹没在结果里。如果将它们一一展开,我们才能一睹姜太公钓鱼的真正风采。一句话可以概括,那就是有滋有味,两个字可以接近实质,那就是“布局”。   我们且看姜太公如何布局!   “破釜沉舟”,这是姜太公的布局之一。据史记,姜太公博学多闻,曾为商纣门客。商纣无道,太公离开了。四处游说列国诸侯,亦未得知遇之君。但是,年逾七十的他,虽恐来日不多,却不消沉,便把周文王当成了他人生的最后皈依。三年垂钓,风雨无阻,就是因为心中有梦。这与其说是布局,不如说是姜太公蔑视天命的一分傲骨、一种精神。缺少了这些东西,我们是无法给人生布局的,即使布下了局,其结果恐怕也是糟糕透顶的。   “自我炒作”,这是姜太公的布局之二。姜太公钓鱼,方法奇特而新鲜,竿短、线长、直钩、无诱饵之食,且钩不沾水悬空而钓。有路人说他是疯子,劝他赶快作罢。他答道:“大丈夫取鱼,宁愿直中取,不愿曲中求。我只钓心甘情愿上钩的大鱼,这条鱼就是大王。”当然,坐在渭水边,姜太公的眼睛也不会困乏,他不会放过每一次表现自己才能的时机。据说某日,两个武将打扮的人牵马前来饮水。姜太公见过之后,对其中一人说:“你印堂发黑,赤脉贯瞳,如不医治,七日内必亡。”那人答声“疯子”之后,长笑而去。这二人是周文王的守城副将,其中一人果然在七日内暴病而死。于是一时间,姜太公声名鹊起,“一钓鱼老者能掐算生死”的传闻便在城内不胫而走,直至传到周文王耳中。其实,无论是直钩钓鱼,还是掐算生死,都不过是姜太公的自我炒作而已。前者是为了吸引路人眼球,后者是为了展露自己的才能。但是,我们又不得不承认,姜太公的自我炒作,一是手法高明(另类奇特),二是实力雄厚(胸有浓墨),三是行之有道(不伤他人),不称奇不行,不佩服也不行。   “得寸进尺”,这是姜太公的布局之三。据说渭河边,周文王相中姜太公后,便恭请他上王车。这可是最重之礼遇了。可姜太公却不知趣,矫情得可以,硬要周文王背他进宫!自古谁见过君王驮臣民而行的?但可怜周文王爱才如命,只得委屈自己了。背了一程,周文王已大汗淋漓,气喘吁吁,姜太公却催道:再走几步如何?周文王已是崩溃之态,只得放下。姜太公又说:你背我走了294步,我保你江山294年!姜太公不是诳语,大周朝真是到了294岁才“寿终正寝”。也许这是巧合,但姜太公“得寸进尺”的胆量则不可小视。其实,这也是他的布局:一是借此试试周文王的雅量,二是借此树立自己的威信。而这两者又是他日治国必不可少的元素。如此布局,也只有“艺高胆大”者可为之。问题是,生活中胆大者多,艺高者寡,有时一个好好的人生之“局”,便被自己活生生肢解,这不得不说是件憾事了。   关于文韬武略,姜太公一生给后世留下的财富颇丰,其实,如何给人生巧妙地布局,又何尝不是他的遗产之一呢?!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这是个典故,不过,典故的完整版又未必是妇孺皆知,因此,重温一次,恐怕也不是一件多余的事。   姜太公是什么人?百家师祖、齐国国父,原名姜尚。祖先曾助大禹治水有功,做过四岳之官,但到了他这一辈,已是家道中落。因此,他的前半辈子做过屠户,售过面点,总之,皆为引车卖浆者之流。但是这个姜太公,蔑视天命,近古稀之年,依然壮志凌云,从不怀疑自己的满腹经纶无用武之地。听说周文王求贤若渴,他便来到渭水北岸的�溪安家落户。从此,他年复一年垂钓于渭水之上。终有一日,周文王出外狩猎,先卜一卦。卦辞说:“所得猎物非龙非螭,非虎非熊,乃是成就霸王之业的辅臣。”文王于是出猎。果然,在渭水北岸遇到了姜太公。两人相谈甚欢。于是,姜太公钓鱼不成,却钓到了周文王,从此被尊为太师,此后,姜太公厚积薄发,运筹帷幄,辅佐周朝两代君王,灭了殷商王朝。而他也因此获得了周武王的封赏,做了齐国的君主。   其实,这也不能算是姜太公钓鱼的完整版,还有很多细节淹没在结果里。如果将它们一一展开,我们才能一睹姜太公钓鱼的真正风采。一句话可以概括,那就是有滋有味,两个字可以接近实质,那就是“布局”。   我们且看姜太公如何布局!   “破釜沉舟”,这是姜太公的布局之一。据史记,姜太公博学多闻,曾为商纣门客。商纣无道,太公离开了。四处游说列国诸侯,亦未得知遇之君。但是,年逾七十的他,虽恐来日不多,却不消沉,便把周文王当成了他人生的最后皈依。三年垂钓,风雨无阻,就是因为心中有梦。这与其说是布局,不如说是姜太公蔑视天命的一分傲骨、一种精神。缺少了这些东西,我们是无法给人生布局的,即使布下了局,其结果恐怕也是糟糕透顶的。   “自我炒作”,这是姜太公的布局之二。姜太公钓鱼,方法奇特而新鲜,竿短、线长、直钩、无诱饵之食,且钩不沾水悬空而钓。有路人说他是疯子,劝他赶快作罢。他答道:“大丈夫取鱼,宁愿直中取,不愿曲中求。我只钓心甘情愿上钩的大鱼,这条鱼就是大王。”当然,坐在渭水边,姜太公的眼睛也不会困乏,他不会放过每一次表现自己才能的时机。据说某日,两个武将打扮的人牵马前来饮水。姜太公见过之后,对其中一人说:“你印堂发黑,赤脉贯瞳,如不医治,七日内必亡。”那人答声“疯子”之后,长笑而去。这二人是周文王的守城副将,其中一人果然在七日内暴病而死。于是一时间,姜太公声名鹊起,“一钓鱼老者能掐算生死”的传闻便在城内不胫而走,直至传到周文王耳中。其实,无论是直钩钓鱼,还是掐算生死,都不过是姜太公的自我炒作而已。前者是为了吸引路人眼球,后者是为了展露自己的才能。但是,我们又不得不承认,姜太公的自我炒作,一是手法高明(另类奇特),二是实力雄厚(胸有浓墨),三是行之有道(不伤他人),不称奇不行,不佩服也不行。   “得寸进尺”,这是姜太公的布局之三。据说渭河边,周文王相中姜太公后,便恭请他上王车。这可是最重之礼遇了。可姜太公却不知趣,矫情得可以,硬要周文王背他进宫!自古谁见过君王驮臣民而行的?但可怜周文王爱才如命,只得委屈自己了。背了一程,周文王已大汗淋漓,气喘吁吁,姜太公却催道:再走几步如何?周文王已是崩溃之态,只得放下。姜太公又说:你背我走了294步,我保你江山294年!姜太公不是诳语,大周朝真是到了294岁才“寿终正寝”。也许这是巧合,但姜太公“得寸进尺”的胆量则不可小视。其实,这也是他的布局:一是借此试试周文王的雅量,二是借此树立自己的威信。而这两者又是他日治国必不可少的元素。如此布局,也只有“艺高胆大”者可为之。问题是,生活中胆大者多,艺高者寡,有时一个好好的人生之“局”,便被自己活生生肢解,这不得不说是件憾事了。   关于文韬武略,姜太公一生给后世留下的财富颇丰,其实,如何给人生巧妙地布局,又何尝不是他的遗产之一呢?!


相关文章

  • 卫辉现有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卫辉文物概况 卫辉因元世祖中统元年,将原卫州.辉州合并设路,取二州名首字,称卫辉路而得名.明改卫辉路为卫辉府,清承明制仍为卫辉府.卫辉市地处河南省北部.太行山东麓,古黄河北岸.位于东经113051'至114019',北纬35"19 ...查看


  • 诸葛亮书法有多厉害诸葛亮远涉帖图片
  • 诸葛亮书法有多厉害诸葛亮远涉帖图片 诸葛亮书法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汉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诸葛亮在人们心中的形象是很少有人能比的上的.在大家眼中诸葛亮是一位似神非神的人,为什么这么说呢?主要是源于诸葛亮太过强大的自身,感觉诸葛亮能够上天入地 ...查看


  • 奇门遁甲[烟波钓叟赋]图文详解
  • 烟波钓叟赋正解 郭绍兴 著 自序 <烟波钓叟赋>是奇门遁甲的经典理论著作.最早始见于明正德(1506-1522年)年刊刻的<奇门五总龟>上.原形托名宋代的赵普,定型于明代的罗通.赵普是宋代的开国宰相,早年为赵匡胤的家 ...查看


  • 南怀瑾推崇的商界人物
  • 核心提示:南怀瑾常常告诉工商界的朋友,做生意要效仿几个人.第一个是姜太公,姜尚:他到了齐国,开始做生意,发展渔盐之利,让齐国富起来,前后达八百年之久.第二会做生意的是管仲,他政治上很了不起,可是做生意没有本事.他的成功是为国家做生意.吕不韦 ...查看


  • 历届象棋全国个人赛男子冠军简介
  • 杨官璘 (1925.5.29 -- 2008.1.4) 我国首批中国象棋特级大师. 1925年生于鱼米之乡的广东省东莞县农村,六.七岁起学棋,六岁时即以善弈知名乡里,少年时致力于古谱研究. 当过裁缝,23岁开始在广州游乐场打擂,并经常和南国 ...查看


  • 如果人生只读一本书,我推荐[易经]--北师大张涛教授讲座摘录
  • 如果人生只读一本书,我推荐大家看<易经>.可以说,真正承载了中国5000多年文明发展史进程的经典著作,只有这部2万多字的<易经>. 那么,有人就会问,为什么不是<论语>.<道德经>呢?我们知道 ...查看


  • 姜子牙的亲民之策成就了齐国之强
  • 姜子牙是周朝开国的功臣,他曾经辅佐过文王.武王两代周天子,周朝建国后被封在齐,为一等爵,是齐国第一代开国国君,史称姜太公.关于姜太公的故事传说很多,等到<封神演义>一书问世,姜太公更是被完全神话,成了能够呼风唤雨.代天封神的神仙 ...查看


  • 纪连海:姜太公钓鱼的故事值得怀疑
  • 那么没有这一番经历,您说日后有姜太公如何如何神奇,那是不可能.那我们话说到这儿,正当姜太公做买卖也不成,当官也不行,正当他走投无路之际,他突然之间就遇到了这么一个明主--周文王.那这是怎么回事呢?根据<太公六韬>和<史记· ...查看


  • 四字成语:覆水难收
  • "覆水难收"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泼出去的水,无法收回.表示事已定局,不可挽回. 这个成语来源于宋.王桃<野客丛书>,太公取一壶水倾于地,令妻收入.乃语之曰:"若言离更合,覆水定难收." 商朝末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