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心理学:心理学是一门以解释、预测和调控人的行为为目的, 通过研究分析人的行为, 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2.心理过程:心理现象的动态过程,即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应,包括认知过程、情绪和情感过程以及意志过程。
3.个性心理:个体在心理过程的发展及进程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倾向与心理过程的特点。
4.心理状态:人在某一时刻的心理活动水平。
5.自然实验法:在自然条件下,控制适当信息引起心理的研究。
6.心理测量法:依据一定的心理学理论,运用标准化的心理测量工具对被试的某些心理特点进行测量,以研究其心理活动的方法。
二、填空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 科学。
2.人的心理活动可以分为 、 和 三个方面。
3.心理过程包括 、 和 。
4.个性心理可分为 和 。
5.心理现象的实质是 。
6.心理学研究的价值有 、 。
7.心理学研究的一般方法有 。
三、选择题
1.以下属于心理学理论领域的是:A.B.C.D
A .管理心理学 B .社会心理学 C .教育心理学 D .咨询心理学
分析:心理学分为基础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基础心理学包含了对心理现象各方面的研究,如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测量学、生理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动物心理学等。应用心理学包括教育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工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广告心理学、消费心理学、环境心理学、法律心理学等。
2.“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是以下哪一学派的观点:A
A .格式塔心理学
B .构造心理学
C .行为主义心理学
D .认知心理学
3.下列中属于人本主义心理学流派的心理学家是 A
A .罗杰斯 B .铁钦纳 C .奈瑟 D .皮亚杰
四、简答题:
1.心理学是研究什么的科学?
心理学是研究个体行为及其背后的心理过程的一门科学。
2.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1)心理过程:认知过程(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情绪和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2)个性心理: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理想、信念等)、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性格、气质)
3.研究人的心理活动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教育性原则、系统性原则
4.心理学研究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1)揭示和描述人的心理现象
(2)理解和说明人的心理活动
(3)预测和控制人的心理活动
5.简述实验法的几个变量。
自变量:研究者所操控的变量
因变量:由自变量引起的被试的某种特定反应
无关变量:除了自变量外其他能影响到因变量变化的量,但是研究者并不关心,对其作出严格控制的量。
第二章 练习题
一、填空题
1.神经系统包括 、
2.构成大脑的基本单位是 ,它是由 三部分组成的。一个神经元与另一个神经元相互接触接触的部位叫 突触 。
3.中枢神经系统由 等部分构成。
4.有人认为,人脑产生后已经经历和正在经历四次革命,分别为 ;第二次为 电脑革命 ;第三次为 右脑革命 ;第四次为 全脑革命 。
二、选择题
1.心理过程包括( A.B.C )
A 、认识 B 、情感
C 、意志 D 、能力
2.( A )的现象属于联觉现象
A 、红色看起来觉得温暖
B 、听着节奏鲜明的音乐觉得灯光也和音乐节奏一样在闪动
C 、声音停止后,耳朵里还有其余音在萦绕
D 、绿叶陪衬下的红花看起来更红了
3.睡眠的特征有( A.C.D )
A 、第一个阶段很容易被外界刺激惊醒
B 、第二个阶段很难被叫醒
C 、第三、第四个阶段脑电波从出现△波到大多数是△波
D 、在四个睡眠阶段之后会出现一个快速眼动的睡眠阶段
解析:第三、四个阶段很难被叫醒。
4.大脑皮层包括(B.D )等组成部分
A 、主叶和侧叶 B 、顶叶和枕叶
C 、中央叶和旁叶 D 、额叶和颞叶
解析:大脑皮层上有三条重要的沟:中央沟、顶枕沟、外侧沟,它们将两个半球分成了四个脑区,即额叶、顶叶、枕叶、颞叶。
5.冯特和铁钦纳是( B ) 学派的创始人.
(A)格式塔心理学派 (B)构造心理学派
(C)机能主义心理学派 (D)行为主义学派
6.网状结构是( C )
(A)植物性神经系统的中枢 (B)言语运动中枢
(C)调节睡眠与觉醒的神经结构 (D)皮层下较高级的感觉中枢
解析:在中脑的中心有一个网状的神经组织,称为网状结构,它是一类致密的神经细胞网络,能唤醒大脑皮层去注意新刺激,甚至在睡眠中也保持着脑的警觉反应。这一区域的主要功能是控制觉醒、睡眠、注意等意识状态,其大面积损伤会导致人的昏迷。
7.斯佩里所做的"割裂脑"实验证明了(C )
(A)左利手的人左半球言语功能占优势,右半球空间知觉占优势
(B)右利手的人右半球言语功能占优势,左半球空间知觉占优势
(C)右利手的人左半球言语功能占优势,右半球空间知觉占优势
(D)左利手的人左半球言语功能占优势,右半球空间知觉占优势
8.费希纳定律可以表示为(C )
(A) S=K log R
(B)△I/I=K
(C)差别阈限与标准刺激强度的比例是一个常数
(D心理量是刺激的物理量的冥函数
9.生理零度是指( A )
(A)皮肤表面的温度 (B)37C
(C)36.5C (D)正常的体温
10. 用两眼看同一物体的时候, 在两眼视网膜上所形成的略有差异的现象叫( C
(A)双眼视轴辐合 (B)线条透视
(C)双眼视差 (D)双眼的结构级差
11.似动现象是指( D )
(A)物体在空间中发生位移而被知觉为运动的现象
(B)物体在空间中并没有发生位移却被知觉为运动的现象
(C) 双眼视差
(D) 知觉的理解性
12.梦的主要特点是( A )
(A)梦境的不连续性 (B)梦境的意识性
(C)梦的内容的情绪性 (D)梦的内容的个性化特征
13.下列属于个性心理特征的成分有( A )。
(A )能力 (B )需要 (C )动机 (D )信念
14.人的听觉主要受(D )的控制。
(A )额叶 (B )顶叶 (C )枕叶 (D )颞叶
15.巴甫洛夫认为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D )。
(A )兴奋 (B )抑制 (C )兴奋与抑制 (D )反射
16.“望梅止渴”是一种条件反射的表现,它属于( B )。
(A )第一信号系统的活动 (B )第二信号系统的活动
(C )两种信号系统相结合 (D )以上答案都不对
三、简答题
1.为什么说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现实在的主观的能动的反映?
(1)脑机能集中表现为反射活动。反射是指有机体借助神经系统对刺激作出有规律的反应。以脑为核心的神经系统的一切活动都是通过反射方式来实现的。
(2)心理活动既依赖于刺激物的特性,也依赖于信息加工主体的特性。
(3)因此,我们可以这样概括:人的心理活动就其产生方式来说都是脑的反射活动,但就其内容来说,都是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应。
2.简述大脑两半球的分工。
在功能上,大多数人与语言相关的机能已一侧化到左半球,我们阅读、说话、写字和计算主要是左半球完成的;与空间概念和艺术活动相关的机能在右半球。
3.简述脑功能的开发。
(1)大脑的功能:
1、“最高司令部”
2、左右半球各有不同的功能:脑功能具有单侧化与非对称性
(2)保护和利用大脑:
1. 锻炼与大脑 :运动不但和智慧能够互相协调,而且还是智慧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方式。
2. 睡眠与大脑:睡眠对大脑健康十分重要,睡眠对大脑还有重要的营养作用。
3. 营养与大脑:从大脑的形成到发育和发展,一刻也离不开良好的营养。人的脑重约占身体重量的2%,但它所消耗的氧气量却占全身需要的20%,它所接受的血流量占心脏排出量的20%。因此,只有不断地供给大脑充足的营养,它才能精神饱满地工作。
4. 烟酒与大脑:烟酒对脑能产生一定的破坏作用。
5. 疾病与大脑:各种疾病(包括环境中的有毒物质)可以导致脑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
6. 学习、记忆与大脑:大脑遵循着“用进废退”的原则,其中学习、训练和勤于动脑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四、名词解释
1.条件反射与无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有机体在后天生活中习得的,只在一定条件下出现的反射。
无条件反射:个体在种族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并通过遗传获得的,不需要任何学习和训练就能实现的反射。
2.第一信号系统与第二信号系统。
第一信号系统:是以直接作用于各种感官系统的具体事物作为信号刺激而建立起的条件反射系统。
第二信号系统:是由语词作为信号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是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系统。
第一章 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心理学:心理学是一门以解释、预测和调控人的行为为目的, 通过研究分析人的行为, 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2.心理过程:心理现象的动态过程,即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应,包括认知过程、情绪和情感过程以及意志过程。
3.个性心理:个体在心理过程的发展及进程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倾向与心理过程的特点。
4.心理状态:人在某一时刻的心理活动水平。
5.自然实验法:在自然条件下,控制适当信息引起心理的研究。
6.心理测量法:依据一定的心理学理论,运用标准化的心理测量工具对被试的某些心理特点进行测量,以研究其心理活动的方法。
二、填空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 科学。
2.人的心理活动可以分为 、 和 三个方面。
3.心理过程包括 、 和 。
4.个性心理可分为 和 。
5.心理现象的实质是 。
6.心理学研究的价值有 、 。
7.心理学研究的一般方法有 。
三、选择题
1.以下属于心理学理论领域的是:A.B.C.D
A .管理心理学 B .社会心理学 C .教育心理学 D .咨询心理学
分析:心理学分为基础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基础心理学包含了对心理现象各方面的研究,如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测量学、生理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动物心理学等。应用心理学包括教育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工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广告心理学、消费心理学、环境心理学、法律心理学等。
2.“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是以下哪一学派的观点:A
A .格式塔心理学
B .构造心理学
C .行为主义心理学
D .认知心理学
3.下列中属于人本主义心理学流派的心理学家是 A
A .罗杰斯 B .铁钦纳 C .奈瑟 D .皮亚杰
四、简答题:
1.心理学是研究什么的科学?
心理学是研究个体行为及其背后的心理过程的一门科学。
2.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1)心理过程:认知过程(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情绪和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2)个性心理: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理想、信念等)、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性格、气质)
3.研究人的心理活动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教育性原则、系统性原则
4.心理学研究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1)揭示和描述人的心理现象
(2)理解和说明人的心理活动
(3)预测和控制人的心理活动
5.简述实验法的几个变量。
自变量:研究者所操控的变量
因变量:由自变量引起的被试的某种特定反应
无关变量:除了自变量外其他能影响到因变量变化的量,但是研究者并不关心,对其作出严格控制的量。
第二章 练习题
一、填空题
1.神经系统包括 、
2.构成大脑的基本单位是 ,它是由 三部分组成的。一个神经元与另一个神经元相互接触接触的部位叫 突触 。
3.中枢神经系统由 等部分构成。
4.有人认为,人脑产生后已经经历和正在经历四次革命,分别为 ;第二次为 电脑革命 ;第三次为 右脑革命 ;第四次为 全脑革命 。
二、选择题
1.心理过程包括( A.B.C )
A 、认识 B 、情感
C 、意志 D 、能力
2.( A )的现象属于联觉现象
A 、红色看起来觉得温暖
B 、听着节奏鲜明的音乐觉得灯光也和音乐节奏一样在闪动
C 、声音停止后,耳朵里还有其余音在萦绕
D 、绿叶陪衬下的红花看起来更红了
3.睡眠的特征有( A.C.D )
A 、第一个阶段很容易被外界刺激惊醒
B 、第二个阶段很难被叫醒
C 、第三、第四个阶段脑电波从出现△波到大多数是△波
D 、在四个睡眠阶段之后会出现一个快速眼动的睡眠阶段
解析:第三、四个阶段很难被叫醒。
4.大脑皮层包括(B.D )等组成部分
A 、主叶和侧叶 B 、顶叶和枕叶
C 、中央叶和旁叶 D 、额叶和颞叶
解析:大脑皮层上有三条重要的沟:中央沟、顶枕沟、外侧沟,它们将两个半球分成了四个脑区,即额叶、顶叶、枕叶、颞叶。
5.冯特和铁钦纳是( B ) 学派的创始人.
(A)格式塔心理学派 (B)构造心理学派
(C)机能主义心理学派 (D)行为主义学派
6.网状结构是( C )
(A)植物性神经系统的中枢 (B)言语运动中枢
(C)调节睡眠与觉醒的神经结构 (D)皮层下较高级的感觉中枢
解析:在中脑的中心有一个网状的神经组织,称为网状结构,它是一类致密的神经细胞网络,能唤醒大脑皮层去注意新刺激,甚至在睡眠中也保持着脑的警觉反应。这一区域的主要功能是控制觉醒、睡眠、注意等意识状态,其大面积损伤会导致人的昏迷。
7.斯佩里所做的"割裂脑"实验证明了(C )
(A)左利手的人左半球言语功能占优势,右半球空间知觉占优势
(B)右利手的人右半球言语功能占优势,左半球空间知觉占优势
(C)右利手的人左半球言语功能占优势,右半球空间知觉占优势
(D)左利手的人左半球言语功能占优势,右半球空间知觉占优势
8.费希纳定律可以表示为(C )
(A) S=K log R
(B)△I/I=K
(C)差别阈限与标准刺激强度的比例是一个常数
(D心理量是刺激的物理量的冥函数
9.生理零度是指( A )
(A)皮肤表面的温度 (B)37C
(C)36.5C (D)正常的体温
10. 用两眼看同一物体的时候, 在两眼视网膜上所形成的略有差异的现象叫( C
(A)双眼视轴辐合 (B)线条透视
(C)双眼视差 (D)双眼的结构级差
11.似动现象是指( D )
(A)物体在空间中发生位移而被知觉为运动的现象
(B)物体在空间中并没有发生位移却被知觉为运动的现象
(C) 双眼视差
(D) 知觉的理解性
12.梦的主要特点是( A )
(A)梦境的不连续性 (B)梦境的意识性
(C)梦的内容的情绪性 (D)梦的内容的个性化特征
13.下列属于个性心理特征的成分有( A )。
(A )能力 (B )需要 (C )动机 (D )信念
14.人的听觉主要受(D )的控制。
(A )额叶 (B )顶叶 (C )枕叶 (D )颞叶
15.巴甫洛夫认为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D )。
(A )兴奋 (B )抑制 (C )兴奋与抑制 (D )反射
16.“望梅止渴”是一种条件反射的表现,它属于( B )。
(A )第一信号系统的活动 (B )第二信号系统的活动
(C )两种信号系统相结合 (D )以上答案都不对
三、简答题
1.为什么说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现实在的主观的能动的反映?
(1)脑机能集中表现为反射活动。反射是指有机体借助神经系统对刺激作出有规律的反应。以脑为核心的神经系统的一切活动都是通过反射方式来实现的。
(2)心理活动既依赖于刺激物的特性,也依赖于信息加工主体的特性。
(3)因此,我们可以这样概括:人的心理活动就其产生方式来说都是脑的反射活动,但就其内容来说,都是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应。
2.简述大脑两半球的分工。
在功能上,大多数人与语言相关的机能已一侧化到左半球,我们阅读、说话、写字和计算主要是左半球完成的;与空间概念和艺术活动相关的机能在右半球。
3.简述脑功能的开发。
(1)大脑的功能:
1、“最高司令部”
2、左右半球各有不同的功能:脑功能具有单侧化与非对称性
(2)保护和利用大脑:
1. 锻炼与大脑 :运动不但和智慧能够互相协调,而且还是智慧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方式。
2. 睡眠与大脑:睡眠对大脑健康十分重要,睡眠对大脑还有重要的营养作用。
3. 营养与大脑:从大脑的形成到发育和发展,一刻也离不开良好的营养。人的脑重约占身体重量的2%,但它所消耗的氧气量却占全身需要的20%,它所接受的血流量占心脏排出量的20%。因此,只有不断地供给大脑充足的营养,它才能精神饱满地工作。
4. 烟酒与大脑:烟酒对脑能产生一定的破坏作用。
5. 疾病与大脑:各种疾病(包括环境中的有毒物质)可以导致脑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
6. 学习、记忆与大脑:大脑遵循着“用进废退”的原则,其中学习、训练和勤于动脑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四、名词解释
1.条件反射与无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有机体在后天生活中习得的,只在一定条件下出现的反射。
无条件反射:个体在种族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并通过遗传获得的,不需要任何学习和训练就能实现的反射。
2.第一信号系统与第二信号系统。
第一信号系统:是以直接作用于各种感官系统的具体事物作为信号刺激而建立起的条件反射系统。
第二信号系统:是由语词作为信号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是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