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以“道”为宇宙间万物之根本,然而,老子却又提出了“道法自然”的思想。从美学角度分析道家这一思想与中国“艺术精神”的渊源关系以及它对书法艺术的深远影响,这对书坛正本清源、深化改革、荡涤不良书风,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有人认为“自然原是道的属性”,道法自然就是“以自己为法”,因为“道是最终极的存在,在它之上、之前,都没有其他的存在物,因此它不能效法也不需要效法其他东西,只能效法自己;也有人将“自然”与“道”混为一谈,如三国时代的(魏人)王弼说,“道不违自然,乃得其性。法自然者,在方而法矩,在圆而法规,于自然无违也。自然者,无称之言,穷极之辞也”(5);还有人将“自然”理解为“人的对立物”,如南华真人认为,“万物各有本性,这种本性,就是自然”。然而,人们给牛马穿上鼻绳,戴上笼头,这就违背了牛马的自然。人自身也不例外,被名缰利索牢牢套住,便失却了人的自然(本性),云云。最近有人在讨论这一问题时指出,“这里的关键是,‘自然’属于‘何者’的属性,或者它是‘谁’的‘自然’(‘状态’或‘方式’),回答是‘万物’,‘自然’是‘万物之自然’。‘万物’为‘道’所生,‘道’何以还要遵循万物之
道法自然与
书法之美
文/张光兴
在先秦诸子中,老子是最善于思辨和最富于理性的一个。这一点,我们可以拿他与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子作一个简单比较。孔子为了实现自己“克己复礼,天下归仁”(1)的政治主张,从“现世的基本单位‘家’中的经验出发”(2),由家(齐家)到国(治国)再到天下(平天下),其中贯穿着一条极富政治色彩和道德功利的思想纽决定了孔子观察问题、思考问题的方法基本是形下的。而老子恰恰相反,他所尊崇的是超现实、超功利的“道”,他不仅把而且“从宇宙的最高点‘道’的规律看待和思考一切”,从而“标志了先秦理性化的完成”(3)。庄子继承了老子的衣钵,并将他
的思想发展到一种极致。
但需要指出的是,“道”不是神,不是宗教的情感崇拜物,也不是一种纯粹的哲学要素,而是老子理性化思考的对象。当
‘自然’,回答是‘道’生成万物又‘无为’于‘万物’。对‘万物’无为,就是让万物按其本性‘自己’成就自己,这就是‘自然而然’。宇宙秩序的奥妙,就是道不干预万物,万物各得其宜,万物自然造化”(6)。此论极是。可能有人会问:“道”也好,“自然”也好,它们与艺术有关吗?的确,“老子乃至庄子,在他们思想起步的地方,根本没有艺术的意欲,更不曾以某种具体艺术作为他们追求的对象”。然而,当我们突破其形上的思维怪圈,“而只从他们由修养的工夫所达到的人生境界去看,则他们所用的工夫,乃是一个伟大艺术家的修养工夫;他们由工夫所达到的人生境界,本无心于艺术,却不期然而然地回归于今日之所谓艺术精神之上”,所以,“在现实看
然,“道”还不是老子心路历程的终点站,来,老、庄之所谓‘道’,深一层去了解,
因为还有一个比“道”更高更远的目标,那正适应于近代所谓艺术精神”,“是彻头彻就是所谓“自然”。老子主张“人法地,地
尾的艺术精神”(7)。比如,只有那些“圣
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4)。很显然,王”们真正尊重艺术的“自然”,不把自己
“自然”才是世间万物的终极,的意志强加于它,带——“仁”。正是这种积极的“入世观”,在老子看来不过多地对它进行干涉
也是他所要追求的最高境界。
(甚至戕害),才能为艺术创造一个相对宽
一、“道法自然”与中国“艺术精神”。松、自由的环境,艺术也才有可能得以健
何为“自然”?万能的“道”为什么要去康地发展。历朝历代的实践充分证明了这
一点。
二、“道法自然”的美学阐释及其对书法艺术的深远影响。老庄“道法自然”的
争论不休。
早在汉代,被称作“仙人”的河上公
“自然”?很久以来,人们一直对此“‘道’作为宇宙根本和宇宙规律的总称”,“法”
曾解释道:“道性自然,无所法也。”于是,思想有着深刻的美学内涵,并对中国书法
美与时代 2005.2 下
7
——这种“世界上……最抽象的艺术形字正是在自然万象的启迪之下产生的。而式”(宗白华语)产生着深远影响。具体说书法艺术的前提是汉字的存在,没有汉来:
字,犹如“皮之不存”也。“文字取象自然,1.崇尚自然,以自然万物为美。道家亦即书法出于自然,‘画成其物’是两者的所讲的“自然”有多重含义,既指形上的共同点”,因此“从文字观到书法观,自然宇宙运行规律、自然界种种法则,同时也而然,顺理成章”(13)。正是从这一意义包含了形下的太阳、月亮、山川、河流等上,东汉著名文学家、书法家蔡邕在其《九天地万物,因此,这里有两层基本的意思:
势》之开篇即讲:“夫书肇于自然,自然既
第一,强调美存在于自然万物之中。立,阴阳生矣,阴阳既立,形势出矣。”唐庄子曾讲过,“天地有大美而不言”⑻。他代大书法家、书论家张怀这里讲的天,已经不是那个恍兮惚兮、玄而又玄的天,而是居住着玉帝、王母以及各路神仙并演绎了许多神话故事(实际上是人间化了)的天;他这里讲的地,也不是那个扑朔迷离、难以言状的地,而是承。为天下
载了江河湖海、山川大地、树木花草、飞禽走兽以及君子小人、世间炎凉的地。所谓艺术,就起源于这“天地”之间,脱胎于这“大美”之中。在艺术起源理论中,“模
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
仿说”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而模仿的(17)等等。老子之所以对婴儿这般大加礼主要对象之一就是自然。比如音乐的起赞,最根本的一点就是因为他们保持了原源,在我们祖先那里就有这样的记载:“帝始人性的那种自然与率真,没有受到不良尧立,乃命质为乐,质乃效山林溪谷之音世俗的侵蚀,也没有沾染自私、虚伪、妒以歌,乃以麋
忌、陷害以及投机取巧、尔虞我诈、溜须拍马、恃强凌弱等乌七八糟的坏毛病,这就是所谓自然状态之美。庄子则用调侃的方式阐述自己的观点:“故西施病心而颦
中;
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凡听商,如离群羊;凡听角,如雉登木以颦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鸣”(10)。在西方,模仿说的影响更大、更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出走。彼知颦美,而深远。德谟克利特就说过,人由于模仿鸟不知其所以美。”(18)这便是“东施效颦”鸣而学会唱歌。亚里士多德则在其《诗学》的故事。
中强调,“史诗和悲剧、喜剧和酒神颂以及老庄从各自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大部分的双管箫乐和竖琴乐,这一切实际法告诉我们,美是一种自然状态、自然流上是模仿”。书法艺术更不例外。“中国书露,像婴儿之态、西施之颦即是;而东施法艺术,是汉字的书写艺术”,它必须“附之颦则是刻意模仿,故意为之,非但不美着于文字”(11),而汉字正是在“对自然
反而徒增其丑。书法艺术亦然。蔡邕认为,
的观察模仿中”(12)产生的。《通鉴前编》“为书之体,须入其形”。我们理解,这里载,“太昊德合上下,天应以鸟兽文章,地讲的“形”就是一种自然状态。所以,他应以河图洛书,于是仰观象于天,俯观法接下来比喻道:“若坐若行,若往若来,若于地,中观万物之宜,始画八卦,造书契卧若起,若愁若喜,若虫食木叶,若利剑以代结绳之政”。《外记》则讲,“(黄)帝长戈,若强弓硬矢,若水火,若云雾,若命苍颉为左史,沮诵为右史。苍颉见鸟兽
日月。纵横有可象者,方得谓之书矣。”
之迹,体类像形而制字,使天下义理必归(19)张怀文字,文字必归六书”。《河图玉版》也有类似记载,“苍颉为帝南巡,……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文鸟羽山川掌指而创文字”云云。这一切,都明确地告诉我们,汉
8
而这种‘静’与‘虚’,正是道家精神所提倡的”,很显然,蔡邕的“这种思想是从道家那一套‘致虚极,守静笃’、‘妙悟’、‘直契’自然本源的认识方法那里引进的”,所以,“蔡邕的这段话,可以说就是道家这种认识思想在书法艺术创作上的诠释”(32)。蔡氏之后有很多书法家都强调了这当收视反听,绝虑凝神,心正气和,则契于玄妙”(33)。欧阳询也曾说,“澄神静虑,端己正容,秉笔思生,临池志逸”(34)。可见,道家思想与书法艺术是息息相通的。
其次,顺其自然,不可“硬写”。庄子曾讲,“夫恬淡寂寞,虚无无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质也”(35)。在庄子看来,恬淡、寂寞、虚无、无为,这是天地赖以平衡的基础,也是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那么,怎样才能达到这样一种高境界呢?他的回答是:“不刻意而高,无仁义而修,无
欲以静”(41)。庄子则把欲望与恶行的祸根比喻成芦苇,“欲恶之孽,为性萑苇蒹葭”(42),如果任其蔓延滋长,就会像危害庄稼那样危害人的本性,继而,让人全身患恶疮,得重病。老庄的目的,无非是引导人们淡泊名利,节制欲望,排除种种杂念,面对纷纭复杂的大千世界,始终有要看得太重,更不能成了这些东西的奴隶,保持一种“虚静”、“无为”的心态。这是道家做人的准则,也是成就一个艺术家重要的人格功夫。
史料载,中国书法史上被称为“二王”之一的王献之(字子敬),以狷介自守著称,“人有求书,罕能得者,虽权贵所逼,了不介怀。偶其兴会,则触遇造笔,皆发于衷,不从于外,亦由或默或语,即铜伯华之行也”。据说,就连当时权倾朝野的谢安请他题写太极殿匾额,都被拒绝了
“寝处碑下”的故事。不独有偶,类似的故事在另一位唐代大书法家李阳冰身上也发生过:“唐李阳冰,以篆名家,见绛州《碧落碑》,法殊于古,颇为怪异。因寝处其下,数日不能去”。当他经过反复研究、验证,认定“为唐初陈惟玉所书”时,才心满意足地离开[49]。正是这种对艺术执着追求、一丝不苟的精神,成就了许多书法艺术家,而这也恰恰契合了道家“无为而无不为”的精神。
3.倡导“顺物自然”(50),以“朴”、“素”为美。老子讲,“见素抱朴,少私寡欲”(51);庄子则说,“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52)。“朴”的“本义为未经人力加工的原木,借以指代自然之物”(53)。老子认为,只有自然本色之美才是真正的美,而“朴散则为器”(54),可见“朴”与“器”是相对的。因为“器”都是加了人工的,是“工巧”之物,在老子看来是对“朴”的一种毁坏,当然也就是对自然美的毁坏。因此,老子主张要“去彼取此”(55),复归于朴”(57)。“素”的本义则是“未经染色的丝,借以喻指事物本色自然之美”(58)。在美学范畴中,“朴”与“素”的意思相去不远,故二者常常连用。而这种朴素之美,正是老庄所追求的,所以他们主张要向自然学习,像鹄那样“不日浴而白”,像乌那样“不日黔而黑”(59)。
实践证明,老庄的这一审美理想对书法艺术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具体说来:
第一,法天贵真,以“自然”为师。“书法艺术起源于自然”已作为一种理论,得到专家、学者的普遍认可(前边已经讲到);在书法艺术走向成熟的过程中,也同样离不了“自然”的滋养。很多情况下,是创作冲动与激情。
当年颜真卿与怀素有这样一段对话:“颜鲁公尝问怀素曰:‘夫草书于师授之外,师亦有所自得乎?’曰:‘贫道观夏云多奇峰,辄尝师之,夏云因风变化,乃无常势,其痛快处,如飞鸟出林,惊蛇入草;纵遇壁坼之路,一一自然。’”(60)怀素拜“夏云”为师,并从风吹云动的“无常”变化中,体味出草书磅礴的气势、多变的笔法以及痛快、酣畅的表现形式。正是这位
“平常心”,对金钱、名誉、地位等不一点,如唐太宗李世民讲,“夫欲书之时,一颗
。在这一点上,与王献之堪称伯仲的功名而治,无江海而闲,不导引而寿,无(43)
(字君谟)。相传,当不忘也,无不有也,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是宋代大书法家蔡襄(36)。总之一句话,顺其自然,不刻意为之,就能“众美从之”——将世间美好的东西集于一身。庄子在这里重点讲的是做人,其实搞艺术也不外乎于此。
实践证明,一幅好的书法作品往往是书家的不经意之作,是其闲适心境、创作欲望的自然流露,体现的是一种水到渠成的艺术造诣。清人王澍《竹云题跋・婺女本兰亭》云:“心闲手敏,意胜于法”,故“此卷别有法外之意。”然而,这种闲适的心境、创作的欲望又是很难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陆机将它形容为“来不可遏,去不可止;藏若景灭,行犹响起”(37);蔡邕则用了10个字来描绘它,即“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38)就是说,它并非“呼之即来、挥之即去”那么简单,必须是“兴会神到”、“贮兴而就”,诚如清代书法家王渔洋所言:“须其自来,不可力构。”
及学士撰《温成皇后碑》文,敕书之,君谟辞不肯书,曰:‘此待诏职也。’”因此,后人评论说:“儒者之工书,所以自游息焉而已,岂若一技夫役役哉!古今能自重其书者惟王献之与君谟耳。”(44)所谓“自重其书”,所“重”的首先是自己的人格,不能因权势的逼迫、名利的诱惑而将自己降至“一技夫役”的地位,那样就背离了艺术规律,背离了人的自然本性,与道家的“虚静”、“无为”精神更是南辕北辙。
其四,执着追求,“无为而无不为”。老子云:“道常无为而无不为。”(45)意思是说,道永远是无为的,然而它又成就了世间的万事万物。言外之意,道又是有为的,前提是人们必须按照自然规律办事,所以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46)。不
(56)。庄子也讲,“既雕既琢,年“御制《元舅陇西王碑》文,君谟书之。“复归于朴”
引发了书家的灵感,激发了他们的他又讲,“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自然”
只要脚踏实地,执着追求,(39)这就是所谓顺其自然,不能“硬”写。论干什么事情,
再次,节制欲望,淡泊名利。老子说,就一定能够成功,而“四肢不动,思虑不(47)。“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用,事治求澹者,未之有也”(40)。意思是说,一个人只有经常保持无为、无欲的精神状态,才能洞察天地万物之奥妙;如果他(她)利欲熏心,就会被纷纷扰扰的表面现象迷惑视听,便不可能把握人世间的真谛,当然也就更无法探得艺术之堂奥了。所以,老子劝导世人要“无
翻开书法史看一看,哪一位有成就的书法家不是刻苦磨练、孜孜追求的结果。相传,“唐欧阳询,路见古碑,知为索靖所书,驻马观之,良久而去,数百步复还,下马伫立,疲则布毯坐观,因宿其旁,三日而后去”(48)。这就是书法史上所传颂的
美与时代 2005.2 下
9
自然界的老师——“夏云”,帮助怀素成为一代草书大家。
宋代的雷简夫则是听了江水的涛声而悟笔法:“雷简夫字太简,善真行书,尝守雅州,闻江声以悟笔法,迹甚峻快,蜀中珍之。”(61)书法史上,以云为师者、以山水为师者、甚至以蛇为师者(相传,宋人文与可“因见道上蛇斗”而悟得用笔之理)大有人在,也都容易理解,因为那些东西毕竟是有形的、可见的,而雷简夫“闻江声以悟笔法”,实在不易。
向“自然”学习也包括向现实生活学习。相传,蔡邕创造“飞白”笔法就是受了工匠的启发。
他急忙到鸿都门去向皇帝交卷。此时,鸿都门正在整修,忽然,他看到有个工匠拿着石灰刷子在墙上写字。字虽写得歪歪扭扭,但笔划极富变化,有的丰润,有的枯瘦,有的则藕断丝连,给人一种灵动飞扬的感觉。蔡邕看了很受启发。等他交了卷回到家中,便立即琢磨如何用毛笔写出这种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复练习,终于创造出了丝丝露白、枯润相间的“飞白”笔法。这方面的例子非常多,它们都从不同的侧面告诉世人,书法艺术只有不断向“自然”学习、吸取“自然”之精华,才能使自己得以发展,得以丰满,得以升华。第二,“既雕既琢”,率性天真。老子曾讲,“大巧若拙”(与此意思相近的还有“大辩若讷”、“大智若愚”、“大音希声”、“大象无也是一个重要的美学原则。所谓“大巧”是自然而然的巧,是那种绚烂至极复归平淡的巧;而老子所讲的“拙”,实际上就是一种不加雕琢与修饰的自然状态,是拙中见巧。道家的这一美学思想,“反映在书法艺术风格与技巧上,……(是)率性、听凭自然,线条简古疏淡而意味醇厚;结构上也依倚欹侧,自然生姿,不加人力,不露人工斧凿之痕,信笔所由,任意而行,来无迹而去无踪,飘然而笔墨销容,表现出一种超逸世俗、宁静、朦胧而又幽远苍茫的历史感与生命深思——这就是道家所要追求的返璞归真的境界”(62)。千百年来,老庄的这一美学思想对书坛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一代又一代书家为此而孜孜以求,
,充分放飞他们的心灵、张扬他们的甚至付出毕生心血。他们强调“大巧若拙,(71)(乃)书家之上乘也”(63),而“妍美功用者下”(64),从而,开创了中国书坛上“朴拙”、“率真”、“旷达”、“放任不羁”一路书风。
这方面的例子不胜枚举,像唐代书法家陆柬之,便“殊矜质朴,耻夫绮靡……虽为时所鄙,回也不愚,拙于自谋,有若达人君子”(65)。明人陶宗仪评价他说,陆柬之“少学舅氏(虞世南——引者注),书多作行字,晚擅出蓝之誉,遂将咄咄逼羲献。落笔浑成,耻为飘扬绮靡之习,如马不齐髦,人不栉沐”[66)云云。古今书坛上,象陆柬之者又何其多也!他们可谓老方面的贡献,我们不由得想起生活在明清之际的书法家傅山,他明确地提出了“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直率毋安排”(67)的书学主张。直到今天,他的这一理论仍被人捧为书学圭臬。这就是老庄美学思想的魅力所在。
三、“道法自然”的精神追求——“逍遥游”。老庄尤其是庄子是一个向往自由,不断追求精神解放的人,他梦寐以求的就是挣脱各种束缚,让自己的身心去做“逍遥游”。所以,《庄子》一书开篇即讲“逍遥游”,其中描绘了鲲鹏的南冥之游、列子的“旬有五日”之游等;又于《在宥》篇中讲述了“云将东游”……总之,“‘游’之一字,贯穿于《庄子》一书之中”(68)。
那么,如何理解庄子的“逍遥游”呢?状态;而“逍遥游”,就是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去支配自己的身心。这是庄子的人生追求,也是他最高的理想境界。然而,要实现这一目标绝非易事,所以他提出:“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69)这里的“至人”、“神人”、“圣人”,我们可以理解为庄子理想人格的代名词,当一个人真正完全忘掉了自我(“无己”),摆脱了功利(“无功”),丢弃了虚名(“无名”),其身心便进入了所谓“绝对自由的精神境界”。这一点,对一个艺术家、尤其是书法艺术家来讲,实在是太重要了。汉代的扬雄曾说,“言,心声也;书,心画也”(70)。这说明书法创作是书家心灵的一种“外现”。只有让书家“精鹜八极,心游万仞”
个性,才可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来。近人王国维提出了一个重要的美学理论,叫“无我之境”。“无我之境”是与“有我之境”相对而言的。所谓“无我”,并非没有我,而是忘掉自身的利害、得失,让身心“与自然为一”,实现心灵与“自然”的沟通,忘我地投入艺术之中;假若一个人“终身局于利害之桎梏中”,便“不知美之为何物”,找不到艺术的门径,更不要说进行艺术创作了。那么,这种“无我之境”是怎样获得的呢?王国维的回答是:“惟于静中得之”(72)。于是乎,一个“静”字又回到了老庄,回到了道家的“虚静”与“无为”。这就是老庄“道法自然”与中国“艺术精神”的渊源关系。
以上是笔者对老庄“道法自然”思想以及它对书法艺术影响的一点理解,不揣浅陋,坦陈于此,请方家赐教。
注释:(1)论语・颜渊
(2)、(3)张法.中国美学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12):60页(4)老子・第二十五章
(5)转引自张文勋.华夏文化与审美意识.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2:290页(6)王中江.‘道’何以要‘法’自然.载.光明日报.2004.8.31
(7)(68)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43、44页(8)庄子・知北游
(9)吕氏春秋・仲夏记.转引自朱狄.艺术的起源.250页
(10)管子.地员.引文同上
(11)(13)(20)丛文俊.中国书法史.先秦・秦汉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1,19,20页
(12)(32)(62)刘炳森主编.中国书法艺术.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14,28~29页
(14)(64)张怀
蔡邕曾奉诏撰写《圣皇篇》,成稿后,庄“自然”观的忠实践行者。而说到理论
“逍遥”,就是安闲自得、优游不迫的形”等等)。这既是一个重要的哲学命题,所谓
10
七章
(22)老子・四十三章(23)(46)老子・六十四章(24)庄子・在宥
(25)(53)(58)成复旺主编.中国美学范畴辞典.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204,372~373页(27)老子・十六章(28)(52)庄子・天道
(29)语出司马迁.太史公自序.“李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30)(51)老子・十九章(33)李世民.笔法诀(34)欧阳询.八诀(35)、(36)庄子・刻意(37)(71)陆机.文赋(38)蔡 邕.九势(39)王士祯.渔洋诗话(40)老子・一章(42)庄子・则阳(43)参见,张怀
州山人四部稿・三吴
楷法十则.转引自.书法辞典.668页(65)张怀
美与时代 2005.2 下
11
道家以“道”为宇宙间万物之根本,然而,老子却又提出了“道法自然”的思想。从美学角度分析道家这一思想与中国“艺术精神”的渊源关系以及它对书法艺术的深远影响,这对书坛正本清源、深化改革、荡涤不良书风,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有人认为“自然原是道的属性”,道法自然就是“以自己为法”,因为“道是最终极的存在,在它之上、之前,都没有其他的存在物,因此它不能效法也不需要效法其他东西,只能效法自己;也有人将“自然”与“道”混为一谈,如三国时代的(魏人)王弼说,“道不违自然,乃得其性。法自然者,在方而法矩,在圆而法规,于自然无违也。自然者,无称之言,穷极之辞也”(5);还有人将“自然”理解为“人的对立物”,如南华真人认为,“万物各有本性,这种本性,就是自然”。然而,人们给牛马穿上鼻绳,戴上笼头,这就违背了牛马的自然。人自身也不例外,被名缰利索牢牢套住,便失却了人的自然(本性),云云。最近有人在讨论这一问题时指出,“这里的关键是,‘自然’属于‘何者’的属性,或者它是‘谁’的‘自然’(‘状态’或‘方式’),回答是‘万物’,‘自然’是‘万物之自然’。‘万物’为‘道’所生,‘道’何以还要遵循万物之
道法自然与
书法之美
文/张光兴
在先秦诸子中,老子是最善于思辨和最富于理性的一个。这一点,我们可以拿他与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子作一个简单比较。孔子为了实现自己“克己复礼,天下归仁”(1)的政治主张,从“现世的基本单位‘家’中的经验出发”(2),由家(齐家)到国(治国)再到天下(平天下),其中贯穿着一条极富政治色彩和道德功利的思想纽决定了孔子观察问题、思考问题的方法基本是形下的。而老子恰恰相反,他所尊崇的是超现实、超功利的“道”,他不仅把而且“从宇宙的最高点‘道’的规律看待和思考一切”,从而“标志了先秦理性化的完成”(3)。庄子继承了老子的衣钵,并将他
的思想发展到一种极致。
但需要指出的是,“道”不是神,不是宗教的情感崇拜物,也不是一种纯粹的哲学要素,而是老子理性化思考的对象。当
‘自然’,回答是‘道’生成万物又‘无为’于‘万物’。对‘万物’无为,就是让万物按其本性‘自己’成就自己,这就是‘自然而然’。宇宙秩序的奥妙,就是道不干预万物,万物各得其宜,万物自然造化”(6)。此论极是。可能有人会问:“道”也好,“自然”也好,它们与艺术有关吗?的确,“老子乃至庄子,在他们思想起步的地方,根本没有艺术的意欲,更不曾以某种具体艺术作为他们追求的对象”。然而,当我们突破其形上的思维怪圈,“而只从他们由修养的工夫所达到的人生境界去看,则他们所用的工夫,乃是一个伟大艺术家的修养工夫;他们由工夫所达到的人生境界,本无心于艺术,却不期然而然地回归于今日之所谓艺术精神之上”,所以,“在现实看
然,“道”还不是老子心路历程的终点站,来,老、庄之所谓‘道’,深一层去了解,
因为还有一个比“道”更高更远的目标,那正适应于近代所谓艺术精神”,“是彻头彻就是所谓“自然”。老子主张“人法地,地
尾的艺术精神”(7)。比如,只有那些“圣
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4)。很显然,王”们真正尊重艺术的“自然”,不把自己
“自然”才是世间万物的终极,的意志强加于它,带——“仁”。正是这种积极的“入世观”,在老子看来不过多地对它进行干涉
也是他所要追求的最高境界。
(甚至戕害),才能为艺术创造一个相对宽
一、“道法自然”与中国“艺术精神”。松、自由的环境,艺术也才有可能得以健
何为“自然”?万能的“道”为什么要去康地发展。历朝历代的实践充分证明了这
一点。
二、“道法自然”的美学阐释及其对书法艺术的深远影响。老庄“道法自然”的
争论不休。
早在汉代,被称作“仙人”的河上公
“自然”?很久以来,人们一直对此“‘道’作为宇宙根本和宇宙规律的总称”,“法”
曾解释道:“道性自然,无所法也。”于是,思想有着深刻的美学内涵,并对中国书法
美与时代 2005.2 下
7
——这种“世界上……最抽象的艺术形字正是在自然万象的启迪之下产生的。而式”(宗白华语)产生着深远影响。具体说书法艺术的前提是汉字的存在,没有汉来:
字,犹如“皮之不存”也。“文字取象自然,1.崇尚自然,以自然万物为美。道家亦即书法出于自然,‘画成其物’是两者的所讲的“自然”有多重含义,既指形上的共同点”,因此“从文字观到书法观,自然宇宙运行规律、自然界种种法则,同时也而然,顺理成章”(13)。正是从这一意义包含了形下的太阳、月亮、山川、河流等上,东汉著名文学家、书法家蔡邕在其《九天地万物,因此,这里有两层基本的意思:
势》之开篇即讲:“夫书肇于自然,自然既
第一,强调美存在于自然万物之中。立,阴阳生矣,阴阳既立,形势出矣。”唐庄子曾讲过,“天地有大美而不言”⑻。他代大书法家、书论家张怀这里讲的天,已经不是那个恍兮惚兮、玄而又玄的天,而是居住着玉帝、王母以及各路神仙并演绎了许多神话故事(实际上是人间化了)的天;他这里讲的地,也不是那个扑朔迷离、难以言状的地,而是承。为天下
载了江河湖海、山川大地、树木花草、飞禽走兽以及君子小人、世间炎凉的地。所谓艺术,就起源于这“天地”之间,脱胎于这“大美”之中。在艺术起源理论中,“模
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
仿说”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而模仿的(17)等等。老子之所以对婴儿这般大加礼主要对象之一就是自然。比如音乐的起赞,最根本的一点就是因为他们保持了原源,在我们祖先那里就有这样的记载:“帝始人性的那种自然与率真,没有受到不良尧立,乃命质为乐,质乃效山林溪谷之音世俗的侵蚀,也没有沾染自私、虚伪、妒以歌,乃以麋
忌、陷害以及投机取巧、尔虞我诈、溜须拍马、恃强凌弱等乌七八糟的坏毛病,这就是所谓自然状态之美。庄子则用调侃的方式阐述自己的观点:“故西施病心而颦
中;
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凡听商,如离群羊;凡听角,如雉登木以颦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鸣”(10)。在西方,模仿说的影响更大、更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出走。彼知颦美,而深远。德谟克利特就说过,人由于模仿鸟不知其所以美。”(18)这便是“东施效颦”鸣而学会唱歌。亚里士多德则在其《诗学》的故事。
中强调,“史诗和悲剧、喜剧和酒神颂以及老庄从各自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大部分的双管箫乐和竖琴乐,这一切实际法告诉我们,美是一种自然状态、自然流上是模仿”。书法艺术更不例外。“中国书露,像婴儿之态、西施之颦即是;而东施法艺术,是汉字的书写艺术”,它必须“附之颦则是刻意模仿,故意为之,非但不美着于文字”(11),而汉字正是在“对自然
反而徒增其丑。书法艺术亦然。蔡邕认为,
的观察模仿中”(12)产生的。《通鉴前编》“为书之体,须入其形”。我们理解,这里载,“太昊德合上下,天应以鸟兽文章,地讲的“形”就是一种自然状态。所以,他应以河图洛书,于是仰观象于天,俯观法接下来比喻道:“若坐若行,若往若来,若于地,中观万物之宜,始画八卦,造书契卧若起,若愁若喜,若虫食木叶,若利剑以代结绳之政”。《外记》则讲,“(黄)帝长戈,若强弓硬矢,若水火,若云雾,若命苍颉为左史,沮诵为右史。苍颉见鸟兽
日月。纵横有可象者,方得谓之书矣。”
之迹,体类像形而制字,使天下义理必归(19)张怀文字,文字必归六书”。《河图玉版》也有类似记载,“苍颉为帝南巡,……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文鸟羽山川掌指而创文字”云云。这一切,都明确地告诉我们,汉
8
而这种‘静’与‘虚’,正是道家精神所提倡的”,很显然,蔡邕的“这种思想是从道家那一套‘致虚极,守静笃’、‘妙悟’、‘直契’自然本源的认识方法那里引进的”,所以,“蔡邕的这段话,可以说就是道家这种认识思想在书法艺术创作上的诠释”(32)。蔡氏之后有很多书法家都强调了这当收视反听,绝虑凝神,心正气和,则契于玄妙”(33)。欧阳询也曾说,“澄神静虑,端己正容,秉笔思生,临池志逸”(34)。可见,道家思想与书法艺术是息息相通的。
其次,顺其自然,不可“硬写”。庄子曾讲,“夫恬淡寂寞,虚无无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质也”(35)。在庄子看来,恬淡、寂寞、虚无、无为,这是天地赖以平衡的基础,也是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那么,怎样才能达到这样一种高境界呢?他的回答是:“不刻意而高,无仁义而修,无
欲以静”(41)。庄子则把欲望与恶行的祸根比喻成芦苇,“欲恶之孽,为性萑苇蒹葭”(42),如果任其蔓延滋长,就会像危害庄稼那样危害人的本性,继而,让人全身患恶疮,得重病。老庄的目的,无非是引导人们淡泊名利,节制欲望,排除种种杂念,面对纷纭复杂的大千世界,始终有要看得太重,更不能成了这些东西的奴隶,保持一种“虚静”、“无为”的心态。这是道家做人的准则,也是成就一个艺术家重要的人格功夫。
史料载,中国书法史上被称为“二王”之一的王献之(字子敬),以狷介自守著称,“人有求书,罕能得者,虽权贵所逼,了不介怀。偶其兴会,则触遇造笔,皆发于衷,不从于外,亦由或默或语,即铜伯华之行也”。据说,就连当时权倾朝野的谢安请他题写太极殿匾额,都被拒绝了
“寝处碑下”的故事。不独有偶,类似的故事在另一位唐代大书法家李阳冰身上也发生过:“唐李阳冰,以篆名家,见绛州《碧落碑》,法殊于古,颇为怪异。因寝处其下,数日不能去”。当他经过反复研究、验证,认定“为唐初陈惟玉所书”时,才心满意足地离开[49]。正是这种对艺术执着追求、一丝不苟的精神,成就了许多书法艺术家,而这也恰恰契合了道家“无为而无不为”的精神。
3.倡导“顺物自然”(50),以“朴”、“素”为美。老子讲,“见素抱朴,少私寡欲”(51);庄子则说,“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52)。“朴”的“本义为未经人力加工的原木,借以指代自然之物”(53)。老子认为,只有自然本色之美才是真正的美,而“朴散则为器”(54),可见“朴”与“器”是相对的。因为“器”都是加了人工的,是“工巧”之物,在老子看来是对“朴”的一种毁坏,当然也就是对自然美的毁坏。因此,老子主张要“去彼取此”(55),复归于朴”(57)。“素”的本义则是“未经染色的丝,借以喻指事物本色自然之美”(58)。在美学范畴中,“朴”与“素”的意思相去不远,故二者常常连用。而这种朴素之美,正是老庄所追求的,所以他们主张要向自然学习,像鹄那样“不日浴而白”,像乌那样“不日黔而黑”(59)。
实践证明,老庄的这一审美理想对书法艺术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具体说来:
第一,法天贵真,以“自然”为师。“书法艺术起源于自然”已作为一种理论,得到专家、学者的普遍认可(前边已经讲到);在书法艺术走向成熟的过程中,也同样离不了“自然”的滋养。很多情况下,是创作冲动与激情。
当年颜真卿与怀素有这样一段对话:“颜鲁公尝问怀素曰:‘夫草书于师授之外,师亦有所自得乎?’曰:‘贫道观夏云多奇峰,辄尝师之,夏云因风变化,乃无常势,其痛快处,如飞鸟出林,惊蛇入草;纵遇壁坼之路,一一自然。’”(60)怀素拜“夏云”为师,并从风吹云动的“无常”变化中,体味出草书磅礴的气势、多变的笔法以及痛快、酣畅的表现形式。正是这位
“平常心”,对金钱、名誉、地位等不一点,如唐太宗李世民讲,“夫欲书之时,一颗
。在这一点上,与王献之堪称伯仲的功名而治,无江海而闲,不导引而寿,无(43)
(字君谟)。相传,当不忘也,无不有也,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是宋代大书法家蔡襄(36)。总之一句话,顺其自然,不刻意为之,就能“众美从之”——将世间美好的东西集于一身。庄子在这里重点讲的是做人,其实搞艺术也不外乎于此。
实践证明,一幅好的书法作品往往是书家的不经意之作,是其闲适心境、创作欲望的自然流露,体现的是一种水到渠成的艺术造诣。清人王澍《竹云题跋・婺女本兰亭》云:“心闲手敏,意胜于法”,故“此卷别有法外之意。”然而,这种闲适的心境、创作的欲望又是很难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陆机将它形容为“来不可遏,去不可止;藏若景灭,行犹响起”(37);蔡邕则用了10个字来描绘它,即“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38)就是说,它并非“呼之即来、挥之即去”那么简单,必须是“兴会神到”、“贮兴而就”,诚如清代书法家王渔洋所言:“须其自来,不可力构。”
及学士撰《温成皇后碑》文,敕书之,君谟辞不肯书,曰:‘此待诏职也。’”因此,后人评论说:“儒者之工书,所以自游息焉而已,岂若一技夫役役哉!古今能自重其书者惟王献之与君谟耳。”(44)所谓“自重其书”,所“重”的首先是自己的人格,不能因权势的逼迫、名利的诱惑而将自己降至“一技夫役”的地位,那样就背离了艺术规律,背离了人的自然本性,与道家的“虚静”、“无为”精神更是南辕北辙。
其四,执着追求,“无为而无不为”。老子云:“道常无为而无不为。”(45)意思是说,道永远是无为的,然而它又成就了世间的万事万物。言外之意,道又是有为的,前提是人们必须按照自然规律办事,所以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46)。不
(56)。庄子也讲,“既雕既琢,年“御制《元舅陇西王碑》文,君谟书之。“复归于朴”
引发了书家的灵感,激发了他们的他又讲,“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自然”
只要脚踏实地,执着追求,(39)这就是所谓顺其自然,不能“硬”写。论干什么事情,
再次,节制欲望,淡泊名利。老子说,就一定能够成功,而“四肢不动,思虑不(47)。“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用,事治求澹者,未之有也”(40)。意思是说,一个人只有经常保持无为、无欲的精神状态,才能洞察天地万物之奥妙;如果他(她)利欲熏心,就会被纷纷扰扰的表面现象迷惑视听,便不可能把握人世间的真谛,当然也就更无法探得艺术之堂奥了。所以,老子劝导世人要“无
翻开书法史看一看,哪一位有成就的书法家不是刻苦磨练、孜孜追求的结果。相传,“唐欧阳询,路见古碑,知为索靖所书,驻马观之,良久而去,数百步复还,下马伫立,疲则布毯坐观,因宿其旁,三日而后去”(48)。这就是书法史上所传颂的
美与时代 2005.2 下
9
自然界的老师——“夏云”,帮助怀素成为一代草书大家。
宋代的雷简夫则是听了江水的涛声而悟笔法:“雷简夫字太简,善真行书,尝守雅州,闻江声以悟笔法,迹甚峻快,蜀中珍之。”(61)书法史上,以云为师者、以山水为师者、甚至以蛇为师者(相传,宋人文与可“因见道上蛇斗”而悟得用笔之理)大有人在,也都容易理解,因为那些东西毕竟是有形的、可见的,而雷简夫“闻江声以悟笔法”,实在不易。
向“自然”学习也包括向现实生活学习。相传,蔡邕创造“飞白”笔法就是受了工匠的启发。
他急忙到鸿都门去向皇帝交卷。此时,鸿都门正在整修,忽然,他看到有个工匠拿着石灰刷子在墙上写字。字虽写得歪歪扭扭,但笔划极富变化,有的丰润,有的枯瘦,有的则藕断丝连,给人一种灵动飞扬的感觉。蔡邕看了很受启发。等他交了卷回到家中,便立即琢磨如何用毛笔写出这种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复练习,终于创造出了丝丝露白、枯润相间的“飞白”笔法。这方面的例子非常多,它们都从不同的侧面告诉世人,书法艺术只有不断向“自然”学习、吸取“自然”之精华,才能使自己得以发展,得以丰满,得以升华。第二,“既雕既琢”,率性天真。老子曾讲,“大巧若拙”(与此意思相近的还有“大辩若讷”、“大智若愚”、“大音希声”、“大象无也是一个重要的美学原则。所谓“大巧”是自然而然的巧,是那种绚烂至极复归平淡的巧;而老子所讲的“拙”,实际上就是一种不加雕琢与修饰的自然状态,是拙中见巧。道家的这一美学思想,“反映在书法艺术风格与技巧上,……(是)率性、听凭自然,线条简古疏淡而意味醇厚;结构上也依倚欹侧,自然生姿,不加人力,不露人工斧凿之痕,信笔所由,任意而行,来无迹而去无踪,飘然而笔墨销容,表现出一种超逸世俗、宁静、朦胧而又幽远苍茫的历史感与生命深思——这就是道家所要追求的返璞归真的境界”(62)。千百年来,老庄的这一美学思想对书坛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一代又一代书家为此而孜孜以求,
,充分放飞他们的心灵、张扬他们的甚至付出毕生心血。他们强调“大巧若拙,(71)(乃)书家之上乘也”(63),而“妍美功用者下”(64),从而,开创了中国书坛上“朴拙”、“率真”、“旷达”、“放任不羁”一路书风。
这方面的例子不胜枚举,像唐代书法家陆柬之,便“殊矜质朴,耻夫绮靡……虽为时所鄙,回也不愚,拙于自谋,有若达人君子”(65)。明人陶宗仪评价他说,陆柬之“少学舅氏(虞世南——引者注),书多作行字,晚擅出蓝之誉,遂将咄咄逼羲献。落笔浑成,耻为飘扬绮靡之习,如马不齐髦,人不栉沐”[66)云云。古今书坛上,象陆柬之者又何其多也!他们可谓老方面的贡献,我们不由得想起生活在明清之际的书法家傅山,他明确地提出了“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直率毋安排”(67)的书学主张。直到今天,他的这一理论仍被人捧为书学圭臬。这就是老庄美学思想的魅力所在。
三、“道法自然”的精神追求——“逍遥游”。老庄尤其是庄子是一个向往自由,不断追求精神解放的人,他梦寐以求的就是挣脱各种束缚,让自己的身心去做“逍遥游”。所以,《庄子》一书开篇即讲“逍遥游”,其中描绘了鲲鹏的南冥之游、列子的“旬有五日”之游等;又于《在宥》篇中讲述了“云将东游”……总之,“‘游’之一字,贯穿于《庄子》一书之中”(68)。
那么,如何理解庄子的“逍遥游”呢?状态;而“逍遥游”,就是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去支配自己的身心。这是庄子的人生追求,也是他最高的理想境界。然而,要实现这一目标绝非易事,所以他提出:“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69)这里的“至人”、“神人”、“圣人”,我们可以理解为庄子理想人格的代名词,当一个人真正完全忘掉了自我(“无己”),摆脱了功利(“无功”),丢弃了虚名(“无名”),其身心便进入了所谓“绝对自由的精神境界”。这一点,对一个艺术家、尤其是书法艺术家来讲,实在是太重要了。汉代的扬雄曾说,“言,心声也;书,心画也”(70)。这说明书法创作是书家心灵的一种“外现”。只有让书家“精鹜八极,心游万仞”
个性,才可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来。近人王国维提出了一个重要的美学理论,叫“无我之境”。“无我之境”是与“有我之境”相对而言的。所谓“无我”,并非没有我,而是忘掉自身的利害、得失,让身心“与自然为一”,实现心灵与“自然”的沟通,忘我地投入艺术之中;假若一个人“终身局于利害之桎梏中”,便“不知美之为何物”,找不到艺术的门径,更不要说进行艺术创作了。那么,这种“无我之境”是怎样获得的呢?王国维的回答是:“惟于静中得之”(72)。于是乎,一个“静”字又回到了老庄,回到了道家的“虚静”与“无为”。这就是老庄“道法自然”与中国“艺术精神”的渊源关系。
以上是笔者对老庄“道法自然”思想以及它对书法艺术影响的一点理解,不揣浅陋,坦陈于此,请方家赐教。
注释:(1)论语・颜渊
(2)、(3)张法.中国美学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12):60页(4)老子・第二十五章
(5)转引自张文勋.华夏文化与审美意识.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2:290页(6)王中江.‘道’何以要‘法’自然.载.光明日报.2004.8.31
(7)(68)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43、44页(8)庄子・知北游
(9)吕氏春秋・仲夏记.转引自朱狄.艺术的起源.250页
(10)管子.地员.引文同上
(11)(13)(20)丛文俊.中国书法史.先秦・秦汉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1,19,20页
(12)(32)(62)刘炳森主编.中国书法艺术.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14,28~29页
(14)(64)张怀
蔡邕曾奉诏撰写《圣皇篇》,成稿后,庄“自然”观的忠实践行者。而说到理论
“逍遥”,就是安闲自得、优游不迫的形”等等)。这既是一个重要的哲学命题,所谓
10
七章
(22)老子・四十三章(23)(46)老子・六十四章(24)庄子・在宥
(25)(53)(58)成复旺主编.中国美学范畴辞典.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204,372~373页(27)老子・十六章(28)(52)庄子・天道
(29)语出司马迁.太史公自序.“李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30)(51)老子・十九章(33)李世民.笔法诀(34)欧阳询.八诀(35)、(36)庄子・刻意(37)(71)陆机.文赋(38)蔡 邕.九势(39)王士祯.渔洋诗话(40)老子・一章(42)庄子・则阳(43)参见,张怀
州山人四部稿・三吴
楷法十则.转引自.书法辞典.668页(65)张怀
美与时代 2005.2 下
11